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合同的相对性例子
合同的相对性例子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双方在达成合同时所处的相对地位和权利义务的平衡。
它是一种法律关系,对于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保障交易双方的公平合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合同相对性的实际例子。
首先,就劳动合同来说,雇员和雇主是劳动合同的双方。
合同规定了雇主提供的工作条件、薪酬待遇以及员工的工作责任和权利。
在劳动合同中,雇主承诺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合法权益的保护,而雇员则负责履行合同中的工作职责。
如果雇主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雇员有权进行维权并要求赔偿。
其次,供应合同是商业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合同。
在供应合同中,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对平等的法律关系。
供应商承诺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采购商则支付相应的货款或服务费用。
供应合同中约定的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条件,保障了双方的利益。
如果供应商无法按时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采购商有权要求赔偿或解除合同。
除了劳动合同和供应合同,房屋租赁合同也是一个例子。
租客和房主签订的租赁合同规定了租金、租期、房屋使用条件等内容。
合同保障了租客按时支付租金,房主提供合适的住宿环境。
如果房主未能按时维修房屋,租客有权进行维权并要求赔偿。
此外,知识产权合同也是一个例子。
在知识产权合同中,双方约定了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使用费用等内容。
合同保障了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规范了许可方的使用行为。
如果许可方未经授权超出合同规定的使用范围,持有人有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追究法律责任。
总之,在合同中,合同双方的地位是相对平等的,权利义务也是相对的。
双方的利益都将在合同中得到保护和实现。
当然,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索赔或解除合同。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都要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以确保合同的相对性得到维护,实现公平公正的交易。
合同的相对性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其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指在合同关系中,合同的当事人只对自己有权利和义务,不能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产生权利和义务。
本文将围绕合同相对性的法律规定,从概念、原则、具体规定、例外情况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合同相对性的概念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仅对合同当事人本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及于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
具体而言,合同相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仅限于合同当事人本人,不能及于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
2.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独立性,不受合同关系以外因素的影响。
3.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确定性,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三、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核心在于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合同秩序。
合同相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基于自愿原则达成合同,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2. 诚信原则:合同当事人应诚信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
3. 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平等,不得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4. 依法原则:合同当事人应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四、合同相对性的具体规定1.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仅限于合同当事人本人,不能及于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依法订立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独立性,不受合同关系以外因素的影响。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合同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合同相对性的法律规定
合同相对性的法律规定合同相对性原则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只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得对抗第三人。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以下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详细解读。
一、合同相对性的含义合同相对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合同主体的相对性:合同只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非合同当事人不受合同约束。
2.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仅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变更或消灭,不得对抗第三人。
3.合同责任的相对性:违反合同的一方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而非合同当事人不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上述规定体现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即合同的权利义务只能由当事人享有和承担,不得对抗第三人。
三、合同相对性的例外虽然合同相对性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下列情况下,合同对第三人具有约束力:1.合同涉及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已知合同内容并同意遵守。
2.合同的履行涉及到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共秩序,法律规定应当对第三人产生效力。
3.合同当事人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使第三人成为合同的权利义务主体。
四、结论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明确了合同权利义务的边界,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合同实践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合同相对性原则,防止因违反合同相对性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同时,也要注意合同相对性的例外情况,确保合同的履行不会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五、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在司法实践中,合同相对性原则是法院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重要依据。
合同相对性原则有助于法院准确界定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判断违约责任。
同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要充分考虑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情况,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理纠纷。
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相对性原则是指合同的效力只对合同各方具有约束力,不对第三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原则。
简而言之,合同只对合同的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而不会影响第三方的权益。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基本概念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确保了合同具有相对性。
合同的效力仅限于合同双方,不会波及到第三方,无论是第三方的权益还是义务,都不受合同的制约。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理论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1.自由原则:合同法强调合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即合同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因此,合同只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不会侵犯第三方的自由意志。
2.契约权利原则:合同法将合同视为当事人的契约权利,只有合同当事人才享有契约权利。
第三方没有参与合同的形成过程,因此不具备契约权利,合同的效力不会对第三方产生约束。
三、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合同相对性原则适用于各类合同,无论是民事合同、经济合同还是劳动合同,只要是合同关系,都受到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制约。
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只能通过协商、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争议,无法强制第三方履行合同义务。
四、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意义和作用合同相对性原则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维护合同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保障合同自由:合同相对性原则确保了合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合同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达成协议,不会受到第三方的干扰。
2.避免不当干涉:合同相对性原则限制了第三方对合同的干涉。
第三方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从而避免了不当干涉和纠纷的产生。
3.保护第三方权益:合同相对性原则确保了第三方的权益不受合同的制约。
合同的效力仅限于合同双方,不会侵犯第三方的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五、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局限性合同相对性原则虽然在维护合同秩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第三方权益保护不足:由于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限制,第三方的权益保护相对较弱,特别是当第三方与合同双方之间存在特殊的法律关系时,其权益可能无法获得充分保障。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Page
9
谢谢观赏!
Page 3
合同主体的相对性
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 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 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 方当事人基析
甲、乙之间订立一个出售某物的合同,在规定的交付期到 来之前,该物被甲不慎丢失并被丙所拾到。数日后,乙在 丙处发现该物。
分析:在本案中,合同主体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当 事人甲。甲与乙订立了买卖合同,乙只能向订立 合同的当事人甲提出请求或诉讼,而不能向与其 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丙提出请求和诉讼。在标的 物为交付以前,甲为标的物的所有人,乙对标的 物并未享有物权,其权利不能对抗一般人,因此, 乙无权要求丙返还标的物,只能由甲向丙提出请 求返还原物。
在本案中,合同内容的相对性是指旅客乙的贵重物品。甲 (旅馆)与乙之间订立住宿合同,甲只对乙承担保管义务, 且物品须存于甲指定的地点。因此甲对丙的财物失窃不负 有赔偿责任。
Page
7
合同责任的相对性
是指合同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 事人之间即合同关系的当事人 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 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 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Page 8
合同责任的相对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 约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二、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 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在承担违约责任以 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 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只有债权人与债务人才是合同 当事人。
Page 5
合同内容的相对性
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 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 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 的义务,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 第三人都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相对性原则包含了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内容,并且广泛体现于合同中的各项制度之中,法学界一般都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合同相对性原则
1、主体的相对性,即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具体的说,由于合同关系是仅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非合同关系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
另外,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
2、内容的相对性,即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更不负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在双方合同中,还表现为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义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呈现出“对流状态”,权利人的权利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
从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可以引申出几个具体规则。
一是合同赋予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拘束力。
二是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三是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法律的特殊规定即为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例外。
3、责任的相对性,即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相对性
合同的相对性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是以两个或多个相对主体之间的行为为基础形成的,是相对主体之间通过协商和约定达成的一种法律关系。
相对性是合同性质的重要特征,合同的成立、效力和履行都是以相对性为前提的。
首先,合同的相对性体现在合同的成立过程中。
合同是由双方或多方主体通过协商和约定形成的一种协议,协议的内容及条款是相对主体之间达成意见的结果。
双方或多方主体在协商和约定过程中发挥着平等主体的地位,对合同的条款进行自由选择和决定。
在相对主体之间形成了合同的共识,这是合同成立的一种体现。
其次,合同的相对性还体现在合同的效力方面。
合同是相对主体之间约定和规定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在法律上,合同产生了合同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相对主体依据合同条款互相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如果一方主体不履行合同条款,就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对方主体可以依据合同的规定来要求履行或者索赔,法律保护了相对主体的合法权益。
最后,合同的相对性还体现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合同的履行是指双方或多方主体根据合同条款和约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相对主体在履行过程中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能擅自变更合同的内容。
同时,相对主体还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相应的义务,确保合同的实施和完成。
如果一方主体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就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另一方主体可以依据合同的规定要求履行或者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合同的相对性在经济和社会交往中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同的相对性,保障了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各方主体的权益,促进了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相对主体通过合同的约定和规范达成了一致,可以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同时,合同的相对性也体现了人之间自由意志的尊重和平等地位的体现,符合交易主体的自主选择和决策。
在合同的相对性的基础上,经济和社会各方主体可以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总之,合同的相对性是合同性质的重要特征。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指合同是双方相互约束的,即合同只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效力,而不对第三人产生效力。
在合同范本撰写中,必须清晰地表达合同双方的身份和权利义务,以确保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在商业合同范本中,需要明确约定合同双方的身份和责任,以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例如,在供应合同中,需要明确供应商和采购商的责任范围,以及在供应过程中的交付、验收和支付等具体流程。
在劳动合同范本中,需要明确规定雇主和雇员的权利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同时,也需要在合同中注明合同双方的身份,以确保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在租赁合同范本中,需要清晰地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义务,包括租金支付、租赁期限、物业维护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同时,也需要在合同中注明合同双方的身份,以确保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合同范本撰写中必须充分考虑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明确表达合同双方的身份和权利义务,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我将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合同范本,确保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合同的相对性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常见的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反映了合同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特定性和独立性。
本文旨在探讨合同的相对性法律规定,分析其内涵、适用范围以及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如何体现。
二、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内涵1. 定义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只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对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换句话说,合同当事人只能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
2. 内涵(1)合同的订立仅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仅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对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2)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
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相互对应的,仅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效力,对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3)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特定性。
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特定的,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对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三、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适用范围1. 合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的相对性原则适用于合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2. 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也适用于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前提是第三人与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法律关系。
3. 合同当事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在合同当事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同样适用,但需注意国家作为合同当事人的特殊地位。
四、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在实际法律实践中的体现1.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在合同的订立与效力方面有明确体现。
合同的订立仅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当事人应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2.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在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方面也有明显体现。
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一方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向违约方主张权利,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相对性 法条
合同的相对性法条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中各方当事人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地位。
具体而言,相对性包括合同订立时各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以及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交互关系和责任分配。
合同的相对性是我国合同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基本依据。
下面将通过逐条分析法律中有关合同相对性的相关法条,以期更好地理解合同的相对性。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民事主体在平等自愿、平等地位上订立合同。
”这一法律条文明确了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即各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应当拥有平等的自愿和地位。
这意味着合同双方应基于自愿原则,在公平的条件下达成协议,不得有强迫、欺诈等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一律平等。
”合同的相对性要求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等对待,即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无权凌驾于另一方当事人之上。
这一法条确保了合同双方在权益上的平等地位,强调了对于当事人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应当保持平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这一法条强调了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只有当合同双方都能够保持诚实、信用的行为态度,合同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各方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解释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文字及其主体精神。
”这一法条明确了对于合同解释的原则,即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的文字及主体精神进行解释。
诚信原则是合同解释和履行的指导原则,合同双方在解释合同条款时应本着诚实、公平、合理、公正的原则。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所订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名词解释合同相对性
名词解释合同相对性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啥叫合同相对性呢?
哎呀呀,合同相对性呀,这可是个在法律领域里相当重要的概念呢!
首先呀,咱们得搞清楚,啥是合同相对性?简单来说呢,合同相对性就是指合同只对签订合同的双方有约束力!哇,这可太关键啦!比如说,A 和B 签了个合同,那么这个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只在 A 和B 之间有效,跟C 呀、D 呀这些不相干的人可没啥关系呢!
那合同相对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呢,主体的相对性!哎呀呀,这就是说只有合同的当事人才能依据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者提起诉讼。
比如说 A 卖给 B 一个东西,那只有A 能要求B 付钱,别人可没这个权利哟!
第二呢,内容的相对性!哇哦,就是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只对合同当事人有效。
比如说合同里说A 要给B 提供某种服务,那 A 就得给B 提供,不能说给C 提供呀!
第三呢,责任的相对性!哎呀呀,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只对对方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
要是A 违约了,那B 找 A 承担责任,可不能随便找别人呀!
那为啥要有合同相对性这个原则呢?这可有着重要的意义呢!
一方面,它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自由和预期呀!嘿,你想想,如果随便谁都能受合同约束,那签合同的人得多没安全感呀!
另一方面,它也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和公平呢!哇,要是没有这
个原则,那不乱套啦?
不过呢,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合同相对性也会有突破哟!比如说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等等。
总之呀,合同相对性是合同法里的一个基础又重要的概念,咱们可得好好理解它,在生活中签订合同的时候也得心里有数呢!哎呀呀,这下你是不是对合同相对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
合同的相对性与合同关系破坏
合同的相对性与合同关系破坏一、背景介绍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在合同中,各方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关系可能会被破坏,导致合同的相对性受到影响。
本协议旨在明确合同的相对性以及合同关系破坏的定义、原因、后果和解决方法。
二、合同的相对性1. 定义: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各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需要其他各方的配合和履行。
2. 原则: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确保各方在合同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三、合同关系破坏的原因1. 违约行为:一方未履行合同中的义务,导致合同关系破坏。
2. 变更需求:各方因为变更需求而改变合同内容,导致原有的合同关系无法继续。
3.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4. 违法行为:合同中的某一方从事违法行为,导致合同关系破坏。
四、合同关系破坏的后果1. 终止合同:当合同关系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各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追究违约方的责任。
2. 赔偿责任: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受损方因合同关系破坏而遭受的损失。
3. 救济措施:受损方可以采取法律救济措施,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
五、合同关系破坏的解决方法1. 协商解决:各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合同关系破坏的问题,达成新的协议或修订原有合同。
2. 仲裁或诉讼:如果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各方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合同关系破坏的争议。
3. 强制执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受损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合同或赔偿。
六、其他条款1. 本协议适用于一切形式的合同,无论是口头合同还是书面合同。
2. 本协议的解释和适用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在合同关系破坏的情况下继续有效,直至合同破坏问题得到解决。
七、附则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合同法合同相对性
合同法合同相对性合同法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除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外,不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原则。
本文将从合同相对性的理论基础、合同相对性的内容和要素,以及合同相对性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同相对性的理论基础合同相对性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合同自由原则。
合同法强调合同的缔约自由,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合同相对性的出发点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合同自由原则。
同时,合同相对性还与契约理论有关,强调合同只对当事人约束,不涉及第三人。
二、合同相对性的内容和要素合同相对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素:1. 相对性原则: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对双方当事人约束,不具有对第三人约束力的效果。
第三人不能通过合同获得权益或被追究责任。
2. 定义: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的效力只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不对第三人产生法律效力。
3. 相对效力:合同所生效力只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效力,对第三人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拘束力。
第三人如果要获得权利或承担责任,需要与合同当事人建立相应的关系。
4. 例外情况: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合同可以对第三人产生效力。
例如,法律明确规定合同具有对第三人的拘束力;合同当事人事先明示了对第三人的法律拘束力;第三人与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等。
三、合同相对性的适用范围合同相对性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合同双方应按照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履行,但这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2. 争议解决和追偿: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对争议进行解决,并有权要求追偿,但第三人不受合同的约束。
3. 我们可以合理使用我们的投敌资源,但不得利用对方资源构建某种绝对强势地位或将对方摆在不对等的地位。
学识人才。
LTE医疗相关领域特别是病人活检问题上。
对于医院新药的研发,市场推广;中学、高中或在校大学生。
指南、见地。
不奢望大事情,但解决小问题;注意统筹规划;本科,硕士。
;前景/前程;法学专业学生。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合同关系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与合同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也不应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规定,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合同的相对性主要从合同主体的相对性、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合同责任的相对性三个方面来体现:1、主体的相对性。
是指合同关系中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2、内容的相对性。
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从合同关系内容的相对性原理中,可以具体引出如下几项规则:(1)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2)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3)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3、责任的相对性。
所谓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即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2)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
(三)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四)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合同的相对性以及例子
合同的相对性以及例子以下是 6 条关于合同的相对性以及例子:1. 合同的相对性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呀!就好比你和朋友签了个一起旅游的合同,那约定的事情就只在你们俩之间有效,其他人可管不着,这就是合同只约束签订合同的双方呀!比如你答应朋友旅途中负责找美食,朋友负责找住宿,那这就是你们俩之间的承诺和责任啦,别人能随便掺和进来吗?当然不能呀!2. 嘿呀,想想合同的相对性就像你和你的同桌之间的小秘密约定一样!比如你们约定上课不说话,互相监督,这可不关其他人啥事呀!就像是你和别人签租房合同,租客就得按合同付租金,房东就得保证房子的正常使用,这都是相对应的责任呀,能随便弄到别人身上吗?不会吧!3. 合同的相对性其实不难理解啦!可以这么想呀,你和同学比赛跑步,你们俩约定好的规则只对你们有作用,和其他人没关系呀!就好像公司和供应商签订合同,公司按约付款,供应商按约供货,这都是相对应的,别人可不能来瞎搅和!这不是很清楚明白吗?4. 哇哦,合同的相对性很神奇的哟!就像你和哥哥打赌谁洗碗,这就是你们俩之间的事儿,别人不需要知道也管不着嘛!好比建筑商和开发商签合同盖房子,建筑商得保证质量按时完工,开发商得按时付钱,这都是各自该做的呀,其他人凭什么来指手画脚呢?对吧!5. 合同的相对性有时候真的很关键呀!你想啊,你和闺蜜约好周末一起去看电影,那这个约定不就只在你们之间嘛!就像企业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得保障员工权益,员工得完成工作任务,这都是相互的,跟其他人有啥关系嘛,难道不是吗?6. 哎呀呀,其实合同的相对性可以类比成你自己的秘密基地,只有你和你允许的人能进去,其他人都不行呀!比如你租了个房子,你和房东的合同约定,你住房子,房东保证各种设施,这只是你们俩之间的事情,别人没资格来干涉呀!所以说,合同的相对性就是这么明确清晰,没啥好质疑的啦!我的观点结论是:合同的相对性是非常明确且必要的,它保证了合同关系的清晰和特定,对于维护各方权益有着关键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清楚认识并尊重它呀!。
合同相对性原理
合同相对性原理
合同相对性原理是指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相对的,具有相对性的特征。
在合同中,一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于另一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存在的。
合同相对性原理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合同的解释和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合同相对性原理范本。
一、合同的相对性。
1. 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相对的,具有相对性的特征。
合同的成立,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相互一致,具有相对性。
一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于另一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存在的。
2. 当事人应当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履行自己在合同中所承担的义务,并享有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
任何一方都不得单方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相对性的约束。
1. 当事人应当尊重合同相对性原则,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不得违反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得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
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履行,保障对方的合法权益。
三、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适用范围。
1. 合同相对性原则适用于各类合同,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等各类合同。
2. 在合同的解释和执行过程中,应当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分析,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合同相对性原理的范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请随时与我联系。
合同相对性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相对性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规定了合同关系的主体、内容和效力等方面均受到合同相对性的限制。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合同交易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合同相对性的概念、法律依据、具体表现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合同相对性的概念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基于合同关系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不涉及合同之外的第三人。
合同相对性原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即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不受第三人的干涉。
三、合同相对性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四、合同相对性的具体表现1.合同主体相对性:合同关系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得成为合同关系的主体。
2.合同内容相对性: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仅限于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得超出合同约定的范围。
3.合同效力相对性:合同的权利义务仅对合同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不受合同约束。
4.合同变更和解除相对性: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变更或解除合同仅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五、合同相对性的法律适用1.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适用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合同相对性原则有助于明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判断合同纠纷的当事人范围。
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仅限于合同当事人,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不得成为合同纠纷的当事人。
2.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合同效力确认中的适用在确认合同效力时,合同相对性原则有助于判断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法-论述题
1.论述合同关系的相对性?答:所谓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基于合同向与其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的相对性规则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合同主体的相对性.一,由于合同关系仅是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彼此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与合同关系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的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者提起诉讼.二,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2)合同内容的相对性.一,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约束力.二,合同当事人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三,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一般合同之债主要是一种对内效力,即对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效力.(3)合同责任的相对性.一,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二,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三,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只有债权人和债务人才是合同当事人.2.试述合同法的自由原则的体现.答: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合意.合意一经完成合同宣告成立,当事人便受到合同的拘束.合同自由原则是鼓励交易,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采取的法律措施.合同自由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具体体现在,”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自由原则包括两个方面(1)当事人的合意具有法律的效力.(2)当事人享有订立合同和确定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自由.一,缔约的自由.二,选择相对人的自由.三,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四,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五,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 六,选择补救方式的自由.七,选择裁判的自由.3.论述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上的体现.答: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权利及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在大陆法国家,它通常补称为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帝王规则”在合同法中,诚信原则具体体现为:(1)合同订立阶段尽管合同尚未成立,但当事人彼此间已具有缔约上的联系,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忠实.诚实守信,相互照顾和协助,遵守允诺的附随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采用恶意谈判,欺诈等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并致他人损害,也不得披露和不正当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依据诚信原则产生的订约过程的附随义务,随着当事人之间联系的不断密切而发展.当事人一方不发行这些义务而给另一方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2)合同订立后至发行前应依循诚信原则.在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以前,当事人双方都应当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严守诺言,认真做好各种履约准备.如果一方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在履约前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或者存在其他法定情况,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暂中止合同的发行,并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但在行使中止时应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及法律规定的条件.如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行使中止权,给对方造成损失,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一方无正当理由向另一方明确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构成预期违约,此时另一主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预期违约方承担责任.(3)合同的发行应依循诚信原则.在合同中履行中,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诚信原则,一方面要求当事人除了应履行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以外,还应履行依诚信原则所产生的各种附随义务.另一方面,在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内容不明确或欠缺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应依据诚信原则履行义务.(4)解除合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在长期的继续性合同中,任何一方依据合同规定的条件而解除合同,应当提前通知对方,使对方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一般而言,在一方违约以后,如果违约并没胡给非违约方造成重大损害,依诚实信用原则,非违约方不得提出解除合同.(5)合同终止以后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尽管双方当事人不再承担合同义务,但亦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承担某些必要的附随义务,如保密忠实等义务.义务属于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后合同义务.一方违反这种义务给另一方造成损害的,应负损害赔偿责任.4.论述鼓励交易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的体现?答:我国合同法在以下方面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1)合同法除列举了几类特殊的无效合同外,特别强调无效合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只有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而不是任意性规定的情况下才可导致合同无效,这就极大限制了无效合同的范围.(2)合同法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对可撤销合同,在不损害当事人生产总值的情况下,尽可能在保持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条款,减少因撤销合同,返还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这样有利于鼓励交易.(3)合同法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合同,这种规定既有利于促成更多的交易,也有利于维护相对人的利益.(4)合同法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鼓励交易.(5)合同法明确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已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6)合同法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以此防止随意解除合同,消灭交易.5.试述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答(1)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以称为引诱要约,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2)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1.要约大都向特定相对人提出,而要约邀请则大都是向不特定的相对人提出的.2.依法律规定作出区分.法律如果明确规定了某种行为为要约或要约邀请,即应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区分.3.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来作出区分.由于要约是旨在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中应饮含明确的订约意图.而要约邀请人只是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约的意思表示,在要约邀请中订约的意图并不是很明确.4.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来确定该提议是要约邀请还是要约.要约的内容中应当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而要约邀请只是希望对方当事人提出要约,因此,它不必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5.根据交易的习惯即当事人历来的交易做法来区分.此外,在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时,还应考虑到其他情况,如是否注重相对人本人的身份,信用等情况.6.试述信赖利益的损失?答:在合同缔约阶段,当事人之间产生信赖关系,因信赖合同成立和有效而作出努力,但由于合同不成立和无效的结果所蒙受的不利益.即为信赖利益的损失.信赖利益损失是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要件之一.法律保护的信赖利益,必须是基于合理的信赖而产生的利益,即一方行为足以使另一方相信合同能够成立,生效.不能产生信赖的,也无信赖利益损失.信赖利益损失是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基本范围,限于直接损失,即因为信赖合同成立,生效所支出的各种费用.7.论述要约的法律效力?答:要约的法律效力又称要约的拘束力.一个要约如果符合一定的构成要件,就要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定的效力.要约的法律效力主要有以下内容:(1)要约开始生效的时间.要约的生效时间首涉及到要约从什么时间开始生效.这既关系到要约从什么时间对要约人产生拘束力,也涉及到承诺期限的问题.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发信主义,即要约人发出要约以后,只要要约已处于要约人控制范围之外,要约即产生效力.二是到达主义,又称为受信主义,即要约必须到达受要约人之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采纳了到达主义.我国<合同法>亦采纳了到达主义.但应注意,首先,送达并不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所能够控制的地方,如受要约人的信箱等,即为到达.如果要约人未特定境,就以要约能够到达的合理时间为准.其二,在要约人发出要约但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可以撤回或修改要约的内容.对于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我国<合同法>规定,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2)要约的存续期间.要约的生效时间还包括要约的存续期间,也就是要约可在多长时间内发生法律效力.要约的期限问题应当由要约人决定,如果要约人没有确定,则只能以要约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期限.其一,以口头形式发出的要约.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承诺期限,那么在受要约人立即做出承诺时,才能对要约人产生拘束力,如果受要约人没有立即做出承诺,则要约就推动了效力.若干,以书面形式发出的要约,如果要约人在要约中具体规定了存续期限,则该期限为要约的有效存续期限.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存续期限,则应当确定一段合理时间作为要约存续的期限.合理期限包括三项内容:即要约到达于受要约人的时间;做出承诺所必要的时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所必需的时间.(3)要约法律效力的内容.要约的法律效力的内容表现为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拘束力,具体表现在:首先,要约对要约人的拘束力.此种拘束力,称为要约的形式拘束力,是指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即受到要约的拘束,不得随意撤销要约或对要约随意加以限制,变更和扩张.禁止要约人违反法律和要约的规定随意撤销要约及禁止其违反法律和要约的规定变更要约的内容,这对于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交易安全是盐分必要的.当然,法律允许要约人在要约到达之前撤回要约,要约人也可以在要约中预先声明不受要约效力的拘束.其次,要约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此种拘束力又称为要约的裨拘束力,在民法也称为承诺适格,指要约生效后,只胡受要约人才享有对要约人做出承诺的权利,受要约人必须根据要约规定的期限,方式等做出承诺,否则不构成有效的承诺.8.试述缔约过失责任?答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合同法>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这不仅完善了我国佥制度的体系,而且也完善了交易的规则.缔约过失责任的成立须具备如下条件(1)缔约上的过失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基本区别在于,此种责任发生在缔约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只有在合同尚未成立,或者虽然成立,但因为不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而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时,缔约人才承担缔约责任.若合同已经成立,则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而致他方损害,就不应适用缔约过失责任.即使是在附条件的合同中,在条件尚未成就以前,一方因恶意阻碍或延续条件的成就,也因为合同已经成立,则应按违约责任而不应按缔约过失责任处理.所以,正确把握合同成立的时间,是衡量是否应承担缔约责任的关键.缔约过失责任虽发生在合同缔结阶段,但当事人之间虽有某种订约上的联系,而无任何缔约上的联系,无从表明双方之间具有缔约关系,则因一方的过失而致他方损害,不能适用缔约过失责任.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故意巨大欺诈,或意思表示不真实,致使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对有过失一方致他方的损害,应适用缔约过失责任.(2)一方违背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负的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讲诚实,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合同在订立时或成立后,当事人负有一定的附随义务.依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忠实,协助,保密等义务,相对于给付义务而言,它们只是附随义务,但它们也是依法产生的,因此也是法定义务,它随着双方当事人的联系的密切而逐渐产生.当事人一方如不履行这种义务,不仅会给他方造成损害,而且也会妨害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法律要求当事人必须履行上述依诚实信用产生的义务,否则将要负缔约过失责任.在缔约阶段,一方当事人负缔约过失责任的原因,可能并不仅限于其违反了与合同义务相伴的附随义务,而且还在于要约人违反了其发出的有效要约,构成对要约效力的直接破坏.所以,缔约过失责任可能因当事人对缔约关系的破坏而产生.由于在缔约阶段,当事人均负有某种法定义务,从而表明缔约关系并不是事实关系,也不是法律作用不到的领域.(3)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民事责任一般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构成要件.损害事实的发生也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伯之王.由于缔约过失行为直接破坏了缔约关系,因此所引起的损害是指他人因信赖合同的成立和有效,但由于合同不成立和无效的结果所蒙受的不利益,此种不利益即为信赖利益或消极利益的损失.信赖利益的损失,既包括因他方的缔约过失行为而致信赖人的直接财产的减少,如支付各种费用等,也包括信赖人的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的利益,如信赖合同有效而失去某种应该得到的机会.这些利益必须是基于合理的信赖而产生的利益,此种合理的信赖意味着当事人虽牌缔约阶段,但因为一方的行为已使另一方足以相信合同成立或生效,由于另一方缔约过失破坏了缔约关系,使信赖人的利益丧失.倘若从客观的事实中不能对合同的成立或生效产生信赖,即使已经支付了大量的费用,亦不能视为信赖利益的损失.(4)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对方或者他人利益.所谓”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恶意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谈判意图,二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给对方造成损害的目的和动机.恶意是恶意谈判构成的最核心的要伯.(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合同.受欺诈方陷入错误或者所发生的错误内容并不是欺诈造成的,则不构成欺诈.(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衫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果一方在谈判中明确告诉对方其披露的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另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则另一方应当负有保密的义务.缔约中的泄露和不不当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必须符合如下要件:第一,当事人必须知道披露的信息属于商业秘密.第二,泄露和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第三,因泄露和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而经商业秘密的所有人造成了损失,至于行为人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则不用考虑.(4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较多.在合同无效和被撤销,违反强制订约义务.无权代理等情况下,也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在缔约过失责任中,应当以信赖利益作为赔偿的基本范围.信赖利益的损失限于直接损失,这里的直接损失,是指因为信赖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所支出的各种费用,具体包括:鳘,因信赖对方要约邀请和有效的要约而与对方联系,赴实地考察以及检查标的物等所支出的各种合理费用;第二,因信赖对方将要缔约,为缔约做各种准备工作并为此所支出的各种合理如因信赖对方将要出售家具,而四处筹款代钱而此支出的各种费用.第三,为支出上述各种费用所失去的利息.9.论述合同无效的原因?答(1)一方以欺诈,协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欺诈他方当事人使其陷于错误,从而与其订立的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合同.所谓欺诈是指故意把不真实的情况当作真实情况来表示,旨在使他人发生错误,并迎合自己做出意思表示的行为.构成欺诈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构成要件:1.须有欺诈行为,包括陈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2.须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3.须相对人因素欺诈陷于错误.4.须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而与欺诈人订立合同.所谓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而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并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胁迫行为给对方当事人施加的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必须是非法的,如果一方当事人有佥的理由向对方施加威胁则不构成胁迫.(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指合同当事人在明智或者应当知道其所订立的合同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而故意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行为.构成恶意串通的合同下成立要件:1.须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2.须合同当事人为恶意.3.须当事人之间有通谋.(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是表彰人与相对人串通合谋实施的与其内心意思不一致的行为.(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的,它是指关系到全社会的利益,表现为某一社会就有的道德准则.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涉及的面比较广.(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10.述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答(1)两者的概念和性质不同.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缔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一般来说,哪些条款构成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来决定.合同的性质不同,其所要求的主要条款也可能不一样.合同的成立只是解决了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合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已经成立的合同都能产生法律拘束力.换言之,即使合同已经成立,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合法合同从合同成立时起具有法律效力,而违法合同虽然成立也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由此可见,合同成立后并不是生效的,合同若生效,刚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公共利益.具体来说,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2)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懂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也就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它是检验任何合同的效力的标准.合同的生效主要着眼于意思表示的内在品质,对其的评价涉及价值衡量.而合同的成立主要考察的是有无合意,着眼于意思表示的外部容态,合同成立与否是一事实判断问题.正因为这样,合同只有成立,不成立两种可能,而效力评价体系却要复杂得多.由此可见,合同的生效和成立的要件不同.还应当看到,在特殊情况下,一些合同尽管已经成立,但并不能立即生效,而必须符合一定的要件或条件才能生效.11.试述无效合同的种类.答: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无效合同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诈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合同.所谓胁迫是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并因此而订立合同.胁迫行为包括两种情况,以将要发生的损害相威胁;以直接面临的损害相威胁.(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订立某种合同,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损害的合同.这种合同的特点主要包括:当事人出于恶意; 当事人之间互相串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这是各国立法病房确认的原则.(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的合同.12.试述不安抗辩权?答(1)我国<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是指先给付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或者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可中止自己的履行;后给付义务人接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后,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了适当担保的,先给付义务人应当履行其债务;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先给付义务人可以解除合同.(2)不安抗辩权成立的构成要件: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2.后给付义务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3.后给付义务人未提供适当担保.(3)不安抗辩权的行使. 为了兼顾后给付义务人的利益,也便于他能及时提供适当担保,先给付义务人行使不安抗辩权,就及时通知后给付义务人,并负有举证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的义务.(4)不安抗辩权的效力.不安抗辩权具备其成立要件时,先给付义务人在后给付义务人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前,有权拒绝自己的给付.后给付义务人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提供了适当担保时,先给付义务人应当履行合同.后给付义务人在约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不提供担保的,先给付义务人有权解除合同.13.论述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答:合同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它是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合同债务,使债权人实现其合同债权的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债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中,除了遵循民法的共同的基本原则外,合同履行还有其特有的准则,主要是(1)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1.按照合同约定的主体履行;2.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3.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4.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5.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履行;6.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7.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履行.(2)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不仅要适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还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行为给予协助,使之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地履行合同.该原则是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具体体现.协作履行包括以下内容:1.及时通知义务;2.相互协助义务 3.保密义务.(3)经济合理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履行原则又称效益履行原则,它要求履行合同时,讲求经济效益,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在履行合同中贯彻经济合理原则,表现在许多方面:1.债务人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履行方式.2.合同履行期的体现经济合理原则;3.当事人变更合同应当体现经济合理原则;4.对违约进行补救体现经济合理原则.14.试述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和效力.。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合同编号: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就甲乙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的相对性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的订立和生效1.1 本合同由甲乙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1.2 本合同的有效期为______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合同关系的相对性2.1 甲乙双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相对性,仅限于本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不对第三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2.2 除非本合同另有约定,甲乙双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不得转让给第三方。
2.3 甲乙双方应严格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款,均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的履行和变更3.1 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条款、时间和方式履行各自的义务。
3.2 除非甲乙双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变更本合同的条款。
四、合同的解除和终止4.1 在合同有效期内,甲乙双方同意提前解除或终止本合同的,应当书面协商一致。
4.2 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处理后续事项,包括但不限于结算、清理债权债务等。
五、违约责任5.1 甲乙双方应严格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如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双方协商确定。
5.2 甲乙双方的违约行为给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由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六、争议解决6.1 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约定7.1 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附件:1. 与本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2. 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具体内容3. 本合同的补充协议(如有)一、附件列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 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具体内容3. 本合同的补充协议(如有)二、违约行为及认定:1. 迟延履行:指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违约方未能履行债务。
合同相对性的规则
合同相对性的规则
以下是 6 条关于合同相对性的规则:
1. 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依据合同向对方主张权利呀!比如说,A 和 B
签了合同,那其他人可不能跑去要求 B 履行合同义务哦,这不是乱来嘛!
2. 合同当事人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呢!就好像 C 答应给 D 做一件事,那 C 就得好好做到,不能找别人顶替呀,这是基本的诚信嘛!
3. 合同只对签订合同的人有约束力呀!你想想,E 与 F 签的合同,难道能约束到完全不相干的 G 身上吗?那可太荒唐啦!
4. 非合同当事人一般无权干涉合同的履行哦!举个例子,H 和 I 在谈合作,旁边的 J 没权利指手画脚的呀,这是人家俩人的事儿!
5. 合同的权利义务不能随意转让给第三人哟!就像K 手上的合同好处,他不能随随便便就给 L,这得有规矩呀!
6. 合同相对性可不是能随便打破的呢!要是谁都能乱闯进来,那不乱套啦!就像 M 和 N 的合同世界,别人可不能随便闯入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合同相对性是非常重要的规则,它确保了合同关系的清晰和稳定,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遵守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与合同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也不应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规定,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合同的相对性主要从合同主体的相对性、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合同责任的相对性三个方面来体现:
1、主体的相对性。
是指合同关系中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2、内容的相对性。
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从合同关系内容的相对性原理中,可以具体引出如下几项规则:
(1)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
(2)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3)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3、责任的相对性。
所谓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即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2)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
(三)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四)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五)对于超
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重新计算。
”根据这些规定,对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其诉讼时效应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第一,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关系,按照《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因而其两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第二,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
但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第三,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具体到你的情况,如果你有证据证明自己曾向朋友主张过权利,则两年的诉讼时效从你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如果无证据证明,则适用20年诉讼时效期,在借款之日起的20年内可随时直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