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标点符号的故事

合集下载

标点妙用故事

标点妙用故事

标点妙用故事1.某一条巷子里的一户人家,在靠路边的一面墙角下,常常有人在那里小便,于是主人在墙上写了一句话:「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没想到,过了几天,逗号小精灵跑到这句话里,变成了「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主人一看,气得脸色都变白了。

2.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其实这一句可以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4.有一个小朋友带了两个便当来上学,同学们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他说:「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后来有一个同学故意把标点弄错,就变成了:「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惹得他说不出话来。

试论标点符号的活用(一)•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有时由于句子结构的繁简不同,或者由于说话人当时的语气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当然也要随着结构和语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活用。

标点符号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舒缓,不读急降调,应用句号。

例如:1.请您再说一遍。

2.请您稍等一下。

二、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应用叹号。

标点符号趣事

标点符号趣事

标点符号趣事第一篇:标点符号趣事标点符号趣事★化险为夷从前没有标点符号,文章都是连在一起的,某人出外做生意,写一信并寄钱回家: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其妻不识字,请一识字者帮读,此人一读: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汗啊)还没有读完,其妻已经急晕过去了,幸有一秀才路过,见状忙再看信,将正确的意思读出来: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

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据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到朋友家混口饭吃,时间一长,主人就不高兴了。

有一天,天上飘着雨,穷秀才又来了,主人只好写了一张纸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穷秀才看了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知道主人在下逐客令了,于是灵机一动,只提笔在纸条上加了标点,逐客令就变成了留客词。

你知道主人和客人分别是怎样断句的吗?★祝枝山出联断句祝枝山是明代书画家。

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祝枝山写春联。

祝枝山想;这个钱财主平日搜刮乡里,欺压百姓,今日既然找上门来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过往的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这样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钱财主听了气急败坏;知道是祝枝山故意辱骂他,于是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用对联辱骂良民,要求老爷为他作主处置。

当下,县令便派人传来祝枝山,质问道;“祝先生,你为何用对联辱骂钱老板?”1祝枝山笑着回答说:“大人差矣!我是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用对联骂人?学生写的全是吉庆之词嘛!”于是,拿出对联当场念给众人听: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县令和财主听后,目瞪口呆,无言对答。

★不增减字数,改诗为词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诗,不增减字数,只改动一下标点,就会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1.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2.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

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3. 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

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于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

遗书上写着:「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

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

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么?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4. 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

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

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

标点符号的故事

标点符号的故事

标点符号的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标点符号还能够传递信息和感情.据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去了一信.信中只写了一个问号:雨果.”很快他就收到回信.信上只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室”.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这信被称为世界最短的信.两个标点符号,把他们之间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十九世纪德国有个著名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曾收到一个青年的作家寄来的几首拙劣的诗,并附一信:“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还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它们都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轻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妙用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的每一个都有故事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3.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4.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5.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6.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气矣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气矣7.某家有黄花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某家有黄花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8.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9.人多、病少、财富人多病,少财富10.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11.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标点符号的故事一、无标点请假条某单位一女士,因小孩夜间得病,早上要去医院诊治。

她急急忙忙赶在上班之前到达单位,匆忙地在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张纸条。

纸条是请假条,上面写着:“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那位女士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由于这张请假条上没有标点符号,差点儿闹出大误会。

因为在她走开后,人们才开始上班。

有个好心的同事,想在请假条上加个逗号,使意思明白一些。

可是这位同事高度近视,他拿起笔走过去写,却将逗号加到了“故”的后面。

这样,纸上的意思就成了: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同事们来到单位后,议论纷纷。

大家怎么也弄不明白,那孩子一两天前还蹦蹦跳跳的,怎么会这样呢?另外,孩子病死只请假一天也不太合适,真是奇怪。

于是,同事们派了几名代表前往慰问。

很快,事情就清楚了,误会就出在,那个逗号点错了位置。

二、标点符号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完《悲惨世界》后,就把手稿寄给外地的一个出版商。

可是,过了好久也没有接到是否采用的消息。

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

雨果的信上写着:“?———雨果。

”不久,出版商来了回信。

信上写着“!———编辑部。

”再不久,《悲惨世界》这一轰动世界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

这就是成为语文教学界美谈的标点符号信。

三、标点符号写成的“自传”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

要求行文用的词句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

于是大家凝神苦思,铺纸拿笔。

有一名神情沮丧的青年,很快就交给巴尔肯一张通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第一个是“———”,破折号;第二个是“!”,叹号;第三个是“。

”,句号。

巴尔肯问那名青年,这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凄然地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写下三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大问号“?”。

标点符号的故事

标点符号的故事

标点符号的故事
问号和感叹号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俩一起去
钓鱼,在路上,它们遇到了一头狮子,问号用力
一跳,跳到了树上,来了个倒挂金钩,而叹号把
自己涂成了咖啡色,贴在了树干上。

等狮子走了,叹号从树干那走来,而问号从树枝上跳下来。

过了一会儿,它们到了小河边了,问号把自己
的头顶上放了个鱼饵,伸进了水中,叹号没有办法,只能看着问号钓鱼。

不一会儿,问号就钓上
了好多鱼。

叹号很嫉妒问号,趁机拿了问号的一半,问号已经累了,不想再钓了,就说:叹号,
我们回家吧,我有点累了。

叹号说:好的这时,
问号看见自己的鱼少了一半,而叹号的却多了,
有点奇怪,就问:叹号,我的鱼哪去了?叹号说:问号,这些鱼是我钓的,我没偷你的。

问号说:
可你没有像我一样的钩子,怎样钓呢?叹号一听
这话,脸红了,说:对不起,问号,我不该偷你
的鱼。

问号说:没关系,要不我们回家吃烤鱼吧?叹号说:好呀好呀!
就这样,它们高高兴兴的回家吃烤鱼了。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在远古时期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

小明非常喜欢学习,尤其对标点符号特别感兴趣。

有一天,小明看到了一堆闪闪发光的标点符号,他好奇地走过去看了看。

这些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等等。

他们在阳光下闪烁着各自的光芒。

小明好奇地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句号笑着回答:“我们是标点符号,用来给句子增加停顿和表达不同的意思。

”小明兴奋地问道:“那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用法吗?”标点符号们乐呵呵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句号主动走上前来,说道:“我是句号,当句子结束时,就用我来表示。

”小明点点头,他记住了句号的用法。

逗号接着说:“我是逗号,用来将句子中的内容分开,或者用来列举。

”小明开心地大声说:“明白了!”问号迫不及待地说:“我是问号,当句子是问句时,就用我来表示。

”小明忍不住抬起手问:“那我能问一个问题吗?”大家都笑着说:“当然可以!”小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有些句子后面放句号,有些句子后面放问号呢?”叹号轻轻地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当一个句子是陈述句或者感叹句时,就用句号来结束。

但当一个句子是疑问句时,就用问号来表示。

”小明点点头,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感叹号兴奋地说:“我是感叹号,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者惊讶的事情。

”小明兴奋地大叫:“哇!太棒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冒号推开大家,说:“我是冒号,我常常用来引出列举、解释或者引用的内容。

”小明听后悚然一惊,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小明问号着急地说:“还有我,我是引号,用来引用别人的话或者文字。

”小明眼前一亮,他觉得引号像是一座大门,可以引导自己进入更深入的学问世界。

小明感激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你们教给了我很多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

”句号微笑着说:“不客气,我们很高兴能帮助你。

”小明决定将这次的经历写下来,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们。

从那以后,小明开始更加用心地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他发现标点符号就像是一把魔法的钥匙,可以打开写作的大门,让他的文字更有道理和情感。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中国自古以来,都没有定出标点符号来分清文章句意,只是自行断句而念诵出来,因而往往出现意思上的偏差和争拗。

直至清末年间,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甚密,以标点符号断句的特性,才被国人认识。

断句不当造成意思上的偏差常引来不少笑话。

我们来看看几个有关“断句”的有趣故事。

1、雨果的电报维克多 .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在写完伟大的名著《悲惨世界》之后,很快把稿子寄给了一家出版社。

过了一段时间,他想知道这部书稿有没有被接受,于是就给出版社发了一份电报,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落款为“雨果”。

出版社的编辑收到后,也立即给雨果回了一份电报,内容是这样的:“!——编辑室。

”不久,这部震惊文坛的巨著就出版面世了,雨果和编辑之间的电报也被传为佳话。

2、王勇智斗财主王勇聪明而且勇敢。

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

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

一天,财主和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咱们赌个输赢。

你猜这盘棋谁赢?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

”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

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

王勇念道:“你赢她?输!”财主无话可说。

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

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你赢,她输。

”财主也没有办法,既没有打成王勇,又赔了元宝。

3、妙用标点保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

那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随后当场重新断句并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

危急时刻,这位书法家妙用标点,保住了自身性命。

趣味标点趣味小故事

趣味标点趣味小故事

趣味标点趣味小故事趣味标点1(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那行字是这样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仅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

” 原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渭的想法)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的意思)不留: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凝问: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第二天,当富翁端上来一桌素菜时,教书先生大喊大叫,说:“为什么一个荤菜都没有,”富翁拿出字据,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字据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教书先生也不甘示弱,说出了自己对字据的理解。

原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 (富翁的理解)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

(教书先生的理解)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豆腐青菜则不可,少一分钱也不要。

3(从前,有个财主,好在人前买弄,以显富有。

有一年过春节,他请了一位秀才,让他写副对联。

这位秀才想了想,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滴滴酸。

财主非常满意,立即叫人贴在大门上,结果引起人们的嘲笑。

原来,这位秀才巧藏标点,故意讽刺这位财主。

如果把逗号放在“山”和“好”后,这副对联则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1死;酿酒缸缸好,造醋滴滴酸”,正合财主之意。

而如果把逗号放在“鼠”和“醋”后面,则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处处酸”,如此,难免引人嘲笑。

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4篇)

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4篇)

最新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4篇)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篇一分号说:“我是特意来感谢你的。

”在这喧哗声中,我生气地说:“不要吵了,错的和甩掉的把原因说来我听,我再向你们抱歉,行吗?”逗号说:“你可真是的,在你昨天的作文本上,本来那句话已经说完了,你却把我放在了那里。

”我听了这些话,火冒三丈地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用错了,不给你抱歉,你也拿我没方法。

”逗号更加生气了,气得脸红得像太阳。

尽管如此,他还是笑着说:“我只想告诉你,我应该用在一句话中间停顿的地方。

”旁边的句号插嘴了,并指手画脚的对逗号说:“我不会和你逗号作对,虽然昨天在他作文里的那句话你占了我的位置,我也不和你急,不和你吵。

我是来告诉你我应该放在一句完好的话的末尾。

”分号挤了过来快乐地对我说:“你对我分号是那么的熟悉,每次都用的很对,我感谢你没有把我用错。

”众多的标点符号向我诉说他们的苦与乐。

真让我哭笑不得。

此时,着重号走过来,语气沉重地对我说:“我们标点符号,很重要!”梦醒后,我回味着……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好标点符号。

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篇二夜里,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可是,还是从这静静的夜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吵闹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标点符号们在争吵。

句号出来生气地说:“哼,没有我,人类读书就像探究宇宙,永无止境。

”接着,感慨号站了出来愤怒地说:“没有我,人们想表达兴奋与激情就表达不出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色无味!”在一旁睡大觉的省略号被吵醒了,于是也参加到争吵的行列之中,它骄傲地说:“假设没有我,人们人们那些数不清的例子怎么办?”听了它们说的话,问号终于抑制不住了,它竖着“大耳朵”,跳出来自以为是地说:“没有我,人类就没有疑问,人们的知识就永远不会有长进。

”逗号毫不谦虚地说:“没有我,人们读句子时,气儿就喘不过来,人们就会憋死了!”这时,书爷爷醒了,它们就过去找德高望重的书爷爷评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标点符号。

书爷爷听了它们各自的自述后,摸了摸自己的长胡子,笑着说:“呵呵,孩子们,你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名人的标点符号的故事

名人的标点符号的故事

名人的标点符号的故事1、纪晓岚巧断《凉州词》相传,乾隆皇帝过生日时,纪晓岚在他的宝扇上题写了唐人王之涣的名诗《凉州词》。

由于一时疏忽,竟把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写了。

乾隆佯装大怒,说他有“欺君之罪”,要把他处死。

纪晓岚急中生智,赶紧解释说:“万岁息怒,臣是用王之涣的原诗改填的一阕新词。

”于是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见他机灵,虽属狡辩,却也辩得有理,就免了他的“死罪”。

2、含蓄蕴藉的标点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不闻讯息。

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不久,《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标点书信”的故事也就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了。

雨果和出版社之间的“标点书信”妙就妙在别出心裁,巧用问号和感叹号的修辞功能来传递信息,“尽在不言中”,极其含蓄,耐人寻味。

3、鲁迅的标点符号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字,却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断句作用。

鲁迅时期的出版界对于标点符号不重视,标点符号不算字记入文章。

有一次鲁迅先生为一家出版社撰稿,事先得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

于是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这让出版社为难了,出版方说道:“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无法断句。

”出版社要求鲁迅先生加上标点符号。

鲁迅先生回应道:“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出版社实在无法反驳,从此,标点符号也算字数而产生稿费了。

标点符号小故事

标点符号小故事

标点符号小故事1 迎春条幅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

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 祝枝山写春联有一次,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主请祝枝山为他写一幅对联,为人正直的祝枝山很想为老百姓出这口气,便提笔写来: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地主看后暴跳如雷,跑到县里告状,说祝枝山辱骂他。

祝枝山胸有成竹地对县官说: “我写的是吉利话,何曾骂人呢?"随后,他把两副对联高声地念了一遍,地主听了无言对答,只好给祝枝山赔礼。

原来,地主是这样念的: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可是,祝枝山是这样念的: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3 标点挽救了一条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 “我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场重又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无言答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来压惊.标点虽小,却挽救了一条性命。

4 留不留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节,淫雨连绵,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

几天过去了,朋友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写了一张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朋友心里想:你这个徐文长看了字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看见了字条,心中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标点笑话故事

标点笑话故事

标点笑话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标点符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小小的标点,用错了地方,就可能闹出大笑话,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有趣的标点笑话故事。

有一个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哭一个笑。

你猜猜这是为啥?父亲是哭的那一个,他是这样读的:“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亲呢,则是笑着读的:“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就因为标点的位置不同,意思竟然完全相反,是不是很有意思?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位秀才,在一个下雨天去拜访朋友。

到了朋友家,朋友不想留他住宿,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秀才看了,知道朋友不想留他,却又不好直说,就灵机一动,给这句话加上了标点:“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朋友一看,无奈地留他住下了。

另外,有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他是这样写的:“我的妈妈是个 38 岁的中年妇女。

”老师觉得他写得太直白,就给他的作文加上了几个标点,变成了:“我的妈妈是个 38 岁的中年妇女!”这下可好,这孩子回家被妈妈好一顿批评,妈妈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形容妈妈呢?”再来讲一个。

有个老板给员工发通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工钱。

”员工们一看,都高兴坏了,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工钱。

”意思是啥都能吃,就是不给工钱。

老板一看急了,赶紧解释说:“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工钱。

”原来是不管吃啥,工钱都不能少。

曾经有个吝啬鬼,去饭馆吃饭。

他对服务员说:“有酒有菜有饭我吃。

”服务员给他端上来的是酒、菜、饭各一份。

吝啬鬼很生气,说:“我怎么能吃这么多,你应该理解成‘有酒,有菜,有饭,我吃。

’”服务员不紧不慢地回答:“那您一开始就应该这么说呀。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标点符号趣味故事1.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2.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

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3. 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

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于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

遗书上写着:「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

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

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么?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4. 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

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

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标点符号的妙用-故事

标点符号的妙用-故事

标点符号的妙用-故事1.某一条巷子里的一户人家,在靠路边的一面墙角下,常常有人在那里小便,于是主人在墙上写了一句话:「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没想到,过了几天,逗号小精灵跑到这句话里,变成了「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主人一看,气得脸色都变白了。

2.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其实这一句可以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4.有一个小朋友带了两个便当来上学,同学们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他说:「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后来有一个同学故意把标点弄错,就变成了:「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惹得他说不出话来。

试论标点符号的活用(一)•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有时由于句子结构的繁简不同,或者由于说话人当时的语气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当然也要随着结构和语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活用。

标点符号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舒缓,不读急降调,应用句号。

例如:1.请您再说一遍。

2.请您稍等一下。

二、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应用叹号。

标点符号的笑话故事

标点符号的笑话故事

标点符号的笑话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标点符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得恰当,能让文字表达清晰准确;用得不当,则可能引发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人给朋友写信,写到:“我今天吃了一个大大的苹果,味道好极了。

”可因为粗心,他把逗号写成了句号,于是就变成了“我今天吃了一个大大的苹果。

味道好极了。

”朋友收到信后,十分疑惑,心里想着:“这苹果到底是吃了还是没吃呢?”还有一次,一个学生写作文,描述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他写道:“守门员把球踢进了球门。

”老师看了直摇头,因为他少写了一个逗号,正确的应该是“守门员把球,踢进了球门。

”这意思可就完全不一样啦,原本是守门员防守成功,现在却变成了守门员进了乌龙球。

另外,有个饭店老板贴出了一张广告:“本店出售特色小吃,包子、饺子、馄饨、面条。

”原本是想告诉大家店里小吃的种类,结果因为少了个顿号,就变成了“本店出售特色小吃包子饺子馄饨面条。

”让人误以为是一种叫“包子饺子馄饨面条”的奇特小吃。

又有这么一则笑话。

有个书生要写一封推荐信,信中写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本意是“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可收信人却理解成了“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结果闹出了大误会。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

一个人在路边摆摊卖东西,牌子上写着:“便宜出售旧衣服每件 5 元。

”可他不小心把句号写成了逗号,就成了“便宜出售旧衣服,每件 5 元。

”路过的人一看,还以为是所有的旧衣服一共 5 元呢,纷纷围过来抢购。

再来讲一个。

一位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看到这样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学生没有加标点,老师就分别用两种方式加上标点,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和“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两种不同的标点,意思完全相反。

曾经有个小学生写日记:“今天我很开心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看到了很多花有红的黄的紫的非常漂亮。

标点符号的笑话故事

标点符号的笑话故事

标点符号的笑话故事标点符号虽小,却能在语言表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时候,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同,就能让一句话的意思大相径庭,从而引发不少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小伙子在外闯荡多年,终于决定给父母写信报平安:“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完信后,母亲当场就哭晕了过去,父亲则急得拿起棍子要去教训儿子。

这是为啥呢?原来啊,父母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不同。

母亲是这样断句的:“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亲则理解为:“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你瞧,就因为标点符号的缺失,让这封信的意思变得完全相反,闹出了这么大的误会。

还有一则有趣的笑话。

有一位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看到这样一句话:“有米不许卖给八路军。

”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心想这学生怎么能写出这种反动的话。

可再仔细一看,原来原文是:“有米,不许卖,给八路军。

”只是因为没有标点,差点酿成大错。

又比如说,有个吝啬鬼找人写了一副对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却没有加上标点。

他想借此吹嘘自己的产业,结果被人加了标点变成了:“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这可把吝啬鬼气坏了。

曾经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老师的批改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而学生的原意却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一标点之差,意思完全不同。

在一个小餐馆里,也发生过因标点闹笑话的事。

菜单上写着:“豆腐一块两块”,顾客以为是一块豆腐两块钱,结果结账时发现是一块豆腐要两块。

还有个经典的例子。

有个书生去朋友家做客,恰逢下雨,就在朋友家留宿。

可朋友不想留他,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书生看了,明白朋友的意思,却灵机一动,加上标点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朋友无奈,只好留他住宿。

一个老板给员工的通知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工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用“标点符号”的故事——标点显情的神奇力量标点符号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标点可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1、标点符号它还能够表示语气和声调。

同样一句话,由于标点符号不同,语气和声调是不一样的。

如果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就被赋予不同的意味。

请看:“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这几句字眼相同而标点不同的话,朗读的时候,语气、声调是不一样的。

第一句有“口欲言而嗫嚅”的恳求的意味;第二句是一般的表述句;第三句有一种斩钉截铁,下了决心的意味;第四句是反问句,表示讲话的人并不想跟着走,或者对于跟着走感到怀疑。

2、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后人议论此事说,书法家将诗改词,妙用标点,改变体裁转祸为福,全靠断句和标点的巧妙运用。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与书法家题扇异曲同工的故事。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文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只是改动了几处标点,就把它变成了一首绝妙的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句子,该怎样来点断呢?一般是“点”成这个样子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它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任由他们处于自在状态,不可让他们知道国家的重要事情。

”这样的话,就是十足在推行愚民政策了。

但是,也有人主张用另一种方式来点断,这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一来,意思就变成:“老百姓表现不错的话,就放手让他们照样做;如果他们表现得不好的时候,那就应该教育他们使他们明白道理。

”这样一来,意思完全相反,孔子又不失其作为教育家的本色了。

请看,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竟可以在意义上截然相反!5、民间故事中也不乏这种说明断句不同,可以改变词语意义的故事。

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

结发妻子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

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

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

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

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

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

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6、又有一个故事,讲了同样的道理,还扯到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

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那行字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

从这些事例看来,标点符号的作用该有多大啊!7、从前,有一位很吝啬的财主,他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儿子读书。

财主想在吃饭上多刮点油水,就对教书先生说:“我家里尚不宽裕,咱们伙食要从简行事。

”教书先生说:“好吧,但简单也得有个标准,咱们写个合约,免得费口舌。

”财主同意了。

教书先生拿来一张,写下十六个字:“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财主一看,心想:“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好,好!”于是满口答应。

谁知,第一天中午开饭,教书先生就大喊起来:“怎么只一碟青菜?一点腥荤也没有?”财主说:“我是按合约做的呀!”教书先生拿出合约,随口念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原来教书先生加上六个标点,每顿饭必须有一荤一素才符合合约规定。

财主虽不愿意,又怕声张出去被人耻笑,只好每餐一荤一素。

8、有个理发师为了招揽生意,在他的小店门口贴了张布告,可是布告上没有任何标点符号:“What do you think I shave you for nothing and g ive you a drink。

”布告一贴出,马上涌来了一群顾客,挤满了理发师的店堂,都想免费刮脸,还要白喝一杯啤酒,因为布告上的意思是:你所想的是我给你免费刮脸,外加奉送一杯饮料。

但是理发师说不是这个意思。

他加了三个标点符号,把这个句子变成了两个句子,意思和上面那句就截然不同了。

“What! Do you think I shave you for nothing, and give you a drink? ”意思是:怎么!你以为我会免费刮脸,还要给你白喝一杯饮料吗?9、标点符号能表情达意,使用恰当,胜过语言文字;忽视了,可笑话百出,甚至酿成大祸。

请再看下边几个故事。

传说,一个媒人给一个小伙子介绍对象,目的是骗点钱花。

他所介绍的姑娘是附近的小伙子们都嫌弃的。

于是经过一番苦思,酿就了给这个小伙子的信。

写道:“乌黑的头发无有斑白色浓眉下落传神的眼睛镶着红边裤腿赛如健美圈。

”小伙子以为,老学究写文章不点标点。

自己读道:“乌黑的头发,无有斑白色,浓眉下落传神的眼睛,镶着红边的裤腿,赛如健美圈。

”认为:“头发好,没有少白头;浓黑的眉毛下方有对传神的眼睛,穿的裤子时髦。

”于是一信钟情,重金酬谢了“月下老人”。

其实,这个姑娘是:“乌黑的头发无,有斑——白色;浓眉下落,传神的眼睛镶着红边,裤腿赛如健美圈。

”“没头发,有白斑(豹花先);浓黑眉毛已经掉下去了(先眼眉),眼边烂得通红(烂眼圈),再加上罗圈腿。

”这个姑娘能不惹人嫌弃吗!10、目睹一家晚报上登了似乎这样的一个小品:爸爸要求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日记,每l天早晨饭桌上检查。

一日当妻子将美味端到餐桌上,此刻,丈夫竟勃然大怒,一手捧着儿子的日记本,一手揪住妻子的衣领,来到了法官面前。

说:“她水性杨花,与我同床异梦,另有新欢。

是可忍,孰不可忍?离婚!”说罢,把儿子的日记本往法官桌上一拍:“有据可查!”法官依此据断了离婚案。

儿子的日记上写着:“今晚我做作业的时候,隔壁王叔叔来到我家,看了我写的作业后,夸奖我是个乖孩子。

然后,叔叔亲吻了我妈妈,也亲吻了我。

”青梅竹马的夫妻离开了法庭,妻子迎着“五月飞霜”,即使有百口,口有百舌,也难辩不白之冤。

走投无路,竟寻了短见。

当儿子明白妈妈因何而死时,说清了原委:“叔叔亲吻了我,妈妈也亲吻了我。

”丈夫如梦初醒,但悔之晚矣。

11、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见后气急败坏,便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用对联辱骂他:“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和财主听后,都目瞪口呆,无言答对。

12、有个欺善怕恶的财主,一天让一位刚中秀才的青年写副对联,秀才提笔写到:“余金银财宝,少灾祸晦事,多欢天喜地。

”财主高兴的将它挂在门外,第二天早晨,财主打开门,看着贺联,勃然大怒,原来有人把其中的两个标点改了:“余金银财宝少,灾祸晦事多,欢天喜地。

”13、从前有个吝啬的大财主招了一些佣人,为了节约自己的粮食,便在契约中写道:“吃饭只吃一碗不许多吃一点。

”但他发现有一佣人吃得特多,就对他说:“谁让你吃这么多的?”那佣人拿出契约说:“这白纸黑字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吃饭只吃一碗,不许!多吃一点。

”14、某地当年遇灾害外加皇上强征粮税,当地官员进谏但不敢直言,上书道:“今年丰收全无灾祸时有百姓进贡难得让皇上高兴乃万民之福不愿皇上减粮税。

”皇上看了读成“今年丰收,全无灾祸,时有百姓进贡,难得让皇上高兴,乃万民之福,不愿皇上减粮税。

”于是准奏。

地方官谢过后,添了几起:“今年丰收全无,灾祸时有,百姓进贡难,得让皇上高兴,乃万民之福不?愿皇上减粮税。

”于是该地百姓度过了灾祸。

下列的句子,也请你试试标点符号的魔力,使句子的意思作一百八十度的改变:(1)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2)赦罪不准处死刑(3)我敢保证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周正(4)新岁逢春好不倒霉(5)终年倒运少有余财(6)无仆婢也可无酒饭也可无金银也可(7)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8)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15、有这么一篇精巧的小说《初恋》:我与她曾八年同窗,此期间接触很少,相遇时也只打个招呼,点点头。

我们都很年轻,踌躇满志而又矜持骄傲。

后来,我们都踏上了工作岗位。

时光悠悠逝去,我成了大小伙子。

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她仍然是个老姑娘。

于是我冒昧给她去一封信:“小莉:你好!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想……你的同志萌稚。

”过了十五天,我终于收到她的信:“萌哥:您好!也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也想……你的小妹莉”这就是我的初恋。

这两封初恋的信,信上没有一个与主题“恋爱”相关的词语,双方心里的那种纯真的爱慕之情和复杂的思绪都溶化在那省略号之中了,不仅简洁,而且十分含蓄。

16、鲁迅在《立论》中写道:我梦见自己正存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针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

“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项了。

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人家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

‟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

‟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

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你……”“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

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啊!你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 ! he ,hehe -hehe ! ”。

文章末尾一段,用了七个叹号和一个省略号,摹拟多种特殊语气和感情,代替了没有直说出来的动词或形容词。

它讳饰、含蓄、新奇,引人入胜。

对当时社会的人生哲学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给人以幽默感,真是妙到绝顶了!综上所述:标点符号,它是无声胜有声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