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技术管理制度(标准版)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范文(3篇)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1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地测技术的实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地测技术工作的人员,包括地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1.3 所有参与地测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职责和权限2.1 地测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地测技术管理制度,对地测技术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2 地测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地测技术工作,包括测量、数据处理、报告编制等。
2.3 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地测技术工作和资源的分配,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所有从事地测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且在工作范围内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三、工作流程3.1 在开始地测技术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等。
3.2 地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实际的测量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3 数据处理是地测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地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4 报告编制是地测技术工作的最后一步,地测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地测技术负责人。
四、质量控制4.1 地测技术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4.2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地测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校准、数据的校验等。
4.3 地测技术负责人有权对地测技术工作进行质量把关,包括对测量现场的检查、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审查等。
五、安全管理5.1 地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作业安全等。
5.2 在进行地测技术工作时,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3 地测技术负责人必须对地测技术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六、培训和交流6.1 地测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范文(4篇)
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测量资料的管理,规范地质测量工作的进行,确保地质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地质测量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地质测量资料是指通过地质测量手段获得和处理的有关地质地貌、地壳构造、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第四条地质测量资料管理的任务是做好地质测量资料的收集、登记、整理、保存和利用工作,保障地质测量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地质测量资料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便捷性。
第六条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地质测量资料收集、登记、整理、保存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地质测量资料的收集第七条地质测量资料的收集应根据地质测量任务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
第八条收集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具有可查看、可检索、可利用的特点,应具备一定的数据格式和质量要求。
第九条收集到的地质测量资料应按照来源进行分类,并记录相关的来源信息。
第十条地质测量资料的收集工作应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定期对资料进行归档和备份工作。
第三章地质测量资料的登记第十一条登记是指对收集到的地质测量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类。
第十二条登记的信息应包括资料名称、资料来源、收集方式、收集日期等内容。
第十三条登记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具有唯一性和标识性,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利用。
第十四条登记工作应及时、准确,并定期进行数据的核对和更新。
第四章地质测量资料的整理第十五条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地质测量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和加工的工作。
第十六条整理工作应根据地质测量资料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和归档方法。
第十七条整理工作应确保地质测量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对质量较差或重复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淘汰。
第十八条整理工作还包括对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能够实现电子化的管理和利用。
第五章地质测量资料的保存第十九条保存工作是指对整理好的地质测量资料进行安全保管和定期检查的工作。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
主要是指地质测量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该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组织机构:确定负责地质测量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责和权限,确保地质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 人员要求:制定地质测量人员的资质和技能要求,确保地质测量工作能够由合格的人员完成。
3. 测量方法:确定地质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设备:规定地质测量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的要求,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 测量标准:确定地质测量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6. 数据处理:规定地质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流程,确保数据能够被正确分析和解释。
7. 质量控制:制定地质测量质量控制的措施和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8. 文件管理:规定地质测量相关文件的管理和归档要求,确保文件能够被妥善保存和检索。
9. 审核和监督:建立地质测量工作的审核和监督机制,确保测量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10. 安全管理:制定地质测量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测量工作能够安全进行。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地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质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测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地测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一、地测工作的基本原则1. 客观、公正、准确:地测工作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要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科学、规范、合法:地测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贯彻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3. 保证质量、保障安全:地测工作要确保质量和安全,避免测量造成的损失和事故发生。
4. 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地测工作人员要忠诚、勤勉工作,不得有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
二、地测工作的组织机构1. 地测工作小组:地测工作小组是地测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由测量员、测绘员、助理测量员等组成。
2. 地测工作管理部门:地测工作管理部门是地测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地测工作的规章制度。
3. 相关部门和单位:地测工作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合作,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三、地测工作的工作流程1. 前期调研:在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地形地貌、地质地貌等方面的调研。
2. 测量准备:确定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线路,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 实地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
5. 质量检查:对测量数据和报告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6. 结束工作:完成测量任务后,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归档。
四、地测工作的质量管理1. 输入管理:对测量仪器、设备等的进货、验收和存放进行管理。
2. 过程管理:对测量过程中的采样、测量、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管理。
3. 出口管理:对测量报告、图纸等文件的审核和发放进行管理。
4. 督导检查:对地测工作的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地测工作的安全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责任。
2.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安全设施:对测量现场、车辆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3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测防治水安全工作,确保水安全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二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合法合规。
第三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全面推进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生态修复。
第四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工作责任到位。
第五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工作标准化,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六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由地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实施。
第七条地测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八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地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
第九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设立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管理。
第十条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设立水安全技术与监测、水安全规划与预警、水安全救援与应急等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处(室)。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地测防治水安全工作应按照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分四个阶段实施:调查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监测评估。
第十二条调查评估阶段应开展水资源调查、水环境评估、水灾风险评估等工作,确定工程建设需求和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规划设计阶段应编制水资源规划、水环境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第十四条工程建设阶段应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监测评估阶段应对工程建设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问题,确保工程安全和效果。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六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作质量。
第十七条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等。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地测科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地测科工作效率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本制度涵盖了地测科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以及员工考核等内容,旨在确保地测科的正常运作和客观评价。
二、组织架构1.地测科设置主任一名,直接向上级单位负责,并对地测科内的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2.地测科设岗位若干,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合理划分,保证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3.地测科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接受相应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职责分工1.地测科主任负责地测科的总体工作安排和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2.地测科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进行工作,确保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3.地测科应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安排的任务,提供相关数据和报告,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4.地测科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文件的保存和查询。
四、工作流程1.地测科接到任务后,应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组织和安排。
2.地测科应进行周密的调研和实地勘测,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地测科应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与上级单位进行有效沟通,确保任务的有序进行。
4.地测科应及时汇总和分析数据,形成科学和系统的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五、质量控制1.地测科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地测科应采取有效的检查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
3.地测科应加强团队合作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六、员工考核1.地测科应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并形成相应的考核报告。
2.地测科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励优秀员工,提供培训和改进机会给予予以指导。
3.地测科应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指导并帮助其改进不足,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七、奖惩机制1.地测科应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措施。
2.地测科应按照规定对工作不达标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八、保密制度1.地测科应严格遵守相关保密法律法规,确保工作中的敏感信息不被外泄。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地测技术管理行为,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的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地质测量技术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合同工。
第三条定义地测技术:指利用测量仪器、设备和方法对地球表面和地下进行测量的技术,包括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等。
测绘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第四条管理机构地测技术管理机构由公司设立,并设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领导管理机构为公司高管团队。
第五条人员分工地测技术管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技术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三章工作流程和责任第六条工作流程地测技术的工作流程包括任务派发、测绘实施、数据处理、结果评估等环节。
具体流程应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整。
第七条任务派发任务派发由项目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明确任务要求、期限和质量标准。
任务接收人应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第八条测绘实施测绘实施是地测技术工作的核心环节。
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测量程序和规范,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环节包括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
数据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并按照标准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结果评估地测技术工作完成后,应进行结果评估。
评估部门应出具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一条监督检查地测技术管理机构有权对各个环节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十二条质量管理地测技术工作应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并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质量。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地测技术工作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
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范本
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范本地质测量资料是地质勘探和研究的重要基础,对于地质预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地质测量数据,提高地质测量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保密性,特制定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
以下是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的范本。
一、总则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地质测量资料的管理,保护地质测量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地质测量资料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地质测量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对于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整理、存储、传输和使用均有规范要求。
二、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1.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应当遵循科学、严谨、真实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进行地质测量数据采集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数据采集计划,明确数据的采集范围、目的和方法。
3.在采集地质测量资料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标准化。
三、地质测量资料的存储1.地质测量资料必须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体系进行存储,方便检索和管理。
2.地质测量资料应当存储在安全、密封、防水、防火的环境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不同类型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当分别存放,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
四、地质测量资料的传输1.地质测量资料的传输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如加密传输、密封传送等,确保数据不被泄露、篡改或损坏。
2.在进行地质测量资料传输时,必须明确传输范围和目的,避免数据的泄露和误传。
五、地质测量资料的使用1.地质测量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能用于违法活动或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六、地质测量资料的保密1.地质测量资料属于机密信息,在处理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或单位。
2.在进行地质测量资料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和监测,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七、地质测量资料的更新和归档1.地质测量资料必须定期进行更新和归档,清理过期和无效数据,保证数据的更新和有效性。
地测工作制度
地测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质测量工作,规范地质测量行为,提高地质测量工作质量,确保地质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地质测量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地质测量工作应坚持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可靠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地质测量标准和规范,保障地质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国家地质测量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测量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地方地质测量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地测机构与人员第五条从事地质测量活动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工作场地等。
第六条地质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取得地质测量资格证书。
第七条地质测量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频繁调动。
确需调动的,应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并报上级地质测量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地质测量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地质测量业务水平。
第三章地质测量计划与任务第九条地质测量单位应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需要,编制地质测量计划,报上级地质测量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地质测量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一)地质测量目标、任务和内容;(二)地质测量范围、面积和坐标系统;(三)地质测量方法、技术和手段;(四)地质测量周期、进度和成果提交时间;(五)地质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和资金投入;(六)其他应当包括的内容。
第十一条地质测量单位应按照批准的地质测量计划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确保地质测量任务按时完成。
第四章地质测量实施与质量控制第十二条地质测量工作应按照批准的地质测量计划、设计和技术规范进行,确保地质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地质测量单位应建立健全地质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对地质测量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第十四条地质测量单位应定期对地质测量成果进行审核、检查和验收,确保地质测量成果的质量。
地测工作管理制度
地测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地质工作,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地质工作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地质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合法、诚信、安全的原则。
第三条地质工作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地质工作的标准、规范和规程。
第四条地质工作中的技术资料、数据和成果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地质工作的保密规定。
第五条地质工作的承包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并依法缴纳地质资源费。
第六条地质工作的实施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七条地质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地质工作项目的实施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机构。
第二章项目管理第八条项目管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程序,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第九条项目管理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明确项目区域的地质特征和自然环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
第十条项目管理要确保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符合国家有关地质工作的标准和规范,确保项目的安全,避免地质灾害。
第十一条项目管理要加强对项目进展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隐患。
第十二条项目管理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存项目资料、数据和成果,便于日后查询和使用。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地质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地质工作的安全。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要对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安全管理要保持现场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处理机制,处理事故后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总结经验,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资源管理第十八条资源管理要合理规划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好地质资源,推动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十九条资源管理要对地质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建立资源数据库,为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地质测量科管理规定
一、地质测量科管理制度1、服从领导指挥,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给布置的各项任务,遵纪守法,遵守矿各项规章制度.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规程,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干好本职工作,不准拖延推诿,否则进行严肃处理.3、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迟到、早退罚款10元.4、休班、有事要请假,不请假者按旷工处理,另罚款50元,连续旷工三天者按矿规定上报矿劳动科.5、没有对算的资料或数据不准提供给其它部室上级领导,违犯此条罚款20元.6、做好图纸资料归档管理,不经矿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准向外人及外单位提供成果图纸或其它资料,否则对当事人处以1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开除矿籍.7、爱护测量仪器及器材,对光学仪器要正确操作,不经领导同意,不准私自将仪器借给他人使用,违犯此条罚款50元.8、不准向生产连队吃、喝、拿、卡、要,发现一次,严肃处理.9、强化业务技术学习和安全知识培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断提高个人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服务好矿井安全生产.二、地质测量科职责范围1、负责矿井地质工作.查明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以及影响安全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提供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和掘进巷道的地质资料,做好地质情况预报.2、负责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查明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和掌握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为矿井建设、采掘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做好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工作.3、负责井上下各种控制测量工作.测量井上下各项工程和设施之间的几何关系,并负责绘制各种矿图.4、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相关水文地质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5、开展地表和岩层移动的观测工作,提供地表和岩层移动的各种参数,搞好地表建筑物的保护及煤柱的设计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三下”采煤工作.6、负责煤炭资源的储量管理工作,负责“三个煤量”的估算和上报.7、认真抓好“矿井地质测量工作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8、参与矿井工程设计工作.9、搞好地测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10、地测科对下列事项负责.(1)本专业各项技术工作和工程完成情况.(2)业务范围内地质测量资料提供及时、可靠.(3)从地质测量技术方面,指导采掘工程的正确性.(4)向上级机关呈报的报表,报告等准确、及时.三、地质测量科科长及副总岗位责任制1、在主管矿长及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对地质、测量、水文地质的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2、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等以及上级和集团公司下发的有关规定,搞好地测业务保安,抓好地测质量标准化工作.3、负责本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科室人员的政治学习.4、根据集团公司、矿生产计划安排,负责组织各专业组制定本部室及各专业组的年、季、月工作计划,并经常深入生产一线监督检查各专业组的工作完成情况.5、负责对本科室编制的各种文字、技术资料图表进行审查.6、负责本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工作,组织科室人员开展科研攻关、学习先进经验、推广地测先进技术等活动.7、负责本科室工作计划的编制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四、地质测量科副科长岗位责任制1、负责并组织全组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学习.2、认真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技术法规和集团公司、矿的有关规定和决定.3、负责审查本组提供的文字和图件,做到在技术上对部长负责,严格把关.4、协助科长并负责本组的行政管理,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本组的各项任务.5、及时向科长反映本组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汇报生产中的各种情况.6、配合科长主管本科的地质、水文地质工作.领导本组人员搞好地质、水文、“三量”及储量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和预报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地质、水文地质问题.7、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底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建设的各种地质因素.8、组织人员进行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地质观测及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遇到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9、组织技术人员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10、组织人员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五、地质技术主管岗位责任制1、负责矿井地质工作,经常深入井下收集各种地质资料,进行地质观测、地质编录;召集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综合分析;对提供的所有地质资料和图件进行系统审查和把关,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2、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3、参与矿井储量管理工作,掌握储量动态,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同时加强伴生矿产的调查研究工作.4、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做好“三书”的编制工作,认真向有关部门提供各种地质资料,及时填绘和修改地质图纸.5、参与编制矿井远景规划和与地质有关的各种生产作业计划,协助科长做好本科室工作计划并协助实施.6、及时指导和督促地质技术员的各项工作,带领并帮助他们学习业务,不断接受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7、积极学习和推广矿井地质方面的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掌握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六、地质技术员岗位责任制1、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的规定,协助地质技术主管做好矿井地质工作.2、经常深入生产一线,随着采掘工程的进展,及时进行地质观测和编录工作.3、矿井地质记录簿描述的地质观测资料,必须于升井当天内整理完毕,编绘出正式的井巷素描图.对采掘工程的布置和调整有影响的地质资料要及时填绘在有关的生产用图上.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随时向有关领导反映.4、负责地质说明书的编制工作.5、了解矿井生产作业计划,并根据矿井季、月生产作业计划向有关生产部门,生产区队提供地质预报,以指导安全生产.6、做好采掘工作面煤层厚度及地质构造的探测工作,提高矿井回采率.7、经常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学习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七、水文地质技术主管岗位责任制1、负责矿井水文地质工作.通过调查和研究,查明影响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并掌握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规律,编制防治水工程设计并监督执行.2、参加矿井采掘技术和年度、季度、月生产计划以及矿井远景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3、严格落实水害评价制度,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的预测和预报,防止恶性突水及淹井事故发生.4、编制水文地质补勘设计.5、负责审查各种水文地质上报材料,水文地质说明书和各种水文地质总结材料,建立各种水文地质台帐和编制各种水文地质图纸.6、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以发展,创新.八、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责任制1、协助水文地质技术主管搞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经常深入井下,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并及时整理.2、及时做好矿井涌水量和地表水文孔观测,按规定及时上报.3、参与各种水文地质说明书的编写工作.4、参与探放水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及具体实施工作.5、对于井下突水点,认真观测并详细记录,建立台帐.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任务.九、测量主管岗位责任制1、在科长的领导下,负责组内的全面工作.2、对科长布置的工作,负责保质、保量、保安全地按时完成.3、负责全组人员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带头遵纪守法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4、带领全组人员努力学习技术、钻研业务.开展大练基本功活动,提高个人技术素质,熟练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能.5、负责组织对井上下一般工程的导线测量,巷道中线、腰线标定及延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部长汇报,并与有关部门、施工单位取得联系.6、搞好科室与科室,组与组之间的相互团结,相互协作,发扬互帮互学,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十、测量技术员岗位责任制1、在科长和测量技术主管的领导下,负责自己所分管的技术工作.2、协助技术主管制定测量技术工作施工方案,并直接参与方案的实施工作.3、负责现场施测和处理有关测量技术工作.监督施工单位按线施工,有权制止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并及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科室进行汇报和通报.4、按规程及设计要求,搞好井上下施工测量.对测量结果应及时整理、计算,并提出准确的数据.5、对施工图纸做到及时准确的填绘.6、负责对测量仪器的保养和检校工作.十一、资料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统计本科的档案资料.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加强档案资料及矿图的管理工作.2、负责提供档案资料,为生产建设、科研攻关等各项工作服务,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的一切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3、协助本科专业组做好文件资料档案的形成积累和平时立卷、年终立卷、归档工作.4、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和各项制度,以保证档案资料完整无损.对于磨损、断裂、字迹线条不清的档案资料,要及时的补修和完善,确保资料的完整性.5、在编制案卷目录的基础上,编制必要的检查、保管工具和资料.同时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资料管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6、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盗工作.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十二、绘图员岗位责任制1、负责按时完成各种地质、水文地质、测量图纸的描绘.工作做到认真、细心、一丝不苟.2、严格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及有关图例规定,根据对图纸描绘的要求进行作业.描绘过程中发现成果有误或原图不清有疑问时,应及时查询,保证所描绘的图纸精度准确、内容齐全、符号正确、清晰美观、无错、漏现象.3、经常了解井下采掘工程进展情况,虚心听取现场地测人员的意见,及时填绘各种矿图,做到所描绘的各种采掘工程关系正确,数字精度可靠.4、努力学习绘制矿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绘图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绘图技能,提高描绘图纸质量.5、按时、准确填报“采掘工程交换图”和其它上报的图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组长、科长反映,以便及时解决,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任务.7、不准私自向外人及外单位提供图纸、资料.十三、地质工岗位责任制1、在地质主管和助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努力学习政治、矿井地质规程、煤矿地测图例、矿产资源法和煤矿安全规程,做到按规程、图例进行岗位工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完成岗位任务.2、在地质主管和助理工程师的指导下,深入采掘工程现场调查搜集编录地质资料,及时编制石门和主要井巷的剖面,遇有断层时,及时测定断层位置和要素.3、配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按时提出采掘地质说明书,供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应用.4、在助理工程师指导帮助下,编制配合生产地质图纸,及时填绘配合生产的各项地质图纸.5、定期对工作面的煤层结构、构造、底板产状进行调查填图,为采探对比积累资料.6、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及时深入井下钻场搜集钻探资料,进行岩性鉴定描述,以获得地质资料,配合助理工程师分析地质情况.7、及时完成组长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8、每月作一次分工内的业务技术工作完成情况小结,向组长、助理工程师汇报.十四、测量工岗位责任制1、认真做好矿井测量工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2、做好测量数据记录,保存资料,建好档案.3、对于井上下各永久测点要埋设座标进行保护,并详细记载各点的座标值.4、每次实地测量时,选点要正确,使用测量方法正确操作无错误.5、每次测量后要对所测数据现场核对,测量程序,内业计算要准确,数据符合要求,防出现错误而造成生产失误.6、爱护仪器、器械、熟练掌握矿内所有测量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7、与相关科室搞好团结,及时通报工作中的技术数据.8、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十五、生产安全联席制度(一)地质测量科与调度室、机电运输科、通风科、防突科、生产技术科、安全检查科等科室、各区队应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委托书)和会议制度进行.通过会议的业务联系,应有详实的会议纪要.(二)其它单位需要地质测量科提供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提交委托书,并由总工程师签字.地质测量科应按以下规定时间提交:1、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深等设计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在设计前三到五年通知地质测量科.地质测量资料应在设计前半年交付;2、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至少应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地测科,地质测量资料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交付;3、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在工作面贯通后五天内提交;4、掘进各类巷道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地测科.地质测量资料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5、零星小型设计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须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6、重要井巷贯通工程,有关单位和地测科应在总工程师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共同确定贯通允许偏差,保证地测科有足够的测算时间.(三)地质测量科与施工单位的业务联系:1、地质测量科必须向相关业务单位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写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的地质依据.2、各类巷道开口,需提前三天填写委托书,通知地质测量科准备资料,以便按要求放线.停头或复工应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地质测量科.地质测量科应及时准确测定停头位置,并填绘在图纸上.3、施工单位必须妥善管理和正常交接各类巷道的中、腰线标志,遇有损坏或怀疑时,应及时通知地测科进行检校.4、在测量给线、地质调查和超前钻探时,施工单位应密切配合,提供方便.地质测量科应随时把获得的情况通知施工单位和有关科室.5、当掘进巷道将要透巷或进入危险区前,地测科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通知单形式事先通知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安全距离规定如下:(1)贯通工程两工作面间的距离剩余不少于20米(综掘巷道剩余不少于50米).(2)距积水实际边界30米,必须超前探放水.(3)石门掘进距煤层垂距10米.(四)地质测量科与回采单位的业务联系:1、地质测量科必须向生产技术科提供回采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2、地质测量科地测科应与调度室、生产技术科共同确定回采工作面的停采线位置及回采工作面进度.3、实际采高、浮煤,煤柱尺寸应以地测数字为准,不符合设计规定时,应及时通知回采单位并向总工程师汇报.(五)地质测量科必须切实做好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和水害的预测、预报及探放水工作1、根据接替计划,结合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地质及水害因素,提出地质及水害分析预报和预测图.做到年、季、月都有预报,要逐月进行检查并及时验证其预报的准确性.2、分析、研究顶板、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含水层;底板以下赋存高压岩溶或裂隙含水层以及断层带的富(导)水性等特征,预测有突水可能的危险区,及时提出建议和预防措施.3、查明积水老硐、老塘和井巷,并在采掘工程图上标明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当采掘工作面进入警戒线时,必须向有关业务单位发送通知单超前探放水.在确认积水已放净后,才允许继续采掘.4、查明开采水平以上受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冲积层的层次、层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特征、水位、水量、水质等情况,在冲积层底部有富含水层时,必须按水体下采煤有关要求解决.5、查明采掘范围内所有穿越煤层顶、底板富含水层的钻孔,核查其封孔报告书或封孔资料,并建立台帐.在采掘工作面与钻孔相遇前,(距离不小于30米)应向有关业务单位发送通知单,提请落实好防突水措施.6、做好雨季三防工作,在雨季到来前应对地表季节性河床、山沟及河谷区、露头小井、地面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排水孔等进行全面检查,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表水灌入.(六)地质测量科应做好业务保安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测量规程等关于地质测量方面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十六、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明确职责,落实到人,搞好矿井地测防治水专业安全隐患和排查整治工作,确保矿井生产.2、矿每月组织一次排查地测防治水安全隐患,对查出的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责任人和资金,定期进行整改,经矿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3、地质测量科负责每周组织一次地测防治水方面隐患排查,并协调有关业务单位,限期整改合格.4、地质测量科安排好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和整改记录,检查督导落实隐患整改,限期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5、隐患排除不彻底或不及时,要追究地质测量科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事故的,根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追究相关人员经济和法律责任.十七、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1、每年年初矿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矿长任组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科长及各队队长担任,下设防治水领导办公室,安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2、每年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对中长期防治水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并由矿总工程师签字下发.3、在总工的领导下,不断的更新和淘汰本矿在防治水方面的设备、设施,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4、每年汛期前由调度室编制汛期防汛预案,成立防汛队伍,由防治水办公室负责准备必要的防汛工具,如:锨、镐、雨衣、沙袋等,组织相关人员对地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地面洪水进入井下.5、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积,应严格按照汛期防汛预案的要求,定期检修排水设备和清挖水仓,并在雨季前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6、矿井必须配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本矿实际需要的探放水工具,成立探放水队伍,配备足够的探放水人员,探放水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7、采掘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8、防治水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对井田范围内井上、下水文地质展开调查,准确掌握地表河流,井、泉水变化及井下各涌水点水量变化,并建立台帐,记录建档.9、必须定期把水文地质情况标注到相关图纸上.10、积极与邻近煤矿协商,了解掌握其井下采空区的位置,在送巷时应注意留设各种防水煤柱,严禁挖采防水煤柱.11、每月应定期对井下各出水点的水量、水温、水质进行测量分析,建立台帐,绘制水量变化曲线图,为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2、水情、水害预报应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必要时做到临时预报,并装订成册.13、预报人员必须认真收集现场一手资料,根据资料认真分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所报资料必须提前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否则严禁对外预报.14、预报后必须掌握一手资料,一旦发现与预报情况不符,或有其它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汇报领导进行补充修正.15、为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有序不间断的开展,矿成立防治工作领导督察组和经过培训的探放水队伍,根据作业规程和图纸上圈定的积水线和探水警戒线位置,严格做好探放水工作.16、防治水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实施与落实,明确责任人,若因失职造成水害事故,要按职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十八、预测预报制度一、水害预测预报制度认真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规定,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超前探水:1、每年年初根据矿年度采掘接替计划,结合已掌握的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编制年度水害预报.预测可能发生水害的地点及水害类型,纳入矿井灾害预防计划,每季度根据变化情况及时修编预防计划.2、应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编制预测月报,经总工程师审查后,送交生产技术科、安全检查科等科室.水害月预报内容应包括:预报地点、施工单位、水害类型、水文地质情况简述、预防和处理意见,并附平面图和剖面图.3、遇有险情应及时预报,根据采掘工程进度,地测科要随时调查分析采面或掘进头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问题及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预报.。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地测技术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地测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及其所属单位的地测技术管理活动。
第三条地测技术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地测技术管理应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第五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设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和保存技术资料,确保技术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对工作进展和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八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第二章技术管理第九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技术质量评审机制,对技术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第十二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地测技术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第十三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技术交流和合作机制,与相关单位积极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高技术水平。
第十四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技术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第三章项目管理第十五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合理组织和安排工作进程。
第十六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项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项目团队的组织和协作能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地测技术管理机构应建立项目进度管理机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3篇)
地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地质测量资料的管理,保障地质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整理、存储、传输、使用、保护和销毁等活动。
第三条地质测量资料是指地质勘查、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获得的各类数据、文档、报告、照片、录像等信息载体。
第四条地质测量资料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地质测量资料的管理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负责,并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系统。
第二章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第六条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应按照测量任务的要求进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第七条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过程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严禁随意篡改、删除、销毁数据。
第八条地质测量资料的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采集数据的可靠性。
第三章地质测量资料的整理和存储第九条地质测量资料的整理和存储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方式进行,确保数据的有序和易于检索。
第十条地质测量资料的整理应由专职人员进行,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主题进行整理,建立详细的档案目录和索引。
第十一条地质测量资料的存储应采用专门的存储设备和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地质测量资料的存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地质测量资料的传输和使用第十三条地质测量资料的传输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并建立相应的传输记录和备份机制。
第十四条地质测量资料的使用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授权程序进行,并建立相应的使用记录和审查制度。
第十五条地质测量资料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权限,严禁擅自篡改、删除或外传资料。
第五章地质测量资料的保护和销毁第十六条地质测量资料的保护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第十七条地质测量资料的备份应定期进行,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进行定期检查和验证。
地测科管理制度
地测科管理制度一、前言地测科(地理测绘科学技术)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地质构造和地球空间位置关系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
为了规范地测科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地测科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管理目标地测科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灵活的管理体系,对地测科的人员、设备、数据等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成果的可信度和高质量。
三、管理职责1. 领导部门领导部门是地测科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地测科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推动地测科事业的发展。
2. 管理部门管理部门负责地测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评等,以及设备、资金的统筹管理。
3.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的地测科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立项、调研、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符合要求。
4. 人员管理地测科的人员管理包括职务职责的明确、人员考核、培训和晋升机制的建立等。
同时,要加强团队建设,鼓励知识共享和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设备管理地测科的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
要建立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良好状态。
6. 数据管理地测科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整理、存储、共享等工作。
要建立数据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工作流程1. 项目管理流程地测科项目的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立项、调研、方案编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告编写、成果归档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流程,项目负责人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管理。
2. 资金管理流程地测科的资金管理流程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申请、审批、使用和结算等流程。
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稳定运转。
3. 人员管理流程地测科的人员管理流程包括人员招聘、入职培训、工作分配、绩效考核、晋升机制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确保人员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地测工作规章制度
地测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质测量工作,规范地测行为,确保地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地测工作中的组织、管理、实施、监督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地测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高效、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地测质量和水平。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地测组织机构,明确地测职责,加强地测队伍建设,提高地测人员素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公司应设立地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地测工作。
地测管理部门应具备以下职能:(一)组织制定地测计划和方案;(二)负责地测项目的立项、申报和验收;(三)组织实施地测项目,对地测过程进行监督;(四)负责地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管;(五)定期对地测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六)负责地测设备的采购、管理和维护;(七)组织地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地测项目应按照“项目负责制”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对地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负责。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地测资料管理制度,确保地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实施与监督第八条地测工作应按照批准的地测计划和方案进行,如需调整,应重新报批。
第九条地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持证上岗。
地测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地测规范和标准。
第十条地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第十一条地测数据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地测成果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合格后方可使用。
地测成果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提交、归档和保管。
第十三条公司应加强对地测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地测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地测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章奖惩与责任第十四条对在地测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造成地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公司应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地测科管理制度
地测科管理制度一、引言地测科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地测科的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它涉及到地测科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人员管理、资源调配、工作标准等方面,旨在提高地测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以地测科管理制度为主题,对其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地测科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组织架构地测科的组织架构是地测科管理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地测科的管理层级、工作分工和协作机制。
地测科的组织架构应根据工作需求和人员配备进行合理设计,包括科长、副科长、部门主管、技术人员等职位设置。
科长是地测科的领导,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副科长是科长的助手,协助科长完成各项工作;部门主管是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负责指导技术人员的工作。
科长、副科长和部门主管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以确保地测科的工作顺利进行。
三、工作流程地测科的工作流程是指地测科从接单到最终成果交付的整个过程。
该流程包括项目申报、任务分配、实地勘测、数据处理、成果编制等环节。
项目申报是指申请进行具体项目的过程,包括项目的类型、范围、时间和资源需求等;任务分配是指根据项目的需求,将任务分配给具体的人员,明确每个人员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实地勘测是指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数据处理是指将实地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形成最终的数据成果;成果编制是指将数据成果整合成最终报告或图书,以供使用。
各个环节的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人员管理地测科的人员管理是地测科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人员管理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方面。
在人员招聘方面,地测科应根据工作需求和人员素质进行合理的招聘,确保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符合要求。
在人员培训方面,地测科应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在人员考核方面,地测科应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绩效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5篇)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一、地质技术管理制度1、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开采,均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生其它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直噗,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应按《地质规程》规定的间距进行观测描述,遇地质构造时应适当加密观测点。
2、严格按《地质规程》及细则规定的内容观测煤层、断层、褶曲、岩浆岩及岩溶陷落柱等。
3、开拓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进巷(钻孔)工程揭露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构造规律,分析工程将穿过的煤岩层特点,熟知巷道所处层位特点及距上、下煤层距离,按要求及进深入现场,进行地质编录。
开拓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预测图纸及区域地质图纸,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提出超前探测计划与设计,按时编制提交开拓地质说明书。
4、工作面掘进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地质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及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情况、掘进层位、煤层与上下相邻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趋势,按时编制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
5、掘进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填绘断层交面线、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区域地质图及巷道素描图,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及时提交各种地质预报。
工程结束后及时组织探煤厚及物探工作。
规定综采、轻放工作面必须进行物探,查清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岩浆岩、陷落柱等,获得结果后____天内按质量标准化要求编制提交回采地质说明书,并将物探结果附在回采说明中,经矿总工程师审核后一并交生产部门使用。
6、充分分析回采地质说明书、物探成果已开采的相邻工作面地质规律;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动态分析、动态预报,认真观测。
记录已知的地质构造、特探异常区持质变化情况,做好采面地质素描,分析预测隐伏构造及薄煤层延展变化趋势,验证物探结果,做好地质预报工作。
按要求及时编制提交采后总结。
(回采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写出总结;厚煤层分层开采的工作在面应在最后一分层采出后一个月内编制,地质构造复杂的工作面可在头层回采结束后编写,待最后一分层采出后再作补充。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4篇)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地质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各种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地质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完善的地质测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的目标、内容、执行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一、管理制度的目标地质测量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地质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为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地质测量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2. 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3. 统一地质测量工作的管理标准和程序,方便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4. 加强对地质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5. 完善地质测量工作的质量评估和监督体系,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
二、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地质测量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制定并贯彻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测量仪器和设备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修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测量数据管理:建立测量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 计量认证和质量控制:建立计量认证和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 测量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
7. 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建立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对地质测量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
三、管理制度的执行方式1. 制度宣传和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制度宣传等方式,向全体员工宣传和普及相关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培训。
2. 制度执行和监督:将相关管理制度纳入工作考核和监督体系,确保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3. 制度改进和完善:根据实践工作中的需要和问题,及时进行制度改进和完善,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地质测量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地质测量工作,提高测量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地质测量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地质测量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地质测量应遵循安全、准确、经济和实用的原则。
第四条地质测量应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五条地质测量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的原则。
第六条地质测量应遵循完整性、可靠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的原则。
第七条地质测量应遵循实地调查、实地检测、实地纠偏和实地校验的原则。
第八条地质测量应遵循信息共享、互信互助、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第二章测量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九条地质测量工作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成立专门的测量组织。
第十条测量组织应有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明确各职责,保证工作的高效和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测量组织应有健全的设备和工具,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二条地质测量工作应按照科学和合理的方法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测量组织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测量技术水平和素质。
第十四条测量组织应加强对测量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测量组织应保护和管理好测量数据和测量资料,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第三章测量工作的流程和程序第十六条地质测量工作应按照测前准备、实地测量、数据处理和成果报告的流程进行。
第十七条测前准备包括确定测量目标、确定测量任务、制定测量方案、检查测量设备和工具等。
第十八条实地测量包括测量设备和工具的设置和校验、测量点的确定和标志、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等。
第十九条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和筛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校验和验证等。
第二十条成果报告包括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展示、测量成果的解释和说明等。
第二十一条测量工作应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保证每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第二十二条地质测量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第二十三条质量控制应包括测量设备和工具的校准和验证,测量数据的比对和核查等。
地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测技术档案管理,确保地测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地测技术档案的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地测技术档案,包括地质、测绘、遥感、物探、化探等方面的档案。
第三条地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2. 分类管理原则;3. 完整性原则;4. 安全性原则;5. 有效性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地测技术档案的统一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地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2. 指导、监督各部门地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3. 负责地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4. 组织开展地测技术档案的利用和咨询服务;5. 建立地测技术档案统计报表制度。
第五条地测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地测技术档案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地测技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归档第六条地测技术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收集齐全各类地测技术档案;2. 收集的地测技术档案应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3. 收集的地测技术档案应具有使用价值。
第七条地测技术档案的归档应遵循以下程序:1. 归档材料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编目;2. 归档材料应按照档案保管期限进行划分;3. 归档材料应经过审核、签字、盖章后,及时归档;4. 归档材料应按照档案保管要求进行装订、包装、入库。
第八条地测技术档案的归档时间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 地测技术档案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归档;2. 地测技术档案应在项目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归档。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地测技术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保管设施应满足档案保管的温湿度、通风、防尘、防潮、防虫、防火、防盗等要求;2. 档案库房应设置必要的消防、防盗、报警等安全设施;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整理、消毒等保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84
地测技术管理制度(标准版)
一、地质技术管理制度
1、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开采,均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生其它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直噗,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应按《地质规程》规定的间距进行观测描述,遇地质构造时应适当加密观测点。
2、严格按《地质规程》及细则规定的内容观测煤层、断层、褶曲、岩浆岩及岩溶陷落柱等。
3、开拓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进巷(钻孔)工程揭露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构造规律,分析工程将穿过的煤岩层特点,熟知巷道所处层位特点及距上、下煤层距离,按要求及进深入现场,进行地质编录。
开拓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预测图纸
及区域地质图纸,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提出超前探测计划与设计,按时编制提交开拓地质说明书。
4、工作面掘进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地质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及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情况、掘进层位、煤层与上下相邻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趋势,按时编制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
5、掘进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填绘断层交面线、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区域地质图及巷道素描图,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及时提交各种地质预报。
工程结束后及时组织探煤厚及物探工作。
规定综采、轻放工作面必须进行物探,查清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岩浆岩、陷落柱等,获得结果后5天内按质量标准化要求编制提交回采地质说明书,并将物探结果附在回采说明中,经矿总工程师审核后一并交生产部门使用。
6、充分分析回采地质说明书、物探成果已开采的相邻工作面地质规律;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动态分析、动态预报,认真观测。
记录已知的地质构造、特探异常区持质变化情况,做好采面地质素
描,分析预测隐伏构造及薄煤层延展变化趋势,验证物探结果,做好地质预报工作。
按要求及时编制提交采后总结。
(回采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写出总结;厚煤层分层开采的工作在面应在最后一分层采出后一个月内编制,地质构造复杂的工作面可在头层回采结束后编写,待最后一分层采出后再作补充。
报告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妥善保存)。
7、地测部门必须建立物探成果台帐(包括坑透、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瑞利波勘探等),对每一个物探异常区必须认真收集资料,进行对经验证,生产结束后要编写物探验证报告或总结。
8、生产中遇重大地质构造时,地质部门有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地质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会审,上井后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及时向矿计管工程师及总工程师汇报,研究处理。
9、各种图纸,必须按标准化要求使用统一正确的图例、图示作图,按细则要求的时间填绘井巷工程、煤厚、断层等高线等及各种注记。
地质工作用图(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图、日常手头用图等)要
求随工程进度,在日常整理资料的同时随时修改填绘,并至少每月应全面分析修改一次。
生产区域地质图(1:2000生产区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生产水平地质平面图及相应的地质剖面图等)要求每月全面填绘修改一次。
基本地质图(1:5000矿井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剖面图、各水平地质平面图等)要求每季修改填绘一次。
要求图纸内容齐全,资料推测有理有据,并保证相关图件一致性。
10、按要求及时提出各种地质预报。
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临时预报应根据采掘工程进度及地质变化随时提出预报。
要求预报内容准确,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1、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帐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12、各种物探仪器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保管与维护,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无损,保证物探工作能正常展。
13、加强地质资料的发放管理,任何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及图纸,地质测量部门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均须经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提供或报出。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