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创作背景】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

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愚溪诗序》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全文用一“愚”字钩引贯穿,点次成章。

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叙述冉溪改为愚溪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灌水1之阳2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3。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4,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5,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6者家7焉。

古有愚公谷8,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9,不可以不更10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11,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12也。

合流屈曲而南13,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14,塞其隘15,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16,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17焉。

夫水,智者乐18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19多坻石20,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21浅狭,蛟龙不屑2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23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24,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25,睿26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27而违于理,悖28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29万类30,清莹31秀澈32,锵鸣金石3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34,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35自慰,漱涤36万物,牢笼37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38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39,超鸿蒙40,混希夷41,寂寥而莫我知也42。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

【作品介绍】《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愚溪诗序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唐代:柳宗元灌水①之阳②有溪焉,东③流入于潇水④。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⑤是⑥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⑦也,名之以其能⑧,故谓⑨之染溪。

予⑩以愚触罪,谪潇水上(11)。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12)家焉(13)。

古有愚公谷(14),今予家是溪(15),而名莫能定,土(16)之居者,犹(17)龂龂然(18),不可以不更(19)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20),又买居(21)之,为愚泉。

愚泉凡(22六)穴,皆出山下平地(23),盖(24)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26),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27),塞其隘(28),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29),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30)以愚辱焉。

夫(31)水,智者乐(32)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33),何哉?盖(34)其流甚下(35),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3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37)浅狭,蛟龙不屑(38),不能兴云雨(39),无以(40)利世(41),而适(42)类于予(43),然则(44)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45),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46),睿(47)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48)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49),故凡为愚者,莫我若(50)也。

夫然(51),则(52)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53)而名(54)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55万)类(56),清莹秀澈,锵鸣金石(57),能使愚者喜笑眷慕(58),乐而不能去(59)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60)以文墨自慰,漱涤(61万)物,牢笼(62百)态,而无所避(63)之。

以愚(64)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65),昏然而同归。

超鸿蒙(66),混希夷(67),寂寥(68)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69)于溪石上。

[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作品介绍】《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愚溪诗序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注释】[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愚溪诗序(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唐]柳宗元【题解】本篇是作者为其《八愚诗》(已佚)所作的一篇序文。

序中说明了把溪、丘、泉、沟、池、堂、亭、岛八物一概以“愚”题名的原由。

柳宗元虽有才能,有报国之志,但因不满现实,不愿投机逢迎,最终遭到贬黜,因而是很“愚”的;溪水虽然景色秀美,但地处荒远,于世无用,同样也很“愚”。

作者以“愚”自称,以“愚”称溪,在自嘲中反映了自己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愤激之情。

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作品介绍】《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愚溪诗序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注释】[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guàn 水shuǐ 之zhī 阳yáng 有yǒu 溪xī 焉yān , 东dōng 流liú 入rù 于yú 潇xiāo 水shuǐ 。

或huò 曰yuē : 冉氏rǎnshì 尝chán g 居jū 也yě , 故gù 姓xìng 是shì 溪xī 为wéi 冉rǎn 溪xī 。

或huò 曰yuē : 可kě 以yǐ 染rǎn 也yě , 名míng 之zhī 以yǐ 其qí 能néng , 故gù 谓wèi 之zhī 染rǎn 溪xī 。

予yǔ 以yǐ 愚yú 触chù 罪zuì , 谪zhé 潇xiāo 水shuǐ 上shàng 。

爱ài 是shì 溪xī , 入rù 二èr 三sān 里lǐ , 得dé 其qí 尤yóu 绝jué 者zhě 家jiā 焉yān 。

古gǔ 有yǒu 愚yú 公gōng 谷gǔ , 今jīn 予yǔ 家jiā 是shì 溪xī , 而ér 名míng 莫mò 能néng 定dìng , 士shì 之zhī 居jū 者zhě , 犹yóu 龂yǎn 龂yǎn 然rán , 不bù 可kě 以yǐ 不bù 更gèng 也yě , 故gù 更gèng 之zhī 为wéi 愚yú 溪xī 。

愚yú 溪xī 之zhī 上shàng , 买mǎi 小xiǎo 丘qiū , 为wéi 愚yú 丘qiū 。

《愚溪诗序》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愚溪诗序》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愚溪诗序》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全文用一“愚”字钩引贯穿,点次成章。

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叙述冉溪改为愚溪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作品原文:愚溪诗序灌水1之阳2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3。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4,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5,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6者家7焉。

古有愚公谷8,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9,不可以不更10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11,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12也。

合流屈曲而南13,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14,塞其隘15,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16,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17焉。

夫水,智者乐18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19多坻石20,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21浅狭,蛟龙不屑2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23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24,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25,睿26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27而违于理,悖28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29万类30,清莹31秀澈32,锵鸣金石3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34,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35自慰,漱涤36万物,牢笼37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38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39,超鸿蒙40,混希夷41,寂寥而莫我知也42。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词句注释: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原文及翻译【作品介绍】《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愚溪诗序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注释】[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及各段解析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及各段解析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能:胜任的,能做到的。

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

愚,指此事。

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

家:居住。

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

’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龂(yín)龂然:争辩的样子。

更:易,改换名称。

买居之:买下来以为已有。

居,占有、拥有。

上出:指泉向上冒。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译文:灌水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将这条溪水命名为冉溪。

还有人说,可以用溪水来染色,以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笨犯罪,被贬到潇水边上。

就爱上了这条溪水,沿着它向走游二三里,找了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安家在这里。

古时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在溪水旁,但是他的名字却定不下来,本地居民还在争论不休,不得不改名,所以把它改名叫愚溪。

又在愚溪上游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

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聚会的地方,称它为愚泉。

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流向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

汇合后转而向南流去,就是愚沟了。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愚溪诗序知识点--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愚溪诗序知识点--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愚溪诗序知识点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二年级语文下册愚溪诗序知识点,文章中包括原文、译文、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用法、课后练习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愚溪诗序原文:唐代: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

【作品介绍】《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愚溪诗序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愚溪诗序译文

愚溪诗序译文

唐朝柳宗元《愚溪诗序》的译文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作者介绍: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愚溪诗序文言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文言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文言文及翻译《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下面是关于愚溪诗序文言文及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x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①灌水:指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

②家:即安家。

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

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

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参考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yào)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chí)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qiāng)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2.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4.能:胜任的,能做到的。

5.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

愚,指此事。

6.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

7.家:居住。

8.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

’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
9.龂龂然:争辩的样子。

10.更:易,改换名称。

11.买居之:买下来以为已有。

居,占有、拥有。

12.上出:指泉向上冒。

13.合流屈曲而南: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

14.负土累石:指运土堆石。

负,背。

累,堆积。

15.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

16.错置:交错布置,以求变化。

17.辱:屈辱。

18.乐:喜爱,爱好。

此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9.峻急:湍急。

20.坻:水中的高地或小洲。

21.幽邃:深远。

22.不屑:因轻视而不肯做或不愿做。

23.适:恰好。

24.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号。

此句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谓宁武子乃佯愚,并非真愚。

25.颜子:颜回,字子洲,孔子学生。

此句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意谓颜回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

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话,而且还有所发挥,可见他不愚。

26.睿:通达,明智。

27.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28.悖:违背,逆而不顺。

29.鉴:照。

30.万类:万物。

31.清莹:形容水如玉色光洁。

32.澈:清澄。

33.锵鸣金石:水声象金石一样铿锵作响。

锵,金石撞击声。

金石,用金属、石头制成的钟、磬一类乐器。

34.眷慕:眷恋、爱慕。

35.文墨:指写作。

36.漱涤:洗涤。

37.牢笼:包罗,概括。

38.愚辞:指所作序的《八愚诗》,诗已失传。

39.不违、同归:此处都是谐合的意思。

两句谓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为一体。

40.超鸿蒙:指超越天地尘世。

鸿蒙,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语出《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41.混希夷:指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

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

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

42.寂寥而莫我知也:谓连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

寂寥,寂静空阔。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

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

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

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

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

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

池子中央是愚岛。

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

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

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

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

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
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

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

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

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

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

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