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2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学案
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一、考情分析1.全国卷近三年考题统计2.命题规律分析(1)选修一模块以考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尤其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改革。
选修三模块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联合国等内容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内容也有涉及。
选修四模块的考查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物为主,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世界史上的人物也有涉及。
(2)设问方式都是两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背景(原因)、特点、内容(措施)、影响(作用)、实质等,有的还要求比较异同或进行评价等。
(3)选考题多以当前社会热点隐性切入,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方法思路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版)
(解析版)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影响1.原因(1)必要性: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2)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霸。
(3)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主要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
3.影响(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美国的目的建立美国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便利了美国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体现1.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专题1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在科技方面:二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单元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8至20世纪初)高三历史复习
【典型试题】
(2023·河北高考·14)有学者研究指出,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
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
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
由此可知,当时( )Biblioteka A.英国对法贸易处于逆差地位
B.英国国际贸易垄断地位动摇
C.英法工业化的进程各具特色
【典型试题】
(2021·海南高考)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1872年售酒 法”规定,严格限制酒馆的营业时间,对于无照经营、酒水掺假、向未满1 6岁的青少年出售烈性酒的店主施以罚款乃至没收营业执照的处罚。这反映 了( )
√A.经济的发展推动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B.工业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售酒法的颁布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 D.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单元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18-20世纪初)
核心要点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工业革命改变 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
2017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 (共20张PPT)
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双元革命”指的是什么?受“双元革命”的 影响,19世纪中后期欧美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 主要表现有哪些? (1)“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 (2)表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实现大机器生产 (工业化);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
【重点突破】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查热点】 工业革命
前提和条件
前提
政权保障 (环境)
市场
条
技术
劳动力
件
资本 原料
【考查热点】 工业革命重要发明 思考并回答: 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 重要发明有哪些特点?
【重点突破】 工业革命的影响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
“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 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 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 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 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 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 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 系”。 ——《共产党宣言》
【考点回顾】
选择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代议制) 浪漫主义 德意志帝国宪法 浪漫主义 德意志帝国宪法 浪漫主义 工业革命影响 相对论;现代主义 英国工业革命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 (小论文) 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 材料
【考查热点】 工业革命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 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 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 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 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 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 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 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先秦(共21张PPT)
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政治 秦—清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 国 古
经济
传统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 (小农经济占主导)
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代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史
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
文化
古代科技、文学、艺术
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先秦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一、近五年全国卷考情分析
郡县制才是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 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 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二、阶段特征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2、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社会大变革时期
经济
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生产力大发展;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私营工商 业兴起
先秦——华夏文明的奠基 二、阶段特征
(一)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奴隶制的强盛时期
政治
分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宗法制、礼乐制
经济 井田制;集体耕作; 工商食官,商业由官府控制,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文化
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
总体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下,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权 力尚未走向高度集中
专题 试题
考查内容
考情分析
政治
经济 思想
2017(Ⅰ)24 2016(III)24 2014(Ⅱ)24
2013(Ⅰ)24 2015(Ⅰ)24 2017(Ⅱ)24 2015(Ⅱ)24 2015(Ⅱ)40
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1、高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
(新人教版)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学案【经典练习】
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一、考情分析1.全国卷近三年考题统计2.命题规律分析(1)选修一模块以考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尤其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改革。
选修三模块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联合国等内容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内容也有涉及。
选修四模块的考查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物为主,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世界史上的人物也有涉及。
(2)设问方式都是两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背景(原因)、特点、内容(措施)、影响(作用)、实质等,有的还要求比较异同或进行评价等。
(3)选考题多以当前社会热点隐性切入,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方法思路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
2013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一、选择题1.(2012年1月威海市联考4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10题)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3.(2012年3月湖州二模19题)毛泽东思想经历了诞生、成熟和发展几个阶段。
下列属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是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②《井冈山的斗争》③《新民主主义论》④《论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2012年1月聊城联考11题)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
……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5.(2012年淄博八校联考13题)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测)(原卷版)
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新课标版历史】专题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5*2=10分)1.【2019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B.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D. 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练习试卷历史】托克维尔在描述法国革命时曾这样写道:“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他的主人时,专制政府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而这些机会是那位天才轻而易举地发现的,他后来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
”对这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评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发动进攻俄国的侵略战争C.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D.重建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历史卷】列宁曾经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下列哪个史实最能体现列宁的观点?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领导人民战胜协约国集团的进攻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4.【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中国从此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国际封锁。
为这一重大历史变化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詹天佑 B.李四光C.钱学森 D.袁隆平5.【北京市海淀区2018高三上学期练习试卷】古希腊某哲学家指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提能专练:20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
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2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
结合所学知识判读,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 A.1935年B.1938年C.1945年D.1948年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奋斗方向B.确定了近期的革命目标是统一中国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3.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巨大的成就”获得的主要原因是()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B.国民革命军的建立C.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4.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5.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
”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A.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C.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D.国共签订《双十协定》6民国时期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图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天下永太平,卅四年九月二日作子恺,圣扬学弟永存)。
对该漫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作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B.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C.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D.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7.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附答案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绵阳一模)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
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2.(2019·惠州一模)下表是西汉列侯分封情况一览表。
西汉中后期,士人出身的列侯所占比例发生变化,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独尊儒术推行B.宦官外戚专权C.中央集权加强D.重文轻武实施3.(2019·衡阳一模)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
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
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4.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
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6.(2019·菏泽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士不但大量增多,而且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并形成自由结社、讲学的盛况,他们不再投奔王室或诸侯的采邑。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带答案】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C.商贸中心发生转移,英国经济发展迅速D.圈地运动不断扩展,英国农民收入增加2.《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
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3.英国为加强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赖,于1651年和1660年先后颁布两个《航海条例》;而到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
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这种改变( ) A.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推动了英国的对外资本输出D.加剧了南北半球的贫富差距4.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 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5.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37人,意大利30多人,法国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
这表明当时(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6.(2019·武汉一模)下表直接反映出( )1498—1505年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时间威尼斯葡萄牙1498—1501年年均350万英镑年均100万英镑1502—1505年年均22.4万英镑年均230万英镑C.商业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7.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 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
高考历史“二轮重难点突破”NO20世界近现代科技革命
高考历史“二轮重难点突破”NO20世界近现代科技革命【核心考点】1.经典力学(1)背景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时代。
②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成就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影响①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②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③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2.进化论(1)诞生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
(2)意义①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②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蒸汽时代”背景早期蒸汽机不能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严重阻碍着机器的进一步推广标志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影响(1)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2)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电气革命过程(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标志: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3)完善:长距离输电技术日趋成熟意义(1)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3)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1)1946年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联网产生;(3)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影响(1)信息社会开始出现;(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传统产业;(3)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4)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3)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 制求民主的斗争。如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根据地用“三三制”原则建 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初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民主党派 成立,逐渐走上了与中共联合进行民主斗争之路。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与 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政协组织的正 式建立。
6.抗美援朝战争 (1)原因:美国侵朝,威胁新中国利益。 (2)结果: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3)影响:打击了美帝侵略,维护了东亚和平,保卫了中国主权。
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阶级 纲领(主张)
实践活动
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 ①革命性: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
农民 《资政新篇》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专题总结
政治专题
专题线索
一、近现代列强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 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 20世纪90年
项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世纪90年代初
代以来
表现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由建国初的多种经济结
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
构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讲义(通用版):“文革”十年动乱
“文革”十年动乱【理脉络】“文革”十年的动乱,给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带来破坏。
【高考解读】近几年对文革时期知识点的考查相对较少,较多的考查“左”倾错误思想对社会经济、政治、经济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
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国内外时代背景去分析理解,并重视与国外经济建设相比较,分析异同并吸取经验教训。
【主干知识】一、文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受挫1、根源:“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发展2、表现(1)政治:践踏宪法——刘少奇冤案;司法瘫痪;冲击党政机关;破坏民主政治——如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断;人权被践踏。
(2)经济:交通堵塞,“五年”计划中断,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
(3)社会生活:衣着单一,绿军装等盛行等(3)文化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以及“上山下乡”运动,导致人才断层。
国民素质下降。
3、教训(1)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既不能“左”,也不能“右”。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二、70年中国外交的突破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三、7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2、取得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的成立——制度保证(2)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政府政策的支持(3)吸收世界先进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注意:文革期间的科技成果的取得,是抵制“左”倾错误思想的结果。
【剖考点】二、20世纪50——70年代党的“左”倾错误的表现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通史整合
对接一轮 固本培元 巧点妙拨
第3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一、古代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 356 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 行变法。 (3)内容 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普遍推行县制;颁布法律;建立户籍制度,实行 连坐制度。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改革,秦国实现了富 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运用战国时期和曹魏时期中国社会不同的时 代背景来分析爵位制度的发展情况。第(1)问,可结合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 信息推理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创设的制度的思想源泉应是法家思想;由曹魏依 据的《周礼》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属于同一体系推理出“五等爵”制反 映了儒家思想。第(2)问,可结合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推理出授予对象主要 是军功的创建者——军人,而曹魏的授予对象是群臣,即国家的官员。然后在 此基础上结合秦国所处的时代推理出其在打破旧制度、促进国家统一方面的积 极作用;结合曹魏所处时代推理出司马氏家族力量的壮大和统一王朝基础的奠 定。
第12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 )
提示: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 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胜。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改革阻力。( × ) 提示:为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第22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 本原因。
④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 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 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第13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3.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经济。( × ) 提示: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经 济、缓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4.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农奴的要求。( × )
第5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4)影响和评价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第6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3.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 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 弱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内容 ①理财方面: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 田均税法。 ②军事方面: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是用等。
第9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4)影响 ①积极: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时间:1868 年。 (2)背景 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②“黑船事件”后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③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通史冲关 板块四 选修部分
第1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第14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自主学习·通史整合 热点考向·活化思维
第2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提示:废除农奴制主要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统 治危机。
第14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5.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 改革。( × )
提示:判断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性质,并不是从其主观目的来说的,而是以 其发生的原因(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改革的内容和改 革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为依据,从上述三个方面来判断,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 革应当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7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4)影响和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第8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二、近代中外的改革 1.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时间:1861 年。 (2)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3)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第20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3.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 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 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 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 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③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第24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 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 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第21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4.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 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 求,总结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做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 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 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 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⑤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第23页
返回导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1.(2019·全国卷Ⅰ)[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 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 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 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 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 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 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第10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3)内容 ①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 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制,统一征收地税,废除封建领主 土地所有制。 ③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人才。 (4)影响 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 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第19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专题提升版·教案
2.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 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 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 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 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 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 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