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0521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五章5.2.2热量比热容---比热容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五章5.2.2热量比热容---比热容

§5.2.2比热容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第二节《热量比热容》的内容,该节内容一共分3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比热容。

本节主要学习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因素以及描述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大小不同的物理量——比热容。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也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概念由于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热传递概念,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使用。

需具备的能力与方法:分析推理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任教学校是一所公办完中。

学生已初步体验了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上述基础知识与技能,这些为本节课打下基础。

本设计用情景和问题引入,在活动中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讨论实验体会感受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讨论、交流、完善实验方案,亲历探究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再呼应冰块冻锁的情景中结束本节内容,使学生经历丰富的物理学习过程,体会合作获得真知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与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关的因素;(2)知道比热容的概念;2.过程和方法(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

(2)与密度概念的形成进行类比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探究物体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到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并尝试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比热容的概念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4组:酒精灯、两个烧杯、铁架台(带铁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钟表2.演示活动: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和油,完全相同的两块冰块(内部冻着钥匙),带锁的铁盒两个3.资源:PPT幻灯片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为比热容概念形成这一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43张PPT)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 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
——普朗克
图片欣赏
想拍张照 留念吗?
思考:我们知道这些照片都是照相机拍摄的, 那么你们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了解 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 特征.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平面镜,它们所 成的像是虚象还是实像?
照相机成实像
投影仪成实像
放大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归纳总结 仪器名称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比较
成像原理图
成像特点
利用凸透镜成 _倒__立___、_缩__小___、
_实__像___。
自主学习
1.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 什么?胶卷相当于什么?物体在胶卷上成的像有什么 特点?
2.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 什么?屏幕相当于什么?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投影 片在银幕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3.放大镜的实质是什么?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4.实像和虚像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区分物体所 形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结:
投影仪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便携式投影仪
分析:现在的投影仪,通常与电脑相连, 电脑上的字或图画通过投影仪被放大。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精讲课件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精讲课件

(3)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辆车向东行驶,甲、乙速度相同,丙车速度最大。以甲车为参照物,乙相对 甲位置不产生改变,即乙静止;丙车离开甲车往前,即丙车在向东运动。
(4)若视察者站在另一辆向东行驶,且速度比丙更快的汽车上,会发现甲、乙、丙三辆车均在远离他 向西而去。即以公路上一辆向东速度更大的汽车为参照物,甲、乙、丙三辆车均向西运动。
解: (2)火车72s通过距离 s vt 30m / s 72s 2160m
隧道的长度 l隧道 s l车 2160m 360m 1800m
(3)火车完全在隧道内通过距离
s l隧道 l车 1800m 360m 1440m
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
ts v
1440m 48s 30s
分析
(3)小明6min运动到C点掉头,
与父相遇在D点

s父 +s明回 =0.5 km
6min t
示意图分析
学校
v父t v明t 0.5 km
A
D
C
B
15t 5t 0.5 km
父追t
相遇处离学校s
t 0.025 h
D点离学校 s 2 v父t 2-15 0.025 1.625 km
本题也可以用图像法求解
练一练:实验问题
9.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 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 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 下落高 扇形纸片 剪掉的扇形圆 纸锥锥 下落时 编号 度h/m 半径r/cm 心角θ/° 角α/° 间t/s
练一练:区分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

物理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

物理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

物理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第二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物理是一门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然界奥妙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是一个相对抽象而又实用的科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

本文将就初中物理教材的第二年级第五章进行解析,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章主要内容是力和压力。

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结合,学生将了解到力和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一、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可以提问学生:力的单位是什么?力的方向是如何表示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力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介绍常见的力的分类,如接触力、重力、弹力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二、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体会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可以提问学生: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力的效果和应用力具有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力对物体的效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推拉物体、搬运物体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力的简单运算在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分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力的简单运算。

例如,给出一些力的大小和方向,要求学生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或者给出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要求学生计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等。

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总结起来,第二年级的第五章以力和压力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对力和压力的概念,并学习相应的计算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这一章是物理学的基础,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如时间、速度、距离、加速度等。

这些概念和原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和其他科学学科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1、时间和速度时间是一段时长,通常用秒(s)或分钟(min)等单位来表示。

速度是描述物体移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2、距离和位移距离是物体移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量,可以用矢量表示。

位移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位移的大小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3、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加速度的大小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速度。

二、运动类型1、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移动,而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曲线轨迹移动,如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等。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需要用矢量表示。

三、运动规律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加速度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运动学方程运动学方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数学模型,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通过求解运动学方程,可以获得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规律等信息。

四、实验和应用1、实验: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获得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受力情况等信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速度(学习、上课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速度(学习、上课课件)
:1.怎么比较纸锥运动快慢的?有没 有其他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下落相同的高度,比较所用的时间 2.如果将两个纸锥从不同高度同时释放, 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用相同的时间,比较下落的高度
感悟新知
7
知识点 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感悟新知
第一种:运动相同的路 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26
随堂检测
感悟新知
3.暑期,小明乘坐汽车去游学,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仪 表盘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以该速度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15km
(2)若此时距离目的地还有30km,则汽车以该速度行驶
超速处罚?依据是什么?
t=30min=0.5 h 140km/h>120km/h
v s t
v 70km 0.5h
超速
v=140km/h
22
生活 物理 社会 凭借速度为国争光
感悟新知
2022年2月4日冬奥会,任子威、 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和张雨 婷,一举夺得短道速滑男女 2000m混合接力赛冠军,为中国 体育代表团收获该届冬奥会首枚 金牌。
感悟新知
相同时间比路程: 路程 时间
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时间 相同路程比时间:
路程
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慢。
10
知识点 2 速度
感悟新知
定义: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 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速度的符号:v
根据定义可知速度的公式:
路程的符号:s 时间的符号:t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光的反射》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光的反射》精品课件

我知道,我快乐
有几个名词我们还不知道呢?
入射点(O):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
i
r
的直线 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还记得与光 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吗?
N
A
B
三线
两角 M
一点
N
A
B
M
让我们探究一下光的反射规律
漫反射: 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我明白了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 本,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射向 它们表面的光发生漫反射,我们无论站在 哪个方向,它们总能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 们眼睛里。
知识拓展
光的反射定律
潜望镜原理: 45°
想一想 你能行
1.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走路时不踩到地面 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的 光的反射光路图
反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来自射光的反射种类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激光测量月地距离
利用激光束测量月地距离是目前最为精确的方 法,人们把角反射器送到月球,其中阿波罗15号的角 反射器列阵由300块角反射镜组成,测月的误差已经 减少到15厘米了。根据天文学的测量结果,月心与地 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4000多公里。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的反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中让学生体会物理的神奇,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光的反射》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光的反射》精品课件
3、在暗室里,当光照到原先不发光的物体时, 你能看到物体吗?
光的反射
•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 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在它 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一部分光又回到 原先的物质中。这就是光 的反射。
光的反射


线N

射A
B射


线
入射角 反射角
线
αβ
平面镜O 入射点来自探究一1、光 的反射 有规律 吗?
粗糙不平
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实例
黑板反光 平静的水面反光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 字 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的反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中让学生体会物理的神奇,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1、把一支用带孔铝箔罩住的手电筒放在黑暗房 子里的桌面上,然后在手电筒的前面放一面镜子, 从铝箔孔中射出的光会是怎样的呢?
2、试着移动镜子,你能使光照到房子不同的物 体上吗?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
同线一在
_____平面内;
法线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在_____的两侧;
等于
3、反射角_____入射角。
细仔观察实验,并讨论下列两个问题:
1、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所处的位置关系如何?
以法线为对称轴对称
2、两角(入射角、反射角)所处的位 置关系如何?
入射角=反射角
特点: 反射面光滑 反射光在一个方向上(看起来刺眼) 其它方向上看不到它
特点:----反射面粗糙不平 -----------反射光分散(看起来较柔和) -----------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本章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内容包括: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本章共有5节:1.第1节“透镜”,讲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焦距;2.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4.第4节“眼睛和眼镜”,介绍了眼睛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5.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介绍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简单讲述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本章教学以各种透镜及其应用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章只介绍了凹透镜最基本的常识,把凸透镜基本知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教学要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为了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教学时要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将传统教学和科学探究相融合.教学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透镜.【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透镜的分类,透镜的焦点、焦距;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认识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理解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明确两种透镜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养成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实验、制作的兴趣.通过学习“眼睛和眼镜”,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保护视力.通过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探索宇宙的意识,并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眼睛看远近物体时睫状体和晶状体的变化情况,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本章共有5节,建议8课时.第1节透镜…………………………….1课时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时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比较法:学习透镜时,通过观察透镜的外形,找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不同点.学习眼睛和眼镜时,通过了解眼睛的结构,弄清人的视物原理,然后将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比较,进而才能有效地采取矫正方法.2.实验探究法:用实验探究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节 透镜“实”)焦点.备课笔记凸透镜和凹透镜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这样的透镜有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这样的透镜有A、C、D三块.答案:备课笔记知识拓展: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研究透镜时常用到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板书: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2.光心:主光轴上经过透镜中心的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焦点和焦距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指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向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离主光轴.知识拓展:凸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表明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凹透镜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表明发散作用越强.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凸透镜,平行入射,通过焦点;通过焦点,平行射出.凹透镜,平行入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对着另一侧焦点入射,平行射出.两种透镜,经过光心,方向不变.解:如下图,甲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些.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解: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就可以变成平行光;利用了光路可逆的特点.解:从光线的走势可以看出,甲、乙两图中光线经透镜后都变得发散了,故甲、乙中均应为凹透镜.如图所示.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初二物理第五章~~~~ ppt课件

初二物理第五章~~~~ ppt课件

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
液等。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纯水等。
8、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
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
1.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 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
(KΩ)。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
以互相转化。
9、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10.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11.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
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12.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①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 总=nR ② 分压作用: = ;计算U1、U2,可用: ;
③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思考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 mL )还是立方厘米(cm3)?
mL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100 mL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1mL
3.使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用量筒和量杯配制溶液或做化学反应实验。 (2)不能用量筒和量杯来加热液体,也不能用来装
V1 (cm3 )
V2 (cm3)
2.如何用量筒测浮于水面的不规则物体(木块)的 体积?
1、将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沉于水中的铁块放入量筒中,记下体积V2; 3、将铁块和木块栓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完全浸 没后记下此时体积V3; 4、木块的体积为V=V3-V2。
3.待测物体尺寸大于量筒或量杯的口径怎样测量 它的体积呢?
下列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 )
A.5.2mL
B. 5.25mL
C.5.252mL
D. 5.2525mL
1.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底的物体的体积?
铝块的体积: V V2 V1
(1)给量筒盛适量的水,记下 体积为V1
(2)用细线栓住物体,放入量 筒中完全沉没,记下此时
的体积V2 (3)则物体的体积为 V=V2-V1
图3
图3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是_4_3_._5_g.
3.用调节好的天平来称一铁块和一杯水的质量 (1)放入铁块和砝码使天平平衡,这时砝码和游码的数量 如图所示,那么,铁块的质量是 155.3 克。 (2)称水的质量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把表中的空格 填好。
空玻璃杯的质量 (克)
125
玻璃杯和水的质量 (克)
4.测量方法 (1)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添加 砝码(从大到小),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质量的砝码) (2)读: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2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2课件



凸 透 镜

凹 透 镜
探究:用平行光依次通过凸(凹)透镜观察现象
1.让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 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简洁的图形表示 出来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请根据光路图判断框内的镜是什么类型的。


透镜的几个重点名词
探究:从手电筒发出的光 线,经过凸透镜时,会发 生什么变化?
会聚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如何 传播? 凸透镜有几
个焦点?
O F F 在主光轴上会 聚成的这一点 是什么?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
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2、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

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物展台上的透镜
投影机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望远镜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照相机上的凸透镜 •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放大镜上的 透镜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外形特征: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外形特征: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 焦点(F)。 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
想一想?
(1)经过焦点入射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是什么样的? (2)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怎 样的?
F
F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PPT教学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PPT教学课件
35~42 ℃
寒暑表
-25~50 ℃
0.1 ℃ 测体温 有缩口
水银
1℃ 测气温 无缩口
酒精
课堂小结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水的三种状态:冰、水、水蒸气
物 态 变 化 与 温 度
摄氏 温度
符号:℃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沸水温度为100℃
规定(标准大气压)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测量:温度计 使用方法:三看、一不、四要
50 记作1℃
0
1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0
-1 ℃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101 ℃
讲授新课
练一练
读出下列温度计的示数
10
10
3℃
10
10
9.3℃
10
10
0
0
0
0
0
0
-8℃
10 10 10
10
10
10
讲授新课
3.温度计的使用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讲授新课
小结
三种温度计相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构造 原理 单位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 体、刻度等组成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度
讲授新课
小结
三种温度计不同点
实验室用温 项目 度计 -20~110 测量范围 ℃ 分度值 用途 构造 玻璃泡内 的液体 1℃ 实验用 无缩口
煤油
体温计
图3
随堂训练
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光的反射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光的反射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二、光的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知道光路可逆。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试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探索光的反射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重、难点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平面镜、纸、角度测量器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3、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8min的时间,那么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也可以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举例说明:不同表面,光的反射情况不同,那么,光的反射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光的反射是不是任意的呢?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方法、步骤:如何做?(可以参考课本步骤)结果:填入下表3、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垂直镜面的直线(虚线?实线?)(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演示试验:光路可逆,得到结论如下:(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第5章 第2节 光的反射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第5章  第2节 光的反射

教材感知
课关堂键能检力测
-13-
1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水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7-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同步考点手册 P29
7.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
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B )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8-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5-
5.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同一一 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两侧侧 ;反射角 等等于于 入射角,这 就是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可逆逆 的。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6-
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放置,入射光线 AO 与平面镜 M1 的夹角是 50°,则此光线在平面镜 M2 上的反射角是 5500°° 。
第五章 光现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1-
光的反射
同步考点手册 P29
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能够看到掉在地面上不发光的书。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物体上
B.书本发出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
C.书本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学习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积极讨论回答问题。

关于电,我们有太多的问题要研究了。

现在,大家每两个人一组,当一回小“科学家”吧!科学家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
得出正确结论的。

二、导学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
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动脑筋,想办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

不过,在今天的实验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还有你们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要受到开关的控制。

现在,开始动手吧!
讨论探究,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小组交流;
发现用导线将、、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即形成了电流。

电流形成的条
件:、。

观察课本101页------102页,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按此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
向。

三、导学电路构成
小组交流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1)电池,发电机是,其作用
是;
(2)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是,其作用
是。

(3)开关的作用是。

在电路中电能由谁提供?最终电又变成了什么?
课件展示电池的结构、收集到的电源和开关。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
短路
四、认识电路图
观察“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介绍元件符号,提出画好的要求。

学生动手:对照刚才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小结:电路图最好画成长方形,导线画的横平竖直,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讨论课后想想议议。

五、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六、达标检测
1、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相应符号:(1)电池(2)电动机
(3)灯泡(4)电压表(5)电阻(6)电流表
2、以下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只有正电荷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只有自由电子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2、下列电路中,完整的是()
3、在下列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4、下图是手电筒的剖面图,
请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5、如图所示四个电路中,若闭合开关S,将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6、.按照图1电路图,分别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7、如图7所示,
甲是玩具电风

的电路图,请在
乙图中连
七、实验探究
用一个开关,两只灯泡,两节电池,若干导线组成电路,有几种连法?画出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