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合集下载

发展中 国 家经济问题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发展中 国 家经济问题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对于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经济问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贸易不平衡问题例题:假设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如矿产和农产品,而进口高科技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长期以来,该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知识点:1、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初级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但在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相对薄弱,导致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进口产品依赖度高。

2、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无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3、贸易条件恶化: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而制成品价格相对稳定,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解决措施:1、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提高产业附加值。

2、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优化贸易结构:拓展出口市场,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减少对低附加值原材料出口的依赖。

二、债务危机问题例题:某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度借贷,无法按时偿还债务,面临债务危机。

请分析其原因和应对策略。

知识点:1、盲目举债:为了实现快速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部借款,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2、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缓慢,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支撑债务偿还。

3、国际利率波动:当国际利率上升时,债务成本增加,加重了偿债负担。

应对策略:1、债务重组:与债权国协商,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率或减免部分债务。

2、财政整顿:削减政府开支,增加税收,改善财政状况。

3、促进经济增长:实施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三、贫困与不平等问题例题: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贫困现象严重。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考验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常常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贫困、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环境污染等等。

然而,这些问题当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 社会经济的分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社会人口的分化相当普遍,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

一些人面临了极大的贫困,就连最基本的需求也无法满足。

这种贫困主要源于缺乏经济机会,如缺乏教育、低薪工作和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导致了一部分人无法摆脱贫穷。

相反的,还存在一些富裕人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使这些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 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业国家中,人们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经济模式,这使得经济发展被束缚在一定程度上。

一些农业产地缺乏微创创新,而且政策支持也不足,导致农民无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传统产业的产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经济发展的潜能未能发挥出来。

3. 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很多自然资源,但由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于盲目,导致了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性。

例如,在石油开采、森林砍伐和水资源的开发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从而导致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

4. 不完善的制度和不平等的分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不成熟,导致经济发展不够平衡。

这个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失,使得财富被聚集在富人手中,从而使财富的分配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也可能导致不利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政府的领导,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扶贫政策,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术,同时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机制,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

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

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水资源面临危机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万亿立方米。

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

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

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

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

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技术和经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发展。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而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许多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在现代社会中的机遇和挑战。

一、技术方面在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的这个时代,发展中国家要在技术上与先进国家竞争是一个十分困难也十分重要的问题。

虽然发展中国家在某些领域中的技术水平,如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面对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加速技术升级,提高技术水平。

发展中国家应当认识到,技术升级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加强技术研发,培养人才,推广新技术,将是未来加速发展的关键。

例如,通过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升级。

2. 扩大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方面加大力度。

在多个领域与外国同行开展交流和合作,从外部引入先进的技术,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更新和发展提供帮助。

二、经济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涵盖了多个领域。

本文将会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国内市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文化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层快速扩大。

这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另外,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于发展农业、工业和房地产。

而面对机遇也需要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扩大消费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 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竞争的加剧,国际市场是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国际市场中的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开发自有品牌,并借助自由贸易区、高技术部门和低税负政策等手段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面对着全球化的浪潮,发展中国家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经济方面问题和挑战1.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稳定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许多国家的经济在一段时间内会迅速增长,但很快就会遭遇“停滞期”,甚至进入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波动对国内市场和外商投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2.贫富差距的增大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弱,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人口增长的速度不相匹配。

因此,贫富差距会更加加大。

富有的精英阶层在享受丰富资源和财富的同时,普通百姓则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这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

3.资源成本高昂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大多位于偏远地区,并且采掘和加工的成本较高,这增加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负担。

同时,这些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其价格长期高企。

二、政治方面问题和挑战1.政治不稳定和安全风险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政治不稳定和暴力行为的威胁。

这些威胁可能来自国内或国外的各种因素,包括民族、宗教、派别、文化差异等等。

更多地是在政府治理不力、腐败和失信的情况下,各种社会问题会纷至沓来。

2.民主和人权的落后人权和民主是国际社会的价值理念之一,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却往往与之相悖。

腐败、官僚主义、草率的司法判决等问题会玷污公正与透明的政治体制。

3.科学技术极度落后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拥有人力、物力和资源,但科学技术发展却严重滞后。

这使得它们无法把握现代化和先进技术的变革,从而导致科技进步的缓慢和限制。

三、环境方面问题和挑战1.土地、空气和水污染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发展和自然生境的改变,土地、空气和水等环境被严重污染。

长期生活在这些环境里,导致了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多。

2.生态环境的衰退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经常受到破坏,其中包括森林砍伐、沙漠化、土地侵蚀、污染等现象。

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还给人类带来了隐患和危险。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到现代经济制度中,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仍有许多国家仍然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经济发展不够稳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经济波动和周期性萧条的问题。

这往往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经济发展就容易出现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通常较为依赖出口业务,因此,当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这些国家的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滞后基础设施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设施。

然而,发展中国家中的很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这种滞后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政府的财政困境、技术问题等导致的。

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往往直接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让它们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落后的位置。

此外,基础设施滞后还会直接导致贫困、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出现。

三、教育、卫生等领域发展不平衡教育、卫生等领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构建一个稳定、健康和公平的社会的关键。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些领域的发展往往极不平衡。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和卫生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民受到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极其受限。

这进一步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不能实现人们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期望。

此外,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地区还面临着卫生问题,例如艾滋病、结核病等。

四、政治体制不稳定政治体制是国家最为核心的体制。

一个政治体制稳定健康的国家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性,以此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政治体制却经常处于动荡和不稳定状态。

这样的不稳定与政治腐败的问题相伴而生,使得经济和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摘要】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枯竭问题、经济增长不平衡、社会不公平现象和制度体系薄弱等方面。

这些问题限制了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挑战,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平衡增长、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发展中国家可以克服现有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资源枯竭、经济增长、社会不公平、制度体系、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应对措施1. 引言1.1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涉及到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多个方面。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枯竭问题也日益突出,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供应面临压力。

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现象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偏向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社会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城乡、贫富之间的差距拉大,贫困问题仍然突出。

制度体系薄弱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政府管理能力不足,法治建设滞后,治理体系和机制不完善。

这些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重重挑战,需要积极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未来发展方向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量的工业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数增多,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也日益增长。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一、挑战1. 国际竞争压力加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的压力加剧。

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价格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面临着诸多挑战。

2. 弱化本土产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相对较为边缘的角色,本土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难以与发达国家的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竞争。

3. 承受环境和社会压力全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加剧,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环保、劳工条件等多重挑战。

以中国为例,由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中国目前正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机遇1. 参与全球化,获得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大机会是,允许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从而获得发展。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出口自身商品的同时,通过国际市场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

2. 拓展市场,实现集约化发展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能够拓展自身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

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能够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土产业升级,实现集约化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

3. 助推政治、社会改革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自治、民主、法治和人权意识也随之增强。

受到全球市场的冲击,经济体制改革、民主进程、人权保障等政治和社会改革都得以推进。

三、结论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相互关联的。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局势,发展中国家需要深刻认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开拓趋利避弊之策,利用好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占据更具竞争力的位置。

如何克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如何克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如何克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经济和社会难题,如贫困、失业率高、健康状况差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相互交织,使得解决其任何一个问题都十分困难。

然而,只有尝试着去克服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和个人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克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关键,其包括水、电、交通、通讯等基本设施的建设。

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贫困问题的加剧。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

1. 加大政府投资: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加大对工程进度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 鼓励私人投资:政府应该推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和发展,提高市场活力。

3. 投资可持续性: 政府还应该关注基础设施投资的可持续性,以便未来经济持续发展,避免对环境、资源及其它方面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提高教育和培训水平教育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为了克服一些社会和经济难题,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教育和培训水平是很重要的。

1. 宣传重视教育:政府应该加强宣传,让大众更加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广教育资源。

2. 投入教育市场:政府投资教育市场发展,增加教育机会,加强教师培训,鼓励企业和专业人士加入教育领域,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3. 改革教育体制:政府应该在学科设置上有所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教育市场环境,提高学历层次,促进信息和人才流动。

三、加强社会福利保障贫困、失业、健康状况差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难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社会福利保障。

1. 建立社会福利体系: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福利水平。

2. 推广慈善公益:政府应该鼓励和推广慈善事业的发展,提高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医疗水平:政府应该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大在医疗领域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

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

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

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这些挑战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等。

以下将列举出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挑战1. 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中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同时也存在收入不平等现象。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稳定性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减缓。

2. 不稳定的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不稳定的,一些因素如政治不稳定、天灾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起伏和波动。

3. 资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能源和其他资源的短缺问题。

一些国家倚重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和能源,这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面临政治和经济上的问题。

二、环境挑战1.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发展中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人民的健康以及经济的发展。

2. 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发展中国家中很多地区因为人员的大量涌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破坏现象的发生。

同时,气候变化也增加了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和挑战。

三、社会挑战1. 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不少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教育不足和文化差异发展中国家中的许多人民都缺乏足够的教育和国际化视野。

同时,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的存在,这也给国际间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以上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些挑战,这些挑战都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障碍。

要在这些挑战中取得成功,需要发展中国家通过实行创新政策,间接的获取信息、加强交流以及反思历史经验,共同应对这些挑战的威胁。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阻碍: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较为复杂,存在资源不公平的问题,地方政府、特权阶层和社会精英一些人占据了更多的资源,而普通民众却得不到太多资源。

此外,一些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再分配过程中存在拉高成本和消耗资源的现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受限。

其次,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的私人部门参与度。

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的私人部门参与,国有企业能够支配资源,因此私营部门缺乏发展的机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此外,私营部门访问融资的门槛较高,因而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

再次,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存在落后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公共设施落后,如电力、交通运输、水资源等。

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与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与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但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解决经济问题和面对挑战。

本文将从贫困、失业、资源利用和全球化竞争等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和挑战。

一、贫困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国家,也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但贫困依然是中国的大问题,尤其是农民工、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等群体。

贫困不仅影响了这些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贫困问题。

首先,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社会保障,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

政府可以采取微型信贷、抵押贷款等手段,鼓励他们创业或发展家庭农业,提高经济收入。

同时,也需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能够将自产农产品销售,提高收益。

二、失业问题失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很难提供就业机会,而失业又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解决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计划。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对外投资,引来外商资本,发展工业制造业。

这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出口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农村地区的家庭农业、小企业,提高就业机会。

三、资源利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资源的缺乏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为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优化资源利用,实现“绿色经济”。

首先,政府要设立环境保护标准和捕捉污染排放物的技术标准,以保证工业和农业成长的可持续性。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应用。

四、全球化竞争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使世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需要做得更好。

对于制造业来说,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升等手段,争取在全球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与出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与出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与出路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贸易以及金融资本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现象。

它是当前全球化的核心领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困境、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的出路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困境。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就业机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外包和转移产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陷入困境,传统产业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的困扰。

发达国家通过提高关税、限制市场准入等手段,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需求受到限制。

其次,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全球化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的机会,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众的福利提高。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

此外,全球化还会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针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面临的困境,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出路。

首先,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协商,提高自身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机构的改革和重塑,推动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

其次,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内外贸易的组织和开展自由化贸易的谈判,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应加大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的力度,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寻求集体发展的路径。

发展中国家可以加强地区内的经济和政治合作,推动构建地区性的共同体,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互补。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我们是在物质技术基础低下的条件下起步的。

目前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基础比我们优越得多,它们的方向是朝着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化、高新技术产业主导普遍化的态势发展,并且前二者基本解决,而我们则是在前二者才局部解决,后者相距尚远的条件下去发展的。

第二,我们是在劳动生产率落后的起点上赶追的。

目前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才“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左右”。

再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中,国民财富增长的71%来自科技进步。

相同时期,日本科技进步因素占国民财富增长的65%。

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的30年问,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达25%左右。

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已达80%,而我们才达到30%左右。

如果我们不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难以达到制定的目标,而且还会加大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三,我国的资源禀赋差且利用率低,弥补不了我们其他方面的差距。

从资源条件看,农牧业我们不占优势。

从矿产资源上看,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计算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世界第80位左右。

这种能源现状仅能维持自给,靠其创汇来弥补经济发展之不足根本没有地。

第四,我国的富裕程度偏低,支撑国际竞争难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未来在吸收外资和技术方面,将处于竞争更加激烈的境地。

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抓住机遇,不能通过依靠科技使竞争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那么我们的发展环境将会恶化。

第五,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偏低,科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科技现代化的需要。

第六,我国人口众多且增长过快,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障碍。

由于人口过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便被人口大国的分母效应所抵消。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一是不平衡性或多层次性。

中国地区差距大,各地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然有先有后,在一定时期内的实现程度必然有高有低,发达地区可以而且有条件率先实现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等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密切和复杂化的程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挑战,并探讨应对这些挑战的可能策略。

首先,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拥有先进技术、高品质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实力,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使得发展中国家产品难以与发达国家产品竞争。

此外,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意识不强和服务水平不高也成为制约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挑战。

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使其拥有制定技术标准、掌握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投入技术创新的力度较小,科技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在全球技术竞争中获得重大突破。

技术的滞后不仅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还使其难以进入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第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着金融风险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薄弱性,其面临的金融风险更加敏感。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金融市场动荡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汇率波动、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和金融体系脆弱的风险。

此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还面临着失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和转型,使得传统产业失去竞争力,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

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问题。

失业率上升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而且,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进一步深化社会不平等,加剧社会分裂。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1. 土壤严重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受到水的侵蚀,%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受到水的侵蚀,%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2.温室效应升高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吨.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3.森林面积锐减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4.水资源面临危机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5.海洋遭到污染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统计,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万亿美元.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着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问题.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对海洋构成另一种威胁的是温室效应.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据测算,海平面每上升100厘米,意味着人类生命、财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如在中国,这将危及沿海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存;在埃及,人口的七分之一将被迫迁移;孟加拉国受害人口将高达60%;而马尔代夫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海岛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6.生物物种减少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密切相连.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目前人类尚不知详.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粗略估计,世界已识别的物种包括各类动物、鸟类、鱼类、植物、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共计139万种;加上尚未命名和识别的,总计超过3352万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物物种的5%至15%将消失,每天可能有40至140个物种灭绝;未来20至30年内将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热带森林生物灭绝最为严重.由于中美洲、南亚和东亚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烧毁,数以万计的昆虫、动物和植物已经绝迹,数以万计的物种也面临绝种的危险.估计,今后30年内大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消失.在地中海气候区,如非洲南部、智利中部等地方,至少有10%动植物处在危险之中.同时全球淡水系统物种消失也十分惊人.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已经绝灭;马来西亚原有266种鱼,现已灭绝了一半.与陆地相比,濒临海洋的各国状况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出现了“全球性危机”,大马哈鱼、海龟、海鸟、鲨鱼等海洋生物正在遭到大量捕杀;河湾、盐沼、海草层等沿诲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威胁着赖以生存的沿海动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最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7.能源消耗增长迅速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前增长了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三大主要能源.石油素有现代经济的“血液”美称.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却持续强劲.1986--1996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由亿吨增至亿吨,年增长率为%,为世界平均年增长的3倍.尤其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今后1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后15年内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以及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工业,其能源消耗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可达到每天3100--4300万桶;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上升到约二分之一.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内,煤仍是世界发电以及诸如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能源;到2015年煤消费量将达13470万亿热单位,年均增长约%.煤的消费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煤消费增长的82%.虽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但是石油以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遇到来自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防止温室效应的呼声下,进一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日益困难;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核能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至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和生物能,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今后除非技术上出现重大的突破,否则难以广泛、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如何选择利用能源问题上,何去何从,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难题.8.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甚至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落户”.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就达20亿吨以上.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产生固体废物超出了它们能够收集和处理的数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理城市废物的费用常常要占到市政预算的1/5到1/2,即使这样也还有大量废物待处理:雅加达印尼30%、卡拉奇巴基斯坦2/3、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4/5的垃圾被随意弃置,没有收集和处理.虽然贫民区产生的人均固体废弃物数量相对少些,但是这些地区收集和处理废物的服务也最弱、最差.即便市政当局为收集废物安排足够的费用,但安全处理废物仍然是个问题.还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露天倾置堆放和场地填埋.因此,由废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泄漏、甚至爆炸,时有发生.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毒废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随着工业发展,这类物质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泰国有万多家工厂产生危险废物,是10年前的三倍.近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外汇的心理,把被称作有“致命危险”的工业有毒废料运往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国际舆论愤怒地指出说,亚非拉“不是富国的垃圾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问题.9.自然灾害仍频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随着科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据统计,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人口达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20世纪90年代,气候异常又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以洋流水温上升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刚刚离去,以洋流水温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又迅猛袭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暴雨大雪成灾,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洪都拉斯却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印尼、菲律宾等国遇到了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的气候还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非洲许多国家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洪水,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拉尼娜现象通常是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主要与飓风、大暴雨和严寒的气候相联系.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的影响已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环保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人类长期破坏地球自然环境造成的恶果,是人类咎由自取,并且祸害无辜的下一代.10.人口压力巨大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还推动了人口迁移.人们称之为“环境难民”.生活在“危急区”的居民是“环境难民”的主要来源.所谓“危急区”是指气候条件恶劣的高原或高山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巴西东北部、非洲萨赫勒地区、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之间干旱带、也门和印度德干高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危急区”人口达亿.随着全球变暖,亚非拉一些岛屿、沿海地区以及河流三角洲将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这会促使更多的人弃家而走.人口增长将加重温室效应,加快全球变暖.仅这一因素就会使埃及16%、孟加拉国10%的人沦为环境难民.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就成为制止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环节之一.综上所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已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尚不能阻止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事业.为了保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创建一个人类共有的美好家园,发展中国家应该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

然而,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也面临着许多难题。

本文将对这些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资源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势必导致资源的枯竭。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绿色发展。

再次,贫富差距扩大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又一难题。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体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还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教育不平等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最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总之,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去解决。

只有在解决了这些难题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问题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问题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问题
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已在绝大多数国家确立起来。

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仍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

(一)受西方模式影响首先,二战结束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落后的局面,纷纷效仿西方国家的议会政治模式建立了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政治制度,但是面对一系列国内矛盾、民族和宗教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显然还没有这样的控制能力,导致局势更加混乱,各种势力不断崛起,政局生活极不稳定,政权频繁更迭,政府如走马灯式更换。

其次,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大力输入,迫使这些国家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将其价值观、意识形态、政体模式强加于他们,使得发展中国家对于本国政治模式的探索受到限制。

另外,国际政治整体上民主平等和多元的思想也冲击着发展中国家,国内各种关系的矛盾越发突出,国民对于原政治体制的不满,以及国家在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和改变原有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进入困境。

(二)政治腐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伴随着严重的政治腐败现象。

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法治传统,对政治权力很少具有有效的制约,政府官员凭借其所处的职位和手中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将权力用于私人目的,严重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

在效仿西方模式失败的情况下,不同程度的集权主义政治成为政治发展的主流,军人文人政权的频繁交替。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因此国民也没有高的政治意识。

而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严重。

拙见: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发展经济,打好基础,创新,结合本国国情逐步进行政治改革。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存在危机和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全球化的大趋势,发达国家拥有更多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可以更快地进行科技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

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难以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

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2.贫富差距加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则纷纷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愈发加大。

那些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富人越来越富,而贫穷的人们则面临着日益加深的困境。

3.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环境变化更加显著,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几乎让地球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1.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机会加入到相互连接和依赖的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中。

随着科技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逐渐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已经建立起了拥有科技创新的强大生态系统,向全球经济模式的高质量发展迈进。

2.消费市场的快速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市场机遇更加广阔。

随着物质基础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更好和更多的东西的需求也会逐渐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扩大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全球企业的成长点之一。

3.贸易投资逐渐开放全球化的大趋势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贸易投资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逐渐开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涌入。

另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些开放贸易的区域也在增强,这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商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

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

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水资源面临危机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

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

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

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

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

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

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

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

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的持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大部分发展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

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2.人口压力巨大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

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

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

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

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和其他基础设施等。

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

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

环境恶化还推动了人口迁移。

人们称之为“环境难民”。

生活在“危急区”的居民是“环境难民”的主要来源。

所谓“危急区”是指气候条件恶劣的高原或高山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巴西东北部、非洲萨赫勒地区、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之间干旱带、也门和印度德干高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危急区”人口达11.65亿。

随着全球变暖,亚非拉一些岛屿、沿海地区以及河流三角洲将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这会促使更多的人弃家而走。

人口增长将加重温室效应,加快全球变暖。

仅这一因素就会使埃及16%、孟加拉国10%的人沦为环境难民。

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就成为制止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3. 土壤严重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

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

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

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

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

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

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

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

沙尘暴掠、田毁人亡。

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4.温室效应升高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

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

最新的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

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

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

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

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

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

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

5.灾害仍频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

随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

据统计,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

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人口达1.5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

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

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

综上所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已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尚不能阻止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态势。

可持续发展是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