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一章同步教学课件: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共30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一章同步教学课件: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共30张PPT)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传统的环境观。
2.理解可持续的发展观。 (重点) 3.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难点)
[基础· 初探]
教材整理 1 一种新的环境观 阅读教材 P10,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观 (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自然观, 或人地关系论。
4.基本思想:一是鼓励经济增长,二是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 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5.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现在 20 世纪初。 (2)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经济的可持续性。 (3)可持续发展实施难度大,我们国家还没有实际行动。 ( ( ( ) ) )
【提示】 (1)×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可持续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3)× 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不仅制定了行动计划,而且一批优先项
目正在付诸实施。
合作探究
一种新的环境观
[合作探讨] „„这里是长白山的原始森林,位于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内,紧靠着长 白山北坡的景区大门。树林里,超过 200 岁的云杉、红松和冷松高耸着。别墅 就掩映在树林中,或者,你也可以按照官方文件里的称呼,把它们叫做“贵宾 接待中心”。
【提示】 任何人对待环境的行为都会影响整个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反作
用不会限于个人,而会对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 和群体的努力,还需要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核心点击]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内涵 发展 地位 展的基础 目标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 更要追求改善质量、 提 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 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生态持续 可持续发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 【完整版】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0002页 0062页 0148页 0215页 0255页 0348页 0358页 0401页 0475页 0588页 0628页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三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环境污染与防治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认识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全册课件【 完整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_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_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6、(04年上海卷)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D A、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0% 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 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高考卷)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 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2003年入夏以来,全国 许多省区又不同程度的面临供电不足的问题,回答 10—12题。(双选题) AC 10、我国能源分布特点是 A、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大平原 C、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集中 D、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地分布

2、根据下列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中大圆、 A 小圆、阴影部分依次代表 A、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 C、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 D、能源、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
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出我国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 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 剧 B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 ②④⑥
4、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B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D 5、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 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 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 ②③⑥
(三)规模的全球性

这幅由美国航空航 天局提供的影像中,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 空洞就像一个巨大 的蓝色水滴。美国 航空航天局的科学 家2000年9月8日宣 布,南极上空2000 年9月3日的臭氧层 空洞面积达到2830 万平方公里。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件:第2单元 本章整合(共16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件:第2单元 本章整合(共16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92021/9/19September 1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



例题 3 近几年来,每年冬季黑龙江气象台都会加设非职业性一 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表示气象条件不会引发一 氧化碳中毒;二级表示不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三级表示可能引发一氧化碳 中毒;四级表示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五级表示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原因是在逆温现象影响下,早晚空气能见度低,且质量差,不但影响车辆交通 状况,而且如果居民燃煤取暖,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本章整合
BENZHAN G
ZHENGHE
天然水的自净能力:河流水 > 湖泊水 > 地下水
水污染及其成因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污染现象 海洋石油污染
数量大
城市垃圾的特点 品种多
固体废弃物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ppt课件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 产生及其特点
环境:
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 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 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 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 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 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 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 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天然环境 ,仍保留着天然生
态特点的环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人 性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环 恶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境 性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举例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 2.环境的反馈作用。 –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把它所受到的影响, 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二、人类与环境
3.人类与环境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的关系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为生存向环境索取资源 对 立
人类为发展而改造自然环境
人类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 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人类与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3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3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 1章第3节解决环境问题 的基本思想(共33张PPT)
一种新的环境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境观: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 本认识。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漫画: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说明什么道理? 传统的环境观: 人类向自然作无休止索取的征服论造成资
源短缺
新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环境观:
表现:人定胜 天!征服自然

人地对立
表现:大家好,才是真的 好!
新环境观
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
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 1、概念 • 2、内容:要发展 可持续 • 3、内涵: •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含社人A会口系、统科技)
人的管理调控
经B济系统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C含态资系源统)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 内容:要发展 可持续 • 内涵: •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三个原则: •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物种、地区、代际之间) • 持续性原则(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 共同性原则(全球性环境问题要全球合作解决) •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 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 途径: •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观 环境观的概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件:第3单元 本章整合(共12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件:第3单元 本章整合(共12张PPT)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1)要解决 a 所示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哪些?
(2)说明 b、c、d 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解析:第(1)题,a 地区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北部,它们 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分别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和盐碱化,然后根 据这些问题采取措施。第(2)题,b、c、d 三省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造 成它们耕地人均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有地形、人口密度以及非农业用地因素。
源 总 量供大于求。而华北降水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淡水资源紧张。 西 北 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需从长江上游支流调水。
答 案 :(1)世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世界性水土配合欠佳。水污染严重, 浪费水现象严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2)引黄入晋 引滦入津 引滦入唐 引黄济青 (3)A.京杭运 天津 B.丹江口 北京 C.黄河 (4)华北 西北
第 (3)题 ,可 根据图例从人均耕地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与警戒线、人 均 耕 地面积的变化着手分析。



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 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Hale Waihona Puke ;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 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 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8:12:1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件:第1单元 本章整合(共15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课件:第1单元 本章整合(共15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92021/9/19September 1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



例题 1 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环境中资源、能源 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急剧上升,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请你列出三种 严重的环境问题。
(2)根据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与现状,请你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解 析 :第 (1)题,学会提炼信息,抓住关键词“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 的 排 放急剧上升”。能源消耗量、淡水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氯氟烃 排 放 量急剧上升,四个量的变化引发四类环境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组织答 案 。 第(2)题,措施要结合上面的环境问题,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分析。
人类大量使用氯 氟烃等消耗臭氧 的物质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 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类 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 业、牧业造成破坏

地理选修6人教新课标第1章第3节课件PPT--30张

地理选修6人教新课标第1章第3节课件PPT--30张

(2)新的环境观:“________”或“人地归一”。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
课堂 探究
1.图解发展观的概念。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2.图示环境观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 度不同,人们的环境观也不同。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的发展历史。
课堂 探究
粮食需求量增加,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而过度开垦荒地,导致生态问题
加剧。而严重的生态问题使自然灾害影响加剧,致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 栏栏
量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南方地区山区面积较大,耕地资源比重较
目目 链链
低,但具有水热充足、土地类型多样、河湖众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 接接
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而促 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________当__代__人的需求,又不对 ____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后代人
2.内容可发持展续::要不满能足损人害类发展自然的界需支求持当代人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鼓励 经济增长 可持续利用
3.基本思想保证资源的
和良好的
生态环境
栏栏

目目
长 方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低产出
高产出
链链 接接


费 模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 明

建立物质文明,主要考虑 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 要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和生态文明
对点 演练
2.关于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 A.水热条件优越,建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B.耕地比重大,成为我国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 C.利用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地处热带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模块综合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模块综合

重点七: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思路 在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时,我们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 面分析,其中人为原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 四个方面。 (1)地形。地面坡度越大,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 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2)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 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 侵蚀。 (3)地面物质组成。疏松的土壤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4)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 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重点归纳 重点一:区分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危害人类的生活 和健康,但其成因、强度、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1.表现形式不同(如下表所示)
2.形成原因不同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 些自然灾害的程度;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自然原因 也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环境问题。 3.作用强度不同 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且强度大;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 性,有的则往往持续而缓慢地危害人类健康。
2.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 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1)植被的破坏。 (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3)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
重点八: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 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 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 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0002页 0039页 0121页 0196页 0257页 0350页 0396页 0488页 0532页 0579页 0773页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三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环境污染与防治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认识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6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四章4.1森林及保护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四章4.1森林及保护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材料5: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 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 滴的冲击力:只要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 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材料6: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可供 1000人呼吸氧气之用)。净化空气1800万立方米。
破坏森林的后果:(危害)
(1)生态失调 (2)环境恶化 (3)导致洪水频发 (4)水土流失加剧 (5)土地沙化 (6)河道淤塞 (7)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三、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森林法》 ,
营造薪炭林,采伐与节育相结合。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不用一次性筷子; 6、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用纸,积极使用再生纸张; 7、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材料2: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 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 气温可降低0.1℃。
材料3: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 中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材料4:1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 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 千余万元。
2、森林的分类
(1)按森林疏密 密林 2/3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1/3
(2)受人为影响程度
天然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选修六
地 理 全册优质课件
我们周围的环境
学习目标
学习本节内容后, 你应能 掌握以下要点 1.理解环境的含义及分类。 2. 能结合实例分析人类与环境的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 关系。
关系,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探究以下问题 1. 根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环 境可以分为哪两类?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统一
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环境是相对周围事物而言的
) 。
B.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C.环境是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空间 D.环境是非生物要素的总称 解析: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所以环境是相 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中心事物不同, 环境也就不同。 答案: B
主题二 人类与环境
材料: 中广网北京 2011 年 4 月 30 日消息, 受较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 影响, 4 月 28~30 日, 我国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 北大部、东北地区西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 其中南疆盆地、甘肃西部、 内蒙古西部的局地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我国沙尘暴日益严重, 主要 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 管理的不到位, 西北、华北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 被, 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 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 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人类与 环境相 互排斥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对立
人类 与环 境的 统一 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依存
Hale Waihona Puke 人类与 环境相 互转化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 离 不 开 环 境 ;适 合 人 类 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 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 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 量、信息的交换, 人类种 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 死 ,在 生 生 不息 的 繁 衍 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 转化

高中地理选修六第5章本章整合ppt课件(人教版)全面版

高中地理选修六第5章本章整合ppt课件(人教版)全面版

专题一 专题二
2.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形式。 (1)绿色关税制度。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胁及破坏的进口产 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绿色市场准入制度。 (3)“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 (4)强制性绿色标志(签)、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等。 (5)烦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 (6)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强制性措施。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绿色贸易壁垒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作 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 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关系愈加密切。同时,各国间的贸 易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些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产业 与市场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绿色贸易壁垒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也是当今国际 贸易领域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
专题一 专题二
【例题1】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 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 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 情救树林。” (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文 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有严重危 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
专题一 专题二
3.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 (2)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3)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4)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5)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地理事物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沿海滩涂、名胜古迹 B.天然草场、畜群牧场 C.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场 D.极地、高山及荒漠区 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属于天 然环境。 答案:D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的。 (2)材料中人类破坏了植被,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对人类造成危害,说 明了什么? 提示: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 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呈现怎样的趋势? 提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 来越大。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对立
人类 与环 境的 统一 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依存
人类与 环境相 互转化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 离 不 开 环 境 ;适 合 人 类 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 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 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 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 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 死 ,在 生 生 不息 的 繁 衍 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 转化
1.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大,造成了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主题一 环境
材料: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的含义是否相同? 提示: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 (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指什么? 提示:周围事物是指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3)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提示: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 (4)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 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 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5)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以分为哪些 类型? 提示:根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两类。
具有相似性,如原生荒漠和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荒漠。
2.人类与环境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下表所示:
辩证 关系
表现
内容
实质
人与 环境 的对 立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排斥
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 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 选择、改造、治理等方 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 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 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 的改造活动
2.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不同 B.周围事物是指自然界 C.中心事物一定是指人类 D.周围事物指无机界 解析: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就不同。 答案:A
3.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是( )。 A.生物界 B.无机物 C.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D.有机物和无机物 解析: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是指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答案:C
预习交流
天然环境是否完全不受人类影响? 提示:在当今的地球环境中,保持原始特点的纯天然环境几乎是不 存在了。所谓的天然环境只是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仍然保留着天然生 态特点的环境,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物种的 演化,基本上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环境都可以称之为天然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
人类活动主观 能动性与环境 发展客观规律 的统一
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是相对周围事物而言的 B.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C.环境是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空间 D.环境是非生物要素的总称 解析: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所以环境是相 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就不同。 答案:B
人教版高中选修六
地理
全册优质课件
我们周围的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 关系。
学习本节内容后,你应能 掌握以下要点
1.理解环境的含义及分类。 2.能结合实例分析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 境可以分为哪两类?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环境
1.环境的定义: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 就是人类的环境。
3.环境的分类: (1)根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两类。 (2)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 境。 (3)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 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主题二 人类与环境
材料:中广网北京 2011 年 4 月 30 日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 影响,4 月 28~30 日,我国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 北大部、东北地区西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南疆盆地、甘肃西部、 内蒙古西部的局地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我国沙尘暴日益严重,主要 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 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 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 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1.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区别:首先,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天然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 影响或者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人工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其次,天然
环境和人工环境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 联系: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天然环境是人工环境的基础,人工环 境是在天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部分人工环境和天然环境在景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