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学以致其道》原文和译文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学以致其道》ppt课件1
名作动,种庄稼
)
(2)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名作状,用襁褓 )
(3)就有道而正焉(
使动用法,使……匡正
)
(4)贤贤易色(
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
)
(5)博学而笃志(
使动用法,使……坚定
)
特殊句式
(1)小人哉,樊须也( 主谓倒装 )
(2)敏于事而慎于言( 状语后置 )
(3)而亦何常师之有( 宾语前置 )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谢谢欣赏!
相关成语
学以致用:学习了要能用于实际。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形容安贫乐道。 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勤快,说话谨慎。 贤贤易色:泛指爱护贤者而轻于女色。 文武之道:泛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 温良恭俭:泛指态度谦虚,举止文雅。
博学笃志:广泛地学习并坚定自己的意志。
切问近思:提问题和思考问题都切合实际,不浮泛。
(2)要像颜回那样,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没有犯 相同的两次错误,很有涵养,只有这种学习态度, 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才能成为好学者。
(3)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刻苦,思维敏捷。孔子鼓励自 己的学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4)孔子能学成文武之道,在于他的不耻下问,虚心好 学,学无常师,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1.对于“学习”,孔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是如何来谈学习的目的的?
首先谈到学习的目的,君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 得道,而要达到道的境界,就要通过学习来实现。 接着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古人学习的目的在于 提高自身的修养,端正与充实自身。而今天的一 些人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把学习当作向别人卖 弄的事,这里对今人的做法提出了指责,正由于 今人的这种功利做法,才使孔子更加重视学习。
《论语选读》主题3 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第十课学以致其道1.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期鲁国人。
字子渊,亦称颜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2.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齐国人,一说是鲁国人。
他是一个农民,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
孔子回鲁后樊拜其为师。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
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
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
“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
为了达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目的,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
本课主要是关于治学修养方面的论述。
孔子认为,君子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获得道,而要达到道的境界,就要通过学习这种方式来实现。
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好不好,不在于他的文化知识怎么样,而在于他能不能实践“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对待学习,要实事求是,虚心好学,要广泛地学习,踏实地思考。
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学以致其道ppt 苏教版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 没有说他文学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 如何了得,而是 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 于人,又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这在我们看来,完全 是品德问题,而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 又一次
说明,在圣人门下,学习决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 化知 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 德修业”,在儒学 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着一些不合 理的现象,但我们毕竟是君子,所从事的,
毕竟是精神文明建设 的高尚事业啊。不合理现象需要
得到解决,得到改变,但“君子 忧道不忧贫”,自己
的追求还是不能放弃。这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对“君子 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 贫”的一种理解呢?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 (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 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 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
收入高,更不用说和做生意的个体户相比了。但我 们的 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是不是要为了“谋食”而
放弃教学和科研去 拉人力车,去种蔬菜,或去做生
意呢?
•
这时,我们就用得着“君 子谋进不谋食”这句话
了。毕竟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有所从事的 职业的性质
不同。
•
从这个意义上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还包含着
一种敬业精神在内。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待遇还存在
段和方式,这就是学习。所以子夏说:“君子学
以致其 道。”不学则一事无成。
说到底,还是劝大家学习。
我们补充一句,就叫做:
“学习,学习,再学习。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 学者为人。”
• 【读解】 集解孔安国注:“为己,履而行之。 为人,徒能言之。”履而行之,是说古时学者将 其所求的学问拿来自己实行,这是为自己修养而 学。徒能言之,是说今时学者只将他所求的学问 拿来炫示于人,令人知道他非常高明,而他自己 不肯实行,这是为夸耀于人而学。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三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Word版含答案
第十课学以致其道1.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期鲁国人。
字子渊,亦称颜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2.樊须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齐国人,一说是鲁国人。
他是一个农民,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
孔子回鲁后樊拜其为师。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
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
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
“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
为了达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目的,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
本课主要是关于治学修养方面的论述。
孔子认为,君子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获得道,而要达到道的境界,就要通过学习这种方式来实现。
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好不好,不在于他的文化知识怎么样,而在于他能不能实践“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对待学习,要实事求是,虚心好学,要广泛地学习,踏实地思考。
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与国之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论语·为政》)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
……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如是则以丘亦足矣。
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
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
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 学以致其道
话题链接——人有知学则有力矣1.教材赏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以“学”开篇,“学”贯始终,孔子不仅是“至圣先师”,还是“模范学生”,因此师道之外,有必要学学孔子的“学”道。
《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
“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
为了达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目的,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
2.名句赏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开卷有益。
——赵光义◆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张潮◆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
——吴运铎◆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盖亚斯(壳牌石油策划经理)◆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
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罗蒙诺索夫3.典例赏析林逋论学问原文: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
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译文: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
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
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4.时文赏读学以致用走向成功只听说大山的巍峨高耸,不亲自攀登,哪能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壮阔;只听说大海的浩瀚,不亲自观赏,哪能欣赏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只听说沙漠的一望无垠,不亲自探索,哪能体悟到黄沙热舞的壮美。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学案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第十课·学以致其道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与国之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论语·为政》)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
……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如是则以丘亦足矣。
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
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
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原文及翻译《学记》原文及翻译《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学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
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
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
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
《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
正是这个意思!【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学以致其道
整体感知 逐章品读 课文解读练习 文言练习 文言知识归纳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倒装句
整体感知
学以致其道
致其道为君子 学习目的:
(19·7 14·24 6·13)
道(15·32) 学习内容: 礼、义、信(13·4) 孝、忠、仁(1·7) 好古、敏以求之 学习态度:
(1·14 7·20)
一词多义
贤贤易色 见贤思齐 仲尼焉学 夫子焉不学 推崇,动词;贤德,形容词 贤能的人 兼词,于何,从哪里 语气词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贤 贤者识其大者 识见宏远
焉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词类活用 古之学者为己 名→动,端正和充实自己
今之学者为人 名→动,向别人卖弄
博学而笃志 形→动,坚定
倒装句
馁在其中矣 介宾结构后置 “在其中馁”
好信 诚恳信实
背婴孩的背篓
名词作状语
6· 13
1· 14
1· 7
6· 3
6· 13 君子儒 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 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小人儒 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 品格平庸的人。 1· 14 正 匡正、端正
1· 贤贤 尊重贤者 7
6· 亡 3
亡:同“无”。
2· 16
7· 20
《论语》中虚词丰富,试举几例说明。
甚:程度副词, 可充当谓语 也:是用在判断句或 陈述句后,表示肯定、 强调的语气。
7·5章:“甚矣吾衰也!久矣吾 不复梦见周公!”
矣:用在陈述句后的语气词,这里表示出 对自己“衰” 的惊讶和感叹
下句的“矣” 用法相同,表示强烈感叹。“甚 矣”“久矣”谓语前置,更突出感慨的强烈。
鸣鼓而之”“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三个“攻”都 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异端:孔子之时还 没有诸子百家,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未必没有。 斯:连词。(“我欲仁,斯仁至矣”中“斯”就是这种用法)
高考语文《论语-学以致其道》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论语-学以致其道》专题复习㈠梳理积累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3、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实词(解释并指出用法)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2、君子学以致.其道()3、君子忧道.不忧贫()4、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5、就有道...而正.焉。
()6、贤贤易...色()7、敏.于事而慎于言()8不迁怒,不贰过.()9、食无求饱.()10、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11、博学而笃.志()12、切.问而近.思()13、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实词(指出古义和今义)1、君子学以致..其道。
()2、古之学者..为己()3、古之学者为己..()4、无为小人..儒()5、夫子至于..是邦也()虚词(指出意义和用法)1、君子学以.致其道()2、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嫁()3、敏于.事而慎于言()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5、女为.君子儒()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7、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8、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9、攻乎.异端,斯害也己()10、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1、仲尼焉.学()12、魏公孙朝问于.子贡曰()1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14、夫子焉.不学()15、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6、博学而.笃志()固定结构(指明意义)1、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1、敏于事而慎于言()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3、子禽问于子贡曰()4、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5、而亦何常师之有?()6、小人哉,樊须也!()(二)温故而知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句子中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B.敏于事而慎于言C.诲女知之乎?D.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耕也,馁.在其中矣(气馁)B.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C.事君能致.其身(获得)D.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市场)3、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学以致其道A.君子以文会友B.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C.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D.好古,敏以求之也4、对下列句子“焉”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②莫不有文武之道焉③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④仲尼焉学?A.①②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同5、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博学而笃志A.敏于事而慎于言B.就有道而正焉C.我非生而知之者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贤.贤易色A.春风又绿.江南岸B.而耻.恶衣恶食者C.事父母能竭.其力D.就有道而正.焉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可谓好学..也已B.攻乎异端..,斯害也已C.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求学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求学的人求学则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学记》 原文+译文
《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
《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
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
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
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
《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体系里十分完整而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学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
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
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
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
《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
正是这个意思!【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学以致其道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
第十课
学以致其道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情景导入
篮球明星姚明很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他喜 欢书中英雄的处世方式,也希望自己身处困境时,能像书中英雄 那样放松。他还将这本书中讲到的不同门派的过招特点运用到篮 球运动中。打斗时,如果一方想击另一方的脸,开始时会握紧拳 头,在对方的面前高高举起。但是,如果什么动作都不做,对方 就猜不出自己要打击的部位了。正如不同门派之间的打斗,在篮 球运动中,准备进攻和防守前可以有许多不同站位。姚明在出击 的时候不先出手,不让对手猜出自己将会做什么。姚明认为,对 手如何反应会向自己透露一些关于对手的信息,对手一定会显示 自己的强项,然后姚明就能据此设法回应。正是这种学以致用的 意识,让姚明不断地走向更大的成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以.致其道
以:连__词__,__表 __目 __的 __, ___来__
(2)耕也,馁.在其中矣 (3)则民莫敢不用情.
馁:饿_________________ 情:诚__,__真__诚___________
(4)焉.用稼 焉:_问__副__词__,__表__示__反__问__,__相__当__于__“__哪__里__,__怎__么__”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1.颜回 前521-前481年,春秋末期鲁国人。字子渊,亦 称颜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 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 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 反仁”。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门 十哲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 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 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 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学记(虽有佳肴)全文翻译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说话和考虑问题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贤良人士辅佐自己,那就足可以有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
礼贤于德行贤良的人,亲近于才艺广远的人,就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但还不足以教化臣民,成其美俗。
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yuâ“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会明白儒家至道。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尚书·兑命》篇中说:“由始至终要经常想着学习先王正典”,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
《兑命》曰:“学学半。
”(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ã,意思是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德行不足,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
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奋勉。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兑命》篇中说:教育别人所起到的效果,其中一半就是使自己增长德行学识。
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
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翻译学弈文言文
古之学者,好学而深思,不耻下问,故能博学多才。
余亦好学,尝游于译海,探索翻译之奥妙。
一日,与友相聚,谈及围棋之道,遂相与学弈。
友曰:“弈,乃棋艺之精华,亦学问之极至也。
子欲学弈,必先通其理,方能游刃有余。
”余以为然,遂请友为师,学弈之道。
友曰:“弈者,两人对局,黑白子相间,各自布子于棋盘之上,以攻守为战,胜负定于落子之先后。
子欲学弈,首当明其规则,然后习其技巧,终至悟其奥义。
”余问:“何为规则?”友答:“规则者,棋盘之大小,黑白子之数目,落子之先后,吃子之法度,皆有所定。
子宜先熟记之。
”余乃熟记规则,然后友教余以基本技巧。
友曰:“弈之技巧,首在布子。
布子之道,在于均衡。
子宜先在棋盘中央布子,然后向四周拓展,使棋势均匀。
”余遵友教,布子于棋盘中央,友见余布子,笑曰:“子之布子,虽均衡,然无进取之意。
子宜向对方势力薄弱之处进攻,以图发展。
”余受友教,遂改变布子策略,向对方势力薄弱之处进攻。
友见余进步,遂教余以攻守之道。
友曰:“弈之攻守,在于变化。
子宜善于观察,洞悉对方意图,然后随机应变。
”余学弈日久,渐有所悟。
友曰:“子之悟性颇佳,然弈之奥义,非一日之功可至。
子宜持之以恒,不断修炼。
”余于是更加努力,每日与友对弈,以求精进。
友见余之进步,叹曰:“子之勤奋,实令人敬佩。
然弈之道,深不可测,子宜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余问:“何为弈之奥义?”友答:“弈之奥义,在于道。
道者,自然之理也。
子宜领悟自然之理,然后方能得弈之真谛。
”余于是潜心研究,悟出弈之道。
友见余悟道,喜曰:“子已得弈之道,可谓棋艺精进矣。
子宜继续修炼,以期更上一层楼。
”余感友之教诲,铭记于心。
此后,余不仅学弈技艺日益精进,且对翻译之道亦有所领悟。
翻译与弈,虽一为语言之学,一为棋艺之术,然其理相通。
翻译之道,亦在于道,在于领悟语言之自然之理,然后方能游刃有余。
余乃将学弈之经验,应用于翻译实践。
翻译时,先明文义,次辨句法,再求风格,终至达意传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10《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注译评【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7)【注释】(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
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译文】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24)【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15•32)【注释】(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
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
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1)。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3•4)【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
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
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
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
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
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评析】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
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
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3)【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1•14)【注释】(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
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
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
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
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6•3)【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
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
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2•16)【注释】(1)攻:攻击。
有人将“攻”解释为“治”。
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
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0)【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
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
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
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卫公孙朝(1)问于子贡曰:“仲尼(2)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19•22)【注释】(1)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
(2)仲尼:孔子的字。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
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
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评析】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
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
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
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原文】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1•10)【注释】(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
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
《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
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
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
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
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6)【注释】(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评析】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
“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原文】子入太庙(1),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3•15)【注释】(1)太庙:君主的祖庙。
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
“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
”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评析】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
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
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
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