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___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

它不是简单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能适度,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

中国传统绘画中也体现了“和”的思想。

从笔法上看,有藏锋、露锋、中锋、侧锋。

如果一幅画全部使用藏锋和中锋,画面会显得呆板;如果全部使用露锋和侧锋,则不够含蓄。

从线条上看,过于细或过于圆,则柔弱无骨;过于粗或过于重,则显得压抑。

从用墨上看,有浓、淡、干、湿。

过于浓会让画面沉闷,过于淡则会让画面苍白,过于干则会失去气韵,过于湿则会失去刚劲。

因此,作画时要使用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并且线条要刚柔并济、时轻时重,墨色要浓淡相间、干湿互补。

当然,这些对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需要适度运用。

这便是“和”,是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也处处讲求“和”,讲求“和而不同”。

画树时不能画出完全平行的枝;画山石时要大小相间;画鸟时常是一栖一飞,或者一只闭嘴一只鸣叫;画人物时则要求有动有静,衣纹不能完全平行。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十分讲究,奇正、开合、主次、虚实都是一些基本要求。

要求布局严整,但不是要求画得四平八稳,而是在奇中求正,在险中见稳。

讲究对称开合就体现了对称,但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一模一样。

注重主次,主要对象细细刻画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衬对象则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虚实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

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远山也是似有似无。

虚实对照,既突出了主要对象,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画面上一叶扁舟,不画水波纹,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湖;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会想象到山脚的清溪。

中国传统绘画正是通过这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才具有了一种韵味独特的形式美。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试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正确填写在第Ⅰ、第Ⅱ卷规定的地方。

选出第Ⅰ卷各题的答案后,必须将其准确填写在第Ⅱ卷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音、形、义全部准确无误的一组是:A.沉淀(dìng) 干瘪(biě) 纤绳(qiān) 勒(lēi)进B.屏(píng)息霉菌(jūn) 发酵(jiào) 油腻(nì)C.眷(juàn)属蔬(shū)菜绯(fēi)红迷惘(wǎng)D.稠(chóu)密憩(xī)息拥(yōng)抱沼(zhǎo)泽2、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自诩栩栩如生针灸脍灸人口B.班驳略见一班狭隘精益求精C.幽辟避重就轻廖廓啼声哀切D.渲染宣泄情绪粘贴信手拈来3、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层层的叶子中间,__地点缀着些白花,有__地开着的,有__地打着朵儿的。

A.羞涩袅娜零星B.袅娜羞涩零星C.零星袅娜羞涩D.零星羞涩袅娜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些。

B.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D.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B.我摇着轮椅进入园子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C.太阳循着这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D.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上海浦东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浦东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试编号___________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质量检测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阅读 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1分) ①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

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②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害气体的排放量。

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

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

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中充氧剂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③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

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

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 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

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

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

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④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作PM1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

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

16—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46)

16—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46)

湄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出题人:李双双审题人:李小兰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作答时,所有答案均直接做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2017最新高一语文上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7最新高一语文上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7最新高一语文上期中考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时,将答案(文字题和选项题)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3、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

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

“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

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

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

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

浙江省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检阅我们的家底(32分)(1-7每题3分,第8题每句1分,共11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横.祸(héng)什刹.海(shà)彳亍..(chìChù)入不敷.出(fū)B.吮.吸(shǔn)勾.当(gōu)惊鸿一瞥.(piě)恪.尽职守(kè)C.丰腴.(yú)跫.音(qióng)夯.实(hāng)劈.柴(pǐ)D.真谛.(dì)缱绻..(qiǎn juǎn)奢侈.(chǐ)四肢百骸.(hái)【答案】C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不像别的女孩那样喜欢嘻戏吵闹。

B.这个坚守在前方第一线的小伙,并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唯有与戈壁荒滩的撕守。

C.阳光透过水蒸汽时,折射出七种光色,而红光的穿透力较强,所以人们只能看到红光。

D.拱桥下的乌篷船,载着一蓑隐世风雨,一竿竹篙缓缓地漾开柔柔的涟漪,融化在墨色的朦胧烟雨之中。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 嬉戏,B厮守,C水蒸气。

故正确选项是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队的几位表现出色的小将,被誉为中国足坛的明日黄花....。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他们远离亲人和家庭,巡回于92千米的道路上,为了千千万万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他们萍飘四方....、无怨无悔……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是千百年来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意味深长,振聋发聩....。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总分值150,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一、根底知识1.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桅.〔wéi〕杆蜡笺.〔qiān〕菜畦.〔qí〕拙.〔zhuó〕于言辞B. 隽.〔jùn〕永湍.〔tuān〕急熨.〔yùn〕帖大腹便便.〔pián〕C. 鳜.〔jué〕鱼欹.〔qī〕侧嘈.〔cáo〕杂胼.〔biǎn〕手胝足D. 竹篙.〔gāo〕悲怆.〔chuàng〕炮.〔páo〕制亘.〔gèn〕古不变【答案】D【解析】A. 蜡笺.〔jiān〕拙.〔zhuō〕于言辞 B. 隽.〔juàn〕永熨.〔yù〕帖 C. 鳜.〔guì〕鱼胼.〔pián〕手胝足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

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

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

〔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

〔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 气氛〞中的“氛〞。

〔4〕生僻字。

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

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

2. 以下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迟滞博动声名狼藉稍纵既逝B. 猝然恪守名躁一时穿流不息C. 沧桑溃乱四散逃窜迫不及待D. 松懈糟粕惊滔骇浪箭拔弩张【答案】C【解析】A. 搏动稍纵即逝 B. 名噪一时川流不息 D. 惊涛骇浪剑拔弩张点睛:复习建议1、博闻强识。

江西省崇仁县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崇仁县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重审“有文化”张振涛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

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

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

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隶定在“没文化”之列了。

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

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

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作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

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2017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题(附答案)2017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题(附答案)1.D2.D3.B4.D5.A6.D7.(1)宋真宗喜欢他的诚实不欺,待晏殊写完后,宋真宗看了连连称好,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后来晏殊做官至翰林学士,又被任命为左庶子。

(数,擢,累官各1分,句意2分)(5分)(2)及时招幕弓箭手进行训练,以作好战斗的准备;晏殊还请求拿出皇宫中多余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

(“及,以,长物”各一分,句意2分)(5分)8.(1)诗歌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总说1分)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分析2分)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情感2分)9.①远近结合。

(手法2分)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分析1分)②动静结合,化动为静。

(手法2分)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

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

(分析1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1)陟罚臧否(2)欲辨已忘言(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能谤讥于市朝(5)泣孤舟之嫠妇(6)举匏樽以相属11.(1)A、C(2)①“东坡”是他被贬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农耕的地方,这里有他辛勤的汗水,更有他自力更生的快乐,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故以“东坡”为号。

②居士,即学佛的居家之士,介乎隐士和佛徒之间。

他此时是一个被贬的人,想从宗教中寻找心灵的解脱安宁,但他选择的是参禅而不是遁人空门,而且受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他选择做隐士。

此刻的他,以“东坡居士”自称,符合他的处境也符合他的心境。

③他以这段特殊的经历的标志为号,表明他不以这种身份、生活为辱,反以这种身份、生活为豪,这体现出他的豁达快乐的天性。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满分)(3)苏东坡死里逃生后,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欲寻求心灵的真正安宁,于是,他转向了宗教。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卷、作文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座号、姓名;2)选择题按每题右侧所示的机读题序将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上,填空与简答题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3)卷面保持整洁,书写要求工整端正;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卷、作文三项同时分别上交。

一、语文积累(共2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1】(2分)A.菲薄(fēi)窒息(zhì)撰写(zhuàn)目眦尽裂(zì)B.执拗(niù)攒射(cuán)搽粉(cá)叱咤风云(zhà)C.雏菊(chú)蠕动(rú)婆娑(suō)泪下沾襟(jīn)D.桀骜(jié)衖堂(nòng)彳亍(chì)百舸争流(gě)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2】(2分)XXX.峥嵘易帜步履稳健辉煌结采B.包袱巨辐涕泗交流不寒而栗C.喋血拷问陨身不恤短小精悍D.嚷骂殴打返璞归真衣服褴褛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3】(2分)A.假若当初XXX能从善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下场。

B.行刺从来就不是甚么值得名誉的事,也不是甚么值得嘉赞的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C.刚开学,XXX看到四周的同学会唱歌跳舞,能演讲主持,还是学霸,越发觉得本人别无长物。

D.《小狗包弟》中,艺术家被游街示众,认识他的人都不以为然,只有那只小狗对他一如既往地亲热。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机读题4】(2分)A.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格律的束厄局促,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B.《小狗包弟》选自XXX的《随想录》,该书收录的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解析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解析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练习题第I卷(选择题,共33分)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ē) 寂寥(liào) 凌(líng)侮惆怅(chàng)B.方遒(qiú) 颓圮(pǐ) 雾霭(ǎi) 青荇(xìng)C.浪遏(è) 佝偻(gōu lǚ) 长篙(gāo) 箕(qí)踞D. 岁月稠(cóu) 峥嵘(zhēngróng) 深邃(suì) 踟蹰(zhīchú)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辽廓意气峥嵘侠肝义胆B. 漫溯荒芜侵蚀伶牙利齿C.慷慨荡漾眩耀贪得无厌D.枯槁彷徨斑斓刚愎自用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①读诗,可以学习_诗歌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______。

②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了不少古今________的名作。

③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________体会。

A.情意传诵悉心B.情意传颂细心C.情义传诵悉心D.情义传颂细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钱塘大潮通过杭州钱江大桥,来自于各地的游客争睹“一线潮”奇观。

B、在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C、近日,370多件反映我国廉政文化的文物首次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并向公众限额免费开放。

D、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小白菜”换了至少10批以上,绿白相间的制服成为世博游客中心最温暖的符号。

5、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小初高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小初高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金山中学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按题记分,一共6分)(1)书生意气,_________ ____。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3)《饮酒》一诗中体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蕴含了一个成语:曲径通幽,诗句隐含了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的哲理。

2.按要求选择:(4分)(1)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2分)A. 爱妻..丽华祝丈夫生日快乐。

B.请明天上午到我府上..详细谈谈。

C. 劳驾..。

..您把提包递过来。

D. 明天我准时去,你务必在家恭候(2)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中国人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发烧,家人用中医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虽然孩子病好了但许大同被指控。

法庭上,面对控方律师嘲讽似的提问及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误读”,许大同感到百口莫辩。

下列为控方律师设计了提问,最贴切情境的一项是()(2分)A. 许先生,刮痧疗法怎么没能治好中国那些东亚病夫?B. 许先生,难道丹尼斯背上的印痕是你爱孩子的吻印吗?C. 许先生,你说“经脉穴位”能治病,能解释一下吗?D. 许先生,你就是靠这种野蛮治病方法活到今天的吗?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共15分)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

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

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

搜索引qíng 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2017年浙江9+1高中联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浙江9+1高中联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共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ǘ)劲笨拙.(zhuó)戕.(qiāng)害锲.(qiâ)而不舍B.灰烬.(jìn)扁.(biǎn)舟缱绻.(quǎn)寥.(liáo)寥无几C.帷.(wãi)幕符.(fú)箓庇.(bì)护茕茕孑.(jiã)立D.摇曳.(yì)给予.(jǐ)眷.(juàn)属命途多舛.(chuǎ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

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

B.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篇,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C.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D.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谴”,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3-4小题。

北国的“蛰居异境”、闽粤的“气候异状”、江南的“特异恩惠”,这三处“异”凸现..了“我”对江南冬日深深的喜爱和由衷..的感恩,也说明了这种自然的恩赐不是常能享受得到的,尤其在这“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当然,不同的气候也各具妙赏,【甲】而达夫对于江南冬景的一见钟情....,实乃其乡土情结、文化情结、审美情结、隐逸情结、及爱侣王映霞带给他的幸福与满足所致。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生活的高一学生来说,第一次语文期中考试是查漏补缺的关键时候。

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

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按捺(nà) 狭隘(ɑì) 胡同(tóng) 四肢百骸(hái)B.依偎(wēi) 绿林(lù) 打夯(hāng) 锲而不舍(qiè)C.恣意(zī) 饿殍(piǎo) 嗥叫(áo) 深陷泥淖(nào)D.慰藉(jiè) 月晕(yùn) 贫瘠(jǐ) 不可估量(l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水蒸汽蜇居打夯震撼仓皇奔逃B.元宵节攀援脉搏嘻戏百舸争流C.涮羊肉沧海般配缱绻不容置疑D.恒惴栗经典消谴跋涉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B.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C.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D.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B.不仅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D.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语文试题命题人:张伟审核人:万宝国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基础学问(每题2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拜谒.(yè) 忤.视(wǔ) 厚遗.(wèi) 瞋.目(chēn)B、创.伤(chuāng) 戮.没(mò) 飨.用(xiǎng) 目眦.(zì)C、悖.论(bèi) 刀俎.(zǔ) 变徵.(zhǐ) 惊愕.(è)D、美姬.(jī) 卮.酒(zhì) 玉玦.(jué) 谨诺.(ruò)2、下列各句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秦伯说,与郑人盟②良乃入,具告沛公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⑤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唉!竖子不足为谋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⑦D、③⑥⑧3、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假如没有。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没:没收。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悬赏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打算。

大行.不顾细谨行:作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 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B 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C ①⑦⑩/ ②⑤/③④/⑥/⑧⑨D 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②行李之往来③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④共其乏困⑤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⑥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⑦人不敢与忤视⑧愿大王少假借之⑨贪于财货,好美姬⑩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A ①③④⑥⑦ B. ②⑤⑦⑨⑩ C ②④⑤⑧⑩ D①③⑥⑧⑨6、对下列特别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太子及来宾知其事者③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④欲呼张良与俱去⑤吾属今为之虏矣⑥此亡秦之续耳⑦竖子不足与谋⑧沛公安在⑨唯利是图A、①⑤⑨\②\⑥⑧\③④\⑦B、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C、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D、①⑧\②⑨\③④⑦\⑤\⑥7、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8、对下面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君图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试题命题人:张建设张晓倩本试卷共7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课内文言阅读(9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且.为之奈何C.不如因.而厚遇之D.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因.击沛公于坐则与.一生彘肩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亚父者,范增也A.得复见将军于此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C.此天子气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14分)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

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

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

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

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

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

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

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

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

水孕万物,水气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

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

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

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

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

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

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

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

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

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

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

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

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

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

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

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

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

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

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

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D.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5.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

(5分)6.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

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

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

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法制晚报》)材料二: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

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

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

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

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

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

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每日新报》)材料三: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

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

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

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

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

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

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

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四: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

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

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

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法制晚报》)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近几年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增加。

D.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