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琼会计学原理笔记

合集下载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一章

时间:2009.9—2009.10 地点:5DM41, 5DM31讲述人:杨家亲记录人:鲁晓栋主题:会计学原理课后整理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一)会计的含义(四种观点)1)工具论(偏颇,淘汰)2)技艺论(偏颇,淘汰)3)信息系统论葛家树“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4)管理活动论阎达五“控制,反映,监督,预测,决策”(二)现代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四柱结算法”(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演变为龙门帐●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提出了“复式记账”●我国会计近代发生了三次变革19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2006年2007年西式会计传入我国引入苏联会计模式,适应计划经济会计春天,会计模式专向市场经济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国际等效总结:1.会计随生产而生产,并随生产发展而发展2.会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会计是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基础4.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马克思“会计是对社会生产活动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Note笔记(一)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控制职能(二)衍生职能1)预测2)决策3)分析4)监督二、会计的目标两种理论1.决策有用论2.受托责任论定义: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与决策需要)第三节:会计的学科分支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第四节: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①会计主体假设②持续经营假设③会计分期假设④货币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学原理笔记 孙利琼

会计学原理笔记 孙利琼
务信息是一种公众信息。因此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限制。 会计信息使用者怎么评价不同公司的投资价值呢?如果不同公司的计算口径不一致,就很难
进行评价和比较。
第二节 会计规范
会计规范——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总称。会计是一个受到高度管制的领域。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
1933年美国推出了《证券法》,规定了统一的会计方法。大衰退时期,由于会计核算不统一, 导致会计核算不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美国开始设定统一的 计算口径和会计方法来规范会计领域。这就要求新的会计准则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是一个确认、计量、处理、传递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这是一个完备的、连续的信息系统。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会计发展分为3个阶段:古代会计、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古代会计:我国商、周时期便有了专业的会计人员。 近代会计:十二、三世纪,复式记账法出现在意大利,这是近代会计出现的标志。在十五世纪, “借贷复式记账法”正式问世。 现代会计:股份公司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大量出现。投资者、债权人、国家都开始关注企业的 经营状况。企业需要向这些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而且随着企业业务逐渐复杂化,为了 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会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由此便出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从会计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支独立的分支,这是现代会计出现的标志。 财务会计——数据的挖掘和格式化处理。更多的是向外部提供材料信息。 管理会计——用于内部管理
①有独立的资金,进行独立的经营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便是会计主体。 主体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生产经 营活动。” 你是A厂(部门)的会计,你只需要反应A本身的经济活动。对会计的活动空间做出了人为的限制。 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股东的个人经济活动不能包含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 ②会计核算应该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常用的折旧方法、费用摊销等便隐含了持续经营假设。 ③会计分期假设——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把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期间。一般会计分期分为会计年度、中报(月报、季报、 半年报)。 ④货币计价假设——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同时假定币值不变。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二章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二章

Note笔记时间:2009.10—2009.11 地点:5DM31,41讲述人:杨家亲记录人:鲁晓栋主题: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二章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企业的经济活动与资金运动经济活动是人类最为基础的实践活动。

一、企业的经济活动1.制造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三阶段: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

2.在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制造企业的经济活动最具有普遍性。

3.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两个阶段:商品购进、商品销售。

4.除上述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往往有特殊性。

二、企业的资金活动1.资金的4种形态:货币资金形态、固定资金形态、生产资金形态、成品资金或商品资金形态。

2.在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中,资金的形态和数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3.4.购进阶段消费阶段货币资金——————商品资金—————更多的货币资金第二节: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是指按照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就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所作的基本分类。

2.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有六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日期的财务状况)(会计时期的经营成果)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三者都是静态表现。

(一)资产1.资产的概念与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主要特征:(1)资产是资源,而且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该记.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并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而不能是预期的。

)2.资产的确认(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或者变现能力可以将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1)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

《会计学原理视频教程》

《会计学原理视频教程》

《会计学原理视频教程》会计学原理视频教程会计学原理中央电大视频播放列表视频内容初级会计01 绪论初级会计02 会计等式初级会计03 复式记账初级会计04 帐户的分类初级会计05 会计账簿的分类初级会计06会计报表基础会计01 会计要素基础会计02 会计等式基础会计03 复式记账基础会计04 帐户的分类基础会计05 帐户的设置基础会计06 会计报表基础会计07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基础会计08 资产基础会计09 会计要素基础会计10 实例练习基础会计11 资产、收入基础会计12 利润基础会计13 帐户基础会计14 复式记账原理基础会计15 第三章习题基础会计16 第三章习题基础会计17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基础会计18 资产基础会计19 银行存款支付方式基础会计20 增值税基础会计21 资产应收项目基础会计22 习题基础会计23 应收票据基础会计24 习题基础会计25 存贷的分类基础会计26 存贷基础会计27 存贷发出成本的确定基础会计28 存贷的核算会计学原理主讲;孙利琼播放列表内容简介会计学原理主讲:孙利琼(总共48个视频教程)会计学原理中央电大(总共34个视频)会计学原理西北工业大学(总共24个视频)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课堂【会计学原理01】【会计学原理02】【会计学原理03】【会计学原理04】05】【会计学原理06】【会计学原理07】【会计学原理08】【会计学原理09】【会计学原理10】【会计学原理11】【会计学原理12】【会计学原理13】【会计学原理14】15】【会计学原理16】【会计学原理17】【会计学原理18】【会计学原理19】【会计学原理20】【会计学原理21】【会计学原理22】【会计学原理23】【会计学原理24】。

会计学原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科学,通过收集、处理和报告信息来提供决策依据。

在实践中,会计学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则。

本文将总结会计学原理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学的基本假设是指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所依赖的基本前提。

其中包括所期它客观性假设、会计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1 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假设会计信息应该是客观的,不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进行信息记录和报告时,应遵循客观、可验证和无偏见的原则。

1.2 会计实体假设会计信息应该与其所描述的实体分开来。

即使企业所有者与企业之间有关系,也应将其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进行处理。

会计人员需要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业主的财务信息分开。

1.3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进行关闭或清算。

这是因为如果企业将要倒闭,其财务信息将会不同于一般的持续经营企业。

持续经营假设对会计信息的记载和报告有着重要的影响。

1.4 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认为只有可以用货币来度量的经济事项才能被纳入到会计记录和报告中。

换句话说,人们通常只关注与金钱有关的事物,并将其量化以进行会计处理。

二、会计等式和核算要素会计等式是会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表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2.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意味着企业的资源被用于某种经济活动,其所有权可能由企业本身或外部的债权人持有。

2.2 核算要素会计学定义了几个重要的核算要素,用于描述和度量企业的经济活动。

这些核算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三、会计准则和规则会计准则和规则是制定会计信息处理和报告框架的指导方针。

它们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3.1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强制性的规定,用来规范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

国际上最常用的会计准则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

会计学原理笔记

会计学原理笔记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对象就是指会计所反映、监督和分析、预测、控制的内容。

研究会计的对象,目的是要明确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活动范围,从而确定会计的任务,建立和发展会计的方法。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实践中的客观功能,现代会计的职能是核算、监督和参与经济决策。

核算职能主要是指会计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资金运动的功能。

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控制。

通过对经济前景的预测预分析未来,参与经济决策。

会计在实践中应当担负起以下几方面的任务:一、正确及时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

二、监督和促进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的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制度和财经纪律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控制的要求来制定的。

三、分析、考核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流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是求得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考虑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四、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会计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

会计的方法也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一、设置帐户设置帐户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归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复式记帐。

采用复式记帐的方法,可以如实地、完整地记录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帐根据的书面证明。

四、登记帐簿登记帐簿是全面地、系统地、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学原理综合复习笔记

会计学原理综合复习笔记

会计学原理综合复习笔记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础,是学习会计学的入门课程。

它涵盖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是会计从业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在这篇综合复习笔记中,我们将回顾会计学原理的重要内容和要点。

一、会计学的定义和目的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学科,它通过记录、分类、总结和报告经济活动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经济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学的目的是提供有关经济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1.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实体与其所有者是分开的,会计记录只涉及实体的经济活动,而不涉及所有者的个人事务。

2.会计周期假设:会计周期是指会计报告的时间段,通常为一年。

会计周期假设认为企业的经营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会计周期,每个周期都可以独立地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3.货币计量假设:会计记录和报告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所有经济活动都以货币形式表现。

4.会计成本原则:会计成本原则要求会计记录和报告应以成本为基础,即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

5.会计收益确认原则:会计收益确认原则要求将收益与相应的费用进行匹配,即在经济活动实际发生时确认收益和费用。

三、会计的基本要素1.资产: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2.负债: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承担的现时义务,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企业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包括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等。

4.收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5.费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资源流出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减少,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

四、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学中的基本公式,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方程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方程式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础。

五、会计记录和报告会计记录和报告是会计学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来记录和总结经济活动的信息,并通过财务报表向内外部用户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一)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一)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一)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笔记会计学原理•会计学的定义:研究经济活动并以货币计量并提供信息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与评价的学科。

•会计信息的特征: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和一致性。

•会计伦理:会计师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确保信息披露的精确和诚实。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

•损益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由收入、成本和费用构成。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由营业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构成。

会计处理•复式记账法:每一笔业务都要至少涉及两个会计科目,分别在借方和贷方进行核算。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是正确记录会计业务的前提。

•会计分录:将每笔经济业务分别记录在左方借方和右方贷方,以便具体记录会计账户的变动情况。

会计科目•资产类科目:企业拥有或可以达成的现金、债券、股票、物品和应收账款等。

•负债类科目:企业应付的账款、贷款、税金以及应付工资、租赁费用等。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企业拥有的资本、利润、留存收益等。

•成本类科目:指用于购买和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附注与会计估计•附注:通常包括一些附属信息和注释,例如会计估计、税费等情况。

•会计估计:为了揭示企业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而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假设和预测。

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处理和报告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会计实务:根据会计准则处理和记录经济业务的实际操作。

以上是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的笔记总结。

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原理、财务报表、会计处理、会计科目、附注和会计估计等内容,同时要遵守会计伦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核算步骤•核算对象:企业的经济业务,包括采购、销售、收入、费用等各方面。

2013年海南省会计证《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第八章(2)

2013年海南省会计证《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第八章(2)

2013年海南省会计证《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第八章(2)中公教育海南分校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为了实施财产清查工作,应组成由会计部门牵头的清查小组,制定好清查计划,提前做好清查的准备工作:清查人员要准备好计量器具和各项清查工作所需的登记表格;会计人员要将有关账簿登记齐全,结出余额,核对清楚,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财产物资保管部门要做好截止清查日止各项财产物资的入账工作,并结出余额,同时将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资堆放整齐、贴上标签,准备接受清查。

一、实物的清查方法1.实地盘点法——指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量的一种方法。

2.技术推算法——指利用技术方法推算财产物资实存数量的方法。

注意:盘点时,除了要清点实物资产的实存数量外,还要检查质量。

为了明确经济责任,在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参加清查工作。

盘存单----是记录各项财产物资实存数量的书名证明,也是财产清查的原始凭证之一。

实存账存对比表——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例】(判断)对原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清查时,一般可以采用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发函询证法。

()[答案]×【例】(判断)在对材料资产进行清查时,应当将盘存单上的实存数同账面余额记录进行核对,填制“实存账存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答案]√二、货币资金的清查(一)库存现金的清查---实地盘点的方法自查——出纳人员于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与现金日记账结余额相核对。

他查——由清查小组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

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库存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

盘点结束后,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清查人员和出纳人员共同签章生效,是调整账面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

【例】(判断)清查小组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库存现金由清查人员经手盘点,出纳人员须从旁监督。

()2014海南会计从业交流群:45380015网址:[答案]×(二)银行存款的清查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堂笔记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堂笔记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堂笔记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会计假设一、会计假设含义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1.定义: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

2.意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要处理的经济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规定了会计处理对象和相应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都不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1.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

2.意义:☆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条件☆是制定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的基础(是实际成本及配比要求等建立的基础)(三)会计分期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目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通常将会计期间的起始日期,称为会计期初,终止日期称为会计期末。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相同,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为止。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2.意义:☆可以分期结算帐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产生了本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由此产生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出现了应收、应付款等会计具体核算方法(四)货币计量1.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

我国的有关规定:☆单位应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单位☆收支以外为主的单位,可以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其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2.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以其计量和综合所有会计要素☆货币计量反映了会计最基本的特征☆以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使历史成本、可比性等会计核算要求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计量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会计学原理》听课笔记

《会计学原理》听课笔记

《会计学原理》听课笔记孙利琼教授主讲的《会计学原理》听课笔记,孙教授讲课细致、调理清晰、重点突出、易学易懂,是会计学初学者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

《会计学原理》授课笔记更新中。

孙利琼主讲我们的学习目标:1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练进行基本的帐务处理3了解会计报表4何时可利用会计信息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会计是什么?一会计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算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确认、计量、处理、传递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古代会计:近代会计:12世纪到13实际,复试记账法在意大利出现;15世纪借贷复试记账法正式问世现代会计:产业革命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1952年会计分支产生,现代会计开始。

三会计的职能反映、监督、决策1.反映职能——指会计以货币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即做帐。

2.监督职能: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客观性进行监督,发票是否真实等。

3.参与觉得职能:通过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总结过去,决策未来。

四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益团体、监管部门、第三方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债权人、客户、供货方、会计事务所、工商、税务、监管部门。

五会计学分支(一)会计学的分类会计学原理。

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

中级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会计学(二)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会计准则为依据,对企业发生的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对外;管理会计——改善经营管理,对内。

相同:来源相同,同一母体;管理会计离不开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只有借助于管理会计才能发挥更多的职能。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五章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五章

第三节: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一、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一) 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1. 都要说明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具体发生和完成情况。都要明确经办单位,人 员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经济责任。 1) 原始凭证的名称 2) 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单位或个人。 3) 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抬头。 4) 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价,金额。 5) 经办人员的签字或盖章。
时间:2009.12 讲述人:杨家亲 主题: 。会计凭证
地点:5DM31,41 Note 笔 记 记录人:鲁晓栋
本章提要:
1. 2. 3. 4. 5. 6. 7. 8.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主要分为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直接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 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书面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分:自制凭证和外来凭证。 按其编制方法不同分: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的,用以记载经济 业务简要内容、明确会计分录的书面证明。 记账凭证按其用途分为:专用凭证和通用凭证。 编制方法不同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 是否经过汇总,分为汇总记账凭证和非汇总记账凭证。
(二)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 二、 1. 2. 3. 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的保管 定期装订成册 及时归档保管 办理概念和作用
会计凭证的三个环节: “凭证—账簿—报表”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循环中的起 点,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一、 会计凭证的概念 1. 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 依据。 2.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 二、 1. 2. 3. 4. 会计凭证的作用 客观反映 严格监督 明确责任 记账依据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实用版)目录一、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 20 版笔记概述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三、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四、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周期五、新版教材的更新内容正文一、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 20 版笔记概述《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 20 版)》是一本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编写的会计学教材。

本次修订是在第 19 版的基础上,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和税制的要求,更新了会计报表的内容,按照新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更改了业务题中涉及增值税的计算,修改了部分习题和答案。

经过本次修订,教材的内容将更加完善,更能体现内容的适时性和形式的仿真性。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某些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正常的情况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范围上对会计信息进行了限定,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明确所指的是甲单位还是乙单位的。

核算的主体限定了核算的内容。

2.持续经营: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会计基础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发生时,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收入和费用确认;收付实现制是指在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时,才确认收入和费用。

三、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将账簿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后编制的书面文件。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主要包括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

四、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周期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

会计周期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间隔,通常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等。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版笔记摘要:一、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 版笔记概述1.会计学原理简介2.基础会计第20 版的特点3.笔记的使用对象和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1.会计基本假设2.会计基础三、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四、会计科目和账户1.会计科目2.账户五、会计凭证和账簿1.会计凭证2.账簿六、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七、会计核算程序1.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2.会计核算程序的步骤八、会计实践应用1.会计实践应用的意义2.会计实践应用的案例分析正文:一、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20 版笔记概述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科的基础,是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

基础会计第20 版笔记,作为一本经典教材的辅导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

本书以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和税制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适用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企业会计人员以及各类会计考试的备考人员。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1.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企业的经营期限,会计分期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货币计量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

2.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

我国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即在权利和义务发生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三、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会计等式的基本要素,称为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会计等式的变动要素,称为动态要素。

2.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指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表明企业的资产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四、会计科目和账户1.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本单位。

电子科大孙丽琼会计学费用与成本

电子科大孙丽琼会计学费用与成本


计入利润表的费用 与按照税法规定可
- 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之间的差异
- 税法规定的不征税 收入
+ 其他需要调整 - 的因素

计入利润表的收入 与按照税法规定应
-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的收入之间的差额
应纳税所得额 (应税利润)
会计利润
当期所得税: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暂时性差异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
例:一机器原始价值79000,预计净残值4000,使用5年 2006年:暂时性差异10000
税法:计税基础64000
会计:账面价值54000
(二)暂时性差异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
根据其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不同分为:
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所得税费用=650万+187.5万-56.25万=781.25万
贵州茅台利润表
单位:亿元
四川长虹茅台利润表
单位:亿元
捐赠
会计准则:公益性捐赠计入“营业外支出” 税法:有些捐赠不能计人
《新税制》:
不得超过年度会计利润的12%
业务招待费
会计准则:按实际发生额计人当期损益 税法:一部分可以税前扣除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 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工资
会计准则:全部计人成本费用 税法:部分允许税前扣除
电子科大孙丽琼会计学费用与成本
第1节 费用与成本
广义的 费用
材料物资的采购费用 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 投资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编文档).doc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2.现代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二.会计的发展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2.持续经营假设(对时间的限定)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3.会计分期(对时间期间的限制)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按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和持续经营有关)2)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4. 货币计量假设1)我国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二.会计基础1.收付实现制(也叫现收现付制,概念见书20页)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就是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应付制,概念见书20页)1)注意:权责发生制下,期末要进行账项调整,包括收入与费用的账项调整)第五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重点)一.可靠性1.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依据事实,如实反映,内容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公积——非收益形成的内部积累。股本的溢价发行是形成资本公积的很重要的途径。
盈余公积——因为收益形成的内部积累。
未分配利润 某公司在 2001 年注册资本 70 万,借入资金 30 万。公司资产 100 万,其中负债 30 万,实收资本 70 万。 净资产=资产-负债=100-30=70 万元,此时还没有利润积累,净资产全部是所有者投入。 利润按照财务制度需要进一步分配:一定比例的所得税、按照一定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按照一定的比 例向投资者分配,剩余的是未分配利润。 净资产=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利润积累和原始投入是净资产的来源。 (四)收入(revenue)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按照债权发生制来确定收入的归属期。 收入增加必然引起资产增加或者债务减少。收入增加并不意味着有现金流入。 经常性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非经常性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五)费用(expense) 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以权责发生制来确定费用的归属期。费用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费用的发生不一定会导致资金的流出。发生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分类————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 (六)利润(profit)——盈利、损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包含利润)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利润的积累会增加资产 利润 = 收入 - 费用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资产 == 权益,这里权益是债权人权益和投资者的权益 资金——资金的存在形式;负债 + 所有者权益——资金的来源 这是研究的同一笔资金的两个侧面。 经济业务的类型——资金周转运用、资金来源变化、资金进入企业、资金退出企业 ①资金周转运用型业务 资金在资产形态之间相互转换的业务。只会导致资产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无关。 “同类一增一减”,这里是资产类,只牵涉到会计恒等式的左边,这不会改变会计恒等式的成立。 ②资金来源变化型 资金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转换的业务。 一种负债增加,一种负债减少——向银行贷款 20 万,偿还欠 A 厂的货款。 一种负债减少,一种所有者权益增加——A 厂欠 B 厂的 50 万货款转成了 B 厂在 A 厂的投资。 一种所有者权益增加,而另一种所有者权益减少——将 80 万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 一种所有者权益减少,一种负债增加——股东 A 抽走投资 30 万,下个月付清其投资款 “同类一增一减”,这里的是权益类。 ③资金进入企业 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 负债增加、资产增加——向银行贷款 20 万,存入银行 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增加——A 公司向 B 投资一机器,价值 90 万 “异类同增” ④资金退出企业 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 负债减少、资产减少——偿还银行贷款 20 万 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减少——股东抽走投资 80 万 “异类同减” 会计方程式是恒等的!!任何业务的发生都不会影响会计方程式的恒等。
企业控制和拥有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房子、办公用品、债券等等。
资产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的。
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短期投资、待摊费用……在一个营业周期内
变现或者耗用。
长期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债权人权益
债务的结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
(三)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很多时候所有者权益就是净资产。
第三节 会计假设和一般原则 会计假设——会计的一般前提,这是对会计赖以活动的客观环境所作出的基本设定。 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价假设这是会计学的 4 大假设。 ①有独立的资金,有地理的经营活动,实行独立的核算的便是会计主体。 主体假设——你是 A 厂(部门)的会计,你只需要反应 A 本身的经济活动。对会计的活动空间做出了人 为的限制。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本身是没有空间范围限制的。这样就可以将企业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进 行区分。 ②会计核算应该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常用的折旧方法便隐含了持续经营假设。 ③会计分期假设——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把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一段段的。 一般会计分期分为会计年度、中报(月报、季报、半年报)。 ④货币计价假设——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同时假定币值不变。 理论上我们拥有无穷种计量单位。在人类活动的早期,计量单位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就现在而言货币是最普遍和最实用的计量手段。而且我们假定货币的购买力是不变的。 其实很多资源都是没办法用货币来量化的。人力资本、品牌价值、市场网络这些都是没法用货币来量化 的。非货币化的信息是没法反映在报表中的。
第四节 会计对象 会计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对象——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流程 投资人、债权人——>货币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产品(原材料消耗、固定资产折旧,人工 费和其他费用)——>销售,获得货币资金——>投资人、债权人,补偿生产费用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要素
对会计研究对象的具体分类就是会计要素。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活动的空间、时间、计量单位等不确定条件进行人为的约定。 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原则——6 条 ①客观性原则——真实、准确、可验证的,每次记账要有原始依据、有凭证的。 ②相关性原则——既要完整,又要杜绝信息垃圾。 ③一贯性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要保持相对稳定。频繁变动会计方法会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从时间纵向 看来,缺乏可比性。这样会实现企业偷税漏税、粉饰财务成果这些目的。如果确需变更,企业需要披露 变更的事实和理由。 ④可比性原则——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要有可比性。这些企业需要有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⑤及时性——及时收集、处理和披露会计信息。 ⑥明晰性——易于理解和应用。这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很有好处的。 会计要素的确定计量方面的原则——4 条 ①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延期付款、预收货款等问题,收入的确认计量方式不同会带来各个月收 益的不同。费用摊分问题也会碰到这个问题。收付实现制(按照收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 属期)VS 权责发生制(以应付应收为标准来确定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 例如:某公司 2001 年 1 月份预付全年广告费 12 万元 收付实现制: 1 月份账务: 银行存款 -12 万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就是会计的 6 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
Hale Waihona Puke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
利润表反映的是时段内公司的财务成果。
(一)资产(Asset)
净资产= 资产 - 债务 (余剩权益),债权人的权益优先于所有者权益。
由原始投入和利润积累构成。实现利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发生亏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股东投资
股东分红
捐赠
所有者权益
抽走投资
收入
投入资本
费用
资本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盈余公积
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
投入资本——又叫实收资本,是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营业费用 +12 万元 权责发生制: 1 月份账务: 银行存款 -12 万元
待摊费用 +12 万元 权责发生制与企业的现金流量并不是一回事。 利润报表上的利润量与现金流量并不是一致的。 收入实现制能清楚的显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现金流量问题。正是由于权责发生制的这个缺点,便需要我 们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弥补。 权责发生制是确认费用和收入的确认和分配问题。 ②配比原则——收入和费用在时间和因果上是一致的。而且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解决利润的确认和分配问题。 ③历史成本原则——各项资产应该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在折旧时也是按照历史成本来折旧的。 这可能会扭曲资产的现时价值。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收益性支出只涉及当期;而资本性支出会涉及多个会计期 间。 资本性支出形成一种资产。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大额的广告费都是计入收益性支出的。 修订性惯例——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①谨慎性——面临不确定因素时,稳健的、悲观的看待问题;尽量不高估资产和收益,尽量不低估负债 和费用。 按照谨慎性原则,很多时候需要对历史性计价提出修正。 ②重要性原则——重要的经济业务需要选择较为详细的方法来处理,在报表中单独反映;较为不重要的 经济业务,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在报表中合并反映。 重不重要不能仅看金额,还要看这个业务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是否相关。 ③实质重于形式——租赁的资产,租赁人控制使用着该资源,租赁人资产要相应的增加。
流动资产是用来偿还短期债务的源泉。
现金
购买原材料
在产产品
收取货款
销售产品
长期资产——其价值是通过折旧、摊销的形式进入各期的费用,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无形的。包括: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其他资产
(二)负债(liability)
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
债务是一项经济责任,需要用资产或者劳务来偿还。情场债务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三节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什么是科目? 需要对 6 大要素进一步分类。会计就是研究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就是这 6 大要素的变化。 资产——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如此等等,每一种要素按照会计科目就细分出很多科目。 收入和费用归成一类,也就是损益类。 各个科目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一个科目只是某一个内容的名称而已。 会计科目不允许交叉和遗漏。 划分会计科目是需要考虑对内、对外提供信息的需要,还需要考虑节约会计工作。 《会计制度》中统一规定了会计科目名称,但是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增设、减少和合并一些。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子目)——三级科目(细目),这是将科目进一步细分的一种方法。 二 、 账户(account)——用来记账的一种实体工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来开设的,形式不限,本身也在发展。 账户结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账户结构已经非常格式化了。 丁字账户、T 型账户——简化的账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