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谏猎》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宋太祖打鸟表明臣子外强中干
初中文言文宋太祖打鸟表明臣子外强中干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说,赐金帛慰劳之。
参考译文:
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有几个臣子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于是就召见了。
但是召见之后,他们上奏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
宋太祖很不高兴,问上奏的原因。
一个臣子回答说:“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
”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长斧打在大臣嘴上,打掉两颗门牙,那人慢慢捡起牙齿揣在怀里。
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揣在怀里是想告我的状吗?”回答说:“我不能告陛下的状,可陛下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有史官记载它。
”太祖高兴了,赏赐大臣金帛,抚慰他。
海宁杨少司马雍建翻译
海宁杨少司马雍建翻译海宁杨少司马雍建翻译:原文: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
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
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
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①畀之。
师中索榕树枝制绳以燃炮,军吏檄征,语不逊,雍建笞之。
总督王国光以是称雍建方刚,特疏荐。
莅官甫一年,擢兵科给事中。
十六年春,世祖幸南苑②,雍建疏言:“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乃回宫未几,复幸南苑,寒威未释,陟历郊原,恐不足以慎起居。
且古者蒐苗狝狩③,各有其时。
设使兽起于前,马逸于后,惊属车之清尘,岂能无万一之虑?”疏入,上甚怒,宣雍建入,谕以阅兵习武之意。
雍建奏对不失常度,上意亦解。
时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并镇广东,雍建疏陈广东害民之政八,均宜亟为革除。
两藩并建,供亿维繁。
今川、贵底定,请移一藩镇抚其地,俾粤民甦息。
上寻命继茂移镇福建,雍建发之也。
十七年,疏言:“朋党患,酿于草野。
欲塞其源,宜严禁盟社,请饬学臣查禁。
”从之。
转吏科给事中。
圣祖④即位,辅臣⑤秉政,奏事者入见,皆长跪,雍建独立语。
比退,辅臣目之曰:“此南苑上书谏猎者也。
”自是奏事者见辅臣皆不跪。
康熙十八年,授贵州巡抚。
疏请立营制,减徭役,招集流亡,禁革私派。
土司谒巡抚,故事,必鸣鼓角,交戟于门,俾拜其下。
雍建悉屏去,引至座前问疾苦,予以酒食,土司咸输服。
始,贵阳斗米值钱五千,雍建请转饷给。
既,令民翦荒茅,教以耕种。
比三年,稻田日辟,民食以裕。
二十三年,召授兵部侍郎。
寻以亲老乞终养,许之。
四十三年,卒,赐祭葬。
译文:杨雍建,字自西,是浙江海宁人。
顺治十二年中进士,被授予广东高要知县。
当时正有战事,总督王国光驻军高要县。
军队征集民夫,官吏担心民夫逃跑,把他们绑起来押在官署之中。
在除夕之夜,杨雍建让民夫搬到堂下的廊屋中居住,撤去肴馔祭品送给民夫食用。
军队索要榕树枝制作绳子来点炮,军中的官吏宣读文书征收,言语不逊,雍建鞭打了他。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节选)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节选)作者:班固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7年第06期相如从上至长杨猎。
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
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选自《古文观止》,钟基译注,中华书局2016年)【参考译文】司马相如跟随皇上到长杨宫打猎。
那时皇上正喜好亲自搏击熊和野猪,驱车追逐野兽。
相如为此上疏进谏说:“我听说世间万物都有类别相同而能力特殊的,所以,人类里面论力气必称乌获,论敏捷必提庆忌,论勇敢要数孟贲、夏育。
以臣的愚陋之见,私下认为既然人类有这种现象,野兽也应该是这样的。
如今陛下喜好涉足险峻难行之地,射击猛兽,万一突然遇上凶猛异常的野兽,它在绝境之下受到惊骇,侵犯了圣驾,那时候车乘来不及调转车头,卫士来不及施展本领,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能也派不上用场,连枯树烂草都要成为障碍了。
这好比胡人、越人突然从车轮下钻出来,羌人、夷人紧跟在车子后头一样,难道不危险吗?就算是预备周全没有危险,然而那种地方本来就不是天子所应该接近的啊。
……聪明的人能在事情尚未萌芽之前就已预见,智慧的人能在危险尚未形成之前便设法避免,灾祸往往潜藏在细小隐蔽之处,发生在人们疏忽大意之时。
所以俗语说:‘家中富有千金的人,不会坐在堂屋檐下。
’此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反映大道理。
臣希望陛下留心并省察。
”鉴赏空间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时刻要当心。
小心陪伴君王尚且不易,忠言逆耳地进谏更难,历史上像比干、伍子胥等因进谏而丢掉性命的例子举不胜举。
提能作业4 文言文翻译和理解—湖南省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
作业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时间:50分钟分值:105分)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 (1)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译文:(2)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译文:1.答案(1)有几个大臣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立刻召见了他们,但是他们上奏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
(2)宋太祖大怒,责问他们(说有急事)的原因,(一个大臣)回答说:“我认为这些平常的事情比打鸟雀更紧急些。
”解析(1)此句中,“之”放在动词“见”后面作宾语,是代词,代指“求见的大臣”。
“其”为代词,作主语,代指“他们”。
(2)此句中“以”作动词,译为“认为”。
“于”为介词,译为“比”。
[参考译文]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打鸟雀,有几个大臣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立刻召见了他们,但是他们上奏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
宋太祖大怒,责问他们(说有急事)的原因,(一个大臣)回答说:“我认为这些平常的事情比打鸟雀更紧急些。
”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长斧的斧柄打在大臣嘴上,打掉他两颗牙齿,那人慢慢俯下身子,捡起牙齿揣在怀里。
宋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揣在怀里是想告我的状吗?”那个大臣回答说:“我不能告陛下的状,自然会有史官记载这件事。
”宋太祖高兴了,赏赐给那个大臣金帛来慰劳他。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
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
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
复征,再迁渔阳太守。
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
转护乌桓校尉。
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上书谏猎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书谏猎文言文阅读答案《上书谏猎》选自《汉书》,作者司马相如,是一篇规劝汉武帝不要亲冒危险的奏章。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上书谏猎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上书谏猎》文言文阅读材料1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2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3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注释:司马相如为郎时,曾作为武帝的随从行猎长杨宫,武帝不仅迷恋驰逐野兽的游戏,还喜欢亲自搏击熊和野猪。
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谏猎书呈上,由于行文委婉,劝谏与奉承结合得相当得体,武帝看了也称“善”。
《上书谏猎》文言文阅读题目2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卒然遇逸材之兽 ( ) (2) 故鄙谚曰 ( )23、第一段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对此加以分析。
(3分)24、对第2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以万辆车马为轻不认为是安全的,以出去为乐,把途中万中有一的危险当作快乐。
B、看轻皇帝的贵重不以为安逸,乐于外出到可能发生万一的危险道路上去以为有趣。
C、以万辆车马为轻不认为是安全的,乐于外出到可能发生万一的危险道路上去以为有趣。
D、看轻皇帝的贵重不以为安逸,以出去为乐,把途中万中有一的危险当作快乐。
25、从句式的角度,鉴赏第3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26、分析司马相如能让沉湎于游猎的武帝。
上书谏吴王阅读答案
上书谏吴王阅读答案《上书谏吴王》原文阅读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
故父子之道,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那么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於天不行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
必假设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假设勿言;欲人勿知,莫假设勿为。
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
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绠断干。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
砻蹐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上书谏吴王》阅读习题12.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
(2分)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13.文中画线句说明了积善成德、____________的道理。
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 )(2分)A、防微杜渐B、温故知新C、礼尚往来D、贪得无厌《上书谏吴王》阅读答案12.积德累行/ 不知其善/ 有时而用/ 弃义背理/ 不知其恶/ 有时而亡解析:依据上下文及句意可判定。
上书谏吴王文言文翻译
臣闻古之圣王,临朝而明断,执事而谨行。
是以国家安定,百姓乐业,四海宾服,万邦来朝。
今吴王陛下,威震四海,德播八荒,然而臣窃以为,陛下之治,尚有未善之处,愿陛下能听臣之谏,以成万世之业。
陛下,天下之主也,四海之内,莫不仰赖陛下之仁德。
然而,陛下近日所行,多有未当。
臣谨陈其事,愿陛下明察。
陛下近者,欲兴师北伐,以服中原。
臣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也。
今中原未乱,陛下无故兴师,恐非国之福。
臣以为,陛下宜先安内而攘外,不可轻启战端。
且陛下,天下之君也,当以仁德服人,而非以武力压人。
昔者,尧舜之世,以德服天下,故四海之内,莫不归心。
今陛下若以武力服人,恐非尧舜之道。
臣愿陛下深思,以尧舜之德,服天下之心。
陛下又欲修长城,以固边疆。
臣以为,修长城固边疆,固国家之根本。
然修长城非一日之功,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陛下宜量力而行,不可贪功而忘其害。
臣愿陛下三思,以国家之根本为重。
陛下,天下之主也,当以民为重。
今陛下所用之人,多有贪官污吏,民不聊生。
臣以为,陛下宜严明法纪,选拔贤能,以安民心。
若陛下能以民为重,则国家必安。
陛下,天下之主也,当以天下为己任。
今陛下所行,多有失策,臣愿陛下能虚心纳谏,以广视听。
臣闻,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陛下若能听臣之谏,则国家幸甚。
臣以为,陛下宜修德政,以安天下。
德政者,国之宝也。
陛下若能修德政,则天下必安。
臣愿陛下能以尧舜之道,为天下法。
臣闻,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
陛下若能修德政,则天命归之。
臣愿陛下能以尧舜之德,为天下法,则天下必安,四海之内,莫不仰赖。
臣不敢以私情干国事,愿陛下能明察臣言,以国家之根本为重,以尧舜之道为法,以百姓之心为念,则天下幸甚。
臣不胜忧惧,谨以此书上奏。
【译】臣听说古代的圣王,在朝堂上能够明智地决断,处理事务时谨慎行事。
因此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四海之内都归顺,各个国家都来朝拜。
现在吴王陛下,威震四海,德播八方,然而臣私下认为,陛下治理国家,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陛下能听取臣子的劝谏,来完成万世之业。
《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夫十围之木,始生如①,足可搔而绝②,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③。
磨砺④,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种树畜养⑤,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原大王熟计⑥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①(niè):植物的幼芽。
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
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
④磨砺:四种磨刀工具。
⑤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
⑥熟计:仔细考虑。
12.将文中画线用“/”断句。
(2分)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13.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____________的道理。
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 )(2分)A、防微杜渐B、温故知新C、礼尚往来D、得寸进尺参考答案:12.积德累行 / 不知其善 / 有时而用 / 弃义背理 / 不知其恶 / 有时而亡解:根据上下文及句意可判断。
这是一组句。
13.A解:画线句的意思是: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间久了就会灭亡。
因此可判断是防微杜渐。
参考译文:那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脚趾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在它没有长成,没有形成之前挖出。
打磨砺,(一时)看不见它的损坏,一段时日后终究会毁坏;种树养畜,不见它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大;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时间久了就会灭亡。
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诗歌鉴赏】谏猎疏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谏猎疏原文及翻译谏猎疏原文及翻译谏猎疏原文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害矣。
是胡越起于毂(gǔ)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御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以为陛下不取也。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者,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之留意幸察。
谏猎疏注释、此文载《史记》卷一一七,《汉书》卷五七下,《文选》卷三九题作《上书谏猎》,《艺文类聚》卷二四题作《上书谏武帝》。
2、鸟获:战国时秦武王力士,能举千钧。
3、庆忌:春秋时吴王僚之子,以勇武著称。
4、贲、育:孟贲、夏育,皆勇士。
孟贲,齐国人,传说他能生拔牛角,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
夏育,卫国人,传说他能生拔牛尾。
5、陵:通“凌”,登,跨越。
6、卒:通“猝”。
轶才:超群才能,指凶猛。
7、不存:不能生存。
8、犯:侵犯,冲击。
属车:从属车驾,如借左右代所称之人,表示尊敬。
此代武帝。
清:尊敬颂扬之词,尘:车尘,代车,委婉语。
9、还辕:回车。
0、逢蒙:夏代善射者,传说学箭于羿。
、毂:车轮中心安插轴的圆木,代车。
2、轸:车后横木,代车尾。
3、中:相对于两边。
中路:道路中线。
4、御:通“衔”。
橛:马爵子。
御橛:御马之具。
《史记》“索隐”引《舆服志》:“钩逆上者为橛。
橛在衔中,以铁为之,大如鸡子。
”《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楚之威,御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
”5、丘坟:山丘高地。
《礼记?曲礼》郑注:“土之高者曰坟。
《上书谏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古文观止
《上书谏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本文在《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和《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中都全文收录。
这是一篇规劝汉武帝不要亲冒危险,“自击熊、豕”的奏章。
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费、贪恋女色、沉湎于游猎等方面,并不输于昏君。
司马相如为郎时,曾作为武帝的随从行猎长杨宫,武帝不仅迷恋驰逐野兽的游戏,还喜欢亲自搏击熊和野猪。
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谏猎书呈上,由于行文委婉,劝谏与奉承结合得相当得体,武帝看了也称“善”。
【原文】
上书谏猎
出处:《汉书》
臣间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1),捷言庆忌(2),勇期贲、育(3)。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4),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5),舆不及还辕(6),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7),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8),而羌夷接轸也(9),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10)。
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11),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12)。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注释】
(1)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详见《范雎见秦王》注(14)。
(2)庆忌:。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文言文及翻译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文言文及翻译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文言文及翻译很多人都知道,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是需要看得懂翻译,那么有关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媵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
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
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文言文翻译苏秦十次上书游说秦王都不成功。
现在他只得披著破旧的`黑皮裘,一贫如洗,离开秦国回家。
他打著绑腿,穿著草鞋,背著书囊,脸容瘦削,面色灰黑,颇为羞愧的样子。
回到家裏,妻子继续织布不迎接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
苏秦唉声长叹,说:「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子不把我当作小叔,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这都是秦国的罪过!」於是他连夜翻书,把几十个书箱都翻出来了。
他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闭门钻研,仔细精读,反覆思考。
每当疲倦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锥子刺大腿,鲜血直流到脚背上去。
他说:「哪有人游说国君而得不到财富官位,名成利就的呢!」过了一年,他学有所成,说:「现在我有本领可以成功游说国君了。
」苏秦经燕乌集阙,到了富丽的王庭中游说赵王,双方谈得十分投契。
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予他宰相的印鉴,并赐他百辆战车,千匹丝绸,百对白玉,万镒黄金,以此来出使六国,游说各国合纵,破坏连横,共同抑制强秦。
文言文《上书谏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上书谏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本文在《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和《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中都全文收录。
这是一篇规劝汉武帝不要亲冒危险,“自击熊、豕”的奏章。
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费、贪恋女色、沉湎于游猎等方面,并不输于昏君。
司马相如为郎时,曾作为武帝的随从行猎长杨宫,武帝不仅迷恋驰逐野兽的游戏,还喜欢亲自搏击熊和野猪。
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谏猎书呈上,由于行文委婉,劝谏与奉承结合得相当得体,武帝看了也称“善”。
【原文】上书谏猎出处:《汉书》臣间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1),捷言庆忌(2),勇期贲、育(3)。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4),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5),舆不及还辕(6),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7),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8),而羌夷接轸也(9),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10)。
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11),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12)。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注释】(1)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详见《范雎见秦王》注(14)。
(2)庆忌:吴王僚之子。
《吴越春秋》说他有万人莫当之勇,奔跑极速,能追奔兽、接飞鸟,驷马驰而射之,也不及射中。
颜师古则说他能射快箭。
参见《狱中上梁王书》注(57)。
(3)贲、育:孟贲、夏育,皆战国卫人,著名勇士,详见《范雎见秦王》注(15)。
(4)卒(cù促)然:卒同猝。
突然。
逸材:过人之材。
逸,通“轶”,有超越意。
这里喻指凶猛超常的野兽。
(5)属车:随从之车;颜师古释作连续不断的车队。
《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
《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上书谏猎》选自《汉书》,作者司马相如,这是一篇规劝汉武帝不要亲冒危险,“自击熊、豕”的奏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书谏猎》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上书谏猎》原文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译文臣子听说物有族类相同而能力不一样的,所以力气要称誉乌获,速度要说起庆忌,勇敢要数到孟贲、夏育。
臣子愚蠢,私下认为人确实有这种力士勇士,兽类也应该是这样。
现在陛下喜欢登险峻难行之处,射猎猛兽,要是突然遇到特别凶猛的野兽,它们因无藏身之地而惊起,冒犯了您圣驾车骑的正常前进,车子来不及掉头,人来不及随机应变,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术也施展不开,枯树朽枝全都成了障碍。
这就像胡人越人从车轮下窜出,羌人夷人紧跟在车子后面,岂不危险啊!即使一切安全不会有危险,但这类事本来不是皇上应该接近的啊。
况且清扫了道路而后行车,驰骋在大路中间,尚且不时会出现拉断了马嚼子、滑出了车钩心之类的事故。
何况在密层层的草丛里穿过,在小丘土堆里奔驰,前面有猎获野兽的快乐在引诱,心里却没有应付事故的准备,这样造成祸害也就不难了。
看轻皇帝的贵重不以为安逸,乐于外出到可能发生万一的危险道路上去以为有趣,臣子以为陛下这样不可取。
贞观政要·谏太子(5)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谏太子(5)原文|翻译|全文【译文】贞观十三年,太子右庶子张玄素因为太子李承乾喜欢打猎,荒废了学业,于是上书进谏,他说:我听说老天不会偏私,只会辅佐有德之人。
如果违背了天道,不管是人还是神都会遗弃他。
古代打猎三驱的礼治,并不是要人杀生,只是为老百姓除害而已。
所以商汤撤除捕捉野兽的四面网,只用一面网,如此仁义之举终于使百姓归心。
如今您在御苑之内打猎,虽然名义上不同于在野外游猎,但是如果放纵无度,终究有失体统。
所以商代贤相傅说说:学习不遵循古训,这是闻所未闻的。
因此要弘扬道性必须学习古礼,学习古礼必须依靠老师教诲。
现在我既然奉旨教太子读书,让孔颖达讲授学问,是希望您能询问古代的事迹和学问,以弥补学问的不足。
另外再选一些博学多才之士,朝夕侍奉太子。
圣人的遗训,知道历史变迁,发现国亡的原因,每天都能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每月都能不忘记自己所学的东西。
这样就尽善尽美了,那么夏启、周诵这样的贤太子又何足称道呢!为人君主,没有谁不追求善美的,只是因为理智难以胜过感情,沉溺惶惑才造成了昏乱。
沉溺惶惑过于厉害,就会使忠言全部堵塞,从而使臣下苟且偷生、投其所好,损害为君之道。
古人说:不要因为是小的过失就不加以改正,也不要因为小优点就不愿去做。
应该知道,祸福都是渐渐产生的。
您身为皇储,应该树立自己美好的形象。
既然有喜爱打猎的癖好,如何能专心主持国事呢?谨慎从事,善始善终,尚且担心会逐渐衰退;何况一开始就不谨慎,最终又如何去保持呢!【原文】承乾不纳是,玄素又上书谏曰:臣闻称皇子入学而齿胄者,欲令太子知君臣、父子、尊卑、长幼之道。
然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尊卑之序,长幼之节,用之方寸之内,弘之四海之外者,皆因行以远闻,假言以光被。
伏惟殿下,睿质已隆,尚须学文以饰其表。
窃见孔颖达、赵弘智等,非惟宿德鸿儒①,亦兼达政要。
望令数得侍讲,开释物理,览古论今,增辉睿德。
至如骑射畋游,酣歌妓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
渐染既久,必移情性。
上书谏吴王译文
上书谏吴王(译文)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用仁政来治理天下。
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
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行直谏,处理事情没有缺漏或错误的谋划,功绩流传万世。
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对我的话稍微考虑一下以表现您的怜悯之心。
用一根线的负担,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靠着不可测度的深渊,虽然我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线将断绝。
马就要受惊,却去击鼓惊吓它;系物的线将要断绝,又给它增加重量。
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在接好;重物掉进深渊,不能在把它取出来。
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能否避免祸患只在一念之间,当中连一根头发都容不下。
假使能听从忠臣的话,所有的行动一定能够免于灾祸,如果一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累起的蛋还危险,比登天还难。
改变自己的做法,比翻过手掌还容易,比泰山还安稳。
现在要享尽天赐的寿数,享尽无穷的乐趣,终保王侯的威势,不从做翻掌这样的事情出发,来得到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却要趁着累卵的危险,经历登天的困难,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若有人对自己的影子和脚迹有所畏惧,那人欲逃避现实,回首狂奔,结果脚迹愈多愈乱,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不知在阴暗处歇息一会,影子与足迹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
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话。
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想让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
不在那里采取决断的措施,却在这边施救,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
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
距离杨叶百步远,射箭百发百中。
杨叶那么大,能够百发百中,可以称得上善射了。
可是他射箭的距离,只在百步之内罢了,和我比起来(自己所见甚远),简直不懂得射箭。
【初中文言文阅读】《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上书谏吴王(节选)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①,足可搔而绝②,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③。
磨砻砥砺④,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种树畜养⑤,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上书谏吴王(节选)丈夫十个腰围周围的树木开始像耕耘者一样生长①. 脚可能会被划伤和破坏②. 手可以被拉和抓住。
根据他们未出生的情况,他们没有成形③ 第一锐化④, 有时不要看到它的损坏。
植树养畜⑤ 这是没有好处的,有时是巨大的。
积累美德和实践。
有时你不知道它的好处,但你放弃了正义和理性。
有时你不知道它的邪恶,就死了。
陈垣国王对这个计划很熟悉⑥ 而且是针对个人的。
一百年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
注释:①蘖(倪)è):植物的幼芽。
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
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
④磨砻砥砺:四种磨刀工具。
⑤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
⑥熟计:仔细考虑。
十二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
(二分)产品德疲倦的行不知他的善有时和用放弃义返回理不知他的恶有时和亡十三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 ____________的道理。
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钟)a防治b回顾旧的,了解新的c一、互惠d前进一英寸12.产品德疲倦的行/不知道其好的/有时和用/弃正义背原因/不知他的恶/有时间而亡分析: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句子意思来判断。
这是一组平行的句子。
13.a分析:带下划线的句子的意思是:积累美德而不看到它的好处,?当时间很长时,它会起作用;背叛理智和正义,却不知道它的危害,?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消亡。
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项预防措施。
附:上书谏吴王(节选)》参考译文:周长为十的树在开始生长时是一个很小的芽。
你可以用脚趾抓它,然后用手把它拔出来。
在它生长和形成之前把它挖出来。
如果你暂时看不到它的损坏,一段时间后它最终会被摧毁;种树养畜,不生长,过一段时间就会生长;积累美德,没有它的好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起作用;如果你背叛了理智和正义,却不知道它的危害,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灭亡。
48《上书谏猎》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文观止》每日一篇
《古文观止》每日一篇48.上书谏猎【原文】相如从上至长杨猎。
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
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译文】司马相如跟随汉武帝到长杨官打猎。
那时天子正喜好亲自射击熊或野猪一类的野兽,常常驱车策马进行追赶,司马相如为此上书规劝说:“臣听说事物有虽然同是一类而功能各不相同的说法,所以同是勇士,谈到力气大要数乌获,谈到敏捷要数庆忌,谈到勇猛则要数孟贲、夏育。
以臣下的愚陋之见,私下里觉得人类固然有这种现象,野兽也一样。
如今陛下喜好跨越险阻,射猎猛兽,万一突然遇上了凶猛异常的野兽,使它在走投无路的境遇下惊慌起来,猛然前来扑袭皇上的车驾,车辆来不及掉头,身边的武将卫士来不及施展武艺,即使有乌获、逢蒙一样的技艺也派不上用场,再加上枯木朽树都会成为逃避躲闪的障碍。
这种情形就好像胡兵越卒突然从车底涌出,羌人夷骑在车后追赶,这难道不是危险的事吗?就算是防护措施周全,万无一失,那些危险的地方也不是天子应该接近的。
况且天子外出,即使派人先清理了道路而后行走,在大道上驱驰,尚且有时会发生马咬断嚼子、车子散架的事故;何况涉足在茂密的草丛之中,驰骋在山丘原野之上,眼前有猎杀野兽的乐趣,而心中却没有对发生意见的防备,这样的情况下遭遇危险恐怕是很容易的!放弃天子的尊贵,不顾自己的安全,喜欢在有危险的地方寻欢作乐,我私下以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上书谏猎》(高二语文)
上书谏猎司马相如臣闻物有同类而【表并列】殊【不同】能者,故力【力量】称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捷【迅捷】言庆忌【吴王僚之子,有万人莫当之勇,奔跑极速,能追奔兽、接飞鸟】,勇【勇气】期【期望】贲、育【孟贲、夏育,皆战国卫人,著名勇士】。
臣之【取独】愚,窃【私自】以为【认为】人诚【确实】有之【代力、捷、勇】,兽亦宜【应该】然【这样】。
今【现在】陛下好【喜好】陵【越过】阻险,射猛兽,卒【通“猝”,突然】然遇【遇到】逸材【过人之材。
逸,通“轶”,有超越意】之【的】兽,骇【为……吃惊】不【没有】存之地,犯【冒犯】属车【随从车辆】之【的】清尘【尘土】,舆不及【来不及】还【通“旋”,掉转】辕【车舆前端伸出的直木或曲木。
这里借指舆车】,人不暇【来不及】施巧【施展技巧】,虽【即使】有乌获、逢(音旁)蒙【夏代善于射箭的人,相传学射于羿】之技不能用【使用,施展】,枯木朽枝尽【都】为【成为】难【困难】矣。
是【这】胡【胡人】越【越人】起【蹿出】于【从】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下,而【表并列】羌【羌人】夷【夷人】接【紧跟】轸【车箱底部四围横木。
也用为车的代称】也,岂【难道】不殆【危险】哉!虽【即使】万全而【表并列】无患,然【此,这】本【本来】非天子之【助词,不译】所宜【应该】近【接近】也。
且夫【连词。
表示进一层。
况且,再说】清【清扫】道而【表承接】后行,中路【取道道路中间】而【表修饰】驰,犹【还,尚且】时【有时候】有衔橛之变【衔:马嚼。
橛(音决):木质马嚼子。
衔橛之变:指车马倾覆的危险,泛指行车中的事故】。
况乎【何况,况且】涉【行进,经过】丰草【草丛密生之地】,骋【奔跑】丘虚【土丘】,前【前面】有利兽【捕获野兽】之【的】乐【乐趣】,而【表转折,但是】内【心中】无存变【保全应变】之意【想法】,其【这样】为【造成】害也【句间表停顿】不难矣。
夫【发语词,不译】轻【意动,以……为轻,看轻,轻视】万乘之【的】重【贵重,重要性】不以【让】为安【安全】,乐【意动,以……为乐,乐于】出【去往】万有一危之【的】途【路】以为【把……当做】娱【娱乐】,臣窃【私下】为【认为】陛下不取【采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书谏猎
司马相如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1],捷言庆忌[2],勇期贲育[3]。
臣之愚暗,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凌岨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才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功,虽有乌获、逢蒙之伎力不得用[4],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毅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5]。
而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亦难矣。
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盖闻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文选》卷三十九
[1]乌获:秦武王时力士,能举千钧。
[2]庆忌:吴王僚之子,一跑数百里,能追奔兽。
[3]贲育:孟贲与夏育。
孟贲,古勇士,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咒。
夏育,古之勇士。
[4]逢(音庞)蒙:古代有名的善射者。
曾学射于羿。
[5]衔橛之变:指马脱缰而奔。
衔橛,勒马之具。
【译文】
臣子听说物有族类相同而能力不一样的,所以力气要称誉乌获,速度要说起庆忌,勇敢要数到孟贲、夏育。
臣子愚蠢,私下认为人确实有这种力士勇士,兽类也应该是这样。
现在陛下喜欢登险峻难行之处,射猎猛兽,要是突然遇到特别凶猛的野兽,它们因无藏身之地而惊起,冒犯了您圣驾车骑的正常前进,车子来不及掉头,人来不及随机应变,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术也施展不开,枯树朽枝全都成了障碍。
这就象胡人越人从车轮下窜出,羌人夷人紧跟在车子后面,岂不危险啊!即使一切安全不会有危险,但这类事本来不是皇上应该接近的啊。
况且清扫了道路而后行车,驰骋在大路中间,尚且不时会出现拉断了马嚼子、滑出了车钩心之类的事故。
何况在密层层的草丛里穿过,在小丘土堆里奔驰,前面有猎获野兽的快乐在引诱,心里却没有应付事故的准备,这样造成祸害也就不难了。
看轻皇帝的贵重不以为安逸,乐于外出到可能发生万一的危险道路上去以为有趣,臣子以为陛下这样不可取。
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露头时就能避开它,灾祸本来就多藏在隐蔽细微之处,而暴发在人忽视它的时候。
所以俗语说:“家里积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
”这说的虽是小事,却可以引申到大的问题上。
臣子希望陛下留意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