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从翻身到走阶段的七大重点

合集下载

七个月婴儿大运动发育标准

七个月婴儿大运动发育标准

七个月婴儿大运动发育标准七个月是宝宝婴幼儿阶段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此时宝宝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进入迅猛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活动性和好奇心,也开始主动抓取、探索、爬行、爬站等大运动发育。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七个月婴儿大运动发育标准,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抬头的稳定性七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稳定地抬头,甚至在躺着时可以用双手支撑自己,完成小挺身的动作。

同时,宝宝的头颈肌也开始变得更加强壮,可以更好地支撑起头部,这是日后学习爬行等运动的重要基础。

二、乘坐稳定性七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独立坐起来,尽管可能需要手臂或者支撑来保持平衡。

但是当宝宝的视线被吸引时,他们可以稳定地坐着,同时还可以伸手去抓抓玩具等。

三、翻身运动七个月大的宝宝可以进行侧翻,也就是从仰卧位翻转到侧卧位。

这是宝宝大运动能力的重要转变,也是他们日后爬行等运动的前奏。

四、爬行七个月的宝宝可以开始进行趴爬运动。

宝宝抬起腰部,支撑起上半身,双手和双脚放在地上,开始尝试爬行。

开始时,宝宝可能只是呈蝎子状爬行,然后逐渐前进到向前爬行的状态。

五、站立七个月宝宝会用手臂在床上或其他支撑物上提起身躯,尝试站立。

他们可以在支撑物的帮助下保持较长时间的站立状态。

站立是宝宝大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六、手指灵活运动七个月的宝宝可以使用手指和手掌,抓取和探索小物品。

他们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卡住物品,用手掌拍打、搓揉、抓取等。

七、咀嚼运动七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了,可以嚼碎软水果、煮熟的蔬菜、细切的肉类等食物。

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饮食需求,适时地引导他们进行不同的饮食实践。

总之,七个月的宝宝处于婴幼儿期的较为重要的阶段,大运动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宝宝日后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成长。

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督促,帮助宝宝顺利完成各项运动实践和发育任务。

同时,需要保证安全和卫生,秉承孩子第一,健康第一的原则,为宝宝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爱和陪伴。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头部控制:婴儿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头部控制能力。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能够逐渐抬头、转头,这是他们探索周围环境的重要一步。

2. 翻身:大约在 4-6 个月的时候,婴儿开始学会翻身。

他们可以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然后再翻到俯卧位。

3. 坐立:婴儿在 6-8 个月左右开始学会独立坐立。

他们可以用手支撑身体,保持平衡。

4. 爬行:在 8-10 个月时,婴儿开始学习爬行。

他们可以用四肢支撑身体,向前或向后移动。

5. 站立和行走:大约在 10-12 个月,婴儿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他们可以扶着家具或墙壁保持平衡,然后逐渐独立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发展速度都有所不同,上述时间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

如果你对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发展专家。

0-3岁婴幼儿各月龄发育重点知识

0-3岁婴幼儿各月龄发育重点知识

0-3岁婴幼儿各月龄发育重点知识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兴奋的过程。

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认知里程碑。

了解婴幼儿在每个月龄阶段的发育重点,有助于家长和保育人员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激励,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一个月:感知和亲子情感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幼儿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生活在外部环境中。

他们开始发展对声音、触摸和味道的感知能力。

此时,建立稳定而温暖的亲子情感关系至关重要。

婴幼儿需要得到充分的亲密接触,并通过触摸、呵护和视觉注意力的集中来建立安全感。

第二个月:运动探索和面部表情第二个月的婴幼儿开始发展头部控制能力。

他们能够抬起头部并尝试翻身。

此外,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尝试触摸手脚。

同时,婴幼儿的面部表情变得更加多样化,他们能够用微笑和眼神交流来回应亲人。

第三个月:手眼协调和语言识别到达第三个月,婴幼儿的手眼协调开始发展。

他们能够将目光集中在手指或玩具上,并试图抓住它们。

此时,家长可以通过玩具和互动游戏来帮助他们发展运动技能和手指灵活性。

另外,婴幼儿开始对声音做出反应,并能够辨别语言中的音调和音素。

第四个月:俯卧和开始翻身第四个月是俯卧和开始翻身的关键阶段。

婴幼儿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抬头并以俯卧姿势探索周围环境。

翻身是婴幼儿在这一阶段的重大成就,家长应该创造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尝试,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第五个月:坐立和社交能力第五个月的婴幼儿开始展示出坐立的迹象。

尽管他们还不能坐得很稳定,但可以在支撑下保持坐姿一小段时间。

此外,婴幼儿的社交能力也得到增强。

他们通过笑脸、舞动和各种声音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以互动和建立情感连接。

第六个月:爬行和认知发展在第六个月,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迅速提高。

他们开始尝试爬行,并通过探索周围的物体来增加自己的认知经验。

婴幼儿能够辨认家庭成员和熟悉的人物,对于他们的名字有所反应。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提供更多的玩具和刺激,以促进婴幼儿的感知发展。

儿童大运动发育标准表

儿童大运动发育标准表

儿童大运动发育标准表01大运动包括什么大运动即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大的动作、粗的动作全身姿势以及平衡协调运动和运动技能。

例如:俯卧、抬头、挺胸、爬、坐、站立、行走、跑、跳、翻滚等。

宝宝的大运动发育顺序是怎样的?每个阶段有哪些发展特点?以下作为对照,记得看完分享给好友哦。

02宝宝大运动发育顺序1月龄俯趴时抬头数秒,并能转头;轻触婴儿的身体时,能伸曲手和腿,但这并不是宝宝的自主运动,而是原始反射控制。

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

如果反射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检查脑神经发育情况。

2月龄俯趴时能抬头45度,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拉着手腕能坐起,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拉婴儿手腕、不能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否则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3月龄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

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婴儿,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部分婴儿开始翻身。

俯趴不足的宝宝,则竖抱时头部不稳,头会突然往后仰。

4月龄俯趴时能抬头90度;能从俯趴翻身至仰躺。

这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比较明显,扶着腋下可站。

但不可经常扶着宝宝腋下弹跳或行走,这样会影响髋关节和腿部发育。

5月龄能朝不同的方向翻身,手脚很灵活,仰躺时手可以摸到脚,有些宝宝非常乐意这么玩。

如果你家宝宝做不到以上2点,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滞后。

用“懒”去评价他们是不公平的,很可能父母没有帮助宝宝做足够的锻炼,又或者因“肥胖”需要更大的力气。

6月龄可以伸手拿到眼前的东西并放进嘴里,部分婴儿开始匍匐爬行了。

观察宝宝的脚底,如果俯趴时脚底腾空不放松,极有可能是肌张力过高,或者迷路反射没有消退。

这会影响宝宝爬行的进度。

注意:做生长发育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育的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

切记“先爬后坐”,而非传统的七坐八爬。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动作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它标志着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逐渐成熟。

为了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婴儿大动作发展的时刻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及关键时刻,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指导建议。

0~6个月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开始发展基本的大动作能力。

以下是0~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时刻表:1. 0~1个月:婴儿能够抬起头部短暂时间,但仍需支撑。

他们开始翻身,并试图抓住周围的物体。

2. 2~3个月:婴儿可以抬起头部并支撑一段时间。

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手臂和腿部的动作,并开始试图坐起来。

3. 4~6个月:婴儿可以自由控制头部的运动,并开始翻身。

他们尝试坐起来并可以以一只手支撑自己一段时间。

建议:为了促进婴儿的大动作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鼓励他们自由探索。

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支撑物,如婴儿床、被褥、玩具等,以帮助他们练习头部和躯干的控制能力。

6~12个月在6~12个月的时期,婴儿的大动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并试图独立行走。

以下是6~12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时刻表:1. 6~8个月:婴儿可以坐稳,并开始尝试爬行。

他们试图用手抓住物体并站起来。

2. 9~10个月:婴儿可以爬行并试图站立。

他们可以手拉辅助物,尝试行走。

3. 11~12个月:婴儿可以自由走动,并试图站立和行走。

他们可以用家具等辅助物保持平衡。

建议:为了帮助婴儿更好地发展大动作能力,可以提供稳固的家具和辅助物,以帮助他们保持平衡和稳定。

鼓励他们四处爬行和探索,并提供安全的环境以防止意外伤害。

12~18个月在12~18个月的时期,婴儿的大动作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掌握行走和探索的技巧。

以下是12~18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时刻表:1. 12~14个月:婴儿可以稳定地行走,并试图奔跑。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训练婴儿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

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

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

(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出生到一岁的宝宝,经历了许多关键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一系列基本的动作技能,从抬头、翻身到坐立、爬行,并最终学会走路。

这些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宝宝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在宝宝的动作发展中,抬头是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宝宝在躺着的时候,他们会努力抬起头部,以观察周围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颈部和背部肌肉逐渐变得强壮,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头部的运动。

接下来,宝宝会尝试翻身,从仰卧位转到俯卧位。

这是宝宝掌握自己身体的重要一步。

当宝宝能够翻身后,他们开始探索坐立的技巧。

宝宝在坐立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保持平衡,这对于他们的核心力量发展非常重要。

在坐立的基础上,宝宝会逐渐学会爬行。

开始时,宝宝会使用手臂和腿蹬地来移动,然后逐渐掌握手脚交替爬行的技巧。

这个阶段对于宝宝的肌肉和协调性的发展非常关键。

随着宝宝的发展,他们会逐渐迈向走路的阶段。

首先,宝宝会尝试站立并扶着家具或者其他物体来保持平衡。

然后,他们会尝试迈出几步,最终学会自己走路。

这个过程需要宝宝不断练习和调整,直到他们能够稳定地行走。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里程碑组成的。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宝宝不断掌握新的动作技能和身体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照顾者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鼓励宝宝尝试新的动作,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总的来说,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从抬头、翻身到坐立、爬行,再到走路,宝宝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来逐渐掌握新的动作技能。

这个过程对于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和照顾者的支持和鼓励是宝宝动作发展的关键,他们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宝宝顺利地完成每个发展阶段。

婴儿的发育阶段里程碑和发展指南

婴儿的发育阶段里程碑和发展指南

婴儿的发育阶段里程碑和发展指南婴儿的成长是一个令人兴奋和神奇的过程,他们从脆弱的新生儿逐渐成长为行动灵活、语言流利的幼儿。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了解婴儿的发育里程碑和提供适当的发展指南,以促进他们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婴儿发育阶段的里程碑和发展指南,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引导他们的宝宝。

第一阶段:出生至3个月在新生儿期,婴儿的发展速度惊人,他们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定的身体和认知能力。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重要任务是适应新的环境和建立与主要照顾者的联系。

身体发育方面,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周内会开始抬头,支撑自己的上半身,这是他们颈部肌肉力量不断提高的标志。

同时,他们会扭动躯干和四肢,开始控制自己的运动。

在3个月内,大多数婴儿能够平躺时转到侧面,向前抬头并试图翻身。

在认知方面,婴儿开始对周围的声音和视觉刺激产生兴趣。

他们能够对音乐和人声有所反应,开始注视移动的对象,并模仿面部表情。

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唱歌、摇篮曲、和宝宝进行面部表情交流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第二阶段:4到6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控制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能够自由地转身、坐起来,甚至试图爬行。

同时,婴儿开始尝试抓取和探索周围的物体。

在四到六个月之间,婴儿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摸索物体,了解它们的形状、质地和大小。

此外,婴儿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尝试模仿简单的音节,这是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家长可以在这个阶段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婴儿自由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玩具和色彩丰富的物品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亲子游戏和与婴儿进行的持续对话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第三阶段:7到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移动能力显著提高,他们开始爬行、坐起来、甚至站立和行走。

他们还会尝试更复杂的动作,如爬上爬下楼梯和爬上低坡。

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婴儿有足够的自由度和机会练习他们的运动能力。

在认知方面,婴儿开始理解简单的指令和关键词,例如“拿来”和“不可以”。

婴儿生长口诀顺口溜

婴儿生长口诀顺口溜

一、婴儿生长发育口诀一月睡、二月闹、三月认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辅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妈,十一站,十二爬。

二、是婴儿生长发育口诀的含义解读1、一月睡宝宝在这时每天要睡16-20个小时。

因为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比较低,神经活动比较弱,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容易疲劳,大脑皮层兴奋性就会降低,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2、二月闹这时宝宝胃容量有所增大,哭闹还可能是胃胀气引起的,宝宝喝进去很多空气没有及时排出,就会造成宝宝肚子疼。

3、三月攒肚宝宝到了三个月之后宝宝开始攒肚。

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已经开始发育的非常的完善,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母乳了。

4、四月翻身这时宝宝身体渐渐有了力量,这个月的宝宝大多都学会了抬起小腿,开始学会翻身。

5、五月出牙五个月的宝宝乳牙渐渐萌出,这时可以给宝宝准备磨牙棒,并且注意清洁,避免细菌带来的感染。

6、六月辅食这个时期母乳或是奶粉已不能满足宝宝的饮食需求,可以给宝宝填加一些辅食,注意尽量选择软糯、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果泥、米糊等。

7、七月坐坐这时宝宝脊柱逐渐发育完整,宝宝自己能从躺着慢慢坐起来。

8、八月爬爬八个月的宝宝会从匍匐爬行到两手撑着爬行,宝宝的精力也比以前旺盛不少,开始学着去探索世界。

9、九月十月叫爸妈九到十个月的宝宝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了,很多宝宝会在这个时候开口叫爸爸妈妈。

10、十一站宝宝骨骼逐渐发育,这时宝宝腿部力量逐渐增强,宝宝能自己站立,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11、十二走宝宝一岁后不用扶,自己就能站稳后慢慢的走,只是宝宝这时候走路还不太稳,需要家长慢慢引导,避免磕碰。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训练婴儿运动发育规律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注意点: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方法: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方法: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6个月:前倾坐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育的一个新阶段;方法: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用玩具吸引他坐稳;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注意点: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0,头部控制要好;8个月: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方法: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10个月:从跪到站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方法: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注意点: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1岁:独走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方法: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1岁5-6个月: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方法: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注意点: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1岁7-8个月:双足跳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方法: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能够双足离地,跳起10厘米以上;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注意点: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1岁9-10个月:过独木桥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方法: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上面行走;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注意点: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1岁11月-2岁:跳跃过障碍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方法: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磕碰在砖头上;3、在地上画上边长为15~20cm的多个方格,训练者与儿童玩跳方格游戏;4、在地上放一张16开的纸,鼓励儿童用双足跳或单足跳的方式跳过去;注意点:1、注意儿童跳跃时的安全保护;2、行走和跳跃要保持正确的姿势;2岁1-3个月:跳远目的:训练跳跃和弹跳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小孩相对站立,拉着他的双手,鼓励孩子向前跳跃;2、在小孩面前的地上放一块20cm宽的泡沫板,鼓励他跳过去;注意点:1、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2、开始时可以用单足跨越跳,然后训练双足跳远;2岁7-9个月:单足原地跳目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时间的概念以及协调能力训练;方法:1、让儿童双手握住家长或训练者的手,模仿训练者做单脚原地跳跃的活动;2、训练者和儿童一起握住一个呼啦圈,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单脚跳;3、训练者喊口令:“一、二、三,跳”, 鼓励儿童用单脚原地跳4-5次;注意点:开始训练时儿童用单脚跳一次后,就会双脚落地,然后再单脚跳起,这是身体平衡能力还不好的缘故,训练者可以轻轻扶住儿童的一只手鼓励他连续地单足跳,反复地训练能够达到目的;2岁11个月-3岁:抛远3m目的:练习投掷动作和上肢动作的协调能力;方法:1、用布缝一个小袋,内装玉米粒或豆子;训练者示范投掷小袋,要求屈肘、手过肩用力向前抛出,要求能够把小袋抛过3m线;2、训练者与儿童“比赛”谁投掷得远,儿童投掷得远时有奖励;3、在3m远处放一个大筐或纸箱,训练者示范把小布袋投进筐中,请儿童模仿投掷;注意点:1、布袋不要过重,否则儿童投不远;2、投掷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屈肘过肩抛投,能够抛出3m以上大运动训练实习:手支撑、腹爬、独立行走、跳过障碍精细动作的训练精细动作发育程序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胸前看手;4~6个月——拇指对4指抓玩具,玩具换手;7~8个月——桡侧抓物;9~10个月——拇食指钳夹小物体,扔玩具、撕纸12~15个月——翻书、用勺、乱画;18~24个月——搭积木2~3块,画线、脱袜子;2~3岁——用筷子进食,用杯子喝水;3~4岁——穿衣、扣纽扣,脱鞋穿鞋;2个月婴儿:摇响玩具目的:由无意识地弄响握在手中的玩具到有意识地摇响玩具,是建立了条件联系的表现;方法:婴儿仰卧位;在婴儿手中放一个能摇响的细柄玩具,在他四肢舞动时玩具发出响声,反复多次后,婴儿能动有玩具的手使之发响;注意点:条件联系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建立,而且要固定训练方式,例如玩具的铃声、握玩具的方法等都不要改变;4个月婴儿:伸手抓玩具目的:眼手协调能力和手的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1、在桌上放几样不同的玩具,训练者抱着婴儿坐在桌子前,轻敲桌面引起婴儿注意,婴儿看到喜欢的玩具后会伸手去抓到玩具;2、婴儿睡在床上,在他面前出示一个玩具,摇动玩具引起他的注意,吸引婴儿伸手来抓;注意点:1、不要把玩具触碰婴儿的手掌或把玩具放在他的手掌中,那样出现的抓握还是原始的握持反射被诱发出来,而不是手的抓握功能的表现;2、给婴儿抓握的玩具要小而颜色鲜艳,使婴儿喜欢并能用小手握住;5个月婴儿:放下一物拿另一物目的:训练手的抓握和认知能力方法:1、给婴儿一块积木,然后再将另一个婴儿喜欢的玩具轻轻触碰婴儿的手背,使他将积木放下,这时当训练者把另一个玩具放到婴儿面前时,他就会放下一个去拿另一个玩具了;2、当婴儿拿着玩具时,训练者把彩色气球或食物给他,促使婴儿放下玩具去拿气球或食物;8个月婴儿:盒中取物目的:训练手的抓握能力和认识、分析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婴儿面对面坐着,在桌子上放一个透明方盒;训练者把一块积木或其他小玩具放进方盒中,摇动方盒引起他的注意,鼓励婴儿伸手进盒取出积木;2、将存有玩具的方盒放到婴儿面前,训练者对婴儿说:“把玩具拿出来”,同时用手指指着玩具,鼓励婴儿伸手进盒拿取玩具,或把方盒倒过来取到玩具;开始时可以给以帮助;注意点:积木或玩具的大小要适合婴儿握取,并且是婴儿喜欢的玩具;握取积木或玩具的握法要恰当,是用前三指或拇食指抓握;9个月婴儿:用拇指及食指指尖相向抓握小物体目的:训练可以使婴儿手的精细动作;方法:1、将小豆子放在桌子上,鼓励婴儿用拇、食指指尖相向捡物,如有困难,训练者可握住婴儿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只让婴儿用前两指捡物;2、将一些小食物如葡萄干、爆米花、虾条粒放在小盒子里,鼓励婴儿自己用拇、食指取物;注意点:要用拇、食指的指尖捡物,注意婴儿捡物的姿势,随时进行校正;11个月:搭2块积木目的:训练手的活动能力和控制、协调能力以及眼手协调能力;方法:训练者和婴儿面前各放2块积木,训练者拿一块积木放到另一块积木上面,并说:“把积木叠高”,鼓励婴儿模仿把积木叠高;积木的大小可根据训练情况而定,开始时可用大一些的积木,以后逐步改用边长2.5mm的小积木;注意点:1、积木的各面要平整,大小要易于婴儿抓握;2、对积木的颜色不论,开始训练时最好用一色的为好;3、积木与婴儿的位置要适当,使婴儿能伸手自如;1岁:插孔板5根目的: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和观察、分析能力及眼手的协调能力;方法:训练者先示范,鼓励婴儿模仿插棍;先给儿童一根园棍,插进一根后再给一根,要求能插进5根以上;注意点:1、握圆棍的动作要正确,一般用前三指或食指握棍,不能全掌握棍;2、插棍不要求分园棍的高低或颜色,也不要求按孔的顺序,只要能把园棍插进孔就行;1岁1-2个月:一页一页地翻书目的:训练食拇指的摄取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以及孩子的理解和观察能力;方法:1、训练者与小儿一起看图书,边看边讲,可扶着宝宝的手翻书;2、把图书给小儿拿着,分清书的正和倒,把书拿正;然后对着书一页一页地讲故事,讲完一页后,让宝宝自己动手去翻书页;注意点:学会看书和翻书页,并不要求看懂书的内容,重点是学会看一页翻一页的动作;1岁3-4个月:将圆、方、三角形的形状块放到形状板中目的:训练儿童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的精细动作及眼手协调功能;方法:1、训练者分别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逐一让宝宝玩耍,让他熟悉各种图形;2、当儿童在玩弄时无意中将形块放入相应的孔里时,大人要称赞,训练者一块一块地把形块递给儿童,让他逐一尝试着放入,必要时给予指示帮助;3、把三形板和三块形块都放在桌子上,训练者指着形块说:“把它们都放进去”,让儿童一块一块地把形板放入孔内;儿童放进一块立即表扬一次;1岁5-6个月:拣瓶盖和小扣目的:训练儿童手指的抓握能力和分辨不同事物的能力方法:1、训练者把5个瓶盖和5个扣子混和,放在一个盘子里,先示范将扣子拣到桌子上;然后请儿童把扣子从盘子中拣出来;2、在一个盒子里放5-10个瓶盖和扣子,要儿童把扣子全部拣出来放在桌子上注意点:1、要求儿童拣的物品区别要明显,便于儿童分辨;2、拣的数量可以由少到多,一般从3~4个开始训练,逐步增加到10个;3、小物品要当心不能让儿童放到口中;1岁7-8个月:穿珠子目的:训练手的活动能力以及眼手协调功能,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计数能力;方法:1、训练者和儿童各拿一根塑料丝,训练者示范用塑料丝穿过大的套环,将套环挂在塑料丝上;让儿童模仿着做;2、将粗的塑料套管剪成一段一段的管子,穿过一个就数1,要求连续穿进3个;3、要求儿童用细的塑料丝穿进3个珠子;注意点:1、逐步增加难度;2、穿珠子的关键是要会把穿入的线头从珠子的另一端提起来,这需要很好的眼手协调能力;1岁9-10个月:瓶中装水目的:训练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的技巧;方法:1、用一个沙盘装满沙子,放2只小碗,把沙子从一只碗里倒到另一只碗中;然后让他将沙子到进瓶里去;2、在水池或面盆中让儿童边玩水边学倒水,拿着瓶子将水倒进碗中,再让他用碗装满水,将水倒进瓶子里;注意点:在倒水技巧不太熟练时用沙子代替水,可以免些泼洒,但不能代替倒水的训练,不能因为害怕弄湿衣服而不让孩子玩水;2岁1-2个月:筷子夹枣目的:训练手的运动功能和眼、手的协调能力,学习使用筷子;方法:1、训练者把一双筷子给儿童,示范拿筷子的方法,开始时给以帮助;2、训练者与儿童一起用筷子把桌子上的大枣夹住,放到小碗内,一边用筷子夹枣,一边数数:“1个、2个、3个”;注意点:一开始就要儿童训练正确的拿筷子的姿势,不能一把抓或用握匙的方法拿筷子;2岁7-9个月:对折纸目的:训练儿童手的抓握能力和双手配合动作以及眼手协调能力;方法:1、在儿童面前放一张边长15cm的正方形纸或手帕,训练者先示范把纸对折后,然后请儿童自己折纸;2、可训练儿童向不同的方向折纸或2次、3次对折;注意点:纸的大小、质地要适当,开始训练可先示范和帮助;2岁10个月-3岁:用剪刀剪纸目的:训练训练双手协调及眼手协调能力;方法:训练者帮助儿童拿稳儿童安全剪刀,先学会打开与关合剪刀的动作,然后帮助他剪纸,能够用剪刀把纸剪开;逐渐让小孩自己剪纸;注意点:1、正确的持剪刀方法只有用正确的持法,才能正确使用剪刀;2、能用小剪刀能把纸剪开即可,剪纸的形状不论;实习1、伸手抓物2、一页一页翻书3、放入形板4、瓶中装水5、筷子夹枣。

婴幼儿各阶段关键期

婴幼儿各阶段关键期

重点期2~3 个月仰头敏感期3个月左右开始成立安全感0~4 个月听觉敏感期3-4 个月翻身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翻身,可是自主翻身能力很差,需要父亲母亲赐予帮助和训练。

也是身体协调性和腰、臂力量,双手、双脚力量,初级均衡能力获取发展的重要期间。

0~6 个月视觉敏感期,哭闹敏感期;3~6 个月咿呀学语敏感期;4--6 个月吞咽咀嚼的重点期5-6 个月双手协作能力产生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双手递物件或协作拿取或抱持物件,这个期间关于培育婴儿双手的不一样分工合作能力特别重要。

6个月左右起坐敏感期;出现分别忧虑期。

7个月左右翻腾敏感期4~8 个月味觉敏感期7-8 个月爬行能力、单手抓住多物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爬行,但自主爬行能力很差。

开始学习单手同时抓握两个或多个物件,一般是较大的物件,如核桃等。

这个期间是训练婴儿手指的握力和灵巧性,以及手指控制物件,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期间。

7~9 个月认物敏感期8-9 个月分辨大小、多少的重点1~10 个月着手敏感期6~10 个月嗅觉敏感期,8~11 个月称号敏感期;10-11 个月单独站立和放物入孔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单独站立,逐渐挣脱了成人扶助和扶物站立的阶段,同时四肢的协分配合能力也进一步获取发展。

还开始学习把一些小物件放到能容下它们的孔中,如把小糖放入瓶中,把铅笔放入笔筒中等。

0~12 个月触觉敏感期。

1—12 个月迷恋感情况成的重点期11-12 个月单独行走能力发展的重点期。

已能单独行走,渐渐挣脱了成人扶持和扶物行走的阶段,是身体均衡能力、身体与四肢协调能力获取发展的重要期间。

12-13 个月双手控制物件运动能力产生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惯用手控制物件运动 (单手为主,发展好的婴儿能够双手同时控制 ),如学会摇拨浪鼓,牵着带绳的汽车往前走动等。

16-17 个月垒叠均衡能力发生发展的重点期。

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均衡和物体的均衡,并懂得利用手边的物体创建均衡。

婴幼儿成长的七个关键阶段了解并引导适宜的发展

婴幼儿成长的七个关键阶段了解并引导适宜的发展

婴幼儿成长的七个关键阶段了解并引导适宜的发展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七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关键阶段,并且给予适宜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七个关键阶段,并提供相应的引导方法。

第一阶段:孕期孕期是婴幼儿成长中最早、最重要的阶段。

母亲在怀孕期间的饮食、生活方式和情绪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

因此,孕期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与胎儿交流、听音乐、放松心情等方式,提供积极的情感刺激。

第二阶段:出生后早期(0-3个月)出生后早期是婴儿适应新环境、建立关系并发展基本生理和认知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此期间,父母需要提供安全和安静的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时喂养、拥抱并与婴儿进行肢体接触。

这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和感官发展。

第三阶段:探索期(4-6个月)在探索期,婴幼儿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并试图与之互动。

他们开始学会坐起来、抓取物体,开始对声音、色彩和形状产生兴趣。

父母可以给予适合年龄的玩具和游戏,鼓励婴幼儿主动探索,并提供安全的环境,以促进他们的运动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四阶段:移动期(7-12个月)在移动期,婴幼儿开始学会爬行、翻滚和站立,甚至有些孩子可以尝试走路。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更感兴趣,开始尝试探索新的环境和物体。

父母可以提供安全的玩具和活动,鼓励婴幼儿的运动发展,同时给予适当的监护和引导,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第五阶段:语言期(1-2岁)语言期是婴幼儿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此期间,孩子开始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和短语,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父母应给予充足的关注和回应,鼓励孩子说话,并积极引导他们学习新的单词和表达方式。

与孩子进行对话和阅读绘本等活动,有助于促进语言发展。

第六阶段:社交期(2-3岁)在社交期,婴幼儿开始在家庭和外界建立社交关系。

他们开始对同龄人感兴趣,并试图与他们互动和合作。

婴儿活动顺序表口诀

婴儿活动顺序表口诀

婴儿活动顺序表口诀
1. 一月睡,好似冬眠小懒虫,整天呼呼睡不醒。

2. 二月哭,就像开闸小泪河,眼泪说来就磅礴。

3. 三月抬,仿佛春笋要出土,小脖努力往上突。

4. 四月翻,恰似咸鱼要翻身,小身板儿扭一扭。

5. 五月抓,活像小爪小铁钩,抓到东西不松口。

6. 六月坐,如同稳当小山丘,屁屁一坐挺悠悠。

7. 七月滚,好比圆球满地滚,滚来滚去真精神。

8. 八月爬,宛如小小探险家,到处乱爬找宝匣。

9. 九月长牙,好似小笋尖冒芽,咬起东西咔咔咔。

10. 十月站,仿佛小桩立得端,小腿颤颤意志坚。

11. 十一月扶走,像个小醉汉挪步,东倒西歪不服输。

12. 十二月走,好似脱缰小野马,哒哒哒地到处耍。

13. 再看一月玩小手,小手就像小玩偶,自己玩得乐悠悠。

14. 二月认亲脸,眼睛像个小雷达,亲人脸庞能觉察。

15. 三月发声咿呀呀,像个小小歌唱家,乱哼乱唱笑哈哈。

16. 四月好奇眼乱眨,仿佛两颗小星星,到处探寻新变化。

17. 五月认物超惊讶,如同发现新大陆,指这指那小嘴巴。

18. 六月模仿超逗趣,就像一个小鹦鹉,大人干啥他学啥。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里程碑事件,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以帮助父母和护理者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展。

1. 初期反射与固定动作(出生至3个月)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婴幼儿主要表现出一些基本的反射动作和固定动作。

其中,常见的初期反射包括:吮吸反射、步态反射、摇头反射等。

这些反射动作对于婴幼儿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3个月左右,婴幼儿开始展示出一些固定动作,如:手握物体、抬起头部,稍微支撑身体等。

这些动作预示着婴幼儿开始逐渐掌握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

2. 运动探索与发展(3个月至6个月)在婴幼儿达到3个月时,他们开始展示出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运动探索。

他们能够前后滚动、翻身、握住物体并将其放入嘴中等。

这个阶段的动作表明婴幼儿的运动和认知能力正逐渐提高。

4个月后,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开始发展。

他们能够通过视觉来准确地抓住和探索物体。

此外,他们开始表现出对外界人物和事物的兴趣,能够通过转头、注视来追踪物体和声音。

3. 坐立、爬行和站立(6个月至12个月)通常在6个月左右,婴幼儿能够保持坐立的平衡,并开始试图通过搁手于支撑物来站立。

这个阶段标志着婴幼儿大脑神经和肌肉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他们可以玩耍,转动,甚至尝试爬行。

9个月左右,大部分婴幼儿开始爬行,并试图独立站立。

他们能够扶着家具或其他支撑物站立一段时间。

这一过程需要较强的核心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为婴幼儿提供稳固的环境,以便他们安全地探索和发展。

4. 行走与步行(12个月以上)当婴幼儿接近一岁时,他们开始尝试行走。

在初步学会行走之前,婴幼儿可能会尝试用手扶着物体来移动。

然而,一旦他们掌握了平衡和足够的力量,他们会迈开小步开始行走。

婴幼儿在行走和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摔倒和失去平衡,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

父母需要提供支持和鼓励,同时注意婴幼儿的安全。

婴儿各个阶段大运动发育顺序

婴儿各个阶段大运动发育顺序

婴儿各个阶段大运动发育顺序婴儿的运动发育,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

想象一下,刚出生的小家伙,瘫在那儿,手脚都不听使唤,脑袋晕乎乎的。

你看着他,心里想着:“这小子什么时候能自己翻身?”别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可大着呢。

刚出生的几个月,小宝宝基本上是个小肉球,动也不怎么动。

吃奶、睡觉、再吃奶,简直是个“吃睡王”。

这段时间,宝宝的手脚像小龙虾一样,软得不能再软,摸上去简直像是在捏棉花糖。

慢慢的,他们开始注意周围的东西,眼睛瞄来瞄去,偶尔发出几声咿咿呀呀的声音,真让人忍不住想逗逗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手也开始有点“小动作”了,抓握东西的能力慢慢增强,别看他们小,小手一抓就能抓住妈妈的手指,哈哈,那感觉可真不错。

再大一点,四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尝试着翻身了,那个小小的身躯,居然能像个小翻滚运动员一样,蜻蜓点水般地翻来翻去。

你有想过吗?这就像小猫学会走路,咕噜噜一转,立马变了个姿势,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然后,六个月的时候,宝宝们可能就能坐起来了。

你说这段时间多令人期待呀,突然之间,宝宝的世界大开,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真是大千世界,任我遨游。

坐着的他们像个小小的国王,旁边的玩具统统成了他们的臣民,玩具小车、小球、小熊,一抓就来,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八九个月,哇,翻身和坐着已经不算什么了,宝宝们开始学着爬了。

小家伙儿一个劲儿地在地上爬,简直就像小螃蟹,左右摇摆,四处探索。

你会发现,突然间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真是小探险家!爬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意外”,摔一跤,哭一声,拍拍小屁股,又继续前行,真的是摔不倒的小勇士。

十个月左右,站立的时间来了。

宝宝们抓着沙发边或者大人的手,慢慢地往上爬,站起来后,心里那个得意呀,简直像是得了世界冠军。

那小腿一抖,站着的样子就像小鸭子,歪歪扭扭的。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他们在学会保持平衡,这可比走路难多了。

每一次站立,都是一次勇敢的挑战。

再往后,宝宝们就开始走了,第一次迈出那几步,简直是家里的一场盛宴,大家都在欢呼,仿佛在庆祝一次伟大的冒险。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点:
- 由上到下:婴儿动作发展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例如先会抬头,再会翻身、爬、站及走、跑。

- 由近及远:动作从身体中心区或中线向远端逐渐发展,从脊柱到四肢发展。

- 从大到小:大肌肉群力量发展要快于小肌肉群。

- 整合发展:身体各部分结构共同工作、相互协调的能力越来越高。

- 分化发展:在做出动作时,身体各部分开始承担他们在动作执行中更成熟的职责时出现的分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动作发展速度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婴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他们的动作能力。

婴幼儿动作发展顺序

婴幼儿动作发展顺序

婴幼儿动作发展顺序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

在婴幼儿期,孩子的动作起初是简单且不协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掌握更加复杂的动作技能。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顺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神奇之旅。

一、抓握能力的发展抓握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在出生后的几个星期里,孩子会表现出一种原始的抓握反射,即对触觉刺激做出抓握动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手指和手掌肌肉逐渐发达,他们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抓取和握住物体。

从生后2-3个月开始,孩子会尝试用整个手掌去抓物体,而不再只是简单地将东西塞进手中。

随着肌肉的进一步发展,大约在4-6个月的时候,孩子可以实现有意识地用拇指和其他手指一起抓握物体。

这被称为“三指抓握”,是婴幼儿手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坐姿控制的发展随着孩子的生长和发育,他们的坐姿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儿无法独立地坐起来,他们的肌肉力量还不够支撑身体。

然而,一旦孩子的躯干肌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他们就能够在6-8个月的时候开始独立地坐起来了。

刚开始时,孩子需要依靠桌子、床或其他支撑物才能保持平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坐姿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可以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况下稳定地坐立。

这标志着孩子的躯干肌肉进一步发展和坐姿控制能力的提高。

三、翻身和爬行的发展除了坐立外,翻身和爬行也是婴幼儿动作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孩子通常会在4-6个月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翻身。

他们会从仰卧位开始,通过扭动身体的方式,逐渐学会翻过身来,进入俯卧位。

这不仅展示了他们躯干肌肉和平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助于他们探索周围环境。

在孩子学会翻身之后,爬行成为他们探索环境和发展肌肉力量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爬行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肌肉,提高手脚的协调能力。

大约在7-10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能够爬行,从简单的仰卧位爬行到俯卧位爬行,再到手膝爬行,最后能够四肢并用地爬行。

婴儿动作的发展的规律和阶段

婴儿动作的发展的规律和阶段

第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第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

其顺序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第三,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第四,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研究发现,满2个月的胎儿便可利用头或臂的旋转,使身体弯曲离开刺激(这是最早的胎动)。

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和其它类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

胎儿在5个月后逐渐获得了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和强直性颈反射等对其生命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本能动作。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1.“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
“预先成熟论”认为,动作是“预先成熟”的结果,后天运动经验在动作发展中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角色。

“可能成熟论”者认为,机能的发展可以引发或转换出新的结构来。

“可能成熟论”者认为,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为“诱导论者”;而“预先成熟论”认为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了心理发展,动作发展促进了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为“助长论者”。

三月翻身五月坐十月爬一岁会站会走路
7周够物,3月抓静物,5月抓单方向的动物,9月抓不同方向的动物
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抓握;在抓握过程中逐步形成手眼协调(标志,有意识和动作协调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对刚学会翻身的宝宝而言,无疑是最危险的物品。从床上滚下、坠落都容易使宝宝的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家长们切不可忽视。建议父母可在宝宝的床边安装护栏,以避免宝宝在享受翻身乐趣的同时,而遭到意外。
婴儿学坐阶段的七大重点
*发展时机:
六至八个月。
*发展状况:
宝宝到了六七个月大时,脊部、背部、腰部已渐渐茁壮,因此从翻身到坐起是连贯动作的自然发展;通常宝宝会先靠着呈现半躺坐的姿势,接下来身体会微微向前倾,并以双手在两侧辅助支撑。
一般来说,六个月至六个半月的婴儿时期,宝宝会开始学会独立的坐姿,但是如果倾倒了,就无法自己恢复坐姿,一直要到八至九个月大时才能不须任何扶助,自己也能坐得好。
*意义:
宝宝会坐得稳了,表示其骨骼发育神经系统、肌肉协调能力等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当然,此时宝宝的劲部发育也慢慢稳定了。
*关于骨骼的问题:
*发展时机:
四至六个月。
*发展状况:
医师表示,婴儿在五至六个月时会有意义地翻身,由于此阶段宝宝的身体各部分发展已臻成熟,会出现反射反应,其发展的历程为俯姿翻为仰姿,再由仰姿翻为俯姿。
*意义:
婴儿身体各部位已渐渐发展成熟,包括神经、骨骼、肌肉等,所有的五一节配合良好,粗动作才能渐渐有所发展。而翻身动作良好,将有助于接下来一二个月后坐姿发展。
*意义:
爬行是所有粗动作发展的基础,让孩子爬行几个月的时间是有许多好处的。首先幼儿利用四脚爬行时,因为他的颈部需要抬高,并且还会左右转动,这样的浍对颈部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幼儿爬行时用手腕支撑身体重量,能手腕的力气,对孩子未来拿汤匙吃饭、拿笔涂鸦都有助益。在宝宝爬行的过程中,更可宝宝膝、臂动作的协调与四肢关节的灵活度。
3、电扇:防止宝宝的手因一时好奇而将其伸入电扇中,父母在选择电扇时,宜选择有加装安全防护的设计,当宝宝一碰触时电扇就会停止,或者加套较细间隔的防护网。
婴儿学走阶段的七大重点
*发展时机:
十至十五个月
*发展状况:
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至十一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意义:
站是走的前驱期,婴儿在学会了站及接下来走的动作之后,其活动力会比之前增加好几倍。
*关于骨骼的问题:
O形腿、X形腿、内八、外八、扁平足这些腿部问题常令父母十分忧心,但对刘士嘉医师表示,这些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情况,无关疾病问题,而是与个人差异有关,会自然而然随着时间而渐渐获得改善,与坐学步车或学习走路毫无关连。
*关于骨骼的问题:
骨科主治医师刘士嘉表示,有些家长会发现宝宝在翻身时,有一只支有内旋的情况,这种情形通常都是因为手臂两侧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所致,父母不必过度担忧,但最好也能带到医院,由专业医师做诊断。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小儿科医师吴芬芬建议,父母可在宝宝清醒时,用手将宝宝的头握住慢慢地转,由上往下带动身体的转动。或者用双手抓住宝宝的脚,慢转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带动身体的翻转。
*安全环境的安排:
针对会站的宝宝所需注意的安全环境如下:
1、桌子:切勿让宝宝独自站在盖有垂落桌巾的桌脚旁边,因为宝宝可能会去拉桌巾而扯下桌面上的东西,造成危险。建议家有学站时期的婴儿,最好不要在桌子上铺设垂落于桌脚的桌巾。
2、冰箱:会站的宝宝也可能会去开冰箱的门,宝宝随意去开启冰箱可能导致危险。父母可使用防止随意开门的门,此外在冰箱上可加贴安全的装置,以防止婴儿随意去开启冰箱。
床对刚学会翻身的宝宝而言,无疑是最危险的物品从床上滚下、坠落都容易使宝宝的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家长们切不可轻忽。建议父母可在宝宝的床边安装护栏,以避免宝宝在享受翻身乐趣的同时,而遭到意外。
*建议辅助工具:
各类有靠背的椅子,或铺有软垫的地板
*安全环境的安排:
当宝宝会坐时,切不可让他单独坐在床上,如果将宝宝置于床上,床面最好与其身体呈垂直的角度,以防有外力或宝宝动作过大而有摔下床的危险。此外,父母可将宝宝坐的空间用护栏围起来,且可放置玩具让宝宝有兴趣坐起来。
此外,为了让宝宝爬得好,一定要将爬行的环境准备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磨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父母可于地板上铺助用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爬行环境。
*建议辅助工具:
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片、软垫、巧拼地板。
*安全环境的安排:
当宝宝到了爬行的阶段,容易碰到的危险地方或物品更多样化了,吴芬芬医师提醒父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1、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对学习爬行的宝宝来说,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为避免发生危险,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功用,并且避免买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
2、桌角、柜子角: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柜子角,对家有学爬的宝宝来说简直就是个“危险地带”,其改善的方式为,最好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就算婴幼儿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抵。
父母也可将宝宝抱起,让他与自己身体保持一段距离,但不要贴着胸部,让宝宝可以看到妈妈的脸,这样可以训练宝宝支撑头部的力量,锻炼颈肌,亦有帮助宝宝翻身的功用。
*建议辅助工具:
小被单、小枕头
*安全环境的安排:
由于此时宝宝大部分的时间是仰卧在床上,因此需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任何危险物品,以防宝宝随意抓握而被弄伤,甚至放入嘴中造成梗塞。
1、最好等宝宝七个月大以后,能够支撑颈部并平稳坐立时再使用。
2、学步车的高度须适合宝宝的身高,不宜过高或过低。
3、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分钟为原则。
4、使用学步车应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安全环境的安排:
学走路的宝宝所碰到的危险比前面几项动作接触的危险来得更多了,在环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费更多的心思。除了居家环境的安全外,父母也可帮宝宝穿上防滑的鞋袜,以防止宝宝跌倒。
*关于骨骼的问题:
有些宝宝在学习走路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这到底正常还是异常呢?刘医师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勿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三岁之后运动协调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不稳都不用过度担心。
很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刘医师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第五个阶段(十三至十五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意义:
当宝宝开始走路就代表着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1、宝宝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
2、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
3、宝宝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第二阶段(十二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十二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十三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他更进一步指出,在扁平足方面,只要宝宝在垫脚时出现弓状,父母就不须胆心。而在O形腿方面,通常99%都是属于生理性情况,通常在宝宝一岁半至二岁半时会渐渐修正,但如果过了三岁之后仍有此问题,就该考虑是否属于病态。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父母可将宝宝放在家中桌子前或是茶几前,最好选择高度与宝宝高度较适当者,再将宝宝喜爱的玩具放置在桌面上,让他站着玩玩具,借此训练他的耐力及稳定性。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依以上五个阶段走路动作发展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
*建议辅助工具:
学步车、楼梯、木板、小椅子
备注:宝宝在使用学步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领。
此外,有些宝宝坐着时背脊会产生突出的情形,可能代表着宝宝太瘦了;但如果发现在背脊突出处有皮肤颜色异常的状况,就须小心留意。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一般来说在宝宝四个月左右,父母可用手支撑宝宝的背部、腰部,让他维持短暂的坐姿。到了六七个月开始学习坐稳时,父母可在宝宝的面前摆放一些玩具,引诱他去抓握玩具,渐渐练习放手之后也能坐稳。
在宝宝学会坐的时候,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宝宝坐的时间不宜太久,因为这个阶段宝宝坐的脊椎骨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长时间让宝宝坐着,容易千万脊椎骨尚示发育完全,如果长时间让宝宝坐着,容易千万脊椎侧弯,千万生长发育的损伤。
刘士嘉医师提醒父母,不要让宝宝采取跪姿使两腿形成“W”状或将两腿压在屁股下,如此都容易影响将来腿部的发展,最好的姿势是采用双腿交叉向前盘坐。
婴儿学爬阶段的七大重点
*发展时机:
八至九个月。
*发展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