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课件:免疫细胞PPT课件
![免疫学课件:免疫细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ca38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9.png)
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概述
信号转导是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信号转导,免疫细胞 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信号转导途径
信号转导途径包括配体-受体相互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 酶受体等,这些途径在免疫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信号转导与免疫功能
信号转导对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活化等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影响 免疫细胞的应答和功能。
粒细胞
功能
粒细胞主要负责消灭入侵的病原 体,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通过 释放抗菌肽和酶来杀死这些微生 物。
作用
在感染发生时,粒细胞会迅速到 达感染部位,通过吞噬作用或释 放化学物质来消灭病原体。
血小板
功能
血小板不仅参与血液凝固,止血和损伤修复,还具有一些免 疫相关功能。它们能够释放出生长因子等化学物质,促进受 损血管的修复。
02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01
02
03
功能
识别外来抗原,激活其他 免疫细胞,清除被感染的 细胞和癌细胞。
种类
包括CD4+辅助T细胞、 CD8+细胞毒T细胞和调节 T细胞。
生命周期
平均存活时间约为一周,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存活 数月或更长时间。
B淋巴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识别并清除外来抗原。
种类
根据其产生的抗体类型,可分为IgM、IgG、IgA、 IgE等。
生命周期
在抗原刺激后,B细胞可以存活数月或更长时间。
NK细胞
功能
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 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 被感染的细胞。
特点
具有自然杀伤活性,无需 抗原特异性结合即可杀死 靶细胞。
作用机制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 等介质,诱导靶细胞凋亡。
《细胞免疫》PPT课件
![《细胞免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1cfde690c69ec3d4bb7581.png)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四、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 2、监控和去除
五、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 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细胞免疫》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
吞
增殖分化 增殖分化
抗
原
摄
噬
细 胞
处 理
T 细胞
B 细胞
淋 巴
增 殖
浆 细胞
抗体
分 泌
取传
因
分
递
子
化
特异性结合
思考:
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和物质有哪些?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2、浆细胞的来源? B细胞被抗原刺激后直接增殖分化;B 细胞被抗原刺激并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 增殖分化;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
3、如化果。切除小鼠的胸腺,其体液免疫功能会
2、如果切除小鼠的胸腺,其免疫功能会如何变 化?
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保存局部体液免疫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㈠免疫功能过强
1、自身免疫病:
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重症肌无力
原因: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响过度,将自 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展攻击而引起的。
细胞免疫PPT课件
![细胞免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fa891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a.png)
3.在两个过程中,最后抗原是怎样 被清除的?
阅读P20 教材第二、三段内容,互助修正学案预习检 查2中的淋巴细胞内容及预习检查4
16
人体内两种主要的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17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起源
造血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B细胞
抗原刺激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18
抗原和抗体
抗原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的各种大分子物质(如:病毒、 细菌、花粉、外源蛋白质等异物 以及自身损伤的细胞等)
系
树突状细胞等)
统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7
阅读提纲
人体的免疫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阅读P20 教材第一段内容,互助修正预习检查3
8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9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10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11
溶菌酶破坏许多病菌的 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12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13
病毒细菌花粉外源蛋白质等异物以及自身损伤的细胞等能识别特定的抗原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抗原21外源蛋白细菌病毒等抗原细胞作用过程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浆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中和或清除抗原发挥免疫效特异抗原识别受体抗原刺激22抗原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增殖分化刺激细胞作用过程细胞免疫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胞裂解死亡t细胞靶细胞裂解增殖分化吞噬了抗原的吞噬细胞24靶细胞原入侵的细胞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杀伤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因子增殖分化刺激已吞噬抗原的吞噬细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效应25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作用对象参与细胞形成时间作用强弱针对针对各种各种病原体病原体仅对仅对某种某种病原体病原体非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先天性先天性生来就有生来就有后天性后天性逐渐形成逐渐形成完成思维训练第完成思维训练第22334455题题26思维训练2给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接种物的性质和小儿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a
阅读P20 教材第二、三段内容,互助修正学案预习检 查2中的淋巴细胞内容及预习检查4
16
人体内两种主要的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17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起源
造血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B细胞
抗原刺激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18
抗原和抗体
抗原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的各种大分子物质(如:病毒、 细菌、花粉、外源蛋白质等异物 以及自身损伤的细胞等)
系
树突状细胞等)
统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7
阅读提纲
人体的免疫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阅读P20 教材第一段内容,互助修正预习检查3
8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9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10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11
溶菌酶破坏许多病菌的 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12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13
病毒细菌花粉外源蛋白质等异物以及自身损伤的细胞等能识别特定的抗原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抗原21外源蛋白细菌病毒等抗原细胞作用过程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浆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中和或清除抗原发挥免疫效特异抗原识别受体抗原刺激22抗原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增殖分化刺激细胞作用过程细胞免疫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胞裂解死亡t细胞靶细胞裂解增殖分化吞噬了抗原的吞噬细胞24靶细胞原入侵的细胞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杀伤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因子增殖分化刺激已吞噬抗原的吞噬细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效应25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作用对象参与细胞形成时间作用强弱针对针对各种各种病原体病原体仅对仅对某种某种病原体病原体非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先天性先天性生来就有生来就有后天性后天性逐渐形成逐渐形成完成思维训练第完成思维训练第22334455题题26思维训练2给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接种物的性质和小儿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a
细胞免疫ppt课件
![细胞免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dc51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a.png)
APC提呈的抗原信息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相匹配时,T细胞被激活,开始 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
T细胞激活
T细胞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抗原信息,第二信号来 自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胞因子。
第一信号使T细胞进入激活状态,第二信号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或记忆 T细胞。
T细胞激活后,会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进一步调节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 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不 同的作用,如干扰素-γ(IFN-γ)促 进Th1细胞的分化,而白细胞介素-4 (IL-4)促进Th2细胞的分化。
细胞因子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分 化以及效应功能,如促进T细胞的活 化、增殖和分化为Th1、Th2、Th17 等亚型。
B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吞噬并消 化病原体和细胞碎片 。
细胞因子分泌:调节 免疫反应。
抗原提呈:将抗原信 息传递给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高效地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
免疫激活
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和分化。
免疫调节
抑制或促进T细胞应答。
其他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T细胞
非特异性地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 细胞。
抑制其他T细胞的活化,维持免疫稳 态。
细胞毒性T细胞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来自激活与03调节
抗原识别
抗原识别是细胞免疫的第一步,主要依赖于抗原提呈细胞(APC)和T细 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APC通过吞噬、加工和提呈抗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 的免疫应答。
T细胞激活
T细胞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抗原信息,第二信号来 自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胞因子。
第一信号使T细胞进入激活状态,第二信号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或记忆 T细胞。
T细胞激活后,会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进一步调节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 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不 同的作用,如干扰素-γ(IFN-γ)促 进Th1细胞的分化,而白细胞介素-4 (IL-4)促进Th2细胞的分化。
细胞因子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分 化以及效应功能,如促进T细胞的活 化、增殖和分化为Th1、Th2、Th17 等亚型。
B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吞噬并消 化病原体和细胞碎片 。
细胞因子分泌:调节 免疫反应。
抗原提呈:将抗原信 息传递给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高效地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
免疫激活
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和分化。
免疫调节
抑制或促进T细胞应答。
其他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T细胞
非特异性地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 细胞。
抑制其他T细胞的活化,维持免疫稳 态。
细胞毒性T细胞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来自激活与03调节
抗原识别
抗原识别是细胞免疫的第一步,主要依赖于抗原提呈细胞(APC)和T细 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APC通过吞噬、加工和提呈抗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 的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ppt-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免疫细胞ppt-医学免疫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0407ec804d2b160b4ec0e5.png)
7
LSC继续分 化为T细胞、B 细胞和NK细胞。
MSC 进 一 步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DC 细胞、中性粒 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肥 大细胞、红细 胞和血小板。
2020年10月2日
8
HSC发 育为成熟免 疫细胞的每 一阶段均需 多种细胞因 子参与。
2020年10月2日
9
免疫细胞分化过程
淋巴细胞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 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45%,在机体免疫应答中 起核心作用。
2020年10月2日
21
淋巴细胞的显著特征是其异质性,可分为许 多表型和功能各异的群体,包括T细胞、B细胞 和NK细胞,T/B细胞还可分为许多形态相似而 功能不同的亚群。
2020年10月2日
22
各个淋巴细胞群和亚群在免疫应答 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共同完成 对抗原的识别、应答和清除,维持机体 内环境的稳定。
2020年10月2日
14
脐血移植: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 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可以重建 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HSC,可用于移植。
2020年10月2日
15
脐血移植的优势:
来源丰富、取材简单;
对供受体HLA相符的要求相对较低;
不易受病毒或残肿瘤细胞污染;
HSC增殖和自我增殖能力强;
2020年10月2日
19
存在困难:
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比例不足1%,难以获得 足量高纯度HSC;
HSC虽可在体外扩增,但增殖能力往往衰减, 且易走向分化;
HSC生物学尚未完全弄清,外源基因导入后其 表达难以控制;
90%HSC处于非增殖期,多种载体对其转染效
率较低。
2020年10月2日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pt课件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96d37c281e53a5902ff06.png)
免疫器官和免疫 细胞
一、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由不成熟发育为成熟的免疫功能 细胞的场所
1.骨髓
由骨髓基质细胞构成微环境
多能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发育, 成熟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及B细胞
2.胸腺 Thymus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上皮细胞及 其产生的胸腺素作用下→分化成熟T淋巴 细胞。
3)阴性选择
❖ 主要在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进行。 ❖ 位于该处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高水平表达
MHC-I类和MHC-II类分子。 ❖ 在胚胎发育过程,机体自身抗原成份能与巨噬细胞
和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类或I类分子结合形成复 合物。则这细胞发生自身耐受,停止发育,表现为 对该种自身抗原的反正T细胞克隆清除或克隆存在 但功能丧失,即成为克隆无能状态。
❖ 只有那未跟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表面自身 抗原肽-MHC-II类或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的SP 细胞,离开胸腺继续分化、发育为具有识别 非己抗原能力的T细胞。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 指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膜分子,包括了T细胞表 面受体和T细胞表面抗原。
❖ T细胞表面抗原: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信号 传导、及激活的抗原主要有MHC抗原和分化 抗原。
二、外周免疫器官
❖ (一)淋巴结 ❖ 主要含T、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然状细胞。
❖ 淋巴结是淋巴液的滤器,也是具有免疫活性 的T、B细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 应答的重要场所。
❖ 2、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 1)、过滤淋巴液:通过淋巴窦→吞噬细胞、 抗体、杀伤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有毒物 质→防止病原体的扩散作用。
+、CD2+、CD3+、CD4-、
一、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由不成熟发育为成熟的免疫功能 细胞的场所
1.骨髓
由骨髓基质细胞构成微环境
多能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发育, 成熟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及B细胞
2.胸腺 Thymus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上皮细胞及 其产生的胸腺素作用下→分化成熟T淋巴 细胞。
3)阴性选择
❖ 主要在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进行。 ❖ 位于该处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高水平表达
MHC-I类和MHC-II类分子。 ❖ 在胚胎发育过程,机体自身抗原成份能与巨噬细胞
和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类或I类分子结合形成复 合物。则这细胞发生自身耐受,停止发育,表现为 对该种自身抗原的反正T细胞克隆清除或克隆存在 但功能丧失,即成为克隆无能状态。
❖ 只有那未跟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表面自身 抗原肽-MHC-II类或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的SP 细胞,离开胸腺继续分化、发育为具有识别 非己抗原能力的T细胞。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 指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膜分子,包括了T细胞表 面受体和T细胞表面抗原。
❖ T细胞表面抗原: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信号 传导、及激活的抗原主要有MHC抗原和分化 抗原。
二、外周免疫器官
❖ (一)淋巴结 ❖ 主要含T、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然状细胞。
❖ 淋巴结是淋巴液的滤器,也是具有免疫活性 的T、B细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 应答的重要场所。
❖ 2、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 1)、过滤淋巴液:通过淋巴窦→吞噬细胞、 抗体、杀伤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有毒物 质→防止病原体的扩散作用。
+、CD2+、CD3+、CD4-、
免疫细胞ppt课件
![免疫细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aa7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a.png)
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调节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
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 化、活化以及功能表达,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共刺激信号与免疫细胞的激活
共刺激信号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抗原刺激外,还需要共刺激信号的参与才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共刺激信号通常来自抗 原提呈细胞或淋巴细胞上的配体与受体相互作用。
免疫细胞ppt课件
• 免疫细胞概述 • 免疫细胞的种类 • 免疫细胞的激活与调节 • 免疫细胞的疾病相关性 • 免疫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01
免疫细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 疫应答相关的细胞。
分类
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等。
免疫细胞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维持机体内部 稳定。
作用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免疫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发育
免疫细胞的发育始于骨髓中的干细胞 ,经过一系列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成熟 的免疫细胞。
分化
在发育过程中,免疫细胞受到不同的 信号刺激,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免疫细 胞,执行特定的功能。
02
免疫细胞的种类
T细胞
01
02
03
功能
免疫细胞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细胞因子疗法
通过注射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细胞疫苗疗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免疫细胞,使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特定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PPT课件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37e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b.png)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基因和 信号分子的调控。
详细描述
在发育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历了从祖细胞到前体细胞再到成 熟细胞的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和信号分子 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调节,以确保淋巴细胞能够有效地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02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S
病毒感染
NK细胞能够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 而控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因此NK细胞 的功能异常与病毒感染的易感性有关。
05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抗原提呈作用,能够吞噬、消化并降解外来病原体或 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词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产生抗体、细胞毒性和调节免疫反 应等方式抵御外来病原体。
详细描述
T细胞主要通过细胞毒性和信号传递等方式清除被感染的细胞或异常细胞,而B 细胞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外来病原体,NK细胞则可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总结词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之间存在复杂 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
淋巴细胞通过释放不同的化学信号以 及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共同 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防止病 原体入侵和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NK细胞的激活和调控
激活
NK细胞的激活需要信号转导通路的触发,如激酶、受体等,这些信号转导通路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的 反应。
调控
NK细胞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这些因素能够影响NK细胞的增殖、分化、功 能和凋亡。
详细描述
在发育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历了从祖细胞到前体细胞再到成 熟细胞的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和信号分子 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调节,以确保淋巴细胞能够有效地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02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S
病毒感染
NK细胞能够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 而控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因此NK细胞 的功能异常与病毒感染的易感性有关。
05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抗原提呈作用,能够吞噬、消化并降解外来病原体或 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词
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产生抗体、细胞毒性和调节免疫反 应等方式抵御外来病原体。
详细描述
T细胞主要通过细胞毒性和信号传递等方式清除被感染的细胞或异常细胞,而B 细胞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外来病原体,NK细胞则可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总结词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
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之间存在复杂 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
淋巴细胞通过释放不同的化学信号以 及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共同 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防止病 原体入侵和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NK细胞的激活和调控
激活
NK细胞的激活需要信号转导通路的触发,如激酶、受体等,这些信号转导通路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的 反应。
调控
NK细胞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这些因素能够影响NK细胞的增殖、分化、功 能和凋亡。
免疫学第九章免疫细胞PPT课件
![免疫学第九章免疫细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2dac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5.png)
在骨髓中发育为前体DC细胞,随后迁移到外周组织。
DC细胞的分化
在外周组织中接受不同的信号刺激,分化为不同亚型的DC细胞。
调节性DC细胞的分化
在特定的免疫微环境中,由其他DC细胞或巨噬细胞分化而来。
DC细胞的激活和调节
抗原刺激
DC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被激活并启 动免疫应答。
共刺激分子
DC细胞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 提供激活信号。
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执行体 液免疫应答。
滤泡B细胞
参与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 。
调节性B细胞
通过产生IL-10和TGF-β等细胞因 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浆细胞样B细胞
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B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识别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BCR) 识别抗原。
激活和分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分化为浆 细胞或记忆B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呈递
DC细胞能够摄取并加工抗原,将其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T细胞活化
DC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导和共刺激分子等机制激活 T细胞。
免疫调节
DC细胞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 活化和凋亡。
DC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前体DC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01
02
03
04
辅助T细胞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 T细胞和B细胞,协助免疫应
答。
细胞毒T细胞
识别并破坏被感染或异常的细 胞。
调节T细胞
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 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维持
免疫稳态。
DC细胞的分化
在外周组织中接受不同的信号刺激,分化为不同亚型的DC细胞。
调节性DC细胞的分化
在特定的免疫微环境中,由其他DC细胞或巨噬细胞分化而来。
DC细胞的激活和调节
抗原刺激
DC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被激活并启 动免疫应答。
共刺激分子
DC细胞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 提供激活信号。
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执行体 液免疫应答。
滤泡B细胞
参与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 。
调节性B细胞
通过产生IL-10和TGF-β等细胞因 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浆细胞样B细胞
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B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识别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BCR) 识别抗原。
激活和分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分化为浆 细胞或记忆B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呈递
DC细胞能够摄取并加工抗原,将其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T细胞活化
DC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导和共刺激分子等机制激活 T细胞。
免疫调节
DC细胞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 活化和凋亡。
DC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前体DC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01
02
03
04
辅助T细胞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 T细胞和B细胞,协助免疫应
答。
细胞毒T细胞
识别并破坏被感染或异常的细 胞。
调节T细胞
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 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维持
免疫稳态。
《免疫细胞存储》课件
![《免疫细胞存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c7ba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9.png)
《免疫细胞存储》PPT课件
目录
• 免疫细胞存储概述 • 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 免疫细胞存储的方法与流程 • 免疫细胞存储的应用与前景 • 免疫细胞存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实际案例分享
01
免疫细胞存储概述
免疫细胞存储的定义
免疫细胞存储是指将人体内的免疫细 胞,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分离 、检测、培养、扩增和储存等一系列 操作,以便在将来需要时进行使用。
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和工程 学原理来修复、替代或再生人体
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免疫细胞存储可以为再生医学和 组织工程提供高质量的细胞来源
,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存储的免疫细胞可以与干细胞等 其他类型的细胞共同培养和应用
,促进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
新药研发与疫苗制备
新药研发和疫苗制备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免疫细胞存储可以为新药研发和疫苗制备提供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加速新药研发和疫苗制 备的进程。
存储的免疫细胞可以用于研究免疫细胞的生理和药理特性,以及筛选和评估新药和疫苗的效 果和安全性。
05
免疫细胞存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免疫细胞的活性保持
1 2 3
低温环境
维持免疫细胞活性需要低温环境,一般在-180℃ 左右的液氮中存储,以降低细胞代谢率,延长细 胞存活时间。
封闭式存储
采用封闭式存储容器,避免与外界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检测
在存储过程中定期对免疫细胞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
提高存储效率与降低成本
优化存储容器设计
通过改进存储容器的设计,提高细胞的装载密度,从而提高存储效 率。
自动化操作
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免疫细胞的分离、检测、补充等操作,降低人 工操作的误差和成本。
目录
• 免疫细胞存储概述 • 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 免疫细胞存储的方法与流程 • 免疫细胞存储的应用与前景 • 免疫细胞存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实际案例分享
01
免疫细胞存储概述
免疫细胞存储的定义
免疫细胞存储是指将人体内的免疫细 胞,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分离 、检测、培养、扩增和储存等一系列 操作,以便在将来需要时进行使用。
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和工程 学原理来修复、替代或再生人体
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免疫细胞存储可以为再生医学和 组织工程提供高质量的细胞来源
,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存储的免疫细胞可以与干细胞等 其他类型的细胞共同培养和应用
,促进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
新药研发与疫苗制备
新药研发和疫苗制备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免疫细胞存储可以为新药研发和疫苗制备提供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加速新药研发和疫苗制 备的进程。
存储的免疫细胞可以用于研究免疫细胞的生理和药理特性,以及筛选和评估新药和疫苗的效 果和安全性。
05
免疫细胞存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免疫细胞的活性保持
1 2 3
低温环境
维持免疫细胞活性需要低温环境,一般在-180℃ 左右的液氮中存储,以降低细胞代谢率,延长细 胞存活时间。
封闭式存储
采用封闭式存储容器,避免与外界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检测
在存储过程中定期对免疫细胞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
提高存储效率与降低成本
优化存储容器设计
通过改进存储容器的设计,提高细胞的装载密度,从而提高存储效 率。
自动化操作
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免疫细胞的分离、检测、补充等操作,降低人 工操作的误差和成本。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HSC) PPT课件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HSC)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0065421ed9ad51f01df25e.png)
脐血T、B细胞相对不成熟,GVHD发生率低; 脐血NK和LAK细胞多,有利于GVL; 脐血含基质细胞,能提供HSC生长的微环境。
2009.02.27报道:
一名26岁产妇临产前突然查出患白血病,第 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专家待其分娩后,用该产 妇父亲“骨髓和外周血” HSC+ 婴儿出生时采集 的脐带血对白血病进行联合移植治疗,获得成功。
通过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使骨髓 HSC 进入外周血,采集分离约 200ml外周血
即可获得足够数量HSC并用于移植。
脐血移植: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 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可以重建 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HSC,可用于移植。
脐血移植的优势:
来源丰富、取材简单; 对供受体HLA相符的要求相对较低; 不易受病毒或残留肿瘤细胞污染; HSC增殖和自我增殖能力强;
适应症:
恶性血液疾病
重症免疫缺陷
遗传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病
放/化疗后造血支持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
骨髓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骨髓移植: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使用。 HSC 存在于扁骨、
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为采集600ml骨髓,
需给供者局部麻醉,经多次骨穿才能完成。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与基因治疗
HSC是导入外源基因理想的靶细胞:
HSC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在患者体内长期存 活并表达外源基因产物; H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分化成的转基因血细 胞可分布全身发挥效应; 多种疾病与造血细胞异常有关,将缺学家在Science上报道:
从 2 名患有严重免疫缺陷症的患儿骨髓中抽取 HSC ,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正常基因导入 其中,然后回输给病孩。经 10 个月随访,获得 较满意的效果,患儿免疫系统达到正常水平。
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PPT课件
![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082d3b172ded630a1cb6a5.png)
目前常用于检测人类NK细胞的表面标志有 CD16(又称Leu抗原): 是NK细胞表面的一种低亲和IgGFc
受体 (FcRIII) CD56(又称Leu19或NKH-1抗原) CD57(HNK-1、Leu-7) CD2(OKT-11、Leu-5)、CD8-、P58、P70、P30等。 24
3. NK细胞的活化受体和抑制受体
MHC抗原 MHCI(所有T细胞)、MHCII(活化T细胞)
分化抗原
CD3、CD4、CD8、- CD25、CD28、CD45等
9
3. T细胞亚群
❖ TCR双肽链的构成不同:TCR、 TCR
❖ CD分子表达情况不同:CD4+(MHCII )、 CD8+
(MHCI)
❖ TCR+T细胞的功能不同:调节性T细胞(Th、Ts)
(1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 LAK)
其主要特征为:
具有LGL的形态特征;
能杀伤对NK细胞不敏感的实体瘤细胞,具有广泛的杀瘤谱;
仅能被IL—2等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
LAK细胞前体及效应细胞均为非黏附细胞;
对放射线敏感。
-
29
目前尚未发现LAK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许多实验表 明,LAK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是NK细胞。
一、淋巴细胞
-
4
(一)T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
1. T细胞的分化发育
多能造血干细胞
Three phase
CD4-CD8-(DN) CD4+CD8+(DP) CD4+/CD8+(SP)
淋巴样干细胞 胸腺外
前T 胸腺
成熟T
受体 (FcRIII) CD56(又称Leu19或NKH-1抗原) CD57(HNK-1、Leu-7) CD2(OKT-11、Leu-5)、CD8-、P58、P70、P30等。 24
3. NK细胞的活化受体和抑制受体
MHC抗原 MHCI(所有T细胞)、MHCII(活化T细胞)
分化抗原
CD3、CD4、CD8、- CD25、CD28、CD45等
9
3. T细胞亚群
❖ TCR双肽链的构成不同:TCR、 TCR
❖ CD分子表达情况不同:CD4+(MHCII )、 CD8+
(MHCI)
❖ TCR+T细胞的功能不同:调节性T细胞(Th、Ts)
(1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 LAK)
其主要特征为:
具有LGL的形态特征;
能杀伤对NK细胞不敏感的实体瘤细胞,具有广泛的杀瘤谱;
仅能被IL—2等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
LAK细胞前体及效应细胞均为非黏附细胞;
对放射线敏感。
-
29
目前尚未发现LAK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许多实验表 明,LAK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是NK细胞。
一、淋巴细胞
-
4
(一)T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
1. T细胞的分化发育
多能造血干细胞
Three phase
CD4-CD8-(DN) CD4+CD8+(DP) CD4+/CD8+(SP)
淋巴样干细胞 胸腺外
前T 胸腺
成熟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活化的Mφ通过调理作用、ADCC、释放活性 氧和酶类杀伤靶细胞。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又名大淋巴细胞)
表型:CD3-CD56+CD16+的淋巴样细胞, 其中CD16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FcγRⅢ)
来源及分布: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 主要分布在外周血、肝和脾等。
Granzyme Perforin
FasL Fas
NK Cell
Target Cell
TNF-α TNFR-Ⅰ
Apoptosis
NK细胞的受体与识别分子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识别靶细胞表面糖基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识别自身MHC-Ⅰ分子
两种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生理情况下抑制性受体与HLA-Ⅰ类分子亲 和力较强,抑制信号占优势,病理情况下 当靶细胞HLA-Ⅰ类分子异常,活化性受 体占优势,产生杀伤作用。
表面高表达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εRⅠ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其它固有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见抗原提呈细胞) γδT细胞(见T淋巴细胞) B1细胞(见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 T淋巴细胞的功能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Developing T cell
Thymic strom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thymus
T淋巴细胞的发育
骨髓来源T祖细胞(Pro-T)最终在胸腺发育为 成熟的T细胞。
成熟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 功能性TCR表达、自身MHC限制及自身免疫耐 受
T细胞成熟可分为三个时期: 双阴性细胞时期(DN): CD4-CD8双阳性细胞时期(DP):CD4+CD8+ 单阳性T细胞(SP):CD4+CD8-/CD4-CD8+
NK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acking up" CD8 T cells
CD8 killer
Infected cell
KILLS!
NK
Infected cell
Virus has downregulated MHC class I
NKT细胞
生物学特点:
特殊T细胞亚群,组成性表达NK1.1分子和 TCR-CD3复合物;主要为CD4-CD8-T细胞;
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脾、胸腺; 大多数为TCRαβ型,少数为TCRγδ型,TCR
缺乏多样性,密度低; 抗原识别谱窄且不受MHC限制,TCR识别
CD1分子提呈的脂类。
NKT细胞
生物学功能:
细胞毒作用: 分泌穿孔素,或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 细胞凋亡
础上的,接受抗原刺激,主动产生或接受免 疫分子被动获得的。
固有免疫细胞
一、吞噬细胞 二、NK细胞 三、NKT细胞 四、其它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
吞噬细胞(phagocyte)
单核/巨噬细胞:
✓ 富含溶酶体和线粒体; ✓ 定居的Mφ:库普弗细胞、小胶质细胞、破
骨细胞、胸腺巨噬细胞等。
✓ 甘露糖受体:结合病原菌细胞壁甘露糖残基。 ✓ 清道夫受体:识别LPS、磷壁酸、脂蛋白等。 ✓ Toll样受体:识别多种病原体相关配体,已
确认的家族成员有10个,TLR1-10。
Toll样受体
Toll样受体 TLR分子的胞质区高度保守
巨噬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
Cellular expression of TLR
R&D systems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Mφ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调理性受体及作用 ✓ IgGFc受体:FcγR ✓ 补体受体:C3bR/C4bR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Mφ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 消化和清除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生物学功能 直接杀伤、ADCC、分泌细胞因子(IFN-γ, TNF等)
Cytokines
Tumor cells
IL-12 IL-23
Virus infected cells Apoptosis
IL-15…
杀伤功能
DC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NK Cell
Proliferation
Effector cytokines
IFN-γ GM-CSF TNF-α….
IL-2
T cell
调节特异性 性免疫应答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 与补体攻膜复合物效应类似
FasL和Fas途径 启动caspase,诱导细胞凋亡
TNF-α和TNFR-Ⅰ途径 与FasL作用相似
NK细胞的杀伤机制
ROI系统和RNI系统
氧非依赖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吞噬细胞的功能 ——介导并促进炎症反应
趋化及活化因子:MCP-1/IFN-γ/GM-CSF/IL-8等 促炎因子:IFN-α/β; TNF-α 炎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溶菌酶、尿激酶
巨噬细胞的功能
免疫调节
产生IL-1β、TNF-α、IL-6,12,18,10等多种细 胞因子调节应答。
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IL-4、IFN-γ、趋化因子等细胞因 子。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主要特点: 嗜酸性颗粒中含多种酶类,包括过氧 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组蛋白、 芳香硫酸酯酶和组胺酶等
主要功能: 参与抗寄生虫免疫;负调节肥大细胞 介导的超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与肥大细胞(mast cell)
免疫细胞
Immun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
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等 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细胞因子等
免疫应答的分类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进化中形成
的,出生即具备,非特异性抵抗的防卫机制。
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基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含初级和次级颗粒;总WBC的50-70%;寿
命短;强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作用早。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Mφ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模式识别受体(PRR) ——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 PAMP)
活化的Mφ通过调理作用、ADCC、释放活性 氧和酶类杀伤靶细胞。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又名大淋巴细胞)
表型:CD3-CD56+CD16+的淋巴样细胞, 其中CD16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FcγRⅢ)
来源及分布: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 主要分布在外周血、肝和脾等。
Granzyme Perforin
FasL Fas
NK Cell
Target Cell
TNF-α TNFR-Ⅰ
Apoptosis
NK细胞的受体与识别分子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识别靶细胞表面糖基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识别自身MHC-Ⅰ分子
两种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生理情况下抑制性受体与HLA-Ⅰ类分子亲 和力较强,抑制信号占优势,病理情况下 当靶细胞HLA-Ⅰ类分子异常,活化性受 体占优势,产生杀伤作用。
表面高表达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εRⅠ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其它固有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见抗原提呈细胞) γδT细胞(见T淋巴细胞) B1细胞(见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 T淋巴细胞的功能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Developing T cell
Thymic strom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thymus
T淋巴细胞的发育
骨髓来源T祖细胞(Pro-T)最终在胸腺发育为 成熟的T细胞。
成熟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 功能性TCR表达、自身MHC限制及自身免疫耐 受
T细胞成熟可分为三个时期: 双阴性细胞时期(DN): CD4-CD8双阳性细胞时期(DP):CD4+CD8+ 单阳性T细胞(SP):CD4+CD8-/CD4-CD8+
NK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acking up" CD8 T cells
CD8 killer
Infected cell
KILLS!
NK
Infected cell
Virus has downregulated MHC class I
NKT细胞
生物学特点:
特殊T细胞亚群,组成性表达NK1.1分子和 TCR-CD3复合物;主要为CD4-CD8-T细胞;
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脾、胸腺; 大多数为TCRαβ型,少数为TCRγδ型,TCR
缺乏多样性,密度低; 抗原识别谱窄且不受MHC限制,TCR识别
CD1分子提呈的脂类。
NKT细胞
生物学功能:
细胞毒作用: 分泌穿孔素,或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 细胞凋亡
础上的,接受抗原刺激,主动产生或接受免 疫分子被动获得的。
固有免疫细胞
一、吞噬细胞 二、NK细胞 三、NKT细胞 四、其它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
吞噬细胞(phagocyte)
单核/巨噬细胞:
✓ 富含溶酶体和线粒体; ✓ 定居的Mφ:库普弗细胞、小胶质细胞、破
骨细胞、胸腺巨噬细胞等。
✓ 甘露糖受体:结合病原菌细胞壁甘露糖残基。 ✓ 清道夫受体:识别LPS、磷壁酸、脂蛋白等。 ✓ Toll样受体:识别多种病原体相关配体,已
确认的家族成员有10个,TLR1-10。
Toll样受体
Toll样受体 TLR分子的胞质区高度保守
巨噬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
Cellular expression of TLR
R&D systems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Mφ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调理性受体及作用 ✓ IgGFc受体:FcγR ✓ 补体受体:C3bR/C4bR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Mφ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 消化和清除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生物学功能 直接杀伤、ADCC、分泌细胞因子(IFN-γ, TNF等)
Cytokines
Tumor cells
IL-12 IL-23
Virus infected cells Apoptosis
IL-15…
杀伤功能
DC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NK Cell
Proliferation
Effector cytokines
IFN-γ GM-CSF TNF-α….
IL-2
T cell
调节特异性 性免疫应答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 与补体攻膜复合物效应类似
FasL和Fas途径 启动caspase,诱导细胞凋亡
TNF-α和TNFR-Ⅰ途径 与FasL作用相似
NK细胞的杀伤机制
ROI系统和RNI系统
氧非依赖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吞噬细胞的功能 ——介导并促进炎症反应
趋化及活化因子:MCP-1/IFN-γ/GM-CSF/IL-8等 促炎因子:IFN-α/β; TNF-α 炎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溶菌酶、尿激酶
巨噬细胞的功能
免疫调节
产生IL-1β、TNF-α、IL-6,12,18,10等多种细 胞因子调节应答。
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IL-4、IFN-γ、趋化因子等细胞因 子。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主要特点: 嗜酸性颗粒中含多种酶类,包括过氧 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组蛋白、 芳香硫酸酯酶和组胺酶等
主要功能: 参与抗寄生虫免疫;负调节肥大细胞 介导的超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与肥大细胞(mast cell)
免疫细胞
Immun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
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等 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细胞因子等
免疫应答的分类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进化中形成
的,出生即具备,非特异性抵抗的防卫机制。
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基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含初级和次级颗粒;总WBC的50-70%;寿
命短;强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作用早。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抗原异物
Mφ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模式识别受体(PRR) ——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 P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