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5-11T09:25:53.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作者:武贵旭乔俊杨明林姜伟[导读]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扬州 225200)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少,值得运用。

武贵旭乔俊杨明林姜伟(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扬州 225200)【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采取双侧脑室外引流并给予尿激酶灌注,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完全正常3例,明显功能障碍1例,死亡3例,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疝0例,颅内感染1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较少(P<0.05)。

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少,值得运用。

【关键词】双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脑室出血【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18-02脑室出血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也是较为常见的脑出血部位,且病情发展较快,预后较差,脑室出血一旦铸型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升高,威胁患者生命,通常保守治疗无效,而快速有效的清除血肿防止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以及降低颅内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也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脑室出血引流治疗的方案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是单侧、双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等[1]。

为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本文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脑室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报告如下。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经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7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治疗37例,治愈或好转31例,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83.7%(31/37)。

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及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为满意。

标签: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外引流脑室出血临床较为常见。

脑室出血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堵塞,造成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此为脑室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并认为是导致脑室出血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1]。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37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对其应用脑室引流管(美敦力)进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必要时清除脑室外血肿,同时采用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美敦力)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7岁。

均为急性起病,其中7例为外伤引起,20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为145~250/85~135mmHg(1mmHg=0.133kpa)。

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均在10h以内。

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浅昏迷23例,深昏迷14例;GCS评分均小于8分。

1.2影像学检查:本组37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单侧侧脑室出血8例,合并第Ⅲ、Ⅳ脑室出血6例;双侧侧脑室出血19例,均合并第Ⅲ、Ⅳ脑室出血;单纯脑室出血3例;脑室外血肿19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14例,额颞叶出血3例。

幕上脑内血肿量>30ml15例,10ml例。

由于发病急,患者术前均未行脑血管造影或CTA/MRA检查。

1.3治疗方法:穿刺位置选择:幕上血肿量>30ml、幕下血肿量>10ml者共16例,均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同时打通脑室行脑室外引流术。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40例脑室出血患者,均行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再出血死亡1例。

术后对39例患者随访 6 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恢复良好23例,轻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

结论侧脑室体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死亡率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脑室出血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急症,病情发展快,死亡率及致残率高。

特别是脑室出血形成全脑室铸型,脑脊液循环通路被突然堵塞,颅内压急剧增高[1],脑干受压,患者病情快速恶化发展为脑疝,严重者造成患者死亡。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本身的出血;继发性是指脑室附近脑组织出血破入脑室造成脑室积血。

现对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4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56岁。

有35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例服用降压药不规则,5例从未服用过降压药。

无明确诱因的5例。

所有患者都排出凝血功能障碍。

GCS 评分:3~5分5例,6~9分31例,10~12分4例。

1. 2 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都行CT检查确诊。

原发性脑室出血为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4例。

全部患者脑室均有不同程度扩大。

其中一侧脑室铸型为33例,双侧脑室铸型为7例。

1. 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急症全身麻醉下行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

穿刺点选择在双侧前额发际线后2.0 cm,距中线旁开2.5 cm处。

对其的穿刺方向为平行于矢状面,垂直于假想的双耳道连线,一般穿刺深度为5~6 cm。

外接引流袋为患者平卧位时,高于外耳道水平7~15 cm。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应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应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应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李凤强;赵英志;李浩;孙宇男;王斌;刘丽娟【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teral ventricle combined with lumbar cistern drainag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hydrocephalus in patients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Methods76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hydrocephalus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8 cases of brain ventricular drainage, postoperative 5D implementation of lumbar cistern drainage.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ventricular drainage is smooth, third time, four time, eliminate indoor edema brain CSF recovery, intracranial infection, mortality rates were signiif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combined with lumbar signiifcant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hydrocephalus treatment effect of ventricular drainage basin.%目的:观察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

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73例体会

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73例体会

天 津 环 湖 医 院
王 世 波
我 科 于 2 0 - 20 0 0 0 8年 共 收 治 高 血 压 脑 室 出 血 患 者 7 3
血 、 防感 染 等 治 疗 ,3 d后 应 用 尼 莫 地 平 预 防 脑 血 管 痉 预
例 , 取 脑 室 外 引 流 结 合 腰 大 池 引 流 并 辅 以 尿 激 酶 灌 洗 进 采 行 临 床 治 疗 , 得 了较 满 意 效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取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3例 中男 性 5 . 7 1例 , 性 2 女 2例 , 龄 3 ~ 年 4
挛 。术 后 1  ̄ 2 2 4h开始 用 尿 激 酶 3 U 加 生理 盐 水 3mL 万 注 入 积 血 多 的 一 侧侧 脑 室 , 管 2h 开 放 , 持 另 一 侧 开 闭 后 保 放 , 双 侧 交 替 进 行 , 日 2 3 。术 后 1  ̄ 2 、 、 或 每 ~ 次 2 4h 3d 7d 常规 复 查 头 C T。术 后 注 意 观 察 侧 脑 室 、 大 池 引 流 量 及 腰
作 者 简 介 : 晓 玉 , ,9 5年 2月 生 , 治 医师 , 北 省 唐 常 女 17 主 河
山 市滦 南县 妇 幼 保 健 院 ,65 0 0 3 0
2 王彬尧, 黄定 九 , 世 华 , . 综 合 征 1 张 等 x 1例 临 床 分 析 .新 医
学 ,95 1 () 9 . 1 9 ,7 2 :3
1 王 吉 维 , 二 元 , 品 津 . 内科 学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廖 胡 人
2 0 . 0 1
c e tp i t n igr hc l or a o o a ya tre . h s anwih a g o 0p ial n m lc r n r reis Am y J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采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采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采用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观察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按住院序号分为A、B两组。

给予A组患者单纯的脑外室引流治疗,给予B 组患者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A组患者脑室外引流时间为9~23d,平均时间为(16.23±2.11)d;B组患者脑室外引流时间为4~17d,平均时间为(12.03±0.11)d,腰大池引流时间为4~24d,平均时间为(12.07±0.34)d。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

两组对比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标签:脑室出血;脑积水;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脑出血为临床常见危重疾病之一,其发病急骤,患者在短短时间内即可陷入深度昏迷,并出现呕吐、沥血、四肢肌张力增高等症状,特别是出现脑积水的患者[1]。

我院通过对脑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实施不同的引流治疗措施,以更好的研究临床最佳治疗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室出血并脑积水患者。

按住院序号平均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男18例,7女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6.33±6.71)岁;原发性脑出血患者7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者18例。

B组患者男19例,女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6.34±6.72)岁;原发性脑出血患者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者1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A组患者脑外室引流治疗。

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2例临床分析

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2例临床分析

2 结 果
疾 病之 重痱 类 型 , 病 情 I , 其 险 死 率 高 达 4 %~ 33 -1 0 8 .%1 . 一 单 3 纯 采用 内科 保 守 治 疗 , 开颅 血 肿 清 除 等措 施 , 效均 差 我 们 疗 、 采 』 f 腑 事 穿刺 置管 尿激 酶溶 解 引 流 并结 合 腰 火 池引 流 . }! Jl 『 『 J 取
内外 文献 多有 成功 的报 道 。但 其 清 除 积 血速 度 较 慢 , 丘脑
脑 Ⅲ 血 破 人脑 室 l 2例 , 底 节 区破 人 7例 脑 内 l肿 量 按 多 基 l I L
田公 式 汁 箅 ,I 量 = / x 轴x 轴 × 面 数 脑 内 血 肿 量 缸肿 耵6 长 短 层 7 3 m , 空 内 血肿 昔按 赵 : ~ 5 l腑 卫忠 提 l 的方 法 计 算 , 各 断 等 L } I 以 面 脑 室 内高 密 度 区 平 均 K× 的 总 千 为 近 似 值 。 脑 室 内 m 肿 宽 ¨ 量 为 I - 4 , 均 2 m 。按 G a b 8 5 ml平 7 l re f 商室 f 血 计 分 5 8分 4 ¨ ~
破 裂 1 , 冈 不 明 2例 例 原 . 1 . 床 表 现 术 油 意 识 障 碍 按 G S昏 迷 计 分 法 : ~ 2临 C 3 5分 8 例 、~ 6 8分 8例 、~ 5分 6例 。 l 有 不 同 稃度 的 偏 瘫 或 锥 9 1 4例
第 3 第 9天 死 。 1 因脑 室 引 流不 畅脑 死 亡 , 1 死 、 例 另 例
8 % , 亡 率 l %。其 中 l例 术 前已 腑 , 2例 分别 于术 后 6 死 4 另
11一 岁 . 均 年 46 平 5 2岁 ; 经 、 部 C 证实 其 巾高 m几 脯 f 1 均 大 T { iI 9例 , 脉 瘤 j 札 动

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估救治结果。

方法:对30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例采用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术进行治疗。

结果: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9例(30.00%);中残12例(40.00%);重残5例(16.67%);植物生存1例(3.33%);死亡3例(10.00%)。

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能快速清除全脑室系统血肿,及早疏通脑脊液循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重视早期联合腰池持续引流,尽早清除第三、四脑室血肿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标签:脑室出血;腰池;引流重度脑室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我们近年来改进治疗方法,对30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例,采用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5~82岁,平均56.5岁。

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4例。

意识状态按GCS评分:3~8分26例,9~12分4例。

1.2头颅CT表现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壳核出血破入脑室1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例,小腦出血破入脑室4例。

本组30例均属全脑室系统不同程度铸型出血。

按Graeb 脑室出血评分标准,均属重度脑室出血,其中,9分8例,10分10例,11分8例,12分4例。

1.3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全部采用脑室联合腰池双向持续引流术进行治疗。

联合应用脑室外引流术加腰池持续引流术,从头部和腰部双向引流。

急诊行脑室引流术:在手术室局麻加基础麻或插管全麻手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取冠状缝前2.5 cm,双侧再旁开中线2.5 cm定位穿刺点,切开头皮,钻骨孔,再切开硬脑膜,用12~14号硅胶管向两侧外耳孔联线方向穿刺,刺入侧脑室前角,固定硅胶管,外接引流袋,返病房后抬高10~15 cm持续引流。

术后第1天即可早期行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术: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穿刺包,取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行L3~4或L4~5间隙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再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固定导管从脊后到肩部出,接引流袋。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34例体会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34例体会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34例体会目的分析探讨对于脑室出血患者,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疗法的治疗体会。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4例脑室出血患者为对象,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治疗后统计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操作要点和手术适应症,探讨治疗体会。

结果治疗后该34例患者症状均呈现明显好转,颅内高压及脑压明显缓解,患者生存质量和成活率得到明显提高,随访6个月有2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心肺功能衰竭。

结论在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体会IVH,即脑室出血。

其属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神经科凶险急症,作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发病率占自发性脑内出血的50%左右[1]。

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开颅清肿以及脑室引流等处理以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2]。

本文中所描述的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对该症而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效果较好[3],为探讨该疗法的具体治疗效果和操作要点,现本院患者为对象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中所选34例病例均在2009年1月~2013年1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进行治疗,治疗前经CT确诊确认为脑出血,该34例患者包括22例男性和1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79岁,平均年龄64.9岁。

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高压性脑出血和动脉瘤破裂,部分患者发病原因不明。

患者出血量在30ml~68.9ml,且伴随恶心呕吐以及头痛和意识障碍等症状,入院治疗时间在发病后10h以内。

1.2方法及观察指标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头颅CT扫描,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年龄,针对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首先对其进行脑出血常规处理,主要包括降颅内压、血压控制、抗感染治疗、预防消化道出血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

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2例体会

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2例体会

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2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对22例脑室出血病人采取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手术效果良好。

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生存质量脑出血是临床上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

若血肿破入侧脑室,形成侧脑室铸型或原发脑室出血则预后更差,死亡率>60%。

我科于2008~2010年收治脑室出血患者22例,采取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均急性起病;入院时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浅昏迷12例,中度昏迷7例,深昏迷3例。

按格拉斯哥(GCS)评分:9~12分10例,6~8分9例,3~5分3例;头颅CT按原发出血部位:基底节、内囊出血破入脑室7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9例,原发脑室内出血6例,出血均累及双侧脑室和第三、四脑室并铸型,继发脑室出血者原发出血部位血肿<20ml。

方法:在局麻强化下行双侧侧脑室前角钻孔引流术,立即锥颅行双侧侧脑室,深度约5cm,即可见到血性脑脊液及黑褐色陈旧血流出,轻轻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至颇色变淡,连接带三通引流管。

术后挂于床头,引流管最高点高于穿刺点水平10~15cm。

GCS评分<8分者可急诊行气管切开术随后腰椎穿刺在L2~L5间隙将硬膜外份管置入腰大池,置管深度12~15cm,此时可见到不同程度血性脑脊液流出,向肩部固定腰大池引流管,连接带三通引流管。

引流管放在低位。

术后常规脱水、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

术后24小时后开始用尿激酶4万U加生理盐水5ml注入积血多的一侧侧脑室,闭管2小时后开放,保持另一侧开放,或双侧交替进行,2~3次/日,脑室引流管每开放2小时关闭1小时,脑室引流量200~300ml/日,超过此量暂时闭管。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朱颖然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24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进行脑室外、腰大池联合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并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结果:27例患者术后存活23例,死亡4例.术后半年随访,ADL分级Ⅰ级7例,占30.43%;Ⅱ级6例,占26.09%;Ⅲ~Ⅳ级4例,占17.39%;Ⅴ级6例,占26.09%.结论: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并配以腰大池持续引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1页(P5260)
【作者】朱颖然
【作者单位】陕西省潼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潼关,714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延迟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在治疗脑室出血铸型中的应用体会[J], 张卫民;万传军;朱焕春;高岩生
2.侧脑室体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J], 吴启运;王军;曹金昌;唐荣武;吴定明;赵军
3.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J], 朱颖然
4.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J], 吴军;林秋
5.侧脑室外引流术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J], 张入丹;廖鹏;蒋敏;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耿宝伟;吴小波;张轶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效果观察

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效果观察

【 1 ] 王映朝. 重症肺 炎患者的 I C U诊治与监 护分析 [ J 】 . 求医问药( 一 F半 月
刊) , 2 o 1 2 , 1 0 ( 8 ) : 2 7 7 — 2 7 8 .
明显高于乙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 . 5 3 9 , 0 . 0 1 1 )
3 讨 论
赵云峰 , 张卫 国 . 美 罗 培 南 治 疗 重 症 肺 炎 例 中 国 感 染 与 化 疗 杂志 , 2 0 1 0 , 1 0 ( 4 ) : 2 7 3 — 2 7 6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1 5 )
外, 还具有严 重毒血症 、 并发心肌炎 、 脑炎、 休克 、 呼吸衰竭 、 心
( 8 0 %) , 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碱或纠酸治疗 , 纠正机体 的酸碱指标 。⑥对于 中毒性肝损坏患 者, 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 。
乙组采用单纯性 的抗生素治 疗 , 治 疗方法 : 给 予 患 者 美 罗
培南 ( 国药准字 H 2 0 0 6 5 2 8 4 ; 生产 厂家 : 石药集 团欧意药业有 限
周椿 昊 黄乾 亮 李 卫
(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 赣 州 3 4 1 0 0 0 )
见, 继 发 性 较 为 常 见[ 2 1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 取我院 2 0 1 4年 6月一2 O 1 6年 4月收
治的 7 8例脑室 出血患者 , 其均经 C T检查 并发脑积水 , 5 1 例双 侧 脑室 出血 , 2 7例第 三 、 第 四脑 室 出血 , 根 据患者 人院 时间随 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 9例 。研究组行脑室外联合腰大池 引流治疗, 对照组行常规脑室外引流治疗。其中, 研究组男 2 0 例, 女 l 9例 , 年龄 4 5岁 ~ 7 8岁 , 平均年龄( 5 6 . 2 ±5 . 8 ) 岁; 对照 组男 2 1 例, 女 1 8 例, 年龄 4 6岁 ~ 7 7 岁, 平均年龄 ( 5 7 . 4± 5 . 6 ) 岁。所 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 同意书 , 2组患者一般 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无显著差异 ( 0 . 0 5 ) , 存在可 比性 。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36例浅析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36例浅析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36例浅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6例脑室出血患者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再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配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

结果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25例;部分生活自理4例;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

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管置管引流配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是一种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容易观察的特点。

可减少脑室内引流管的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置管引流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对收治的36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配合脑室内尿激酶灌注、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的治疗方法,采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脑室出血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逐渐加重。

男25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

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8例,出血原因不明8例;丘脑出血18例,核壳出血12例;双侧脑室出血29例,单侧脑室出血7例,双侧脑室出血伴三、四脑室铸型25例,以三、四脑室出血为主4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置管引流术,置入带有侧孔的14号硅胶脑室引流管,术中可轻柔抽出部分积血块,并可每次注入0.9%生理盐水10~20ml,冲冼脑室内积血,此时可见冲冼液从另一侧脑室引流管流出,说明引流管及室间孔通畅,反复交替冲冼至流出液较淡为止。

术后返回病房,脑室引流管置于与外耳孔同一水平高度,以利充分低位引流血性脑脊液。

术后开放引流6~12h后经一侧脑室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万U,夹闭双侧引流管,2h 后同时开放引流。

双侧交替进行,每日两次,连续3~5d。

术后每隔1~2d复查CT,根据头部CT显示脑室内积血情况及引出的脑脊液性状调来整尿激酶使用次数,直到引出的脑脊液转为淡血性及CT复查示第三、四脑室无积血为止。

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疗效评估

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疗效评估

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疗效评估【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利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即刻CT示血肿清除率在65%80%左右,9例幕下出血引起脑室铸型血肿病例,3个月随访GOS 4分。

26例幕上血肿引起脑室铸型血肿病例,3个月随访GOS 4分16例,3分10例。

结论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重型脑室出血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共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2~72岁,平均58岁;发病时到入院时间1 h~12 h;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2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到脑室5例,血管畸形出血破入脑室3例;延期CTA证实GCS3~5分21例,6~8分14例;Graeb脑室出血评分[1]10~12分18例,5~9分17例。

手术适应症: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动脉瘤破裂出血到脑室;血管畸形出血到脑室致全脑室铸型均可进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后两种在此基础上在进行病因治疗处理动脉瘤及血管畸形12 方法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腰大池引流21 例;入院后行降颅压的同时,于发病8 h内行双侧脑室额角微创穿刺外引流。

取双侧前额发际内25 cm中线旁开25 cm处作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下钻孔穿刺双侧侧脑室额角,置入引流管,初步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力。

前2 d内双侧脑室交替注入尿激酶,用生理盐水2 ml加尿激酶3~5万U注入一侧脑室,另一侧开放,4 h后换另一侧,3次/d,连续冲洗2~5 d,无血块引出,查CT各脑室无积血后拔除引流管。

术后第3天应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穿刺包,行腰大池穿刺将引流管尾端置入腰大池皮下长度约10~12 cm,引流管外部顺后背正中向上引至肩部并用长胶布全程固定,接腰椎外引流装置,引流袋高度在两外耳道上约10~15 cm,脑脊液循环通畅、脑脊液转清后拔除导管[2]。

脑室外引流结合Ommaya囊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研究

脑室外引流结合Ommaya囊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研究

【 要 】 目的 摘
研 究 脑 室 外 引 流 结 合 Om y maa囊 及 腰 大 池 持 续 引流 治 疗 脑 室 出 血 较 传 统 手 术 方 式 的 优 点 。
方法
10例 脑 室 出血 病 0
例 随 机 分 为 改 良组 及 传 统 组 。 改 良组 选 择 在 出血 相 对 较 多 的 一侧 常 规 行 侧 脑 室 额 角 穿 刺 外 引 流 ; 在 出血 相 对 较 少 的一 侧 额 角 置人 O 而 mmaa y 囊 后 行 囊 腔 穿 刺 外 引 流 。 室 外 引流 5 7天后 , 步 改 为 仅 O maa囊 及腰 大 池持 续 引流 。 统 组 则 行 双侧 侧 脑 室 普 通 外 引 流 结 合 每 天腰 穿放 脑 ~ 逐 m y 传 血性 脑 脊 液 治 疗 。 后 比较 2组 患 者 迟发 性 脑 积 水 、 内感 染 发 生 率 及 预 后情 况等 。 结 果 最 颅 分 级 )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表 明 改 良组 疗 效 明显 优 于传 统 组 。 比 P 00 , 率 和 伤残 率 , 少 并 发 症 和 后 遗 症 , 善 预后 , 于传 统 方 法 。 减 改 优 结论 2组 迟 发 性 脑 积水 、 内感 染 发 生 率 及 预 后 ( D 颅 A L
岁 ; 良组 5 改 0例 患 者 中 , 2 男 8例 , 2 1 . 一 般 措 施 :所 有 患 者 均 于 全 麻 下 调 整 引 流 管 口高 度 ,每 天 引流 脑 脊 液 控 女 2 .1 4 例 , 龄 3~ 8 , 均 5. 。 年 67 岁 平 86岁
12 - 行 双 侧 侧 脑 室 额 角 穿 刺 术 。常 规 给 予 抗 制 在 2 0 3 0 l 间 。每 天 上 午 送 检 新 0 —0m 之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在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体会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在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体会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在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体会作者:黄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运用于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对我院2010.1——2013.3年24例脑室出血(包括脑室铸型患者,行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23例患者术后脑受压及颅内高压明显缓解,提高了患者的成活率和生存质量,有1例再出血死亡。

结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用于脑室出血尤其是脑室铸型是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较以往单纯脑室外引流,疗效是显著的,且有神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关键词】重型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58-02脑室内出血其发病率很高,均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

根据其出血部位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内出血[1]。

其实脑室出血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当形成全脑室铸形,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急性高颅压,甚至脑疝时,脑干功能迅速衰竭,临床表现为病情在短时期内急剧恶化,内科保守治疗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

每年新增百万例脑卒,其中脑室出血或血肿破入脑室内系统的约占3%-5%以上[2]。

所以迅速缓解急性高颅压,引流脑室内积血,解除脑室循环梗阻,可降低死亡率,但是如何减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在临床治疗中棘手问题。

脑室出血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为脑室持续扩张和脑积水,往往需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

我科抽取在2010.1——2013.3中24例脑室出血包括脑室铸形的病例中行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出院回访中无1例形成脑积水需要V-P分流。

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1——2013.3前来我科就诊的脑室出血24例,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9例,继发性脑室出血15例。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分析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9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

治疗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对照组仅单纯接受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

两组患者引流时运用相同剂量尿激酶进行辅助引流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时间以及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GCS)评分标准疗效。

结果:治疗组血肿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恢复良好分别为10例、1例,中残分别为11例、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重残2例、8例,植物状态1例、6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3个月内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出血后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能有效清除血肿,减低颅内压,创伤小,患者预后较佳。

标签:侧脑室;腰大池;引流;脑出血脑出血意外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常见于颅脑外伤以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等。

脑出血后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常因血肿导致脑组织压迫和神经损伤,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障碍、器官衰竭等一系列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及时的治疗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主要以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出血,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9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36~69岁,平均(51.6±11.6)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8例,丘脑出血22例,脑干出血9例。

在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协议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53.7±10.2)岁,GCS评分(9.9±1.6)分,脑出血量(21.2±6.5)ml。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汇总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汇总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进行脑室外、腰大池联合引流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7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并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

结果:27例患者术后存活23例,死亡4例。

术后半年随访,ADL分级Ⅰ级7例,占30.43%;Ⅱ级6例,占26.09%;Ⅲ~Ⅳ级4例,占17.39%;Ⅴ级6例,占26.09%。

结论: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并配以腰大池持续引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脑室出血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1]。

为探讨更有效的脑室出血治疗方法,2010年4月~2012年2月对27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并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7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49~73岁,平均(58.4±9.2)岁。

其中有高血压史者18例,无明确诱因者9例。

2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昏迷,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4~5分4例,6~8分11例,9分以上者12例。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 h 内进行CT检查并确诊,其中原发性出血3例,继发性出血24例,包括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7例,基底节出血并破入脑室9例,其他脑组织出血并破入脑室3例。

27例患者中为两侧脑室出血者17例,侧脑室伴第3、4脑室出血者10例;其中伴发脑积水者12例,单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

所有病例出血量均在30 ml以下。

1.2 方法:27例患者均于发病6 h内给予治疗。

所有患者均于局部麻醉强化下进行锥颅引流。

术前常规消毒、备皮,于患者一侧或两侧额部颅骨钻孔、额角穿刺,并放置引流管,如抽出血块或有红色脑脊液流出,可将引流管固定并外接引流装置。

出血24 h后,脑室内注入尿激酶1~2万U(用生理盐水5 ml 稀释),2~3次/d,持续引流,引流管高度为两耳连线上15~20 cm。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 . 合 对 治疗 组 患者实 施 治疗 。结果 治 疗组 患者 脑 室 出血 症状 治 疗 效果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 ; 出现 不 良反应 的人 数 明显 少 于对 照 组 ;引流 治疗 时 间和住 院观 察 时 间明显 短 于对 照组 。结 论 应 用脑 室外 引 流 与腰 大池持 续 引流 两种技 术联 合 对 惠有脑 室 出血 的 患 者 实施 治疗 的 临床 效 果 非常 明显 。
致死率高达7 0 %以上。一旦发病 应该在尽可 能短 的时间内将积血排 出, 对脑室 的急性膨 胀状态 得以解除 , 使 脑积 水症状得 到改善Ⅲ 。本次研究 对 患有脑室 出血的患者应 用脑室外 引流与腰大池持 续引流两种 技术联
腰椎穿刺体位,在第2 、3 腰椎间隙进行穿刺操作,当进针的长度达到
【 摘 要】 目的 对 应 用脑 室外 引流 与腰 大池持 续 引流 两种技 术联 合 对 患有脑 室 出血 的患者 实施 治疗 的 临床 效 果进 行研 究。方法 抽取 9 2例 患
有脑 室 出血 的患者 ,将 其 分 为对照 组和 治疗 纽 ,平 均 每纽 4 6例 。采 用腰 大池持 续 引 流技 术对 对照 组 患者 实施 治疗 ;采 用脑 室外 引流 与腰
7 8 2 - 7 8 4.
[ 4 ] 代章 斌 , 孙 惠娟 . 小 儿病 毒性 心肌炎 的 护理 体会 [ J ] . 长江大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0 9 , 3 5 ( 3 ) : 1 9 7 — 1 9 9 . [ 5 ] 刘小 芳, 孙 毅平免 疫 制剂治 疗病 毒 性心肌 炎 的研 究 进展 [ J ] . 中国 实用儿科 杂 志, 2 0 0 7 , 2 2 ( 6 ) : 4 7 4 - 4 7 5 . [ 6 ] 程俊 , 何 荣 华, 李朋等 . 临时起 搏器 在 急性 重症 病毒 性心肌 炎的 临 床观 察【 J ] . 1 临床全理 用药杂 志, 2 0 0 9 , 2 ( 1 6 ) : 5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室外引流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经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7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治疗37例,治愈或好转31例,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83.7%(31/37)。

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及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为满意。

标签: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外引流
脑室出血临床较为常见。

脑室出血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堵塞,造成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此为脑室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并认为是导致脑室出血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1]。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37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对其应用脑室引流管(美敦力)进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必要时清除脑室外血肿,同时采用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美敦力)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7岁。

均为急性起病,其中7例为外伤引起,20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为145~250/85~135mmHg(1mmHg=0.133kpa)。

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均在10h以内。

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浅昏迷23例,深昏迷14例;GCS评分均小于8分。

1.2影像学检查:本组37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单侧侧脑室出血8例,合并第Ⅲ、Ⅳ脑室出血6例;双侧侧脑室出血19例,均合并第Ⅲ、Ⅳ脑室出血;单纯脑室出血3例;脑室外血肿19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14例,额颞叶出血3例。

幕上脑内血肿量>30ml15例,10ml例。

由于发病急,患者术前均未行脑血管造影或CTA/MRA检查。

1.3治疗方法:穿刺位置选择:幕上血肿量>30ml、幕下血肿量>10ml者共16例,均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同时打通脑室行脑室外引流术。

幕上血肿量<30ml,幕下血肿量<10ml和单纯脑室出血者共11例,仅在局麻下作脑室穿刺引流。

对于单侧侧脑室出血者,仅行单侧脑室外引流,双侧侧脑室均扩大常因脑室积血引起,此时穿刺非优势半球侧脑室(右侧)。

双侧侧脑室积血铸型,则选择双侧穿刺体外引流术;一侧脑室积血铸型,另一侧脑室除非受压明显变形缩小,亦引流双侧。

一侧脑室受脑室外血肿压迫缩小,另一侧脑室积水扩大,则引流脑室积水扩大侧。

均采用美敦力脑室引流管,并接外引流袋引流,脑室的穿刺部位均为侧脑室前角。

术后12h开始行第一次尿激酶冲洗。

术后24小时行腰穿测颅内压。

2.结果
本组37例患者中,脑室外引流时间最短者7d,最长者达28d,平均18d;持续腰大池引流者时间最短者10d,最长者达24d,平均17d。

37例患者中,4例死亡,其中2例发生再出血,2例发生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其余患者术后4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为Ⅱ级2例、Ⅲ级11例、Ⅳ级6例、Ⅴ级4例。

3.讨论
脑室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根据临床报道,其死亡率可高达50%~80%)。

因此,尽快清除脑室内积血,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是治疗脑室出血的关键环节。

临床上继发脑室出血多见,原发单纯性脑室出血相对较少,本组37例患者中28例有高血压病史,19例脑室外有出血。

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脑室内冲洗、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措施,目前已在临床普遍应用。

这些措施虽然有可引流血性脑脊液、清除脑室或脑实质内血肿、减少脱水剂使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但临床上也有不少患者虽然采取了以上措施,但术后1周仍有血性液体流出,CT检查示脑室系统内仍有血肿残留,主要在第Ⅳ脑室、导水管、第Ⅲ脑室及侧脑室的枕角,其可能和这些部位与引流管距离较远、红细胞沉积凝固、尿激酶冲洗效果欠佳等有关[2]。

关于此类患者的处理很棘手,如果直接拔管,可能会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未完全通畅,从而造成脑积水,使原有病情加重;如果延长引流时间,由于引流管通常置于体外,易引起逆行感染;如果直接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由于脑脊液中蛋白浓度高,细胞数多,又容易堵管而导致手术失败。

为了尽快使血性脑脊液引流,疏通脑脊液循环,笔者在侧脑室外引流的同时采用美敦力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

以往通常采用反复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的方法行脑脊液置换,这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难以起到持续、缓慢引流的作用。

一般硬膜外穿刺管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常有引流不畅、堵管、引流管周围渗漏、感染、神经根刺激症状、低颅压、颅内积气等并发症。

美敦力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的引流管具有柔软,神经根刺激小,管腔粗不打折,少堵管,有弹性,易固定,无渗漏,系统相对封闭,少感染等优点[3]。

自从使用该系统以来,以上常见并发症很少出现,笔者体会:美敦力体外引流及监测系统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有创伤小、好管理,可以安全、持续、快速引流血性脑脊液以减少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的作用。

尽早溶解血凝块,尿激酶脑室内冲洗,尽早行脑脊液持续腰大池引流,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脑脊液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符合微创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一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72-876.
[2]王玉祥,唐桂华。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12例报道[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5)269-271.
[3]胡吉庆,刘琴.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3):178-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