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无菌操作三种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三种操作方法
1. 孔板法:在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实验室台面上,放置一只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孔板。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将所需的器具从孔板中取出,并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其与其他物体不发生接触,以防传播细菌。
2. 灯管法:使用一支特殊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实验室操作台面,以灭活存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上的细菌。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在紫外线灯照射区域内进行,并且同样需要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3. 隔离操作法:使用一个类似于生物安全柜的装置,在柜内进行无菌操作。
这种方法运用气流技术,将空气从外部的高压环境中吸入,再经过净化后返回至柜内,从而保证实验操作区域内的环境是无菌和清洁的。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在隔离柜内进行,且需要穿戴特定的防护服,同时将实验操作的器具和试剂等物品存放在柜内,既避免细菌进入操作区,又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步骤
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步骤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步骤无菌操作技术是在实验室研究、制药和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的目的是确保实验或制造过程中的杂菌不会污染实验样品或生产产品。
无菌操作技术严格遵循一系列步骤和原则,以确保实验环境和操作器材的无菌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无菌操作技术的几个关键步骤,并分享一些附加的实用建议。
1. 清洁工作区域清洁是无菌操作的基础。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必须仔细清洁操作台面、实验器具和实验人员所需的材料。
使用消毒剂擦拭工作区域,确保杀灭表面上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2. 穿戴无菌实验衣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所有从事实验的人员都必须穿戴无菌实验衣。
这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口罩、无菌帽子和无菌长袖护臂套。
这些装备旨在防止人员身上的细菌进入实验环境,同时也保护实验人员免受外界细菌的污染。
3. 灭菌操作器具接下来,必须对将用于实验的仪器、培养基瓶和其他耗材进行灭菌处理。
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如常见的高压锅)或自动灭菌器进行灭菌。
将操作器具放入灭菌器中,并按照灭菌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确保灭菌器将物品完全灭菌。
4. 注意操作手法无菌操作要求操作者对手法非常细致和规范。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以下几点:a. 尽量避免打开或触摸非无菌区域,避免将细菌带到无菌区域。
b. 打开培养基瓶或实验设备时,应尽量避免与瓶口或设备表面接触。
c. 仅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实验。
台面上的防护膜会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试验样品。
d. 当操作液体时,注意快速且轻柔地移动容器,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5. 使用 Bunsen 灯在无菌操作期间,使用 Bunsen 灯是常见的实践,旨在提供一个无菌操作区域。
燃烧 Bunsen 灯会产生上升的气流,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带走,并创造出一片相对干净的无菌区域。
将 Bunsen 灯置于操作台一侧,并将黄色火焰保持在最适宜的高度。
6. 完成操作后的处理无菌操作完成后,需要对实验区域进行适当的处理。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流程3篇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流程第一篇:无菌技术基本概述无菌技术,是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技术,目的是在不受到细菌污染的情况下,进行生物学实验。
无菌技术应用广泛,如生物药品生产、细胞培养、微生物检测等。
下面是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流程。
第二篇:无菌技术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无菌技术的实验室要求洁净、干燥、通风良好。
实验前应将操作台面、工具消毒,并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取样取样要注意无菌操作,在操作时最好使用火柴头消毒器进行干热灭菌,接口经过消毒后才能进行取样。
将取样环快速取出,焚烧消毒,然后打开培养基,将取样环浸入培养基中。
取样前,先检查培养基是否有异物,如有应先移除。
3.传菌将灭菌好的无菌匀种棒或吸管在取样时快速取出,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再用匀种棒沿着培养皿的边缘依次撇带。
传菌时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孵育将培养皿装入无菌培养箱,设定好温度、湿度和时间。
注意防止培养皿从无菌操作区带到外面的污染区。
5.观察结果观察培养皿是否有细菌生长,通过颜色、数量等判断菌株的生长情况。
观察结果要进行记录,比较不同培养基和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
第三篇:无菌技术注意事项1. 穿戴防护用品,确保环境的无菌操作。
2. 取样前应先消毒灭菌处理。
3. 消毒灭菌过程在环节间要进行。
4. 避免种植时发生污染。
5. 种植完毕后要及时回收器材,保持环境的无菌操作。
6. 在洁净的环境下观察结果,避免扰动培养物。
7. 减少取样次数,避免使用已经有了细菌的针头或环。
8. 良好的观察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暂时未能看到细小的细菌,需要心怀持久,遵循预期时间来进行观察。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用于防止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操作台面和仪器设备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等实验用具,并确保其无菌。
2. 消毒操作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必须进行消毒操作,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用75%乙醇擦拭操作台面、试管架和实验器皿,并对培养基、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 空气净化无菌技术操作时需要保持操作环境的空气净化。
可以使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层流罩等设备,保持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低于一定标准。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尽量减少对操作空间的污染,避免摇晃操作台面,以减少气流扰动。
4. 穿戴防护服无菌技术操作时,操作者必须穿戴防护服,包括实验服、帽子、口罩、手套和鞋套等。
防护服的目的是防止操作者的皮肤、呼吸道和头发等对操作环境产生污染。
5. 操作技巧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操作者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首先,要保持双手的清洁,使用无菌手套,并经常更换新的手套。
其次,要注意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直接接触,使用无菌的移液器等工具进行操作。
此外,要注意避免试管口与环境接触,以防止试管口的污染。
6. 培养基接种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常常需要进行培养基的接种。
接种前,首先要将培养基加热至液态,并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培养皿盖。
然后,使用无菌的移液器将待接种的微生物转移到培养皿中,并迅速将盖盖好。
接种后的培养皿要进行彻底的密封,以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7. 培养条件控制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要控制好培养条件,使微生物能够正常生长。
通常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等因素。
不同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可能有所不同,操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 结果判断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后,需要根据培养结果来判断是否成功。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微生物研究和生产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无菌操作区的准备、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区的清洁和消毒。
进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实验用品和设备,如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移液器、显微镜等。
同时,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
进行无菌操作区的准备。
无菌操作区是实验操作的封闭空间,可以通过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在无菌操作区内,需要摆放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将其进行无菌处理。
接下来,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时要保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需要先进行手部消毒。
然后,使用无菌的器材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如制备培养基、接种菌液、分装培养物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器具和试剂的接触,以防止交叉污染。
完成无菌操作后,需要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清洁和消毒。
首先,将使用过的器材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无菌废弃物放入专用垃圾袋中。
然后,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清洁,包括清洁操作台面、工作台、设备和仪器等。
最后,使用消毒剂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下次实验的无菌条件。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和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无菌,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技巧,以避免自身对实验的污染。
总结起来,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无菌操作区的准备、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区的清洁和消毒。
通过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和要求,可以有效地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在微生物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有效判读具有重要意义。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
准备工作:
1.预先清洁:清洁工作区,包括墙壁、地面、工作台等,用适当的清
洁剂进行清洗。
2.穿戴无菌服装:佩戴专用的无菌手套、无菌口罩、无菌帽和无菌手
术衣,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和皮肤部分与操作环境隔离。
3.携带无菌物品:使用无菌容器携带需要的无菌物品,如培养基、移
液器等。
无菌室进入和操作:
1.洗手消毒:用适当的皂液和流动水洗手,然后进行手消毒,使用合
适的无菌手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手消毒方法进行操作。
2.进入无菌室:打开无菌室的门,使用脚踩踏板或手动操作,保持无
菌室内的无菌环境。
3.操作器具消毒:使用无菌棉球或棉签蘸取适当的消毒剂,对操作器
具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操作的安全性。
4.操作:进行无菌操作,注意手势、操作流程和动作的熟练程度,避
免交叉污染。
5.监控环境:定期检测并保持无菌室内的无菌环境,包括空气质量、
微生物数量等。
6.处理废弃物:将废弃物放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避免污染无菌环境。
无菌物品处理:
1.开封无菌物品:在无菌环境中打开无菌物品包装,使用无菌器具进
行操作。
2.使用无菌物品:将无菌物品放在适当的位置上,避免污染无菌物品。
3.保存无菌物品:使用无菌容器储存无菌物品,防止细菌的污染和滋生。
总结:无菌操作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技术,要求操作人员具有
良好的操作素质和严格的操作流程。
只有通过科学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操
作流程,才能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无菌操作技术的流程
中还需要注意环境的监控和废弃物的处理,以保证无菌操作的整体效果。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 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
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
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 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
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
实验操作应在抬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
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
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角取用,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
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
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 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 及TPA 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5.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5.1. CO2 钢瓶之CO2 压力5.2. 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
5.3. 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小时/预滤网,3000 小时/HEPA)。
6. 水槽可添加消毒剂(Zephrin 1:750),定期更换水槽的水。
实验用品1. 种类︰1.1. 细胞培养实验用品均为无菌,除了玻璃容器与pasteur pipet 外,其它均为塑料无菌制品。
无菌技术六项基本操作
1.无菌持物镊(钳)的使用法 2.无菌容器使用法 3.无菌溶液取用法 4.无菌包使用法 5.铺无菌盘法 6.戴脱无菌手套法
目的
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运用无菌技术,防止微生物侵入 人体,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 不被污染
用物
方盘内放:无菌手套、无菌碗、无菌弯盘、无菌治 疗巾、无菌方盒(小镊子两把)、无菌持物钳、无 菌溶液、无菌方纱(三块)、70%乙醇、无菌棉签; 铺盘时间标签、笔、表(自备)、手消
上物置治疗车上层
弯盘(三个):一个放治疗车上层方盘外(操作时 放操作台上),另两个放车下层(操作时一个放污 染的手套,一个放其他污物)
连贯动作
铺无菌盘(内放:无菌弯盘、无菌纱布、小 无菌镊)→取无菌碗→取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操作流程
仪表→评估环境(擦治疗车→擦操作台) →洗手(六步洗手法) →戴 口罩→准备用物(评估用物是否可用并报告) →摆台→报告开始 →铺无菌盘(查无菌巾包名称、灭菌日期、消毒效果→开治疗巾 包→取治疗巾→包按原痕包好→记录开包时间→包归位→扇形打 开治疗巾→取无菌弯盘→取无菌纱布→取无菌镊→折好无菌巾→ 记录铺盘时间→放好盘) →取无菌碗(查名称、灭菌日期、消毒 效果→开包→手托碗底→置桌面) →取无菌溶液(检查标签、溶 液质量→消毒瓶口和盖→取纱布→开瓶盖名 称、灭菌日期、消毒效果、手套型号→开包→查手套反折面→扑 粉→手拿反折面取手套→检查是否成对→戴好一手→戴好手套的 手插入反折面里→戴另一只→整理反折面→十指交叉相握→展示) →脱手套(洗手→拈住腕处手套外面→翻转脱下一只→拇指插入 另一只里翻转脱下) →整理手套、袋→报告操作完毕→整理操作 台、用物→打包→放置用物台
注:每一次开新的无菌包、无菌容器等均需检查名称(标签)、灭菌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一种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技术,通常应用于实验室、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无菌技术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 准备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确保工作环境无菌。
- 擦拭工作台或无菌箱表面,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无菌手套、面罩、实验服等。
2.准备所需物品:-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物、试剂等,并按照操作步骤编号或标记。
- 准备需要用到的实验器具,如试管、量筒、移液器等,确保其无菌。
3.操作步骤:- 打开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进入无菌工作环境。
- 将实验器具从原包装中取出,并放入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内。
- 清洗手套表面,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
- 把试管、培养皿等实验器皿取出,并将其暴露在紫外线灯下,以杀灭潜在的微生物污染。
- 使用无菌移液枪或滴管,将所需培养基或试剂加入实验器皿中。
- 用无菌针头或棉签,将待检测的样本移植至培养基或培养物上,进行培养。
- 在操作完成后,将实验器皿封闭,避免外部污染。
4.结束工作:- 断开电源,关闭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
- 清洗实验器具,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进行消毒。
- 清洁工作台或无菌箱表面,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
- 剥离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消毒或处理。
-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可能会因具体实验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前,对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实验室规范的遵守以及个人卫生的注意,都是确保操作成功的关键。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无菌技术是在医疗和护理操作中使用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防止微生物侵入人体和污染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基本的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包括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包、铺设无菌盘、使用无菌、取用无菌溶液和戴脱无菌手套。
在无菌操作中,操作者需要保持一定的无菌观念。
例如,操作者需要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在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此外,操作者还需要使用无菌持物钳来取用无菌物品,手部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内。
在无菌区域内,应避免谈笑、咳嗽、打喷嚏。
如果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护士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衣帽,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和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的无菌操作环境。
操作台应该保持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在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无菌持物钳是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工具。
使用无菌持物钳时,需要检查其有效期,并开盖将盖打开。
然后,取钳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中央,垂直取出,关闭盖。
使用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活动,不可倒转向上。
放钳用后闭合钳端,打开盖,快速垂直放回,松开关节,关闭盖。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或罐口边缘;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
到远距离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取出。
不可用持物钳夹取油纱布,不可用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
干燥法保存应每4小时更换1次。
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无菌包是用来包裹无菌物品以保持其无菌状态的工具。
使用无菌包时,需要检查其名称、灭菌日期和灭菌指示胶带,检查是否潮湿或破损。
然后解开封口胶带(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考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考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考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知识的宇宙需要勤奋的飞船去探索。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考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1.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1) 目的:取放或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2) 操作方法:① 持物钳应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或干置),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为宜。
②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③ 取钳:打开容器盖,将钳移至容器中央使钳端闭合取出。
④ 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
⑤ 使用后,仍保持钳端向下并闭合,垂直放回无菌容器中。
(3) 注意事项:① 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但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
② 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2. 无菌容器使用法(1) 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2) 操作方法:①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② 开盖:打开无菌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
③ 盖严:用毕即将容器盖小心盖严。
④ 持容器: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3) 注意事项: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3. 倒取无菌溶液法(1) 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
(2) 操作方法:①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② 核对检查药液。
③ 打开瓶盖,用2%碘酊和70%乙醇消毒瓶塞,取出瓶塞。
④ 倾倒溶液:手握标签面;拿起瓶子,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
⑤ 盖瓶塞:倒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边缘后翻下。
⑥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
已打开过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只能保存24小时。
(3) 注意事项:① 不可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直接接触瓶口倒液。
②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4. 无菌包使用法(1) 目的:保持无菌包内物品于无菌状态。
(2) 操作方法:①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② 取出灭菌包,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学习目标】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熟练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应用,具体为: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2无菌容器使用法;3打开无菌包法;4;取用无菌溶液法;5铺无菌治疗盘法;6戴脱无菌手套法【操作目的】取用、保存和传递无菌物品,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物品准备】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小毛巾、清洁治疗盘1个、无菌持物钳(镊)1套、无菌容器(内放纱布或棉球)、无菌治疗碗1个、无菌包(内置无菌治疗巾2块),无菌溶液,无菌手套(大小合适)、消毒液、棉签、、笔、纸、弯盘、抹布、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护理过程及评分标准】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浑浊、沉淀、变色、絮状物操作的关键点1无菌包的使用:十字包扎送消毒,时间物品注明了。
有效时间为7天,过期受潮重灭菌。
查看以后方打开,对侧左右再内角,打开未完系成一,24小时后送消毒。
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取放钳子应闭端,不可碰及壁边缘。
液面超过二分一,钳端始终头向下。
定时消毒不能忘,远处取物一起搬。
3无菌容器使用方法:揭盖向上应是内,用毕立即盖加严。
托住底部勿碰缘,取出物品勿放回。
注明名称和时间,定时消毒勿忘记。
4铺无菌盘法(4小时):包中取出无菌巾,内面无菌要记清。
双手捏住巾外角,半铺扇形放物品。
盖住物品边缘齐,开口上折边下翻。
5取用无菌溶液法:先对瓶签查质量,瓶口盖内无菌区。
倒取液后要消毒,瓶签向上倒少许。
原处倒出所需液,立即盖好防污染。
记录时间和日期,敷料内蘸不可行。
溶液出来不进去,24小时后不可用。
6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手洗净,查对号码和日期。
滑石粉后放一边,对准五指戴手套。
外面无菌勿污染,脱手套时从口翻。
无菌技术操作。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无菌技术是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术,用于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以下是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的详细介绍:
2.消毒操作: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需要对操作区域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酒精、紫外线、高温等。
消毒操作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并保持操作区域的干燥。
3.穿戴无菌衣物: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穿戴无菌衣物,以防止人体的微生物污染。
无菌衣物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帽、无菌口罩等,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并保持衣物的干燥和整洁。
4.灭菌操作:对于需要使用的器械和培养基等材料,需要进行灭菌操作,以确保其无菌。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压力灭菌、化学灭菌等。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需要考虑物品的特性和要求。
5.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台是进行无菌操作的重要设备。
操作台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可拆卸的透明遮挡板和风幕,以保持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将材料放置在操作台上,并避免与非无菌区域接触。
6.快速无菌技术:在一些需要快速进行无菌操作的场合,可以使用快速无菌技术。
常用的快速无菌技术包括滤膜法、放射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样品进行无菌处理,并减少了传统方法中的大部分操作步骤。
总结起来,无菌技术操作法主要包括空气净化、消毒操作、穿戴无菌衣物、灭菌操作、无菌操作台和快速无菌技术。
通过正确使用这些技术和
操作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和医疗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无菌技术几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技术几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技术是在实验室和医疗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无菌技术中,有一些基本的操作法是必须掌握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 消毒操作法消毒是无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法之一。
它的目的是杀灭或去除物体表面的病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以保持实验中的环境无菌。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
热消毒是指使用高温将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以杀灭细菌的方法。
常见的热消毒方法包括干热炉烘烤、高压蒸汽灭菌和明火灼烧等。
化学消毒则使用化学物质来灭菌,常见的化学消毒剂有酒精、过氧化氢和漂白粉等。
2. 操作无菌台操作无菌台是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提供一个无菌的工作环境。
在操作无菌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将需要操作的物品和培养基等材料放置在无菌台上。
在打开无菌台时,务必先用酒精或消毒液将工作区域彻底消毒。
其次,要正确佩戴手套,并将手套的袖口紧贴袖子,以防止微生物从外部侵入。
最后,要注意不要在无菌台内晃动过多,以免扰乱无菌环境。
3. 灭菌操作灭菌是指在操作过程中,对使用的器械、培养基和试剂等进行无菌处理,以避免污染。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滤过灭菌和紫外线灭菌等。
高温灭菌是将器械和培养基等物品高温加热一段时间,以达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
滤过灭菌则是通过使用微孔滤膜过滤掉微生物,常用的滤膜有0.2微米的滤膜。
紫外线灭菌则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杀灭微生物,常用于对工作台面、试剂瓶口等进行灭菌。
4. 无菌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持操作环境的干净和整洁,避免尘埃和杂质进入。
其次,要注意手部和身体的卫生,在操作前要正确洗手,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最后,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接触,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是实验室和医疗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术。
只有掌握了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
无菌技术:几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容器的使用法:经灭菌处理的盛放无菌物品的器具称无菌容器。
如无菌盒、贮槽、罐等。
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无菌包的使用法:无菌包布是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包布。
其内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1.无菌包的包扎法将物品置于包布中间,内角盖过物品,并翻折一小角,而后折盖左右两角(角尖端向外翻折),盖上外角,系好带子,在包外注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
2.无菌包的打开法取无菌包时,先查看名称,灭菌日期,是否开启、干燥。
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的平面上,解开系带卷放于包布角下,依次揭左右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
用无菌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已备好的无菌区域内。
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时间,有效期为24时。
如不慎污染包内物品或被浸湿,则需要重新灭菌。
取小包内全部物品时,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
解开系带挽结,一手托住无菌包,另一手依次打开包布四角翻转塞入托包的手掌心内,准确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或无菌区域内(勿触碰容器口缘),盖好。
几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溶液的倒取法取无菌溶液瓶,擦净灰尘,核对标签,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壁有无裂痕,溶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
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揭去铝盖,常规消毒瓶塞,以瓶签侧面位置为起点旋转消毒后,用无菌持物钳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再次消毒。
以无菌持物钳夹提瓶盖,用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撑入橡胶塞盖内拉出。
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以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倒溶液时瓶签朝上。
无菌溶液一次未用完时,按常规消毒瓶塞、盖好。
注明开瓶时间,有效期不超过12小时。
无菌手套的戴法:1.戴无菌手套洗净擦干双手。
核对手套号码及有效期。
打开手套袋,取滑石粉涂抹双手,注意避开无菌区。
手套可分别或同时取出。
双手分别捏住袋口外层,打开,一手持手套翻转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另一手五指对准戴上。
无菌技术六项基本操作
日期、消毒效果
注意事项
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及非无菌物品。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 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同时搬移无菌持物钳和浸泡溶液,以免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而污染。 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的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无菌容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h。 取用无菌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器械直接伸入瓶内蘸取,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接触瓶口倒液。 已倒出的无菌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打开的无菌溶液,如未污染可保存24h。 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菌区。 无菌包过期、潮湿或包内物品被污染时,均须重新灭菌。包布有破损时不能使用。 打开过的无菌包,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在未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24h。 治疗台及治疗盘清洁干燥 操作者的手、衣袖及其他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无菌盘有效时限不超过4h。 戴手套时,避免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任何有菌物品。 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非无菌
上物置治疗车上层
弯盘(三个):一个放治疗车上层方盘外(操作时 放操作台上),另两个放车下层(操作时一个放污 染的手套,一个放其他污物)
连贯动作
铺无菌盘(内放:无菌弯盘、无菌纱布、小 无菌镊)→取无菌碗→取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操作流程
仪表→评估环境(擦治疗车→擦操作台) →洗手(六步洗手法) →戴 口罩→准备用物(评估用物是否可用并报告) →摆台→报告开始 →铺无菌盘(查无菌巾包名称、灭菌日期、消毒效果→开治疗巾 包→取治疗巾→包按原痕包好→记录开包时间→包归位→扇形打 开治疗巾→取无菌弯盘→取无菌纱布→取无菌镊→折好无菌巾→ 记录铺盘时间→放好盘) →取无菌碗(查名称、灭菌日期、消毒 效果→开包→手托碗底→置桌面) →取无菌溶液(检查标签、溶 液质量→消毒瓶口和盖→取纱布→开瓶盖→标签对掌心冲瓶口→ 倒液→盖好瓶盖→记录开瓶时间→液归位) →戴无菌手套(查名 称、灭菌日期、消毒效果、手套型号→开包→查手套反折面→扑 粉→手拿反折面取手套→检查是否成对→戴好一手→戴好手套的 手插入反折面里→戴另一只→整理反折面→十指交叉相握→展示) →脱手套(洗手→拈住腕处手套外面→翻转脱下一只→拇指插入 另一只里翻转脱下) →整理手套、袋→报告操作完毕→整理操作 台、用物→打包→放置用物台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一、目的1.使用无菌持物钳法: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2.使用无菌容器法: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3.使用无菌包法: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4.铺无菌盘法:形成无菌区域,以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用;5.倒取无菌溶液法: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供治疗护理用;6.戴、脱无菌手套法:预防病原微生物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使用于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时、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时;二、评估环境操作室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操作前用消毒毛巾擦拭操作台面及治疗盘;无菌操作前操作者应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三、用物准备1.无菌溶液,对光照射,溶液无混浊,无变色,无絮状物,无渣质,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在有效期内;2.无菌手套,包装完好,无污染,在有效期内,型号合适;3.无菌治疗碗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4.无菌治疗巾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5.无菌持物钳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6.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7.消毒液在有效期内;8.棉签在开包时间内,可以使用;9.弯盘,清洁干燥;10.治疗盘,清洁干燥;11.另备小标签;四、操作:1.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将包布折叠放妥;检查消毒试纸变色;记录开包日期,时间,并签名;2.打开无菌治疗巾包外层包布,打开存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盖,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处,闭合前端,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保持前端垂直向下,在腰部以上范围内活动;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检查消毒试纸变色;取一块治疗巾置于治疗盘内,用后闭合前端,快速垂直放回容器;3.铺无菌盘,双手捏住无菌巾外面,轻轻抖开,双层平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至对侧,开口向外;4.打开无菌治疗碗包;检查消毒试纸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治疗碗放在无菌盘内,将包布折叠放妥;5.取用无菌辅料,打开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物品;6.倒取无菌溶液前,消毒瓶塞,备干后打开瓶塞;手持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置无菌容器中,倒好溶液后立即塞好瓶塞;再次消毒瓶塞;覆盖无菌盘,双手捏住扇形折叠层治疗巾外面,遮盖于无菌物品上,对齐上下层边缘,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叠一次,露出治疗盘边缘;在小标签上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并签全名;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用法,并签名。
护考无菌基本操作方法
护考无菌基本操作方法
护考无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手部消毒:先清洁双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彻底清洁双手表面。
然后,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2. 穿戴无菌手套:戴上无菌手套前,确保手套未受损。
先将非无菌的手套包装打开,然后将双手伸入手套中,确保手套外部不会与手部或其他不洁物接触。
3. 开启无菌操作台:将操作台放置在干净、干燥、无风的环境中,确保台面无尘和污染。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操作台和其他容器。
4. 倒取培养基和其他无菌材料:将无菌培养基或其他无菌材料倒取至操作台上时,保持材料容器的口部向下,并迅速倒入操作台上,避免接触其他物体。
5. 无菌操作:在进行任何无菌操作之前,确保双手、操作台、无菌材料和设备都是无菌的。
避免手部与非无菌物体接触,尽可能避免呼吸或喷嚏,以防止飞沫或灰尘飞入操作区域。
6. 包装和存储:完成无菌操作后,将无菌物质封装或包装好,并妥善存放于无菌条件下,以确保其无菌性得以保持。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破损或污染的无菌材料和设备。
- 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和整洁,避免杂物混入和堆积。
-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操作得到规范和安全的实施。
- 随时保持警惕,注意可能的无菌操作风险和污染源。
- 定期清洁和消毒操作台和设备,以维持无菌操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1.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
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
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 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戴好帽
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
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
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无菌区 指经灭菌处理未被污染的区域;
方法:紫外线多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
消毒。 用于空气消毒,室内每10m2安装30 瓦灯管1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时 间30~60分钟; 消 毒 物 品 时 , 选 用 30 瓦 灯 管 , 在 25~60厘米距离下,照射20~30分钟, 注意各个表面均被照射。
影响因素:
穿透力:紫外线的穿透力弱,只能 杀灭直接照射的微生物。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原理: 紫外线灯是人工制造的低
压汞的石英气灯,将水银装入石英玻璃 管内,通电后,水银气化放出紫外线。 紫外线杀菌同波长有密切关系,波 长在2500~2650Å(埃)杀菌能力最强,一 般多以2537Å为杀菌波长的代表(是细菌 对紫外线吸收最快的波长)。
常用紫外线灯管有15、25、30和40 瓦四种,其波长均为2537Å。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
[目的] 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 态 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罐、盘及 储槽等。无菌容器内盛治疗碗、棉球、纱 布等。
(三)无菌包的使用
[目的] 供无菌操作无菌包:
内放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 等用 物
(四)铺无菌盘
[目的] 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洁净、干 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 菌物品,以供治疗之用。
(五)取用无菌溶液法
(六)戴、脱无菌手套
[目的]
在进行严格的医疗护理操作 时确保无菌效果。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一) 清洁
清洁是指用清水及去污剂清除物 体表面的污垢及部分微生物。常用 于家具、地板、餐具、杂物等的处 理;或物品在消毒、灭菌前的准备。
(二)消毒 消毒是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 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如压舌板、体温计 的消毒。 (三)灭菌
①
灰尘、纸张、玻璃都影响紫外线的穿透。 可见光不能通过的物质,紫外线也不能通 过。紫外线对石英的透过率最高,达 70﹪~80﹪。因此,紫外线灯管用石英玻璃 制作。
温度:温度为40℃时,紫外线杀菌率 最高。因为在此温度时,紫外线的辐射强 度最大。一般适宜温度为5~50℃。
①
② 湿度:相对湿度越低,杀菌作用越好。 如果相对湿度大,空气中的微粒容易变大, 降低了紫外线的穿透力。一般适宜的湿度 为40﹪~60﹪。
血液—体液隔离
主要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 的血液或体液的传染性疾病,如乙肝、 艾滋病、梅毒等。 措施 1.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 必要时单人隔离。
2.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需穿隔离衣。
3.注意洗手,严防被注射针头等利器 刺破,若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或可能污 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病人 前也应洗手。 4.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 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 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病人用过的针头 应放入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 直接送焚烧处理。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目的]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卵圆钳、三叉钳 和长、短镊子四种。卵圆钳下端有两个卵圆形 小环,可夹取刀、剪、镊、治疗碗、弯盘等; 三叉钳的下端较粗,呈三叉形并以弧度向内弯 曲,常用于夹取较大或较重物品,如瓶、罐、 盆、骨科器械等;镊子的尖端细小,轻巧方便, 适用于夹取针头、棉球、纱布等。
6.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 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
7.探陪人员应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灭菌是杀灭或祛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 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非致病 微生物和细菌芽孢。灭菌是一个绝对概念,灭 菌后的物品必须是完全无菌的。如手术用的器 械均须灭菌后使用。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原理:是利用热力或光照等物理作用, 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或凝固,以达 到灭菌的目的。 热力杀菌除了取决于热力高低外,还需有 足够的水分,因为菌体蛋白质的凝固和水的含 量有密切关系,含水量高,蛋白质凝固所需要 的温度低,相反,含水量少或无水,则所需要 的温度高。
④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以免降低灯 管的照射强度。灯管要轻拿轻放,关灯后不应 立即再开,需冷却3~4分钟后再开,以保护灯 管寿命。
⑤ 紫外线肉眼看不见,灯管放射出的 蓝色光线并不代表紫外线的强度。有条件 的应用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定期测量灯的输 出强度。如灯管强度低于70W/cm2时,应 予更换。无条件的应建立使用时间记录卡, 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则应更换。 ⑥ 对紫外线效果要经常进行鉴定,定 期进行空气培养,以检查消毒
液、底部垫有纱布的大口有盖容器内,容器
深度与钳长度比例适合,消毒液面浸没轴节
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每个容器只
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 一种是干燥保存法,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 无菌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 包,4-8h更换一次。
注意事项
① 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均有强烈 的刺激,直接照射30秒就有反应,故照射 时应注意眼睛及皮肤的保护。
②由于紫外线的穿透性差,故被消毒的物 品不可有任何遮蔽,应摊开或挂起,经常翻动, 使之在直光下照射。 ③照射前,病室应先做清洁卫生工作,因 紫外线易被灰尘微粒吸收停止走动,减少尘埃 飞扬。
4.环氧乙烷气体密闭灭菌法: 是利用环氧乙烷气体,在密闭容器内 进行灭菌的方法。适用于不耐热,不耐 湿的物品消毒,如化学合成纤维、精密 仪器、一次性物品(手术衣、输液器、注 射器)等。
.隔离种类、措施
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 肠道隔离 接触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 昆虫隔离 保护性隔离
6.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 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 应面向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 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 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不可接触 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 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 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用物疑 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 菌;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肠道隔离
适用于由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污染了 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 细菌性痢疾. 措施: 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 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一病床应加隔离 标记,病人不得互相交换物品。甲型肝炎 等。
2.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 触污染物时戴手套。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4.病人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 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倒 掉。 5.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 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有 u 热力消毒灭菌 u 光照消毒法 u 电离辐射灭菌 干热消毒灭菌 1.热力消毒灭菌: 湿热消毒灭菌
(1)干热消毒灭菌法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使 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 热,传热的效果较慢,因此应用干热灭菌必须 提高温度和适当延长消毒时间,才能达到杀菌 目的。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 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①燃烧灭菌法:焚烧、烧灼 , ②干烤灭菌法:
常用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 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人人体和防止无 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 要而基础的技术,其操作规程是根据科 学原则制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 反,每个医护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并严 格遵守,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2. 熏蒸法:
利用消毒剂经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而蒸发 的气体进行消毒灭菌,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 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 的物品(如电刀线、听诊器)的消毒。
3. 擦拭法:
选用对人体无毒性或毒性低的、杀菌广谱、 易溶于水、穿透性强、价格低廉无显著气味 和刺激性的消毒剂,如0.05~0.1﹪的含氯消毒 液,擦拭墙壁、桌椅、地面及厕所等。
(2) 湿热消毒灭菌法
湿热由于空气和水蒸气的作用,导热 快、穿透力强,能透入菌体,使菌体胞膜 膨胀破裂,原浆流出,受热凝固变性,同 时蒸汽具有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品的 温度,加强灭菌效果,因此湿热灭菌比干 热灭菌所需要的温度低,时间短。 ①煮沸消毒灭菌法 ②高压蒸汽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光照消毒主要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 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氨基酸、 核酸,酶遭到破坏死亡。同时,紫外线通过 空气时,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加强 了杀菌作用。包括: (1)日光曝晒法
非无菌区 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
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
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4.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
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 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 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一次。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原理: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 固变性,干扰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或损害细菌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 能等,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
常用化学药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1. 浸泡法:
是化学消毒灭菌常用的方法,将被消毒物品完全 淹没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的长短常根据物品和 消毒液的性质、浓度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