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二)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二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二](https://img.taocdn.com/s3/m/20e01365c5da50e2534d7f34.png)
一漫不经心【解释】漫:随便。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期而遇【解释】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声名狼藉【解释】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
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浑身解数【解释】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
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各得其所【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苦心孤诣【解释】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相得益彰【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着。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吹毛求疵【解释】求:找寻;疵:毛病。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抑扬顿挫【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行云流水【解释】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受益匪浅【解释】匪:通“非”,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津津有味【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袖手旁观【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匠心独运【解释】匠心:工巧的心思。
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相敬如宾【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一帆风顺【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堪设想【解释】未来情况不能想象。
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当仁不让【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息息相关【解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山穷水尽【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白驹过隙【解释】白驹:白色骏马;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茫然若失【解释】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
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b0fe25d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1.png)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这里指神秘的意思。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这里是考虑的意思。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聩:耳聋。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
雍:和谐。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
垠:界限;边际。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滋:生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恢宏: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涂:泥沼;炭:炭火。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恙:病。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
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
狼藉:乱七八糟。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比喻事情终止。
4.中考语文常用易出错的100个成语
![4.中考语文常用易出错的100个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99723d7131126edb6f1a10b8.png)
中考语文常用易出错的100个成语【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丘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下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与“不负众望”常被混用。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形容没有腿却能跑。
形容消息传布迅速。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常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原指事物无法归类整顿,后借指事情坏到无可挽救的地步。
有人将此词与“发而不可收”糅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2020年中考语文容易被误用成语汇编(二)
![2020年中考语文容易被误用成语汇编(二)](https://img.taocdn.com/s3/m/1a9dd21e284ac850ac02421f.png)
2020年中考语文容易被误用成语汇编(二)
11、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
解释】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
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
解释】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5、出奇制胜
解释】作谓语,不带宾语。
误用】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意气用事
解释】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误用】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7、不知所云
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误用】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
18、义无反顾
解释】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误用】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
解释】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误用】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
解释】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误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备考 常用成语误用解说二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备考 常用成语误用解说二](https://img.taocdn.com/s3/m/f355ea28d1f34693dbef3e38.png)
常用成语误用解说(二)褒贬误用1.对外国人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
【分析】喻:使……明白。
不能够用道理使人明白。
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含贬义,用于此句不当。
2.陈寅恪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上课时旁征博引,一些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对此不知所云....。
【分析】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原为自谦词,表示语无伦次。
后常指言语紊乱,令人难懂。
贬义词,用于此句不当。
3.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分析】处心:存心。
积虑:经过长时间考虑。
形容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贬义词,用于此句不当。
4.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分析】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贬义词,不能用在学生身上。
5.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政府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分析】指罪行被揭露,案子发作。
贬义词,用于此句不当。
6.王帆竞选班长一职成功。
就职演说那天,他精心准备后粉墨登...场.。
【分析】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用于此句不当。
7.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分析】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和事。
褒义词,不能用于“不自觉者”。
8.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
【分析】唐代一次科举考试中,考官崔沆取中了一名叫崔瀣的考生,有人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贬义词,用于此句不当。
9.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着钢枪,虎视眈眈....地望着敌营。
【分析】像老虎一样注视着。
形容恶狠狠地盯着,将要动手攫取什么。
贬义词,用于此句不当。
10.他这个人平素爱出风头,工作华而不实,喜欢侃侃而谈....,害怕艰苦的斗争,在紧要关头经不起考验是必然的。
常见的误用成语
![常见的误用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bffcdbf40722192e4436f6ba.png)
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1)褒贬颠倒褒义词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义词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b7276d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0.png)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中考语文中容易出错的成语125例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3.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
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5.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6.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7.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生面:新的格局博闻强识:见闻广博强。
(正:记忆;误:认识)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1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1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13.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16.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17.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正:学问;误:学习)1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1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正:脸色;误:颜色)21.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
![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43ec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b.png)
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范文一】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数量可谓是众多,常常让我们在考场上举棋不定,丢失分数。
以下就是三类容易混淆而常用的成语。
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中考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类是“心血来潮”和“一时兴起”。
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突然发生的冲动行为,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一个人“心血来潮”,往往是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或冲动,思维突然打开,然后做出了某种具有意义的行为。
而“一时兴起”则强调个人的喜好或兴趣,人们在无意中被某种事物所吸引,然后依照自己的兴趣或好奇心去做一些时髦或非常规的事情。
第二类是“坊间小传”和“街头巷尾”。
这两个成语都有“街头巷尾”的意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坊间小传”的侧重点在于传闻的内容比较小,多为私下的八卦传说,配合含义就是邻居之间的一些小道消息,而“街头巷尾”意味较广泛,更多地是指流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传说。
第三类是“假公济私”和“务实为主”。
这两个成语的内涵也很鲜明的区别开来。
“假公济私”指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利而在公共利益上散布虚假信息或者行为不端的做法。
而“务实为主”则更加体现了实践与现实的关联性,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选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抛开虚无和空洞的理论,实现真正的现实效果。
总之,我们在平时学习与考试时切忌一看生疏成语就直接动手,要根据上下文及成语的出处、内涵来推断、选择切实相符的成语。
只有练就一双“洞若观火”的眼力,才能在中考成语应用题中游刃有余。
(用词分析):“心血来潮”“一时兴起”“坊间小传”“街头巷尾”“假公济私”“务实为主”都是中高考中常用的成语,文章语言生动有趣,用语幽默而不失严谨,能调动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中考知识点。
(写作重点):分析了三类易混淆的成语,阐述了它们的区别和用法,并对大家在考场上使用成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提醒,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范文二】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数量众多,考生们应该大力加强对这些成语的学习和掌握,避免在考场上出现犯易错的情况。
2020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
![2020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017b23f7e21af45b307a8ad.png)
2020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安然:平安;恙:疾病。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弄:挑拨。
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原来;厉:猛烈。
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匠心:巧妙的心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耻:耻辱。
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屈:屈服;挠:弯曲。
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屑:认为值得。
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了解。
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9.不折(z hé)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折:折扣。
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
21.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 hè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
称:适合,相当;如:适合。
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中考经验分享:语文六大个最容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经验分享:语文六大个最容易用错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b19483855270722192ef749.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考经验分享:语文六大个最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它们大多历史悠久,经历过漫长的演化过程。
现在有些人学艺不精,望文生义,误用成语,背离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闹出笑话。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判断成语的意思和正确用法也是十分常见的题型。
在此我们选取六大个最容易用错的成语,分析成语的正确用法。
1、七月流火 本指“天气转凉”;常有人望文生义,理解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
“大火星”是一颗着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
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
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豳风》里这两句话讲的是“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2、空穴来风 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经常被误用为捕风捉影的意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一句。
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所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
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是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
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作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专注下一代成长。
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按字母排序)_字词读写
![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按字母排序)_字词读写](https://img.taocdn.com/s3/m/a99cf426c281e53a5902ff0d.png)
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按字母排序)中考语文中容易用错的成语379例(按字母排序)A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
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
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
中考语文 易混淆 四字成语辨析
![中考语文 易混淆 四字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4b963afc4ffe473368ab40.png)
中考语文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风雪载途——形容恶劣的天气。
初中语文部编版易考易错成语整理共个包括正确错误词义吃透多考分 (一)
![初中语文部编版易考易错成语整理共个包括正确错误词义吃透多考分 (一)](https://img.taocdn.com/s3/m/2d64bc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e.png)
初中语文部编版易考易错成语整理共个包括正确错误词义吃透多考分 (一)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同学们也在逐渐加强对语文学科的复习备考。
而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成语不仅需要记忆正确,更需要理解掌握其使用场景及深刻含义。
但在学习成语过程中,很多同学常常会出现易错易混的情况。
为此,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部编版易错成语,希望对大家在备考中能有所帮助。
一、正确成语1、精益求精正确解释:不断追求完美,力求超越使用场景:形容个人或团队追求卓越,追求不断进步,创新务实的精神状态。
易混淆成语:有条有理、愚公移山、视死如归2、墨守成规正确解释:墨守陈规,只重视传统,不愿改革创新。
使用场景:形容某些人或机构老古董式的思想,看不到新事物的前景,走在时代的潮流之外,无法适应新时代。
易混淆成语:守株待兔、自命不凡、蜃楼海市3、不胜枚举正确解释:无法一个一个地列举清楚。
使用场景:形容数量之多,无法逐一详尽列出。
易混淆成语:到此为止、见多识广、众口一词4、寸步难行正确解释:一步一步地很难前进。
使用场景:形容环境恶劣,遭遇困难,做事难以顺利进行。
易混淆成语:走投无路、步步为营、索然无味5、大名鼎鼎正确解释:非常有名气,名声很大。
使用场景:形容某个人物、组织、事物在某个领域或一个地区,享有极大的声誉。
易混淆成语:独一无二、错落有致、高高在上二、易错成语1、铭刻于心错误解释:像雕刻在石头上一样,不会忘记。
正确解释:深深记在心里,永久保存下来。
使用场景:形容深刻懂得某种事物,永远都不会忘记。
易混淆成语:光复旧物、项庄舞剑、半途而废2、心平气和错误解释:内心平静,呼吸平稳。
正确解释:心情平静,不生气。
使用场景:形容人的心情平缓,不易冲动,不会为琐碎小事争吵。
易混淆成语:兴高采烈、思维敏捷、脚踏实地3、见异思迁错误解释:见到一件别的事物就会改变原来的想法。
正确解释:只要遇到不同的情况或问题就改变自己的想法。
使用场景:形容人的思想不稳定,不够坚定,一遇到问题或障碍,就左右摇摆,无法持久。
中考语文出错率的150个成语
![中考语文出错率的150个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24d20417cfc789eb162dc815.png)
中考语文出错率的150个成语【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
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只能用于对方。
误例: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
【鼎力相助】大力相助。
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误例:老排长,还说什么呢,过去没有你的搭救哪有我今天?现在你经济上有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指其他年龄或性别皆错。
误例: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不用于同辈之间,不用贬义。
误例:最真诚的朋友,能经常对你耳提面命,使你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误例:在这样一个音乐世家,她耳闻目睹,历久渐染,也深深爱上了音乐。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不能表示有气势。
误例:巨额买进,天价卖出,这种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体现出一个有实力、有气魄的投资家的远见卓识和经营魄力。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错用此词形容战斗激烈。
误例:手机生产厂家瞄准学生用户,纷纷推出新产品,大搞促销活动,一时间手机市场杀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词,不能仅仅理解为“很少”的意思。
误例: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
含贬义。
误例:我们的杂志内容显得有点落伍,不改头换面就无法吸引新一代的“新新人类”。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不是什么改变都叫“改弦更张”。
误例:诈骗惯犯常常一行失手,就转而“开发”新领域,改弦更张,卷土重来。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误例:经过社区的教育,万里泊终于完成了社区矫正,他决心改弦易辙,重新做人。
【功败垂成】失败于即将成功之时,有惋惜之意。
不可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分别”。
误例: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例析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c9a2b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9.png)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例析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长期以来人们将一些事件、典故和道理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形成的。
近年来中考语文对成语的考察分量逐年增加,其多以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形式出现。
现将一些在中考中常出现又比拟容易误解的成语摘出,供同学们参考。
1、栩栩如生例: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栩栩:生动的样子。
这个成语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说野生动物栩栩如生显然不适宜。
2、济济一堂例: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不可能只聚集在一处,可换用"络绎不绝〞。
3、无可非议例: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盛顿公开成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误。
无可非议是说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既然在伊拉克问题犯有错误,这当然应该受到指责。
例句用无可非议显然是错误的。
4、可歌可泣例: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可歌可泣,一般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这个成语感情色彩相当浓烈,洪战辉的事迹还达不到可歌可泣的程度,可用"可喜可贺〞替换。
5、巧夺天工例:的山水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山水松都是自然的杰作,并不是人工的东西,用"巧夺天工〞夸赞天然景致是不适宜的。
6、销声匿迹例: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一般用来形容人。
例句说的是春节晚会,用销声匿迹形容显然是不当的。
7、忘乎所以例: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忘乎所以,常常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
例句赞扬的是人的读书精神,用这个成语显然与整句话的语境不符。
中考语文常见易误用成语归纳
![中考语文常见易误用成语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7952fc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0.png)
中考语文常见易误用成语归纳第一组贬义成语1.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2.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
3.虚与委蛇:对人假意敷衍应酬。
4.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6.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7.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8.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9.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1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1.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12.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3.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14.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15.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6.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17.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18.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19.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20.溢美之词:过分夸赞的话。
21.原形毕露: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含贬义)。
22.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也说舞文弄法。
②玩弄文字技巧。
2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24.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25.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26.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27.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2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29.摇唇鼓舌:指用言辞进行煽动、游说或大发议论(含贬义)。
30.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1.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成语(二)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成语(二)](https://img.taocdn.com/s3/m/1c7a616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1.png)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成语(二)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旅游交易会上,中国展商利用数字化平台,向世界全方位呈现中国眼花..缭乱..的旅游资源。
B.直到今天,我们所爱的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前进。
C.经过30多年的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终于建成我国独立自主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迎来人类卫星导航的"北斗时代"。
D.1951年6月,常香玉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遭受敌机轰炸,义愤..填.膺,她决定用义演募捐的方式捐献一架战斗机。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
B.正在悠闲散步的钟大夫,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C.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D.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运动。
B.帕米尔的边防战士长期坚守高原,他们始终任劳任怨....,用青春守护祖国平安。
C.瓦屋山景区的初夏,山上飞瀑倾泻其间,山下湖水波光粼粼,真是美不胜收....。
D.新冠疫苗接种期间,接种疫苗的居民周而复始....,接种剂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山水画的意境》)B.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秋天的怀念》)C.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分崩离析....。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D.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
中考语文必备·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必备·易错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0671cca24a7302768f993930.png)
中考语文必备·易错成语1.空穴来风【解释】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现多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出自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详解】这个词语是误用太多最后大众改变运用的典型。
目前建议宽容对待两种解释,遇到就按语境判断。
(遇到成语辨析,先判断其他选项,最后再考虑空穴来风的误用)2.三人成虎【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4.炙手可热【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高屋建瓴【解释】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
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误用】容易被误用理解为建房子。
6.首当其冲【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这都是错误的。
8.鼎力相助【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
【误用】是贬义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0.蓬荜生辉【解释】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误用】谦敬词,不能自己说自己使……蓬荜生辉。
11.望其项背【解释】能望见别人的颈和背,指赶得上或比得上。
【误用】多用于否定式:难以~,不能~。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12.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3.抛砖引玉【解释】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自谦词,不能用于别人。
14.风声鹤唳【解释】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一点声音,就十分恐慌紧张。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错题例及解析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错题例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20a9b36529647d27285261.png)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错题例及解析班级姓名易错的成语H骇人听闻【释义】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或严重罪行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例】达赖组织不仅在拉萨制造骇人听闻的事件,甚至妄想在中国其它一些地区也制造类似的事件。
【误例】近日,一位自称“经营墙纸6年的老实人”抖出圈内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其中一些炮制洋品牌的伎俩更是骇人听闻。
(这里强调的是主观目的,应该用耸人听闻)诲人不倦【释义】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例】您的诲人不倦和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我心。
【误例】这世面上坑蒙拐骗的“伪高手”也是多如牛毛,他们专门以传授成功经验为幌子,诲人不倦,骗得了很多青年男女的崇拜。
(这里是褒义贬用,可用毁人不倦)含辛茹苦【释义】辛:辣;茹:吃。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常比喻母亲无怨无悔的教导孩子.【例】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
【误例】他身为校长,不但英明果断,并能含辛茹苦,听取下属的意见,学校管理得法,终得最佳治校奖。
(不合语境,根据后面的话应用从善如流)红装素裹【释义】指衣着淡雅的妇女。
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例】李敏,在梨园挥洒春色,在现实中快乐人生,李敏红装素裹皆妖娆。
【误例】她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上衣,不施脂粉,真是红装素裹。
(这里是望文生义)酣然入梦【释义】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例】当我从长城游览归来,回到住地,我兴满意足地躺在床上,一会儿便酣然入梦了。
【误例】她失眠了,难以入睡,吃了安眠药才酣然入梦。
(不合语境)花天酒地【释义】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含贬义。
【例】现在的社会,是谁成天在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谁贪得无厌?【误例】又是一年毕业时,不少考生榜上有名,家长们纷纷设下“谢师宴”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感恩无罪,谢师有理,但这样的花天酒地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贬义词不合语境)灰飞烟灭【释义】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消失。
【例】是啊,古往今来,在“逝者如斯夫”的喟叹之中,多少英雄豪杰灰飞烟灭,多少宏图大业沧海桑田!【误例】顿时我的灵魂回来了,眼前的场景也灰飞烟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二)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3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
33.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34.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让人搭理,而是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36.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39.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4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1.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42.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作贬义。
44.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的,后指同类
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现一次。
4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
不肖:不像其先辈。
47.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
速:邀请。
48.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49.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贬义。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
常可:永久认可的道理和成规。
51.不齿于人类:不能列入人类。
意思是不能算人。
齿:排列、并列。
52.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易混不约而同,只做状语不做谓语。
53.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正:对;误:这样)
57.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58.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正:学问;误:学习)
59.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门己来的客人。
(正:邀请;误:迅速)
60.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