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封髓丹增减对虚火杂症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封髓丹:其效如神!(4)

封髓丹:其效如神!(4)

封髓丹:其效如神!(4)有许多口疮溃疡的病人吃潜阳封髓丹后见效;对兼有大便干燥的病人可加酒大黄;如果病人溃疡厉害,可以把汤剂晾凉后再服,以免刺激病灶;对虚火上冲导致的目赤、牙龈出血、耳鸣等症状,吴老师用 ' 潜阳’ 也是行之有效的。

对虚火下冲的情况,如有尿频、尿急、量少、色清、伴有热感的患者,吴老师用 ' 潜阳’ 加白茅根、白花蛇舌草;也可以用它来治疗尿血、肛门或阴道有热感。

但虚火冲往各窍的最有代表性临床例子是两个有狐惑病的患者(口腔、咽喉、肛门、外生殖器的溃疡加烦躁),对他们用 ' 潜阳’ 加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刺蒺藜、蛇床子,疗效也是比较理想的。

2 )从整体的生理功能来说,命门火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都起着核心的作用,正像房屋里的锅炉,烧得屋子里暖洋洋的,为安康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下面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潜阳封髓丹的临床使用范围及其医理和病机,当然,这个介绍是不全面的。

冬天时命门火的收敛是最突出的(《内经》,四气调神论曰:“ 冬三月,此谓闭藏” ),以石脉来体现,如《内经》的脉要精微论所说的“ 冬应中权” 或者“ 冬曰在骨,蛰虫固密” 。

如果命门火失去了收敛特征会导致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象下焦的肾。

医案1:病人:男,73 岁;全身水肿(西医诊断为肾盂肾炎、肾结核),伴有恶寒,腰冷痛,有时背热,尿频、有热感,纳呆,口燥,咽痛,舌红略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吃过补养药后上火的症状加重,清热药他受不了。

诊断:水肿,肾虚虚火。

潜阳封髓丹:生龙牡各15克,炒白术 15克,白花蛇舌草 15克,泽泻 15克,茯苓 20克,续断 15克,杜仲 20克,桔梗 10克。

服药一周后,症状都有所减轻,患者恢复了一些力量,守方加川芎 10克,佛手 15克,茯苓 20克,泽泻 15克,续断 15克,杜仲 20克,炙麻根 15克。

一个星期后病情稳定,出现轻微的眩晕,守方加益母草 15克,泽泻 15克,薏苡仁 30克,白花蛇舌草 15克,续断15克,杜仲 20,炙麻根15克。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上浮型不寐(失眠)案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上浮型不寐(失眠)案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上浮型不寐(失眠)案患者:男/43岁930查看更多内容桑x,男,43岁。

2021月10月18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2点-4点易醒、醒后入睡困难,伴口干,大便软,怕冷等症状,无发热,无头晕头昏,无黑朦,无肢体障碍,无听力下降,无恶心呕吐,纳可,小便可。

舌胖,浅齿印,舌淡红,苔白,脉弱。

慕名于陈老师处就诊。

中医诊断:不寐。

证型:虚阳上浮。

治法:温肾潜阳,引火归原。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白附片30g、先煎干姜15g、肉桂15g、盐黄柏30g、醋龟甲30g、先煎砂仁20g、后下龙骨30g、牡蛎30g、首乌藤30g、炙甘草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每日三次,口服。

2021年10月25日二诊,患者自诉睡眠明显改善,原夜间醒后难入睡,现在醒后容易入睡,大便较前成形,已经不口干了,仍怕冷。

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辨证思路正确,故续用原方。

原方白附片、干姜加量。

具体方药如下:白附片60g、先煎干姜30g、肉桂15g、盐黄柏30g、醋龟甲30g、先煎砂仁20g、后下龙骨30g、牡蛎30g、首乌藤30g、炙甘草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每日三次,口服。

2021年11月01日三诊,诉睡眠较前好转,大便成形,怕冷缓解。

舌体略胖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辨证思路正确,故续用原方,原方白附片增加至90g,具体方药如下:白附片90g、先煎干姜30g、肉桂15g、盐黄柏30g、醋龟甲30g、先煎砂仁20g、后下龙骨30g、牡蛎30g、首乌藤30g、炙甘草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每日三次,口服。

2021年11月06日电访患者诉服前药后怕冷好转,余无不适。

讨论:不寐,中医病名。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失眠常伴有心烦或心悸、多梦易惊醒、健忘、神疲等症状。

潜阳封髓丹临床实战运用

潜阳封髓丹临床实战运用

潜阳封髓丹临床实战运用第一篇: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作者:姚伟摘要:潜阳封髓丹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本文从潜阳封髓丹的产生及组方开始,分析了该方是对“阳密乃固”、“天一生水”等理论的具体诠释,并用具体的病案说明之,说明对温潜法的掌握对于理解和把握温阳大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温阳派;火神派;温水潜阳;潜阳封髓丹;天一生水;阳密乃固;相火;命门;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

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体会较深,临床上运用温阳派的温水潜阳法,灵活广泛运用潜阳封髓丹,以之调控人身水火坎离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吴老师临证数年,现将自己管窥之得整理如下:离位之相火一直被历代医家所关注,对其的认识及其治疗理法提出了若干种不同的说法,比如李东坦把离位之相火称之为“阴火”,认为“阴火”多为脾胃气虚或元气损耗所致,“阴火”被其视为“元气之贼”,治疗上多以“甘温除大热”之法益气泻火治之,如补中益气汤中“少加黄柏……泻阴中之伏火”,“更加黄芩……”等。

朱丹溪在继承东坦的相火为“元气之贼”的基础上,续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路数,倡“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论,方以降火为主,佐以滋阴,如大补丸、三补丸等降火,大补阴丸、四物汤加知柏等降火兼滋阴治之。

赵献可认为知柏天冬一类苦寒损胃伤肾,对阴虚火旺者只宜以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雷龙之火有“得水则炽、得火则灭”的特点,“唯太阳一照,火自消灭”。

故需用八味丸,以地黄滋养水中之火,以桂附直入肾中,温补天真之火,雷龙火方可得引之归原。

郑钦安将虚寒和实寒均归纳为“阳虚”,而阴虚所致的虚热和外邪所致的实热均归为“阴虚”,各有其诊断指标。

对符合“阳虚”指征的离位妄动之雷龙火,认为用药必须扶阳抑阴,如不扶其阳,更滋其阴,则为雪上加霜。

桂附类药力能补坎离中之阳,火旺而阴自消。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

这个方子当时用来降心火和滋肾水,治疗虚火上炎导致的遗精滑精。

从它的名称和其中的“三才”来看,似乎可以想像,它就是现在“潜阳封髓丹”的鼻祖,但是,三才封髓丹治疗的情况恰恰相反:是阴虚引起的,所以,“潜阳封髓丹”并不出自补土派的创始者,而是来自郑钦安的两个方子:原来各成一体的“潜阳丹”和“封髓丹”。

前者“潜阳丹”由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组成,有纳气归肾的作用,郑钦安是这样解释的∶“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后者“封髓丹”也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郑钦安写道∶“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

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

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

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

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在阅读《医理真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方剂经常用来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作者叫做“元气不纳”、“元气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气不归源”、“孤阳上浮”或者“虚火上冲”,意思都是一样的,指上身的一些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郑钦安还是用龙来做比喻∶“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一剂封髓丹,补肾填精、清泻虚火,仅用三味药郑钦安老先生评价此方:“此一方不可轻视

一剂封髓丹,补肾填精、清泻虚火,仅用三味药郑钦安老先生评价此方:“此一方不可轻视

一剂封髓丹,补肾填精、清泻虚火,仅用三味药郑钦安老先生评价此方:“此一方不可轻视一剂封髓丹,补肾填精、清泻虚火,仅用三味药郑钦安老先生评价此方:“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

”这个方就是封髓丹。

我们身体里的阴阳,是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情况下,肾水充足就可以制衡阳火。

如果肾水不足,就会导致阳气的过度耗散,出现虚火。

有的人出现了上火的症状,用清火的药物效果不好,这是因为上火是标,肾阴不足是本,只治了标没有治本,症状才会反反复复。

而且如果体内本来就没有实火,但多次、长期地使用寒凉清火的药物,就容易伤害脾胃正气,出现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下降的情况。

对于这种肾精亏虚、阴水不足导致的虚火上炎,其实需要补肾填精来治本、清泻虚火来治标。

肾水充足了,虚火自然也就消失了。

为什么称之为“封髓”呢?《黄帝内经》称“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肾才能发挥正常作用。

精与髄相互转化,髓包含了脑髓与骨髓,二者相互通应。

“封髓”者,封住人体下泄的精。

为什么称之为髄,而不是精呢?梦遗次数太多,骨髓与脑髓就要转化为精,来补充这种不足。

骨髓的量减少人体就会腰膝酸软,乏力难支;脑髓减少则精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脑中空鸣。

因此髄不足,才是最影响人的事情。

故借用同源之髄代精。

封髓丹组成极为简单,只有三味药材:黄柏、缩砂仁、甘草,都是及其平常普通的药材。

原方为黄柏90g,缩砂仁45g,甘草60g(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仅供参考。

黄柏苦寒,苦寒清热燥湿,不仅能清实热,同样可以去虚热。

黄柏入下焦,直达肾脏,清肾中之热,燥下焦之湿,湿热并除。

对于肾脏有火者,黄柏是第一选择。

砂仁入脾,行脾胃之气,是一味行气止痛药。

砂仁芳香,芳香能够化掉脾胃的湿浊,加速脾胃的新陈代谢。

黄柏虽然入肾而行下焦,但是如果中间有湿气阻碍,便影响了黄柏寒凉的下行。

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反映火神派的精神

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反映火神派的精神

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反映火神派的精神+潜阳封髓丹增减对虚火杂症的临床应用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反映火神派的精神莲池——本文系吴佩衡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作者:中文名:周思,法国名:pasgaelle《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

],通脉四逆汤主者”。

表现出热象的里寒亡阳证经常被认为是又急又危的病情,如阴盛格阳证(通脉四逆汤证)或者阴盛戴阳证(白通汤证)。

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许多慢性的,不一定危急的疾病在总体上表现出寒象的同时也带有热象,这使病情难以分析。

这样的病态反映的是寒热错杂,还是阴阳双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呢?只有通过十分详细的观察和四诊合参,才可以抓住病情的本质,特别是在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中,有必要辨识标和本,真和假。

在这种很复杂的分析过程中,火神派因为一直不离开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能发挥自己的特色,它不仅善于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优秀的思路:不管涉及到疾病,健康还是生命的观念,它都强调阳气的重要性。

下面我想通过潜阳封髓丹这个代表方剂和一些临床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从阳气的统帅作用到潜阳的意义目前,火神派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好像以前认为的阴阳平衡正在变成阳主阴从。

但是,这个有特色的学派只不过强调和阐明了中医经典中一个早已存在的以阳为主的学说。

在《内经》的“生气通天论”里,阳气的地位和太阳一样的重要:“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后来,张介宾在《类经》中发展了内经的认识,在认为阳气对人体就象太阳对宇宙一样重要的同时,他在“求本论”中说道:“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

更早的《易经》尽管没有直接用过阴阳这两个符号,但是阐明了事情的变化生于两个极端的对立统一,在这种对立又互根的关系中,阳是有权威性的,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说明阳气对生命活动起推动作用,阴气呢,处于从属的地位(“坤元。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外浮医案案例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外浮医案案例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外浮医案案例1.栾某,女,56岁。

2010年10月14日初诊:膀胱癌术后42天。

烘热汗出,颈部以上尤多,着急上火则加重,尿亦发热,便秘20年,大便先硬后溏,足凉如冰,夜里须另加盖被子。

脏躁,眠、纳尚可。

舌淡赤胖润薄黄,脉沉滑数尺弱。

分析癌症术后正气受损,足凉如冰乃阳虚确凿之征,烘热汗出则系虚阳上浮所致,治宜温阳,潜纳浮火,处方潜阳丹加味:砂仁20 g,龟甲10 g,附子25 g,炙甘草50 g,干姜25 g,肉桂10 g,茯苓30 g。

5剂。

复诊:各症均有减轻,时感头晕或痛,上方附子加至45 g,另加泽泻20 g,龙骨30 g,牡蛎30 g,守方调理2周,自觉良好。

按:《医经密旨》云:“治病必求其本。

本者,下为本,内为本。

故上热下寒,但温其寒而热自降;表寒里热,但清其热而寒自已,然须加以反佐之药,以免格绝。

”本案即上热下寒,但温其寒而热自降。

方中龟甲即是反佐之药,且有介类潜纳浮阳的用意。

喻嘉言谓:“畜鱼千头者,必置介类于池中。

不则其鱼乘雷雨而冉冉腾散,盖鱼虽潜物而性乐于动。

以介类沉重下伏之物,而引鱼之潜伏不动,同气相求,理通玄奥也。

故治真阳之飞腾霄越,不以鼋鳖之类引之下伏不能也”(《寓意草》)。

指明以牡蛎、龟甲、鳖甲、海蛤粉等为代表的介类药物,治真阳外越之证。

2.王某,男,43岁。

2011年1月19日初诊:换肾手术1年,半年前自觉火从腹部上冲至心下,呈阵发性,上半身燥热,午后加重,并发低热。

咽部与牙龈时发肿痛,腰膝酸软,手足发凉,乏力,眠差,便溏,尿时黄。

舌淡胖润,苔垢有纹,脉沉滑寸弱。

此情类似上案,亦是虚阳上越,上热下寒之症,主以潜阳封髓丹加味:附子60 g,砂仁25 g,龟甲15 g,黄柏15 g,干姜30 g,炙甘草60 g,骨碎补25 g,山茱萸45 g,茯神30 g,怀牛膝15 g,龙骨30 g,牡蛎各30 g。

10剂。

服药后,燥热减轻,手足凉转温,余症轻减,上方山茱萸改为75 g,原方调整再服10剂,随访疗效巩固。

潜阳封髓丹治各种虚火或虚不受补

潜阳封髓丹治各种虚火或虚不受补

潜阳封髓丹治各种虚火或虚不受补“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

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

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医理真传卷二》)。

“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g,甘草9g。

本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

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

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

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

"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

”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我在临床上也遇到很多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常用《伤寒论》之黄连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取效。

近期从一患者自学自用该方治疗鼻炎、睡眠获效得到启发,立即去翻郑钦安的书,并细细玩味,然后即在临床运用,第一例是12区20床90岁之人,主诉胸中烦热、口渴、纳谷无味、便干、脚冷,遂用该方加味居然获得奇效,药服2贴,大便得通,胸热,胃口也开,精神振作,不日即已出院了;门诊遇到2例上热下寒的女性寒热错杂的复杂症候也藉此方获效。

因此,领悟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阴阳理论的奥秘:“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阳密乃固”之“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

【毛德西:封髓丹-虚火上炎导致的多种上火病】

【毛德西:封髓丹-虚火上炎导致的多种上火病】

【毛德西:封髓丹-虚火上炎导致的多种上火病】封髓丹首见于《医宗金鉴》,以治疗遗精早泄为功。

笔者通过临床应用,发现它非单用于遗精早泄,还可以用于虚火上炎的多种病症。

现将其临床体验叙述于后,以冀发挥其更大效应。

源流回溯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化裁而来。

三才封髓丹出自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原方由天门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组成。

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焦”。

列于“泻热门”(上焦热),但未说明主治病症。

从药物功效上看,其适应指征应当是水亏火旺证。

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篇,其中“遗精总括”有“胃虚柏草缩砂仁”,说的就是封髓丹。

可见它是从三才封髓丹减去天门冬、熟地、人参化裁而来。

并述“若胃虚食少便软,则不宜生地、知柏,恐苦寒伤胃,故宜封髓丹,即黄柏、甘草、缩砂仁也。

”这里是说,遗精并非都是阴虚火旺所致,亦有胃虚而致者。

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软不成形,这样的遗精就需要封髓丹来治疗了。

大封大固封髓丹虽仅三味药,但配伍严谨,相反相成。

君药黄柏苦寒,苦能坚肾,使阴水不致泛滥;寒能清热,则相火不至妄动。

臣药砂仁辛温,扶土和胃,脾胃和则阴水安于宅。

且黄柏与砂仁,一寒一温,一阴一阳,佐以甘草调和中焦,脾肾各司其职,阴精焉能外泄!所以《汤头歌诀》云:“封髓丹治遗泄干,砂仁黄柏草和丸;大封大固春常在,巧夺天工服自安。

”这里说的“大封大固”,是说它有封锁精关、固精益肾之效,如似“巧夺天工”之美。

补土服火笔者于不惑之年,第一次读《蒲辅周医案》,印象最深刻的是封髓丹治疗口疮。

原是治疗遗精的方子,怎么能治疗口疮呢?在现代医学看来,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疾患,却用一个方子治疗,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在蒲辅周那里得到了真实的诠释。

蒲辅周的治验不仅使余开阔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对中药配伍的辨证思维有了更深的认知。

蒲辅周认为,“封髓丹乃补土服火之方,土虚则浮热上炎,常用于多年反复发生的口疮,脉虚者屡效。

”“由此可见,封髓丹不仅泻相火而固精,且能治虚火上炎。

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的复发性口疮

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的复发性口疮

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的复发性口疮①赵作伟治支某,女,58岁,郝庄乡小祁村人。

主因舌左侧溃疡疼痛月余。

患者一贯容易上火,经常手心发热。

近几个月因过劳,舌上形成溃疡,剧烈疼痛月余,曾服中西药物,并输消炎药,均无效。

准备到外地诊治,经人介绍来诊。

现症:舌左侧剧痛,影响进食,伴疲乏无力,口不渴,二便尚调。

查见两脉沉弱无力,手指温,淡红舌、薄白苔,舌左侧根部有一指甲大小之陈旧性溃疡,表面灰暗,不新鲜。

诊断中医:口糜西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分析:患者舌偏红,手心热,指温,似为阴虚;但疲乏无力、脉沉弱,仍像阳虚。

加之近期过劳,动则耗气伤阳,使阳更虚。

故其证当属阳气虚衰,阴邪上僭,发为溃疡。

治疗本当益火消阴,然询其所用药物皆寒凉之品,难怪久治不愈。

今治以益火消阴潜阳。

方用潜阳封髓丹。

龟板10g先煎,黄柏15g,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砂仁15g后下,甘草10g,生姜30克,三剂,水煎服。

方中附子辛热,大补元阳,元阳乃君火之火种,补元阳就是补君火;砂仁辛温,除散中焦一切阴邪外,更能引诸气归肾;龟板咸寒坚硬,可通阴助阳;黄柏补心脾肾之气;甘草补中气而伏火。

合之以使阳气得复,阴邪得散,溃疡当自愈。

6月3日二诊:患者甚喜谓:服药1剂舌痛即减轻,3剂服完,病已全好,要求去根。

査见脉舌同前,舌左侧之溃疡已变平,几近愈合。

为防止复发,再与附子理中汤加味5剂以善后。

药后病愈,介绍数人来诊,皆用此法治愈。

②杨某,女,67岁。

2008年10月7日初诊:口疮已经半年,服牛黄解毒丸不效,伴有咽痛,易汗,头部为多,足凉。

舌淡赤胖润,右脉沉尺弱,左脉沉滑。

按阴火口疮论处,潜阳封髓丹加味。

处方:砂仁、附子各20 g,黄柏10 g,炙甘草30 g,肉桂10 g,牛膝、泽泻、炮姜各15 g,蜂房10 g。

7剂,水煎服。

复诊:口疮、咽痛已愈,头汗、足凉亦减,以附子理中丸善后。

(张存悌治案)按:五官科潜阳封髓丹病例差不多有一共同特点,即从整体上看均现口和、尿清、畏寒等阴象,舌淡润或胖润有齿痕,脉见沉软无力之阴色阴脉。

封髓丹的妙用

封髓丹的妙用

封髓丹的妙用
盐黄柏,砂仁,炙甘草(黄柏用盐水炒一下,烘干,甘草用白蜂蜜炙一下),这三样打底就是非常出名的封髓丹,我经常用,我用它加人参龟板五味子麦冬鹿茸鳖甲胶治好了好多个因为邪淫而引起的频遗患者,火神派开山鼻祖郑钦安说它能应对大部分虚火引起的咳嗽、鼻塞、脸红、口腔溃疡、精关不固,平时可以用它加人参山药三个月能治疗虚火脾不纳引起的脂肪肝。

加人参熟地天冬肉苁蓉能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频繁梦遗滑精,黄柏清理上中下三焦虚火,虚火不骚动精关,自然不遗。

加附子龟板人参能治疗虚阳外越引起的高血压头痛,这就是非常厉害的潜阳封髓丹,其中的效果妙不可言,辩证用,往往有奇效。

我一般开完药之后都会嘱咐一下病人,务必清心寡欲,饮食清淡,许多人听听没当回事,想想挺可悲,《内经》上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浓肥辛辣油腻不能生精,惟淡薄之味能生精,然食物甚多,惟五谷之味最正,最能生精。

如果你一边吃药,一边吃辛辣刺激油腻大鱼大肉,不是坏医生名声啊?再说清心寡欲,寡欲必先清心,心主藏神,心一动,精虽未出,然而已经离开宫了,肾气随之就乱,出不来,回不去,全部汇聚在膀胱,接下来就是前列腺,前列腺大部分都是意淫出来的。

人应该持正念,万万不可邪淫,养出自己的精气神,身体正气足则病不找你!。

潜阳封髓丹(一)“通杀”一切上火之症

潜阳封髓丹(一)“通杀”一切上火之症

潜阳封髓丹(一)“通杀”一切上火之症导语:在中国,老百姓形容咽痛、口腔溃疡、目赤痛、牙龈出血、面红而热等等症状,就用“ 上火” 这个词,但是常常误以为是阴虚、实热造成的,所以吃苦寒的黄连、板蓝根或者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而不知道对这种火不能采取清法或者下法来解决,因为这样会损伤阳气;更不能用滋腻的养阴药,因为那就等于雪上加霜。

正确的办法是引火归源。

潜阳封髓丹方源火神派鼻祖郑钦安临床对治疗阳虚而阳虚浮越之诸多病证,治宜纳阳回阳、温水潜阳,采用自制潜阳丹(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砂仁一两,甘草五钱)和后世方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方合用,故而后世火神派追随者均称之为潜阳封髓丹。

对真气上浮或虚阳上越之证屡试屡效,临床疗效妙不可言。

潜阳封髓丹主治我们在阅读郑钦安《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部火神派著作之时,从中可以发现郑钦安先生经常用这两首方剂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郑钦安也叫做“元之不纳”、“元阳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火不归源”、“孤阳上浮”、“虚火上冲”等等,这些都是在指身上所现出的一些症状;如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咽痛、口臭、咳嗽、面红等等。

但在这些所谓“火”的背后,却是一派阴寒之证候,可明明是阴寒内盛,为什么却又出现“火”的证候呢?郑钦安有一个如此的解释,他说到:“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这种解说非常形像并圆满地解释了人体水火二性,水火溶为一体之真正的内涵。

也就是说,人是统阴水之体,而是因为具有火热充满于其中,人这才有了生机,正如郑钦安所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

每当水中之火无法包容之时,这才出现了火性炎上或易于跑散外露之特征,这就很像一个压力锅在蒸东西,如果压力锅某个部位密封不严紧的话,就会在这个地方跑气或是露气,这些露气或跑气的地方,在人体就是体表的开口器官,如七窍与二阴等处,或是皮肤等斑点、疮痒痈疽之类等。

潜阳丹与封髓丹

潜阳丹与封髓丹

潜阳丹与封髓丹通用潜阳汤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组成附子15克(先煎),炮干姜15克,草果10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

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

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相应加大剂量至30~90克;水湿偏甚如泄泻、浮肿可加茯苓30克,泽泻20克,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见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15克;见有心烦、口干等伤阴症状者加红参10克;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症均宜冷服;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症再加炮姜30克,血余炭30克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开表。

临床运用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乃由阴盛阳衰,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

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之通用之剂,在郑氏潜阳丹基础上加味而成,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

本方关键在于附子剂量要应用适度,随病情程度加大剂量,针对病症灵活加减,恒可收获良效熟悉火神派的人都知道,潜阳丹和封髓丹是郑钦安比较常用的药,因为火神崇阳,以补阳驱寒为特色,但确实有很多人有上热之症,上火啊,牙痛,高血压,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等,这个时候虽然也有下寒的症状,但是若一味的去用附子,用四逆汤,很容易加重上热的病情,而且见效也慢,所以这个时候一般就用潜阳丹或封髓丹。

?潜阳封髓丹的组成、功效及临床运用医案

?潜阳封髓丹的组成、功效及临床运用医案

潜阳封髓丹的组成、功效及临床运用医案潜阳封髓丹的组成、功效及临床运用医案摘要:通过咳嗽、眩晕、头痛3则验案对陈学忠教授治疗上部病证经验进行分析,认为其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上部病证主要用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等证,在应用潜阳封髓丹基础上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潜阳封髓丹由清代火神派祖师郑钦安所创潜阳丹和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中所记载的封髓丹两方组成,其中潜阳丹由附子、砂仁、龟甲、炙甘草四药组成,封髓丹由砂仁、黄柏、炙甘草三药组成。

郑钦安常将两方合用以治虚阳上越之证,后世医家吴佩衡将两方合称为潜阳封髓丹。

陈学忠教授系四川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具有多年的临床、科研经验,对内科诸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

笔者有幸跟随陈老侍诊,收获颇多,并亲历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各种由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所致的上部病证,临床疗效较好,现举3则验案加以说明,具体介绍如下。

1 潜阳封髓丹临床验案1.1咳嗽患者傅某,女,86岁,退休人员。

2017年5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咯痰20余天。

自诉经西医抗感染结合中医止咳、祛痰(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时有反复。

就诊之前,患者因汗出甚,曾服用二加味龙骨牡蛎汤及桂枝汤治疗,效果欠佳。

问诊:咳嗽、咯痰,咯白色黏痰液,痰量少,咯痰不爽,咽痛咽痒,口唇干燥明显,自觉潮热,自汗、盗汗明显,夜间汗出尤甚,动则汗出湿衣,每日换衣数次,甚为苦恼,下肢冷痛明显,时有头痛,纳差,小便频数,夜尿多,大便略溏,夜眠差。

望诊、闻诊:患者神差,形体消瘦,语声略低微,咳嗽少气。

舌象: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黄燥。

脉象:寸关脉浮数,尺脉弱。

陈老在综合分析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后,中医诊断:咳嗽;辨证:肺肾亏虚、虚阳上越;治则:温肾潜阳,纳气归肾;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处方:白附片(另包先煎1 h)30 g,醋龟甲(先煎)30 g,龙骨30 g,盐黄柏 20 g,砂仁(后下)20 g,炙甘草15 g,肉桂10 g,干姜15 g,蜜紫菀15 g,五味子15 g,煅牡蛎30 g,浮小麦60 g。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慢性咽炎是淋巴、咽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患者以咽部灼烧感、异物感、不适、干燥、痒、痛为主要表现。

该病病因复杂,中医将其归于“喉痹”范畴,虚火上冲证是其中类型之一。

针对该病患者,临床以清热、泻火、解毒、祛痰为主要治疗原则[1]。

但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理想。

本研究分析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

对照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31~62岁,平均(48.7±2.4)岁;病程3个月至1年,平均(6.8±1.1)个月。

试验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34~65岁,平均(49.1±2.1)岁;病程4个月至1年,平均(6.4±1.0)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1)存在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长期处于刺激性气体污染中等;(2)临床表现为咽痒、咽干、咽痛、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3)咽后壁附有黏性分泌物,小血管扩张暴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符合上述1项即可确诊。

中医诊断标准:咽部干燥、疼痛、充血(暗红色)、淋巴滤泡增生,呛咳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脉细数,苔红[2]。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5 mg地塞米松(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748)、8万U庆大霉素(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99)加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雾化吸入,10~15 min/次,1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

方剂组成:龟板、黑附片各15 g,砂仁、黄檗各10 g,炙甘草9 g;咽痒严重患者加用僵蚕;痰多患者加用桔梗;咽痛患者加用肉桂。

龟板打碎,龟板、黑附子需先煎30 min,砂仁最后加入,水煎服,150 ml/次,3次/d。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临床疗效分析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临床疗效分析
1资 与 方法 1.1一 般 资 料 选 取2016年 3月到 2018年 5月 到 我 院就 诊 慢 性 咽 炎 患 者 1 02例 , 常 规 组 51例 , 男 25例 , 女 26例 , 年 龄 23~61 岁 ,平 均年 龄 (42.0±19.0)岁 ;联 合 组51例 ,男 27例 , 女24例 ,年龄 25~65岁 ,平 均年 龄 (45.0±20.0)岁 。 两 组 患者 一般 资 料 比较 无较 大 差异 (p>O.05)。
2结 果 常 规 组 显 效 1 8例 (3 5.2 9% ) , 有 效 2 4例 (47.O6%%),无 效9例 (1 7.65%) ,患 者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82.35%;联 合 组 显 效36例 (70.59%),有 效 13例 (25.49%),无 效 2例 (3.92%),联 合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96.08%,两 组对 比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x 9.796, p=O.002)。 治疗 后 6个 月 随 访 中, 常规 组 复 发 1 5例 ,复 发 率 为29.41%;联 合 组 复发 8例 ,复 发 率 为15.69%,组 间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5.389,p=O.020)。
1.2方 法 常规 组给 予抗 炎 、止 咳 等对 症 治 疗 ,联 合 组 在 常规 治疗 基 础 上 给 予潜 阳封 髓丹 加 减 治疗 ,方 药 组成 为 :黄 柏 1Og、 附片20g、砂 仁1Og、龟 板 15g、甘 草10g,若 患者 咽 痛 严 重 则 加 用 肉桂 ;若 患 者 咽 痒 明 显 则 加用 蝉 蜕 、僵 蚕等 ;咳 嗽 重 者 加 用牡 蛎 、龙 骨 、代 赭 石 、木 蝴 蝶 等 , 痰 多 者 加 用 白芥 子 、 桔 梗 、 葶 苈 子 、 莱 菔 子 等 , 水 煎 服 ,1剂/d, 3次 /d, 治 疗 2周 。 1.3评 价 标 准 比较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 显 效 : 咽 壁 充 血 及 滤 泡 症 状 消 失 ,咽部 黏膜 症 状 明显 减 轻 ;有 效 :咽 壁 充 血 症 状 消

潜阳封髓丹——对治上火

潜阳封髓丹——对治上火

潜阳封髓丹——对治上火上火头面五官之疾病:头疼头晕耳鸣耳痒目赤牙疼牙龈出血口臭口轻溃疡咽痛咳嗽面红唇肿但头汗出面肿另狐惑病郑钦安“潜阳丹”由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有纳气归肾的作用,郑钦安是这样解释的∶“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封髓丹”也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郑钦安写道∶“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

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

吴佩衡附片60克西砂仁20克(研)炮黑姜 26 克上肉桂 10 克(研末泡水兑入)焦黄柏 6 克炙甘草 10 克龟板13克(酥,打碎潜阳封髓丹(吴佩衡的孙子:吴荣祖)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龙骨牡蛎炒白术紫石英)潜阳封髓丹(田大夫)1熟附子10克;2干姜30克;3炙甘草30克;4紫石英30克;5黄柏20克;6龟甲10克;7磁石30克;8砂仁15克;9肉桂15克;说明:用开水煎药,不得加冷水;先将1、2位药煎50分钟,再将3-7位药下煎20分钟,最后将8、9位药下煎20分钟即可。

服药后忌生冷。

煎后有两碗,约300-400毫升。

潜阳封髓丹(田大夫)1熟附子30克;2干姜30克;3炙甘草30克;4炒白芍15克;5蜜蒙花15克;6红花15克;7川芎15克;8桔梗20克;9王不留行20克;10益智仁15克;11乌药10克;12升麻15克;13柴胡15克;14志远15克;15磁石30克;16黄柏20克;17龟甲10克;18骨碎补20克(自补)。

少阴咽痛证药方:潜阳封髓丹+苓桂术甘汤+紫石英、射干、桔梗、公丁临床摘录:有许多口疮溃疡的病人吃潜阳封髓丹后见效;对兼有大便干燥的病人可加酒大黄;如果病人溃疡厉害,可以把汤剂晾凉后再服,以免刺激病灶;对虚火上冲导致的目赤、牙龈出血、耳鸣等症状,吴老师用'潜阳’也是行之有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阳封髓丹增减对虚火杂症的临床应用孙崇铎笔者从事中医临证四十年,研究强化疗法治疗肿瘤与疑难杂症,回忆初接触中医临床,尝尽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成功与失败的教训经常浮现在眼前,曾碰到不少虚火症,因初出茅庐,阅历浅薄,偶尔出现误诊之偾事,关键在于不能准确地运用中医八纲辨证。

故在临床中,对虚火症之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辨证不十分确切,这样就谈不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法则了。

一般来说,用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法治疗实火症、驾轻就熟;但对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胃热阴虚、命门火虚,诸症辨证缺乏全面系统、准确之认识,即对三才封髓丹、一贯煎、玉女煎、麦味地黄丸等治疗各种虚火引起牙痛、齿衄、口腔炎、失音、喉痹等,千篇一律的使用,其结果适得其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倍功半,失误多多。

滋阴的方剂中:虎潜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一贯煎共同点是滋阴降火,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心烦口渴、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具体运用时要掌握每个方剂的特点,虎潜丸:强壮筋骨,适用于筋骨萎软、腿足瘦弱、步履不便,故称健步虎潜丸。

大补阴丸:治疗骨蒸潮热,盗汗、咳血、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痛。

三才封髓丹: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遗精盗汗。

一贯煎:对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吞酸吐苦、脉象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效果颇佳。

笔者经过艰苦细致的探索,综合四方滋阴降火,平衡肾中阴阳,增加温阳散寒之附片、炮姜,发挥其甘温除热之功效,治疗命门火虚、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之虚火,妄动诸症,达到引火归元,以消阴翳的目的。

潜阳封髓丹原方:砂仁15g、甘草6g、黄柏l2g,附片30g、龟板24g根据余多年治疗经验,灵活加减化裁。

潜阳封髓丹组成:砂仁6g、知母10g、黄柏10g、川连3g肉桂6g、麦冬15g、生龙牡各15g、炮姜6g、白芍l0g、附片30g、龟板24g甘草6g。

方义方解:附片、炮姜温散寒邪;龟板滋阴平肝潜阳;知母、黄柏清降相火;川连、肉桂引火归元,交通于心肾;砂仁醒脾开胃;麦冬主清心润脉,生津止渴;白芍柔肝止痛,生龙牡潜阳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配伍:①治慢性歌喉炎引起喉痹,可加桔梗30g、元参15g,炎症明显加银花15g、连翘15g。

②齿衄加石斛15g、二冬各15g、五味子10g、三七粉3g开水冲服。

③失音加元参15g、桔梗30g、二冬各10g、胖大海3枚,温开水泡饮。

④复发性口腔炎加鲜生地30g、草河车24g、板兰根12g、赤芍15g、鲜石斛24g、人中黄6g、二冬各10g,去附片,病情好转再用原方调理,用消疳饮:石斛、人中黄、芦荟晶。

⑤白塞氏综合症重症用消疳饮:石斛、人中黄、芦荟晶、轻症加银花、元参、连翘酌情使用,但附片用量减少,重者可以不用。

⑥出现便秘,尿赤可用增液汤,配合消疳汤。

⑦出现更年期综合症,冲任不调可用二仙汤配消疳汤加银花、紫参、赤芍等。

⑧出现下疳、龟头溃烂用清凉解表之薄荷煎水洗,并以锡类散0.6g以敷患处。

⑨白塞氏症病情稳定,还得用潜阳封髓汤善后以防复发。

共奏温阳散寒,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以消阴翳,在临床上治疗命门火衰引起的喉痹、复发性口腔炎、齿衄、牙痛、失音、白塞氏综合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兹录如下:1 喉痹吴某,女,29岁,因吃油炸花生米,演唱歌曲劳伤引起慢性歌喉炎;服头孢安苄胶囊,六神丸无效,输液青霉素等抗生素,症状无明显好转,吞咽困准,咽痛连右耳心,口中流涎,咽充血,色紫暗,悬壅垂水肿,左下颏淋巴结肿大,便稀,尿清长,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边有齿痕,脉沉细,尺脉浮大无力。

分析:食香燥动火,连续工作,劳伤脾肾,咽喉红肿痛疼,胃火亢盛,阳热实证,但脉沉细,口不渴,尿清长,舌胖嫩多津,为肾阳虚,下寒阴盛,逼阳上腾,当温阳祛寒引火归元治之。

处方:附片30g、龟板24g、砂仁10g、炮姜10g、炒黄柏12g、知母12g、肉桂6g、桔梗30g、元参15g、川连3g、炙甘草10g、生龙牡各15g用凉水浸泡2小时,每付煎3遍,待药汁偏温时,服药二次,当晚即顺利进食,咽部血泡消失,喉微痛,嘱加鲜姜三片,葱白须三节,再进三付而愈。

按:平时肾阳不足,命门火弱,因吃香燥动火之物发病,加之劳伤,病虽笃重,只用抓住阳虚火浮这一病机,用本方纳气归肾,引火归元,滋肾补水熄火。

重用桔梗,元参交通上下,药证合拍而获捷效。

2 齿衄杨某,男,26岁,齿衄2周,漱口时,牙床出血,血从口中溢出,晨将血吐尽自止,白天不出血,午后3小时出血,神疲乏力,四肢逆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鼻衄,舌淡嫩多津也有齿痕,脉沉细迟,两尺浮大而细。

分析:齿衄,复因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所致,然属实火者,必发口渴龈肿,发热便闭,脉洪数;属虚火者,口燥龈糜,脉细数患火之症,即无胃中实火之象,亦无虚火之症,其物征睡熟则出,醒则血止,午后3点加重,肺肾阴虚不能摄血之故,且四肢逆冷,尿清长,为肾阳虚之象,上盛,下虚,火不归元。

治以补肾温阳,引火归元。

处方:附片30g、龟板20g、熟地60g、炒黄柏12g、砂仁12g、炮姜15g、天冬15g、上肉桂6g、五味子10g、川连3g、石斛15g、生龙牡各15g、三七粉3g开水冲服,服3剂后血止,唯觉鼻阻,嘱加鲜姜三片,葱白须三节再服三剂痊愈。

按:齿衄亦有肾虚火旺,齿龈出血,以及睡则流血,醒则止者,午后3时加重,皆肺肾阴虚之故,脉症合参,断为阳虚火浮,视出血而不顾,用具辛热之品潜阳封髓丹引火归元,重加熟地填补已亏之精血,五味、天冬,润肺理脉。

川连、肉桂引火归元而获效。

3、失音梁某,女,28岁,因昼夜连续工作,说话太多,睡眠不足4小时,操劳过度,开始咽痛,咽部充血流涎,继之声哑,悬壅垂水肿,右下颏淋巴结肿大,失音身痛,便软,尿清长,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边有齿痕,十指除拇指有甲印,余皆无。

脉沉细,尺浮无力。

余用华陀挟脊法、阴阳大推法推拿1次,嘱食清淡嫩软,多食水果,静养一宿,忌勤政劳心。

昱日晨亦能说话,心情颇佳。

处方:附片30g、龟板24g、砂仁10g、生地15g、黄柏10g、知母10g、川连3g、肉桂6g、二冬各10g、五味子6g、银花10g、桔梗30g、甘草3g、生龙牡各30g、鲜姜三片葱白须3节为引,3付。

分析:失音多由操劳过度,肺肾阴虚所致;开始咽痛充血红肿,粘膜水肿以致失音;华陀挟脊法推拿调任督二脉阴阳,舒筋活血,使肾中虚火清降,用潜阳封髓汤温阳散邪,使上盛下虚之浮火疏散,引火归元,三付见功,又三付善后而获效。

4、复发性口腔溃疡李某,男,34岁,舌体溃疡,反复发作已10年之久,该病发作频繁,溃疡的而积增大,间歇逐渐缩短,溃疡此愈彼起,近半月溃疡累及全部舌体。

某医院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

检查:舌体全部溃烂,多腐败脓液,红赤疼痛,言语、饮食皆感不便。

脉弦数,舌红降。

舌为心之苗,心火过旺,阴津耗伤。

方似养阴,清心,引火归元治之。

处方:鲜生地30g、败龟板24g、川黄柏10g、知母10g、川连3g、紫参24g、板兰根18g、赤芍15g、肉桂6g、鲜石斛24g、人中黄3g,3付,服药后,溃疡有所好转,大便数日末行,心火不能下达,前方加生川军6g,取大黄黄连泻心汤意。

疗效:服上方加减共二十四付,溃疡全部愈合。

随访未见复发。

分析:本例处方,以三才封髓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而成。

口腔溃疡,主要是心火挚亢盛,可分为胃热心火两类。

胃热者常开发齿龈肿痛,可应用白虎汤治疗。

心火者以舌部溃疡为主,因为心开窍于舌,可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由于热势的亢盛,必然要损伤津液,使阴液亏损,一般可应用滋阴生津如增液汤。

有些病长期反复发作,使阴液大亏,阴津不能滋养相火,使相火偏亢,则宜用潜阳封髓汤往往能收效。

5、白塞氏综合症5.1白塞氏综合症。

方某,男,29岁,症见身痒,耳痒,眼红赤,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脉沉细,口淡舌胖有齿印,患病较轻已有3年。

治则:回阳收纳、脾肾双补处方:附片30g、龟板20g、砂仁10g、炮姜15g、太子参15g、白术15g、黄柏10g、炙甘草10g、陈皮10g、上肉桂6g、川连3g,鲜姜三片、葱白须三节为引,4付。

二诊:诸症均有好转,宗上方加紫草15g又6付而痊愈。

5.2白塞氏综合症:唐某,男,38岁,口腔及龟头部溃疡,反复发作8年。

8年来反复发作,口腔粘膜及舌体溃疡,甚至龟头部亦出现溃疡,经皮肤科检查诊断:白塞氏综合症。

用激素治疗,疗效不显著,转来中医科治疗。

口舌生疳,有时龟头亦发炎,《金匮要略》:“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此狐惑之病,湿热为患,久延成毒,蚀皮腐肉,脉滑数,苔白腻质红,方清热解毒,滋阴,引火归元。

处方:生地24g、败龟板24g、知母10g、黄柏10g、鲜茅根30g、银花15g、公英30g、赤芍12g、芦荟6g、肉桂3g、川连6g,10付。

二诊:以上方加减服用,或蚀于下,此起彼伏,缠绵不愈,徐灵胎曰:“蚀于喉为惑,谓热淫于上,如惑乱之气感而生惑,蚀于阴为狐,谓热淫于下,柔害而幽隐,如惑狐性之阴也。

”狐惑之病,虽以热毒为患,而其肾必亏,蚀于阴,是肾阳不足之阴症,肾气足,何以蚀之?当加补肾之品,取肾为先天之本也。

处方:附片10g、生地24g、败龟板24g、川黄柏10g、知母10g、仙灵脾18g、仙茅18g、全当归10g、赤芍10g、芦荟6g、丹皮9g、紫草9g、川连6g、肉桂6g、人中黄6g,5付。

薄荷10g,煎水洗患处,锡类散0.6g,吹敷患处。

疗效:上药服30付,疳疮已痊愈。

按语:狐惑见于《金匮要略》,应用甘草泻心汤,苦参汤外洗,雄黄熏治。

芦荟晶为消疳饮为主,虽起一定的作用,但未能收效,今以二仙汤合清热解毒药治疗,方能使症状完全消失。

5.3白塞氏综合症:郑某,男,39岁,症见牙痛、胃痛、口腔粘膜大面积溃疡,龟头溃烂,口不渴,见水欲吐,目充血,畏光,四肢逆冷,小便色白,舌质淡,津满口,扪之冷湿,脉沉细无力。

系肾阳虚,虚火浮越,回阳收纳,佐以清散寒邪。

处方:附片45g、龟板24g、砂仁12g、黄柏12g、赤芍12g、板兰根15g、荆芥12g、蝉蜕10g、川连9g、干姜9g、肉桂3g、炙甘草15g,5付。

二诊:服药好转,宗上方加蜂房15g,又五付,霍然而愈。

5.4白塞氏综合症:郑某,男,36岁,口腔及生殖器反复发作性溃疡6年。

病史:1984年开始,出现口腔粘膜及舌部疼痛性溃疡,同时伴有龟头部溃疡,两膝踝关节疼痛,发现结节性红斑。

眼科检查,患有虹膜睫状体炎。

诊断:眼口生殖三联综合症(白塞氏综合症)。

口舌生疮,一再发作,虹膜发炎,纠缠已久,龟头生疳,溲变色,腿发红疹,且有青斑,关节按之,殊为痛楚,脉弦细,苔薄腻为湿热内瘟,未得发达,久积成毒。

病延日久,热毒入血,阴分亦伤,方清热凉血解毒,引火归元。

处方:生地30g、元参24g、龟板24g、丹皮6g、赤芍15g、石斛15g、黄柏10g、银花15g、川连6g、肉桂6g、人中黄6g、生甘草6g、附片6g,鲜姜三片、葱白须3节为引,芦荟晶6g,研末化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