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第三节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二章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四节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第五节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第六节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第三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七节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第八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九节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第十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十一节优化产业组织形态第四章加快建设智慧深圳第十二节建设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第十三节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第十四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第十五节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第五章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十六节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第十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八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十九节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第二十节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第六章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二十一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第二十二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第二十三节打造平安深圳第二十四节加强人口调控管理第七章加快特区一体化发展第二十五节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第二十六节加快新型功能区开发第二十七节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第二十八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八章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第二十九节促进深港融合发展第三十节构建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第三十一节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第九章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第三十二节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第三十三节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第三十四节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第十章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第三十五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三十六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三十七节深化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第十一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三十八节强化规划导向作用第三十九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前言深圳经济特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宏观经济目标1.坪山新区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2024年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
2.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加强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4.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产业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投资和消费1.坪山新区将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2.继续推进消费结构升级,鼓励居民消费,培育市场主体,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加大对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培育新兴产业。
三、创新和科技1.建设创新驱动型新区,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优秀创新人才。
四、城市规划和建设1.加速推进城市建设项目,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2.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五、人才培养和教育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人才质量和素质。
2.增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提高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3.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优秀人才来坪山新区工作和创业。
六、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1.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4.加强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七、生态环境保护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2.推动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总结: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旨在加快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改善社会事业和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
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预计为5.0∶50.4∶44.6,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0∶6 0。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4)第一章发展环境 (4)第二章指导思想 (5)第三章主要目标 (6)第四章政策导向 (6)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7)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8)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9)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9)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0)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10)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1)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12)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2)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3)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13)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14)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4)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15)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15)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16)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6)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17)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8)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9)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9)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19)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21)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21)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2)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2)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3)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23)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4)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5)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5)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5)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26)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6)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7)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28)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28)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9)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29)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30)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30)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1)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31)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2)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32)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 (32)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3)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3)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4)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4)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35)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35)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36)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7)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37)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37)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38)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38)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9)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9)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39)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39)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39)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40)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40)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1)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1)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41)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42)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42)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14•【字号】深府办[2011]80号•【施行日期】2011.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深府办〔2011〕8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九月十四日深圳市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十二五”人口发展基础与环境“十一五”期间,深圳人口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口总量趋于稳定,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战略格局将深度调整,国内区域竞争态势将不断加剧,深圳人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必须认真研判深圳当前人口发展基础与环境,科学谋划深圳“十二五”人口发展新篇章。
(一)“十一五”人口发展主要成就。
1.常住人口规模突破千万,实际人口迅猛膨胀势头得以遏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35.84万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成为城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实际管理和服务人口趋于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口总量在1300万人上下波动,未出现“十五”时期迅猛膨胀的现象,全市人口发展初步进入成熟稳定阶段。
非户籍就业人口数量超过700万人,非户籍人口就业规模和比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继续成为全国城乡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吸纳地。
2.户籍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户籍迁入政策整体趋于积极宽松。
技术技能迁户和投资纳税迁户等新型迁户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入户数量增长一倍以上。
开通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渠道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渠道,人才入户渠道进一步拓宽。
打破原特区内外户籍迁移管理限制,率先实现原特区内外户籍管理一体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全复习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练习题库1.“十二五”规划提出,把( C)大发展作为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A第二产业B医疗制作C服务业D第一产业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是的关键时期,是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C)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3、“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 A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 改变社会风气C 提高人均收入D 促进社会和谐. j4.“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 D 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A振兴 B改革 C现代化 D 发展5.“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 A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A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B必须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C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 D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6.“十二五”时期,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B 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A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C世界多极化、经济国际化 D世界一体化、经济国际化7、“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要具(A)特性。
A、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B、战略性发展性科学性C、科学性发展性前瞻性D、指导性发展性科学性8.“十二五”时期,从国内看, D 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 六篇 绿 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 约型 、 环境友 好型社会 第 四十 加快 财税 体制 改革 第 四十八章 深化 金融 体制改 革 第 四十九章 深化 资源性 产 品价格 和环保 收费改 革 第十 二篇 互 利 共赢 提 高对外 开放 水平
第 五 十章 完 善 区域 开放 格局
第 四十 五章 坚 持和完 善基 本经 济制度
第 十八 章 实施 区域 发展 总体 战略 第 十九 章 实施 主体 功能 区战 略 第 二 十章 积极 稳妥 推进城 镇化 第 二十一 章 积极 应对 全球 气候 变化 第 二十二 章 加 强资 源节约 和管 理 第二 十三章 大力 发展 循环经 济 第二 十 四章 加 大环境保 护力 度 第 二 十五章 促进 生态保 护和 修复
第五 章 加快 发展 现代农 业
第六 章 拓宽 农 民增 收渠 道
第 七章 改善农 村生 产生 活条件 第 八章 完善 农村发 展体 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 升级 提高产 业核 心竞 争力 第 九章 改造 提升制 造业 第 十章 培育 发展 战略性新 兴产 业
第 十一章 推动 能源生 产 和利用方 式变 革
第 三十三 章 健 全覆盖 城 乡居 民的社会保 障体 系
第 三十 四章 完 善基本 医疗 卫生制 度 第 三十 五章 提 高住房 保 障水 平
第三 十六 章 全 面做好 人 口工作 第 九篇 标 本兼治 加 强和创 新社 会管理
第 十二章 构建 综合交 通运 输体 系 第 十三章 全 面提高信 息化 水平 第 十 四章 推进海 洋经 济发展
第 四十章 完 善维护 群众 权益机 制 第 四十一章 加强公 共安 全体 系建设
第 十 篇 传 承 创 新 推 动 文 化 大 发 展 大 繁 荣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
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7日经龙岗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一月1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成就 (2)(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2)(三)对外经济发展强劲,外向型经济能级全面提升 (3)(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福利明显改善 (3)(五)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区面貌持续改善 (4)(六)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瓶颈不断突破 (4)二、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5)(一)发展机遇 (5)(二)面临挑战及问题 (6)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思路 (8)(四)发展目标 (11)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5)(一)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15)(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6)(三)提升先进制造业 (17)(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18)(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9)(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0)(七)发展现代农业 (21)(八)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21)五、大力推进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 (23)(一)优先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素质 (23)(二)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4)(三)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强区 (25)(四)借大运东风,发展体育事业 (27)(五)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28)(六)推进“平安龙岗”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29)(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设和谐城区 (30)(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31) 六、强力推进城市建设 (32)(一)高标准规划现代化新城区 (32)(二)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33)(三)强力打造节能低碳宜居城区 (33)(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6)(五)增强供电、供水、供气能力 (38)(六)提高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能力 (38)七、加速发展重点区域 (39)(一)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40)(二)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 (41)(三)中心城及大运新城片区 (41)(四)宝龙工业园区 (42)(五)坪新清(高桥)片区 (42)八、保障措施 (43)(一)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43)(二)加强作风建设,锤炼执行能力 (43)(三)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 (43)(四)推进财源建设,加强资金保障 (44)(五)加强人才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45)(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有效实施 (45)前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深圳综改方案》)及相关工作计划的关键时期。
深圳年度工作计划2024
深圳年度工作计划2024一、总体目标卓越创新、科技领跑、高质高效、全面开放的经济强市。
二、经济发展1.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发展,使深圳成为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2. 聚焦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深圳”建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3. 深化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
4. 加强开放合作,助推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的高水准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城市建设1. 加快推进深圳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相衔接。
2.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3. 保障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打造优质的城市生活。
四、社会事业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水平。
2. 加强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3.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健康深圳建设。
4.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五、生态环境1. 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品质。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3.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六、风险防控1. 完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城市安全防范能力。
2. 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3.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城市社会稳定。
七、政府治理1.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推进依法治理,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治化水平。
3.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财政1. 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4•【字号】深府办[2012]18号•【施行日期】2012.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深府办〔2012〕1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明确坪山新区管委会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坪山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坪山新区于2009年在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及坪山、坑梓街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新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全面铺开,进入大规模建设和超常规发展的历史关键期。
一、发展成就(一)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01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二,为全市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4∶77.9∶21.7,工业对新区经济的带动效应突出;新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150.43亿元,同比增长30.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9%。
2010年税收总收入为29.8亿元,同比增长10.7%。
三大需求拉动保持良好势头。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因素中,2010年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完成100.3亿元和33.6亿元,同比增长57%和21.5%,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圳市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二○一一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2)一、发展成就 (2)二、发展基础 (7)三、发展环境 (10)第二章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发展原则 (13)三、总体目标 (14)四、发展路径 (18)第三章改革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 (21)一、创新投融资模式 (21)二、设立法定机构,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新模式 (22)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丰富社会管理模式 (23)四、试行“公建民营”,调整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机制 (23)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4)第四章提升城市建设质量,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新城 (26)一、着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26)二、加快土地整备和空间拓展 (28)三、优化城市功能配置 (30)四、打造城市亮点片区 (31)五、完善资源能源保障设施 (32)六、加快智慧坪山建设 (33)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兴产业名城 (36)一、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6)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39)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1)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2)五、优化产业组织形态 (44)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45)第六章加强社会建设,打造和谐幸福新城 (50)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50)二、着力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53)三、全力加强社会管理 (56)第七章发掘人文资源,打造文化创意新城 (59)一、凝练和弘扬“新区精神” (59)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0)三、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61)四、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62)第八章坚持低碳发展,打造山水田园新城 (64)一、强化低碳发展 (64)二、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66)三、加快绿色生态系统建设 (67)第九章区域合作,共谋发展 (69)一、加强与市内相关地区的合作 (69)二、加强与惠州及粤东地区的合作 (70)三、加强与高层次区域的合作 (72)第十章加强实施保障,实现规划目标 (73)一、规划引导 (73)二、组织保障 (73)三、项目保障 (74)四、土地保障 (75)五、资金保障 (76)六、人才保障 (76)前言坪山新区是深圳市新成立的采用功能区模式管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担着深圳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2024年深圳工作报告
2024年深圳工作报告【导语】2024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再次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工作报告。
以下是对这份报告的详细解读。
【2024年深圳工作报告内容】一、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2024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5万亿元,同比增长8%。
2.产业结构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
3.创新能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二、民生福祉1.城市品质提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
2.住房保障: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万套,竣工3万套。
3.社会保障: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
三、生态文明建设1.环境治理:加强水、土、空气等污染防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绿色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
3.生态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改革开放1.政策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2.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友好城市,提高国际影响力。
3.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社会治理1.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2.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3.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总结:2024年深圳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深圳市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了典范。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10.11•【文号】国发[2011]34号•【施行日期】2011.10.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发〔201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确定了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纲要》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扎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国务院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明确政府责任。
对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责任。
在统筹考虑各级人民政府事权及配置公共资源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将发展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目标任务同时分解落实到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三)科学把握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政府完成约束性指标、公共服务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制定政策举措、健全法律法规、编制实施规划等方面的任务。
二、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安排(一)约束性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
(教育部牵头。
只明确一个部门的,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一一列出,下同)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8•【字号】深府办[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深府办〔2011〕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78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做好《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一)实施《总体规划》是新时期国家对深圳发展的战略要求。
《批复》明确“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并要求深圳继续改革开放,当好推动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总体规划》是全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部署。
《总体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实施《总体规划》,将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特区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以城市发展服务各项事业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提升产业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转型、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实施《总体规划》,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约集约发展模式,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城市发展单元等手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破解城市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将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二、实施《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批复》精神,结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月19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第三节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第二章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四节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第五节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第六节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第三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七节促进外需协调发展第八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九节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第十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十一节优化产业组织形态第四章加快建设智慧第十二节建设国际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第十三节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第十四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第十五节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第五章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十六节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第十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八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十九节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第二十节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第六章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二十一节加强法治建设第二十二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第二十三节打造平安第二十四节加强人口调控管理第七章加快特区一体化发展第二十五节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第二十六节加快新型功能区开发第二十七节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第二十八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八章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第二十九节促进融合发展第三十节构建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第三十一节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第九章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第三十二节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第三十三节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第三十四节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第十章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第三十五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三十六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三十七节深化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第十一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三十八节强化规划导向作用第三十九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前言经济特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新的历史时期,中央赋予努力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发展质量,成为经济特区的战略任务和必然选择。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是编制和实施各区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特区新三十年开局的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城市发展新标杆的关键时期。
必须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一)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经济总量连续实现五个千亿元大跨越。
2010年本市生产总值达到9511亿元,比2005年的4951亿元增长8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7亿元,比2005年的412亿元增长169%。
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042亿美元,比2005年的1015亿美元增长101%,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4%,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二、三产业协调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占GDP比重超过60%,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自主创新的优势更加突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4%,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超过60%。
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每平方公里产出4.77亿元GDP和0.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为0.51吨标准煤和20.3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下降14%和4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加快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万元,比2005年提高1.07万元。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零就业家庭户数保持动态归零。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三大体系基本建立。
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城”称号。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层次继续提升,基础教育均衡化取得进步,完成原特区外96所村办小学改扩建工程。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学生272万人次,每年解决约50万非深户籍学生的就学问题。
市第三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17个重大卫生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全市医疗机构总数增长68.8%。
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社工和义工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应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工作不断加强。
(三)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艺精品集中涌现。
中心书城、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使用,市属公益文化场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新增公共图书馆(室)45个。
动漫、创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崛起。
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博会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与“市民文化大讲堂”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成功取得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办权,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四)城市发展再上新水平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资源、能源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明显提升。
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一横八纵”城市高快速公路网基本形成,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5公里,福田口岸和湾口岸顺利开通,广客运专线、厦深铁路段、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如期推进。
油、电、水、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大鹏LNG一期工程、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段工程、东部电厂和前湾电厂等天然气发电厂建成投产,“西气东输二线”支线工程有序开展,东部供水二期、北线引水工程等一批水源工程竣工使用。
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
城中村综合整治和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成效明显。
数字化城管系统覆盖全市。
环境保护工作从传统的治污保洁向推动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46%提升到81%,污水再生利用率从不足1%上升为27.1%,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市和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经济特区围扩大到全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前海、光明、坪山等新型功能区管理新模式初步建立,市属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率先进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94亿美元。
“走出去”战略实施迈出坚实步伐,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形成全球发展布局。
合作更加紧密,深澳、深台合作加强。
“双转移”、“双到”工作扎实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全面启动,出色完成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
对口帮扶和援疆工作成效显著。
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经济复进程艰难曲折,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竞争更加激烈,各种保护主义抬头,外需增长受限趋势可能长期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具挑战。
同时,世界科技孕育着新的突破,新兴技术、新兴市场、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率先实现经济复并保持较快增长,亚洲国家和地区投资与贸易持续扩,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步伐加快。
必须坚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寻求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开拓新兴市场,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国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坐标。
扩大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全国快速交通体系、高速信息网络日趋完善,为更大围的区域合作和要素配置提供了现实可能,为经济特区等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拓展了广阔空间。
同时,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各地依托比较优势推进快速发展,区域间相互赶超的格局正在形成。
必须主动适应国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增强发展紧迫感,树立发展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
从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体制优势、自主创新的先发优势、澳台更加紧密合作的区位优势,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织、两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刚性约束强化,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并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地以质量作为发展的新导向、新标杆,以创造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新的活力、创造新的空间。
综合判断国际、国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需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注重质量和民生,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为新的三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