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音乐课说课稿
五年级音乐《送别》说课稿
五年级音乐《送别》说课稿五年级歌曲《送别》说课稿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送别》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歌曲让学生正确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2.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
3.通过研究歌曲了解学堂乐歌、影视歌曲以及作曲家背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内在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作品。
教学方法:示范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a。
师生问好b。
国歌演唱c。
音准发声练(唱do re mi……,练u母音)二、导入新课1.欣赏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属于哪种音乐?(儿童音乐、校园音乐、民族音乐)生:校园音乐。
请用你自己的理解回答什么是校园音乐?老师总结。
2.XXX的介绍。
3.曲作者的介绍。
三、新课研究1.欣赏音乐《送别》。
回答音乐要素:力度?速度?节拍?2.观察乐谱,找出应该在强拍上演唱的字。
3.朗读歌词,有感情地读出重音。
4.歌唱旋律,老师带领唱乐谱。
5.用u母音哼唱旋律,深情地与老师钢琴伴奏配合。
6.复听歌曲,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歌曲的感受。
7.老师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四、扩展——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的介绍:选自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插曲。
影视音乐:存在于影视中的音乐叫影视音乐。
欣赏四大名著电视连续剧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敢问路在何方》《枉凝眉》。
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填上自己创作的歌词或诗词,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送别》(说课稿)-2022-2023学年音乐五年级下册
送别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词曲的基本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2.能够正确演唱《送别》这首歌曲,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送别场景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基本情感表达;2.歌曲的节奏感和旋律线条。
三、教学内容简析1. 歌曲简介《送别》是一首非常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歌曲。
歌曲由李叔同作词,陈独秀作曲,重点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离别时所感受到的那份别离之情。
2. 歌曲的情感表达本曲左右呼应的旋律线条和朴素易懂的词语,很好地表达了众多人的内心感受:离别痛苦,思念难忍。
这种情感表达非常自然,不刻意袒露,却渗透了整首歌曲。
3. 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起承转合自然,同时节奏非常明显。
歌曲节奏由三个部分组成,速度逐渐加快,逐渐放松,给人以逐渐离别的感觉。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听歌;3.分析歌曲的特点;4.跟唱;5.分组合唱。
五、教学步骤设计第一步:整首歌曲欣赏教师放歌,让学生全程欣赏。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感受到歌曲整体情感,同时也为下面跟唱做好铺垫。
第二步:介绍歌曲词曲特点教师结合歌曲内容,介绍歌曲的特点。
词曲的特点,歌曲的旋律与节奏,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步:学生跟唱1.教师分段教学,先教第一段,让学生跟着唱;2.教师再回忆第一段教学内容,让学生回唱;3.教师检查学生回唱的准确程度,辅助调整音高、音量等问题,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第四步:分组合唱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唱。
每个小组在音乐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安排自己的演唱方式,不限音乐器材,自行编排丰富多彩的合唱形式。
第五步:自由发挥,对歌曲进行情感演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针对歌曲表达的情感,进行情感演绎。
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送别场景的感受。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在欣赏、学唱和表演等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熟悉合唱形式,并且进行了团队协作和情感沟通的训练。
送别音乐说课稿
送别音乐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及目标《送别》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古风音乐,既能感染人的心灵,又能丰富学生音乐修养。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该曲的基本情感表达和音乐特点,掌握旋律和节奏的演唱技巧,提升音乐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熟悉《送别》的歌词和曲调•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练习唱诵高难度音符教学难点是:•如何准确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学生对于高难度音符的接受和处理•课堂气氛的营造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张歌曲的CD•教师准备一份课堂录音设备•教师准备一份PPT演示文稿•教师准备若干张乐谱•教师准备一张吉他伴奏谱四、教学流程1. 音乐欣赏教师将《送别》的音乐播放,让学生闭目静听,体验音乐所流露出的情感。
2. 歌曲诵读教师向学生介绍《送别》的背景和情感内涵,并要求学生分组诵读歌曲歌词。
3. 歌曲学唱教师现场演唱《送别》,全班一起跟唱练习。
特别针对歌曲中的高难度音符,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高音节气的唱法和技巧。
4.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演唱《送别》,由各组轮流完整演唱,教师现场点评美感分寸、节奏感等唱法要点。
5. 伴奏练习教师分配吉他伴奏谱,让学生跟着吉他伴奏演唱《送别》,体验唱吟与伴奏的完美配合。
6. 课后练习课堂结束后,教师留下乐谱和CD,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并练唱《送别》,并结合PPT学习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板书设计时间内容第1课时音乐欣赏第2课时歌曲诵读第3课时歌曲学唱第4课时合唱练习第5课时伴奏练习六、教学评价方法•在课堂上进行学生评抢,面向全班进行点评•对于学习初步掌握的学生,可以进行及时的奖励•针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奖励鼓励七、课后反思教师应在上完课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加以整理,以便对之后的课程进行改进。
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写下我所学到的,并给予及时反馈。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送别》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送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送别》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儿童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祝福。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第一句描述了离别时的心情,第二句表达了祝福和期待再相见的愿望。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平稳,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通过演唱和动作表演等方式,表达歌曲的美感和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送别》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做到音准、节奏准确,感情充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送别》,培养学生对友情的珍惜和祝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学会《送别》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通过演唱和动作表演等方式,表达歌曲的美感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动作表演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送别》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学会歌曲。
3.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和集体唱等形式,表达歌曲的情感。
4.分组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唱和动作表演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名称《送别》,歌曲歌词和旋律的简谱,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要点。
送别说课稿(精选3篇)
送别说课稿(精选3篇)送别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索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基础版第二版第一单元声乐选曲《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1、说内容:《银屏之歌》即电影、电视剧里的歌曲。
本单元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影视歌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结合所熟悉的电影及电视剧自主分析其中影视音乐的作用。
这节课就是通过学习电影《城南旧事》里的插曲《送别》来了解影视歌曲的。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影《城南旧事》荣获198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影片选用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有很大影响的学堂乐歌(也就是《送别》)作为主题音乐。
贯穿全片,表达了主人公小英子忧伤、惆怅的内心情感世界。
为此,《送别》这首歌曲的主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
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歌颂了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了作品思想内涵。
3、说学习目标:由于现在电影、电视、多媒体的普及. 学生看过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并对作品中的音乐非常熟悉,但对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很少去分析。
为此,我制定如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背唱歌曲《送别》。
并能通过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德育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4、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歌曲《送别》,理解主题音乐的内涵难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送别音乐说课稿
送别音乐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送别音乐。
送别音乐是什么?它在什么场合下会被使用?它有哪些特点?如何欣赏送别音乐?我会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送别音乐?送别音乐是指在告别之际使用的音乐,一般被用于告别仪式、葬礼、离别场合等。
送别音乐不仅能够表达出悼念之情,还能够慰藉离别之痛,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传达人们对别人的思念之情。
二、送别音乐的应用场合送别音乐的应用场合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告别仪式:在告别仪式上,送别音乐可以表达家属、朋友和亲人的离别之情,共同祈愿离亡者安息。
2.葬礼:在葬礼上,送别音乐可以陪伴逝者向天堂进发的最后一程,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思念。
3.离别场合:在离别场合上,送别音乐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之情,慰藉离别之痛。
三、送别音乐的特点送别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较慢的节奏:一般来说,送别音乐的节奏比较缓慢,只有通过缓慢的音乐才能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离别之情。
2.轻柔的旋律:轻柔的旋律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沉浸在这种情感之中,表达出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3.优美的旋律:送别音乐的旋律要优美动听,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让人们在听到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四、如何欣赏送别音乐欣赏送别音乐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聆听:送别音乐是表达离别之情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所以要认真聆听,全身心地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2.感性理解:送别音乐的特点是轻柔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通过这种美妙的音乐表达出人们的情感,所以要用感性的方法来理解音乐所想表达的含义。
3.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欣赏送别音乐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理解音乐的含义,形成自己的感悟。
总之,送别音乐是一种表达离别之情的音乐形式,它能够慰藉离别之痛,表达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关注这种音乐,用心去感受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送别音乐课说课稿
送别音乐课说课稿1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歌曲《送别》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三、介绍“学堂乐歌”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
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
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5篇范例]
送别,小学音乐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送别,小学音乐教案篇一:音乐送别教案《送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的:知识:通过相关图片(或电影录像)及音乐的欣赏,学习演唱歌曲《送别》情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多种音乐表现同一主题的乐趣能力:并尝试用电子琴的丰富音色来表现,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对乐曲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歌曲曲谱等五、教学过程:1、练声曲:| 3 4 | 5 —|5 4 | 3 2 | 1 —咪吗咪2、学唱歌曲《送别》(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它的歌名?生:《送别》)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送别》是出自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2)、介绍曲作者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
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
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
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3)、欣赏《送别》(4)、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谱吧。
请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生答:4/4拍)(5)、学生跟琴视唱全谱教师提出注意点:二分音符,全音符,及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把握(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8)、师总结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送别音乐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送别音乐教案范文汇总三篇【篇一】送别音乐教案教学内容:《送别》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明确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学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感受歌唱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主动聆听、表达音乐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1、用良好的发声状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一、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1、歌曲的作者2、关于学堂乐歌3、歌曲的创作背景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1.气息与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2)3 2︱1 — O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4)复习歌曲旋律,划分乐句2.音乐要素与歌曲处理(1)复习提问: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要素)有哪些?音高(音的高低)、音值(音的长短)、音量(音的.强弱)、音色(2)分四个小组,每组一个乐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要素更好的表现歌曲?并分组展示。
(3)集体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发(1)聆听歌曲,观看《城南旧事》视频(2)展示同学们上交的反应歌曲情绪的图片,并进行交流。
(3)用同学们的图片制作成伴奏视频,集体演唱。
四、课后拓展为第三乐句添加一个声部,由小组长带领,课后分组练习。
【篇二】送别音乐教案【学习目标】1. 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1、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诵读法点评法【知识链接】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
送别音乐说课稿
送别音乐说课稿一、说课背景“送别”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在悼念、告别的场合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本次说课将以《送别》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的美感和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送别”文化;•能够听辨《送别》这首曲目,并分析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理解乐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声、乐器等元素,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描述和解释;•能够通过合唱、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达对“送别”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送别”文化及其深刻内涵;•理解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对音乐和文化的敏感性和欣赏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电影中的“送别”场景,让学生了解“送别”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正片(35分钟)(1)乐曲赏析(20分钟)教师播放《送别》这首曲子,让学生仔细听,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并对其进行分析。
在赏析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乐曲中的主旋律、副旋律和伴奏之间的关系;•音乐节奏、节拍和速度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情感表达的影响;•乐器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
(2)合唱表演(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演唱《送别》中的一部分。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声音、节奏和动作是否协调,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纠正。
(3)乐器演奏(5分钟)教师请学生分组演奏《送别》中的旋律部分,让学生体会乐器演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并帮助学生分析乐器的声音对情感的表达有何影响。
3. 结束(5分钟)通过简短的总结和回顾,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他们对文化和音乐保持敬畏之心,积极传承。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送别”文化作为主题,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并鼓励学生通过合唱、乐器演奏等方式来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5课歌曲《送别》(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5课歌曲《送别》(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送别》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描绘了离别时的哀愁和不舍。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缓慢的节奏和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第二乐段以快速的节奏和明快的旋律展现了送别时的欢乐和希望。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乐谱。
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唱歌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送别》,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情感。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到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3.能够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协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到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3.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唱。
2.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4.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协作能力。
5.采用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送别》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3.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5.情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朋友离别时的感受,体会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七年级音乐下册《送别》说课稿 新人教版
《送别》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送别》,领悟到所表达的别情。
2、借助手号帮助,学会独立的演唱歌曲。
3、欣赏不同的表现“情”的歌曲,能够进行对比。
二、重点、难点1、重点:附点四分音符 X. X2、难点:学生们用手号把整首歌曲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1、起始节段组织教学:上课铃声响完之后,首先给学生们放段音乐视频《铃儿响叮当》,放完之后,师生问好。
⑴、导入老师: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看了这段音乐视频有什么感觉?学生:轻快高兴老师:嗯,同学们都很聪明,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恰恰与《铃儿响叮当》表现的感觉相反,那就是歌曲《送别》。
⑵、新授①知觉欣赏:老师:先放一遍《送别》,让同学们初步感受一下歌曲,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送别》与歌曲《铃儿响叮当》的速度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相比较来说歌曲速度比较慢,②情感欣赏: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学生:在长亭边送好朋友……③再听第二遍歌曲《送别》让学生对歌曲表达的情感进一步体会。
④发声练习:用a唱旋律5 35 1.7┃6 1 5 -┃5 23 4.7 ┃1 - - - 0┃a aa a a a a a a aa a a a⑤附点节奏老师:我们的小音符遇到点困难,在坐车的时侯手里拎着一个小包,小包占了些地方,它多坐了半个位置,还有余下的半个位置,这时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都来坐这个位置,谁能够坐下剩下的半个位置呢?请同学们帮助他们。
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个小位置坐不下四分音符,只有八分音符才合适。
⑥四分休止符:老师:看!四分音符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他和四分音符一样,刚好也坐了一个位置,它是谁呢?学生:四分休止符⑦用生活中的语言读节奏:X X X X. X ┃X X X -┃火红的太阳红又红X X X X. X ┃X X X -┃绿绿的河水清又清⑧做游戏—歌曲接龙分成四组老师:出示《送别》歌词,同学们按节奏朗读,一组一句,最后齐读。
《送别》音乐教学法[大全5篇]
《送别》音乐教学法[大全5篇]第一篇:《送别》音乐教学法【教材分析】歌曲《送别》是我国20世纪初的一首学堂乐歌,歌曲选自美国作曲家奥德维的作品《梦见家和母亲》,由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填词。
这首歌曲清新而略带哀愁。
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与欣赏,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获得愉悦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让他们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在音乐中获得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与理解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3、知识与技能:会演唱并背唱歌曲《送别》,体会其清新自然、略带哀愁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了解学堂乐歌及李叔同。
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并能通过改变音乐要素为音乐片段设计不同的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重难点】按照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来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教学方法】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对比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今天的音乐课堂。
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播放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2、老师介绍歌曲的内容:这是美国作曲家奥德维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情绪舒缓而深沉,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送别》说课稿(3)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送别》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送别》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进行记谱。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祝福。
歌曲的节奏变化丰富,富有动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用五线谱演唱《送别》,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离别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感恩他人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五线谱准确地演唱《送别》,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以及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感投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歌曲《送别》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授五线谱知识:讲解五线谱的基本构成,引导学生识谱。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音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歌曲学唱: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情感引导:讲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演唱。
6.创意展示:学生自由发挥,结合歌曲旋律创作舞蹈或戏剧表演。
7.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五线谱的基本构成、歌曲《送别》的旋律线条、重点节奏标记等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五单元送别》冀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五单元送别》冀少版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送别》冀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通过歌曲《送别》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歌曲《送别》,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送别》的旋律、歌词及音乐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送别》,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送别》的学习,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感恩他人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送别》的旋律、歌词及音乐理论知识。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及节奏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离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送别》。
2.歌曲学习:(1)聆听歌曲: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送别》,感受歌曲的美感。
(2)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及音乐理论知识,重点关注歌曲的高音部分及节奏。
(3)学唱歌曲:分组学习,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唱,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学习。
3.歌曲演练:让学生进行歌曲演练,纠正他们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情感教育:通过歌曲《送别》的学习,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感恩他人,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送别》的旋律、歌词及音乐理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旋律:_______歌词:_______音乐理论知识:_______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送别》的表现力。
送别说课稿
0
《送别》说课稿
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多媒体整合教 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等
0
《送别》说课稿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四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 歌曲—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四个环节
0《送别》说课稿Fra bibliotek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唱歌曲《送别》,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按照歌曲意境演唱歌曲,体会旧社会给 人带来的无奈,感受歌曲所表现的艺术效果,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2.了解什么是主题歌曲并能依据规律推理,举一反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形成创新意识 ,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送别》说课 稿
xxxxxxxxxxxxxxxx
2024/3/27
1
1 说课标 3 说学情 5 说教学重,难点 7 说教学过程 9 说反思
-
2 说教材 4 说教学目标 6 说教学方法 8 说板书
0
《送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教学生难点来低的教 法和学法,数具准备,教学过程等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0
《送别》说课稿
说课标
2022年版艺术新课标指出要发展 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新 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是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 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正确价值观,必备人格和关键 能力。艺术课程围绕核心素养, 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确立课程目标
送别音乐课一等奖说课稿
送别音乐课一等奖说课稿《送别音乐课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送别音乐课一等奖说课稿《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
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小编整理的送别音乐课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天我以《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该歌曲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曲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
歌曲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一段式的歌曲C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
(一)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期,思想日趋成熟。
根据其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能力目标: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正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情感。
(二)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我将采用情景质疑的方法创造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
(三)教学难点:中的附点节奏和音准二、说教法与学法: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根据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采用了欣赏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发现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方面,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取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等进行自主学习。
音乐课送别说课稿范文
音乐课送别说课稿范文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参与这堂特别的课程——音乐课的送别。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它跨越了文化和种族的界限,连接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在过去的学期里,音乐课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启迪,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今天,我们要对这门课程说再见,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的旅程就此结束。
相反,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我们将音乐融入日常生活的起点。
音乐课的结束,让我们回想起那些美妙的旋律和和声。
我们学习了不同音乐时期的作品,从中世纪的圣歌到现代的流行音乐,每一首作品都像是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历史。
我们尝试着去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去感受那些音符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
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仅仅是听众,我们还成为了创造者。
我们学习了基础的音乐理论,尝试着去创作属于自己的旋律。
虽然我们的笔触或许还显得稚嫩,但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对自我表达的探索。
我们在合唱中找到了团结与协作的力量,我们在乐器演奏中体验了专注与坚持的价值。
音乐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音乐的舞台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只有不断尝试和努力,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音乐课的结束,也是一个反思的契机。
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寄托。
在快乐时,音乐是我们的庆祝;在悲伤时,音乐是我们的慰藉。
音乐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也能够安抚我们的心灵。
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失勇气和希望。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的音乐老师,是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心,引领我们走进了音乐的世界。
他们的耐心指导和无私奉献,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发现和培养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教诲和影响。
送别音乐说课稿新参赛优质文档
送别音乐说课稿新参赛优质文档《送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送别》,这是一篇歌曲唱歌课。
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我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送别》。
这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乐歌。
歌曲旋律清新自然又略带哀愁第一乐段为上下两句,第二乐段采用合唱方式,与第一段对比,形成全曲高潮。
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又回归到最初的情绪之中。
歌曲表达了李叔同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谊。
第一乐段,根据旋律音高低的走向,设置了两条相仿的旋律线,仿像友人离别的道路,曲曲折折,加上夕阳西下,从场景上、视觉上让学生想象离别的场景。
第二乐段,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全曲的高潮,为后面力度和速度的设计做铺垫。
在教授过程中,因为有合唱部分,对于我们五年级孩子还是有一定难度,为了合唱时声部的稳定性,应该强化一下这部分。
通过声音强弱对比,让学生将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更加充分。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歌曲意境,体会李叔同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诚挚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⑵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歌曲进行歌曲速度与力度的处理创编。
⑶知识与技能:认识李叔同,了解学堂乐歌,能够用有表情地连贯的演唱二声部歌曲《送别》,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3.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有感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送别》。
4.本课的难点是:唱好歌曲的合唱部分。
二、说教法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旋律线、朗读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一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音乐课说课稿
《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小编整理的送别音乐课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以《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该歌曲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曲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歌曲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一段式的歌曲C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一)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期思想日趋成熟根据其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能力目标: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正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情感
(二)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我将采用情景质疑的方法创造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
(三)教学难点:
中的附点节奏和音准
二、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根据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采用了欣赏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发现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
据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取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等进行自主学习
三、说教学手段:
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堂课准备了如下教具:多媒体、音响设备、钢琴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堂课设计了导入;进入主题展开学习;主题延伸、扩大视野;创造情景升华情感;结束五个环节其中“进入主题展开学习”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下面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采用歌曲导入法:以校园民谣《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为切入点导入“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由学堂乐歌自然过渡到本堂课主题——《送别》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二)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1.介绍词曲作者
在这一环节里我会采用欣赏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在介绍《送别》创作的历史背景介绍词曲作者及作品风格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送别》比较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
2.歌曲学习
首先让学生哼唱并熟悉C大调音阶对歌曲调式有初步感知与认识
然后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这首歌曲的难点句是:
我会在钢琴上反复弹奏让学生多次演唱掌握音准并与523|47|1———|对比正确掌握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最后以个人和小组方式检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歌词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演示对处理得恰当的小组给予合适的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
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主题延伸、扩大视野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家族”的主要成员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这里通过分析理解《送别》在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
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和电影里小英子的眼神一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上此
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四)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
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激
起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思考并抢答关于友人、亲人离别时的诗歌古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此创造情景升华情感将常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延伸开来是为引导学
生珍惜亲情、友情尊重父母长辈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养成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五)结束
在师生共鸣达到高潮处我和学生声情并茂地吟咏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
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汉代《毛诗序》对音乐记载:“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语言穷尽的时候歌声情不自禁响起全体师生在情景交融中再次有感情地演唱《送别》这首歌结束本课
五、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
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
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