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商业贸易、物种交流与文化交流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商业贸易、物种交流与文化交流

一、中国古代商贸、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

(一)中国古代商贸的发展

1.先秦的商业:商周时期,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战国,“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私商兴起。

2.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重农抑商,商贸活动严格限制在政府控制的市里。

3.隋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坊市制度被突破;宋代出现纸币——交子。

4.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二)信贷与商业契约

1.信贷:《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货币信贷;唐代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类似于现代汇票的“飞钱”出现;宋代交子、会子、官子等纸币开始使用,

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2.契约:商周时期产生契约;汉代后,涉及买卖、典当、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以及收养、雇佣、立嗣、买卖人口等人身关系事宜,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三)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1.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1)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通西域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2)贸易交流:中国丝绸运往中亚、欧洲,将欧洲和西域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如葡萄、石榴、良马等物种。

(3)丝路衰落:唐朝以后,受格局、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1)历程:西汉,中国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宋元以后,由于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于航海,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明代,郑和下西洋。

(2)物种交流:中国的丝绸、茶叶大量出口,高产农作物玉米、番薯等引进中国。

(四)中外文化交流

1.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至西方,对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起到重大作用。

2.宗教传入: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创作。并经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3.西学东渐: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神学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及人文科学,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西方。

二、世界市场、商业贸易与物种交流

(一)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经贸状况

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首次建立了与东亚、美洲的直接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殖民扩张:西班牙、葡萄牙首先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其后,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行列,世界市场拓展。

2.商业贸易的变化

(1)世界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商业城市地位下降,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出现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拍卖市场、百货公司等;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出现。如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

(3)新的商品大量出现:烟草、可可、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价格不断降低。

3.物种的外传及影响

(1)物种传播

①传播: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入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②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农作物品种有小麦、水稻、黄瓜、甘蔗等。畜禽类有牛、驴、马、猪、鸡等。

(2)影响

①刺激人口增加,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中国、欧洲人口都有大幅度增加。

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改变了欧洲人的食物结构,明清时期,中国的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小麦引种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业兴盛。

③增加了粮食的供给总量,大量盈余的粮食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④美洲耐旱物种的引进,促进了荒山、丘陵、滩涂、沙地的利用,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经贸状况

1.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原因

(1)需求增加:工业革命后,工厂的产品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原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

(2)交通运输: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殖民势力:工业革命给资产阶级带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4)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最

终确立。

2.世界贸易的发展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②西方国家通过输出商品、掠夺原料,攫取巨额利润。

③亚非拉国家主权不完整,在世界市场中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成为西

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②垄断组织出现。它们不但控制本国贸易,还控制落后国家或后起工业化国家的贸易,形成经营品种无所不包的大型贸易组织。

③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西方国家对外经贸活动的主导形式,

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本、技术和人员的流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贸状况

1.国际贸易:吸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二战后,建立了世界贸易体系,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两极格局解体后,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体系化的趋势。

2.国际金融:二战后,成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范了世界金融秩序,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规范,缓解了国际金融风

险的蔓延和危害。

3.现代科技的突破性发展:互联网与金融、贸易、生活日益融合,大大推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