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魏晋南北朝书法

合集下载

第四讲03 图说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

第四讲03 图说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

第四讲03 图说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六、魏晋楷书、行书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

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

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

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

又有王珣(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1、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宣示表》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现在传下来的是逸少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2、王羲之《黄庭经》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

3、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行书第一”。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魏晋南北朝书法、美术概述

魏晋南北朝书法、美术概述

书法浅论之魏晋南北朝书法魏蜀吴三分天下鼎立之后,汉代书法遗风余烈。

特别是魏武帝重视书法刻碑,出现了韦诞、钟繇等许多知名书法大家,从《吴衡阳郡太守葛府君碑》开始,楷书成了行世之主要书体,从此以后以楷书为主的五大书体开始并行运用,发展甚快。

楷书创始人钟繇被魏文帝封为武亭侯,汉末举考孝廉,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好学多才,致力于写字,三十七年如一日,“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入厕忘出”。

首创法帖《宣示表》、《力命奏表》。

独创了“横笔轻直笔重”楷书特有的风韵,誉为“楷书之祖”。

楷书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汉字最终定型,草书成熟标志着中国书法之体已经发展齐全,以汉字为依据的中国书法,沿着篆、隶、行、草五体所创的道路,稳定的向前发展。

晋代东迁之后社会动乱,上层部分人厌世享乐之风盛行,以弄翰玩墨为乐事寄托情怀,或“悟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

加之传统师承影响以及书法理论的发展,大批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应运而生,其中造诣最深、声望最高的当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羲之誉为“书圣”。

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七岁起自幼学书卫夫人的楷书,后学钟繇、张芝,博采众美推陈出新,集众家之大成,有铁画银钩之誉,名辉书坛震古烁今,为历代敬仰。

书法在南北朝时期形成两大派,南朝因袭晋制不准立碑,北朝则盛行刻碑。

当时,贴作行草流利为美,碑刻宜作隶书,以古朴方严为尚,雄奇方朴富有豪气。

隋朝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动乱局面。

刻碑一百多种,是魏碑转化为唐楷的过渡和关键,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的影响极深。

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一.六朝三杰的绘画艺术六朝三杰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顾恺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在诗文、绘画、词赋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又因顾恺之行事似痴,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考研必备

《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考研必备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按装饰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

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

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

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1>.半坡类型的彩陶:施彩的陶器通常为圈底或平底钵、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等。

花纹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部位,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

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后者具有浓厚的绘画意趣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2>.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

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有鸟、雨、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行的纹饰母题是圆点、弧边三点、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植物纹显著增加。

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1>.石岭下类型的彩陶:流行变形鸟纹、弧边三角纹及圆圈纹,构图简洁疏朗;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瓮、瓶、盆、罐等器形,装饰面积大,纹样以旋窝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具有构图繁密、回旋多变至特色。

<2>.半山类型的彩陶:多小口鼓腹双耳壶、单耳瓶等器形,造型稳重大方,流行红黑相间的的锯齿纹及漩涡纹,色调和谐热烈。

3_魏晋书法

3_魏晋书法

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
• 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 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 表奏。原墨迹本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 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 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 • 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 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 梁武帝等所说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 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
三、陆机的草书
• 陆机(261年 — 303年),字士衡,吴郡 人。为吴国大将军陆逊之后。陆机与弟 陆云俱有文名,吴国灭亡九年后来到洛 阳,当时具有文宗地位的张华非常赏识 陆氏兄弟的文才,说二陆入洛是“利获 二俊”。“八王之乱”时,陆机投靠成 都王司马颖,任河北大都督,兵败被杀。
பைடு நூலகம் 平 复 帖
《平复帖》释文
《 州 民 帖 》
《州民帖》
• 《州民帖》释文 :顿首,州民卫瓘惶恐 死罪。中阙音 / 敬,望想报怀。在外累年, 始尔得 / 还,情甚踊跃。旦至卅里,上须 节 / 度。明日乃入奉说,欣承福祚。自白 / 不具。瓘惶恐死罪死罪。
《州民帖》
• 由《州民帖》来看,卫瓘的“草稿”在结构、 风格上都与章草有所不同,表现出了“流便” 和“妍媚”的倾向。卫瓘“草稿”的显著特点 在于扩张了章草的笔势,把章草体具有的横展 笔势变为“纵引”,从而改变了章草笔法,同 时也导致了草书形态的变化。 • 卫瓘的草书,时议誉为“放手流便”。唐朝书 论家张怀瓘说,卫瓘作“草稿”是“率情运用, 不以为难”,有“天姿特秀”的美感,谓其草 势“若鸿雁奋六翮,飘飘乎清风之上”(《书 断· 中》“卫瓘”条)。
二、魏国《正始石经》
• 魏国刻立的石经,只刻了《尚书》、《 春秋》两部古文学家传授的经典,据说 是为了补汉朝《熹平石经》之不足。因 为刻于正始年间,称为《正始石经》。 每字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书体书刻, 故后人称为《三体石经》。

中国艺术研究院视觉传达设计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 考研辅导

中国艺术研究院视觉传达设计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 考研辅导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考研招生信息、考试科目、导师育明教育提示: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实践类)考生须知一、第四门专业创作业务课二【511专业创作】考试时间为6小时:中途不得离开考场,考生自备饮用水和食物。

二、美术实践类各研究方向考生自备材料及工具要求:(一)中国画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颜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国画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画架等由考点提供)。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50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马泉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711艺术概论④512专业创作51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赵健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711艺术概论④512专业创作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二)书法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砚台、颜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书法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画架等由考点提供)。

(三)书法篆刻创作及篆刻艺术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篆刻工具、印泥、砂纸、拓边款用的工具与材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书法、篆刻材料与工具(石料、宣纸、印签纸等由考点提供)。

(四)油画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画笔、油彩、调色板、图钉、裁纸刀等适用的素描及油画材料与工具(画板、画架及统一规格的画框由考点提供)。

(五)雕塑创作方向考生,自备泥塑工具、铁丝、钳子、素描用笔(雕塑泥、纸张、画板、喷壶由考点提供)。

(六)陶艺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考生,自备笔、墨、颜料、笔洗、尺、裁纸刀等设计用绘图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由考点提供)。

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7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内部提供一、名词解释1、彩陶2、随类赋彩3、题跋4、南桃北柳5、米洛的维纳斯6、塞尚7、苏州园林8、敦煌写经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二、简答1、论美术的时代精神2、美术的网络维护3、美术形象性具有独立审美三、论述1、论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与意义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考研专业课辅导。

《魏晋南北朝书法》课件

《魏晋南北朝书法》课件

05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探索与 研究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的独特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作品,以其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书 法艺术的魅力,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新与突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在继承传统 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尝试不同的书 写风格和技巧,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结词
行书艺术的瑰宝
详细描述
该作品以行书书写,笔法流畅自然, 字形优雅,表现出一种高雅的艺术美 感。作品中的字形变化丰富,展现出 作者高超的书法造诣。
04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影响与 传承
魏晋南北朝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开启唐代书法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和技巧对 唐代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唐代 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书法》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魏晋南北朝书法概述 • 魏晋南北朝书法风格 • 魏晋南北朝书法作品赏析 •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影响与传承 •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探索与研究
目录
01
魏晋南北朝书法概述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历史背景
01
02
03
社会动荡不安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 荡不安,士人阶层兴起, 文人墨客追求个性表达和 艺术创作。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
总结词:严谨工整
详细描述:欧阳询的书法风格严谨工整,笔法刚劲有力,字形结构规范,章法布局和谐。他的作品如 《九成宫醴泉铭》等,是楷书艺术的杰出代表。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
总结词:雄浑豪放
详细描述: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雄浑豪放,笔法粗犷有力,字 形结构宽阔,气势磅礴。他的作品如《颜勤礼碑》等,是行 草书的代表,对后世影响巨大。

书法艺术的自觉(魏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的自觉(魏魏晋南北朝)
除硬毫笔之外,兼毫与软毫品种的毛笔也正式问世了。同时取料 更广、制作方便的毛笔,可为书法家根据自己擅长的书休与艺术 实践的经验来取舍笔头的大小、长短、软硬,创造佳作提供了便 利条件。
中国的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魏晋时期,当时所用墨仍 为石墨,但这种墨是经过加工了的,这种石墨既可用作书 写,还可作为燃料。(太平御览》中曾对此有过记载,晋 “陆云与兄陆机书曰: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斤, 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否了今送二
制佳墨,《齐民要术》中还提到了一种“合墨法”。魏晋
南北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他们不仅能在制笔技术方
面有新的突破,而且在研制墨方面也注重了精良,使松烟 烧制的墨首次在全国得以推广。
夷考其故,盖有三焉:一则时接汉魏,诸 体悉备,无烦极虑,便可兼通。择要而从, 尤易专擅,不独为之华藻也。……一则隶 亲草圣,笔迹多传,服凝有资,师承匪远, 酌其余烈, 自得心裁。……一则俗好清谈, 风流相扇,志轻轩晃,情骛皋壤,机务不 以经心,翰墨于是假手,或品极于峰杪, 或赏析于豪芒,至乃父子争胜,兄弟竞爽, 殚精以赴,疲神靡辞,以此为书,宜其冠 绝后古,莫与抗行矣。
1、前期书法艺术的历史积淀而成
2、政治经济因素
3、文化自身的因素
1、前期书法艺的历史积淀而成
从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看,任何一门艺术 无不受前代的影响,书法艺术当然也不出 这一范围。所以,就书体本体而言,是传 承的自然结果。
2、政治经济因素
1)政治上的分裂和动荡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 宽松的环境
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备魏第十》中对北魏 书风总结的那样:“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太 和以后,诸家角出,奇逸则有若《石门铭》,古 朴有若《灵庙》、《鞠彦云》,古茂则有若《晖 福寺》,瘦硬则有若《吊比干文》,高美则有若 《灵庙碑阴》、《郑道昭碑》、《六十人造 像》··…统观诸碑,若游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 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 态,亦无不备矣。”可见,北魏书法在佛教的冲 击下兴旺起来了。清代后期,由于包世臣、康有 为等人著书立说,在社会上又掀起了学习北魏书 体之风。北魏书体一行世,书坛又开生面,书学

书法发展史301魏晋南北朝书法概述

书法发展史301魏晋南北朝书法概述

• 5)出现了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书法大师—— 钟繇、二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史上的 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 最高典范。
(二)魏晋时期书体沿革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 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 断更新,这种新风换代、流派交替的现象, 促成了自汉末发端以来的文人流派书法史 上的重大变革。这种沿革的过程,可分为 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以钟繇为代表。其楷书和行书的 笔法研究与书法实践开启一带新风,在将 汉隶转向魏晋楷、行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卫氏家族中卫夫人和王氏家族都学习他的 笔法。
301魏晋书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概况
二、魏晋时期的书法 1、魏晋时期的书体特征 2、魏晋时期的书体的沿革 三、章草和《平复帖》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概况
宗白华《美学散步》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 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 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 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 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 戴逵和戴显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 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眺的诗,郦道元、 杨衒之的写景散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洛 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 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字艺术的根基和趋向”。
在书法发展史上,
• 魏晋南北朝既是书体演变的归结期,又是书 法技法的集大成期、文人书法流派大发展时 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走向了完全自 觉的阶段。
• 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这样评价:书 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 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 之尚也。
(一)魏晋南北朝书法发展成因
• 2)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和学习促进了书法艺术向着 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虽然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不都是汉族,但少数 民族使用的文官却多数是汉人,不仅如此,他们 还有意识地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尤其是494年 北魏迁都洛阳后,推动了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 文化的人融合。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少数民族(主要是游牧民族)那种豪放不 羁、质朴清新的风格揉进了汉族文化艺术中,同 时崇尚雄健强悍的审美心理也在传统运笔结构的 基础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仅线条变得粗犷刚 劲,结构趋向跌宕多变,而且整个书风都呈现出 雄强泼辣,雄浑朴拙的时代风尚。生动地反映出 少数民族的心态、情绪和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史真题

中国书法史真题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1先秦书法一、简述题1、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诸要因素?结合图片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

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2、西周早、中、晚期的金文在风格特征上有哪些变化?答:西周时期的金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西周前期的金文风格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起收多不露锋,线条遒劲峻挺,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状的华饰,整体上是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

西周中期金文风格典雅平和,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柔和而酣畅,笔画圆浑,但装饰意味趋弱。

用笔意蕴增强,行款布局疏朗自如。

西周后期的金文趋于成熟,笔画趋于统一,字型更加自由,风格也呈多样化。

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

西周初期金文中肥瘦悬殊的笔画和呈方圆形状的团长块,在西周晚期基本鲨,笔画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起来,文字向方整化、平直化的方向演化,风格上或简远或峻秀或浑穆或庄严,极为丰富,金文发展到西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系文字的地域特色。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

A齐系文字的书风,结体上由方整变修长,由疏朗变秀丽,书法精劲谨严,结体上多有变化,逐渐摆脱了西周晚期书风的影响,而自成体系。

E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乏率真。

C晋系文字,早期的古茂典雅,承西周书风,中期的侯马盟书,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中锋收笔,结体生动自然,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

晚期的晋系文字,结体修长,笔画纤细犀利,精劲富于装饰美。

D楚系文字,早期的楚公家钟,铭文结体朴肆,行款错落自然,呈纵势;中期的王子午鼎等笔画屈曲宛转,有轻重疾徐的变化,有鸟虫篆;中晚期的楚系文字,结体由纵势向横势过渡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圆转宛劲,行款匀称,笔法统一,到了晚期,楚系文字用笔走向简率E秦系文字,春秋早期的秦系文字,承接了西周晚期的传统,笔画细匀劲健,秦公簋笔画瘦劲而委宛,是秦系文字书风的代表。

《中国书法史教案》

《中国书法史教案》

《中国书法史教案》第一章: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1.1 甲骨文与金文:了解甲骨文和金文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1.2 先秦书法:掌握先秦时期各种书体的特点,如篆书、隶书等。

1.3 汉代书法:了解汉代书法的发展特点,如隶书的成熟、草书的兴起等。

1.4 魏晋南北朝书法: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主要特点,如楷书的形成、行书的流行等。

第二章:唐代书法艺术2.1 唐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了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唐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2.2 唐代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唐代书法的共同特点,如严谨的结构、流畅的笔势等。

2.3 唐代书法的影响:探讨唐代书法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宋代书法艺术3.1 宋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了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宋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3.2 宋代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宋代书法的共同特点,如婉约清秀、注重意境等。

3.3 宋代书法的影响:探讨宋代书法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元代书法艺术4.1 元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了解赵孟頫、鲜于枢等元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4.2 元代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元代书法的共同特点,如雄浑奔放、奇崛古朴等。

第五章:明代书法艺术5.1 明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了解文徵明、祝允明等明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5.2 明代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明代书法的共同特点,如严谨的法度、个性鲜明等。

5.3 明代书法的影响:探讨明代书法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清代书法艺术6.1 清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了解王铎、傅山、张瑞图等清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6.2 清代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清代书法的共同特点,如古朴稚拙、个性鲜明等。

6.3 清代书法的影响:探讨清代书法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近现代书法艺术7.1 近现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了解吴昌硕、齐白石、赵朴初等近现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7.2 近现代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近现代书法的共同特点,如创新求变、兼容并蓄等。

魏晋南北朝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从魏国的一些简牍和碑帖看,尽管还有隶书笔意,但字的尺寸小,书写便捷,楷书 的形制已经粗具,所以后人把魏国的钟繇看成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楷书先祖。
(二)晋代书法
公元263年魏灭蜀国,两年以后,司马氏政权代替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称作 西晋。西晋存在51年,由于社会动乱,于公元317年晋皇室南迁建康(今南京)。东晋 存在103年,公元420年亡。在两晋存在的150多年时间里,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偏安思 想严重,大部分人对国事并不经心,厌世享乐之风盛行,以玩弄翰墨为精神寄托,加上 书法本身和书法理论的发展,大批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应运而生。
《天发神谶碑》局部(皇象)
(一)三国时期
蜀国存在的42年几乎都在战乱中,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不大,只有一个刘敏以草书 著称,但并不是大家。
在书体上,三国初期各国仍以隶书为主,后期楷书才逐渐地发展起来,成为主要书 体之一。事实上,字体的演化和既成字体在书法风格上的递变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 密切关联的。三国时期不只是隶书在向楷书过渡,其他书体也在发展。
(一)三国时期
吴国的书法比魏国就有些不如了,虽然吴国雄踞一隅,但在书法的发展上不能和中 原抗衡。不过在这一地区也出刺史,善八分,
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 称。其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世人对他的字 有“实而不朴,文而不华”之评,他书写的《天 发神谶碑》字参篆隶,气势雄伟。
他的书迹被历代文人看作至宝,影响之大在历 代书法家中首屈一指,有“书圣”之美称。代表作 品有《兰亭序》、《十七帖》、《初月帖》等。
《初月帖》(王羲之)
(二)晋代书法
《鸭头丸帖》(王献之)
王献之 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
书令,世称王大令。善书正、行、草、隶各体,尤 其以行草著名。幼时学王羲之和张芝,以后在行草 书中另创新法,用笔外拓,俊迈且有逸气,改变了 以前古拙的书风,当时被称为“破体”。

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 表》,又俗称《换鹅 帖》,无款,末署“永 和十二年(356)五 月”,现在留传的只是 后世的摹刻本了。
《快雪时晴帖》,行书四行。 现藏于台北博物馆。
《丧乱得示二谢帖》。其中 《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 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行草体。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动荡时期的书பைடு நூலகம்艺术
时代特征
1、政权更迭频繁 2、中国文化发展受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 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渗入 的影响。 3、南北经济平衡,总体水平较低,民族经 济交流强。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文化艺术分外活跃
第一节、钟繇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长达370年,成为中国书 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书体演变迅 速,风格多样,创立了行书、草书、楷书 等,而今草的出现,又促进了行书、楷书 的迅猛发展,“魏体”、“章草”等“过 渡性”书体则因其特有的风格和魅力流传 于后世。 钟繇是楷书书法之先祖,与张芝、王羲之 齐名,并称“钟张”、“钟王”。
这些丰富多彩的刻石,由于它们的书体在笔划、结 体和风格上各有特点,故大体可分三大类: 第一类: 方笔道、笔划方 ,结体凝整,传 世最普遍的北魏 碑。 以龙门石刻为代 表。
第二种:圆笔道 ,笔划绝大部分 是圆的,但有部 分笔道稍带方笔 道,结体飘逸。 代表作有《郑文 公上下碑》和部 分云峰山摩崖题 记和《石门铭》 等均属此类。
石 门 铭 北 魏 拓 本
第三类,笔划既方 又圆。这一派的字 比较整齐,较接近 魏碑中的馆阁体, 笔道既方又圆,结 体整齐。 它的代表作有《张 猛龙碑》、《贾思 伯碑》、《元显隽 墓志》、《张玄墓 志》等。
张猛龙碑 北魏 张玄墓志 北魏

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三)

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三)

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三)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书法主要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两大类。

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魏晋的书法: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的时期。

汉末,经历六十余年的三国鼎立之后,晋代始立,而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种的书法艺术,又出现了一次高峰。

书法至魏晋,是一个空前的丰收季节,截止至此,篆、隶、草、行、楷诸体齐备,各立门户。

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发展成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经过发展到成熟,涌现出了众多著名书法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

魏晋的书法——碑刻和墓志魏晋书法从三国到西晋,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

曹魏著名的碑刻有:《上尊号碑》、《受禅表碑》、《孔羡碑》、《黄初残碑》、《范式碑》、《王基残碑》、《三体石经》等。

其中少数如《黄初残碑》,风格比较端庄秀丽。

除庄严的碑碣外,有一些是随意书写和镌刻的碑石,如《鲍寄神坐》、《鲍捐神坐》、《李苞开通阁道题名》等,风格类似简牍书法,有自然潇洒的意趣。

北魏江式《论书表》认为是邯郸淳所书,这时期南方孙吴的碑刻和魏刻不同,著名碑刻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等。

西晋禁止立碑,墓志因此逐渐兴起,和南北朝的墓志不同,它实际是放在墓中的小型墓碑。

初中历史 书圣门庭——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书圣门庭——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 人教版精品课件
返回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2004.1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网络里,人人都会有朋友。如果没有朋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如死水一滩;友情无处不在,它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渡一生。 友情,是雨季中的一把小伞,它撑起了一个晴朗的天空;友情,是风雪之夜的一杯淡茶,它能将寒意驱走,带来温暖;友情,是迷途中的一盏灯,它在你迷失时给你方向……人生漫漫,若能拥有一段地久天长的相知相伴的友情,生命亦无憾。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一年又一年的风风雨雨,几许微笑,几丝忧伤,随着时间小河的流淌,许多人和事都付之东流去。但有一种人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与ta的交往,如陈年酒香,沁人心肺。你与ta的友情是世上最珍贵的情感。这种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 小时候,友情是简单的一个玩伴,是一份哭哭笑笑的天真无邪。儿时的友情是真切的我和你,可以肆无忌惮的吵架,互相赌气撅起的嘴,片刻之后又携手言欢。那时的友情是那一块小小的糖,甜甜的味道,永远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无论何时回味起,都是美滋滋的。 长大后,友情是一樽透明的酒杯,举杯邀明月时,对影成三人。失败或落寞时的酒话连篇,ta不会觉得你烦。友情,是伤心不必躲在一个角落悄悄地哭泣,ta默默地陪你,告诉你在哪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于是,成长里有我们友情地久天长的足迹。
名,并称“二王”,又称“小圣”。
议一议
王羲之父子练习书法的故事,说明 了什么道理?
返回
“小圣”王献之
王献之生平 王献之画像 王献之作品欣赏
返回
王献之生平
王献之(344~386),王羲之第七子,东 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 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 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 “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 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书法(6学时)第一节魏晋书法一、曹魏书法三国时期,论国土之广,国力之强,文化科技之繁荣,魏国堪称上国。

论魏国书法之盛,吴、蜀两国也无从比拟。

魏国据有的中原腹地是东汉以来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魏国书法有其“两面性”。

一面是承袭东汉流风。

魏国初建时刻立的《上尊号奏》、《受禅表》及正始年间书刻的《三字石经》所见隶书,取势方正,波磔方棱,字形引长,仍是东汉《熹平石经》的隶法。

魏国的着名书家,如邯郸淳、梁鹄、钟繇、胡昭、卫觊、韦诞,都是由汉入魏的士人,他们的书法风格,奠定于东汉,笔下岂能无汉法。

总而言之,曹魏时期盛行的各种书体,无论是古体的篆书,正体的隶书,还是今体的草书、行书、正书,东汉时业已流行或产生。

魏国书法的另一面是变异与发展。

首先是隶书,出现了与东汉隶式不一样的作品,最显着的书迹,是风格端庄流丽的《曹真残碑》。

其次是正书,这种书写体势的雏形可追溯到东汉。

其来源是在隶书俗写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正书确立的时间,通常定在曹魏时代,或者汉魏之间。

现在所见篇幅完整的正书作品,年代最早者是钟繇写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的《贺捷表》,是向朝廷上的奏表。

这表明曹魏时期的一些比较郑重的文件,也可以采用正书这种新书体了。

说明正书地位提高了。

传世的钟繇正书书迹还有《荐季直表》、《宣示表》等,都是写给朝廷的奏章。

钟繇并不是正书的创制者,但他是文献记载第一位以擅长正书闻名于世的书法家,后人便把正书的发明权归到他的名下,奉为“正书之祖”。

其三,曹魏时期出现了最着名的行书书法家钟繇和胡昭,卫恒《四体书势》云:“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俱学之于刘德昇,而钟氏小异。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二子俱学德昇,而胡书肥,钟书瘦。

”钟氏小异其师,在于“瘦”。

胡昭的“肥”则恪守师法。

(行书形成于东汉,成熟于曹魏时期。

)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陶染时风,际会文运,形成了大写新体的风气。

书法家采用东汉业已在下层社会流行的种种俗体作书,并凭籍一笔漂亮的书法展示个人风韵。

魏晋南北朝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一、文化状况这一时期;多种条件与原因促成中国书法艺术出现繁荣.."九品中正"的门阀制度和建安时期的文风及政局长期混乱;促使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改变;书法史进入重要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这期间书体的变化从篆;隶;章蜕变出来;形成了真;行;今草书体.真;行;今草在士大夫中形成了普遍的风尚;作为雅俗的分野标准.造纸术的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轻便廉价的载体;玄学、道教与佛教的盛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活力;民族融合丰富了书法艺术的题材与风格:理论着作的涌现使书法创作进入自觉阶段;社会各阶层人民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为它的繁荣培育了沃土..二、代表书法家、代表作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书法家有钟繇、卫觊、皇象、曹操、索靖、卫瓘、卫恒、卫铄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洵、谢安、庾翼、郗鉴、陆机等..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属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居会稽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着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图一、黄庭经图二、东方朔画赞图三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图四、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图五等..图三.东方朔赞图一.乐毅论图二.黄庭经图四.十七帖图五.圣教序图六.兰亭序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兰亭序图六..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就布局来说;兰亭序采取纵有行;横无列式;其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相配;错落有致;而点画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结构变化微妙;如楷书者而不呆板;似草书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用笔十分精到;讲究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可谓“得其自然而兼其众美”..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的小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图七;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图七.洛神赋十三行图八.鸭头丸帖其行书以鸭头丸帖图八最着..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图九.中秋帖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图九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优..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魏晋南北朝流传千古的着名书法家还有很多;在这就不再一一列举..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的终结期..草行楷这几种新体以经过东汉以来的酝酿之后;到魏晋已趋向成熟;并脱去隶书时代的影响;到王羲之、王献之的出现;使行、草、楷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的自觉阶段;书法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了普遍的欣赏对象;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美;把其作为自觉的艺术实践活动;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断更新;这种沿革分别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个流派阶段深刻影响了后世书法的发展..这种师承祖述笔法而相沿成线;成为后世历代书法艺术递进的基本轨迹..魏晋的玄学清淡对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的道教也对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在魏晋时期;文人流派书法的大变革中;书法理论得到了发展..它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的产物..奠定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自唐以来专重“二王”手迹,宋承其风,于是中原 碑碣,很少有人间津,任其霾蚀,然也有有利的一面,即 榷拓者少,所以西北诸省,千年前所立碑石,往往至今尚 存。
这些丰富多彩的刻石,由于它们的书体在笔划、结 体和风格上各有特点,故大体可分三大类:
第一类:
方笔道、笔划方 ,结体凝整,传 世最普遍的北魏 碑。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动荡时期的书法艺术
时代特征
1、政权更迭频繁 2、中国文化发展受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
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渗入 的影响。 3、南北经济平衡,总体水平较低,民族经 济交流强。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文化艺术分外活跃
第一节、钟繇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长达370年,成为中国书 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书体演变迅 速,风格多样,创立了行书、草书、楷书 等,而今草的出现,又促进了行书、楷书 的迅猛发展,“魏体”、“章草”等“过 渡性”书体则因其特有的风格和魅力流传 于后世。
这时期的魏碑书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表现在用笔、体态 和风格上的干变万化,它不但为唐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又浇灌了有唐一代的唐楷这一艳丽花朵。
因此,魏碑在我国书法史上的作用实不可抹煞。
“父之灵和,子之神骏, 皆古今独绝”。
第三节、北朝碑刻
北魏王朝的建立及孝文帝的改革,使遭到 严重破坏的北方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之出现了文化的繁荣。
北朝时期,佛像造像的盛行对魏碑书体特 点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北朝,尤其是北魏时代碑版的书法,是各 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又是石刻艺术和书法 艺术两者完美结合的共同体。
北朝的石碑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较广。北碑中流传最多 的当属魏碑,因此,魏碑在历代碑版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朝的书体,是沿袭汉碑分隶而来,守旧法,很少变通, 不似南人之风流蕴藉,故与南朝书风异趣。
北朝不像南朝禁止立碑,而且北朝崔、卢世族,既善属文 ,名篇巨制,自然立碑甚多。加上佛教盛行北方,造像题 记不知凡几。许多是出于石工之手,造像题记尤其如此, 故虽一百行。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 表》,又俗称《换鹅 帖》,无款,末署“永 和十二年(356)五 月”,现在留传的只是
后世的摹刻本了。
《快雪时晴帖》,行书四行。 现藏于台北博物馆。
《丧乱得示二谢帖》。其中 《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 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行草体。
正书得力于钟繇。
书法气势开张,英俊
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
爽迈。
细腻,结构多变。
曾对父亲章草书不满,
最大的成就是把古典
认为书写章草的古法
字体加以改动,使其
阻碍了个体情感思想
精致华美。
的抒发。
卫夫人: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 人。名铄,字茂漪。东晋 女书法家。汝阴太守李矩 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 钟繇,尤善隶书。 著有书论《笔阵图》,论 述写字笔划,执笔、用笔 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 笔划的写法。







钟 繇
第二节 “二王”书法魏晋时期,书法发展出现了“家
族化”现象,这大概和当时社会流行的门阀士族制度有关。这种家族性, 有利于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流派的形成与绵延。
王羲之:
王献之:
中国书法史上的“书 不为父亲的成就限制,
圣”。草书师法张芝, 别创新法,自成一家。
它的代表作有《张 猛龙碑》、《贾思 伯碑》、《元显隽 墓志》、《张玄墓 志》等。
张玄墓志 北魏
张猛龙碑 北魏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
“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 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 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 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 唯魏碑南碑有之。” 赞扬北碑之美,从此北碑的价值更 加提高
北朝的碑版众多,以造像记来 说,当以龙门造像为最多,其 中以二十品为精品,世称“龙 门二十品”。
而“二十品”中又以.《始 平公造像题记》、《孙秋生、 刘起祖二百人造像题记》、《 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 、《魏灵藏、薛法绍造像题记 》最具代表性,世称“龙门四 品”。
《始平公造像》是龙门二十品 中的代表作,也是整个魏书中 的代表作,有“具龙威震之规 ”的高评。
钟繇是楷书书法之先祖,与张芝、王羲之 齐名,并称“钟张”、“钟王”。
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楷书:变隶书的波为撇,磔 为捺,或横、或勾挑,圆转 变为方折,笔画简便而渐趋 妍美,楷书即成为主要书体。 楷书的诞生是曹魏三国时代 书法艺术最主要的贡献。
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 (局部) 摹刻
贺 捷 表
《鸭头丸帖》
行草,摹本。
王献之书。 绢本。二行,十字。
《中秋帖》王献之
草书,纸本,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
《中秋帖》与王羲之 的《快雪时晴帖》, 王询的《伯远帖》合 称“三希”,现藏故 宫博物院。
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 则以行草为能。二人书法艺术的比较众说纷纭。
二王父子书艺比较
1、“内撅”与“外拓” 2、技法来源之辨 3、草书联绵之辨 4、骨势之辨 5、媚趣之辨 6、艺术哲思之辨 7、书体之辨
历史上往往以大王概括小 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 独立价值。
王献之的书艺对后世影响 深远,自有独立的价值。 以“二王”并称也成厂书 史上的专名。“书圣”与 “小圣”。
以龙门石刻为代 表。
第二种:圆笔道 ,笔划绝大部分 是圆的,但有部 分笔道稍带方笔 道,结体飘逸。
代表作有《郑文

公上下碑》和部
门 铭
分云峰山摩崖题

记和《石门铭》

等均属此类。
拓 本
第三类,笔划既方 又圆。这一派的字 比较整齐,较接近 魏碑中的馆阁体, 笔道既方又圆,结 体整齐。
学书初学卫夫人,
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与我如浮云。
王羲之·兰亭序
神龙本(冯承素摹本)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行书法帖。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 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 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 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 《兰亭神龙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