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操纵系统设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8解放CA10B手动变速箱结构设计
前言手动变速箱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 )。
比如,一档变速比是3.85,二档是2.55,再到五档的0.7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曾有人断言,繁琐的驾驶操作等缺点,阻碍了汽车高速发展的步伐,手动变速器会在不久会被淘汰,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说,这话确实有道理。
但是从目前市场的需求和适用角度来看,我认为手动变速器不会过早的离开。
首先,从车的特性上来说,手动变速器的功用是其他变速器所不能替代的。
以卡车为例,卡车用来运输,通常要装载数吨的货品,面对如此高的“压力”,除了发动机需要强劲的动力之外,还需要变速器的全力协助。
我们都知道一档有“劲”,这样在起步的时候有足够的牵引力量将车带动。
特别是面对爬坡路段,它的特点显露的非常明显。
而对于其他新型的变速器,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等特性,但这些特点尚不具备。
其次,对于老司机和大部分男士司机来说,他们的最爱还是手动变速器。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手动变速器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汽车发展历史,资历较深的司机都是“手动”驾车的,他们对手动变速器的认识程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让他们改变常规的做法,这是不现实的。
虽然自动变速器以及无级变速器已非常的普遍,但是大多数年轻的司机还是崇尚手动,尤其是喜欢超车时手动变速带来的那种快感,所以一些中高档的汽车也不敢轻易放弃手动变速器。
另外,现在在我国的汽车驾驶学校中,教练车都是手动变速器的,除了经济适用之外,关键是能够让学员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以及锻炼驾驶协调性。
第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汽车已经进入了家庭,对于普通工薪阶级的老百姓来说,经济型车最为合适,手动变速器以其自身的性价比配套于经济型车厂家,而且经济适用型车的销量一直在车市名列前茅。
它们的变速器全是五档手动变速器.第1章变速器的结构与原理1.1变速器的分类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AMT)、无级变速器(CVT)。
手动挡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挡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挡变速箱是一种由驾驶员手动操作的传动系统,用于控制发动机输出转速以及车辆运动速度。
它主要由离合器、齿轮组和选择机构组成,以下是手动挡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离合器的工作。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通过握住离合器踏板并踩下来与齿盘接触,使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辆行驶系统。
当离合器踏板松开时,离合器与齿盘分离,断开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实现换挡。
在换挡时,驾驶员通过选择机构操作变速杆,使齿轮组内的齿轮完成换挡动作。
齿轮组由不同大小的齿轮和同轴的轴组成。
当驾驶员将变速杆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选择机构会根据杆位置与相应的齿轮轴相连,使其与齿盘嵌合。
换挡时,离合器必须踩下。
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递到齿轮和车轮上,此时齿轮组可以自由地旋转。
在换挡完成后,离合器踏板抬起,将发动机动力重新传递到齿轮和车轮上,实现车辆的加速和继续行驶。
手动挡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驾驶员的操作,使离合器和齿轮组实现换挡和动力传递的过程。
驾驶员通过变速杆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速度要求,提供更准确和高效的动力输出。
GME-拉索式换挡操纵系统设计规范
Cable Shift System for Manual Transmissions拉索式手动换档操纵系统一般性要求1 Introduction1介绍1.1 Scope. This specification outlines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required for the cable shift system of manual transmissions. This specification applies to the assembly, specially to the shift lever knobs, to the mechanism, to the shift and select cables and to the shift lever boot (where applicable).1.1范围本技术规范概要性的描述了拉索式手动换档操纵系统的要求。
包括操纵系统总成,尤其是换档手柄,操纵机构,换档换位拉索以及防尘罩(如果使用)Stipulation of the functional and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placed on gearshift mechanism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ervice lifetime of the parts supplied. The requirements contain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reflect those minimum values which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be able to carry out regular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 with design engineering targets. These requirements are to be looked upon as being an addition to validation tests, dimensional inspectionand,and in process quality checks.为了确保质量和寿命,规定的功能和耐久性的要求是必要的。
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
听诊变速器异响
02
通过听诊变速器的运转声音,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响声。
检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连接和润滑
03
检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连接是否牢固,润滑是否良好,可以排
除因连接或润滑问题导致的换挡困难。
维修保养建议
定期更换变速器油
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定期更换变速器油,以保证变速器的正常运转。
检查并调整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连接和弹簧
性能优化与改进
优化设计
通过优化设计,减小操纵机构的惯量和阻力,提高换挡的灵敏性 和准确性。
改进结构
对结构进行改进,如采用连杆机构、摇臂机构等,以简化操作和 提高可靠性。
引入新技术
引入新技术,如电子控制技术,实现换挡自动化和智能化。
04
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的 常见故障与维修
常见故障分析
档位无法切换
空间布局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减小操纵机构的体积和重 量,以适应车辆整体布局。
材料选择与工艺处理
01
02
03
材料
选择高强度、耐腐蚀的材 料,如铝合金或不锈钢, 以确保操纵机构的轻量化 和耐久性。
工艺
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如 精密铸造、数控加工等, 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表面 质量。
涂层处理
对关键部位进行涂层处理, 如镀锌、喷塑等,以提高 防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作。
换挡叉与同步器
换挡叉是变速器内部用于控制不同挡位齿轮的杠杆机构。
同步器是换挡叉上的一个装置,用于在换挡过程中同步齿轮转速,以减小换挡时的 冲击和噪音。
当驾驶员拉动或推动换挡杆时,换挡拉线会拉动或推动变速器内部的换挡叉,使相 应的齿轮进入或退出工作状态。
变速器盖及轴承盖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控制汽车的传动比例。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轴:手动变速器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入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
2. 齿轮系统:手动变速器内部包含一组不同大小的齿轮,这些齿轮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例。
这些齿轮根据其大小的不同来决定车辆的速度和扭矩。
3. 离合器:手动变速器的一部分是离合器,它用于断开或连接输入轴和传动轴之间的机械连接。
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驾驶员可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实现换档操作。
4. 换挡杆:手动变速器配备有一个换挡杆,它允许驾驶员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
通过移动换挡杆,驾驶员可以改变齿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从而改变传动比例。
5. 输出轴:手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轮。
根据所选的齿轮组合,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和扭矩会相应地改变。
总的来说,手动变速器通过齿轮组合和离合器的操作,实现了不同的传动比例和换挡操作,从而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5档手动变速箱设计
车手动变速箱设计(5+1)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 (3)1.1手动变速器的应用与发展 (3)1.2变速器作用 (3)1.3变速器的形式 (4)1.4手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5)第二章变速器总体方案设计 (6)2.1变速器的性能要求 (6)2.2变速器的结构方案 (6)2.2.1 齿轮型式 (7)2.2.2 轴承型式 (7)2.2.3 换档结构型式 (7)2.3变速器的传动方案 (8)第三章变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与主要零件的选择 (9)3.1 档位数和传动比 (9)3.2 中心距 (10)3.3轴向尺寸 (10)3.4 齿轮模数 (11)3.5齿轮参数 (11)3.6各档传动比及其齿轮齿数的确定 (12)3.6.1 确定一档齿轮的齿数 (12)3.6.2确定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 (13)3.6.3确定其他档位的齿数 (13)3.6.4确定倒档齿轮的齿数 (14)3.7齿轮的变位系数的选择 (14)第四章变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材料选择 (15)4.1变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 (15)4.2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17)4.2.1.齿轮弯曲应力计算 (17)4.2.2 轮齿接触应力计算 (19)4.3变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1)第五章变速器轴的设计与校核 (22)5.1 变速器轴的结构和尺寸 (22)5.1.1 轴的结构 (22)5.1.2 轴的尺寸 (23)5.2.1输入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24)5.2.2输出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25)第六章同步器及换挡机构的设计 (27)第七章结论 (28)参考文献轿车5挡机械式手动变速器设计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台用于轿车上的手动变速器。
根据轿车的外形、轮距、轴距、最小离地间隙、最小转弯半径、车辆重量、满载重量以及最高车速等参数结合自己选择的适合于该轿车的发动机型号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排量等重要的参数。
再结合某些轿车的基本参数,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
根据上述参数,再结合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计算出相关的变速器参数并论证设计的合理性。
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设计
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设计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是一种将手动变速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相结合的自动换挡技术。
它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盯紧车辆的速度、转速等参数,实现自动化的换挡操作,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驾驶效率。
1.传感器系统设计:为了获取车辆的速度、转速、油门位置等信息,需要设计相应的传感器系统。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车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油门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系统,以供控制器做出相应的调控。
2.控制器系统设计:AMT控制器系统是整个自动换挡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通过算法判断当前换挡时机。
控制器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FPGA等数字电路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嵌入式处理器等高性能芯片来实现。
控制器需要采用适当的算法来判断当前车速、转速和油门位置是否需要换挡,并控制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完成换挡操作。
3.动力传输系统设计:动力传输系统是AMT控制器系统直接影响的部分,它包括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
离合器用于实现换挡时的动力脱离和接合,以实现平稳的换挡操作。
换挡执行机构则是负责变换档位的装置,它可以是电磁阀、电动机等。
设计动力传输系统需要考虑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可靠性、耐久性等因素。
4.人机交互界面设计: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需要与车辆的驾驶员进行交互,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
这个界面可以是车内的液晶显示屏、按钮开关等形式,以方便驾驶员对系统进行设定和操作。
界面设计需要考虑用户操作的便利性、信息展示的清晰性等因素。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系统还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能耗等因素。
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具体需求,并与整车的其他系统进行协调和整合,以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自动换挡功能。
汽车5挡手动变速器设计设计
a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汽车5挡手动变速器设计学生:专业:车辆工程学号:指导老师:2014年6月汽车5挡手动变速器设计摘要:变速器是连接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它的合理设计能够保证汽车在各种不的工况下满足需求,而且他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能否高效发挥。
本次针对前置后驱形式设计一台五档手动变速器,并且采用三轴式。
这次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动力输出平顺、传动效率高、磨损消耗小、使用寿命长。
同时在设计时还会尽量考虑工艺的优化和经济性的要求。
设计采用三轴式,所以其中设计了一个直接档,提高传动效率。
变速器的换挡通过锁环式同步器实现,同时合理设计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操作机构。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基本参数计算出变速器的各种数据,并且严格校核,保证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变速器锁环式同步器中间轴Design on Car 5 Manual TransmissionAbstract:Transmission is connecting to th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part with its reasonable design can ensure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vehicl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nd he is reasonable or not determines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can be efficient.This design for the front drive form a three shaft five file manual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he design main consideration is power output smooth consumption,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ear small, long life of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 also will try to consider in the design of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economy requirements.Because of using three axis type, so designed a direct file,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 Transmission shift by the lock ring synchroniz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able design a set of matching operator. Through the basic parameter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of all kinds of data, another checking strictly, guaranteed to meet design ,use requirements.Keywords:transmission synchronizer intermediate shaft目录1 绪论 (1)1.1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2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2)1.3变速器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4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 (3)2 变速器的总体方案确定 (4)2.1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4)2.2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型式选择 (4)2.2.1三轴式变速器与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 (4)2.2.2倒档布局方案 (6)2.3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7)2.3.1齿轮型式 (7)2.3.2变速器轴 (8)2.3.3变速器轴承的选择 (8)3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齿轮设计 (9)3.1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9)3.1.1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9)3.1.2最低档传动比计算 (9)3.1.3变速器各档速比的配置 (11)3.1.4中心距 (11)3.1.5变速器的外形尺寸 (12)3.1.6齿轮参数的选择 (12)3.1.7各档齿轮计算 (14)3.2齿轮设计与计算 (19)3.2.1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19)3.2.2变速器齿轮强度校核 (19)3.3轴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30)3.3.1轴的工艺要求 (30)3.3.2初选轴的直径 (31)3.4轴的强度校核 (32)3.4.1轴的刚度验算 (33)3.4.2轴的强度计算 (41)3.5轴承选择与寿命计算 (46)3.5.1输入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46)4 变速器同步器与操纵机构的设计 (51)4.1同步器设计 (51)4.1.1同步器类型的选取 (51)4.1.2接近尺寸和分度尺寸 (51)4.1.3滑块宽度、内啮合套缺口宽度 (51)4.1.4同步器装配间隙 (52)4.2 同步锁环主要尺寸确定 (53)4.3 同步器校核 (54)4.3.1同步器同步时间校核 (54)4.4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56)4.4.1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56)4.4.2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要求 (56)4.4.3换档位置 (57)5. 结论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1 绪论1.1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汽车工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产业,汽车的使用已经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2捷达轿车六档手动变速器设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2捷达轿车六档手动变速器设计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变速器作为汽车动力传输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92捷达轿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六档手动变速器,旨在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
一、设计原理:1.1变速器工作原理汽车变速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通过不同的变速比传递给车轮,以实现不同行驶速度和扭矩要求。
通过调整不同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变速比,从而实现变速器的工作。
1.2六档手动变速器设计原理六档手动变速器是一种常用的变速器类型,它通过六个不同的齿轮组合来实现不同的变速比。
其中,一档齿轮组合用于低速起步,二档至五档齿轮组合用于中速行驶,六档齿轮组合用于高速巡航。
通过操纵离合器和档位杆,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变速比。
二、设计要求:2.1提高捷达轿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2.2保持变速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2.3确保变速器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
三、设计步骤:3.1变速器总体设计首先进行变速器总体设计,确定变速器的结构、布局和尺寸。
根据捷达轿车的底盘结构和空间限制,设计合适的变速器结构,确保变速器可以安装在车辆中。
3.2齿轮设计根据捷达轿车的动力需求和行驶特点,确定合适的齿轮比和传动比。
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选取适当的齿轮参数,包括齿数、模数和转速比等。
3.3离合器设计离合器是手动变速器中的重要部件,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实现变速操作。
根据捷达轿车的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离合器盘和离合器壳。
3.4操控机构设计操控机构是指控制变速器操作的机构,包括离合器踏板和档位杆。
通过合理设计操控机构,确保驾驶员可以方便地操控变速器,提高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
四、设计结果和讨论:经过设计和优化,完成了92捷达轿车六档手动变速器的设计。
该变速器在满足捷达轿车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同时,操控机构的设计使得驾驶员可以方便地操控变速器,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
变速器操纵系统设计规范
变速器操纵系统设计规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变速操纵系统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日期目录一、变速操纵系统概述1、定义 (2)2、型式 (2)3、系统组成及零部件功能 (3)二、变速操纵系统设计规范要求1、变速操纵系统设计流程 (6)2、变速操纵系统设计计算 (7)3、变速操纵系统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9)三、变速操纵系统的装配调整 (10)四、变速操纵系统的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12)五、变速操纵系统技术条件及试验要求 (10)1、技术条件 (13)2、试验方法 (15)六、附表 (17)七、 DFMEA (19)一、变速操纵系统概述1、定义:变速操纵系统是通过操纵器及软轴或硬杆连接到变速器的选换档摇臂上,利用杠杆原理,来传递驾驶员的变速换挡动作,操纵变速器进行挡位变换,从而实现发动机动力按不同挡位进行传递。
2、型式:1)根据变速器的不同,可分为手动变速操纵系统、自动变速操纵系统;目前卡车上还是以手动变速操纵系统为主。
2)根据操纵方式的不同,卡车采用的变速操纵系统主要分为连杆式、拉索式。
3)连杆式操纵系统多采用空心杆作为传力部件,通常需要4-5段空心杆串连起来传递行程和扭矩,各段之间需要用支座,中间轴等转换机构来实现连接。
按照变速器选档轴和换档轴是否分开,又分为单杆操纵和双杆操纵。
我公司凌野重卡采用的就是双杆系变速操纵系统,见图1-1优点:传动效率高,操纵性好,手感明显,在重型卡车上应用广泛;缺点:对安装空间的有了一定的限制,就会出现布置困难的情况。
联接机构之间的摩擦力及杆系本身的自重会增大换选档操纵时阻力。
随着近两年原材料的涨价,硬杆操纵系统给各大主机厂的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图1-1 连杆式变速操纵装置1、选档摇臂2、1型六角螺母3、弹簧垫圈4、平垫圈5、六角头螺栓6、选档推拉杆一总成7、选档推拉杆后支架总成8、换档推拉杆一总成9、换档推拉杆支架总成10、换档推拉杆二总成 11、选档推拉杆二总成 12、换选档推拉杆支架总成 13、选档推拉杆三总成 14、换档推拉杆三总成 15、换选档推拉杆中间轴总成 16、选档推拉杆四总成 17、换档推拉杆四总成 18、换档杆下加强板 19、变速器换档杆轴及支架总成20、变速器换档套 21、变速器换档手柄总成 22、大垫圈 23、弹簧垫圈 24、1型六角螺母4)软轴式操纵系统是采用软轴也称为拉丝,作为传递行程和力矩的媒介,由选档拉丝总成和换挡拉丝总成连接在驾驶室内的操纵器和变速器选换档摇臂之间,通过支架固定拉丝。
轿车五档手动变速器设计
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台用于轿车上的五档手动变速器。
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变速器能使发动机功率取得最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设计部份表达了变速器的功用与设计要求,对该变速器进行了方案论证,选用了三轴式变速器。
说明了变速器要紧参数的确信,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列表,齿轮的强度计算、强度校核,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该变速器具有两个突出的优势:一是其直接档的传动效率高,磨损及噪声也最小;二是在齿轮中心距较小的情形下仍然能够取得较大的一档传动比。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轴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变速器的整体方案设计 (6)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6)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型式选择与结构分析 (7)三轴式变速器与两轴式变速器 (7)变速器主传动方案的比较 (9)倒档的布置方案 (10)变速器要紧零件的结构方案分析 (11)齿轮型式 (11)换档结构型式 (11)轴承型式 (12)传动方案的最终设计 (12)第三章变速器要紧参数的选择与齿轮设计 ........................ - 12 -变速器要紧参数的选择....................................... - 13 -档位数和传动比.......................................... - 13 -中心距.................................................. - 14 -齿轮模数................................................ - 14 -齿形、压力角α、螺旋角β和齿宽b ....................... - 15 -齿轮的变位系数.......................................... - 15 -各档传动比及其齿轮齿数的确信.................................................................. - 16 - 确信一档齿轮的齿数............................................................................... - 16 -确信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 - 16 -确信其他档位的齿数............................................................................... - 17 -确信倒档齿轮的齿数............................................................................... - 17 - 齿轮要紧参数表 (18)第四章变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材料选择 (20)齿轮的损坏缘故及形式 (20)齿轮的强度计算及材料接触应力 (20)齿轮弯曲强度计算 (20)齿轮材料接触应力 (22)第五章变速器轴的设计与校核........................................................................... - 23 - 变速器轴的结构和尺寸.................................................................................. - 23 - 轴的结构................................................................................................... - 23 -轴的尺寸................................................................................................... - 23 - 轴的校核.......................................................................................................... - 24 - 第一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 24 -第二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 25 -第六章变速器同步器与操纵机构的设计........................................................... - 27 - 同步器设计...................................................................................................... - 27 - 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 28 -同步环要紧参数的确信 (30)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32)第一章绪论变速器的进展现状在汽车变速箱100连年的历史中,要紧经历了从手动到自动的进展进程。
两轴式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某型乘用车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PASSENGER CAR MANUAL TRANSMISSION DESIGN学院(部):机械工程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1-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06 月02 日某型乘用车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针对小型前置前驱乘用车,综合考虑乘用车对乘坐舒适性、操作简便性、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需求,进行五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变速器结构采用两轴式,同时采用锁环式同步器换挡机构,使换挡更及时、更准确、更平稳。
设计过程包括动力参数分析、传动比分配、变速器结构设计以及各个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在结构设计中,运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结构分析,最后根据确定的参数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
关键词: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结构分析,强度校核PASSENGER CAR MANUAL TRANSMISSION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is directed at small front precursor passenger cars. It takes various requirements in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such as comfort, ease operation, power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With two shaft typ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using the lock ring synchronizer shift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shifting more timely, more accurate, more stable.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analysis, dynamic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of transmission ratio,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 every parts and components.In structure design, using CATIA software for 3 d modeling and structur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ed parameters to complete drawing engineering drawings.KEYWORDS: passenger vehicle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概述.......................................................................................... 12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32.1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32.2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62.2.1 齿轮形式............................................................................................ 62.2.2换挡机构形式....................................................................................... 62.2.3 变速器轴承.......................................................................................... 73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93.1 变速器挡数的确定和各挡传动比分配........................................................ 93.1.1确定最大和最小传动比[6] ................................................................... 93.1.2 确定中间各挡传动比...................................................................... 103.2中心距A ..................................................................................................... 113.3 齿轮参数.................................................................................................... 113.4 各挡齿轮齿数分配.................................................................................... 133.5 各挡齿轮参数计算.................................................................................... 153.5.1变位前齿轮参数见表3.5................................................................. 153.5.2 变位齿轮参数计算.......................................................................... 164 轮齿强度校核...................................................................................................... 214.1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2] ............................................................................. 214.2各轴转矩计算............................................................................................. 234.3轮齿强度校核计算..................................................................................... 234.3.1轮齿弯曲应力计算与校核............................................................... 234.3.2轮齿接触应力j 计算与校核........................................................... 265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315.1轴的结构设计............................................................................................. 315.2轴的载荷计算及危险截面分析................................................................. 335.3轴的强度校核............................................................................................. 405.3.1轴的刚度校核................................................................................... 405.3.2轴的强度校核................................................................................... 446 同步器设计.......................................................................................................... 546.1锁环式同步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 ......................................................... 546.2锁环式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556.3同步环主要参数确定................................................................................. 566.4同步器花键参数确定与计算..................................................................... 577 汽车环境保护...................................................................................................... 587.1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政策..................................................................... 587.2汽车及内燃机污染与危害......................................................................... 587.2.1汽车及内燃机污染的主要表现....................................................... 587.2.2汽车及内燃机污染的危害............................................................... 587.3汽车与内燃机污染防治措施..................................................................... 59结论.......................................................................................................................... 60参考文献.................................................................................................................. 61附录A 乘用车五挡变速器装配效果图................................................................ 62附录B 锁环式同步器装配图................................................................................ 63谢辞.......................................................................................................................... 641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概述变速器通过不同传动比的切换使汽车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工况。
手动变速器 毕业设计
手动变速器毕业设计手动变速器毕业设计引言:手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改变齿轮的组合来实现汽车的不同速度和扭矩输出。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手动变速器的设计和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将着重研究手动变速器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手动变速器的设计原理手动变速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齿轮组合、离合器和换挡机构。
齿轮组合决定了汽车的不同速度和扭矩输出,离合器用于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无级连接,而换挡机构则用于改变齿轮的组合。
手动变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齿轮的传动比、齿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因素,以保证变速器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手动变速器的优化方法手动变速器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齿轮的优化设计、离合器的优化设计和换挡机构的优化设计。
齿轮的优化设计可以通过改变齿轮的模数、齿数和齿轮的材料来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
离合器的优化设计可以通过改变离合器片的材料和结构来提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和寿命。
换挡机构的优化设计可以通过改变换挡杆的长度和形状来提高换挡的顺畅性和准确性。
三、手动变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手动变速器也在不断演化和改进。
未来手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自动化、电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手动变速器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换挡的自动化,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电动化手动变速器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齿轮的换挡,提高变速器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智能化手动变速器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现智能化的换挡决策,提高变速器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对手动变速器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我将能够深入了解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将尝试设计一种性能优越、结构简洁的手动变速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这一研究,我相信我将能够为汽车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为未来的汽车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10档变速器操纵系统的设计
气动助力器换档手柄球与变速器通过拉杆或软轴 与变速器换档机构直 接 连 接,驾 驶 员 通 过 控 制 手 柄 球 的动作实现对气动助 力 器 的 控 制,由 气 动 助 力 器 的 动 作实现变速器的换档,从 而 达 到 减 轻 驾 驶 员 的 劳 动 强 度及换档省力的要求,该 结 构 目 前 正 在 大 同 齿 轮 有 限 公司的重型汽车变速器上得到应用。气动助力器安装 于变速器的外侧面,输 出 力 作 用 于 变 速 器 顶 盖 的 换 档 摇 臂 上 ,气 动 助 力 器 的 一 端 连 接 进 气 管 路 ,另 一 端 通 过
2012 年 第 4 期 殷 明 贵 :10 档 变 速 器 操 纵 系 统 的 设 计
· 91 ·
及互锁机构借鉴本公 司 生 产 的 10 档 双 中 间 轴 变 速 器 的自锁互锁机构。 2.1 自 锁 机 构
在变速器的小盖 总 成 内 装 有 扇 形 自 锁 块、自 锁 销 轴 及 自 锁 弹 簧 ,扇 形 自 锁 块 与 换 档 轴 通 过 销 子 连 接 ,可 实现换档过程中扇形 自 锁 块 的 转 动,自 锁 弹 簧 压 缩 后 通 过 弹 簧 挡 片 给 自 锁 销 轴 以 轴 向 力 ,当 在 空 档 位 置 时 , 自锁销轴在扇形块的中间凹槽内对扇形块进行锁止, 当挂档后,自锁销轴 在 扇 形 块 的 两 侧 凹 槽 内 对 扇 形 块 进行锁止。对扇形块进行锁紧后可防止主箱换档挡块 前后运动,从而达 到 主 箱 自 锁 的 目 的。 自 锁 机 构 原 理 图如图3所示。
三轴四档式手动变速器设计
三轴四档式手动变速器设计手动变速器是汽车变速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变速装置,它采用机械齿轮传动的方式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实现汽车的不同速度档位调节。
本文将设计一个三轴四档式手动变速器,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设计要求1.实现四个不同的速度档位:前进一档(1档)、前进二档(2档)、前进三档(3档)和倒档。
2.档位切换顺畅,操作简便。
3.变速器体积紧凑,重量轻,适应不同类型的汽车。
二、设计思路设计一个三轴四档式手动变速器,需要三个轴线: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
其中,输入轴和输出轴与发动机和车轮相连,中间轴用于连接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齿轮。
设计中间轴和变速齿轮组,使其能够实现四个不同的速度档位。
选择合适的齿轮比例,使得不同的档位可以实现不同的转速和转矩输出。
设置可移动的离合器和档位选择机构,通过操作离合器来使得输入轴与输出轴产生刚性或者非刚性连接,从而实现档位切换。
三、设计细节1.输入轴:输入轴连接发动机,通过输入轴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到中间轴上。
输入轴上设置一个离合器,用于切换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连接。
2.中间轴和变速齿轮组:中间轴设置在输入轴的下方,与输入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中间轴通过变速齿轮组与输出轴连接。
由于需要实现四个档位,设计一个四个不同齿数的齿轮来实现档位切换。
可以通过离合器与变速齿轮组中的不同齿轮组合,实现不同的速度比例。
例如,1档采用最小的齿数的齿轮,3档采用较大的齿数的齿轮。
3.输出轴:输出轴连接车轮,通过输出轴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到车轮上。
四、工作原理1.1档工作原理:启动发动机后,通过离合器将输入轴与输出轴刚性连接,此时输入轴的转动会通过中间轴和变速齿轮组传递给输出轴,实现前进的动力传递。
2.2档和3档工作原理:当需要切换到2档或3档时,首先踩下离合器,断开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刚性连接。
然后通过档位选择机构,将变速齿轮组中的不同齿轮与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实现不同的速度比例。
最后松开离合器,使输入轴和输出轴重新产生刚性连接,实现不同的档位输出。
四驱越野汽车变速器及操纵系统的设计
摘要四驱越野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及传动过程是本次设计的重点之一,越野汽车变速与我们之前所做的三级减速器设计不同,我们之前所做的三级减速中,齿轮与轴是靠键连接在一起的,而本次的设计中齿轮与轴不仅有键连接,而且有空套的,减速中同步器起重要作用。
同步器的类型比较多,在诸多同步器中,适合四驱越野汽车变速器的是锁销式同步器。
锁销式同步器的工作原理是难点之一,四驱越野汽车操纵系统的设计是本次设计的第三个难点,他在操纵过程中涉及到挂档自锁、挂档互锁及倒档锁,这是操作系统的重要部分。
变速器是车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变速器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性仅次于发动机的部件,直接涉及操控乐趣和驾乘舒适性,它对燃油消耗、尾气排放、行驶动力性和舒适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变速器;同步器;齿轮ABSTRACTFour-wheel drive off-road car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is design, off-road vehicle speed and we made three before the reducer designs, we made three before the deceleration, the gear and shaft is linked by key, and this gear and shaft design not only key to connect, and free sets, slow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synchronization.The type of synchronizer more, in many synchronizer for four-wheel drive off-road vehicle transmission is locking pins synchronizer. Lock pin type synchronizer works by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four-wheel drive off-roa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this third difficulty, he was involved in manipulating the process of self-locking hanging file, hanging file interlock and reverse lock, th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perating systemGearbox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vehicle, transmission is the automobile power system importance only to the components of an engine,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control pleasure and ride comfort, its fuel consumption, exhaust emissions, driving dynamics and comfort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Keywords: Transmission; synchronizer; gea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绪论 (1)2 变速器总体设计 (3)2.1全时四驱与分时四驱 (3)2.2变速器选型 (4)2.3变速器几轴式选用 (7)2.3.1三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8)2.3.2 两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8)2.4变速器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10)2.4.1 齿轮式 (10)2.4.2 轴的机构分析 (11)2.4.2 轴承形式 (111)3 基本参数的确定 (12)3.1变速器的档位数和传动比 (122)3.1.1 确定变速器的档数 (12)3.1.2定一档传动比i的取值 (122)1g3.2中心距 (14)3.3齿轮参数 (154)3.3.1 齿轮模数 (15)3.3.2 齿形、压力角与螺旋角 (155)3.3.3 齿宽 (15)3.3.4 齿顶高系数 (155)3.3.5 齿轮变位 (15)3.4各档齿数的分配 (166)3.4.1 确定一档齿轮的齿数 (17)3.4.2 修正中心距 (17)3.4.3 确定各档齿轮的齿数 (177)4 齿轮强度的校核 (20)4.1齿轮的损坏形式 (20)4.2齿轮的强度校核 (20)4.2.1 接触强度校核 (20)4.2.2 弯曲强度校核 (22)5 同步器的选择 (25)5.1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5)5.2同步器的结构类型 (25)5.2.1 锁环式同步器 (25)5.2.2 锁销式同步器 (26)5.2.3 多锥式同步器与多片式同步器 (26)5.2.4 惯性增力式同步器 (26)5.3锁销式同步器的选择 (27)5.4锁销式同步器同步环的设计计算 (28)5.4.1 同步环锥面角的确定 (28)5.4.2 同步环锥面螺纹和油槽的设计 (28)5.4.3 同步环锥面直径和宽度的确定 (28)5.4.4 同步环的材料 (28)5.5锁销式同步器锁销的设计计算 (28)5.5.1 同步器锁止角的确定 (28)5.5.2 同步器锁销差的确定 (28)5.6锁销式同步器齿套的设计计算 (28)5.6.1 齿套锁销孔和定位销孔的设计 (28)5.6.2齿套接合齿的设计 (28)5.7同步器零件之间间隙的确定 (28)6 操纵机构的设计 (30)7 结论与展望 (34)7.1结论 (34)7.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附录 (37)1 绪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
汽车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一、引言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驾驶舒适性。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深入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汽车变速器,旨在满足特定车型的性能需求,并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二、汽车变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一)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是通过驾驶员手动操作换挡杆来改变齿轮的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驾驶员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
(二)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则是根据车速、油门踏板位置等信号,由液压控制系统或电子控制系统自动换挡。
它操作简便,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燃油经济性相对较差。
(三)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通过连续变化的传动比来实现动力传递,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但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三、设计目标和要求本次设计的目标是为一款中型轿车设计一款性能优越、结构合理、可靠性高的变速器。
具体要求包括:1、满足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要求。
2、具备良好的换挡品质,减少换挡冲击。
3、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维护。
4、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四、变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一)传动比范围根据车辆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性能指标,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
(二)中心距中心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变速器的尺寸和质量,需要综合考虑齿轮强度、轴的刚度等因素来确定。
(三)齿轮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等,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满足强度要求,并考虑加工工艺和成本。
五、变速器结构设计(一)齿轮布置方案根据传动比的要求,确定合理的齿轮布置方案,如两轴式、三轴式等。
(二)换挡机构设计选择合适的换挡方式,如手动换挡、自动换挡或手自一体换挡,并设计相应的换挡机构,确保换挡准确、迅速、平稳。
(三)轴和轴承的设计根据受力情况,对轴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规格。
六、变速器零部件的强度校核(一)齿轮强度校核运用相关公式和软件,对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校核,确保齿轮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失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5装E效皋日2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
for
a
kind
of Aato
MnflnfllTransmi”ion
0多
4结论
汽车手动变速器大都采用齿轮式有级变递器。这种型式具
有维修发动机方便、传动系和操纵系比较简单等优点。但由于
WANGMing-hong,CHENHong-xiaag
置t当同一截面上M胁、脚相同时,最大应力发生在y蜃大的
机械设计 孔突出部位,再用连轴贯穿换档臂太孔,支架连轴孔和盖圈连 轴孔.在小头伸出项套^垫片后用卡圈卡住确保连轴不被脱 出.同时确保弹簧双脚将支架的一个突出轴夹住.在换档杆的
螺纹处旋人手柄,并将球碗扣^换梢杆球头处。最后将四个防
第29卷增刊
档摇臂、换档助力器等组成。在基于操纵杆、球节、嵌件、弹 簧,连轴、衬圈、卡圈、垫片、缓冲垫圈婷的PmE三维制作的
n∞the
specific
the
ovemll above
with
system
d calculated
Mor∞ver,modeling in Pr任E
building and msembly result simulation am achieved
或传动机构咀传递运动,从而构成变速器远距离操纵机构。在 新车型开发过程中,通常要兼顾变型车扩展。 手动变速器操纵系统主要由换档手柄、套管、防尘罩、操 纵嚣总成、斌挡戟轴、换档鞍轴、软轴支架、U型夹总成、进
的正常I作。
t=纥=魂=鲁“-一
/2
m
目前.变速器操纵机构有软轴传动结构和刚件传动结构两
种.软轴传动结构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存在疲 劳寿命问题,易于损坏。根据吉利远景FC-I车抒驶的条件和特
#十,d=13mm・&雌:219 7mm’.‰=0.01MPa. 因为操纵杆为结构钢.查表得该材料的抗弯疲劳极限为
#果,井时其十重要的零部件进行7蛄构§虚和疲劳强度的棱柱计算,目时在P肛E三堆软件i进行7造型构建和装配
娃果模扭
关键词:手动变速器,辗触}统;&度柱棱,三堆造型 汽车变速嚣大致可以分=茬.一种足手动变速器(Mr); 一种是自动变速器;还有一种是手动自动一体变速器.由于其 结构比较复杂,维修保养及配件成本较高,还没有广泛应用在 现代车辆上.只在个别车型±实现丁应用。现在市场上的变速 器细分为5类:手动变速器(MT)、自动手动变速器(AMT)、 无极变速器(CVT)、双离台嚣变速器(DCT)和自动变速器 (AT),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l。例如,自动变速罂的传动效辜 虽然只有85%,但舒适性好;手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无极
个倒档的动作.
I
1
汽车手动变速器操纵系统总体设
2吉利远景FC—l变速器操纵系统组成及其设计 在进行操纵机构的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保证
计
1 1汽车手动变速嚣操纵系统分类
驾驶室内操纵杆位置符合GBtTI 5705 t载货汽车驾驶员操作 位置尺寸,中相应条款要求,目口变建杆手柄工作位置应位于转 向盘下面和驾驶员座椅右面,且十低于座垫表面的特定区域。 变速杆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它零件或操纵杆的距 离不得小于50mm。变速器操纵较频繁.为增强驾驶员操纵手 感,要求机构具有足够刚性.目番连接件之间的间隙应尽量减 小。变速拉杆总成支座应尽量固定在与变速器壳体目0性连成一 体的机件(如发动机、离台器等)上.避免或减小由于车架变
会是变速箱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r。逶
目2
≯
m4&女W£
本次设计的吉利远景FC-I即为远距离操纵式。换档时-手 柄侧向可摊角度为前后备Ir.正向左右角度为12 7二即可完 成换档动作。当手柄Ⅲ向左右产生位移时,换档臂以连轴为轴 心,随之产生换档的角度变化,其换桤比为4 75。而手柄的侧 向左右位穆引起球碗以球节球。为圆心的圆周运动,带动选档 软轴.完成选档动作。两种运动结合便w实现五个前进档和一
形及汽车振动对操纵机构产生的币是影响。应耐驾驶员操纵力
汽车手动变速器操纵系统一般可分为两种直接操纵式和 远距离撵纵式8 J. (】)直接操纵式。太多敦汽车的变速器布置任驾驶员座位 附近.变速杆由驾驶室底板伸出.驾驶员可直接操纵.这种操 纵机构一般由变速杆、拨块、拨叉、拨叉轴以及安全装置等组
成,多集装于变速器上盖或侧盖内,如图】所示。
通常要兼顾变型车扩展。因此.在进行操纵机构设计时,主要 则;
口岫=!!等儿。
』.
(3)
式(3)中-如果夸哦=,./k,峨称为抗弯截面系数,
”争
面:
(4)
抗弯截面系数是衡量截面抗弯能力的一十几何量,肚越
大,‰魑小一杆的承载能力越强,与力的太小无关・匮彤截
耐‘/
设计难点在于机构既要能适应驾驶室翻转又不影响操纵机构
n犯^册,放设计合理,
2.2支架的疲劳强度校桉以及CAE仿真模拟
根据设计结果和装配要求,以及支架的受力情况.可分析 得出过支架侧向左侧的两个固定孔轴线的面所受应力最大,故
点,选择刚件结构更为合适。困此该车选择了双杆式远距离操
纵机构。这种结构相对复杂,要求有足够的刚性.菩运动副间
间隙要台适,否则会造成选档困难及换档时手感不明显等问 题.因此对其制造和安装I艺育较高的要求.该车变速器挠档 操纵机构最初的设计为单杆式,选、挂档自一根杆件机构完成。 通过分剐完成选、挂档动作来变换档位。本手动变速嚣操纵支 架主要有以下零部件组成①操纵杆与球节;@支架底座;@ 球盖.④换档臂;@连轴:@嵌件;⑦球碗;@埋冲垫圈:@ 村圈;@卡圈;0垫片:0手柄。
基础上.技核了操纵杆的抗弯曲强度和支架的疲劳极限.并显
示了模拟装配效果。该系统具有结构舍理、撵作简单、安装方 便、美观太方、性能可靠等优点.
震垫圈扣入支架底部四十固定孔内,将四十衬圈的小头朝上. 嵌入防震垫圈,完成整个装配过程。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有关 球节与弹簧的安装需用润滑油洙抹,在嵌件与换档臂装配中必 须用强力胶将两者牯台,防止脱落。其装配效果见图4、5、6.
Shae-zel,GUOxla*sonf
一馘挚
和操纵杆手柄的行程进行设计和拉棱.为减轻驾驶员疲劳.要 求操纵力不大干90N.操纵杆手柄的Ⅻ向行程之和应不大于
200一.应按变速器总成提供的直接操纵挡位圈和操纵机构奉
身的动作特点,正确确定驾驶员操纵杆手柄上的挡位图。操纵
机构廊有行程调节功能.以便在操纵不灵活的情况下对机构进 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操纵机构灵活有效.
(1)正应力计算。发生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某点处E应力 计算公式为”J:
F=8000N
可得J=8.81MPa,而【川=83MPa
d c【司-设计合理。
用“强度向导”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程牟来摸拟 支架在负载条件下的行为见圈3。
晤i—I
口=_y
,:
(1)
圈
图3女*CAE《拟目
式中:村一——横截面上的弯矩;。
stmc【uml slrengmndfatigue with related to their
变速器距驾驶员座位远,要实现变速#直接撵缴较难,嘲此需
在变速操纵杆与变速器选挡摇臂和换挡摇臂间加装辅助杠杆
important㈣onenb
strength…checked
combined aeedng S∞ond
mctu…d chⅢ‰nnlcs
c。mmonly used m
mⅢ】On
of
steedng system for Auto
粕d abroad CUShily aR illustrated
—mbly
domes【io
and㈣obtained
Auto
tmsm[ssion
h…
The
m札ual
tr锄smisslon
机械设计
!!
!!!型!!兰!竺!!兰!型型
Hale Waihona Puke 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操纵系统设计
王明红,陈红祥
上海I程技术大学机槭I程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本汽车手动变速嚣摊纵}统设计王要针时“吉利Fc・1变速嚣设计”首先说M T目^外§前普遍采月的汽车 变速8擦虹}纯类型,蛄杓和特.i,然j结合上述的国自一救手动汽车变速器操纵§统.给女#体的总成厦零部件设计
(上接第161页)
『25】目i镕《#★%*自自☆}【M】j匕自#}№*#20II 10:11 5・】16
three・dim肌sionalmapping software
Keywords:m粕ualtmsmission;steering system;stren曲
cheek;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ig 6Tab0 Ref4 CUtDe-linl”,YAN
对该截面作癌劳强度分析。 依据P吲E分析i具i41得出谚面积的大小为908mm2,根据 支絮底材料为PA66 10IF(又称聚酰胺66或尼龙66),其许用应
力为断裂拉伸强度。 根据强度极限公式:
5=F/A A=9.08
x10。一
2操纵系统关键零部件强度设计
根据厂家要求,一般对与操纵系统功能、寿命密切相关的 部件进行强度校棱和癌劳寿命楦核。结合设计需要。应对操纵 杆,连轴支架等进行必要的强度计算。 2l操纵杆的强度校棱 一般情况下.操纵杆弯曲时截面上既有剪力.z有弯矩。 对于捞截面上的某点而言,既有切应力旦有正应力.坦擐撕扦 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正应力的大小,切应力居于次要的地位。所 以只讨论操纵杆在弯曲的情况下横截面的正应力。
P—§截面上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8×0.2205=2.3 x】o_】Nm
L——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f一=F xL一=1.039×9
3基于ProE的汽车变速器操纵系统 的装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