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工伤保险赔偿项目及标准计算方式

合集下载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2024年上海工伤标准最新信息暂未详细公布,但可参考2018年的标准以了解大致情况。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待遇、护理费、交通食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康复费、辅助器具费、物损费、鉴定费、住宿费、伤残补助金等。其中,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不同,赔偿月数从7个月至27个月不等,以本人月工资为基数计算。伤残津贴则按照伤残等级,以本人月工资的60%至90%不等进行支付。对于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离职时可享受,金额根据伤残等级和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亲属抚恤金等赔偿项目,具体金额或计算方式均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请注意,以上信息可能随时间变化,建议查询最新官方公告以获取准确信息。

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

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

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疾病或者因此死亡的情况。

而工伤10级伤残是指工人因工伤导致身体残疾程度达到10级及以上的情况。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也设立了相关的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以保障工人的权益。

2023年的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如下: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人因工伤导致的10级残疾,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根据工人的具体伤残等级确定补助金的金额,10级伤残补助金为15万元。

2.生活费:对于享受工伤待遇的工人,根据伤残等级,还可享受每月生活费。

10级伤残每月生活费标准为350元。

3.就业补助金:有劳动能力的伤残工人,通过辅助职业技能训练后,重新就业可以享受就业补助金。

10级伤残工人就业补助金为1万元。

4.辅助器具费用:10级伤残工人因工伤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可以申请报销辅助器具费用。

根据需要,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补助。

5.医疗费用:10级伤残工人因工伤导致的疾病或伤情需要医疗治疗的,可以享受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

6.工伤津贴:10级伤残工人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减损超过三个月的,可以享受工伤津贴。

按月发放,标准为伤残等级10级的津贴为420元/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赔偿标准仅为大致的参考,具体的赔偿数额还需要根据工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个体情况的差异而有所调整。

在上海,政府也鼓励单位对工伤10级伤残工人进行再就业帮扶,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为他们在工伤后重返社会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体来说,上海的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在保障工人权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尽可能地为工伤工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机会。

希望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上海的工伤保障制度,更好地保障工人的利益。

工伤赔偿2022标准

工伤赔偿2022标准

工伤赔偿2022标准2022年的工伤赔偿标准是基于我国劳动保障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定的。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内容。

首先,医疗费是工伤赔偿的重要部分。

根据劳动保障法规定,工人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其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具体数额主要根据工伤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所需费用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工伤医疗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

其次,工伤津贴也是工伤赔偿的一部分。

根据劳动保障法规定,一旦工人因工伤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伤津贴。

工伤津贴的计算方法由各地自行确定,但一般情况下,工伤津贴的数额应当具备一定的比例关系,即根据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来支付。

另外,伤残赔偿金也是工伤赔偿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工人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导致残疾,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定比例的伤残赔偿金。

伤残赔偿金的具体数额要根据工伤导致的伤残程度和用人单位支付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最后,如果工人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导致死亡,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的数额一般由职工的生前工资水平、扶养亲属的数量和用人单位支付能力等因素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工伤赔偿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自己的工伤赔偿标准,但是不能低于国家的法定最低标准。

综上所述,2022年的工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内容。

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所需费用等因素来确定,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工伤赔偿标准,但不能低于国家的法定最低标准。

上海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上海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如下:1.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的,为24个月的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二级伤残的,为22个月;三级伤残的,为20个月;四级伤残的,为18个月。

2.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一级伤残的,为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的90%;二级伤残的,为85%;三级伤残的,为80%;四级伤残的,为75%。

3. 伤残津贴发放标准:工伤人员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金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又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由工伤保险基金继续支付伤残津贴;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工伤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4. 生活护理费:工伤人员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5.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6. 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职工工伤期间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7. 辅助器具费用:职工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和辅助器具项目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8. 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9.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10. 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与原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的通知(2022)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的通知(2022)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22.06.22•【字号】沪人社规〔2022〕22号•【施行日期】2022.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用工,工伤保险正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保障工伤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经市政府同意,自2022年1月1日起对本市致残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和生活不能自理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标准进行调整,现通知如下:一、2021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且致残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在2021年享受的标准基础上调整,其中致残一级增加532元/月,致残二级增加489元/月,致残三级增加462元/月,致残四级增加426元/月。

调整后的伤残津贴最低标准为:致残一级8824元/月,致残二级8226元/月,致残三级7730元/月,致残四级7230元/月。

二、2021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且经确认生活不能自理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在2021年享受的标准基础上调整,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529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423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317元/月。

调整后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698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4559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419元/月。

三、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的致残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增加的伤残津贴低于其2022年基本养老金增加额的,按养老金增加额计发。

四、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生工伤且致残一级至四级的工伤人员,按《实施办法》规定计发的伤残津贴低于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最低标准的,按最低标准计发。

2023年7月起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

2023年7月起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

2023年7月起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2023年7月起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本市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对2022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致残或因工死亡人员的工伤保险三项待遇标准进行调整。

1. 伤残津贴2022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且致残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在2022年享受的标准基础上调整:其中致残一级增加452元/月,致残二级增加417元/月,致残三级增加394元/月,致残四级增加362元/月。

调整后的伤残津贴最低标准为:致残一级9276元/月,致残二级8643元/月,致残三级8124元/月,致残四级7592元/月。

2. 生活护理费2022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且经确认生活不能自理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在2022年享受的标准基础上调整,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394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315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236元/月。

调整后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6092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4874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655元/月。

3. 抚恤金2022年12月31日前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的抚恤金在2022年享受的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98元。

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答: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均适用《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注:1、招用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

2、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及市政基础设施等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均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其中,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的流动就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短期雇佣的农民工(包括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等使用的从业人员),应当按工程建设项目优先参加本市工伤保险(以下简称按项目参保)。

2022年度上海市工伤保险项目赔偿标准

2022年度上海市工伤保险项目赔偿标准
护理费、交通费、直接财产损失、等
护理费可以参照医院的收费单
交通费自己主张
直接损失自己主张
按照2022市平均工资11396、员工工资10000的标准:
工伤九级拿到的固定部分数额:226752
工伤十级拿到的固定部分数额:138376
其余费用看实际支出及停工留薪期长短
2022年度上海市工伤保险项目赔偿标准
一、参保工伤职工医疗期间及劳动能力鉴定后(医疗终结后)一次性待遇项目
项目
支付金额
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费
符合标准全额付
伙食补助费
沪人规【2018】12号:30元/天/人(截止到23年3月1日)
异地就医交通补费
上海本地医疗的无这项
停工留薪期工资
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九级:9个月工资
十级:7个月工资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终止劳动关系时候支付)
九级:6个月上年度市平工资
十级:3个月上年度市平工资
解除劳动关系时距退休不足5年的,没减1年,补助金递减20%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九级:6个月上年度市平工资
十级:3个月上年度市平工资
解除劳动关系时距退休不足5年的,没减1年,补助金递减20%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给劳动者造成了身体上、经济上的损失。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并规定了一些工伤赔偿标准,以便于企业和劳动者在工伤事故发生时有据可依。

本文将介绍上海市的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以便于大家了解相关的赔偿标准。

一、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是指由企业和职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用于支付工伤保险金的专项基金。

上海市工伤保险基金的缴费比例为企业缴纳1%,职工缴纳0.5%。

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指经过医学鉴定,确认某一劳动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的过程。

工伤认定由企业申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组织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如果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企业应及时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金申请手续。

三、工伤赔偿标准1. 一次性伤残补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偿金是指因工致残,造成劳动者的身体机能永久性损失,企业应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

上海市根据伤残程度分为十级,每级对应的补偿金额不同。

举例来说,一级伤残补偿金为22.5万元,十级伤残补偿金为2万元。

2. 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制度规定,工伤发生后,企业应按照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的80%支付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费等。

上海市规定,医疗费用的支付范围包括门诊、住院、康复、护理等费用。

3. 工亡补助金工亡补助金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死亡的劳动者,企业应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

上海市规定,工亡补助金为60万元。

4. 护理费护理费是指因工致残,造成劳动者需要护理人员照料而产生的费用。

上海市规定,护理费按照实际支出的80%支付,最高不超过100元/天。

5. 丧葬费丧葬费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死亡的劳动者,企业应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

上海市规定,丧葬费为1万元。

四、总结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上海市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赔偿标准,有助于企业和劳动者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及时获得相应的赔偿。

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

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

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一、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海市对工伤10级伤残的赔偿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10级伤残是指劳动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尚能从事一定程度的工作。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3年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的具体规定。

二、2023年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具体规定1.赔偿基数:工伤10级赔偿基数为上一年度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2.赔偿比例:根据伤残等级,赔偿比例分别为:一级伤残80%,二级伤残70%,三级伤残60%,四级伤残50%,五级伤残40%,六级伤残30%,七级伤残25%,八级伤残20%,九级伤残15%,十级伤残10%。

3.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伤残补助金、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4.赔偿限额:根据不同伤残等级,赔偿限额有所不同。

一级伤残限额为30万元,二级伤残限额为25万元,三级伤残限额为20万元,四级伤残限额为15万元,五级伤残限额为10万元,六级伤残限额为5万元,七级伤残限额为3万元,八级伤残限额为2万元,九级伤残限额为1万元,十级伤残限额为5000元。

三、注意事项1.工伤认定:员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伤残等级评定:工伤职工应在治疗终结后,向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3.赔偿申请流程:企业应在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完成后,根据相关规定,为工伤职工申请工伤赔偿。

4.法律法规变动:本赔偿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赔偿标准以相关政策法规为准。

如有变动,请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布。

综上,2023年上海工伤10级伤残赔偿标准为您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请务必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和处理。

上海工伤赔偿计算标准

上海工伤赔偿计算标准

上海工伤赔偿计算标准
上海工伤赔偿计算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上海市相关法规制定的。

根据这些法规,上海市工伤赔偿标准主要按照不同情况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补助和工伤残疾赔偿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补助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进行治疗的费用补助。

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办法》,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补助按照医疗费用原则,包括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药费、材料费、检查费、治疗费等。

具体标准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等级有所差异。

例如,住院费用按照病床费和护理费两个方面计算,病床费按照实际费用的50%计算,护理费按照实际费用的20%计算。

工伤残疾赔偿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的伤残,根据残疾等级及相关的赔偿比例计算得出的补偿金。

根据《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及补助办法》,工伤残疾赔偿金主要分为一至十四级,每级对应具体的赔偿比例。

例如,一级伤残赔偿金为180个月本人上年度工资,其他级别按照一级伤残赔偿金乘以相应的赔偿比例进行计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工伤职工死亡的情况下,还需要给予其合法继承人一次性丧葬费。

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办法》,一次性丧葬费标准为15个月本人上年度工资。

总的来说,上海工伤赔偿计算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
残疾等级以及生活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

具体的标准可根据上述法规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的工伤赔偿事宜。

工伤赔偿标准明细(2022最新最全)

工伤赔偿标准明细(2022最新最全)

工伤赔偿标准总共有16个项目,有些是工伤保险基金赔偿,有些是用人单位赔偿。

1、医疗费按照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赔偿机构为工伤保险基金。

2、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具体多少钱一天咨询当地人社局)赔偿机构为工伤保险基金。

3、交通、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两地往返交通费凭据报销)赔偿机构为工伤保险基金。

4、康复治疗费须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按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赔偿机构为工伤保险基金。

5、工伤医疗期工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超过24个月。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赔偿机构为用人单位。

6、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分为评残前和评残后,评残前(住院)经医院开具证明由用人单位负责护理,如未护理按照当地护工的工资支付;评残后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按月支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赔偿机构为工伤保险基金。

7、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赔偿机构为工伤保险基金。

8、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为23个月的;四级为21个月的;五级为18个月的;六级为16个月的;七级为13个月的;八级为11个月的;九级为9个月的;十级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上海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上海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上海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上海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进行。

以下是上海工伤认定标准和赔偿的具体内容:一、工伤认定标准1. 工作时间: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 工作场所: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 工作原因:因工作紧张、劳累过度或者患职业病等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的;4. 上下班途中: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5. 职业病:职工因接触有害物质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工作,患职业病的;6. 因工外出期间: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7. 战勤保障:军队、武警部队人员在执行战勤保障任务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8. 因工死亡:职工因工作原因死亡或者在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献出生命的。

二、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1. 医疗费: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发放。

3. 交通费、食宿费: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符合规定的,可以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

4. 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的,按照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 停工留薪期待遇:工伤职工停止工作,原单位按照原工资支付。

6. 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7. 伤残津贴:工伤职工因工致残,不能从事原工作,按照伤残等级发放伤残津贴。

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工伤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9.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及赔偿细则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及赔偿细则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及赔偿细则工伤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作而发生的职业疾病或者工伤事故,包括因工作引发的疾病、事故及因应急减灾、救援人员伤亡等。

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工伤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上海工伤赔偿标准及赔偿细则。

一、上海工伤赔偿标准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工伤赔偿标准,以确保受伤劳动者在遭受职业伤害后得到合理的经济赔偿。

具体的赔偿标准如下:1. 工伤医疗费用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办法》规定,上海市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劳动者的工伤医疗诊治费用实际支出的70%给予报销,保险基金给予报销后的费用超过职工个人负担标准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

2. 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工伤津贴在劳动者因工致残后,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工伤保险基金每月按照其日工资的100%发放工伤津贴,最低不低于上年度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对于因工致残的劳动者,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办法》规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划分,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金。

4. 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抚恤金对于因工受伤或者死亡的劳动者,上海市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以及一次性支付给因工致伤残或死亡的劳动者的抚恤金。

二、上海工伤赔偿细则除了明确的赔偿标准外,上海市还制定了一系列赔偿细则,以规范工伤赔偿的实施。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细则:1. 工伤鉴定在工伤保险申请过程中,劳动者需要经过工伤鉴定组织的评估,确定是否为工伤及工伤等级。

上海市拥有一套完善的工伤鉴定机构,并且根据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2. 赔偿申请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立即报告用人单位,并办理工伤认定和赔偿手续。

用人单位应及时向保险机构提交工伤保险申请,并协助劳动者办理相关手续。

3. 赔偿支付根据工伤鉴定结果和赔偿标准,工伤保险机构负责支付工伤赔偿金。

一般情况下,赔偿金会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劳动者或其指定的银行账户。

上海十级工伤赔偿清单

上海十级工伤赔偿清单

上海十级工伤赔偿清单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包括职业病和工伤。

对于受到工伤的劳动者,上海地区有一套十级工伤赔偿标准,具体如下:一、治疗期工伤医疗费1. 一级工伤: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由用人单位支付。

2. 二级工伤: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但不得超过一定限额。

3. 三级工伤: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但不得超过一定限额。

二、康复期工伤医疗费1. 四级工伤: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但不得超过一定限额。

2. 五级工伤: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但不得超过一定限额。

3. 六级工伤: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但不得超过一定限额。

三、伤残津贴1. 七级工伤: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劳动者本人月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

2. 八级工伤: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劳动者本人月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

3. 九级工伤: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劳动者本人月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

四、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 十级工伤: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为一定金额。

以上就是上海地区十级工伤赔偿清单的具体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制度,及时足额地支付工伤赔偿金,保障受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者在受到工伤后,也应当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和医疗机构的工作,及时申请工伤赔偿,确保自身权益。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022 年最新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及计算方式

2022 年最新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及计算方式

2022年最新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及计算方式一、计算方式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说明: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可以在各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阅。

二、2017年全国工伤赔偿内容(一)、医疗费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上海工伤十级补偿标准

上海工伤十级补偿标准

上海工伤十级补偿标准上海工伤十级补偿标准是指根据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十个级别的工伤补偿标准,以确定工伤保险的赔偿金额。

下面详细介绍上海工伤十级补偿标准。

上海工伤十级补偿标准分为一级至十级,根据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对劳动能力的影响来确定。

具体的补偿标准如下:一级工伤:指工伤程度非常轻微,对劳动能力影响几乎为零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4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90%。

二级工伤:指工伤程度轻微,对劳动能力有一定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6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110%。

三级工伤:指工伤程度较轻,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8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130%。

四级工伤:指工伤程度一般,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10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150%。

五级工伤:指工伤程度较重,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12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170%。

六级工伤:指工伤程度重,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14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190%。

七级工伤:指工伤程度较重,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16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210%。

八级工伤:指工伤程度重,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18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230%。

九级工伤:指工伤程度较重,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20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250%。

十级工伤:指工伤程度非常重,对劳动能力的影响非常严重的工伤。

补偿标准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费用的220倍加上最高一周工资的270%。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补偿标准适用于在上海市工作的工人,具体的补偿金额还需要根据工资和工伤等级进行计算。

此外,根据2019年发布的相关政策,上海市修订了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比例,并提高了工伤保险金支付的上限。

上海工伤护理费赔偿标准

上海工伤护理费赔偿标准

上海工伤护理费赔偿标准工伤护理费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伤职工发生工伤后,为其提供的治疗、护理、住院伙食、住宿等费用。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对工伤护理费的赔偿标准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上海市对工伤护理费的赔偿标准是比较明确的。

首先,对于工伤职工的住院护理费,按照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赔偿,但是每月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其次,对于非住院的工伤护理费,按照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赔偿,但是每月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另外,对于因工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赔偿,但是每月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在具体操作上,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护理费用,并且不得拖欠。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为工伤职工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确保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或者拖欠工伤护理费用,工伤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上海市还对工伤护理费的支付提供了一些便利措施。

例如,工伤职工可以委托亲属或者其他人代为领取工伤护理费,用人单位不得拒绝。

此外,对于因工伤导致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伤护理费,并且不得停止支付。

总的来说,上海市对工伤护理费的赔偿标准是比较明确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赔偿义务,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工伤职工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上海市的工伤护理费赔偿制度能够更加完善,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帮助。

上海工伤住院补偿多少

上海工伤住院补偿多少

上海工伤住院补偿多少
上海工伤住院补偿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来执行的,下面将对上海工伤住院补偿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住院补偿费用主要由医疗费、住院伙食费和住院交通费三部分组成。

1. 医疗费
根据上海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住院医疗费用包括床位费、治疗费、手术费、检查费、化验费、放射费、材料费等。

具体补偿标准如下:
- 床位费:根据医院不同档次的床位设置,工伤保险可支付不
同比例的床位费用,最高支付比例为80%。

- 检查费、化验费、材料费等:根据具体治疗项目的费用进行
补偿,一般为该费用的90%。

- 手术费:根据具体手术项目的费用进行补偿,一般为该费用
的100%。

2. 住院伙食费
根据上海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住院期间,每日支付不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伙食费用。

3. 住院交通费
根据上海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住院期间,可以报销住院期间因工伤出院后返回住所的交通费用,补偿标准为实际支出的交通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费用都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住院费用清单、检查化验单、手术记录等,以便工伤保险机构进行审核和核实。

总的来说,上海工伤住院补偿费用根据具体的医疗费、伙食费和交通费等进行补偿,补偿比例及具体金额根据不同项目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以上是对上海工伤住院补偿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补偿标准还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和个人具体情况进行核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计算公式为:护理费赔偿金额=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40%
(3)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其计算公式为:护理费赔偿金额=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30%
六工资X元*停工留薪月数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关于受害人或其陪护人员使用私家车的费用。在前往治疗或转院中使用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应赔偿其正常的实际支付的费用,如相应的、合理的燃料费、停车费、过路费等。
3、关于交通费的计算标准。
在实践中,一般认为,交通费应当参照侵权行为地的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的车旅费标准支付交通费。但是,也要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和救治的实际需要,灵活予以掌握。
2022年上海工伤保险赔偿项目及标准计算方式
【上海工伤保险赔偿项目】
上海工伤保险赔偿项目
2022年上海工伤保险赔偿项目:
一、医疗费
二、康复费
三、伙食补助费
四、交通食宿费
五、护理费
六、停工留薪期工资
七、伤残辅助器具费
八、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九、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十、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十一、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工伤人员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伤残的,分别为12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八级伤残的,分别为9个月;九级伤残的,分别为6个月;十级伤残的,分别为3个月。
【上海工伤保险计算方式】
上海工伤保险计算方式
2022年上海工伤保险赔偿计算方式:
4、受害人获得工伤事故医疗费赔偿有前提条件,即除紧急情况外,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且其各项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受害人可获得医疗费赔偿。
二、康复费
赔偿时,如当事人身体尚未康复,确需继续治疗的,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计算公式:
五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个月
六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5个月
十、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计算公式:
1、七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2个月
2、八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0个月
3、九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8个月
4、十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合计根据《上海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2、计算公式:
七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月
八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5个月
九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0个月
十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个月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2个月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0个月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18个月
(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计算公式: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
九、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计算公式:
一、医疗费
计算标准:医疗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
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康复费
参照医疗费
三、伙食补助费
计算公式:伙食补助费=20元*X人*X天
四、交通食宿费
1、工伤保险基金仅支付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与食宿费,计算公式为:
【上海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上海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2022年上海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
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伙食补助费=X元*X人*X天
食宿费=X元*X人*X天
2、交通费(火车、动车组、客运汽车)费用凭据报销。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五、护理费
计算公式:
(一)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经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同意,用人单位也可以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一人的标准支付护理费。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六、停工留薪期工资
1、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个月
2、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4个月
(二)伤残津贴
计算公式: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合计根据《上海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2、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3、经办机构按照协议和国家有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2)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33195元
(3)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8272元
(4)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449元
(5)上年度住院伙食补助费:20元/天×住院时间
(二)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
1、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护理费=误工费
2、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其计算公式为:护理费赔偿金额=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50%
(2)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1、乘坐的交通工具以普通公共汽车为主,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乘坐救护车、出租车等,但应当由受害人说明使用的合理性。
2、乘坐火车的,应以普通硬座火车为主,特殊情形下,需要乘坐软座、卧铺的,也应当容许,但应当由受害人说明其合理性。
3、在紧急情况下,还应当允许乘坐飞机,也要由受害人说明其正当理由。
五、护理费
九、伤残津贴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工伤人员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伤残的,分别为12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八级伤残的,分别为9个月;九级伤残的,分别为6个月;十级伤残的,分别为3个月。
2、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3、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七、伤残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原则上伙食补助费的赔偿期间是住院期间,即根据受害人住院期间这段时间计算伙食补助费,有多少天,再乘以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每天的标准,就可以得出具体的伙食补助费。
四、交通食宿费
1、关于医生出诊的交通费。
由医生到受害人处出诊的,如果出诊的交通费已经纳入医疗费中,那么,受害人从医疗费中得到赔偿,无需再纳入交通费中。如果并未计入出诊费中,而是由受害人另行支付,则该支出应按交通费予以赔偿。
备注: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每减少一年递减百分之二十的标准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按百分之十支付。工伤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