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艾青的诗歌创作

合集下载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的诗歌创作
10月,任华北文艺工作团团长,带领一批 文艺工作者进驻张家口,并入华北联合大学 为文艺学院,任院长。
1948年1月,《原野与城市》(译诗,凡尔哈 仑),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
1949年2月,随解放军进入北平,任中央美术 学院军代表。
1956年6月,《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8年4月,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大荒、新
(五)诗的散文美
1.我是酷爱朴素的,这种爱好,使我的感情显得毫无 遮掩,而我又对自己这种毫无遮掩的感情激起了愉悦。 (《北方·序》1939年7月)
2.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 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 我们。(《诗的散文美》(1939年4月29日《广西日 报·南方》副刊)
《马槽集》所收诗十三首,均系在抗战前所 作,……这些诗大半是在抗战前夜,即被称 为“密云期”所作,贤明的读者当会从它们 里面嗅出一些不同的气息来吧?(摘自 《〈旷野〉前记》,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9 月。 )
《旷野集》所收诗二十首,均系作者在西南山岳地带 所作,或因远离烽火,闻不到“战斗的气息”,但作 者久久沉于莽原的粗犷与无羁,不自禁而有所歌唱, 每一草一木亦寄以真诚,只希望这些歌唱里面,多少 还有一点“社会”的东西,不被理论家们指斥为“山 林诗”就是我的万幸了。(摘自《〈旷野〉前记》, 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9月。)
(二)主题
1.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巴黎》描绘了现代资本主义都市的情景:“你有你自己个 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你用了/纯药,拿 破仑的铸像,酒精,凯旋们/铁塔,女性/卢佛尔博物馆,歌 剧院/交易所,银行/招致了:/整个地球上的——/白痴,赌徒, 淫辊/酒徒,大腹贾/野心家,拳击师/空想者,投机者们……/ 啊,巴黎/为了你的嫣然一笑/已使得多少人们/抛弃了/深深的 爱着的他们的家园/迷失在你的暧昧的青睐里”“巴黎, 你——噫/这淫荡的/淫荡的/妖艳的姑娘”。

《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训练及答案

《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训练及答案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的诗歌创作(1910-1996)年谱(一)1910-3-27,出生于金华县畈(FAN)田蒋村,原名蒋海澄 1928,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 1929年春,赴巴黎勤工俭学。

1932-4,回上海。

5月,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 7月,处女作《东方部的会合》(1月16日,作于巴黎),《北斗》2卷3、4合期) 1932年被捕入狱,判处6年徒刑 1935-10,出狱。

1936年上半年,在常州五进女子师范教了一个学期的书,后失业年谱二1936-11,《大堰河》自费出版 1937-7-6,离沪赴杭,在路上写了《复活的土地》 9,在杭州私立蕙兰中学任教数月,冬天回金华。

1938年初,由武汉去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春,离西安回武汉。

8月,离武汉经湖南于11月底流亡到桂林编《广西日报》副刊《南方》/与戴望舒合编诗刊《顶点》 1939年,上半年,《北方》自费出版。

冬,到湖南新宁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1940-4,离湘西去重庆。

1941-3,从重庆去延安。

-9,《诗论》由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年谱三 1945年上半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10,任华北文艺工作团团长,带领一批文艺工作者进驻张家口,并入华北联合大学,作为文艺学院,任院长。

1948-1,《原野与城市》(译诗,凡尔哈仑),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

1949-2,随解放军进入北平,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

1956-6,《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8-4,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大荒、新疆农恳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

1980-5,《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5-5,逝世。

艾青诗歌创作的发展早期创作(1932―1937)抗战时期的创作(1937年―1945 )早期诗歌创作的主题以诗集《大堰河》(9首)(1936)《马槽集》(抗战前夜所作、后收入《旷野》)表达了“一个纯真的灵魂对于世界的责难”,被誉为歌唱民主、战斗的“吹芦笛的诗人”。

艾青

艾青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 了他们 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向乞援的 颤抖着和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和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1938年11月17日
《向太阳》节选
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和主爱。还凝聚着诗人 对劳动人民最深沉的爱及对他们命运 的关注与探索。 • “太阳”意象:包括太阳、光明、春 天、黎明、生命、火焰等,表现了诗 人灵魂的另一面:对光明、理想、美 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追求。

“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 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 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 望。”(艾青) • 艾青的忧郁,是时代情绪、西方文化影 响与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
艾青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
1、1932年至1937年上半年为准备期,也是成名期。从欧 罗巴带回芦笛和歌唱“大堰河”,代表诗作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 2、1937年至1941年抗战初期,是其诗歌创作的爆发期和 诗歌美学风格的成熟期,从“吹芦笛”转为“吹号角”。表 达出对笼罩在黑暗和痛苦之中的“土地”及人民的深切同 情,代表诗作有《北方》《向太阳》等。 3、1941年至1948年为延安时期,创作上呈现出亮色,代 表诗作有《黎明的通知》等。
•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 的 大堰河的儿子。 • •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 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艾青诗选30年代的诗

艾青诗选30年代的诗

艾青诗选30年代的诗
在30年代,艾青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和感人情感的诗歌。

以下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几首诗歌:
1. 《沁园春·雪》: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寒冷,以及对家
乡的思念之情。

2. 《夜行船》:通过描写夜晚的航行,抒发对追求自由和新生活的渴望。

3. 《行军》:描述了战士们行军过程中的辛苦和决心,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4. 《木兰诗》:以女将军木兰为题材,表达了女性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5. 《春风》: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生机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6. 《哀而不伤》:表达了对逝去的过去和痛苦的回忆的反思,同时强调坚强不屈的精神。

7. 《一无所有》:描绘了贫困人民的生活困境,呼吁对社会不公进行反思和改变。

8. 《月夜》: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和宁静的氛围,抒发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这些诗歌既展示了艾青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又表达了他对人民痛苦和渴望的共鸣。

艾青的诗歌风格简练而深刻,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来的歌艾青诗歌

回来的歌艾青诗歌

《回来的歌》是艾青的一部诗歌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以下是《回来的歌》的全文:
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
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
请鸣响汽笛来欢迎,
请吹起号角来欢迎,
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
请搬运车来迎接我。

诗歌中充满了对新中国成立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新社会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歌体现了艾青诗歌的特点,包括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以及对光明和未来的向往。

专练10 九上《艾青诗选》(解析版)

专练10 九上《艾青诗选》(解析版)

九上专练10 《艾青诗选》【易失分点解读】【易失分点“避雷”】【注意事项】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对点过关训练】一、名著阅读1.根据你对《艾青诗选》的阅读,判断下面哪句是艾青的诗,并说明理由。

(甲)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___是艾青的诗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乙是艾青的诗歌。

乙句中有艾青诗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土地”,表达了诗人在外敌入侵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符合艾青深沉忧郁的笔调。

而甲中的“雪”是“翩翩”的、“潇洒”的、“飞扬”的,是浪漫的雪,快乐的雪,不符合艾青的诗风。

【解析】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土地、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的诗歌创作经历

艾青的诗歌创作经历

艾青的诗歌创作经历
艾青是新中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经历十分丰富,受到各界人
士的推崇。

艾青最初诗歌创作于1962年,他受到叔叔范刚对文化的引导,毕业于
西安市第五中学。

1962年到1965年,艾青的诗歌创作活动愈发频繁,
他发表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拒绝参军》、《让神留在家中》等。

当时他的诗歌注重表达祖国大地宏伟无比的美丽,在艾青的诗句
中风景时常是占据主体,他敏赋出发常以母亲河流宽广以及农民们辛
苦劳作为写作素材。

1965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的诗歌创作的
主要范围转向政治题材,在反映当下的政治现状中���有着极具影响
力的作品,例如《红船来时》、《新耶路撒冷》等。

艾青的诗歌创作
经历让他的阐释力强劲有力,他在每首诗中都把古老的传统宗教信仰
和国家英雄主义密切相关,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内容。

此外,他在突出爱国主旋律的同时,也使用了具有自己文化价值观的
表现形式,有可自然生物和抽象诗句的杂糅,也有朋克摇滚的呼应,
其歌词的抒发也十分的抒情。

艾青的才华不仅在于他的文学造诣,更
在于他的音乐听觉,他通过诗歌创作能够在意极强烈的情感表达中叠
加赋予它们动感和敏锐性,以及节奏感,使他的诗歌更具有新含义。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曾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
笔。

他优秀的创作经历不仅使下一代诗人得以发挥潜能,也是著名作品的源泉,鼓舞他们创作出千姿百态的诗歌精品。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的诗歌创作

三、艾清的诗论(1938-1939)
(一)诗的定义:
(1)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 思想与情感,而凝结了形象,终于被表现出 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论创作》 第38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 2 )诗 == 感觉之注入了思想与情感的形象凝 结。
因此,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 与自己的感情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
疆农恳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
1980 年 5 月,《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
1996年5月5日,逝世。
二、作家自述

一九三三年初,一个下雪的日子,我从碗口大的窗 户看着雪,想起了我的保姆,我写了《大堰河—— 我的保姆》。为了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我改用了 一个笔名……这是我第一次用了新的笔名:艾青。 (摘自《我的创作生涯》,《艾青全集》,?出版 社,?年。 )


《太阳》(1937 年春):“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 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林/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他 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 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小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 灵魂/摈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4.狱中个人心绪的抒写

《叫喊》(1933-3-13):在彻响声里/太阳张开了炬 光的眼 / 在彻响声里 / 风伸出温柔的臂 / 在彻响声里 / 城 市醒来 // 这是春 / 这是春的上午 // 我从阴暗处 / 怅望着 / 白的亮的宇宙 / 那里/ 生命是转动着的 / 那里/ 时间象一 个驰着的轮子/那里/光在翩翩的飞//我从阴暗处/怅望 着 / 白的亮的 / 波涛般跳跃着的宇宙 // 那是生活的叫喊 着的海啊!

专题09《艾青诗选》知识梳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09《艾青诗选》知识梳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09《艾青诗选》知识梳理作家介绍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浙江金华人。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作品介绍《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

艾青早期的诗歌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困难和不幸。

新中国成立后,艾青的诗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

本书真实反映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就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不仅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诗人艾青资料_艾青的诗歌作品

诗人艾青资料_艾青的诗歌作品

诗人艾青资料_艾青的诗歌作品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艾青都有哪些资料介绍?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诗人艾青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诗人艾青资料艾青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艾青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封建家庭中,他的母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封建时期的妇女,一切都以艾青的父亲为主心骨,他在小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主义的弊端,但是由于那时候的他还非常小不能够与之抗衡,所以他更加努力的学习,想要逃离这种生活环境,最终他成功了,他在自己校长的帮助下到巴黎留学了几年。

但是由于自己家中的经济不太好所以他在巴黎的留学期间只有自己半工半读,也是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欧洲的现代派风格的诗歌,并且深深被吸引。

四年之后,他回到国内从事了革命活动,但是后来被抓起来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大堰河》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个笔名发表诗歌,并且一举成名。

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非常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在1941年的时候他来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这个时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

艾青的作品艾青出生在一个封建气息非常浓厚的家庭,从小被自己的母亲抚养长大,他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他并没有被封建主义所洗脑,这一点在艾青的作品中就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艾青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到巴黎留过几年学,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国外的欧洲现代派风格的诗歌,这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非常大的作用,很多人都曾经说过艾青的诗之所以和当时很多作家的诗歌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艾青的诗积聚了各国文化的元素,他利用这些文化差异将自己的诗歌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很多人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 追溯诗人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艾青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 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 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 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 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 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 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 给了他温暖的母爱。
有关善良作文训练 素材:我看见一个孩子在寒冷的冬天穿着单薄破 烂,我听说家里有继母,于是给买了保暖衣。 这样写“我”善良显然不新、深。 思考:你怎样写突出“我”的善良?
有关善良作文训练 启发: 1、先用倒叙开头,然后对比周围人的态度,最 后“我”的态度。我从物质上帮助,从心灵上 抚慰,从源头上调查原因,杜绝 2、我扔给乞丐十块钱,一个穿着华丽双手提重 物的女人示意乞丐掏她的口袋。 善良是对人尊重信任。
问题探究一、
启发: 记叙文写作,贵在以情 动人,写友情、亲情、人间真情,而 写情需要写“朋友”“亲人”“陌生 人”,而写人需要叙事,而我们并不 会编很多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那怎 样写出感人的记叙文?
问题探究一、
分析概括第三、四、六、七、 八节的内容,总结概括诗歌表达思 想、塑造人物的方法。
具体分析 1、第三小节的内容 大堰河悲苦低微的身世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 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 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 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 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 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 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 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 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 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及其诗歌创作

艾青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 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 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 “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
的 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 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 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 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 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 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 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 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 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诗人。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 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 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 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
1935年出狱,曾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 校任教半年 ,继又流浪到上海。1936 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到武汉、 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 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 主任。翌年去延安,被选为陕甘宁边区 参议员、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 1939 年出版诗集《北方》,至1945年 共有《向太阳》、《火把》、《献给乡 村的诗》等诗集12部。
沉郁、悲壮的爱国 诗人艾青
艾青著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我爱这土 地》等诗篇。
艾青诗风沉雄,情调 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 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 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 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 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艾青诗集大全赏析

艾青诗集大全赏析

艾青诗集大全赏析介绍艾青(1920年-1996年),原名李愚青,字艾白,江苏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受到赞誉,主题涉及社会变革、爱情、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全面赏析艾青的诗集,探讨其诗歌创作理念、题材特点和艺术风格。

诗集一:《蝉鸣集》简介《蝉鸣集》是艾青的首个诗集,发表于1941年。

该诗集的创作主题主要集中在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上。

艾青以独特的诗意表达了对于家园的思念和对人类文明的尊重。

赏析1.《蝉鸣》:通过关注蝉的鸣叫声,表达了作者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

2.《迁徙》:通过描述南迁的候鸟,暗喻战争中人们无奈的流离失所。

3.《公车上》:通过描绘乘车人们的情感和困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和痛苦。

诗集二:《赤岸集》简介《赤岸集》是艾青在解放区(1949-1950年)创作的第二个诗集。

该诗集的主题广泛涉及社会变革、劳动人民和大自然。

赏析1.《黄昏带着果子回来》:描绘了农田劳动者带着收获的喜悦回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阶级的关怀和热爱。

2.《夜行》:通过描写夜晚的城市景观和行人的情感变化,探讨了个人生活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3.《黄河颂》:以雄浑的诗句赞美了神圣的黄河,表达了对祖国伟大河流的崇敬之情。

诗集三:《会通集》简介《会通集》是艾青在1953年至1954年间创作的诗集,其主题包括人与自然、劳动者的人生境遇等。

赏析1.《对于柳枝的追求》:通过描述诗人追逐柳树枝叶的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爱情的渴望。

2.《四月怀旧》:通过描绘春天田野的景象,抒发了对农民阶级的向往和怀旧之情。

3.《千里除旧贺新》:以对茶馆的描写,揭示了人民群众热烈欢迎新时代的心态。

诗集四:《昆仑集》简介《昆仑集》是艾青的第四个诗集,发表于1979年。

该诗集主题涉及对自然、对远古文明的崇敬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赏析1.《暮织思妇》:通过描绘暮色中的女纺工人,抒发了对劳动妇女的关注和敬意。

2.《轮船员》:以船员为形象,通过揭示他们的艰辛生活和无私奉献精神,歌颂了劳动人民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艾青的爱国主题诗歌

艾青的爱国主题诗歌

艾青的爱国主题诗歌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带来艾青的爱国主题的诗歌,欢迎大家阅读!1、《太阳的话》在《太阳的话》中,艾青用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用紧闭着门户的木板房比喻当时人民生活的闭塞、陈旧、落后的环境,以第一人称代表太阳呼唤国人改变现状,迎接光明。

诗歌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以满腔的热情唤起民众,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改变现状,为中国开辟光明美好的未来前程。

2、《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3、《黎明的通知》《黎明的通知》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2年所作的一首新诗。

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歌赞美了解放区朝气蓬勃的美好生活,同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全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排比句式,两行一列的结构使得全诗节奏非常明快,富于音乐感。

4、《向太阳》《向太阳》长四百余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

尽管在诗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但并不以叙事为主。

作者仍然以他那朴素坦诚富有个性的抒情方式进行创作,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作为全诗的主线和命脉。

武汉当时作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镇,正轰轰烈烈地掀起保卫大武汉的群众性活动。

艾青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显示着民族觉醒和战斗决心的现实世界。

心中鼓荡着的激情和创作欲求,与现实结合的强度显然达到了燃烧的程度。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把它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优秀诗篇。

艾青诗选《没有弥漫》写作背景

艾青诗选《没有弥漫》写作背景

艾青诗选《没有弥漫》写作背景摘要:1.艾青诗选《没有弥漫》的背景介绍2.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3.诗歌的主题与思想内涵4.《没有弥漫》的艺术特点5.诗歌的影响与价值正文:1.艾青诗选《没有弥漫》的背景介绍《没有弥漫》是中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部诗选,收录了他在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期间的诗歌创作。

艾青,原名蒋正华,江苏苏州人,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思想境界著称。

2.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艾青的诗歌创作历程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紧密相连。

《没有弥漫》所收录的诗歌作品,正是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创作的。

这些诗歌反映了艾青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体验、思想观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诗歌的主题与思想内涵《没有弥漫》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赞美,也有对个体命运的关切。

艾青在这些诗歌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同时,他对生活中的黑暗面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社会画卷。

4.《没有弥漫》的艺术特点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大胆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其次,艾青的诗歌语言简练、质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最后,他的诗歌结构紧凑,主题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5.诗歌的影响与价值《没有弥漫》作为艾青的一部重要诗选,对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辈诗人受到艾青诗歌的启发,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

此外,《没有弥漫》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为研究新中国诗歌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后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是中国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艾青对新中国社会的生活、新中国政治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民族的复兴,都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热烈的赞扬。

他的诗歌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新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艾青的诗歌主要表达出对新中国的热爱和信仰,他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看法。

他的诗歌中不乏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如《新中国》、《兴起》、《抗议》等。

他也曾创作过《国家重建》、《社会进步》、《社会主义建设》等诗歌,表达了他对新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带来的繁荣的喜悦。

艾青的诗歌创作给新中国诗歌带来了新的力量,弘扬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诗歌丰富了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