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进展研究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思路

排放。在这种经济中 , 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 质和能 源提取 来 , 费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 社会参与意识薄弱。另一方面 。 中国目前缺乏 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入到水系、 空气和土 壤中, 对资 源的利用 大量的群众性的环保组织 , 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 , 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 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 通过把资源持续不 断地变成为废物来 实现经济 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 , 循环经济倡导的 是一种与环境 和谐的经济 () 2 目前 , 国还没全面、 我 综合 调整循环经济的 专门法律。现行的 发展模式。它要 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 的 《 环境保护法》 《 、 清洁生产促进 法》 《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 等法 反馈式流程 , 其特征是低开采 、 高利用 、 排放。所有的物质 和能源要 低 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 理和持久的利 用 , 以把经济 活 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在我国 , 发展循环经济 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 是缓 律和行政 法规的规定零散且抽象 , 乏系统的解决机制。据 20 缺 0 4年 6 月 4日《 中国经济时报》 报道 , 国家环 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 国务院 新闻 办记者招待会上说 , 我国正在酝酿《 循环经济法》 。可见 , 严格意义上的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 问题及思路
经 济 论 坛
我 国循 环 经 济 的发 展现 状 、 问题及 思 路
吕 鹏
( 县 经济 信 息 中心 陕 西榆 林 佳
7 90 ) 120
【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我 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 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 出发展 对策: 、 1 要加强 宣传 , 更新 观念; 、 2 加强政府 引导机 制建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的实现机制研究

!"造成落后产业凝固化。
外资投资我国,除了因为我国具有广大的市场外,主要看中的还是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因此进入我国的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
虽然由此大幅度增加了我国贸易出口量,但出口产品大部分为服装纺织品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产品。
因此,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增长,但服务业却在萎缩,到#$$%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占&’(的比重为%#),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比重为*+)),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比重为+,))。
其结果使我国形成落后产业凝固化,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
#"丧失部分经济独立性。
目前引入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有目共睹,但由此也使我国经济出现了对资本输出国的依赖,因为一旦外资撤离,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故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协调与资本输出国的关系,从而丧失了部分经济独立性以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能力。
%"加剧我国能源、环境消耗。
发达国家跨国投资,有相当一部分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因高能耗、高污染而禁止在母国生产,跨国公司就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我国作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地之一,替发达国家承担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抑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为吸引外资,促进&’(的增长,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外资进入提供了许多政策优惠,使外资享受到了许多超国民待遇。
过度引进外资,将导致我国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抑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影响我国外汇使用效率。
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约-$$$亿美元),作为净债权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库券,而同时美国作为对我国最大的资本流出国,每年从我国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
其情形等于是我国用高成本的资产去购买低收益的美国国债,支援美国的建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外汇使用效率。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全文)

我国循环经济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进展迅速,RM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资源的需求日益剧增,为了满足RM所需,工业的高度开采以及利用率低,造成较大的排放量污染了生态环境,违背了可持续进展战略。
这种循环经济有效的促进可持续战略的进展,本文将以我国的循环经济为研究探讨对象,分析其进展的趋势以及在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循环经济是由线性经济模式的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为了减少因环境问题造成的严峻影响,遵循可持续进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并以此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双赢局面。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进展及原则(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循环经济最先产生于美国,在二十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将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艘宇宙飞船只能通过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资源得以生存,表明人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进展应该注重生态学规律,在关注经济进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随其共同进展。
但是,这条理念却没有广泛地推广下去,人们只注重于对环境产生污染后的处理措施,减少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直至二十世纪末,人们才开始对其进行思想政策上的理论补充,开始注重其经济体制的运行。
(二)循环经济的进展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对物质的闭环流动经济,由于二十世纪末可持续进展战略的提出及实行,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有关于循环经济思想的体现的理念,改变对资源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形成物质闭环流动经济的三种关键性思路,促进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质性进展,达到实现可持续进展战略以及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局面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一贯遵循3R原则,即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该项原则促进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减少工业化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进展。
1、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主要用于减少对于生产与消费运作流程中的输入物质的数量,减少物质化,懂得提前预防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现象,幸免使其在危害发生后再想方案治理。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1. 引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模式,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2.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循环经济在中国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经济的增长速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循环经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废物回收和再利用、资源回收和再生、循环农业、循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在废物回收和再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了庞大的废品回收体系。
从废纸、废铁、废塑料到废旧电子产品,各种废物都可以被回收再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资源回收和再生领域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通过冶炼、熔炼等工艺将废旧金属转化为新的金属产品。
循环农业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要特点,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
循环制造业则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通过设计环保型产品、延长产品寿命周期等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循环经济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循环经济中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废物回收与再利用领域存在着较高的费用和技术门槛。
很多企业对于废物的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回收利用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限制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资源回收和再生领域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废旧金属、废塑料等资源回收和再生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等措施,提升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水平。
其次,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成本。
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循 环 。德 国在 世 界 L 早 提 出 发 恨 循 最 环 经 济 的 思 想 ,并 制 定 出 相 关 法 律 。 德国还积极倡 导循环 经济教育 、绿色 认证和采购 、信息与咨询服务等 。其 中较 为 成 功 的 是 “ 轨 制 回收 系统 双 ( 非政府组织 ) DsD ”和 “ 国联 邦 德 废物 处理 工 业协 会 ” 目前 ,废 弃物 。策研究
刘 自云 安 徽省六安市 民政 局 2 7 0 300
1循环经济的概 念
循环 经 济 是构 建 和 谐 社 会 最理 想 的 经 济形 式。 文章 通过时 中国循环 经 济发展现 状茂存
在 问 题 的 分 析 , 借 鉴 发 达 国 家 相 关 优 势 经
验 。提 出建立 国家绿 色GD P和个人 信 用体制
的发展时 策 ,以促 进我 国循环 经济的 发展 完
善
绿 色GDP;循环 经济 ;信 用
I c c c nmy { t e p r et e oo c om 1 b i  ̄ yl eoo e e 8 h e f c c nmi r ; ud f o l
t e amo i s S C y. h a e n l  ̄d t e s ̄ h h r n u O o T e p pr a ay e h r& o e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 导 ,运用生态学规 律来指导人类社 会 的经济活动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 和循 环利 用为 核心 ,以减 量 化 ,再 利用 , 再 循 环 为 原 则 ,以 低 消 耗 ,低 排 放 , 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范式 ,其 实质是 以尽可能少的环境 代 处理成为德 国经济 支柱产业 ,年均营 l 0亿欧元 ,并创造 2 0多万 价 实现最大的社 会发展效益 ,是 实现 业额约为 4 个就 业机 会 。 美 国于 1 7 6年 就制 定 和 9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 I I 循环经济是 ) ,美 国 7 人类 为 实现可 持续 发 展而采 用 的 旨在 保 。颁 布 固体废 弃 物处 置 法)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O 年第 3 O6 期 【 总第 26 5 期)
北
方
经
贸
No 3 2 6 . .∞
N0 T RN E O MY AND T AD R HE C NO R E
G n rlN 2 6 e e a o. 5
当前 中国循 环经 济发展 问题 研究
A I I : I c r fc cee o o ih rs u c 8ui z t n a d emua tiai h c g r s “ e u e rL a d rc ce . t ' 0eo y l c n myi hg e 0 re t i i n i lrui zt n w h r ad rd c , e L n y l” 日 屺 c s lao l o i e  ̄ e A t an p n il . o a a s q s .i m i r cpe N w d y 。“ y l e o o ”,8 ] r o “ n w e g c n y i c cec n my i  ̄ mi t k o l e e o o ”, l sara y b e e r t td i ee o o c d m l le d e n i o l r e t n mi a n xa nh c
(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是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的 客 观 要 二
cne t f hn 8man ta ad wl hv a — rahn mp c o hn sftr c nmi e e p n. hn swt ag o c p i a’ is e m i a efr e c gi at n C a’ uueeo o cd vl me tC iai i a lre oC r n l i i o h
pp lt n rs1 , aerlt eyd f i t i d io , i eps fw d y c nmi e e p n a ruh b u e o sd — o uai , eo.  ̄ r ai l e ce , na dt n nt ate aseoo cd vl me t sb gtao tsr u e o 1 e r e v i n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最佳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当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循环经济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然而,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1.政策措施的出台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发展纲要》等。
这些政策文件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推动企业加大循环经济的投资和力度。
2.产业链的完善中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主要包括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废物处理等环节。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从事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业务,一些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希望通过购买环保产品来实现个人的环保意识。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持和需求基础。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1.法律法规的落实不到位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行动,导致循环经济的发展进展缓慢。
2.技术和人才缺乏中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很多关键的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环节存在短板。
同时,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存在不足,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3.市场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很多环节存在低效、低回报的问题,导致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投资意愿不足。
市场机制不健全也妨碍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基于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

基于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
石 德 华 河 南 省财 经 学 校 4 5 0 01 2
摘要 : 循 环 经 济是 当前 一 种 全新 的 经 济 发展 模 式 , 是 针 对 目前 生 态 问题 日益 突 出而 开 创 的 , 是 我 国 目前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
( 一) 循 环 经济是 新 系统 观 的体现
术 、人和 自然资源等 要素构成 。循环 经济观需 要人类在 生产和
在 循环 经济的整个运作模式 中, 我们不应该 以传统的工业经 济为基准 , 仅仅把资源 当做一件物 品, 随取 随用 , 用完之后再随意 循环 指一 定系统 内的运动 过程 , 循环 经济 的系统 由科学 技 丢弃 , 反之 , 我 们应该 把循环 经济 当成人类赖 以生存 的基础 , 资源
主要 模 式之 一 。随着我 国经济 飞速 发展 的 同时 , 环 境和 资 源 问题 也 E l 渐 突 出, 我 们要 坚定不 移地走 可持 续 发展道 路, 在 发展经 济的 同时, 也 注重社会 的发展 、环境 的保护 , 大 力发展 循环经 济 , 构建 具有 中 国特 色的循环 经 济 现 状 , 并 对 循 环 经 济 发展 中 出现 的 问题 提 出 了完 善 措 施 。 关键词 : 循环 经 济 ; 发展 ; 措施 随着 我国社会和经济 的发展 , 大量生产 、大量 消费 、大量废 消费时要将 自身置身于这个大系统 内, 将 自身作为这个系统的组
是全球 、全人 类共有 的财产 , 我们要共 同努力的去维护 。在我们
循 环经 济 的基本 特征
( 三) 循 环经 济是新 价值观 的体现
中国经济中的循环经济研究

中国经济中的循环经济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
循环经济是一种旨在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废弃物和资源的浪费的经济模式。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开发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因此,中国经济中的循环经济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为目标,控制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尽可能利用再生能源和再生资源,促进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工业化的产生和扩大化的市场经济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这也伴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问题。
经过长期激励,中国的循环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的再生金属回收和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率超过70%,并发展起了废钢铁、建筑垃圾等废产业链。
同时,在促进能源替代、旧电器回收、生态农业等方面也推出了许多具体措施。
三、循环经济研究现状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政策研究、技术研究等。
其中,环境效益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政策研究和技术研究是实现循环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四、循环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循环经济的推广面临着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实施不力的困境。
其次,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然而,循环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正加快推进新一轮的开放,这意味着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布局将提升中国循环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五、未来展望中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快,为全球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未来,中国应该在政策、技术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循环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进展及评述

r s u c s n r i s a d t e p o e s o a u a t r f p o u t n t e r e fce c f a p ia i n e o r e ,e e g e , n h r c s f m n f c u e o r d c s a d h i f ii n y o p l to . c
Thr g he r s a c ou h t e e r h,i s kn ti ow n t a ic l re on m y i o c no i o t hih h s a t h tcr u a c o sa m deofe o m c gr w h w c a s is
d d cr u a c no y a a to c o c Ie on m y,a e b tt a r ti di i ua e e r h i o e ic l r e o m s a p r fe ol gia c o nd s ta ou o c r y ou n v d lr s a c nt
m e t s a . A fe he t ou n t ge t rt h ghto iu a c no y w a d a e fc r l r e o m s a v nc d,s ho a s h m e a b o d h v e a — c lr o nd a r a a e r g r
J n 2 1 u .O0
国 内外 循 环 经 济研 究 进展 及 评 述
冯 琳
( 疆 大学 资 源 与 环境 科 学 学 院 , 疆 乌鲁 木 齐 8 0 4 ) 新 新 3 0 6
[ 摘
要] 以全 球 环 保 思 潮 的发 展 为 脉 络 , 环 经 段 、 生 阶 段 、 速 循 萌 诞 快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内容提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必然归宿,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
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战略意义途径选择目录一、导论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相关文献综述 (2)(三)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5)(四)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二、循环经济概述 (7)(一)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 (7)(二)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与基本特征 (9)三、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11)(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循环经济的经典论述 (11)(二)生态经济理论 (13)(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15)(四)清洁生产理论 (17)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8)(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18)(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19)(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9)(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20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20)(六)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21)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23)(一)转变观念,搞好规划,调整结构 (23)(二)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23)(三)依靠科技,示范推广,宣传教育 (24)(四)鼓励民间组织的建立和开展活动 (25)(五)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 (26)参考文献 (28)论文摘要 (1)Abstract (1)一、导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当今世界,资源的紧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
浅谈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困境与对策

浅谈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困境与对策1. 引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投资逐渐增加,但循环经济仍然存在许多发展困境。
本文将从各方面分析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特点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改变产品生命周期、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加再利用率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具有环保、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点。
3.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整体上仍存在以下几个现状:3.1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中国当前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的浪费严重,并且大量的资源还在向发达国家出口,违背了环保经济的初衷。
3.2 循环产业链不完整在循环经济中,产业链是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但目前中国的循环产业链不完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间缺乏良性合作关系。
3.3 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循环经济产业的准入条件和发展规划缺乏明确性。
4. 困境与对策4.1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和减少浪费将是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该从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环境监测和管控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2 循环产业链不完整为了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政府应该增加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
4.3 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不健全针对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政府应该推出更明确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监管体系,从政策、法律和财政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5. 总结循环经济是当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仍然面临许多困境。
解决当前循环经济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和创新,加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重点——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乔琦

项新 成果 ,其 中料 浆法 磷铵生 产技术 有效 提高 了 中低 品位
磷 矿 石 的 利 用 率 ,蒸 汽 消 耗 降 低 近 5 % ;氮 肥 行 业 积 极 推 0 广 合 成 氨 清 洁 生 产 技 术 ,从 根 本 上 降 低 了 氮 肥 生 产 成 本 ,
方 面 ,新 型 的阴极 结 构 高 效 节 能铝 电 解技 术 取 得 重 大突 破 ,使得 我 国铝 电解 工业生 产技术 和能耗 指标 位居世 界领 先 水 平 ;铅 锌 冶炼 方 面 , “ 氧气 底 吹 熔炼 鼓 风 炉 还原 炼 铅 ”新工艺 的应用使 我国铅 冶炼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 列。 第三 ,煤炭行 业 。煤 炭生 产 中的循环 经济 主要是 在煤
第五 ,石油 化工 。石油化 : [行业 在 近年来 开发推 广 了
一
大 批 节 能 减 排 、循 环 经 济 技 术 。磷 肥 行 业 先 后 研 发 出 多
2 1 )和 《 生铜行 业准 入条件 》、 《 05 再 再生 铝行业 准入条 件 》已经 完成并 即将颁 布实施 。 《 生铅行 业准人 条件 》 再 编制 也 已开始 启动 。 “ 人条件 ”将 为抑制再 生有色金 属 准
记 者 :除 了 上 述 行 业 ,在 一 些 重 点 领 域 循 环 经 济 技:废 旧 金 属 再 生 利 用 领 域 。 废 旧 金 属 再 生 利 用 产
业受 到 主管部 门 的高 度重 视 ,工信部 于2 1年委托 再生 金 00
属 分 会 编制 的 《 生 有 色金 属 利 用 专 项规 划 》 ( 0o_ 再 2 1 _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黄慕贤
摘 要 :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 的关键 时期,工业化 建设 的伟 大成就所付 出的是牺牲生 态环境 的 巨大代价。为 了解决人与 自 然之 间难以 调和的矛盾,循 环经济理论就应运 而生了。循环 经济理论是一种致力 于解决 当前生存空间压 力和环境 资源制约 的新型经济发展模 式,推进 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 长模 式,实现 经济增 长的可持 续发展模式 。 关键词 :循 环经济;可持 续发展 ;生态环境 自 从1 8 世纪工业革命 以来 , 任 何一个 工业化 强国 的崛起都是 以大 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发 展和世界形势息息相关 ,在工业化发展 的关键阶段 ,中国的经济腾飞也 要复制西方资本世界 的经验 ,大量地消耗世界资源 ,而且给环 境带来沉 重的负担 ,我 国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这一个痛苦的 阶段 。 目前资本 主 义经济发展模式是 以 “ 资本” 为主要驱 动力量 、以市场 自由配置 、以追 求利润收益为 目 标 ,这种生产方式往往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然 而中 国的 经济发展到今天 ,依靠这种发展方式 已经难 以为继 了。1 9 9 0 年代 以来 ,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 。人类越发 意识 到循 环经济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型经济 来说 ,循 环经济是一场经济革命 ,运用最通俗的理论来说 ,循环经济就是 变废为 宝 ,将生产和生活垃圾变为生产原料 ,并且在生产过程 中采用 清洁生产 的模式 ,遵循 自然规律 ,将人类的生产活动融于生态循 环之中。 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启示 中 国循环经济 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 ,而 日 本 、德国 、美 国等发 达 国 家从 2 0 世纪9 0 年代前后就 已经把发展循环型经济 ,建 立循环 型社会 看 做是改善国内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 途径 和实现形式 ,并 在实践 中取 得 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学习和借鉴它们的经验 ,对探索适合 中国国情的 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径具有 重要意义。 “ 循环经济 ”一词最早提 出于 1 9 6 0 年代 ,由美 国经济学家肯尼斯 ・ 鲍 尔丁 ( K e n n e t h B o u l d i n g )提出。他将 地球 比作太 空航行 的宇宙 飞船 , 他认为地球的 自身资 源和宇 宙飞船 一样 都具备 有 限性 ,总有枯 竭 的一 日, 所 以资源必须要合 理开 采 ,循环 利用 ,这样 才能 够保证 可 持续 发 展 ,才 能够保证地球 步走 向灭亡 。 循 环经济发展 于 1 9 8 0年代 ,在循 环经 济 的实践 运用 上 ,以美 国、 日 本 和德 国为典 型代表 ,德 国和 日 本类似 ,都是生存空 间狭小 ,科技 发 达 。人 口 众多 的国家 ,为了改善全社会 的生存环境 ,发展循 环经济是必 然 的趋势 ,美 国是 “ 企业王 国” ,对于生存 环境 问题 也格外 重视 ,加之 强 大的科技水平使 之具备 了发 展循环 经济 的优 势。循 环经 济主要 有微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进展探讨

( Nnb o 1 i o rn&Sel o,L . h i g 18 7 2 C l g E v o m na S i cs n n i ei , e n n e i , e i 0 7 . g I t . t . e a 5 0 ; . o ee f n i n e t e e dE g e r g P M gU i r t B i g1 8 1 eC dZ jn3 l o r lc n a n n v sy j 0 n 3 nt t o E v o m n l o ne n n i ei , nj V i r tS a g a 2 0 9 ) . s t e f n i n et i c dE gn r g o gi n e i , n i 0 0 2 1 i w r aS e a e nT v sy h H
北方环 境
第2 3卷
第5 期
21 0 1年 5月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的进展探讨
王 炯 . 振 强 徐
(. 1宁波钢 铁有 限公 司 , 浙江 350 ;2北 京大学环境 科 学与 工程学院 ,北京 107 ;3 同济 大学环境 科 学与 工程学院 ,上 海 209 187 . 081 . 002) 摘要 :' 3前循环经济的研究工作在 中国深入展开 , - 与此相适应的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工作 紧密进行 。 文章 围绕规 划的理论基础 、 现实意义 , 以及基 本元素 构成进行介绍 。 就开展规 划编制 工作的现状展 开综述 , 归纳所取得的成 绩与存在 的缺 陷、 待解决或 完善的 内容。 从我 国实际并行 的若干规 划 出发 ,初步 阐释其 与循环 经济规划协调 的原理 。现 阶段的循 环经济探 索主要还是基 于环境 ,其 可能 的经 济属性的严重探 究不足 。试行循环 经济规划之后 增加的再生成本等其他相 关f题在后一阶段的规划推进 中需深入考虑。 - - I 关键 词 : 循 环 经济 : 环 经 济发 展规 划 ; 济属性 ; 制 : 架 循 经 编 框 中图分 类号 : X 2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3 0( 0 1 O — 00 0 07 07 21 ) 5 0 1— 2
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点探讨

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点探讨一、循环经济及其基本含义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
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就曾经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但这一论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
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
从理论上来讲,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操作性研究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操作性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各国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循环经济成为了各国探索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方式。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自然也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
一、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1.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中国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领域作出了积极努力,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002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规定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基本原则和相关主体的职责等内容。
此后,政府还发布了《节约能源法》、《资源综合利用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首要前提。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在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如电池回收及维修系统、废旧金属回收体系、纸张回收处理体系等。
3.循环经济产业不断壮大循环经济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些企业不断规模壮大、质量提升、品种增多,全国已有广泛的覆盖各类废弃物处置、资源循环利用的环球嘉业、华丰集团、微纳环保等上市企业。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1.政策衔接不够紧密我国当前循环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间缺乏衔接,新政策落地难度大,容易造成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政策跨部门协调机制,是支持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2.技术创新不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
我国虽然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部分企业仍然依赖传统技术,缺乏创新能力和专利技术的积累,制约了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面临着极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探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自2005年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各地区推行了一系列循环经济的示范项目和企业,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然而,我国循环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废弃物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领域,而在废弃物的减量、分类、处置等环节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次,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还不够完善,有些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外,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减量、分类、处置体系,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水平,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闭合循环。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和修订。
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执行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
同时,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的监管,确保循环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循环经济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宣传教育,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循环经济实践进展及推进建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改善,使人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循环经济的产生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它是一种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流动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了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设,助推了循环经济和“无废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这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途径。
循环经济实践的国际经验循环生产和消费是美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是循环经济理论思想萌芽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垃圾处理成为美国亟须解决的棘手问题,作为一个生产和消费大国,美国开始着手生态工业园区的探索。
美国1976年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后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对再循环、再制造的要求进行严格细化。
法令要求在2000年以前,实现50%废弃物可通过源削减和再循环的方式进行处理,未达到要求的城市将被处以每天1万美元的行政罚款。
在经过多年探索后,20世纪90年代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投入建设和推广。
在消费方面,美国的循环经济侧重于循环消费模式,线下线上众多渠道支持旧货买卖,如家庭地摊式甩卖、旧货交易网站等。
同时,遍布全国的节俭商店和教会义卖有相同的性质,都接受居民捐赠的旧物品,将其进行加工再次售卖[1]。
中国循环经济研究进展——基于引用率的分析

经 济相关论文的年代 分布 、 期刊分布 、 内容分布 、 产 出单位 以及论文作者 数量 、 长 度与论 文引用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 中国循环经 济 的研究从 2 0 0 0 年 以后开始蓬勃发 展。论文的长 度和 作者数量与引用率成正相 关关系。 关键词 : 循环经济 ; 论文 ; 引用率 ; 研究进展
4 O 。 0 0 3 ∞O O
1 2
3 p 如
商场现代化一 再生赉谰与循环经济
一
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多 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中田再资
2 6 4
2 2 4 a
1 . 7 5 a
1 . 4 9  ̄
源回收利用协会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杜有限责任公司一 中田资源综合利用 中田物壹再生协会 : 徐州国贸稀 贲金属综合利用研所一 中国信息协会一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一 环境科学学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4 . 0 1 . 0 1 6 中 图分 类号 : F 1 2 4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4 J 0 1 —0 0 2 3— 0 2
中 国 循 环 经 济 研 究 进 展 基 于 弓 l 用 率 的 分 析
刘婷 刘菲菲 吴冷寒。 ( 1 . 内蒙 古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2 1 ; 2 . 内蒙 古如意煤炭公 司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1 0 ) 摘 要: 随着近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和对循环经济发展 的重视 , 国内学者 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也从研究范 围、 数量和内容上呈现 出多样性 。为全 面反映中国循环经济 研究进展状况 , 本文利 用中国知网 的经 济与 管理 科学数 据库 , 采用引用 率分析方 法分析了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地区
互联网+再生资源(2016)
Internet + Renewable Resources
“互联网+再生资源”对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而言, 是一次革命性的重构机遇。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印发《互联 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物联网
信息采集
大数据
数据分析
循环发展引领行动(2017)
Cyclical Development Leads the Way
谢 谢!
Thank you!
注: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福建省光泽 县、江西省瑞金市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垃圾分类(2019)
Garbage Classification
垃圾分类
分类储存
分类投放
分类搬运
提高垃圾的资源 价值和经济价值
垃圾分类(2019)
Garbage Classification
2017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 布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
到2020年
循环经济工业园(2017)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Park
截止至2017年1月,我国共有9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其中之一。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
2012年3月21日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截止到2019共有162个园区
循环化改造试点。
主要任务
空间布局合理化
产业结构最优化
产业链接循环化
资源利用高效化
污染治理集中化
基础设施绿色化
运行管理规范化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2013)
高效利用,安全循环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2015)
2015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Plan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4 月14日印发。要求:
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
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法发展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强化组织保障
循环经济示范城市(2013-2015)
Circular Economy Demonstration City
2013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有19 个城市(区)和21个县(市、区),2015年公布的第二批循 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有26个城市(区)和36个县(市、区)
循环经济示范城市(2015)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贵州省六盘水市 甘肃省白银市
西部城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重庆市綦江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贵州省铜仁市 四川省泸州市 重庆市合川区 云南省曲靖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循环经济示范城市(2015)
Circular Economy Demonstration City
接上表
东部县 中部县
Vertical Farm "Green Beauty" Sky Tower
2009年,郑建平主创 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垂直 农场”建筑——绿美人垂 直农场摩天塔。
先进的太阳能、 风能、肥料发酵、 清洁水再生等高
新技术
全年不间断种植、饲养、收获
园区循环化改造(2011-2019)
Circu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Park
西部县
山东省平原县 浙江省安吉县 山东省招远县 广东省广宁县 广东省罗定市 浙江省海宁市 江苏省丹阳市 湖南省安化县 安徽省凤阳县 江西省丰城市 湖北省枝江市 江西省樟树市 安徽省繁昌县 湖南省安乡县 湖北省潜江市 黑龙江省通河县 辽宁省建平县 吉林省洮南县 河南省长葛市 陕西省韩城市 贵州省岑巩县 甘肃省临夏市 四川省浦江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34团 重庆市梁平县 四川省西充县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10团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Urban Minerals” Demonstration Base
围绕已有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形 成了聚集大量资源的区域性中心
总体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地域 分布特征
沿海地区分布密度大, 与再生资源的进口有关
环渤海地区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三个 重点区域
长三角地区
发展生态 工业,形 成循环经 济产业链
建设水循 环系统, 降低取新
水量
优化能源 结构,推 广使用新
能源
搞好垃圾 无害化处 理, 实现废 弃物的资 源化利用
推行清洁 生产, 开展 精细化管
理
坚持制度 创新, 促进 循环经济
发展
无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2019)
Zero Waste City
无废城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义循环经济
2005年,马凯 《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 经济发展》从 资源综合利用
角度定义
2005年,解振 华出版的《领导 干部循环经济知 识读本》是学术 界最早最全面定
义循环经济
来源于李金惠,曾现来.《循环经济发展脉络》[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生态工业园-苏州(1994)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cent Action Plan
为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实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资源产出率提 高15%的目标,国家编制了该计划
完善机制,创新驱动
强化理念,减量优先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
基本原则
示范引领,全面推进
Circular Economy Demonstration City
2015年拟确定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名单
东部城市
浙江省台州市 山东省聊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 广东省湛江市 江苏省扬州市 青岛市城阳区 天津市静海区
中部城市
湖北省荆门市 河南省洛阳市 辽宁省沈阳市 河南省新乡市 江西省吉安市 安徽省阜阳市 辽宁省鞍山市 湖南省长沙市
Eco-industrial Park-Suzhou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 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 年5月实施启动。
目标
建设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 建设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生态工业园-苏州(1994)
Eco-industrial Park-Suzhou
其中生态园区展示厅展示了园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生态示范区等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分 为四部分:
循环经济起源与发展(1994)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1994年, 刘庆山最早 使用循环经
济一词
2001年,曲 格平发表的 《循环经济与 环境保护》从 人与自然角度 定义循环经济
2003年,解振 华发表《关于循 环经济理论与政 策的点思考》从 技术范式角度定
1.科学发展、和谐双赢 2.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3.环保优先、生态和谐 4.产业生态、经济循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
Law of the People’s Requblic of China on Promoting Clean Production
为促进清洁生产,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 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 改善环境而制定,自2003 年起施行。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无废城市(2019)
Zero Waste City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 案》。
2019年4月,生广态东环省深境圳部市公布内1蒙1个古自“治无区废包城头市市”建安设徽省试铜点陵。市
“无废城市” 山东省威海市 重庆市(主城区) 浙江省绍兴市 建设试点 海南省三亚市 河南省许昌市 江苏省徐州市 辽宁省盘锦市 青海省西宁市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5)
“Urban Minerals” Demonstration Base
截止到2015年国家共有六批
4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运营管理
回收体系
规范化
环保处理
网络化
集中化
产业链条 合理化
实现 七化
基础设施 共享化
资源利用 规模化
技术装备 领先化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 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而制定,自2009年施 行。
垂直农场“绿美人”摩天塔(2009)
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名单 :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邯郸、 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南京、 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 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 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 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 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 拉萨、西安、咸阳、兰州、西宁、 银川、乌鲁木齐市、呼和浩特、哈 尔滨、石家庄、日喀则
中国循环经济进展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Progress
1994-2019
Lesson from China(2016)
萌芽,农业循环经济( 17th centu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