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赤潮与工业污染
最新太湖污染及防治
太湖污染及防治太湖污染及防治摘要: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追溯太湖污染成因以及治理方式。
关键字:太湖污染成因治理方式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湖泊流域开发活动加剧,加之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将湖泊用作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纳污和农业灌溉退水的场所,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如:围湖造田、森林砍伐、网箱养鱼以及湖滨带破坏等,给诸多湖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全国性的湖泊富营养化、干旱地区湖泊水质咸化、湖泊淤积或萎缩、湖泊生态破坏以及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发生,致使我国许多湖泊生态系统出现故障,给湖区的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湖泊当今重大环境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N)、磷(P)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或水流缓慢的水体,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 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太湖的富营养化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年来也一直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严重程度有目共睹。
一、太湖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流域面积36 500 km2,总人口约3 400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 200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 同时太湖流域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是我国经济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太湖是苏、浙、沪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在太湖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三市都在太湖流域内。
太湖水源是整个太湖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其水质优劣直接关系这个地区乃至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太湖污染状况太湖流域用她温润的气候和优美的景色孕育了湖区人民的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一曲《太湖美》足可以说明一切。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太湖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期排除太湖的水污染。
本文就太湖水污染问题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调查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对太湖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通过对湖水的采样和分析,还了解了太湖周边城市和企业是否对太湖造成了污染。
最后,我们收集了一些公众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质和找到解决方案。
二、调查结果1、太湖水质状况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测样品处于重度和严重污染状态。
其中,磷化合物是太湖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磷化合物是植物和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但是过量浓度会进一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温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指标也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2、污染源太湖周边的钢铁、化工厂和污水处理厂都是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源头。
钢铁和化工工业是重要的污染源,它们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此外,太湖流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进程同时也让太湖水源遭受了极大的压力。
市民、游客等日常生活中的乱丢垃圾和乱排污水对太湖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公众意见我们调查了一些市民对太湖水污染的看法。
他们普遍认为太湖的水质不断恶化,导致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市民们希望政府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以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
同时,市民们也对太湖的环保工作感到欣慰,并向政府和志愿者表示感谢和支持。
三、解决措施1、政府的角色由于太湖水污染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实际的措施来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大,促进太湖保护工作的实施。
各级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法规管控,制定严格的环保监管政策,将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纳入黑名单。
(2)增加环保投资,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并对各类企业加强监管和考核,强化宣传和教育。
(3)强化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加强垃圾分类,减少生活垃圾对太湖的污染。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太湖,这座位于中国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的宁静湖泊,近年来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导致水生植物如藻类等大量繁殖,最终影响水质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太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其原因。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条件适宜,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湖区水域广阔,水资源丰富,是周边城市的重要水源地。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太湖的水质逐渐恶化,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太湖流域的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普遍偏高,使得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夏季是太湖富营养化的高发期,由于气温高、降雨少,藻类繁殖速度加快,导致湖水透明度下降,水质逐渐恶化。
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过度施肥和城市污水的排放,使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太湖。
随着太湖流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水生植物繁殖失控。
环太湖地区的工业发展也给水质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太湖富营养化已经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和有害微生物含量增加,影响了饮用水的质量。
同时,富营养化还导致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失衡,许多珍稀水生生物如中华鲟、太湖银鱼等濒临灭绝。
为了防止和减轻太湖富营养化的程度,政府和环保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府加强了对太湖流域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了农业生产的化肥使用量,并加强了对城市污水排放的监管。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项目,如建立生态保护区、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等。
环保组织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例如,组织志愿者清理湖边的垃圾,减少人为因素对太湖的破坏。
科研机构也在积极研究太湖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如引进新技术改善水质、推广生态农业等。
通过政府、环保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相信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太湖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和努力解决。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70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习目标] 1.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结合实际,理解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2.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①消纳、②同化能力,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③物理净化、④化学净化、⑤生物净化等。
3.不同类型水体自净能力的强弱:⑥河流水>⑦湖泊水>⑧地下水。
4.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的意义: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⑨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水污染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⑩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⑪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⑫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1.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答案河流水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快,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
流动的河水中含有的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相比河流,湖泊水流动性弱,更新速度慢,污染物稀释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15年3月底,山东省控河流断面中,还有15个水质劣于五类,占总数的14.0%,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个;劣五类断面主要集中在小清河、海河、半岛流域的东营、滨州、青岛等市。
从水质状况看,今年第一季度,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9.4mg/L和1.73mg/L,同比分别上升19.3%和18.3%。
(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3)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有什么样的关系?(4)为什么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要远远轻于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程度?答案(1)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二是取决于水的流速或水体的更新速度。
同样数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的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
江苏太湖的生态环境和治理
第一组
黄洪逸 黄达譞 林文峰 谢贤忱 黄务俭
内 历史变化 容 污染现状
解决方法与展望
太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
历史变化 污染现状 解决方法与展望
简介 变化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排第三,位于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 北部交界处,有“包孕吴越”之称。太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 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太湖生态 历史变化
现状
污染现状
原因
解决方法与展望
困境
富 导致蓝藻水华泛滥 营 导致沉水植物的消亡 养
影响微生物种群组成和营养盐循环
化
太湖生态 历史变化
现状
污染现状
原因
解决方法与展望
困境
二次污 染
船舶运 输
工业污 染
污染源
生活污 染
农业污 染
水产养 殖污染
太湖生态 历史变化
现状
污染现状
原因
解决方法与展望
2007年5月30日,太湖因为蓝藻污染事件污染严重,造成无锡 自来水发臭,无法正常使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
2013年8月1日,《谁在污染太湖流域?》报告中称富士康科 技集团、鼎鑫的污染排放给太湖流域部分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对此,江苏昆山市环保局8月2日起,就所涉企业启动全面监 测调查。
2007年5月29日开始,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 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暴发,影 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 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1111年,太湖结冰,冰层厚到可通行车马,此为首次见于中国史载 之太湖结冰事件。
太湖水体危害情况报告
太湖水体危害情况报告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
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太湖的水体危害情况愈发严重。
太湖水体危害主要表现在水质差、水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资源减少等方面。
首先,太湖水质差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太湖的水体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水中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水质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藻大量繁殖,形成了大面积的水华。
水华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太湖的水质,还危害了太湖周边地区的饮用水安全。
其次,太湖的水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水华的大量出现破坏了太湖的生态平衡,水中氧气含量下降,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太湖本来是鱼类的重要产卵场所,但是由于水体污染,越来越少的鱼类选择在太湖繁衍生息。
这不仅对太湖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也对太湖周边地区的渔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另外,太湖的水生物资源也在减少。
太湖曾经是湖中鱼类、水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太湖的水生物资源减少了许多。
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中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导致鱼类无法生长和繁殖。
很多渔民失去了捕鱼的工作,太湖的渔业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针对太湖水体危害情况,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太湖水体。
首先,要加大对污染源的管控力度,严查违法排放行为,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切实减少太湖的污染物输入。
其次,要加强太湖周边地区的环保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同时,应加大对太湖的生态修复力度,加强水华的治理,恢复太湖的生态平衡,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最后,加强太湖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及时掌握太湖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变化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太湖的保护和治理提供支持。
总之,太湖水体危害情况严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行治理。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太湖的水体质量才能得到改善,太湖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恢复,太湖的水生物资源才能得到保护。
太湖的底泥会影响湖水的质量吗?
太湖的底泥会影响湖水的质量吗?一、底泥问题对太湖湖水质量的影响太湖作为中国南部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其湖水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太湖的底泥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对湖水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含有有害物质太湖底泥中富含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在湖水中溶解或悬浮,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污染作用,威胁到太湖湖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2. 导致富营养化太湖底泥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等。
这些营养物质进入湖水后,会促进藻类的生长,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使湖水变得浑浊,还会引发蓝藻和赤潮等问题,对太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影响水体透明度底泥中的悬浮物质会使湖水变得浑浊,降低湖水的透明度。
湖水透明度的下降使得光线无法透过湖水深层,影响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湖水中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应对太湖底泥问题的方法为了减轻太湖底泥对湖水质量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1. 加强底泥治理应加强对太湖底泥的治理,降低底泥中有害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
通过生物修复、化学处理等手段,减少底泥对湖水质量的污染作用。
2. 控制污染源加大对太湖流域内的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量。
建立严格的污染防治体系,加强环境监管,防止底泥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3. 开展生态修复通过开展湿地建设、生态修复等措施,增加湖泊的自净能力。
建立湖泊生态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底泥对湖水质量的影响。
三、太湖底泥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太湖底泥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底泥成因研究通过对太湖底泥的成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底泥的来源和特点。
相关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底泥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底泥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机制研究通过研究底泥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可以揭示底泥对湖水质量的影响过程。
深入了解底泥中污染物的行为规律,对制定底泥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案例: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2001年9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资源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字方针。
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
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2007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0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月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水华中含有大量MC。
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太湖蓝藻爆发的成因我国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2759个,总面积达91019km2,其中只有约1/3的湖泊是淡水湖泊,并且绝大部分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太湖就是这众多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
太湖水污染成因及对策
太湖污染成因探讨及对策研究成因探讨:几十年以前的太湖并未受到严重污染,而近些年来太湖污染却日益严重且难以控制,对比现状与历史,不难发现其中最大的变化因素就是人类的技术发展。
人为因素对太湖的污染与富营养化起到了致命的作用。
1.工业点源污染: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污染迅速蔓延工业建设和发展大量需要用水,许多工厂为了用水与排放方便便建设在太湖周边,这些工厂包括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等。
工厂分布分散,经营方式多变,加工形式粗放,其排出的污水多未经过处理,排入太湖后造成的污染极度严重,湖水变黑变红。
2.农业面源污染:土地利用方式与强度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随着工厂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太湖周边的农业用地大量被侵占,农村的人地矛盾大大加剧。
随着耕地的流失,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农民不得已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来增产,污染了土壤与水源。
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入湖后更是大大加重了太湖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绿发臭。
20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化肥使用量有所减少,但农业发展对水域环境变化新的影响因素又出现,如大规模的养殖业,在太湖边建成的养殖场将未经处理的废弃物排入太湖,使污染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
3.城市化带来的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已成为太湖流域主要的污染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显著,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城市化。
太湖流域城市化已超过51%,年生产生活污水已达5x108t。
生活中的生活垃圾、粪便、第三产业用水和航行船只排放的污水也成为了污染太湖的一部分。
大量使用的洗涤剂中磷含量很高,这也是太湖藻类爆发的一大促成因素。
4.缺乏有效的法制管理手段:环境治理投入甚微,废污水治理能力不足为了有效地控制太湖富营养化污染的进程,减轻太湖水质污染的危害,国务院于1997年批准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治理方案,并于1998年底联合流域内二省一市实行太湖流域污染源达标排放(简称“零点”行动)。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知识分享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知识分享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来,太湖的水质却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遭受了严重的水污染。
本文将探讨造成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并分享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致太湖水污染的一些主要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工业废水的排放。
太湖周边的工业地区密集,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水,其中包含各种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
这些废水直接排入太湖,导致水质恶化。
其次,农业活动也是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农业用地位于太湖流域,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来增加产量。
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雨水流进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水质退化。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太湖周边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废水处理设施容量有限,许多污水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湖泊。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针对太湖水污染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首先是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加大了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用地的监督,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罚款和处罚,并加强了对污染源的整治。
其次,提升废水处理设施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政府投资建设了更多的废水处理厂,并更新了处理设备。
这些设施使用先进的技术来过滤和处理废水,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推广可持续农业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政府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通过改进农田排水系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的影响。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
通过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污水的排放和不当废物处理行为。
综上所述,太湖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通过加强监管、更新废水处理设施、推广可持续农业和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治理太湖水污染。
保护太湖的水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应当共同努力,为太湖的生态健康作出贡献。
流域水污染严重 , 太湖富营养程度加重
第10卷第2期2001年3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Vol.10No.2Mar.2001文章编号:100428227(2001)022*******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Ξ陈荷生(水利部国家环保局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200424)摘 要: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也是流域的重要水体。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高速发展,人为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水资源系统受到很大冲击,水质变劣,湖体营养过程加剧,生态环境受到明显损害,制约了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快水污染综合治理。
除陆域实施严格的达标治理、河网水质调控,农业面源及生活污水治理外,太湖湖体生态修复和富营养化治理已为当务之急。
目前应尽早实施:①太湖重污染区底泥的生态疏浚,减少底泥释放二次污染。
②利用浮床陆生植物治理太湖典型富营养化水域,利用生物吸收、降解,继而富集营养盐,净化水质。
③建立环湖湿地保护带。
④恢复和重建湖滨带水生植被,实现长效生态管理和调控。
⑤生态渔业工程,有效控制过度养殖,恢复湖泊生态良性循环。
⑥藻类采集和资源化再利用。
⑦强化流域。
关键词:太湖;生态修复工程;可持续发展文献标识码:A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338km2的太湖流域的主要水体,具有向城市和工农业供水,发展渔业、航运、旅游等功能,也是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主体基础,保障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
太湖水体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开发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治理富营养化,实施太湖生态修复是当今全流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1 流域水污染严重,太湖富营养程度加重由于流域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水污染防治相对滞后,目前以有机污染为特征的水污染目趋严重,突出反映为河网水质污染和太湖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若干思考
水环境治理现状
治理措施
治理挑战
太湖流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水环境治 理措施,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 生态养殖、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等。
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面临着诸多挑 战,如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治 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治理成效
经过多年的治理,太湖流域的水环境 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 存在不少问题,如水质不稳定、水生 态系统破坏严重等。
生态农业在太湖流域的实践案例
太湖流域的生态农业实践案例包括稻 鱼共生、稻虾共生、有机蔬菜种植等 多种模式。
例如,稻鱼共生模式通过在稻田中养 殖鱼类,实现了稻田营养物质的循环 利用和鱼类的增收,同时减少了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量。
这些实践案例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 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水环境 和生态系统。
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 态农业的若干思考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0
目录
• 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 • 生态农业在太湖流域的实践与
挑战 • 太湖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
互动关系
目录
•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农 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太湖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 未来展望
01
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
太湖流域的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化 肥、农药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废 弃物的排放。这些污染物通过农 田径流和雨水冲刷进入水体,造
成水体富营养化。
工业污染
太湖流域的工业污染主要来自化 工、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 废水排放。这些废水未经处理或 处理不达标就排入河道,对水环
境造成严重破坏。
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污水 、垃圾等废弃物的排放。这些废 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赤潮——环境污染的恶果
赤潮——环境污染的恶果赤潮——环境污染的恶果每当提到海洋总让人联想起湛蓝的海水、美味的海鲜。
自古以来海洋总是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大量的鲜美的海产品。
数量如此巨大的鱼、虾、贝等海洋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食物是什么呢?海洋中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浮游藻类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
浮游藻类是一类光合自养生物,它们是海洋中的“生产者”,是初级生产力的主体。
它们以阳光为能源,无机物质为营养,利用CO2合成生命物质。
它们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
因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藻类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氮、磷是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命物质的重要元素。
在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磷的含量是很低的,往往成为浮游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
在自然生态循环过程中,海洋中的氮、磷等浮游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底矿物质的溶解、固氮微生物直接从空气中固定N2以及雨水冲刷地表使地表营养物质经河流流入海洋。
进入海洋的营养物质总体上保持相对平衡,海洋中浮游藻的生物量也相对稳定。
然而如果在局部海域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风浪等条件下,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甚至可使每毫升海水中的藻细胞数量达数十万个以上,主要集中在表层到几米深的水层中,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赤潮”由此得名。
形成赤潮的藻类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甲藻和硅藻类。
有的藻呈绿色,故有的赤潮也会呈绿色或其他颜色。
赤潮的发生是灾难性的。
赤潮的发生破坏了局部海域的生态平衡,可引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鱼、虾、贝类会因为大量的藻细胞堵塞鳃后窒息而死;赤潮发生后,由于赤潮藻类细胞浓度太大,很快就会死亡、分解,海洋细菌会利用藻细胞中的有机物大量繁殖,细菌繁殖过程中又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进而造成各种海洋动物缺氧死亡;赤潮藻类还会产生一些剧毒的毒素,有的毒素毒性与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
海洋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
赤潮与水华
赤潮与水华座谈杨喷鼻涛(江苏省扬中高等中学江苏扬中 221200)1998年3月下旬喷鼻港沿海海域和广东珠江口一带海域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现象,海水泛红色.棕色或绿色,腥臭难闻,海水中的鱼.虾等动物大量逝世亡,当地沿海各大养殖场损掉惨痛.据《经济日报》1998年5月3日报到,此次事宜,喷鼻港渔平易近损掉近1亿港币,广东养殖的名贵鱼类逝世亡超出300吨,经济损掉超出4000万元……人们不由要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有没有防治的方法?一.赤潮和水华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赤潮,赤潮现实上主如果海水水体富养分化的成果.在湖泊.水库.内海.河口等地区的水体,因水流迟缓,逗留时光长,既合适于植物养分元素(主如果氮.磷等元素)的积累,又适于水生植物的滋生,当水中这些植物养分物资积累到必定程度后,因为水体过火肥饶,在合适的前提下就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敏捷滋生,使水体生态体系遭到损坏,这种现象就称为水体的富养分化(eutrophication).在富养分化水体中,假如水活泼物如鱼类.虾类等消费浮游生物的速度赶不上藻类的滋生速度,水中的藻类就会越积越多,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色彩不合,水面往往呈现出红色.棕色或绿色等,这种现象产生在海洋上就称为赤潮,产生在江河.湖泊中就称为水华.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养分化引起的,水体污染物中的养分物资是产生水体富养分的重要原因.据研讨标明,藻类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发展.滋生须要25~30种元素,个中植物须要量最大的是碳.氮.磷等元素,碳在天然中消失量多并且易得,而水中氮.磷的含量却较少,是以氮.磷平日是水生植物发展.滋生的制约身分.而水体污染平日是引起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升高的重要身分.(1)工业废水污染.这些工业废水中的氮.磷含量相当高.(2)生涯废水污染.人们日常生涯如淘米.洗菜.洗衣.洗澡.渗出物冲洗的生涯污水中都含有较多氮.磷,特殊是含磷洗衣粉的应用,使生涯污水的含磷量很高.因为合成洗涤剂中含有焦磷酸四钠Na4P2O7或三聚磷酸五钠Na5P3O10(STPP).(3)农用肥水外流污染.在农业上过量应用氮肥.磷肥以及畜肥,除一部分被植物接收.分化和挥发外,大部分经由过程排水进入水体.今朝,水体的富养分化已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存眷.我国科技工作者在研讨水体富养分化工作中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相干链接我国第一个涉及禁磷的律例是1996年10月开端施行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条例明白划定,自1999年1月1日起江苏省太湖流域一.二级呵护区制止发卖.应用含磷洗涤剂,三级呵护区内掌握发卖.应用含磷洗涤剂.二.赤潮和水华的伤害一旦水体富养分化形成赤潮和水华引起伤害相当轻微,归纳起来重要有以下几种情势:1.赤潮和水华能使水体中的消融氧大量削减,损坏水产资本.藻类生物分散在水层概况,其光合感化所释放的O2饱和了水的表层,从而阻拦了大气中的O2进一步溶入深层水中,同时大量逝世亡的藻类分化又消费了水中的消融氧,使水中的消融氧量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水中的鱼类.虾类等水活泼物大量梗塞逝世亡.2.赤潮和水华可造成水质恶化,使水体损掉饮用价值和娱乐价值.因为藻类生物分散在水层概况,使阳光难于透过表层,水下生物因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影响生计和滋生,如中断时光过长也会引起水下生物的逝世亡,使水质变臭,人不克不及进行泅水.垂钓和荡舟等运动.还有,某些藻类渗出如NH3.H2S等有害物资(如夜光藻大量滋生时会造成水体的氨浓度剧增,当它们逝世亡时又会分化产生硫化氢),伤害水体生态情况,并使其它生物中毒;某些藻类(如多边膝沟藻)产生的毒素可以在食物链中传递,从而引起人.畜中毒,甚至逝世亡.3.赤潮和水华可造成养分物资的轮回消失,使得水体难以自净.一方面,水体中的氮.磷等养分元素被水生植物接收应用;另一方面,水体中逝世亡的植物在厌氧前提下糜烂.分化,又将氮.磷等养分元素从新释放到水体中,供植物发展应用.如许轮回来去,就形成了植物养分元素在水体中的轮回,使它们可长期消失于水体中.汗青追踪•1972年日本磨滩产生赤潮,一次逝世鱼1428万尾,损掉71亿日元,而宝贵鱼种祛除,留存鱼种品德降低.•1986年福建东山发年一原由食用受赤潮毒素污染的贝类而造成136人中毒.一人逝世亡的事宜.•1999年炎天,中国渤海湾多次产生赤潮,最轻微一次产生水域面积达6300Km2.水体的富养分化确切伤害不浅,那么它对人类是否就是一无可取呢?哪也不尽然,据说过有如许一种说法,叫做“苍海变桑田”吗?这就是水体的富养分化对人类的进献.水体的富养分化致使大量水生植物尸首沉积水体底部,会使水深逐渐变浅,穷年累月,这些湖泊.水库.浅海等的水领会演化成池沼,最终演化成桑田.拓展视野藻类的发展对水质的影响藻类等浮游植物体内所含碳.氮.磷等重要养分元素间一般消失着一个比较肯定的比例.按质量计C:N:P=41:7.2:1,按原子数计C:N:P=106:16:1.大致的化学构造式为(CH2O)106(NH3)16H3PO4.藻类大量滋生是水体富养分化的标记,由此可从多方面影响水体的水质.在合适的光照.pH和具备充分养分物资的前提下,天然水体的藻类进行光合感化,合成本身的原生质,其总反响方程式可写为: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能量+微量元素→C106H263O110N16P(藻类原生质)+138O2,从反响式可以看出,藻类滋生所须要的各类成分中,成为掌握身分的是氮和磷,所以藻类滋生的程度重要决议于水体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并且已经知道藻类能接收的是无机形态的含氮.磷的养分物.三.水体富养分化的防治赤潮和水华作为水体的灾祸已轻微制约着沿海和水域四周地区的经济成长,是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大力防治,加强水体情况的呵护.今朝,国表里都在积极研讨防治水体富养分化的有用措施.这些措施重要有:1.污灌.把富含氮.磷的污水用于农田浇灌,可以一举两得,并且泥土接收处理比二级生物工程处理更为完整.2.应用生物工程.在含氮.磷的污水中栽种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这些植物在发展进程中能吸附或接收氮.磷.挥发性酚等成分,制约浮游藻类的发展,以净化水质.在赤潮多发区养殖某些海藻接收充裕的氮和磷,可以削减赤潮的产生,如铜藻可固定2%~3%的氮.0.1%~0.3%的磷,江蓠可固定5.9%~6.1%的氮.0.4%~0.5%的磷.3.研制无磷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今朝洗涤剂的代磷助剂被普遍看好的是4A沸石,它主如果同碳酸盐.或柠檬酸.硅酸盐体系合营应用.为了有用地克制赤潮和水华的产生,我们必须加强水体的情况呵护,加强全平易近的环保意识,建全响应的司法.律例,制订准确的水资本开辟计划,树立赤潮和水华等水体灾祸的快速反响机制,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参考文献[1]范美坤,陈宇春.赤潮·水体富养分化.化学教导,1999:1~2.[2]赵彦顺等.赤潮座谈.化学教授教养,2000:26~27.[3]唐有祺,王夔.化学与社会.高等教导出版社,2003:105~129.。
赤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有什么治理措施有哪些
赤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有什么治理措施有哪些赤潮一只危害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防治赤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赤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一起来看看。
赤潮产生的原因引发赤潮原因有很多,其中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体中营养盐的浓度和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这为赤潮的暴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此外,有害赤潮藻种的自身分布与生存策略对其在全球的扩散也有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长期气候变化的效应以及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如全球变化导致的水体增温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赤潮的暴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赤潮引起的危害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据统计,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赤潮的治理方法1.关于赤潮的治理方法,据报道已有多种,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的方法。
太湖赤潮与工业污染
太湖赤潮与工业污染太湖赤潮与工业污染工业水污染现状分析: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污染源除了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外,工业污染也是一个主要污染源。
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约5.5 万家,而在江苏省内的约2.5 万家,尽管该地区这六大污染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4%,但它的污染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太湖流域水质恶化,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工业污染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
赤潮的遥感分析方法:方法:用ENVI的R(band5)G(band4)(band3)对LANDSA T进行彩色合成说明:Band4 可以提取蓝藻水华,但易与高浑浊水体相混淆,河流入湖口处高悬浮物水体常被误作为蓝藻水华;进一步发现,浑浊水体的DN 值从Band3 到Band4 逐渐降低,而蓝藻水华恰好相反,因此可利用Band4/Band3 提取蓝藻水华,剔除高悬浮物水体。
从landsat的遥感影像中我们可以发现,赤潮主要发生在太湖西北片区。
太湖水污染的重点区域一是湖湾。
太湖东半部污染较轻,西半部污染较重,特别是五里湖、梅梁湖、竺山湖这3个湖湾是太湖中污染最重,污染发展速度最快、危害最大的湖湾,现状年均水质均为劣于V 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并在1990、1994、1995、1997年发生藻类大爆发或严重“湖泛”,湖水发臭,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此后藻类几乎年年爆发。
二是河道入湖口。
主要是太湖上游的宜兴、湖州的河道入湖口和梅梁湖的直湖港、武进港、梁溪河入湖口。
入湖河道把大量的生活、工业、农业污染物带入湖中。
太湖防治水污染重点是五里湖、梅梁湖、竺山湖和入湖河道导致工业水污染的原因。
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该地区大小企业密布,最初是由纺织、化工业发展起来,未得到有效统一的管理,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工业内部结构不科学等都导致太湖流域的水污染加重。
目前工业内部结构分布如表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深度不够企业空间布局不科学目前,太湖地区工业企业众多,且都发展较早,区域集中度低,不少企业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却难以集中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赤潮与工业污染
工业水污染现状分析:
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污染源除了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外,工业污染也是一个主要污染源。
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约5.5 万家,而在江苏省内的约2.5 万家,尽管该地区这六大污染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4%,但它的污染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太湖流域水质恶化,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工业污染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
赤潮的遥感分析方法:
方法:用ENVI的R(band5)G(band4)(band3)对LANDSA T进行彩色合成
说明:Band4 可以提取蓝藻水华,但易与高浑浊水体相混淆,河流入湖口处高悬浮物水体常被误作为蓝藻水华;进一步发现,浑浊水体的DN 值从Band3 到Band4 逐渐降低,而蓝藻水华恰好相反,因此可利用Band4/Band3 提取蓝藻水华,剔除高悬浮物水体。
从landsat的遥感影像中我们可以发现,赤潮主要发生在太湖西北片区。
太湖水污染的重点区域
一是湖湾。
太湖东半部污染较轻,西半部污染较重,特别是五里湖、梅梁湖、竺山湖这3个湖湾是太湖中污染最重,污染发展速度最快、危害最大的湖湾,现状年均水质均为劣于V 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并在1990、1994、1995、1997年发生藻类大爆发或严重“湖泛”,湖水发臭,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此后藻类几乎年年爆发。
二是河道入湖口。
主要是太湖上游的宜兴、湖州的河道入湖口和梅梁湖的直湖港、武进港、梁溪河入湖口。
入湖河道把大量的生活、工业、农业污染物带入湖中。
太湖防治水污染重点是五里湖、梅梁湖、竺山湖和入湖河道
导致工业水污染的原因。
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该地区大小企业密布,最初是由纺织、化工业发展
起来,未得到有效统一的管理,过度的追求经济
利益,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工业内部结构不科学等
都导致太湖流域的水污染加重。
目前工业内部结构
分布如表
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深度不够
企业空间布局不科学
目前,太湖地区工业企业众多,且都发展较早,区
域集中度低,不少企业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却难
以集中治理。
即使在乡镇工业园区,也会因为基础
设施总体不完善而得不到统一管理。
从图2 可以看
出苏州和无锡对该地区的污染贡献较大,今后两市
不但要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依据整体规划调整企
业布局,而且要在本市管辖区内对工业布局进一步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