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研究

合集下载

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和组织成功的关键。

数字经济所需的人才完全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对数字经济人才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探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路径,以提供对相关机构和个人的指导。

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GDP的三分之一以上。

本节将就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2.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经验。

因此,培养和吸引人工智能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2.2 大数据大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之一。

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经营决策、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因此,大数据分析人才成为各企业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

培养具有数据科学和分析能力的人才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3 云计算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工具。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云计算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培养具备云计算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三、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分析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本节将重点分析数字经济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情况。

3.1 技术人才技术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需要具备扎实技术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目前,全球缺乏优秀技术人才的局面日益凸显,相关机构和企业应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

3.2 管理人才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管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管理方式。

“1+X”证书制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X”证书制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图 1 “双 元 主 体 、1 + X 衔 接 、三 段 培 养 "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2)推行“1 + X ”书 证 融 通 ,培养复合型技术 装三个“X ”证 书 授 权 培 训 或 评 价 站 点 ,服务区域
技能人才 根据“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1”的专
同类专业发展[3]。 1.2 全面构建融入BIM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
CHEN Jianbo
( N a n j i n g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Institute of 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2 1 1 1 8 8 , C h i n a )
Abstract:A s o n e of the first batch of certification certificates of 441 + X f,certificate system, B I M reflects the shortage of B I M
还 应 积 极 取 得 各 种 职 业 技 能 等 级 证 书 ,深 化 培 养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 做 好 首 批 1 +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中 ,建 筑 信 息 模 型 B I M 证书成为首批等级证书之一[1], 体现了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建筑行业B I M 专业人 才的紧缺,这 也 给 土 建 类 高 职 院 校 推 进 B I M 人才
业 教 学 标 准 要 求 ,结 合 建 筑 业 转 型 升 级 需 求 ,将证 书培训内容适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 系,探索“培 训 包 + 核 心 素 养 通 用 技 能 + 岗位技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王鸿铭,张麦玲(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75001)摘要:目前,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环节较为薄弱,无法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因此,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树立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观念,优化完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人才课程,壮大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等几方面,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部分。

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测试环节,通过应用分析可知,此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将其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复合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5-0167-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大量高校扩招促使高等专业培养教育加快步伐发展,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需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专业性的、技术性的要求[1-2]。

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较短,无法更大程度的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需求,各个院校在教育机制、教育基础、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在校学生知识面狭窄、相关工作经验少、自身能力不高,这些因素都是未来影响工作能力过低的基本问题。

缺乏实战经验使得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在面对招聘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用人原则深深打击择业学生的就业心态,影响学生的从业未来。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社会对于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不仅要求其有创新精神、职业素养,还要求其可以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3]。

因此,在此次研究中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四方面进行模式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以数字化变革助推高质量发展——访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

以数字化变革助推高质量发展——访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

人物People编辑 郝丽娟以数字化变革助推高质量发展——访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文/郝丽娟26 《 质量与认证》2021·04扫一扫听听他的声音吧周剑:早在2008年,工信部成立之初,我带领的团队从“点-线-面-体”四个纬度全面支撑工信部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两化融合深度行、行业两化融合整体提升等工作。

其间,我们发现,少数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并不能带动产业全面升级。

为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向两化融合关键环节聚集,解决各行业和区域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生态,2013年,在政府、研究院所、行业组织、企业、服务商等多方资源共同支持下成立全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

自联盟成立以来,积极发挥纽带作用,快速推广两化融合理念、促进企业有效贯彻标准、提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力,推动形成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监督的市场化服务体系,提升了全社会对两化融合的共识,加快推动两化融合步入了发展加速期和成效显现期。

2019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全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正式注册并更名为中信联。

中信联已成为国家和各省市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推进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并正在致力于打造以方法论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和赋能中心,持续开展两化融合及数字化转型领域理念、方法、工具、解决方案等的研制和应用,以价值为导向与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开放合作生态,共建诊断、贯标、示范、服务、平台、政策六位一体协同工作体系,引导和支持数字化转型相关方系统性、体系性、全局性、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统筹协调和动态优化,助力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从经验转移为主向创新创造为主转变,探索形成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科技、产业、金融、教育融合发展新方案。

记者:今年两会特别提出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将数字化工具运用到生产制造全过程,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质量技术服务。

您认为,其中的关键在哪里?周剑: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价值导向、数据驱动、能力主线”。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试题79题含答案)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试题79题含答案)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试题79题含答案)自()年颁布实施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共经历了3次修订(正)。

A.1982B.1980C.1990D.1985正确答案: D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存在(), 导致审计资源投入不足, 审计质量低下, 并长远影响行业的人才吸引力和持续健康发展, 急需建立以质量为导向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机制, 对违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A.不完全竞争B.充分竞争C.垄断D.低价恶性竞争正确答案: D在全国会计信息化水平仍不均衡的条件下, 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实际需要, 全面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B在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 《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 要在会计人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会计专业高等和职业教育大纲中增加对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数字化转型的能力要求。

A.职业准则B.职称评审C.能力培养D.能力框架正确答案: D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中, “会计审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部分提出, 会计审计()进一步规范。

A.准则B.秩序C.制度D.标准正确答案: B依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基本原则, 坚持()对会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会计人才, 突出会计人才政治能力建设, 引导广大会计人才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

A.国家B.党C.各级政府D.财政部正确答案: B依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指出, 要打造()的会计人才队伍。

A.德才兼备、以德为先B.坚守初心、以人为本C.以人为本、德育为先D.内涵发展、以德为先正确答案: A依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关于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2021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的通知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2021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的通知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2021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0.08.26•【字号】甘工信函〔2020〕174号•【施行日期】2020.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2021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的通知各市州工信局、兰州新区经发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甘办发〔2018〕85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工信部有关文件精神,我厅决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开展2020-2021年度甘肃省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

为切实做好全省首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背景及选拔条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以下简称“领军人才培训”)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部署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军人才培训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面向企业、讲求实效、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以建立和完善优质培训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中小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统筹推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领军人才学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选拔,主要针对成长性良好、在区域或行业中处于龙头骨干地位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及高级职业经理人,兼顾具有发展潜质的创业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

通过大力推进领军人才培训,搭建企业互动交流与资源整合平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具有显著发展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型中小企业。

湖北省信息化条例(2021年)

湖北省信息化条例(2021年)

湖北省信息化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7.30•【字号】•【施行日期】2021.07.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信息化条例(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7年11月2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集中修改、废止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省本级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信息产业发展第四章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第五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六章信息安全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信息化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务求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将信息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促进信息化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和推动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加大对信息化发展资金的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本辖区内的信息化发展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信息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发展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浅谈企业提质增效几点建议

浅谈企业提质增效几点建议

612021年10期 (4月上旬)经营管理摘要:企业的发展不是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要追求有质量的效益、有水平的效益。

本文从人效提升、结构转型、业财融合、内控风控等方面提出些具体的措施,为企业经营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关键词:提人效;促融合;强管理;增效益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及国内外运营环境复杂化,让企业运营举步维艰。

如何立足企业本身实施自救,走出困境,需要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发挥集体智慧。

本文以笔者所服务的FBS 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为背景,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公司各级人员多方举措并进,为企业运营提质增效提出些新的途径和思考。

一、加强全体员工的增效意识培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意识到提质增效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迫切性企业组织中,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责,接触面相对偏窄,更多是任务型员工。

不少人只注重任务本身,而缺乏成本意识,效益意识。

因而在价值链活动过程中,诸如:设计、工艺、采购、生产、服务等环节对企业最终效益的影响有多大,一般心里没有数。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全体员工对效益的认识,增强效益观念。

让员工理解到经营企业实际就是要做到:销售收入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并将这种增效的理论付诸于日常工作中去。

具体实施可通过公司、部门(项目)、全员等三级动员机制,宣贯方式可以全员大会、专项培训、及PPT 等材料学习,通过向全体员工进行效益观念宣传教育,让全员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为企业提质增效广开路径。

二、建立以提升人均效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体系(一)通过定岗位定编,优化企业岗位体系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但企业组织机构是相对于稳定,组织架构能否适应企业经营目标的转变,其是否具备应有的执行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此外组织在缺乏经营目标导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部门职能重叠、缺失、甚至冲突等情况。

因此企业有必要定期,比如岁末年初时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规划)、主动分析业务需求,梳理相关流程,优化岗位设置和部门职责,做到精组织,减冗余。

大象如何转身——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大象如何转身——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目录CONTENTS 03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1.1 数字化转型是中央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2 中央企业应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羊1.3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及意义09中央企业数字化方法论2.1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自评及规划2.2 中央企业集团管控2.3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原则2.4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24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矩阵3.1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价矩阵3.2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价矩阵结果说明29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及建议4.1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4.2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2.5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2.6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容2.7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1.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变化。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央企业应顺应时代的走向,顺势而为,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此外,中央企业也应建立敏捷的运营方式,以适应时代变化,拥抱技术更迭的节奏。

0.4 0.81.7 4.67.8 10.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GB/月)424752 576220152016201720182019智能手机渗透率10.23%9.19%177263328 372544 57511.871.82015201620172018201920204G 基站数(万座)5G 基站数(万座)1.1 数字化转型是中央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企业,全称为“中央管理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组部、国资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协会)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根据产权属性和管控主体,可以将央企大体分为三类:实业类中央企业,金融类中央企业,其他部门管理的中央企业。

本报告聚焦于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97家企业(根据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6月最新公示)。

谈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及标准体系建设

谈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及标准体系建设

谈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及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企业数字化人才标准,是培养数字领域专业人才,促进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和设施设备,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高度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2021年10月正式发布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文件中指出,行业龙头企业要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中发挥引领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竞争力”。

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

2021年郑州市发布了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用三年的时间,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或学院,为郑州培养10万有操作经验的数字化人才,促进郑州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制定数字化人才标准,大力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稳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新优势,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1 制定企业数字化人才标准的必要性1.1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数字中国是国家重大战略。

企业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数字化人才是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推动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重要动力。

没有高质量的数字化人才,企业数字化建设无从谈起。

当前,没有数字化人才标准,企业不能有效识别和选拔高潜力人才。

另外,没有数字化人才标准,企业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依据和抓手,不能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

通过制定企业数字化人才标准,推动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服务数字中国战略落地。

1.2 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正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业务人员不懂数字化技术,计算机专业人员不懂业务,导致数字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解决方案经常发生变化,甚至推翻重来,严重制约了项目按计划进行。

从实践来看,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骨干人员数字化能力不足,只能从业务角度而不能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提出需求,主要原因:一是认为数字化无所不能,提出超越目前数字化技术的需求;二是没有数字化基础知识,不能准确提出业务逻辑和需实现的功能。

信息中心_年度总结(3篇)

信息中心_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单位中心工作,以服务全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宗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现将信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网络设备更新、扩容和优化工作,确保网络稳定、高效运行。

完成单位内部网络改造,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2)提升数据中心建设水平。

完善数据中心硬件设施,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加强数据中心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2. 信息化应用推广(1)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完成单位内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实现行政审批、公文传输、信息发布等功能。

(2)加强业务系统应用。

完善业务系统功能,提高业务工作效率。

推广使用移动办公,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3)深化信息化与业务融合。

结合单位实际,开展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研究,推动信息化在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3. 信息化安全保障(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网络安全意识。

(2)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4.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引进优秀信息化人才,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素养。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设立信息化专项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工作亮点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质量明显提升,为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2. 信息化应用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移动办公等应用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3. 信息化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员工信息化素养明显提升。

三、存在问题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部分区域网络覆盖不足,网络质量有待提高。

2. 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业务系统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国企人资工作年度总结(3篇)

国企人资工作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1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司人力资源部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核心,积极履行职责,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2021年度人力资源工作总结如下:一、招聘与配置工作1. 严格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制定年度招聘计划,确保公司人才需求得到满足。

2. 拓展招聘渠道,通过线上招聘、校园招聘、猎头推荐等多种方式,引进优秀人才。

3. 完善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确保招聘质量。

4. 实施内部竞聘机制,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激发员工积极性。

二、培训与发展工作1.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2. 加强内部讲师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3. 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

4. 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员工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三、薪酬与福利管理1. 完善薪酬体系,确保薪酬水平与市场接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2. 优化福利政策,提高员工满意度。

3. 定期进行薪酬调查,确保公司薪酬水平具有竞争力。

四、劳动关系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劳动关系稳定。

2. 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

3. 加强劳动争议处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五、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1. 推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2. 实现人力资源数据共享,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六、工作亮点与成效1. 2021年,公司员工总数较上年增长10%,人才结构得到优化。

2.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达到90%。

3. 公司在行业内获得多项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

七、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招聘渠道单一,需进一步拓展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效率。

2.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需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提高培训针对性。

3. 薪酬福利政策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积极性。

总结:2021年,我司人力资源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21年会计继续教育企业信息化管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会计继续教育企业信息化管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会计继续教育企业信息化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是: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公司业务的整合;通过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共享,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A、董事会B、管理层C、企业CIO的具体职责D、企业CIO的基本职责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CIO的基本职责是: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公司业务的整合;通过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共享,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2、企业内信息系统应用架构中网络安全、硬件设施、IT管控属于()。

A、经营管理层B、决策支持层C、生产控制层D、网络层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内信息系统应用架构中网络安全、硬件设施、IT管控属于网络层。

3、投资管理、环境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属于()。

A、销售管理业务B、办公宣传业务C、生产管理业务D、经营管理业务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投资管理、环境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属于生产管理业务。

4、()包括参与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建议;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采购,信息技术人才招聘和员工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等。

A、董事会B、管理层C、企业CIO的具体职责D、企业CIO的基本职责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CIO的具体职责包括参与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建议;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采购,信息技术人才招聘和员工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等。

5、企业内信息系统应用架构中企业门户、决策支持、全面预算、协同办公属于()。

A、经营管理层B、决策支持层C、生产控制层D、网络层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内信息系统应用架构中企业门户、决策支持、全面预算、协同办公属于决策支持层。

新时代企业数字化培训研究

新时代企业数字化培训研究

新时代企业数字化培训研究摘要: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为增强竞争力,应当注重人才培养。

企业数字化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素质,帮助企业员工迅速掌握技术知识,既能提升员工自身价值,又能够提高培训满意度,一定限度减少人才流失,促进培训效益最大化。

本文以企业数字化培训工作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企业数字化培训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培训;研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产业规模正不断提升,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通交汇、互利互惠,带来了数据爆炸式增长。

海量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在不同行业领域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浪潮迭起,大数据越来越从“概念理论”走向“价值运用”。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迈向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的方向步伐加快,人力资源也不例外,培训作为人力资源模块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培训能为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注入鲜活动力。

数字化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改变,正通过高效的计算、全面的监控、实时的反馈、快速的决策推荐来提升人力资源的效率、降低成本[1]。

信息利用能力的提升大大增强了生产驱动力,数字化能使企业以低廉的成本采集、分析和应用海量数据,轻松挖掘相关数据,并找出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能使企业培训实现培训活动开展的过程与培训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的过程同步进行。

通过把培训员工在组织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分析以及学习最终成果的分析进行培训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动态的调整与优化,与内外部优质资源和企业服务供给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渠道,持续推进内容资源共享,高度灵活地实现资源汇聚、共享,实现培训生态共建。

一、企业数字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数字化培训是指利用数字化培训资源课程,通过以数字化培训独有的方式和手段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全过程[2]。

像现在流行的直播培训,视频培训,虚拟仿真技术培训,学员的数字化管理等都是数字化培训手段。

而录音课程、录像课程、短视频课程等是数字化培训课程形式。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08.18•【字号】•【施行日期】2021.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有关单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2021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中小企业“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和培训活动的通知》的安排部署,现就开展2021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对象和培训计划培训主要面向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千家领军民企和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在地区或行业中处于龙头骨干地位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负责人或主要经营管理者(高级职业经理人、“二代接班人”)。

全年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150名,其中,“专精特新”主题班80名,“数字化赋能”主题班40名,“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班30名。

二、承担机构和培训形式“专精特新”主题班、“数字化赋能”主题班培训教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北京领军信息技术研究院)承担;“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班培训教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承担。

培训主要采用面授+标杆企业参访+对接交流等形式,坚持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突出案例教学与实践特色。

整体培训工作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筹部署,委托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专人跟班督导,确保培训质量。

三、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培训主要围绕企业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赋能、品牌与新媒体营销、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企业战略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金融投资与资本市场运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开设课程,引导企业家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市场开拓的新点子、经营管理的新举措、技术创新的新成果、做大做强企业的新动力,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1年信息化工作思路

2021年信息化工作思路

2021年信息化工作思路
其次,从管理和流程优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通过
信息化手段来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

可以考虑引入企业资源规划系
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信息化工具,来提高企业
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优化企业
内部的沟通协作,提高团队的协同效率。

另外,从安全保障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工作也需要重点关注信
息安全。

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频发,企业需要加强对信
息安全的保护。

可以考虑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
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等措施,来提升企业的信
息安全防护能力。

此外,还可以从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角度来思考信息化工作。

可以考虑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企业的服务
质量。

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客服系统等手段,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工作也需要与企业的整
体战略规划相结合。

需要考虑信息化工作如何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
契合,如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2021年的信息化工作思路需要从技术创新、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安全、用户体验和战略规划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考虑和规划,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年度技术项目总结范文(3篇)

年度技术项目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项目已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行业的技术项目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本报告旨在对过去一年的技术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项目成果、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技术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项目成果概述1. 人工智能领域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我国企业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某企业研发的智能语音助手在语音识别准确率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某公司推出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某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精准营销和风险控制;某医疗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某城市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了交通信号灯控制,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3.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某企业通过构建私有云平台,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某互联网公司利用公有云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稳定性。

4.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某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某智能家居企业推出的智能家电,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三、项目存在问题1.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整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部分技术项目依赖于国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2.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技术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目前,我国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庞大,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技术项目发展的需求。

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府在技术项目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

部分企业反映,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技术项目的顺利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欧阳光明(2021.03.07)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培养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化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必须明确信息化人才应有的素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信息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文章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的必要性,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要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人才;人才培养;素质;问题与对策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Hu Ming-peng(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 isoneoftheindispensable resourceintheenterprise, andtrainpersonnelofdifferent levels ofinformationon the new requirementsoftheknowledge economyera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education. We must be clear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should havethe quality, thedevelopmentand implementationofthescience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uman resourcesdevelopmentandmanagement strategiesto promotetheprocessofbuild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hearticle analyzestheenterprise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should possess the quality, theneedfortraining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alent, andthe status quoof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 trainingandthe main problems, and finally discussestheneed to be takento improve thecapacity and qualityofChina'sEnterprise Information Personnelcountermeasures.Key words:personnel Information;personnel training;quali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IAbstractII一、信息化人才的涵义1二、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2(一)丰富的专业化管理知识2(二)有敏锐的头脑和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2(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2(四)娴熟的沟通能力3(五)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精神,敢冒风险的胆略3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3(一)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信息化人才4(二)企业信息化人才需要靠企业自身的不断的培养4(三)员工信息化水平的搞高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有力保障4四、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5(一)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人才技术水平一般5(二)市场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强烈与培训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5(三)提高理论素养与提升实操能力之间的矛盾6(四)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6五、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对策6(一)抓好高校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6(二)注重高校名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7(三)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广继续再教育8(四)校企加强ERP管理信息系统培训8(五)创造有利于人才资源发展的良好环境9结论9参考文献10进入21世纪后人才越来越成为知识创造、管理创新和组织发展的动力,而信息化人才也已渐渐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不仅已成为国外企业看重的企业发展趋势也早就成为国内所有企业家建设企业的重点,培养多层次能力强的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

因此,对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培养人才,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信息化人才的涵义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

信息化人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化人才是指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各类人才。

狭义的信息化人才是指高等学校培养的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信息科学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信息安全等。

一般来说,信息化人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是高度复合型人才,以战略性预测人才为代表,包括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制定者,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者,信息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者等;中观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以信息主管(CIO)为代表,包括:行业信息主管、政府信息主管、ERP实施顾问和企业信息主管,也包括系统分析师、系统构架师、项目经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微观层次的信息化人才,以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为代表,包括硬件设计人才、软件设计人才、系统集成人才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人才。

由此,信息化人才层次应该是金字塔结构:微观层次人才处于塔基,宏观层次的信息化人才处于金字塔的塔顶,中观层次信息化人才位于中间。

信息化人才应当具备的特点是实践型、复合型和开放型。

所谓实践型,是指应该具备实际组织和建设信息系统的能力,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在实施中更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实际动手能力;所谓复合型,是指在精通信息技术的同时又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所谓开放型,是指应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是由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变化非常快的特点所决定的①。

二、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推动着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步伐。

我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也彰①党芬,王敏芳. 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5(11) .显了我国企业发展的强劲势头,而要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则既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技术人才,又需要有一批善于经营、熟悉管理知识的信息化人才。

因此,真正地企业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如下素质:(一)丰富的专业化管理知识信息化人才,我们必须充分掌握专业化管理知识,其中包括厚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雄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正确使用,这是信息人才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不同岗位的信息化人才,需要的知识构成是不同的,不同类别的人才都具备相应的知识,他们必须具有实际组织和建设信息系统的能力,并能够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岗位上的人才,应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利用信息网络去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并能依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有敏锐的头脑和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化人才的头脑需要具有极高敏锐性,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决策判断,做出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的决策。

信息化人才具有敏锐的头脑和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和长远性,真正地科学的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可以开拓企业的未来,引导企业走向更大的成功。

因此,信息化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头脑和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以及胸怀全球的战略思想,这样才有可能在面对经济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时临危不惧,科学而果断的决策,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复合型人才应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信息化本身的涵义也在不断的丰富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要求,因此,信息化人才必须不断的提升自我,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才能不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才能促使企业信息化进程顺利进行,为企业生存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是所有企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创新能力是企业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企业信息化人才必须能够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过程大部分涉及到企业流程的再造,这对企业而言,根本上讲是企业经营管理全面改革与创新的一个全新过程,而企业信息化人才必须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使再造后的企业流程实现高效的运作和实现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这就要求信息化人才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全新局面。

因此,作为信息化人才,要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取得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四)娴熟的沟通能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渐进的工程,是多种知识综合在一起,经缜密策划进而实践的过程,涉及高层,中层和执行层人员等多方面关系,因此要想使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地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去协调各方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需要所有参与人员相互交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让信息化建设系统从建立、实施到维护顺利进行,从而确保系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精神,敢冒风险的胆略信息化人才的各种素质要求,比较集中地表现在敢于竞争同时又善于竞争上。

竞争既是胆略又是艺术,不敢竞争,是成不了信息化人才的。

欧洲管理论坛基金会主席努克斯·施瓦教授说:在任何地方,我们都应该喜欢竞争。

竞争是艰苦的,有时是很不舒服的,甚至是麻烦的,但是最后竞争是把事情办得更好的推动力量。

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必定都是善于竞争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活力之源,更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市场本身就是竞争十分激烈的场所,既然有竞争,就必然伴随着风险,竞争越激烈,风险也越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成功希望。

敢冒风险,绝不意味着瞎干、蛮干,敢冒风险的胆略应建立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