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压强说课稿
初中压强说课稿
初中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压强的教学单元,它在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压强作为一个基本物理概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理解更复杂物理现象的基础。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1)作用与地位压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是连接力学与流体力学的桥梁,通过对压强的理解,学生可以为后续学习液压、气压等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压强的定义:力在垂直于其作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5. 压强的实际应用:如压力锅、液压机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压强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认识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
(2)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压强概念中的“单位面积”。
(2)如何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压强的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在教学压强这一概念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突出我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1. 启发法:- 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压强的本质,例如:“为什么我们在沙滩上走路时,脚印会陷下去?”或者“为什么雪橇在雪地上可以滑行?”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意识到压强的存在和作用。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精选5篇)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精选5篇)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复习课——压强说课
复习课:《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考第一轮复习课: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
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渗透科技意识等课标中的新理念。
其主要内容包括: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节复习课要完成前三个内容的复习,即: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
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1、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原因是:压强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较少,并且学习本单元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解释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
2、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
《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压强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固体压强一节教材重点内容是围绕压强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多角度来改变压强的大小。
本章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再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巩固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重难点:重点: 压强的概念。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及九年级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景,以旧带新,不断滚动知识点,以此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习、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优化复习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参与实验、参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说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小实验引入,激发认知冲突给学生展示一只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顶住并保持水平。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范文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压强单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压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力学单元的基础内容之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压强与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而且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的物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了解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难点是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及其计算,以及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和应用。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我将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巩固练习和小结作业。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通过提问“为什么滑雪板要设计成扁平的形状?”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分散原理,从而自然过渡到压强的概念。
在新课讲解阶段,我首先会清晰地定义压强,然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面积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总结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接着,我会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实验展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压强》说课稿5篇
《压强》说课稿5篇《压强》说课稿模板1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本节内容根据教材要求是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版块内容:压力.压强,压强的应用留到第二课时再讲.本节课我用动画和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及分析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本课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一. 说教材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3.教学资源:1.多媒体及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三.说学法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小不一样,钉子多的,每个钉子分摊的力就小,所以就不会有危险,进一步引导得出关键是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这里顺势提出压力的效果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效果可以用压强来描述,从而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压强.2.新课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对于这两个重点概念我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压力的概念我是这样建立的,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上的两幅图的作图,实物投影,学生纠错,总结出共同点,让学生充分感知压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且在描述关系的时候始终是控制某一个因素不变的,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但现在如果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变化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来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了压强的概念,类似于速度的定义的建立.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化解的:用了一个演示实验,两个物体对齐分开放,上面搭上一块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码,学生观察可以发现三合板发生了形变,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关键是因为受到了压力的作用,教师继续提问,那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师举例,比方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体还会给水平面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学生可以很快得到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教师在这个地方顺势提问:是不是压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比方说擦黑板,用手压着黑板擦,手给黑板擦一个压力,黑板擦要压黑板,这时候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松,板擦由于重力作用会掉下来,所以这个地方压力并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继续回到实验上面来,用手将三合板的一端缓缓抬起,观察三合板的形变程度,学生一眼看出形变变小了,引导学生得出此时压力的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得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压力大小并不都等于重力的大小.考虑完大小,还要再考虑一下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学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点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本课的难点之二压强概念里面的物理意义以及压强计算,在介绍完压强的公式以后,紧接着介绍压强的单位Pa,同时指出压强的单位是符合单位N/m2,这样在描述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为0.5Pa的物理意义就会得心应手.另外对计算一定要强化解题格式的规范.另外,本节课对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需要,自己从老师所给的器材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并相互交流实验方案,并上台边模拟边讲解实验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然后一起总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会准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完整回答相关结论.到了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课堂反馈的题目里面我主要解决的是受力面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东西,对于课堂反馈的内容实物投影,学生自纠.五.说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但有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到位,环节与环节过度不够自然,需要进行一些细化处理.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以上就是我对《压强》这一课时的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评委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板书设计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2.作用效果大小的影响因素:①压力的大小②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3. 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1n/㎡三.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f一定时,s增大,p减小;s减小,p增大s一定时,f增大,p增大;f减小,p减小《压强》说课稿模板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 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四.说课堂教学设计㈠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㈡讲授新课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3.什么叫压强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㈢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㈣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㈤板书设计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五.压力和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压强》说课稿模板3这是在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的压强之后,再学的气体压强.本堂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大气压强的存在;2生活中的大气压强及应用;3.马德堡半球实验.朱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和课堂设疑,还有学生的分组讨论,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大气压的存在实例和通过大气压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并能掌握一些利用大气压的重要应用.二.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朱老师用课本中的覆杯实验引入,大胆地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实质,也就是在实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让学生自己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从而引出了大气压的概念.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从单纯的观察到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度更广,学生的专注程度大大提高.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为什么纸没有掉下来?〞〝是不是因为水吸引了纸片,所以没有掉下来?〞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如:〝大家用桌上的仪器,设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并用大气压知识来解释.〞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3.学以致用,教学举例贴近生活比如说,朱老师用〝魔术〞:将矿泉水的空瓶加了热水,再倒掉后盖紧瓶塞,使瓶子变形;还有用嘴吸纸杯,吸管喝饮料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实用性.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四.意见和建议1.在学生实验中,可否用透明的塑料杯代替纸杯,可以使学生看清杯中是否还有空气.2.教师在讲解时,没有将〝大气压〞讲解清楚,〝大气压〞到底是〝大气压强〞还是〝大气压力〞这个基本概念.3.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时,如果先让一位女同学来拉,再让班里力气大的2个男同学来拉,可能反差的效果会更明显.4.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教师的语速过快,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压强》说课稿模板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基本知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强的公式,能用压强共识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二.新课引入滑雪时,我们要穿上宽大的滑雪板,不穿滑雪板,我们不可能在雪地上飞驰.这是为什么呢?三.新课教学1.压力基础知识滑雪板对雪有力的作用,图钉对墙面有力的作用,滑梯上的小孩对滑梯有力的作用. 问:从力的作用效果考虑,这些力有什么共同点. (都对接触面有挤压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力称作压力.压力是重力吗?(不是,压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压力: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例如:书上的两幅图.蝉的口器穿破树皮,骆驼在沙漠上留下脚印,都是压力作用的效果. 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两分钟时间阅读实验部分,之后回答黑板上的问题.甲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丙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与压力大小.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呢?这时压力大小不同,作用面积也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压强定义式:P?FS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P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单位物理意义: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压力③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例如:钉子要尖锐,斧头要锋利,啄木鸟的嘴很尖,小孩没能把图钉压入墙里面大人能压进去. 减小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压力③增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减小压力例如:大型拖拉机用履带代替轮胎,在很薄的冰面上走时要把多余东西扔掉.《压强》说课稿模板5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的前提条,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三.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精神。
2.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讲解;•压强计算方法的讲解。
3. 教学难点•压强计算实际问题的应用;•掌握良好的实验操作方法。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种压强计、漏斗、水平面、被测物体、压强计算表等实验器材和资料;•制作PPT和讲义。
5. 教学内容和方式5.1 教学内容5.1.1 概念引入引导学生想象:海底一定有很多巨大的石柱,支撑起海洋,海水又成了人们的压强测试示例。
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5.1.2 压强的定义通过多种示例引导学生认识和定义压强的概念,如:•针刺卡车和针刺轿车的情况相比,哪一个需要的力更小?•张三站在泰山脚下和站在草地上,哪种情况更容易被躺在身后的人压扁?5.1.3 压强的计算由浅至深,渐进式地讲解压强计的使用、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如:•如何使用压强计,如何读数?•通过实验演示,对比不同物体占据相同面积时对于支撑平衡的下压力情况进行测量并计算压强。
5.1.4 压强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压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如:扁平物品运输、墙体承重结构设计、平衡秤勾芯的设计等。
5.2 教学方式•讲授 + 实验演示;•提问 + 答疑;•让学生扮演实验者,手把手地了解压强计量的操作方法。
6. 教学过程6.1 导入通过引入例子,让学生认识海底巨石支撑海洋的场景,导入压强概念,并引发学生对压强的认识和思考。
6.2 讲授通过PPT和讲义,逐步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以及压强在物理力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同时结合实际例子加深其对压强的理解。
6.3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压强计使用和压强的实验演示,通过手把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压强计量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中考复习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中考复习《压强》说课稿平罗回中杨婷婷2018年3月30日《压强》说课稿平罗回中杨婷婷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八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及教学策略做一阐述。
一、课标对本章要求: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如:估计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块知识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
三、学情分析:通过八年级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本章的基本知识点有所了解,会通过压强公式计算压强大小,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也能粗略表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对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其应用也有所认识,也知道流体的压强还与流速有关。
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很好的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简单探究实验,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观看视频、观察现象、操作实验、列举事例甚过于听老师枯燥的讲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普遍存在懒于动手,不善表达的问题。
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够深刻,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到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不注重知识应用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只注重知识本身而忽略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还较弱,这些也正是考试拿不到高分的症结所在,需要老师引导启发、监督记忆、指出问题、纠正习惯。
初中压强说课稿
小结
小结
通过这个课程的 学习,相信大家 对压强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 压强的概念、计算方
法、单位以及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将 在课堂上学到的 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去
记住,压强是描 述物体在单位面 积上承受压力的 物理量,其计算 公式为P = F/A
作业布置
这个实验不仅展示了压强的概念,还让我们看到了压强对物体的影响。这 个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压强,并且对物理产生更浓厚的兴 趣
பைடு நூலகம்堂活动
课堂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压强的理解,我建议大 家在课后进行一些相关的活动
比如,可以尝试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 的实验,如用吸管喝饮料、用脚踩气球等,通
作业布置
-
XXX
感谢各位观看
xxxxxxxxx
演讲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压强的应用
1
2
3
4
压强在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经常使 用的吸管,就是利 用大气压强来工作
的
我们穿着的鞋子, 之所以能够保护我 们的脚,也是因为 鞋底有足够的压强 分散来自地面的压
力
另外,在工业生产 中,我们也会利用 压强来进行各种操 作,比如液压机、
气压机等
实验展示
实验展示
现在,我将给大家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压强。我 们将使用一个气球和一个钉子。首先,我们将钉子放在气球上,然后轻轻 按压气球,观察发生什么。当我们用力按压时,气球会破裂。这是因为我 们增大了气球上受到的压力,使得压强增大,最终导致气球破裂
20XX
初中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 优秀《压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8。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五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压强即是前面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及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后面学习浮力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设计1.知学情分析学情可知学生对力有初步的认识。
有探究简单实验的经历,了解控制变量法。
具备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但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薄弱。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实验,操作兴趣强烈。
2.通过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
(2) 能通过实验,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知道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改变压强,能用压强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3.依据教学目标和中考热点,确定重点是压力、压强公式及简单计算;难点是:压强概念的形成。
4说教法、学法、教具我的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
学法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为主,教具有自制微课、改装的书包、气球、水桶、瓶子、烧杯、水、沙子、木块、小桌子、钩码、海棉。
三、教学流程如下:由微课情景引入认知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习压强改变压强知识巩固延展(一)微课情景引入【】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我根据教材,利用自制的微课“北极的交通工具”,来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北极的特定的情境之中,由情由景引入新课。
(二)认知压力分三步1.初步认识。
我让学生用手指压一端削尖的铅笔两端。
提问:手指有感觉吗?有形变吗?学生动手实验,有感知、有兴趣,积极性高。
明确压力定义后,学生练习画压力的示意图。
通过投影、纠错,示范。
这样训练正确画图,进行规范引导。
2.区分压力和重力。
我利用水桶压气球的实验,提问:球为什么变瘪啦?学生能说出是压力的作用。
再问: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容易想到的是重力。
我再把气球挤压在墙上,问:这个压力怎么产生的?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
初中初三物理说课稿《认识压强》
初中初三物理说课稿《认识压强》一、说课目的本次说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到压强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简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压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本课将主要讲解以下内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压力的特点;3.压强与海拔的关系;4.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本课还将设计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让学生观察下图,并从中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为什么里面的油会往上面跑?•如果我们再加上一些油会发生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学习新知识(30分钟)–定义压强和压力:•压强 = 垂直作用力 / 接触面积•压力 = 作用力 / 作用面积–计算压强:•P = F / S–讲解压力的特点: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配合实验设计说明如何利用万能称来测量压力和压强3.进行实验(40分钟)–实验1:观察不同的物体在天平上放置的现象以及压强的大小计算。
–实验2: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4.巩固知识(10分钟)–提问压强、压力和面积的关系。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量一个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压强。
–以生活中某个实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压强的应用。
5.作业布置(5分钟)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布置如下作业:–练习册:选择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
–设计一个实验,用于测量一个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压强。
–查找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填写报告并交到教师那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压强和海拔的关系。
3.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压强。
2.如何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分析使用压强的场景。
五、教学策略1.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说课稿压强
初中物理说课稿压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压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首先是教材分析,其次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接着是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然后是教学方法和过程的设计,最后是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压强这一概念位于初中物理力学单元的重要位置,它是连接经典力学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通过对压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许多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比如为什么针尖能够轻易刺破物体,为什么大型机械会对地面造成损害等。
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还要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选择受力面积。
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图钉压入木板,引入压强的概念。
2. 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3. 概念讲解:结合实验结果,详细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4. 问题解决: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解决。
5. 小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课堂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应用实例进行。
首先在黑板的中央写下“压强”二字,然后在周围分别列出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实验观察结果。
最后,通过箭头和框架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3篇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本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同时能学会其中实验的方法,以此为思路,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过渡句:要想游刃有余的把控课堂,必须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大气压强》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主要包括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测量,影响因素和应用四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在课堂上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对这些生活经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目标是教学的指明灯,为了我的课堂能达成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难点】大气压的测定五、说教学方法(过渡句:因为学生对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着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力求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压强”这一部分。
压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力与面积的关系,是力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是力学单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学生们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习后续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等知识的基础。
接下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学重难点方面,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应用压强公式。
为了突破这些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问题导入,提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有的物体会变形,有的不会?”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然后,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最后,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压强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板书课题“压强”,然后是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接着是压强的计算公式“P=F/S”,最后是例题和练习题。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说课,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压强这一知识点。
谢谢大家!。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通用3篇)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物理《认识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
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压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将结合教材原文,对《压强》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压强时的单位;3.通过实例、实验等方法了解压强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计算压强时的单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个被压扁的铁皮圆筒引入压强的概念;2.提问学生:如果用手单手敲击圆筒,圆筒变形的情况是怎样的?同学们能否解释这种现象?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出“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区域”称为压强,解释铁皮圆筒圆形变形的因素。
(二)概念讲解1.利用板块P2,引入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反复呈现压强的公式,让学生明确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计算方法的讲解1.通过板块P3,展示在同样的物体表面上作用相同的力和面积不同时,压强会不同的情况;2.引导学生按照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掌握计算压强时的方法。
(四)单位的讲解1.通过板块P4,介绍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压强单位帕斯卡;2.通过与学生进行微观世界中物体分子活动的讲解,讲解帕斯卡与物理学中“牛顿”等单位的关联。
(五)实际应用的讲解1.通过板块P5,简单介绍压力传感器、医用血压计等实际应用中的压强概念和计算;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实例等方法了解压强的应用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六)小结1.以板块P6作为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总结;2.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板块式课件的呈现。
2.实验、实例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
3.教师引导式的讲解和学生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得到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讲解和教学。
同时,配合板块式课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通过实验、实例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压强
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压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节初中物理课程,主题是“压强”。
本节课是针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接着,我将展示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学生活动、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进行简要说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压强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为什么一根针头可以轻易刺破气球?”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压力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压强的概念。
2. 讲解新知首先,我会清晰地定义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接着,我会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作用力,A代表受力面积。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学生活动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压强,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用不同粗细的管子插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观察管子中的水柱高度变化。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 小结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压强的应用实例,加深理解。
5. 作业布置作为家庭作业,我将布置一些与压强相关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并思考它们与压强的关系,准备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压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压强这一概念位于初中物理力学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效果之后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此外,压强的概念也将为后续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更深层次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将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单位换算;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针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滑雪板、图钉等,引出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通过例题演示计算方法。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不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5. 应用拓展: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压强的知识进行解答。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适量作业以巩固学习效果。
在板书设计上,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清晰展示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关键点,同时在黑板的一侧留出空间用于记录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要点。
初三推荐物理说课稿《压强》
初三推荐物理说课稿《压强》最新初三推举物理说课稿《压强》一、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和生活中常常用到,本节内容着重学习固体压强,压强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同学在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中也常常用到,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的基础二、学情分析九班级同学已经有了肯定的认知基础、技能基础,同学的新奇心强,又积极好动,具有剧烈的问题意识,这对学习有很大援助,加上压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用试验的方式导课,同学的留意力高度集中。
九班级同学经受了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对于探究试验以及对如何用掌握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有了肯定的认识三、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同学的实际状况,依据新课标的详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立场价值观三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压强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公式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一些简约的计算过程与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试验观测现象,采集试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娴熟运用掌握变量法,并运用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情感立场价值观:经受观测试验以及探究等活动,培育同学对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爱好,培育同学尊敬客观事实的科学立场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同学获得对压强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培育同学的废物利用和环保意识四、教学重难点突破设计试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突破重点难点是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应用,采纳讲授的方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时,我用了一块颜色艳丽的橡皮泥,双手用力压,使其发生形变,让同学留意观测,体会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时用夸张的语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来引起同学的有意留意,快速的进入情境,本节课就来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2、新课第一个内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学用事先预备好的材料讨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试验,同学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实质上有许多知识咋预备的过程中同学就已经掌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中考复习《压强》说课稿
平罗回中
杨婷婷
2018年3月30日
《压强》说课稿
平罗回中杨婷婷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八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及教学策略做一阐述。
一、课标对本章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如:估计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块知识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
三、学情分析:
通过八年级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本章的基本知识点有所了解,会通过压强公式计算压强大小,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也能粗略表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对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其应用也有所认识,也知道流体的压强还与流速有关。
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很好的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简单探究实验,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观看视频、观察现象、操作实验、列举事例甚过于听老师枯燥的讲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普遍存在懒于动手,不善表达的问题。
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够深刻,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到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不注重知识应用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只注重知识本身而忽略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还较弱,这些也正是考试拿不到高分的症结所在,需要老师引导启发、监督记忆、指出问题、纠正习惯。
四、教学策略:
本课以回顾旧知识,解决学生疑惑及易错点、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目的。
凸显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通过少讲多练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本节课遵循的原则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掌握不扎实的当堂默写,中考的重点热点多练,学生易错的点强调且必须当堂消化吸收。
五、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应用媒体播放视频、图片,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
特点相结合,增加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应用授课助手传频技术,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通过演示实验法,吸引学生中注意力,体现学科特点。
用知识树的形式呈现本章的知识点使知识脉络清晰。
用听写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实记效果,全员参与不留死角。
用试题刺激学生挑战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演示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默写回顾、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法、练习应用法。
七、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微小压强计3个,透明盛液筒两个,饱和盐水,清水
八、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能表述压强的物理意义,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及估算。
2.通过公式分析能说出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分析事例能说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通过实验分析能表述液体内部压强的规特点,能说出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并通过公式进行定性分析。
九、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物理意义及定义、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教学难点:1、压强的计算 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十、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蛟龙号深海作业的情景,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蛟龙号为何会有内爆的危险性,联想到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上课前 5分钟是集中阶段,若这5分钟内
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则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应用视频引入强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勾起学生回顾旧知识的欲望。
2、进行新课:
(1)本章考点剖析
考点一:压强的计算
考点二:改变压强的方法
考点三: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
考点四:大气压强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先了解本章在中考中的地位,学生明
确中考对本章的考察方向及考题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本章的复习,会让复习更有效率。
(2)压强的物理意义
通过压铅笔实验,让学生感受压力相同时手指的感受不同,观察指头的形变程度发现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的效果不同,从而体会引入压强的必要性以及压强的物理意义。
设计意图: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直观感受逐步到抽象概念得出也是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用实验法代替单纯的死记硬背,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压强并记忆深刻。
(3)压强的定义式
学生通过回忆默写压强的定义式及其推导式,并标注出物理量的单位。
引导学生寻找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教学生面积换算的小技巧,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估算出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并说说估算的逻辑顺序。
学生完成例一中的计算题,由审题再到做题,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教师应用希沃授课助手抓拍学生计算步骤,上传到电子白板,学生纠正做计算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
落实公式的记忆,熟练公式的推导,弄懂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及物理量的单位。
用图片展示区分压力与重力的关系,通过分析学生自己归纳出压力与重力的关系,避免机械记忆。
通过小技巧让学生巧妙掌握面积的单位换算,不要让数学知识制约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估算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活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并感知生活中压强的大小。
通过计算题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应用公式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基本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最后通过生活中的几幅图片,分析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学以致用体会知识的重要性,从物理走向生活,更进一步理解压强这个物理量。
(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方式,让学生搞清楚微小压强计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然后教师给出探究目的,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本次实验的探究过程,由教师演示实验的探究过程。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纠正实验结论表述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实验探究题。
设计意图:通过八年级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有所
了解,但对实验探究的过程有所遗忘,虽然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能说出一些,但表述过程中不够严谨,丢三落四,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再一次强化实验探究过程及注意事项,学会精确的表述结论。
通过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题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图表分析能力,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液体压强公式
学生默写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并标注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尤其注意h表示深度。
重温深度的概念,通过画图示讲解教会学生确定液体内某一点的深度。
通过习题引导学生定性的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不同类型的题目,不但能说出答案,而且引导学生写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公式定性分析问题能力,通过说
理由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生现阶段的弱项,有待于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强化。
4、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填充知识树的方式,再一次重温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再一次有一个整体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