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中常用的一项技术,用于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它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穿戴无菌服、清洁操作区域、消毒操作工具、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结束后的处理。
准备工作是无菌技术操作的第一步。
首先,要将实验室或医疗环境进行清洁,确保没有明显的污染源。
然后,准备所需的试剂、培养基、培养皿等实验用品,并确保它们都是在无菌条件下保存的。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操作所需的无菌工具,如无菌棉签、无菌移液器等。
接下来是穿戴无菌服。
穿戴无菌服的目的是防止人员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带入操作区域。
穿戴无菌服前,要先将双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然后再使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消毒。
穿戴无菌服时,要注意避免与无菌服接触的部位接触其他物品,以防止交叉污染。
清洁操作区域也是无菌技术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操作区域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以防止外界的微生物进入。
在清洁操作区域时,要使用无菌酒精消毒液对操作台面、试剂瓶盖、培养皿等进行消毒。
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操作区域内进行不必要的移动,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消毒操作工具也是无菌技术操作中的重要一环。
在使用工具之前,要先用无菌酒精或无菌水进行清洗和消毒。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工具,如无菌移液器、无菌棉签等,应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污染或损坏。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如无菌培养皿、无菌离心管等,需要先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在进行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防止交叉污染。
其次,要避免过度移动和喷嚏,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此外,要注意操作的顺序,按照从无菌到有菌的顺序进行操作,以防止无菌物品被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无菌技术所需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束无菌技术操作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首先,要清洁操作区域,将使用过的无菌工具进行丢弃或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然后,对操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使用无菌酒精或无菌消毒液进行消毒,以确保下次操作的无菌状态。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一、无菌技术的基本原理无菌技术是通过消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证实验环境或产品的无菌状态。
其基本原理包括:采用无菌材料和设备、严格控制操作环境、采取无菌操作方法、使用无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无菌检测等。
二、无菌技术的操作步骤(一)准备无菌材料无菌技术的第一步是准备无菌材料,包括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移液器、培养瓶等。
这些材料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确保其无菌状态。
(二)准备无菌操作环境无菌技术的操作环境也需要保持无菌。
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关闭门窗,打开洁净工作台或灭菌柜。
然后在工作区域内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使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手套箱和实验器具。
(三)无菌操作方法无菌技术的核心是无菌操作方法。
首先要正确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避免人员对实验环境的污染。
然后进行手部消毒,使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接触非无菌物品,尽量保持双手不离开工作区域。
(四)制备无菌培养基制备无菌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重要步骤。
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成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将其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
接下来将培养基装入试管或培养瓶中,用高温高压灭菌器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五)接种微生物接种微生物是进行无菌培养的关键步骤。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常用的有平板接种法、斜面接种法和液体接种法等。
然后将待接种的微生物用无菌技术转移到培养基上,注意避免污染。
(六)培养微生物接种微生物后,要进行培养以促进其生长繁殖。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
在培养过程中,要避免对培养基的污染,定期观察和记录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七)无菌检测无菌技术的最后一步是进行无菌检测,以确认实验环境或产品的无菌状态。
常用的无菌检测方法有菌落计数法、涂布法和生物指示剂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判断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无菌技术的注意事项(一)注意个人卫生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佩戴手套和口罩,保持双手的清洁,并避免对实验环境的污染。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流程3篇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流程第一篇:无菌技术基本概述无菌技术,是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技术,目的是在不受到细菌污染的情况下,进行生物学实验。
无菌技术应用广泛,如生物药品生产、细胞培养、微生物检测等。
下面是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流程。
第二篇:无菌技术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无菌技术的实验室要求洁净、干燥、通风良好。
实验前应将操作台面、工具消毒,并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取样取样要注意无菌操作,在操作时最好使用火柴头消毒器进行干热灭菌,接口经过消毒后才能进行取样。
将取样环快速取出,焚烧消毒,然后打开培养基,将取样环浸入培养基中。
取样前,先检查培养基是否有异物,如有应先移除。
3.传菌将灭菌好的无菌匀种棒或吸管在取样时快速取出,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再用匀种棒沿着培养皿的边缘依次撇带。
传菌时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4.孵育将培养皿装入无菌培养箱,设定好温度、湿度和时间。
注意防止培养皿从无菌操作区带到外面的污染区。
5.观察结果观察培养皿是否有细菌生长,通过颜色、数量等判断菌株的生长情况。
观察结果要进行记录,比较不同培养基和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
第三篇:无菌技术注意事项1. 穿戴防护用品,确保环境的无菌操作。
2. 取样前应先消毒灭菌处理。
3. 消毒灭菌过程在环节间要进行。
4. 避免种植时发生污染。
5. 种植完毕后要及时回收器材,保持环境的无菌操作。
6. 在洁净的环境下观察结果,避免扰动培养物。
7. 减少取样次数,避免使用已经有了细菌的针头或环。
8. 良好的观察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暂时未能看到细小的细菌,需要心怀持久,遵循预期时间来进行观察。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用于保证实验过程中无外源性的微生物污染。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无菌操作准备、无菌操作过程以及无菌操作后的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无菌操作准备1. 实验器材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无菌操作所需的实验器材,如培养皿、试管、移液管、试剂瓶等。
这些器材在使用前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采用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无菌处理。
2. 工作台清洁:清洁工作台表面和周围环境,使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
确保工作台表面干燥无尘,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 个人防护: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进行个人防护,包括佩戴无菌手套、实验服和口罩等,以防止人员对实验物品的污染。
二、无菌操作过程1. 灭菌操作: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物或其他实验物品后,将其放入高温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确保在灭菌过程中,温度和压力都能达到需要的标准,以保证灭菌效果。
2. 无菌操作技巧: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
例如,使用酒精灯对操作器具进行烘烤,使用无菌吸管或移液器进行液体的移取,使用火焰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等。
这些技巧能有效减少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
3. 空气质量控制:无菌操作过程中,空气中的微生物也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
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可以通过空气过滤器、超净工作台等设备来净化空气,降低微生物的含量。
三、无菌操作后的处理1. 废弃物处理:无菌操作后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他人的污染。
例如,将使用过的无菌吸管、培养皿等放入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其他合适的处理方式。
2. 设备清洁和消毒:无菌操作结束后,需要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实验器材和操作区域。
使用75%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对器材进行彻底清洁,以确保下次使用时不会造成污染。
3. 记录和整理:无菌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实验物品名称和编号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用于防止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操作台面和仪器设备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等实验用具,并确保其无菌。
2. 消毒操作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必须进行消毒操作,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用75%乙醇擦拭操作台面、试管架和实验器皿,并对培养基、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 空气净化无菌技术操作时需要保持操作环境的空气净化。
可以使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层流罩等设备,保持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低于一定标准。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尽量减少对操作空间的污染,避免摇晃操作台面,以减少气流扰动。
4. 穿戴防护服无菌技术操作时,操作者必须穿戴防护服,包括实验服、帽子、口罩、手套和鞋套等。
防护服的目的是防止操作者的皮肤、呼吸道和头发等对操作环境产生污染。
5. 操作技巧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操作者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首先,要保持双手的清洁,使用无菌手套,并经常更换新的手套。
其次,要注意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直接接触,使用无菌的移液器等工具进行操作。
此外,要注意避免试管口与环境接触,以防止试管口的污染。
6. 培养基接种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常常需要进行培养基的接种。
接种前,首先要将培养基加热至液态,并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培养皿盖。
然后,使用无菌的移液器将待接种的微生物转移到培养皿中,并迅速将盖盖好。
接种后的培养皿要进行彻底的密封,以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7. 培养条件控制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要控制好培养条件,使微生物能够正常生长。
通常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等因素。
不同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可能有所不同,操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 结果判断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后,需要根据培养结果来判断是否成功。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微生物研究和生产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无菌操作区的准备、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区的清洁和消毒。
进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实验用品和设备,如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移液器、显微镜等。
同时,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
进行无菌操作区的准备。
无菌操作区是实验操作的封闭空间,可以通过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在无菌操作区内,需要摆放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将其进行无菌处理。
接下来,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时要保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需要先进行手部消毒。
然后,使用无菌的器材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如制备培养基、接种菌液、分装培养物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器具和试剂的接触,以防止交叉污染。
完成无菌操作后,需要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清洁和消毒。
首先,将使用过的器材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无菌废弃物放入专用垃圾袋中。
然后,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清洁,包括清洁操作台面、工作台、设备和仪器等。
最后,使用消毒剂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下次实验的无菌条件。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和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无菌,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技巧,以避免自身对实验的污染。
总结起来,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无菌操作区的准备、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区的清洁和消毒。
通过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和要求,可以有效地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在微生物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有效判读具有重要意义。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无菌技术在生物制药、医疗卫生、实验室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无菌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病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保障产品或实验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1.隔离准备:将操作区域进行物理隔离,确保操作区域的洁净度。
2.检查准备:检查操作室内的所有设备和耗材是否齐备,看是否存在污染或损坏情况。
3.消毒准备:将操作区域、设备和耗材进行彻底消毒。
4.个人卫生准备:穿戴专业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卫生用品,确保个人卫生干净。
二、取样1.实验前先进行直接检测,以保证取的物质没有污染,并进行对照。
2.用酒精、火焰或UV紫外线等方式对采集工具进行消毒,以确保操作的无菌化。
3.隔离并涂布取样:将样品放入无菌培养基中,涂布或喷洒到培养基的表面,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取样后关闭培养器的盖子,并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三、进一步处理1.菌落提取:对于培养出的菌落,用消毒的、过滤的、无菌的三角勺将菌落取出,并将其转移到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
2.培养基物筛选:将样品涂布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或新鲜的有机物含量不高的培养基上,将不同的菌落分离开来并进行培养,以便鉴别和检测。
3.鉴别:用鉴别性培养基进行培养和检测,根据培养结果和生理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别。
四、最终检测1.最终检测:对于鉴别得到的菌株,进行最终检测,确定其是否达到无菌水平。
2.环境检测:对于操作区域、设备和耗材,进行定期的环境检测,以确保无菌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3.生产过程的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设备和人员进行监控,确保无菌水平的稳定性和质量。
以上就是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无菌技术的实施对产品或实验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监测,确保无菌水平和品质。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也必须加强个人卫生和消毒管理,以保证实验环境能够维持高质量和高效率。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介绍无菌技术是在实验室或医疗环境中进行无菌操作的基本技能。
正确的无菌操作可以防止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的流程。
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明显的杂物和污渍。
2. 检查实验室设备和工具的清洁状况,包括培养皿、试管、注射器等。
3. 按照要求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消毒操作1. 将所需的器械和培养基摆放在清洁的工作台上。
2.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台和器械进行消毒,确保杀灭潜在的微生物。
3. 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根据厂家指南进行操作。
环境控制1. 将实验室门关闭,减少外界微生物的进入。
2.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谈话和移动,以防止微生物的传播。
3. 保持操作区域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扩散。
无菌操作1. 佩戴干净的手套,并用适当的方式穿戴。
避免手套表面接触其他物品。
2. 每次使用器械前,先用无菌火焰消毒器械表面,杀灭潜在的微生物。
3. 打开培养皿、试管等时,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
例如,倾斜试管盖,迅速取用需要的物质。
结束操作1. 消毒处理已使用的器械和废弃物。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 使用消毒剂清洁工作台和其他接触面。
3. 将实验室区域彻底清洁,并确保无菌操作区域没有明显的污染。
4. 关闭实验室门,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 无菌技术需要不断的练和培训,确保操作的熟练和准确性。
- 遇到有疑问或不熟悉的操作,应咨询实验室主管或专业人员。
以上为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随时参考本文档进行实践操作。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一、目标:1、无菌持物钳:取用或传输无菌敷料、器械等。
2、无菌容器:保持已经灭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3、取无菌溶液法:保持无菌溶液无菌状态。
4、铺无菌盘法: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诊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诊疗时使用。
5、戴无菌手套法:实施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6、使用无菌包法: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
二、用物:无菌溶液、无菌手套、无菌诊疗碗包、无菌诊疗巾包、无菌持物钳包、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溶液、棉签、弯盘、诊疗盘、另备小标签三、操作步骤:评定环境(环境清洁、宽大、光线充足、定时消毒,适合操作),操作前室内停止清扫,降低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操作前用消毒毛巾擦拭诊疗台面及诊疗盘)——无菌操作前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必需时戴无菌手套及穿隔离衣)——检验用物(1、无菌溶液对光照射无浑浊、变色、无絮状物,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在使用期内能够使用。
2、无菌手套包装完好、干燥、在使用期内,型号适宜。
3、无菌诊疗碗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4、无菌诊疗巾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5、无菌持物钳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6、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7、消毒溶液在使用期内。
8棉签在开包时间内,能够使用。
9、弯盘清洁干燥.9诊疗盘清洁干燥。
10、另备小标签)——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取出无菌持物筒直立于桌面,将包布折好放于桌面下层,检验消毒试纸变色,弃于医疗垃圾桶,统计开包时间、日期并署名,将持物筒放于适宜位置——打开无菌诊疗巾包,打开存放无菌持物钳容器盖,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处,闭合钳断,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检验消毒试纸变色,取一块诊疗巾置于诊疗盘内,用后闭合持物钳钳端,快速垂直放回容器内,将包布折好放于桌面下层——铺无菌盘,双手捏住无菌诊疗巾外面,轻轻抖开,双层平铺于诊疗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于对侧,开口向外——打开无菌诊疗碗外包布,用持物钳打开内包布,检验消毒试纸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诊疗碗放在诊疗盘内,将包布折叠放妥于桌面下层——取出无菌敷料:去持物钳,打开无菌敷料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手中,用无菌持物钳在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敷料防于诊疗碗中——倒取无菌溶液前消毒瓶塞,待干后打开瓶塞,手持溶液瓶,瓶签朝下于掌心,倒出少许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致无菌容器中,倒好溶液后立即盖好瓶塞,再次消毒瓶塞——覆盖无菌盘,双手捏住扇形折叠诊疗巾外面,遮盖于物品上,对折上下层边缘,将开口处向上折叠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叠一次,露出诊疗盘边缘,在小标签上注明铺盘日期、时间、签全名,放于无菌盘左上方——在无菌溶液瓶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使用方法并署名——将无菌盘置于诊疗车上,携至病房——戴无菌手套:将无菌手套袋平放于诊疗车上,打开外包装,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手套反折面部位取出手套,将两手套拇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带好手套手插入另一手套反折面内面,戴好另一只手套,若操作者工作服为长袖,应将手套翻边扣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双手对合交叉检验是否漏气,调整手套位置——脱手套,戴手套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将脱下手套手伸入另一手套内捏住内面边缘,将手套翻转脱下,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洗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一、目的1、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
2、无菌物品及无菌区不被污染。
二、适应症无三、禁忌症无四、操作步骤(一)评估1、操作环境评估:操作区域是否整洁、宽敞、安全,无灰土飞扬,半小时内无清扫。
操作台是否清洁、干燥、平整。
2、无菌物品评估:无菌物品存放是否合理,有无破损、潮湿;无菌物品的名称、型号、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无菌包或容器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失效。
(二)准备1、护士:衣帽整齐,取下手表,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2、环境:清洁、宽敞、无尘土飞扬,半小时内无打扫,操作台清洁、干燥、平整。
3、用物:治疗盘1个、无菌持物钳包、无菌治疗巾包、无菌物品、弯盘、免洗手消毒液、纸、笔、医用垃圾容器、生活垃圾容器。
(三)操作1.检查无菌持物钳和无菌治疗巾包及无菌物品包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及消毒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效期、内包装物品名称及密封性。
2.取出无菌持物钳,检查罐面上消毒指示带是否变色,在上面写好开启时间,备用。
3. 检查无菌治疗巾包有效期,是否包裹完好,有无潮湿或破损。
4. 打开无菌治疗巾包。
4.1将无菌治疗巾包平放在桌面上,撕开消毒指示带。
4.2逐层打开无菌治疗巾包,先揭开包布外角,再揭左右角,最后揭开内角。
5. 打开无菌罐的上半盖。
6. 钳端闭合向下,垂直取出,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7. 取出无菌巾置于清洁治疗盘内。
8. 放回无菌持物钳,钳端闭合向下,垂直放入无菌罐内,盖好罐盖。
9. 关闭无菌治疗巾包9.1按原折痕包好无菌治疗巾包,将消毒指示胶带贴好。
9.2在消毒指示带上注明开包时间(24h有效)。
10. 铺盘10.1双手持无菌巾上层两角外面抖开(横折法双手持无菌巾横中线外面)。
10.2对折铺于治疗盘上。
10.3扇形折叠上层无菌巾,开口边缘向外。
11.取无菌物品11.1核对无菌容器内物品名称。
11.2打开无菌容器,盖(无菌面)向上放置,使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置于无菌盘内,盖严容器。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培养或其他实验操作时,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措施,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消毒、无菌操作、无菌检测等多个环节。
一、消毒消毒是无菌技术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杀灭实验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保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主要有高温灭菌和紫外线灭菌。
高温灭菌是指通过使用高温蒸汽或高温烘箱,将物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一定时间,以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灭菌则是利用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的特性,对实验室工作台面、试管、培养皿等进行照射,以杀死微生物。
化学方法主要有酒精消毒和漂白粉消毒。
酒精消毒常用于对操作台面、手套、培养器具等进行擦拭,以杀灭微生物。
漂白粉消毒则是将漂白粉溶液喷洒在实验室工作台面等物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进行清洗,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在消毒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以防止实验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无菌操作应该在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中进行。
无菌工作台是一种带有高效过滤器的设备,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保持工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无菌箱则是一种密封的容器,通过紫外线照射和高温灭菌来保持内部的无菌状态。
在无菌操作中,操作人员需要穿戴无菌衣、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止自身的微生物污染。
操作时应注意手法规范,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接触污染。
同时,实验用具如培养皿、试管等也应经过高温灭菌或酒精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三、无菌检测无菌检测是为了验证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状态是否得到了保持。
常见的无菌检测方法有接种法和滴定法。
接种法是将待检物品接种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基上是否出现微生物生长来判断物品的无菌状态。
滴定法则是将待检物品滴入含有指示剂的培养基中,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物品的无菌状态。
无菌检测是无菌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及时发现无菌操作中的污染情况,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一种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技术,通常应用于实验室、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无菌技术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 准备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确保工作环境无菌。
- 擦拭工作台或无菌箱表面,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无菌手套、面罩、实验服等。
2.准备所需物品:-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物、试剂等,并按照操作步骤编号或标记。
- 准备需要用到的实验器具,如试管、量筒、移液器等,确保其无菌。
3.操作步骤:- 打开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进入无菌工作环境。
- 将实验器具从原包装中取出,并放入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内。
- 清洗手套表面,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
- 把试管、培养皿等实验器皿取出,并将其暴露在紫外线灯下,以杀灭潜在的微生物污染。
- 使用无菌移液枪或滴管,将所需培养基或试剂加入实验器皿中。
- 用无菌针头或棉签,将待检测的样本移植至培养基或培养物上,进行培养。
- 在操作完成后,将实验器皿封闭,避免外部污染。
4.结束工作:- 断开电源,关闭无菌工作台或无菌箱。
- 清洗实验器具,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进行消毒。
- 清洁工作台或无菌箱表面,使用无菌液体消毒剂。
- 剥离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消毒或处理。
-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可能会因具体实验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前,对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实验室规范的遵守以及个人卫生的注意,都是确保操作成功的关键。
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1 确认操作区域:无菌操作需要在洁净的实验室或无菌室中进行,确保操作区域符合无菌要求。
1.2 准备所需物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实验台面等。
1.3 消毒准备:对操作区域和所需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消毒完全彻底。
二、穿戴防护装备2.1 戴手套:先戴好手套,避免因为手上的细菌污染工作区域。
2.2 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防止呼吸道上的细菌进入工作区域,同时也可以防止自己将细菌带入体内。
2.3 戴护目镜:佩戴护目镜可以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意外溅出物质伤及眼睛。
三、清洁工作台面3.1 使用70%酒精对工作台面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干燥。
3.2 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工作台面,杀灭表面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四、开启无菌操作4.1 开启无菌灯:开启无菌灯,确保操作区域处于无菌状态。
4.2 操作无菌灯:在无菌灯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区域不受外部细菌污染。
五、取出所需物品5.1 打开消毒柜:打开消毒柜,取出所需物品。
5.2 消毒处理:对所需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其表面没有细菌。
六、开始操作6.1 手部消毒:使用75%酒精对手部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6.2 开始操作:在无菌灯下开始进行实验或操作。
七、结束操作7.1 清理工作台面:将工作台面上的材料和垃圾清理干净,确保表面干燥。
7.2 关闭无菌灯:关闭无菌灯,结束本次无菌操作。
八、清洁防护装备8.1 清洁手套和口罩:将手套和口罩清洁干净,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
8.2 清洁护目镜:将护目镜清洁干净,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
九、总结9.1 总结:对本次无菌操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9.2 存储:将所需物品存储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标注消毒日期。
以上就是无菌操作技术的操作流程,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无菌性。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操作前1.环境准备:1)在操作前30min停止一切清扫活动,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土飞扬;2)用蘸有消毒水的毛巾擦拭治疗盘(先里后外)、擦桌面、擦治疗车(先上后下),都“弓子形擦;2.自身准备:1)衣帽穿戴整齐,剪短指甲2)洗手:七步洗手法3)戴口罩3.物品准备1)看无菌物品的名称,看指示带是否变色,查有效期,检查包布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有无潮湿2)检查一次性用品:名称,有效期,型号,外包装是否完整3)检查无菌溶液名称,开封后四个小时内可以使用,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对光检查溶液是否透明、澄清,有无沉淀、絮状物4)皮肤消毒剂和棉签是否在有效期内操作过程1.无菌持物钳1)打开无菌包,将无菌持物钳放在桌面上,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四个小时2)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注意:跨越无菌区时,手臂不能在无菌区上方移动2.无菌治疗巾包操作(先检查)打开无菌包,手不可以碰内面,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条无菌巾放治疗盘内,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时,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24h3.铺无菌盘操作将无菌巾平铺在治疗盘上,捏起无菌巾两个角,打开,三折于盘的一侧(内面朝上)4.放置药碗(先检查)将治疗碗在手中按前左右后顺序打开,并置于无菌盘,然后再将包布整齐折叠置于治疗车下层(局限于无菌包只有一个物品)5.倾倒无菌溶液先对瓶口消毒两次,再手握瓶,标签向手心,打开瓶盖,倾倒之前再冲洗一下瓶口6.放置一次性用品后,拉开无菌治疗巾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将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一次,露出治疗盘边缘,拿出小纸条注明铺盘时间7.戴脱无菌手套打开无菌手套,外包装放入黑色生活废物桶内,然后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位,可分次或一次取出手套,五指对准先戴好一只手套,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个手套的反折内面,五指对准戴好另一只手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使用脱手套时,一手捏着另一手腕步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放入医用垃圾桶。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操作流程: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双巾铺盘: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
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
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再用一拇、食指将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7、打开无菌盘上层无菌巾一部分,核对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
8、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9、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
护士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流程

护士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阶段
1. 运用无菌手法准备干净的无菌器械和材料。
检查是否完整,是否有破损。
2. 进行手部消毒,先用肥皂清洗手至少30秒,然后用70%以上乙醇液消毒手至少60秒,使手干燥。
3. 穿戴口罩、头套和无菌服。
正确穿戴可以防止室内细菌传播。
二、操作阶段
1. 打开无菌包装装置和无菌材料。
打开时要极其小心,避免污染。
2. 将无菌材料移至无菌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需消毒后留干燥。
3. 按无菌操作规范操作。
比如器械与病人直接接触部分要保持1米距离。
4. 助手为操作人提供焊材和器械,双方保持1米距离的无菌区。
5. 操作结束后,无菌材料继续保留在无菌区等待包装。
三、结束阶段
1. 使用消毒毯将废弃物封闭后妥善处理。
2. 拆卸口罩、头套和无菌服,并按规范处理废弃物。
3. 对无菌区域及器械进行灭菌消毒。
4. 记录无菌操作情形,签名确认无误。
以上就是护士进行无菌操作的基本流程。
全程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保证手术或治疗的顺利进行。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流程无菌技术是生物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的流程,帮助读者掌握无菌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1、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按照配方要求称取恰当量的各种原料,在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并过滤后进行灭菌处理。
2、准备培养基试管和平板: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需要分装装入试管或平板中,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前进行无菌检测。
3、准备培养器材:无菌技术需要用到多种培养器材,包括移液器、空气口、无菌柜等,需要在实验之前对器具进行无菌处理。
4、准备外生抽样物或培养物:需要准备外生抽样物或培养物,可以从口腔、皮肤、肠道等部位采集。
如果使用培养物则需要在培养之前对细菌进行单克隆分离。
二、实验操作1、洗手:在实验开始前,必须首先进行洗手,并戴上实验服、手套、口罩等无菌防护设备。
2、无菌柜操作:在进行无菌技术实验时,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首先需要将无菌柜打开,进行预热和消毒处理。
然后使用无菌移液器将需要处理的样品放入无菌柜内。
3、培养基测试:在使用培养基之前,需要进行无菌测试以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可以使用试管和平板两种方法进行测试。
试管测试需要将无菌培养基放入蒸汽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逐一打开试管检查是否有杂菌污染;平板测试需要在无菌柜中将无菌培养基倒入平板中,并在倒入前将平板稍微倾斜,避免细菌进入,然后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外生抽样物或培养物进行处理,并进行少量移植。
可以选择不同的移植方法,如涂布法、均匀涂布法、滴定法等,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5、涂布培养:将处理后的样品移植到无菌培养基上,根据不同的涂布方法,将样品摊开或均匀分布到培养基表面,然后放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6、培养箱操作: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时,需要注意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环境条件的调节。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培养盘上的菌落情况。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指在特定的操作条件下,将工作环境和材料表面上的微生物完全去除或杀灭,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可靠性,是实验室操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是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1.确保实验室环境洁净:实验室的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的堆积。
工作台和操作台面要经常擦拭消毒,窗帘要保持常闭,灭菌器室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2.洗手: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先洗手。
将手臂衣袖卷起,用流动水彻底洗净双手和前臂,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搓揉至少20秒,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或单次使用的毛巾擦干。
3.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戴上口罩、手套和实验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人体所携带的细菌和病毒进入实验操作。
4.准备培养基和试剂:将需要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准备好,并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无菌操作。
5.消毒操作区域:使用75%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和工作区域,确保表面被湿润。
待酒精或消毒剂挥发后,操作区域将处于消毒状态。
6.准备无菌器具: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或自动无菌器具进行灭菌操作。
将需要使用的无菌器具(如试管,移液管,培养皿等)放入无菌器具中进行灭菌。
7.无菌技术操作:在一只手戴上手套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需要的培养基或试剂。
用另一只手将培养皿打开一定角度,用无菌移液器滴入培养基或试剂。
8.加入菌液:取均匀的培养物,使用无菌移液器加入到培养皿中。
9.培养物的分离:在完成菌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物之后,采取无菌的不同工具(如火焰灭菌的鳞状刀)快速划过培养物表面,将细菌分离出来。
10.封闭培养皿:将培养皿的盖子迅速关闭,并用无菌胶带封口固定。
11.垃圾处置:将使用过的无菌器具、试剂容器和其他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垃圾桶或物品消毒器中,以避免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污染。
12.清洁操作区域:完成实验后,用75%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器具和设备,确保无污染和消毒。
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需高度注意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无菌操作的细致程度,确保实验室内的材料和操作环境无菌,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一、目的1.使用无菌持物钳法: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2.使用无菌容器法: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3.使用无菌包法: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4.铺无菌盘法:形成无菌区域,以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用;5.倒取无菌溶液法: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供治疗护理用;6.戴、脱无菌手套法:预防病原微生物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使用于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时、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时;二、评估环境操作室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操作前用消毒毛巾擦拭操作台面及治疗盘;无菌操作前操作者应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三、用物准备1.无菌溶液,对光照射,溶液无混浊,无变色,无絮状物,无渣质,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在有效期内;2.无菌手套,包装完好,无污染,在有效期内,型号合适;3.无菌治疗碗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4.无菌治疗巾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5.无菌持物钳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6.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7.消毒液在有效期内;8.棉签在开包时间内,可以使用;9.弯盘,清洁干燥;10.治疗盘,清洁干燥;11.另备小标签;四、操作:1.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将包布折叠放妥;检查消毒试纸变色;记录开包日期,时间,并签名;2.打开无菌治疗巾包外层包布,打开存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盖,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处,闭合前端,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保持前端垂直向下,在腰部以上范围内活动;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检查消毒试纸变色;取一块治疗巾置于治疗盘内,用后闭合前端,快速垂直放回容器;3.铺无菌盘,双手捏住无菌巾外面,轻轻抖开,双层平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至对侧,开口向外;4.打开无菌治疗碗包;检查消毒试纸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治疗碗放在无菌盘内,将包布折叠放妥;5.取用无菌辅料,打开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物品;6.倒取无菌溶液前,消毒瓶塞,备干后打开瓶塞;手持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置无菌容器中,倒好溶液后立即塞好瓶塞;再次消毒瓶塞;覆盖无菌盘,双手捏住扇形折叠层治疗巾外面,遮盖于无菌物品上,对齐上下层边缘,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叠一次,露出治疗盘边缘;在小标签上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并签全名;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用法,并签名。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无菌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的技术,其重点是保证实验过程和样品不受外界微生物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在进行无菌技术前,需要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如对实验台面、酒精灯等器材进行清洁并进行紫外线灭菌。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无菌器具、培养基、培养物等。
2.消毒操作:消毒操作是无菌技术的基础操作,其目的是将待处理的器具、样品等消毒干净。
消毒操作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种方法,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和紫外线灭菌等。
消毒完成后,需要保持无菌状态,如保持器具密封,避免细菌物质空气污染。
3.准备菌液:无菌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菌液培养,因此需要先准备好菌液。
菌液可以由新鲜菌株孵化培养而来,也可以从已有的培养物中取出其菌株。
在取菌时需要注意避免微生物接触到非无菌的环境。
4.装液、接种:将需要处理的物质置于装液器中,然后通过接种针、接种棒等进行接种,将菌液涂抹均匀在待处理的物质表面。
接种过程需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保证接种器具和样品无菌。
5.移栽操作:移栽操作是将已培养的微生物划开、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无菌技术要求移栽过程中细菌不能污染培养基,因此需要严格把控操作技巧。
移栽操作通常采用接种棒或吸管等工具进行,取样时需注意避免污染。
6.培养:无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细菌的培养,将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提取并进行分析。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培养细胞表面的无菌状态,避免外来微生物感染。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培养物状态,如颜色、生长情况等。
综上所述,无菌技术是极为严谨的实验技术,其操作流程和流程管理同时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规范化操作流程和专业化人员的操作指导,才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I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査(名称、有效期)一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开)一取钳(手
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出,关
闭容器盖)一使用(始终保持钳湍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
不可倒转向上)T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容
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I
无菌包使用:检査(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T开包(逐层打开)
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区内)一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好)一记
录(曰期' 时间、签名)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一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一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一铺盘(单层
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一折巾一放置无菌物品一盖巾一记录(曰
期、时间、签名)
无菌容器使用:检査(名称、灭菌曰期)一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
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一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
品)一关盖(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一手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I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一査对(认真
检査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
有无裂纹;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一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
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
瓶塞将其拉岀)一倒溶液(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
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一盖瓶塞(倒毕塞瓶
塞盖,消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曰期、时间、放回原处)I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曰期)一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
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一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取手套法)一
调整(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边)一冲洗(用无菌水冲
净手套上的滑石粉)-脱手套(清水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一处置(手套放
入医用垃圾)一清洁双
思考题
1、什么是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