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纺丝工艺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质通量J、扩散系数D、固化速率参数Sr是表征扩散过程的 基本物理量。
Biblioteka Baidu
(3)传质通量比JS/JN 溶剂的通量(Js)和非溶剂(凝固剂)的通 量(JN)比值(Js/JN),此值称为传质通 量比。 Js/JN =1 高聚物浓度不变,等浓凝固 Js/JN <1 高聚物浓度减小,稀释凝固 Js/JN >1 高聚物浓度增加,浓缩凝固
x
A:扩散物质所通过的面积。
D:扩散系数是表征扩散过程最基本物理量
扩散系数是沿扩散方向,在单位时间每单位浓度降的条件下, 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所扩散某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设 J m A t
则扩散定律为
J Dc x
传质通量J: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物质的量
Fick第一定律:
J
i
D
i
dci dx
传质通量J是表征扩散过程的另一个基本物理量
位移的速率可用固化速率参数 s 表示
s
2 4t
-皮层厚度,t-扩散时间
Sr体现相分离、扩散等的综合条件, 能较真实的反映湿 纺过程中的固化速率,并能反映原液组成、凝固浴组成 和温度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丙烯腈共聚物-DMAc冻胶(26%)在凝固浴中皮层的增长情况 试样原始半径0.467cm 凝固浴组成(a)15%DMAc-水 (b)65%DMAc-水
平均分子量
86100 64100 81600 70800 88500 69000
临界浓度Cc(%)
35.0 34.9 34.5 34.2 34.6 33.9
2、(凝固浴液的)凝固值Vb(凝固强度)
(1)凝固强度的定义:对同一高聚物溶液来说,滴定所 用凝固浴体积的立方厘米数称为此滴定液(即凝固浴) 的凝固值Vb ,它表征该浴液的凝固强度。
凝固剂
凝固剂分子量 异丁醇>乙醇>甲醇>H2O
DN×106 cm2/s
0.265
0.87
1.86
5.2
(六)原液浓度的影响
随着原液浓度的提高,溶剂或凝固剂的扩散系 数都下降。
因为原液的浓度提高,体系的粘度也随之提高, 各种分子的扩散阻力增大,故扩散系数下降。
四、纺丝线的组成变化路径和传质通量比
当体系中NaSCN的重量百分浓度从51%下降到 33.6%以下时,就会产生共聚物的相分离,即共 聚物从体系中沉淀析出。
(3)临界浓度Cc的影响因素
①高聚物的结构 a、高聚物的分子量:高聚物的分子量越大,临 界浓度Cc 越大; b、共聚物的组成和含量:含亲溶剂组分的量越 大,临界浓度Cc越小; ②溶剂的性质 溶剂的溶解能力越大,临界浓度Cc越小;
当夹角=0时, SD沿S-P线向S靠近,相应的通量比JS/JN =-∞,即纺丝原液不断地被纯溶剂所稀释。
当 =π时,SD向P靠近,通量比JS/JN=∞,相当于干法纺 丝,即纺丝原液中的溶剂不断蒸发,使原液中聚合物浓度不 断上升,直至完全凝固。
无相变 不固化
①区: -∞≤ JS/JN ≤u* (第一临界切线) 沿纺丝线组成变化路径,聚合物浓度下降 (即溶剂扩散速度小 于凝固剂的扩散速度)
例如:在用硫氰酸钠法纺腈纶时,取25ml的丙 烯腈共聚物溶液,共聚物浓度为1%,NaSCN在 NaSCN-H2O中的浓度为51%,用浓度为12%的 NaSCN水溶液进行滴定; ρ0值约为1.294; ρb 值约为1.069; Vb值为24.3cm3。则
C c ( % ) 2 5 1 .2 2 9 5 4 1 . 0 2 .9 5 4 1 2 2 4 4 . .3 3 1 1 . .0 0 6 6 9 9 0 .1 2 1 0 0 3 3 .6 %
有相变 固化 形成疏松的不均匀结构
②区: u*< JS/JN ≤1 (上限,即溶剂与凝固剂的 扩散速度相等)。 沿纺丝线途径聚合物含量下降 (凝固剂浓度增 加) ——稀释凝固成形机理
有相变 固化 形成较均匀结构
③区: 1< JS/JN ≤u** (第二临界切线),沿纺丝线 途径聚合物浓度增加
固化,形成致密而均匀的结构
传质通量比的变化路径分三类:
JS / JN =1 高聚物浓度不变,等浓凝固 JS / JN <1 高聚物浓度减小,稀释凝固 JS / JN >1 高聚物浓度增加,浓缩凝固
Ziabicki 三元相图
图中的圆弧线为相分离线,相分离线下的阴影部分为两相体 系,空白区域为均相体系。组成变化线与S-P线间的夹角为
1、高聚物-溶剂-凝固剂 (P-S-N)三元体系相平衡图
当温度与压力恒定的情况下,高聚物-溶剂-凝固剂三
元体系的相图可用一等边三角形表示。
三角形的任一边代表一个二元体系;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代表体系中三个成分的相互比例。
例如在三元体系中的一点O,
过O点作NP边的垂线OA,
再自S点作NP边的中垂线SS1, 则OA/ SS1的比例百分数, 代表O点上溶剂S的百分含量,
m/min )
无变性剂
中和 浸长
(cm )
中和时 间
(s)
加入变性 剂
中和 浸长
(cm )
中和 时间 (s)
11.0 16.0 31.4 36.7 44.2
6.0 8.0 16.0 18.5 22.0
0.327 0.30 0.306 0.30 0.294
14.0 18.0 30.0 34.0 40.0
(3)扩散过程中纺丝线上各组分是在不断 发生变化的
组分 NaSCN
H2O Co-PAN
喷丝孔出口处% 出凝固浴%
43.9
8.9
43.5
74.2
12.6
16.9
2、扩散速率的表征
(1)扩散系数D和传质通量J
扩散定律:
m DAC
t
x
m
t 单位时间扩散物质的量,扩散速度;
c 浓度梯度(细流与凝固溶液浓度差)
④区: u**< JS/JN ≤∞ (上限为干法纺丝) 如:冻胶法纺丝溶液发生冻胶化、液晶法溶致性聚合 物液晶发生取向结晶等。
3、影响传质通量比的因素
(1)凝固剂种类对通量比的影响
PVA的纺丝试验条件
纺丝编 号
溶 剂
原液浓度 (%)
凝固剂
凝固浴浓 凝固浴温 度(g/dm3) 度(℃)
JS / JN
G-1 水
15
C-3 水
15
Na2SO4 NaOH
420
40
6.7
350
30
1.0
G/C-1 水
15
Na2SO4/ NaOH 320/90
30
6.2
G/C-2 水
15
Na2SO4/ NaOH 210/180
30
2.8
G/C-3 水
15
Na2SO4/ NaOH 100/260
30
2.2
(2)凝固条件对JS / JN的影响
第五节 纺丝原液细流的固化
一、相分离的热力学条件 纺丝原液是高聚物和溶剂二元体系,是均相的
高分子溶液。当加入凝固剂后,成为高聚物-溶 剂-凝固剂三元体系。
高聚物-溶剂-凝固剂三元体系分相难易程度可 以用(溶剂的)临界浓度Cc和凝固强度Vb来表 示。
1、(溶剂的)临界浓度Cc
(1)临界浓度Cc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溶 液中高聚物浓度为某一固定值时,不断改变体 系中溶剂与凝固剂的比例,在达到某一临界值 后,高聚物开始从溶液中析出,此时溶剂在溶 剂-凝固剂体系中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Cc。
0.763 0.675 0.573 0.555 0.543
(五)溶剂及凝固剂种类的影响
1、溶剂不同,对成形纤维的结构和扩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以PAN为例:
溶剂 DMSO DMF DMAc NaSCN
Sr
6.2
2.1
1.1
0.4
2、凝固剂分子量大,则扩散系数变小。
聚丙烯腈以DMF为溶剂,用不同分子量的凝固剂成形时, 其扩散系数有下列顺序:
三、成形条件对扩散基本物理量的影响 (一)凝固浴浓度及温度的影响
1、凝固浴温度的下降,扩散系数减小。 温度升高,分子活动能力增加,扩散加剧。
一般有:T↑, Di (Ds、Dn) ↑
2、凝固浴浓度增加,扩散系数先减小后增加,扩散系数存 在最低值。
凝固浴浓度增加,凝固浴溶剂含量增加,凝固剂含量减小, 双扩散的扩散系数减小。
③原液浓度
浓度越高,临界浓度Cc越大;
④凝固浴温度
具有上临界混溶温度的体系 ,温度升高,临 界浓度Cc减小; 具有下临界混溶温度的体系 ,温度升高,临 界浓度Cc升高;
丙烯腈共聚物的分子量及磺酸基含量对临界浓度Cc的影响
共聚物中-SO3Na含量
0.266 0.267 0.308 0.308 0.494 0.494
①提高温度通量比增大。因为溶剂含量大,凝固剂含量小, 所以溶剂扩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大的程度较凝固剂(水) 为大。
(三)扩散系数沿纺程的变化
沿纺程扩散系数减小。
以粘胶纤维的成形 为例,随纺程的加大, 纤维凝固逐渐充分, H2SO4扩散系数减小。 对ZnSO4来说,也呈 现减小的趋势,但变 化幅度很小。
粘胶纤维成形中H2SO4和ZnSO4的扩散系数沿纺程的变化
(四)添加剂及纺速的影响
1、加入变性剂后,扩散系数减小。 粘胶纤维成形时,加入变性剂(聚氧乙烯衍生
具有下临界混溶温度的体系 ,温度升高,凝固 值Vb减小 ;
③凝固剂
凝固浴中凝固剂的凝固能力越大,凝固值Vb越小; 凝固浴中凝固剂的凝固能力越小,凝固值Vb越大
二、扩散定律和衡量扩散速率的基本量
1. 在湿纺过程中与扩散有关的基本问题 (1)纺丝原液细流在凝固浴中的双扩散包括凝固浴
中的凝固剂向原液细流内部的扩散,也包括原液 中溶剂向凝固浴扩散。 (2)在湿纺过程中,原液细流与凝固浴接触后,当 原液细流中某处的溶液浓度达到临界浓度时,则 发生相分离而固化成形。显然,这一过程的完成 是以双扩散为基础的。
物)后,中和浸长成倍增加,表明扩散速率明 显下降。这和使用变性剂后,测得的丝束冻胶 溶胀度变小,结构较紧,纤维截面均匀,所得 纤维物理机械性能改善的情况完全一致。 2、纺速增大,扩散速度增大。 以粘胶生产为例:VL↑ ,扩散速率↑
表8-17 粘胶纤维成形中变性剂及纺速度对中和浸长的影响
纺丝 速度 (
Vb的数值越小,凝固浴的凝固强度越大。 Vb的数值越小,体系越容易发生相分离。
(2)影响凝固强度的因素
①凝固浴的浓度Cb(凝固浴中溶剂的浓度) 凝固浴的浓度Cb增加,凝固值Vb增加;凝固强度降低。
共聚物的配料比为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磺酸钠=91.5﹕7﹕1.5
② 凝固浴温度
具有上临界混溶温度的体系 ,温度升高,凝固 值Vb升高;
凝固浴浓度再增高时,由于溶剂的溶胀作用,结构又复变 松。这也可能就是扩散速率在某一凝固浴浓度下出现最低 点的原因。
(二)扩散系数与纤维半径的关系
随着单纤维半径的的不断增大,扩散系数D也不 断的增大。一般有:R↑,Di ↑
纤维凝固成形时,在表 面先形成一层表皮,结构较 紧密。在纤维半径小时,表 皮层的相对比例较大,平均 扩散系数较小。随着纤维半 径的增大,表皮层的相对比 例变小,故平均扩散系数变 大。
临界浓度Cc越大,体系越容易发生相分离
(2)临界浓度Cc的计算:通常以1%高聚物溶液, 用一定浓度的凝固剂滴定至混浊,即可求得临界浓度。 临界浓度的计算如下:
CcV0V00C 00
VbbCb Vbb
C0 高聚物溶液中溶剂的浓度;ρ0 高聚物溶液的比重; V0 ’为高聚物溶液的体积; Cb滴定液中溶剂的浓度, ρb为滴定液的比重; Vb为滴定液耗用的体积.
J
s
Ds
dcs dx
J
N
DN
dcN dx
Ds、DN -溶剂、凝固剂的扩散系数 , Js、JN-溶剂、凝固剂的传质通量。
(2)固化速率参数Sr
在纺丝细流中常可以观察到已固化部分和未固化部分之
间有明显界面,而且随扩散过程的进行界面的位置不断
地移动,故称移动边界(moving boundry),这种边界
S
N
P
PVA-DMSO-甲醇三元体系相平衡图
2、纺丝原液细流凝固的途径
由于双扩散的进行,在聚合物(P)-溶剂(S)-凝固剂 (N)的三元体系中,组成随双扩散的进行而逐步发生变 化。组成的变化决定于传质通量比( JS / JN )。
改变纺丝用的溶剂和凝固剂,其组成变化所经历的路径是 不同的,每一路径的通量比也是互不相同的。因此,可用 不同通量比来代表纺丝线组成变化的路径。
同理可求得O点高聚物P和
凝固剂N的百分含量。
当在40℃下,以0.2%~40%的PVA溶液(以H2O或DMSO为溶剂)与 0.2%-100%的NaOH、Na2SO4或甲醇水溶液相混合,如果在摇匀后体 系出现混浊,即表示发生了相分离。把开始出现混浊的各点相联,即可 获得相分离曲线图。
在三元体系相图中,相分离曲线以上的部分是均相的溶液;曲线以下的 部分由于发生了相分离,所以是多相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