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地理实践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质量标准课程名称:专业实习(Professional Practice)专业代码:01E40106面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时分配:4周赋予学分:4学分开设学期:第6学期先修课程:专业大部分主干课程后续课程:外贸单证、外贸跟单、中国对外贸易、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一、实习性质与任务(黑体/小四)(一级标题,下同)专业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专业实习一是使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二是使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兴趣,为专业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三是通过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1.初步了解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项实务与管理工作,熟悉掌握进出口各环节及相关业务的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认识。
2.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补充和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环节,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3.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为今后顺利在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实习内容与安排(一)基本内容1.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国际贸易业务发展概况,产品结构和货源、市场结构、行业结构和国际国内发展趋势。
2.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处理过程,包括草拟业务文稿,按货、证、船、款等环节制作各类单证,对照合同审核信用证。
3.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管理和其它经营活动,分析其经营活动的特点,结合WTO规则,研究其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4.分析评价实习单位业务管理工作的状况,如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天撰写实习日记,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
(二)具体安排为切实达到预期目的和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
实习时间共4周。
实习阶段具体划分为:1、实习动员阶段(第6学期第12周)由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性质和目的,并说明准备阶段学生(如提前投简历寻找实习单位等)和指导老师(如联系实习基地与单位等)各自承担的工作和任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课程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实习学分:5学分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实习形式:分散实习一、实习目的与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应用型人才,除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外,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运作程序,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认识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际的机会,也是学生加深对本专业领域业务了解和熟悉的理想途径。
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触,对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有所了解,也可以为后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二、实习项目内容与时间安排:1. 实习项目内容:了解国际贸易相关行业的业务流程,如业务的洽谈、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贸易的支付手段和方式,单证的流转与方式,贸易环节的衔接等。
积极参与实习单位的经济活动,主动协助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制单、翻译和网页设计等;努力熟悉实习单位的工作程序,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结构、经营规模、产品组合等。
2. 实习时间安排:三年级第一学期。
期限:不少于5周。
三、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与作业:1. 实习的成果可以是论文、调查报告,也可是具体的实习总结与体会,学生根据实习情况自行选择,字数2000字以上,并在实习结束后两周内上交指导老师。
2. 作业:(1)每天写好实习日记;(2)每周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四、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1. 实习成绩评定由实习态度、实习单位评价、实习日记及实习成果组成。
2. 老师定期检查学生实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实习进度与状况,指导和督促学生按规定完成实习任务。
五、参考书与资料:国际贸易相关教材及实习单位有关资料六、其它相关说明(包括实习纪律与安全注意事项等):1.学生应遵守实习单位的安排和制度,注意维护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和学院声誉。
2.学生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与指导教师主动交流和沟通(面谈、电话、Email等)。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课程代码:030411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适应专业: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课院系:管理学院贸易经济系教材:于志达,何云魁.国际贸易地理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参考书:李泉斌.国际经贸地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章世界农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第二节世界非粮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第三节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四节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三章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石油资源第二节世界石油生产第三节世界石油贸易第四章世界贸易运输第一节海洋运输第二节集装箱运输第三节铁路运输第四节大陆桥运输第五节航空、公路、河道和管道运输第五章世界经济特区第一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节世界经济特区的地理分布第四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第六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上)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前苏联第三节日本第四节德国第七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下)第一节法国第二节英国第三节意大利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五节加拿大第八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贸概述第一节亚洲“四小龙”第二节西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埃及第五节巴西(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大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大纲实习形式:(校内、校外集中实习,委托实习或是几种方式的结合)实习时间:(周数)16实习学分: 8类别:非师范本科一、实习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巩固已学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与技能,丰富并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二是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掌握第一手材料,使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能顺利完成;三是使学生提高对专业的整体认识,明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明确提升知识与技能的努力方向,强化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方式与场所采取集体统一到实习基地实习,分散个人到企事业单位实习。
要求实习单位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资质,能够为实习学生提供与其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
分散实习单位应报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批准。
具体方法如下:1.请实习单位资深业务员担任实习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工作。
2.在指导教师和实际部门工作人员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实行观摩和实训活动相结合。
3.顶岗参加实习单位的业务工作,认真完成实习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
三、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一)实习内容可按以下方面选择:1.了解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内容、操作和技巧。
具体来说:(1)如何建立交易客户,开拓市场。
(2)公司如何确定贸易商品。
(3)公司如何进行交易磋商。
(4)如何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确定合同价格。
(5)不同国家、地区的商业惯例。
(6)公司如何订购出口商品、组织货源。
(7)公司如何进行储运和包装。
(8)公司如何进行租船、订舱、办理运输保险。
(9)公司如何进行单据、信用证管理。
(10)企业如何进行贸易结算和支付?(11)公司何时进行外贸商品的检验。
(12)公司如何解决交易纠纷和处理纠纷?(13)公司如何进行国际贸易的索赔、理赔。
(14)公司涉及过哪些贸易仲裁。
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332014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课程的地位:《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是典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课。
《经济地理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而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地理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也使学生在人文、经济科学的素质方面有所提升。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发展动向,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大量例证的讲授,使学生初步体验产业布局有关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经济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经济地理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高其专业素质。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大纲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而设计的,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以启发式讲授教学为主,同时适当配合课堂讨论、论文习作、课外阅读与调查、课内外作业等方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鼓励学生活学活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以达到充实授课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先修《世界经济概论》和《经济学》课程。
国际贸易地理之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大纲【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域)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互换的地理散布和地理格局的特点及其进展转变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特点。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紧有三:一,文化教育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把握必需的国际贸易地理知识,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二,理论研究任务。
国际贸易地理是属于新兴的边缘性科学,不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教学和学习进程也是对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进展的进程;三,实践应用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学习,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展经济贸易的成功体会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进展战略和策略,加速我国经济进展。
【教学任务】学习本课程,一要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大体理论和知识;二要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式;三要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式指导我国经贸实践,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显现的有关问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域)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互换的地理散布和地理格局的特点及其进展转变规律的科学。
课程内容要紧分为6部份:1.国际贸易概述;2.阻碍国际贸易进展的地理环境因素;3.国际贸易地理格局;4.国际贸易运输地理;5.国际商品贸易地理;6.世界要紧国家经济贸易地理。
【教学原那么和方式】教学原那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既要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大体理论,也要了解世界要紧产品及国家的国际贸易地理概况。
教学方式:目前以教学法为主,尔后要踊跃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慢慢过渡到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
教学偏重启发式教学,讲求学生对方式的把握和对概念的明白得。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与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学关系十分紧密。
国际贸易地理(第六版)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国际贸易地理》是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市场之间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之间的联系。
它应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而产生,也是应它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的一门崭新的学科。
它是世界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属于部门地理学。
《国际贸易地理》是外经贸类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有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丰富的世界经济和外贸实务知识更是培养外经贸专业人材的必修课。
本学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世界自然地理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世界经济地理学》为基本内容,且具有本学科的显著特点。
1.教学目的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世界经贸地理格局、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爱国主义热忱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今后所从事的涉外商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服务。
2.教学要求(1) 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及生产力分布的客观规律,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既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全球利益格局。
掌握世界主要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销状况、发展趋势等;(2)掌握当前国际经贸格局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和探讨当前世界经贸三大重心区东亚、欧盟和北美。
主要国际经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水平,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概况及发展趋势;(3)掌握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概况,我国对外贸易港口和主要海运路线;(4)掌握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参与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吸收世界各经济体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为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事业、为实现国家宏伟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学习方法《世界自然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物贸易实务》等是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科学;马列主义关于物质、空间、时间统一的观点,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是学习本学科的根本观点,只有运用马列主义方法论,对客观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揭示世界各个经济贸易区生产力分布和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学习中必须用综合分析、区域对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必须重视地图和各种图表的运用;必须重视对地理信息资料和全球各类经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1 绪论2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3 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4 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5 世界经济特区6 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7 国际贸易运输二、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24,全部为理论教学。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报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以地理环境条件是影响人类经贸活动重要因素这一主线,反映当前经济贸易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热点,提出理论分析和实践对策。
本课程主要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国际贸易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释世界主要外贸产品的产销方向、货流量、贸易特点、价格变动等,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与《政治经济学》的联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科学,它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以此来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商品流通地域分布及组合的规律性,对《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与《国际贸易》的联系:国际贸易侧重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国际问的贸易活动和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它与《国际贸易地理》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是十分明显的。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方面:掌握国际贸易活动的空间形式和分布格局、空间差异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和规律;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及其产业构成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关系,做出理论和政策上的剖析;案例分析发达国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格局,判断国际间商品的流向、流量及其结构的变化;熟悉两极格局解体后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全球大小经贸板块互相管理、融汇、合作、竞争的空间态势。
《国际经贸地理》教学大纲
《国际经贸地理》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035034 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通过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之间的地理分布与联系,了解社会形态中的自然、技术、经济、交通运输、各国的商务礼节、涉外旅游等方面知识,让学生熟悉国际经贸工作的环境,进而能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将来能为我国的外经贸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世界主要经济重心区的发展历程、各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有初步的了解,熟悉世界经贸环境,探讨促进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深化经济改革的可行途径。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从报纸、杂志(外贸经济、国际贸易)等不断吸收新观点、新内容、新例子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探索与国际接轨。
通过讲授使学生明了“国际经贸地理课”是融政治、经济、知识于一体,内容极为广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地理课”,它是世界经济贸易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要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表、资料直观的介绍给学生。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当作为专业选修课时,对其中有关章节作为重点,并予以加深。
各章内容前加“*”表示本章重点。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 2学时主要介绍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课程的学科属性、体系结构与教学安排。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4课时第一节世界海陆分布状况第二节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和经济意义第三节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结构1、地表形态结构2、气候水热结构3、环境区域结构受气候水热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思考题: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产生哪些影响?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4课时第一节人口及其生态地理分布结构第二节世界的种族、民族、语言与宗教第三节文化第四节经济和科学技术第五节世界人口状况第六节中国人口状况第七节世界人口形势的新变化第八节世界人口增长带来的16种影响第九节人文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思考题:风俗、礼仪(文化)对国际经贸产生哪些影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四章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 4课时第一节世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结构的演变及战后世界经济布局特征第二节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第三节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区思考题:21世纪亚信地区能够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区吗?第五章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4课时第一节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动力机制第三节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特征第四节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第五节国际性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C)、世贸组织(WTO)(重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课程教学大纲二O一O年九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1、2课程任务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国际贸易与各国地理分布之间的联系,能够了解影响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的诸多要素。
初步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贸易区分布及主要贸易国的贸易状况,了解自然资源、经济部门结构、世界港口分布、现代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等要素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市场的分布情况由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对外贸易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中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2、1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1、了解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2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种类,掌握这两类要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2、掌握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学会甄别和分析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
2、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1、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了解产业革命前区域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熟悉并领会世界2、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地理大发现与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对该行程过程的作用与影响,能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障碍。
3、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2、4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1、区域贸易经济贸易集团概论,重点掌握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三大主要区域贸易集团,了解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以及组织内主要国家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领会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2、5世界经济特区1、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类型,掌握各种经济特区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在促使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大纲(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计划学时:___32__计划学分:__2__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国际贸易运输地理制订人:_商学_院__教研室_叶超_(教师名字)制订时间:2012年2月15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活动及其管理的职业岗位群体。
二、课程特色课程以国际贸易地理为主。
主要训练学生在认识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同时熟练掌握地理和贸易有关基础知识。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技巧,同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地理有关基础知识、实务、运输和货运的能力,为将来的国际贸易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知识第1章运输概述第2章铁路运输第3章公路运输第4章航空运输第5章管道运输第6章海洋运输第7章世界主要港口第8章世界能源生产与贸易运输第9章世界主要矿产品生产与贸易运输第10章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第11章世界工业制成品生产与贸易第12章亚洲主要国家第13章欧洲主要国家第14章北美及大洋洲主要国家第15章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第16章非洲主要国家(二)应用能力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技巧,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地理有关基础知识、实务、运输和货运的能力。
(三)自学能力学生能借助国际贸易地理活动方面的文章,逐步提高自己的国际贸易地理有关基础知识、实务、运输和货运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第1章运输概述教学要求:运输的性质及作用;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贸易运输。
教学重点: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
教学难点:国际贸易运输教学建议:让学生分别解答课后简答题和阅读课本案例分析。
第2章铁路运输教学要求:铁路运输概述;世界铁路运输发展概况;世界主要铁路干线;大陆桥运输;中国铁路运输。
教学重点:世界铁路运输发展概况;大陆桥运输;中国铁路运输。
教学难点:世界主要铁路干线教学建议:让学生分别解答课后简答题,阅读课本案例。
国际贸易地理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地理分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国际贸易地理实践教学。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地理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1. 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状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提高学生的谈判、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贸易政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1. 国际贸易地理概况。
介绍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状况。
2. 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
讲解国际贸易政策、法规和协定,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法规。
3.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谈判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流程,如进出口业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等。
4. 国际贸易市场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国际贸易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
5. 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探讨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
四、实践教学的方法1. 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因素、政策因素和实务操作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模拟谈判。
组织学生进行国际贸易模拟谈判,使学生熟悉谈判流程,提高谈判技巧。
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国际贸易状况,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贸地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本大纲主笔人:陈惠芳
一、课程所占的学时、学分,实践课所占学时、学分
总学时:54,总学分:3,实践时数:12,实践学分:1。
二、实训配套教材
《国际贸易地理》,李先维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实验教学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实验课的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完成,辅助理解理论课程的业务知识,任务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地图演示,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四、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
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
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
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本
实践教学的内容也是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上的。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案例分析,演示和分组讨论。
2、基本要求:通过地图演示及案例分析,了解主要经贸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地理状况,熟练掌握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发展特点和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内容提要
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24综合
多媒
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社会文
化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对国际贸易
发展的影响
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考核方式:考试。
2、评分办法: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计入平时分数,平时分数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
2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2
4
综合
多媒体
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国际贸
易新格局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和现状,目前国际贸易大宗产品的产销格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世界经济性特区及在全球的分布
2
4
综合
多媒体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含义和类型,区位特点及主要经济特区的地区分布,经
济型特区对各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取得
的主要成绩。
世界原材料及贸易地理
2
4
综合
多媒体
世界石油和农矿原材料生产国的储、产、销地理分布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经贸地理
4
4
综合
多媒体
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亚洲四
小龙、非洲、美洲等国家的经贸地理情况、经贸特点及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