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三课时校园的树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0b04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b.png)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的树木》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特点,培养他们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树木的种类、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校园中不同种类的树木以及树木的特点,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校园中的树木,并帮助他们建立树木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知道不同树木的特点,并掌握观察树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校园树木的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校园中常见树木的种类、特点及观察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树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观察、描述树木,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树木种类和特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树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
询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树木?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如杨树、柳树、枫树等,并讲解每种树木的特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d45c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c.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中的树木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认识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园中的树木种类及特点。
2. 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 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 校园中常见树木的识别。
2. 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
2. 爱护树木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校园地图一张。
2. 树木图片若干张。
3. 调查表格一份。
4. 植树工具一套。
5. 教学视频或课件。
6.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教案一、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询问学生对校园树木的了解。
2. 展示树木图片,让学生说出树木的特点。
二、讲解:1. 讲解校园中常见树木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树木对环境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降温增湿等。
3. 讲解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爱护树木的意识。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组长带领组员调查校园中的树木。
2.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填写调查表格。
3. 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如何爱护树木,并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附近的树木,了解其特点,并思考如何爱护树木。
五、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种植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开展校园树木认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树木的养护过程中。
3. 邀请专家进行树木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过程:1. 观察校园树木:让学生在校园中自由选择一棵树木进行观察,记录树木的名称、形态、树叶、树干等特点。
2. 调查校园树木种类: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调查校园中的一种树木,记录树木的名称、数量、分布情况等。
3. 分析树木对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分析树木对环境的影响,如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与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e635b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a.png)
教学文档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校园的树木)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用言语和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一棵树进行描述,记录整理,并比拟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分析
科学,对于初学的小学生来说实在有肯定难度。
但是,只要让他们多动动手,很好地引导,就能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舞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感情。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3、鼓舞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拟后,了解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难点:商量树木的异同之处。
教学反思
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学生最简单接触观察的对象莫过于校园的树木了,刚一上课,我出示了一些树叶,让学生来说一说这些叶片是属于哪棵树的,但没有几个学生能够说出出示的叶片是属于哪棵树的,这就激起孩子们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我在指导学生写树的观察记录的时候,注意指导他们客观的写一棵大树而不能凭想象或臆测,不光在用文字,还在用画简图。
画简图是这节课要求的一个局部,是由远由近观察的开始,这是观察记录的重要局部,要结合孩子喜欢画的特点在正式观察前先学习画简图,有助于援助孩子激发兴趣,整理思路。
.。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95096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1.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校园中的常见树木,了解树木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工具测量树木的胸高、树高和冠幅。
(3)能够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校园树木分布图。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校园中的树木,学会用描述性语言记录树木的特征。
(2)运用测量工具,实地测量树木的胸高、树高和冠幅。
(3)整理测量数据,绘制校园树木分布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校园中的常见树木,了解树木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工具测量树木的胸高、树高和冠幅。
(3)绘制校园树木分布图。
2. 教学难点:(1)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绘制校园树木分布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校园中的树木资料。
(2)准备测量工具(如皮尺、标杆等)。
(3)绘制校园平面图。
2. 学生准备:(1)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记录树木特征。
(2)准备好测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树木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树木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习树木特征:(1)介绍树木的主要特征,如树皮、树叶、树枝、树干等。
(2)讲解树木的测量方法,如胸高、树高、冠幅等。
3. 实地测量:(1)分组进行实地测量,学生互相协作,测量树木的胸高、树高和冠幅。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整理数据:(1)学生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在表格中。
(2)教师协助学生核对数据,确保无误。
5. 绘制树木分布图:(1)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校园平面图上绘制树木分布图。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附近的树木,记录树木的特征,并尝试绘制树木分布图。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3.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ed6219856a561253d36fbe.png)
敦小“ 121”教案设计(科学)第( 1)册第( 1 )单元单元名称植物课时安排共( 7)课时第( 2 )课时课题名称校园的树木教课目的1.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含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必定的环境里,有必定的生计需要。
科学词汇:树冠、树干、树根教课重难要点:能试试经过对树有序的察看描绘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点。
点难点:用察看的方法来详细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尽的察看记录,找出不一样树木的同样与不一样,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点。
教课流程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10分钟二、互动沟通沉思激情20分钟引入察看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建议与改正师: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许很多多树木。
今日,我们就一起到达校园里察看树木吧.1.明确任务。
师:每位学生都要亲自去察看一棵树,那如何来察看呢?2.学生介绍察看方法。
(先思虑后报告)师:察看次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主要的方法有:画简图、丈量、闻气味、看果实、拓印树皮、拾树叶等,把察看到的内容记在笔录中。
3.画简图方法:在远处先察看整棵树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
察看P5 上的“不一样形状的树”,并要修业生把树的形状画在P5 上的记录夹中。
4. 拓印树皮方法:阅读 P6 上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频频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 学写察看笔录:自学 P6 上的察看记录,( 1)要写出察看的时间、地址、小构成员(2)要按察看的次序来记录。
(3)最好能贴上采集到的实物标本。
师:我们所写的察看记录一定是真实的,记录的方法也能够多种多样三、拓展测评融思表情10 分钟总结、课后延长经过深入议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同样点和不一样点,请选定一棵你喜爱的大树,在课外持续察看它,它会如何变化?把你的不测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出色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教课反省。
校园的树木-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校园的树木-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e4cd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e.png)
校园的树木-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树木种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渗透环保理念,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和爱护树木。
二、教学重点1.学习校园常见的树木种类,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和形态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教学如何观察和分类树木。
2.学生对树木形态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内容1.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寻找树木,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了解不同树木的习性、形态特征。
2.分类讨论,将树木分为常绿树和落叶树,并进一步分类。
3.让学生认真观察枝干、树叶、花、果实等部分,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功能,发现不同树木之间的差异。
4.制作树叶样板,帮助学生准确识别不同树种的树叶。
五、教学方法1.导入法:以图片、PPT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不同树木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树木的多样性。
2.观察法: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实地观察不同树木的特点,记录下来,加深学生对树木特点的印象。
3.分类法:让学生将所观察到的树木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4.实验法:制作树叶样板,帮助学生准确辨认不同树种的树叶。
六、课堂实施1. 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图片或PPT中的各种树木,了解树木的多样性,唤起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 学习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实地观察树木,了解树木的习性及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学生将观察到的树木进行分类,培养分类思维。
然后讲解树木的分类方法、知识,让学生了解树木的基本特点。
3. 实践环节制作树叶样板,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将树叶贴上相应的名称,并认真观察树叶的特点。
4. 总结环节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提出对树木保护和爱护的具体措施。
七、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树木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能力。
2.样板贴图:通过学生的树叶样板贴图情况,评估学生对所学树叶特征的掌握情况。
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植物 校园的树木》精品教案_7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植物 校园的树木》精品教案_7](https://img.taocdn.com/s3/m/c7b7c7926137ee06eef91809.png)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教学活动4
四、总结整理活动(室内)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校园的树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
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知识与技能
1.发现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校园的树木》
科目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一般特征: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年龄8岁左右,初次接触科学这门学科,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奇心很大;入门能力:本课是学生的第二节科学课,虽然刚接触本门课程,但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大概知道了科学课是怎么上的;学习风格:本门课程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动手和观察,这个学生的特点,孩子的积极性非常高,有很高的学习欲望。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教案
![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f2f1a376baf1ffd4fad13.png)
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教案编写者第2教时教学内容1、观察树木的方法;2、观察记录一棵树;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设计理念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校园里的树木是学生最容易观察的。
任务: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具体认识一棵树,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并用简图的方式记录。
用简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观察的重点。
这种方法在植物单元、动物单元会多次用到。
课时教学目标1、会说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知道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3、会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并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4、会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5、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资源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修改意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8ace7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b.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中的树木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树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校园中的树木种类及特点2. 树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3. 校园树木的调查与观察4. 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中的树木种类、特点及基本结构功能。
2. 教学难点:树木的输导组织及其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树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校园树木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树木,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校园树木观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记录树木的名称、特点。
3. 树木结构讲解:讲解树木的基本结构,包括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
4. 树木功能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
5. 爱护树木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树木,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校园树木的认识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树木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3. 组织一次校园树木保护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校园绿化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校园树木的养护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树木园,了解更多的树木种类和特点。
3. 开展校园树木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校园树木的美丽瞬间。
八、教学资源1. 校园树木分布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校园树木的分布情况。
2. 树木结构图:用于讲解树木的基本结构。
3. 树木功能资料:用于讲解树木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
4. 校园树木保护宣传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b83b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4.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树木,了解树木的主要特征。
学会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观察树木的细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
学会合作交流,分享观察和发现的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校园中常见树木的特征和生长特点。
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观察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树木生态环境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校园树木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
笔记本、彩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询问学生对校园树木的了解。
2. 展示一些校园树木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树木。
二、观察树木的特征(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棵校园中的树木进行观察。
2. 引导学生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观察树木的细节。
3.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树木特征,如树干、树叶、花朵等。
三、调查树木的生长特点(10分钟)1. 让学生调查校园中不同树木的生长情况,如树高、树龄、树干直径等。
2. 学生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四、了解树木的生态环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树木对空气质量、水资源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观察和调查结果,总结树木的主要特征和生长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树木,提出保护措施。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保护活动,如植树、修剪树枝等。
邀请林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树木的保护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3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44ac59c39b89680203d8255c.png)
校园的树木一、教学目标1、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3、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用简便的方法来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难点: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来描述大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三、教学准备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导入1、上节科学课我们做了什么?(检查是否弄明白“看”和“观察”的不同)如果有学生说:“看大树”。
师引导:李老师仅仅让你去看吗?生:不是的,还有用手摸大树,鼻闻树叶的香味,耳听树心脏跳动声音。
小结:正确的说,我们是去观察一棵大树。
可是有一点遗憾的是,部分同学再给李老师汇报他看到的大树时,他不知道怎么汇报。
李老师问他树有多高,多粗,他就呆住了。
(仔细的观察)2、那么观察以后,怎样把自已观察到的东西先记录下来,再完整详细的告诉别人,让别的同学在脑子里能想象出来你所观察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今天这堂课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记录与描述一棵大树。
(从学生碰到实际问题出发,自然从观察大树引导到描述大树,反映新课标从倡导的前后知识要联系起来)五、学习观察描述树的方法(一)、观察描述树冠的形状出示“树冠”投影片1、对一棵大树的树冠,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它比较合适?(“用眼睛看”,在表格一上板书:用眼晴看)2、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这棵大树树冠的形状吗(板书:像一座塔的样子)?3、除了用语言,你还能用其它的方法描述(用画的方法等,板书:教师在表格中画一棵树的简笔画)?4、如果用个动作来描述这棵大树树寇,你怎样做?能到讲台上演示给同学们看吗?(二)、观察描述树干的粗细出示“树干”投影片1、对树干的粗细,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用尺子量、用手臂抱、用手围,并板书)2、你能根据投影片上的树干粗细用个动作描述一下吗?3、你能根据投影片上的树干粗细打个比方吗(与杯子、碗、桶等)?(三)、观察描述树的高度出示“树的高度”投影1、大树的高度用什么方法观察?2、试一试,描述一下这棵大树的高矮?(引导学生与大树旁边的楼房相比较,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与大层楼差不多一样高)(四)、观察描述树皮出示“树皮”投影片1、大树的树皮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它,但我们怎样向其他同学描述大树的树皮呢?2、出示树皮拓印图,这是一张树皮的拓印图案,我们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描述大树的树皮。
校园的树木-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校园的树木-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490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3.png)
校园的树木
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和特征。
2.掌握观察树木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认识和保护树木的意识,爱护校园环境。
二、教学重点
1.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
2.观察树木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树木的特征和认识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多幅校园中的树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知道的树木名称和特征,并导入新课。
2. 树木名称和特征的学习与运用
教师针对校园中最常见的树木,分别讲解它们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发放对应的树木图片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树木的印象,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尝试判断其名称和特征。
3. 树木观察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树木,让学生运用上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观察和认识周围的树木,并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树干粗细、高度、树叶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并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分析。
4. 树木保护
教师介绍树木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好公民,应该爱护环境、保护树木,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丽。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和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观察树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出了认识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还可以通过教材外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和生物特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381f9d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6.png)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案2一. 教材分析《校园的树木》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校园中常见的树木及其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树木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爱护树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动植物的基本知识,对自然界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校园中的树木认识不足,对树木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校园树木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树木及其特点,学会识别和描述树木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校园中常见的树木及其特点。
2.难点:树木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如何保护校园树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园树木的美。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树木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树木保护活动,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校园树木的实际情况,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树木,搜集有关树木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漫步校园,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树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各种树木,让学生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校园中的树木有哪些作用和价值?如何保护校园树木?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校园树木的知识?学生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教案
![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bf2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9.png)
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教案编写者第 2 教时教学内容1、观察树木的方法;2、观察记录一棵树;3、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设计理念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校园里的树木是学生最容易观察的。
任务: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具体认识一棵树,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并用简图的方式记录。
用简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观察的重点。
这种方法在植物单元、动物单元会多次用到。
课时教学目标1、会说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知道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3、会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并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4、会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5、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资源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修改意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4ff30f0b4c2e3f5727638c.png)
阅读P6上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学写观察笔记:
自学P6上的观察记录,(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3)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师:我们所写的观察记录必须是真实的,记录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三、
拓展测评融思表情
10分钟
总结、课后延伸
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教学
反思
难点: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流程
具体操作方法
建议与修改
一、
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10分钟
引入
师: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树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校园里观察树木吧.
二、
互动交流
深思激情
20分钟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任务。
敦小“121”学案设计
(科学)
第(1)册第(1)单元
单元名称
植物
课时安排
共(7)课时
第(2)课时
课题名称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科学词汇:树冠、树干、树根
教学重难
点
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时间:第2周 09月04日星期三下午第三节(总)第3课时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
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
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