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无机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aaaf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f.png)
更好地认识其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e634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 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 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 相互联系的规律。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 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主要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 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 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 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 (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 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 故从ⅣA族开始。元素最高价的 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THANKS
感谢观看
酸碱指示剂
用于指示酸碱反应终点的 试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
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溶解与沉淀达到动态平衡。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 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 解平衡时,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 衡量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重要参数。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 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 减。
0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形成及特点
离子键的形成
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相互吸引。
离子键的特点
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水溶液中易离 解。
03
波尔模型
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离核的远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23eb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0.png)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
常用玻璃仪器介绍
01
了解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规
格和用途。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02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干燥技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玻璃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3
避免玻璃仪器破损、划伤或污染,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05
无机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包括沉淀法、挥发法等。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 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检 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操作过程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处理
整理实验用品,清洗并归位; 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实验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 式,包括原子的空间位置、化学键的 类型和数目等。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 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
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
常用玻璃仪器介绍
01
了解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规
格和用途。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02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干燥技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玻璃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3
避免玻璃仪器破损、划伤或污染,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05
无机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包括沉淀法、挥发法等。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 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检 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操作过程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处理
整理实验用品,清洗并归位; 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实验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 式,包括原子的空间位置、化学键的 类型和数目等。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 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
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61dd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0.png)
研究无机物的合成方法、 制备工艺以及新材料的探 索与开发。
研究无机物的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以及仪器分析方 法与技术。
02 原子结构与元素 周期律
原子结构模型
构模型,认 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体 ,电子像西瓜籽一样镶嵌其 中。但该模型无法解释α粒子
散射实验。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 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 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围 绕原子核运动。但该模型无 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电子
盐类的热稳定性
分析盐类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及其产 物,探讨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盐类的化学反应
介绍盐类与酸、碱、金属等物质的反 应及其规律。
配合物及其性质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阐述配合物、配体、中心离子等基本概念; 介绍配合物的命名原则。
配合物的结构
分析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化学键性质,如配 位键的形成和性质。
键更稳定。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紧密堆积的结构,具有 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
金属键的强度与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及价电子数有关,电 负性越小、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近代无机化学
自17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无机化学逐渐从炼金术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拉瓦锡、道尔顿等科学家为近代无机化学的奠基人。
现代无机化学
20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结构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无机化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 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晶体结构测定、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为现代无机化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无机化学幻灯PPT课件
![无机化学幻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7ac5f0866fb84ae45c8df3.png)
4 2
• 2Mg + Si = Mg2Si 单一的酸不能与 Si 反应,钝化,Si 可溶于 HF-HNO3 混酸中
3 Si + 18 HF + 4 HNO3 ——— 3 H2SiF6 + 4 NO↑+ 8 H2O Si 和强碱的作用类似于砷,比砷更容易些
Si + 2 NaOH + H2O ——— Na2SiO3 + 2 H2↑
2021/6/30
3
第3页/共46页
• (1) SiCl4 + 2Zn = Si + 2ZnCl2 • (2) SiO2和C混合,在电炉中加热:
SiO2 + 2C = Si + 2CO↑ • (3) SiO2 + CaC2 = Si + Ca + 2CO • (4) 硅烷的分解: SiH4 = Si + 2H2
the main component in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which have relatively good
shock resistance compared to other ceramics.
Rollers made of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are sometimes used in high-end skateboard bearings, due to the material's shock and heat-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used as an ignition source for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hot surface ignition.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dd00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a.png)
无机化学课件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 无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无机化学概述
无机化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科 学。
无机化学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元素、单质、无机化合物等;无机物质 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无机化学反应多变,机理复杂。
金属材料
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合 金化等改性处理,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3
纳米材料
无机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为纳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矿化
01
无机化学在生物矿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骨骼、牙齿的形
成与修复等。
药物载体
02
利用无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
如铍、镁、钙等,具有较 强的还原性,与水反应较 碱金属缓和。
过渡金属
如铁、钴、镍等,具有多 种化合价,常形成配合物 ,催化性能良好。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卤素
如氟、氯、溴等,具有强烈的氧 化性,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
次卤酸。
氧族元素
如氧、硫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常 形成氧化物、酸等。
氮族元素
如氮、磷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和配 位能力,常形成铵盐、硝酸盐等。
原子结构模型
03
汤姆生模型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 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卢瑟福模型
波尔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 无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无机化学概述
无机化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科 学。
无机化学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元素、单质、无机化合物等;无机物质 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无机化学反应多变,机理复杂。
金属材料
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合 金化等改性处理,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3
纳米材料
无机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为纳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矿化
01
无机化学在生物矿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骨骼、牙齿的形
成与修复等。
药物载体
02
利用无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
如铍、镁、钙等,具有较 强的还原性,与水反应较 碱金属缓和。
过渡金属
如铁、钴、镍等,具有多 种化合价,常形成配合物 ,催化性能良好。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卤素
如氟、氯、溴等,具有强烈的氧 化性,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
次卤酸。
氧族元素
如氧、硫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常 形成氧化物、酸等。
氮族元素
如氮、磷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和配 位能力,常形成铵盐、硝酸盐等。
原子结构模型
03
汤姆生模型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 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卢瑟福模型
波尔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21eb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1.png)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dc82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0.png)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总结词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需要掌握其 基本原理和规律。
酸碱反应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如强酸制备弱酸 、水解反应等。
沉淀反应
研究沉淀的形成和溶解,了解沉淀的生成、转化和溶解等基本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与配位反应
总结词
01
氧化还原反应和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需要
酸碱反应与离子平衡
酸碱反应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碱指示剂
离子平衡
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 ,如水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
用于指示溶液酸碱度的指示剂,如酚 酞、甲基橙等。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的反应,包括氧化和还 原两个过程。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 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存储材料,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 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通过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可以开发出高 效、低成本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案,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药物设计与 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
详细描述
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具有重要意义。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 及药物设计与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 面。通过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反应机制,可以 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和生物医用材料,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同时,无机化学在生物成 像技术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荧光探针、磁共 振成像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鲜版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cec76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d.png)
9
酸碱平衡常数计算与应用
2024/3/28
酸碱平衡常数定义
01
表示酸碱反应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
酸碱平衡常数计算
02
通过测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利用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
酸碱平衡常数应用
03
用于预测酸碱反应的方向、程度和速率,以及判断酸碱的强度。
10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2024/3/28
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分类, 如金属与非金属、酸与碱等。
氧化数概念
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状态, 通过计算化合价确定。
14
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负极和电 解质组成。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 学课件pptx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配位化合物与金属有机化学 • 无机固体化学与纳米材料 • 无机合成与绿色合成技术
2024/3/28
2
01
无机化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2024/3/28
2024/3/28
沉淀的溶解
利用某些试剂使已生成的 沉淀溶解,如胃药中的氢 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分步沉淀
当溶液中存在多种难溶电 解质时,通过控制条件可 实现分步沉淀,从而分离 出各种难溶电解质。
12
0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2024/3/28
13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类型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42c9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c.png)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状态 下也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键能较大,但比离子键小。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难溶于水,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些共价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 华力和氢键等。
特点
无机化学研究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学反应多样,包括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 肥料、陶瓷、玻璃、冶金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炼金术、医药学等 实践活动积累了无机化学的初步
知识。
近代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奠定了近代无机化 学的基础;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
制作笔记
制作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公式和反应机理等, 方便复习和查阅。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分析解题思路
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挑战难题
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和复杂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和解题能力。
位置。
探讨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制备方法和应用。
阐述金属氢氧化物的性 质、稳定性及其与酸的
反应。
金属盐类
介绍金属盐类的性质、 溶解性及其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分类
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类及其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状态 下也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键能较大,但比离子键小。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难溶于水,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些共价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 华力和氢键等。
特点
无机化学研究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学反应多样,包括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 肥料、陶瓷、玻璃、冶金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炼金术、医药学等 实践活动积累了无机化学的初步
知识。
近代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奠定了近代无机化 学的基础;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
制作笔记
制作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公式和反应机理等, 方便复习和查阅。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分析解题思路
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挑战难题
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和复杂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和解题能力。
位置。
探讨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制备方法和应用。
阐述金属氢氧化物的性 质、稳定性及其与酸的
反应。
金属盐类
介绍金属盐类的性质、 溶解性及其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分类
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类及其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无机化学》课件.ppt
![《无机化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251854a76e58fafbb00322.png)
10
Chemical Reaction
能否发生(反应方向)
能量转换(热效应)
化 学
反应限度(化学平衡)
反 应
反应速率
化 学
反应机理
动
力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化反
学 热
应 的 可
力能
学性
反 应 的 现 实 性
末页
11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①热化学:化学和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问题。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题,起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作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2.《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
1)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必要的 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化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能运用 化学的观点来理解相关学科中涉及化学的有 关问题。
3)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3.《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6
状态函数的特点
➢与状态一一对应;
➢状态函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pV=nRT;
➢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体系的 始、末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
以下例子
说明:当
外压从3pº变为p°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3. 状态与状态函数state and state function
状态就是体系一切性质的总和。
如体系的宏观性质都处于定值,则体系为平衡态。 状态变化时,体系的宏观性质也必然发生部分或 全部变化。
《高中化学教学课件-无机化学》
![《高中化学教学课件-无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ffcc1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9.png)
3 金属键
揭示金属键的特征和金属性质,探索金属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共价键和键能
共价键的形成
研究共价键的电子共享和极性,加 深对共价键的理解。
键能与键长
了解键能和键长的概念及其在化学 反应中的重要性。
分子结构的影响
分析分子结构对化学性质和反应速 率的影响。
给电子受电子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1
给电子受电子理论
1 离子溶解
2 溶解度计算
3 溶解规律
深入研究离子盐在溶液中的 溶解过程和溶解特点。
掌握离子盐的溶解度计算方 法,解决溶解度相关的实际 问题。
了解不同离子盐的溶解度规 律,分析溶解度对化学反应 的影响。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类型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电子的转移和反应类型。
学习给电子受电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分子轨道理论
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子轨道的形成机制。
3
轨Hale Waihona Puke 杂化探索轨道杂化的概念和应用,深入理解化合物的结构。
无机酸与无机碱的化学性质
酸和碱的定义
详细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学习溶液中酸碱 的浓度和pH值。
酸碱反应
研究酸碱反应的特点和反应机制,理解酸 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应用。
原子结构和能级图
原子结构
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探索原子的 组成和结构。
能级图
学习能级图的概念和应用,了解电 子能级的分布和填充规律。
轨道图
研究轨道及其电子分布,掌握原子 轨道的命名和填充规则。
化学键的基本种类
1 离子键
深入了解离子键的形成和特征,探索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无机化学ppt课件
![无机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e9cb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b.png)
命名方法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确定中 心原子和配体的名称、标明氧化态和配位数等。
金属有机化合物类型、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
01
类型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金属烷基化合物、金属芳基化合物、金属羰基化合
物等,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多样性。
02
合成方法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金属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金属卤化物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
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反 应活性等。离子键较强,共价键有强 弱之分。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含 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对物质的熔沸 点、溶解度等性质有显著影响。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类型及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离子晶体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 成,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特
原子结构模型及发展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坚硬的、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体。
汤姆生枣糕模型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像枣糕一样, 电子像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电子绕核旋转。
波尔分层模型
引入量子化概念,解释氢原子光 谱,提出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 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达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平衡关系的常数,可用于判断沉 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
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计算
化学键类型及形成条件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确定中 心原子和配体的名称、标明氧化态和配位数等。
金属有机化合物类型、合成方法和应用前景
01
类型
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金属烷基化合物、金属芳基化合物、金属羰基化合
物等,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多样性。
02
合成方法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金属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金属卤化物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
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反 应活性等。离子键较强,共价键有强 弱之分。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含 有氢原子的分子之间,对物质的熔沸 点、溶解度等性质有显著影响。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类型及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离子晶体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 成,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等特
原子结构模型及发展历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坚硬的、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体。
汤姆生枣糕模型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像枣糕一样, 电子像枣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电子绕核旋转。
波尔分层模型
引入量子化概念,解释氢原子光 谱,提出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 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达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平衡关系的常数,可用于判断沉 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
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计算
化学键类型及形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Question
写出 NO+ 离子的路易斯结构式.
NO+ 离子只可能有一种排布方式,见下图最左边一个: + + +
N
O
N
O
N
O
N
O
N
O
+
NO+ 离子中价电子总数等于10 (两个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后减 1),扣除 1 个单键的 2 个电子, 余下的 8 个电子无论按上图中第 二个那样以孤对方式分配给两个原子,还是按上图中第三或第四 个那样将 N-O 单 键改为双键,都不能使两个原子同时满足八隅 律的要求. 这一要求只有将单键改为叁键才能满足.
8
QuestiLeabharlann n写出氯酸根离子 ClO3- 的路易斯结构式.
Cl 原子的电负性小于 O 原子,意味着不存在 O-O 之间的键 合. 合理的排布应该如下所示:
O
Cl O
O
O Cl O
O
ClO3- 离子中价电子总数等于 26( 四个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再加 1), 扣除3个单键的6个电子,余下的20个电子以孤对方式分配给四个原 子, 使它们均满足八隅律的要求.
2.5 2.6 2.7 2.8
共轭大π键 等电子体原理 分子轨道理论 共价分子的性质
2.9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Metallic bond theory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ing
2.1 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极性共价键 polar covalent bond
非极性共价键 non polar covalent bond 电正性原子 electropositive atom 电负性原子 electronegative atom
Electronicgrativity difference Bonding polarity
0.46
Increasing in turn
7
2.2.2 路易斯结构式
路易斯用元素符号之间的小黑点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键合关 系,代表一对键电子的一对小黑点亦可用“-”代替。路易斯结 构式能够简洁地表达单质和化合物的成键状况,其基本书写步骤 如下: 1. 按原子的键合关系写出元素符号并将相邻原子用单键连接. 在 大多数情况下,原子间的键合关系是已知的, 例如, NO2中的 键合关系不是N—O—O, 而是O—N—O. 有时还可作出某些有 根据的猜测. 2. 将各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 算出可供利用的价电子总数. 如果 被表达的物种带有正电荷, 价电子总数应减去正电荷数; 如果 被表达的物种带有负电荷, 价电子总数应加上负电荷数. 3. 扣除与共价单键相应的电子数 (单键数×2)后,将剩余的价电 子分配给每个原子 , 使其占有适当数目的非键合电子。对第2 周期元素而言 , 非键合电子数与键合电子数之和往往能使每 个原子满足八隅律. 4. 如果剩余的电子不够安排,可将一些单键改为双键或叁键.
2
本章教学内容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ing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 Concept of the covalent bond theory and Lewis’ structure 结构式 formula
2.3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 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4 原子轨道的重叠 — 价键 理论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valence molecular Superposition of atomic orbital — valence bond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2.1.1 什么是化学键?
2Na (s) + Cl2 (g)
Color Stat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lective 银灰色 固体 黄绿色 气体
2NaCl (s)
无色 晶体
sodium
极强
无变化
极弱
无变化
极弱 熔融导电
熔融下反 应逆转
sodium chloride
上边三种物质的性质的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反映出什么问题?
第2章
分子结构
Chapter 2 Molecular Structure
本章教学要求
1.认识化学键的本质;
2.掌握价键理论的内容;会用价键理论解释共价键的特征,会用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的分子结构; 3.初步认识分子轨道,掌握第二周期元素的分子轨道特点; 4.认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本质,会用其解释对物质性质的影 响.
电子对服从“八隅律”(octet rule). 共享电子对——共价键 记住有关术语和概念!
配位共价键 coordination covalent bond
single covalent bond double covalent bond triple covalent bond
The bond polarity in the hydrogen halide Chemical H – I bond H – Br H – Cl 0.76 0.96 H– F 1.78
化学键理论可以解释: ● 分子的形成与稳定性 ● 共价键的本质及饱和性 ●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共价键的方向性 ● 化学键与分子的物化性质间的关系
5
2.1.2 已明确了的化学键类型
离 子 配 键 电价键 离子键 电价配键 离子偶极配键 电子对键 (单、双、叁键) 化 学 键 共价键 多原子 共价键 金属键 极 性 键 共价配键 配键
4
不同的外在性质反应了不同的内部结构
各自内部的结合力不同
Pauling L 在<<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中提出了用 得最广泛的化学键定义:如果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作用 力强得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可被化学家看作独立分子物种的聚 集体,它们之间就存在化学键.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 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
非极性键
双原子 共价键
单电子键
三电子键 共轭 π 键 多中心键
6
2.2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covalent bond theory )
2.2.1 共价键的相关概念
Lewis G. N. 在1916年假定化学键所涉及的每一 对电子处于两个相邻原子之间为其共享,用A—B表示
.双键和叁键相应于两对或三对共享电子. 分子的稳定性是因为共享
Question
写出 NO+ 离子的路易斯结构式.
NO+ 离子只可能有一种排布方式,见下图最左边一个: + + +
N
O
N
O
N
O
N
O
N
O
+
NO+ 离子中价电子总数等于10 (两个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后减 1),扣除 1 个单键的 2 个电子, 余下的 8 个电子无论按上图中第 二个那样以孤对方式分配给两个原子,还是按上图中第三或第四 个那样将 N-O 单 键改为双键,都不能使两个原子同时满足八隅 律的要求. 这一要求只有将单键改为叁键才能满足.
8
QuestiLeabharlann n写出氯酸根离子 ClO3- 的路易斯结构式.
Cl 原子的电负性小于 O 原子,意味着不存在 O-O 之间的键 合. 合理的排布应该如下所示:
O
Cl O
O
O Cl O
O
ClO3- 离子中价电子总数等于 26( 四个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再加 1), 扣除3个单键的6个电子,余下的20个电子以孤对方式分配给四个原 子, 使它们均满足八隅律的要求.
2.5 2.6 2.7 2.8
共轭大π键 等电子体原理 分子轨道理论 共价分子的性质
2.9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Metallic bond theory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ing
2.1 化学键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
极性共价键 polar covalent bond
非极性共价键 non polar covalent bond 电正性原子 electropositive atom 电负性原子 electronegative atom
Electronicgrativity difference Bonding polarity
0.46
Increasing in turn
7
2.2.2 路易斯结构式
路易斯用元素符号之间的小黑点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键合关 系,代表一对键电子的一对小黑点亦可用“-”代替。路易斯结 构式能够简洁地表达单质和化合物的成键状况,其基本书写步骤 如下: 1. 按原子的键合关系写出元素符号并将相邻原子用单键连接. 在 大多数情况下,原子间的键合关系是已知的, 例如, NO2中的 键合关系不是N—O—O, 而是O—N—O. 有时还可作出某些有 根据的猜测. 2. 将各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 算出可供利用的价电子总数. 如果 被表达的物种带有正电荷, 价电子总数应减去正电荷数; 如果 被表达的物种带有负电荷, 价电子总数应加上负电荷数. 3. 扣除与共价单键相应的电子数 (单键数×2)后,将剩余的价电 子分配给每个原子 , 使其占有适当数目的非键合电子。对第2 周期元素而言 , 非键合电子数与键合电子数之和往往能使每 个原子满足八隅律. 4. 如果剩余的电子不够安排,可将一些单键改为双键或叁键.
2
本章教学内容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ing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 Concept of the covalent bond theory and Lewis’ structure 结构式 formula
2.3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 状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4 原子轨道的重叠 — 价键 理论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valence molecular Superposition of atomic orbital — valence bond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2.1.1 什么是化学键?
2Na (s) + Cl2 (g)
Color Stat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lective 银灰色 固体 黄绿色 气体
2NaCl (s)
无色 晶体
sodium
极强
无变化
极弱
无变化
极弱 熔融导电
熔融下反 应逆转
sodium chloride
上边三种物质的性质的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反映出什么问题?
第2章
分子结构
Chapter 2 Molecular Structure
本章教学要求
1.认识化学键的本质;
2.掌握价键理论的内容;会用价键理论解释共价键的特征,会用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的分子结构; 3.初步认识分子轨道,掌握第二周期元素的分子轨道特点; 4.认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本质,会用其解释对物质性质的影 响.
电子对服从“八隅律”(octet rule). 共享电子对——共价键 记住有关术语和概念!
配位共价键 coordination covalent bond
single covalent bond double covalent bond triple covalent bond
The bond polarity in the hydrogen halide Chemical H – I bond H – Br H – Cl 0.76 0.96 H– F 1.78
化学键理论可以解释: ● 分子的形成与稳定性 ● 共价键的本质及饱和性 ● 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共价键的方向性 ● 化学键与分子的物化性质间的关系
5
2.1.2 已明确了的化学键类型
离 子 配 键 电价键 离子键 电价配键 离子偶极配键 电子对键 (单、双、叁键) 化 学 键 共价键 多原子 共价键 金属键 极 性 键 共价配键 配键
4
不同的外在性质反应了不同的内部结构
各自内部的结合力不同
Pauling L 在<<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中提出了用 得最广泛的化学键定义:如果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作用 力强得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可被化学家看作独立分子物种的聚 集体,它们之间就存在化学键.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 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
非极性键
双原子 共价键
单电子键
三电子键 共轭 π 键 多中心键
6
2.2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covalent bond theory )
2.2.1 共价键的相关概念
Lewis G. N. 在1916年假定化学键所涉及的每一 对电子处于两个相邻原子之间为其共享,用A—B表示
.双键和叁键相应于两对或三对共享电子. 分子的稳定性是因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