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商业语言的变革:替代记账凭证、账和报表的将是原始信息、加工信息及分析决策信息等,而代替制作凭证、记账、结账和出报表等工作的将是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加工及打印等
未来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如下五种能力(1)沟通技能(2)战略性和关键性的思考能力(3)关注企业客户和市场的发展(4)对关联信息进行科学的解释(5)技术熟练
会计电算化的起步时间,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1979年,为了改变我国财会工作手工核算的落后局面,财政拨款560万,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试点。

1981年,出现“会计电算化”一词。

信息化从技术方面来看,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方式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

从过程方面看,信息化可以理解成为一个过程,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通过利用信息资源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

从组成要素来看,信息化可以由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人才所组成。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又包括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政策与标准三个方面。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它是指在企业中依据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会计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流程,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 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支持,以加强会计反映和监控作用的综合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
加强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企业知识库
变革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经济结构或重组业务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
会计数据是收集、记录的会计业务中所有事物实体的属性和属性值。

会计信息是指在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分析工作中需要的各项会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信息、生产费用和成本信息以及有关利润实现和分配的信息等,它们都是对会计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对会计管理和决策分析有价值的信息。

会计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广(2)综合性(3)结构和处理逻辑的复杂性(4)客观、真实、公允性(5)全面完整和一致性(6)安全、可靠性(7)处理的及时性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会计管理活动。

它由人、信息处理设备和运行规程3个元素组成的集成化人机交互系统。

并具有如下特征(1)以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为立足点(2)以符合会计管理工作和会计变革的需求为主要目标(3)以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为主要功能
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1)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2)会计软件,是核心,但只有将它正确的安装到电子计算机中,使计算机硬件、网络和软件有机的集成,并通过会计软件的运行才能使会计信息系统正常的工作(3)会计数据文件
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应服从于企业、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三者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获取更多的利润;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为信息系统的使用者(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目标可以确定为向企业内外部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决策者提供需要的会计信息,使企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获取更多的利润。

从信息处理角度看,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应是(1)输入功能(2)处理功能(3)输出
和反映功能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分为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简称EDP),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1.面向会计事务处理的阶段
(1)EDP阶段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使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工资核算和成本会计核算这个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①会计信息的采集、输入和处理是后台批处理的。

②各项业务中的会计信息的处理大都是独立地进行,没有形成整体的会计信息系统。

③会计信息的核算方式和基本流程模拟手工方式,是一种基于输出视角的处理模式,重点服务于满足外部会计或称财务会计的需求。

(2)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实现了部门内的信息集成。

其主要特点有:①会计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数据处理范围,开始形成了整体性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它们间的信息传递、共享和部门内的信息集成。

②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打破了手工方式的一些模式。

③会计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完备,包括了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成本核算、预算和资金管理、财务分析等诸多子系统。

④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财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它在物理上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仍只能进行事后的统计和分析而无法进行有效的事前计划预测和事中控制。

⑤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这是面向事务处理阶段的信息系统的固有特征。

2.面向企业整体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子系统,已经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

因此其设计目标应充分考虑企业整体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全面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
3.面向企业间价值链决策管理阶段
(1)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目标的双重性(2)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技术平台(3)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和过程集成(4)价值链会计管理计划和会计控制作用的提升
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
企业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结构 (了解)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指的是硬件、网络、软件平台和会计应用系统集成后的系统结构。

常见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体系结构有:主机系统(Mainframe system ,MS)、文件/服务器系统(File/Server ,F/S)、客户/服务器系统(Client/Server ,C/S) 、多层 C/S 结构以及浏览器/服务器系统(Browser/server ,B/S) 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重要)
企业及会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对业务过程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集成,即业务处理和信息处理的集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集成,以及核算与管理的集成。

企业及会计信息系统由于实现了集成,在经纪业务发生时即可实时采集、加工详细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

1.结构方面(1)平台结构(2)数据存储结构(3)功能结构 2.功能方面(1)系统功能更加全面。

(2)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和传递,会计
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报告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3.性能方面(1)防止了在会计系统、业务系统中大量重复存储和处理相同业务活动的数据。

(2)数据完整性得到保证。

(3)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极大地提高(4)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企业内各种资源的共享,提高了系统效率。

4.作用方面(1)会计职能得到更全面的发挥(2)实现了实时控制(3)由于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更及时、全面、准确,且更具针对性,会计业务的效益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ISCA (In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and Auditing)模型是本书总编杨周南教授所提出的建立、运行和控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它揭示了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应同时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控和审计体系。

ISCA 模型由三要素组成,它们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三要素间的关系
集成是集成主体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要素(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所形成的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的构造和整合,其目的在于实现整体功能的倍增和涌现。

集成的主要特征概括为:目的性(主动行为和寻优过程)、主体行为性、非线性、整体优化性、相容性、互补性、层次性
信息系统集成的分类:物理集成、信息集成和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是建立系统的目的,信息集成是关键,物理集成是基础。

按照信息系统集成工作的内容,信息系统集成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和产品集成
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集成:从系统集成发展的历程看,系统集成是沿着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企业及企业间集成这个轨迹逐步深化的。

过程集成可定义为:过程集成就是在完成信息集成的基础上,进行过程之间的协调,消除过程之中各种冗余和非增值的子过程(活动),以及由认为因素和资源问题等造成的影响过程效率的一切障碍,使企业过程总体达到最优。

典型的信息集成系统——ERP
从管理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从MRP到MRPⅡ再到ERP,是管理信息集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进展都是一次重大的质的飞跃,都导致了更大规模的信息集成。

基于企业应用集成(EAI)的信息系统集成
企业应用集成是一种全新的战略企业解决方案。

它的目标就是要在一个统一的应用集成框架下,基于业务过程的重整和建模,利用中间件和各类工具的数据转换、传输、事务处理和消息等机制,将这些应用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流程重组(BPR)与信息系统集成
业务流程重组(BPR)的特征:
首先,BPR与原有管理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BPR强调按照集成的思想重新设计企业流程。

其次,BPR是以价值流为导向进行组织设计。

最后,BPR与原有管理思想的另一个显著差异在于BPR是用彻底的变革代替渐进式变革。

ERP具有以下的特点:(1)ERP信息集成度高(2)ERP软件的应用要求企业同时实施业务流程重组(BPR),以使企业经营活动更加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3)ERP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分布式处理技术,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可靠性。

(4)ERP实现了企业信息和技术的集成管理,但缺乏对知识和企业管理人员经验的有效集成管理,难以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

需求分析的目的1.获得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2.抽象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需求分析的过程和内容:需求分析工作,可以分成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形成需求说明书和评审。

1.问题识别:系统分析人员要研究可行性分析阶段产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系统开发项目实施计划,从系统的角度理解和确定系统范围,确定对目标系统的综合要求,即系统需求,并提出这些需求实现的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

2.分析与综合(1)确定功能需求(2)确定其他需求
3.编制需求分析文档:系统需求应该用图文组成的格式化文档清晰、准确、完整的描述出来,作为下一步系统设计和未来目标系统评价的依据。

通常把描述系统需求的文档称为系统需求说明书。

4.需求分析评审:作为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复查手段,在需求分析的最后一步,应该由专门指定人员组成的评审组,按照严格的规程对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他需求给予评价。

会计人员在需求分析中担负的主要职责包括:(1)积极配合系统分析员的工作。

包括按照要求提供系统分析员需要的各种证、账、表业务资料、文档材料;根据需要为系统分析员讲解业务处理过程、各种证、账、表、文档材料等的作用。

(2)准确、完整、清晰地描述现行系统(手工系统或信息系统)。

(3)准确、充分地阐明对目标系统的要求。

企业的基本业务过程:(1)获取/支付过程(2)转换过程(3)销售/收款过程
业务处理过程:在基本业务过程基础上,可以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的环节进一步将企业业务过程细分为主要过程和支持过程。

会计过程与其他业务过程之间的关系
业务流程重组(BPR)它的含义是为了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应该对原有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重新构思、重新设计和重新构建,形成一个合理的新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效益。

业务流程管理(BPM)业务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
事件驱动(Event Driven)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
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在企业业务活动分析中,我们一般认为一个业务过程是完成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而将业务过程中的单一活动表示为事件。

基于事件驱动设计的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了源数据仓库的共享。

(2)业务流程、信息流程、管理流程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各部门信息孤岛的不协调和低效状态可以得到缓解。

(3)实时财务报告,提取信息与企业处理信息同步。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过程,信息系统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从宏观上讲,任意一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都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并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

(3)系统设计阶段
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设计新的模型方案。

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
包括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以及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会计信息系统规划
1. 成立会计信息化的领导机构:建立会计信息化领导机构的基本目的是为制定和执行会计信息化系统总体规划提供组织保证。

2. 管理咨询
3. 会计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①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战略与总体结构的确定。

②企业现状分析。

③进行可行性研究。

④企业流程重组。

⑤对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⑥资源分配计划。

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应该是基本概念与一些结合具体项目的必需知识,一般建议的培训内容如下:(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包括信息的概念、性质与作用,系统的概念与特点,信息系统的概念、意义、开发方法与开发过程概要等。

(2)计算机基本知识。

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概念,常用管理软件的功能与人机界面的格式,网络与通信的基本概念等。

(3)管理方法。

主要讲解现代管理方法的基本思想、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方法。

(4)本企业信息系统介绍。

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及总体描述,开发计划、主要事项与配合要求等。

(5)本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过程
1. 项目的启动阶段:项目的启动阶段,即提出概念的阶段(C),包括识别需求、可行性研究分析和项目评估等。

2. 项目的计划阶段:项目的计划阶段,也就是开发阶段(D)。

该阶段对前一阶段的各要素进行提炼,确立解决需求或相关问题的具体技术的、管理的或实施的方案,
3. 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即执行阶段(E)。

该阶段开始于客户已经选择了能更好地满足其需求的个人或承约商,并与该个人或承约商签订了项目合同,项目团队已经组建后。

4. 项目的收尾阶段:项目的收尾阶段,即结束阶段(F)。

该阶段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的一个检查和交付的过程,包括对项目范围的确认,围绕交付成果的质量,文档资料的验收,项目交接与清算,项目审计和评估。

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1.系统运行前的准备工作:系统运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培训和结构调整两方面工作内容。

2.会计信息系统的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工作是系统运行的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一些建账的初始设置和基础数据的录入,这就需要将准备录入计算机的有关手工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审核。

3.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1)人机并行(2)替代手工记账(3)日常运行
4.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是指保证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工作,它贯穿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

(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2)系统软件和会计软件的维护;(3)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4)用户需求维护。

规章制度
建立岗位责任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单位要按照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管理,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与利益挂钩,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信息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

信息化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和信息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中小型单位和使用小规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情况,设立一些必要的信息化岗位,许多岗位可以由一个人担任。

信息化会计可以设立如下岗位(1)信息主管(2)软件操作(3)审核记账(4)系统维护(5)系统审查(6)数据分析具体内容P101
风险与控制的概念: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损失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会计信息失真(2)企业资产损失(3)组织重要信息泄露(4)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特点
(1)风险更具隐蔽性。

舞弊的手段更具隐蔽性;系统受到侵害后,不易被发现;错误和舞弊人员不易被发现
(2)风险损失更大,后果更严重。

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瘫痪,系统难以恢复;技术机密和其他保密数据等重要信息被泄露,其损失和影响难以计量
(3)舞弊手段、方法更为先进。

通过修改软件、非法接入硬件、破坏传输系统、释放病毒及黑客袭击等因匕首的方法和手段达到非法目的
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和沟通(5)监督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比如按照控制的层次,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可以分为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业务处理控制;按照信息系统不同发展阶段,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可以分为规划控制、系统分析控制、设计控制、实施控制、运行与维护控制等。

会计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一般控制主要包括组织控制、操作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控制、数据资源和档案资料控制几方面。

应用控制是对具体业务处理过程实施的控制。

应用控制的内容与业务处理有关,取决于业务处理的需要。

不同环节的应用控制又可以分别称为从输入控制、处理和存储控制、输出控制。

根据控制作用的范围不同,可以把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和业务处理控制重新划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

一般控制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安全和操作等系统运行环境所进行的控制。

应用控制是对信息系统的某一具体处理过程所施加的控制,它随着所处理业务的不同而不同。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的活动。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审计和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1.测试数据2.综合测试3.平行模拟4.嵌入审计程序5.映像6.实用软件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
.1审计计划阶段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识别重要性3.了解内部控制4.进行风险评估5.制定审计计划
2审计实施阶段
1.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有效。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审计人员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进行测试。

在此阶段,采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包括手工作业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是对交易和事项的详细测试或分析性复核,以获得审计期间交易和事项完整、准确或存在的审计证据。

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数据测试,对能否实现特定的目标向管理当局提供最终的保证或不保证。

3审计完成阶段: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人员必须运用专业判断,综合收集到的各种审计证据,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