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坟的故事
彭延年墓传说故事
彭延年墓传说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彭延年墓简介2.彭延年其人3.彭延年墓的传说故事4.彭延年墓的历史价值5.结语正文(篇1)1.彭延年墓简介彭延年墓位于我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长沙地区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墓。
墓主人彭延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2.彭延年其人彭延年(463 年-525 年),字永龄,南北朝时期梁国名将。
他出身于寒微,却因勇猛善战而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梁国的重要将领。
在梁武帝萧衍统治时期,彭延年担任过荆州刺史,为梁国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治军有方,关心士兵,深受部下爱戴。
3.彭延年墓的传说故事关于彭延年墓的传说故事,民间流传甚广。
其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彭延年三卧岳麓山”。
相传,彭延年在世时,曾三次来到岳麓山,每次都在山上卧睡。
第一次,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告诉他,这座山日后会出名。
第二次,他梦见自己骑着一条龙绕山飞行。
第三次,他在山上遇到了一位神仙,神仙告诉他,他将在这里长眠。
这些传说故事为彭延年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4.彭延年墓的历史价值彭延年墓作为南北朝时期的古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一方面,它为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另一方面,墓中的文物、石刻等也为研究当时的艺术、文化、宗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彭延年墓所在的岳麓山,还是长沙市的一处著名风景名胜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5.结语彭延年墓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还承载着许多传说故事。
这些传说故事为彭延年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成为长沙市一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目录(篇2)1.彭延年墓的背景介绍2.彭延年墓的传说故事3.彭延年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4.彭延年墓的现状与保护正文(篇2)彭延年墓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彭延年的墓地。
彭延年,字子寿,唐代咸通年间进士,曾官至给事中,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齐名。
初中语文小小说(往事如烟)将军坟
将军坟一年前,塞外作乱,敌军入侵。
为扬国威,皇帝钦点身经百战的将军挂帅出征。
初时,将军率十万大军,所向披靡。
不料,出塞数百里,将士水土不服,士气大落,敌军反扑,将军所率大军呈败退之势。
为出奇制胜,将军以身试险,仅带数千精锐,谤敌深入,以图逆袭。
无奈大漠多变,以将军为饵的后续主力大军一时失散。
断了音讯,将军数众被困。
敌军以围而不攻之法,把将军一众及当地反对敌军的部落,死死困在活牢之中。
幸而,被围部落拥护将军,支援粮草,否则,后果难测。
报!将军,大事不好!一巡兵慌张入帐。
何事惊慌?部落酋长带一帮人,怒气冲冲,直奔将军而来!将军,此贼罪大恶极,请您严加处置!酋长大手一推,一五花大绑之人便匍匐在地。
酋长,此人所犯何罪?他深夜至我部落,辱我民女,玷污清白!竟有此事!抬起头来!将军大怒,近前一看,此人非别人,正是将军得力手下,姓成名风。
私下里,成风与将军及其帐下的另一猛将冷超,不仅是同乡,更是结拜兄弟,成风为大,将军其次,冷超最小。
只不过,军纪严明,将军一视同仁,故未被人知。
将军,冤枉!成风喊道。
哎呀!此贼真是可恶,将军,你要主持公道!酋长抱拳请命。
一旁的冷超见状,心想不好,成风大哥凶多吉少,连忙说道:据我所知,成风非奸淫之徒,望将军明鉴!什么?他非奸淫之徒?难道是我民女自取其辱?酋长怒目而视。
将军一脸严峻,俯身问道:成风,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奸淫民女者,当如何?成风浑身一震,哆嗦着回禀将军,当、当、当斩,可是……可是什么?酋长一把打断成风的话,语气凌厉,铁证如山,还敢狡辩?酋长,你放心,我定会依规处置!来呀,刀斧手何在?将军,二哥,你可不能杀大哥呀!情急之下,冷超已无顾忌。
脱口而出。
好啊!原来你们是兄弟。
将军,你是不是要徇私枉法呀?酋长大手一挥,身后一帮人拔刀出鞘,列阵以待。
慢!成风忽然喊道,事已至此,我只有一事相求,求将军亲自行刑!好,拿酒来!二弟,这是大哥最后一次叫你了!我死后,望二弟将我带回故里,安葬桑梓!来,动手吧!大哥安心上路,我若战死,即来陪你!手起,刀落,身首异处。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曹侯,即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汉故征西将军。
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墓地也成为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曹侯之墓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曹县境内,地势平坦,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风景宜人。
墓地占地辽阔,建筑规模庞大。
墓穴有三层,采用了精密的设计和工艺,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墓地入口处有一座宏伟的牌坊,上书“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七个大字。
进入墓地,可以看到石狮、石马等巨大的石雕艺术品,展示了曹侯威武的形象和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墓地内还有一座主祠,供奉着曹侯的神像。
祠内布置典雅,烛光摇曳,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每年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当地居民会组织祭拜活动,向曹侯表达敬意和崇敬之情。
曹侯之墓附近有一处曹家庄园,是曹操的后代子孙所建,保留了古代建筑风格和园林特色。
园内有着精心设计的假山、流水、花木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可以更好地了解曹操家族的历史和曹侯的家庭生活。
曹侯之墓及其周边的建筑和景观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它向我们展示了曹操的伟大和曹家族的荣耀,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思索。
在今天,我们可以从曹侯的墓地中获得很多启示和指导。
曹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明智的决策,成功地统一了中原地区,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忠诚、智慧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曹侯之墓也提醒着我们要珍爱和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只有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过去的辉煌,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我们的文化传统。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是一座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历史遗址。
它既展示了曹操的崇高品质和丰功伟绩,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思索。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片历史的土地,感受曹侯之墓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
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红安市将军墓园红安县被称为共和国将军之乡。
故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内有一座“将军墓园”。
将军墓园位于纪念园的最高处,在“红安烈士纪念墙”后面的小山上。
我们参观过董必武纪念馆,登上88级“英雄阶”,便看见山坡上错落分布着十几座将军的坟墓。
怀着敬仰之心,一座座坟墓瞻仰过来,发现墓园中安葬的将军级别是很高的。
其中三位是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红军将领,还有是近年去世的红安籍将军。
坟墓、墓碑规格不一,造型各异,却都刻有将军的生平事迹。
有的将军只闻其名,不详其生平;有的将军原本就不知其名。
瞻仰过将军墓园,无疑增添了不少中国近代战争史的知识。
墓园正面三座是战争年代牺牲的红军将领的墓,他们是蔡申熙、沈泽民、吴焕先。
蔡申熙、沈泽民是董必武题写的碑文,吴焕先是李先念题写的碑文,墓碑的背面刻有他们的生平简介,不妨抄录如下:蔡申熙,原名升熙,1906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第20军第2师团长、广州市公安局局长等职。
1928年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军事部部长、红15军军长、红4军第10师师长、鄂豫皖特委委员、鄂豫皖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红25军军长等职。
1931年3月在双桥战斗中左臂负伤致残,1932年10月9日,又率部参加河口地区的战斗,与敌激战一昼夜,打退了敌人多次冲击。
10月10日,当他率小分队阻击敌军掩护大部队撤离阵地时,不幸又负重伤,后在红安县高山乡仙人洞附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沈泽民,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建业大学、上海大学教授。
1926年受派组织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补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同年4月,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工作,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常委,鄂豫皖省委书记。
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他同省委其他成员一起,坚定地担负起鄂豫皖省委的领导重任,重新组建红25军,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关于在清明节要扫墓的传说
关于在清明节要扫墓的传说
清明节扫墓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祭祀祖先的活动。
以下是与清明节扫墓
相关的传说故事:
1. 讲述萧何祭扫名将墓的故事:
据传统说法,萧何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
清明节当天,他会亲自前往各地扫墓,以表达对那些牺牲生命保家卫国的将士和名将的敬意。
他在扫墓的时候,很感动地表示:“有生之年,肉身不存,何人执此事?此实不忍言也。
”他的举动被后世视为尊
重和悼念英勇牺牲的将士的表率。
2. 关于草人代代扫墓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村民,由于天灾和战争,无法前往丧葬之地祭拜过去的亲人。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他用稻草捆绑成人形样,代表自己的亲人,并立在村外的坟地上。
从那时起,每年的清明节,村民们都将稻草人带到山上祭拜,并整理墓地,以表达对
逝去亲人的敬意。
以上只是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一些传说故事。
无论这些故事是真实的还是寓言化的,清
明节扫墓一直被尊重和秉持。
扫墓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深的意义。
将军墓村
将军墓
将军墓村,顾名思义,因墓命村。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群雄并起,诸侯纷争。
公元前672年(乙酉年)郑国(西周诸侯之一)郑文公登位,此人雄心勃勃,不甘心于统治中原郑州、新乡弹丸之地,决心向北征战卫、邢。
于公元前661年(庚申年)遣大将军蔡仲率兵挥师北上,与邢国交战。
蔡仲长驱直入,直逼邢国陪都夷仪(即今邢台县浆水)。
黑龙关一战,郑军中邢国部队埋伏,全军覆没。
蔡仲被俘。
在押往都城途中,蔡仲伺机挣脱枷锁西逃,后在一山沟内卸下盔甲,轻装西行。
至今人们称谓蔡仲挣脱枷锁和卸下盔甲之处分别为脱锁沟和放甲铺。
行至井梁店村终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邢国乃礼仪之邦,感其忠义,以礼将其厚葬,所葬之地由“井梁店”改称“将军墓”沿用至今。
埋葬之时,邢国根据郑国使者和其家人意愿,将蔡仲尸首分开,井梁店埋葬尸体并安装一木质假头,立墓植树纪念。
头部以皮革裹之带回原籍,未料行之现在的沙河市将军墓,由于天气炎热,尸头很快腐烂,离家遥远,再也无法带回,只好就地连同蔡仲部分衣甲就地埋葬,立碑记之。
将军墓原本只有王姓迁居,称小王庄。
后来彭姓逐渐迁徙于此,村民为提高村庄知名度,逐将“小王庄”易名“将军墓”沿用至今。
彭延年墓传说故事
彭延年墓传说故事
彭延年,生于明朝末年,是一位勇敢而聪明的将军。
相传,彭延年在抵御辽军
侵略的战斗中表现非凡,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彭延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据说,彭延年的墓葬被建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山谷之中。
这个山谷四周群山环绕,环境幽静而祥和。
传说,彭延年墓葬附近有一块神奇的巨石,上面刻有奇特的符号和文字。
一些村民传颂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说那块巨石是彭延年的墓碑,而墓中躺着的
并非他的尸体,而是一枚神奇的玉佩。
这枚玉佩相传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保护着附近的村民,使他们平安无事。
据说,彭延年墓后的山谷常年环境宜人,万物生机盎然,草木葱茏。
当村民遇
到困难或面临危险时,只要拜访彭延年墓,向他许愿,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或是获得保佑。
因此,这个山谷成为了前来祈福和参拜的人们的热门目的地。
无论是因为追求
好运还是寻求庇护,他们都相信彭延年将会带给他们幸福和平安。
事实上,无论是迷信还是传说,彭延年墓葬的故事确实成为了这个地方的一种
文化符号。
彭延年的英勇事迹和他的传说故事代代相传,为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彭延年墓传说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连接了人们的心
灵与历史。
它是一个寄托着人们对勇气和正义的追求的象征,也是一段流传了几百年的动人传说。
无论这些传说是否真实,彭延年墓传说故事仍然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其神秘。
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类无尽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陇上名将潘玉龙墓碑联背后的故事
陇上名将潘玉龙墓碑联背后的故事这是奉皇帝之命兴建的牌坊,在牌坊中间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联:千里山川须在目,一军甘苦务同心。
这确实是这位名将一生的写照甘肃是生长名将的沃土,漫漫丝绸古道,滚滚黄河之滨,曾经成为无数名将的舞台。
靖远城外,一处高坪之中,一通石牌坊之后,一堆黄土下,是一名将的最后归宿之地。
这就是潘将军墓。
靖远,明为靖虏卫,远在东汉末年,这里就走出了张济、张绣等名将。
那么,在这通石牌坊之后,究竟埋葬着一位什么样的名将呢?河靖之坪出靖远县城向西南而行,走不了多远就开始上塬了。
这处台地,背依黄河,面向县城,类似于陇东黄土高原的塬,当地人称之为坪。
路陡,弯大,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的确是一块守护靖远县城的险要之所。
神秘的潘将军墓地就在河靖坪上。
按照乡亲们的指点,在上坪的半路上,我们拐入一条乡间便道,顺着便道一直往坪的中心走去。
绕过几处人家后,眼前便是一处极为开阔的田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成了一个盆地,而潘将军墓就恰好在盆地的最中央。
远远的地方,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古拙的牌坊和一堆黄土。
此时,正是4月底,春暖花开,乡亲们在地头忙碌着。
蒸腾的地气,在田野中散发。
潘将军名叫潘育龙,靖远卫人,官至提督,镇绥将军。
因年代久远,潘育龙的出生年月早已湮没了。
但从他的经历来看,他应当出生在明末。
最初是个小兵,随军在湖北征讨李来亨时,立下大功升为把总。
这应该是康熙三年的事情。
十年后,吴三桂叛乱成为他展示军事才能的舞台。
康熙十三年(1674),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反清,潘育龙参与了一系列的平叛战斗,从甘肃平凉一直打到云南曲靖。
康熙二十七年,升任肃州副将。
我是小小讲解员将军坟300个字
我是小小讲解员将军坟300个字案例一:要说集安哪里好?那肯定是非将军坟莫属了。
将军坟最独特的就是它的坟墓特别高大,达几十米,看上去特别壮观。
它是用几块大石头搭成的,搭建起来能有一座大山那么高了,特别得雄伟!讲解员说这是几千年前,一位著名的大将军因为在一次战争中死去,后来把他埋葬在这里。
当那位讲解员讲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有几个小孩儿特别淘气,爬上了坟墓的大石头上,差点儿没摔下来,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更要文明参观,保护、爰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军坟旁边的花花草草都很美,草丛里偶尔会有几只蚂蚱跳来跳去,我还站在坟墓旁照了一张相,我的妈妈还给发到朋友圈了呢!将军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石头上在春天或者夏天长满了青苔,每当下完雨,太阳出来一照,感觉特别得美。
那天我去参观正好看到了这种景象,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觉得将军坟最美的季节是冬季,但也得看你的运气好不好,要是好的话,下的雪比较粘,那么整个将军坟都会沾上一层厚厚的雪,就像被一层雪白的大毯子包裹住一样,看完绝对有满足感,真的是特别得漂亮!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赶快来集安参观将军坟吧,那可是个“高大尚"的景点呀!案例二:大家好,我是“沂蒙小小讲解员”王浩宇,来自沂水县第一实验小学二年级班的学生,今天我想大家介绍的是我家乡的革命圣地——沂水跋山革命烈士陵园,沂水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沂水县城西北13公里的跋山脚下,总面积4万平方米。
沂水革命烈士陵园主要建筑有大门、纪念馆、碑亭、革命烈士纪念塔等。
199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座东朝西,背依树木葱葱的跋山,西边面对连绵起伏的远山,右面是碧波荡漾的跋山水库。
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沂水革命烈士陵园主要建筑有大门、纪念馆、碑亭、革命烈士纪念塔等。
走近大门,一眼就会看到大门上方写着沂水革命烈士陵园8个金色大字。
象征着先烈们的事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将军坟_精品文档
将军坟将军坟是一个代表着英勇和牺牲的地方。
它是对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最终捐躯的将军们的纪念。
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墓地,而是一座象征着尊敬和纪念的地方。
将军坟代表了国家对这些无私英雄们的感激之情。
将军坟通常位于国家的首都或重要的城市中,作为一个国家级纪念地。
它是一个宏伟的场所,经常成为游客和参观者们的目标。
将军坟的建筑风格和设计通常体现出国家的特点和荣耀。
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缅怀和学习。
进入将军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高大的国旗。
这面国旗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国旗在风中飘扬,让人们不禁怀想起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军们。
人们会在国旗下默哀,向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军表示敬意。
将军坟的中心通常有一个巨大的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将军们的名字和事迹。
这个纪念碑是对英勇将军们的最高敬意,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永远被人们铭记。
纪念碑上有各种标语和座右铭,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和捍卫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在将军坟的周围是将军们的墓地。
每个墓地都精心设计,带有草地和鲜花。
这些墓地是将军们的永久安息之地,人们在这里献上鲜花和悼念。
墓碑上刻着将军们的名字以及他们在军队服役的时间和职位。
这些墓地给人们一个机会,可以来个人地铭记和哀悼这些无私奉献的将军们。
将军坟也是一个教育和研究的中心。
人们可以在将军坟的博物馆中学习将军们的历史和事迹。
在博物馆中展示了一些将军们的个人物品,例如服饰、装备和手稿等。
人们可以通过展品来了解将军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他们对国家作出的贡献。
这个博物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军事。
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将军坟都是一种骄傲和荣耀。
它代表了国家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通过将军坟,国家向世界展示了它对英勇将军的赞扬和纪念。
将军坟的存在也激励着新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将军坟是一个象征着英勇和牺牲的地方,代表着国家对将军们的敬意和纪念。
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教育中心,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观和学习。
将军坟
将军坟位于集安市区东北4.5公里的龙山脚下,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俯视整个通沟。
墓葬在以大石条铺垫的基础上,通体用一千一百余块精琢的花岗岩石条砌筑成七级阶梯,底级是四层石条,以上各级为三层。
墓葬每侧有三块巨石倚护。
墓室开口于五级中部,室内宽阔高大,四壁各用六层石条砌筑,砌上又用大石条作一层平行叠涩梁枋,然后以整块巨石盖顶。
室底顺置两个石棺床,长约3.7、宽约1.5米。
墓上以黄沙土封顶,而在四周石条上凿有等距离的圆洞,直径10厘米左右,似是原来竖立栏杆的遗迹。
在墓葬四面32-36米开外,有一周石墙似的砾石堆积,平面呈方形,应是墓域的残迹。
墓葬东北面紧靠墓域石墙外,原是四座(五座)呈东南-西北方向排列的陪冢,现仅存一座,为方坛阶梯石室结构。
[新闻链接]将军坟是长寿王的陵墓长寿王自公元412年继位,自公元491年去世,为王近八十年。
其间,以平壤为都的时间多于集安。
以将军坟为长寿王的陵墓,即承认长寿王死后又归葬“故国”,这是一种可能,尽管无文献记载。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即长寿王继位后,在集安修筑了寿陵将军坟,而迁都平壤后就葬于平壤,将军坟最后并没有真正使用。
此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存在。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
公元前37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在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建立政权,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集安,集安作为高句丽都城长达425年。
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
2004年7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该全景拍摄的是古墓群中最有名的,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将军坟,建于公元五世纪初,为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
整座陵墓呈方坛阶梯式,边长31.58米,高13.1米,用石条 1100多块,其势宏伟壮观。
【上海故事】将军坟
【上海故事】将军坟将军坟冷空1.土地本有界这天一大清早,杨村古湾突然爆发起激烈的争吵,大家都跑去看,却是喜钱伯和亮坡叔,为地界闹了起来。
土地都分几十年了,难道边界都还没搞明白?这里面可有一段故事。
原来土改的时候,喜钱伯的父亲上清爷和亮坡叔的父亲又怀爷,都是一无所有的贫农,最有资格分到好地。
哪儿的土地最好呢?杨村的人都知道,是古湾将军坟。
将军坟本来是座大陵园,据说埋着一位姓樊的将军。
时代一变,什么都在变,工作组的同志说,姓樊的其实就是旧社会的大军阀。
既然是这样,生产队长带头,把陵园平了,改造成几亩良田。
上清爷和又怀爷分到了这块地,一家在东边,一家在西边,以坟包为界。
这么雄伟的地界,全省也绝无仅有,怎么还会有争议?咳,坏就坏在那坟太大。
上清爷带着喜钱伯,又怀爷带着亮坡叔,两边心照不宣,春天多挖半锄,秋天多犁一铧,坟包渐渐就变成了土地。
将军坟渐渐变成了将军坎,又渐渐变成了将军埂,几十年过后,终于把将军坟挖没了。
两边接上了壤,这时问题出来了,喜钱伯说亮坡叔多挖了,亮坡叔却死活不承认。
村主任来了,听两边讲述了事情经过,说:“这还不简单。
坟前不是有个碑座吗?碑座中间不就是正中央?”大家都回过神来,说:“就是啊,还是村主任厉害!”喜钱伯和亮坡叔也醒悟了,刨出碑座石,骑在上面丈量了半天,终于确定下来中点。
碑座下面本来有个石龟,龟头就是正中,可惜被打断了,不过正好,他们把龟头掏出来,立到最正中间,也就是原来将军坟坟顶的位置。
事情终于得到解决,看热闹的人陆续散去。
不料没过多久,两家又吵了起来。
2.各有各的理原来新划完界,喜钱伯又在地里转了半天,觉得自己这边还是要小些。
他是个精明的人,便悄悄回家拿了丈杆,把两边各丈量了一遍,这一丈量不愿意了:他家少了整整一米!于是又去找亮坡叔,亮坡叔不承认,说大家都看见了,村主任也断了,怎么会有错?喜钱伯要亮坡叔赌咒,多占了土地断子绝孙!亮坡叔没办法,只好和他去重新丈量了一回,没想到自己这边还真多了一截。
历史故事:将军扫墓
历史故事:将军扫墓一个破旧的坟包,一座豪华的墓地,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讽刺……1紧急任务王一民是个村长。
这天一大早,他就接到乡长的电话:“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叫刘向党的烈士?我刚接到市里的电话,说刘烈士的一个老战友的儿子,现在已经是将军了,要来给他扫墓!我们这里从没来过这么大的领导,你赶快把烈士陵墓布置一下,将军三天后就到了!”放下电话,王一民撒腿就往外跑。
他隐约记得刘向党烈士的坟,就在山下。
当年,刘向党为了掩护战友而牺牲,村里人为了怀念他,特意在他牺牲的地方为他修了一个坟。
王一民一口气跑到山下,一看,顿时傻眼了。
烈士的坟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坟包,墓碑也早就破败不堪,上面的字迹模糊得根本看不清,周围只有几棵杂草在风中抖动。
这,简直就是个无主坟,哪像什么烈士陵墓啊。
这时,村里放羊的倔大爷一瘸一拐地走过来,顺手拔掉了几棵草,又点了根烟放在墓碑前,然后瞪了王一民一眼,走了。
王一民赶紧赶回村部,召开紧急会议:“将军要来给烈士扫墓!大家赶紧想想办法,三天内怎么把烈士陵墓布置好?”大伙儿面面相觑,没个主意。
忽然,秘书小刘一拍脑袋:“我倒有个办法!可……可又怕不行。
”王一民催促道:“快说!”小刘悄声说:“咱村的赵大刚,不是刚给他家老爷子盖了座豪华活人墓吗?我看他家老爷子身体硬朗得很,一时半会儿用不上。
不如咱先借来用用?”王一民当即拍案叫绝。
说起这村里的赵大刚,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早些年他做生意发了大财,衣锦还乡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老父亲建了一座豪华墓地。
于是,王一民急忙赶到赵大刚家。
赵大刚正要出门,他满脸喜气地拉着王一民往外走:“来得正好,老爷子的墓地完工了,一起去看看!”很快,两人来到了半山腰。
抬头一看,王一民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天哪,这哪是墓地,简直是个别墅啊!整个墓地依山傍水,前面的门楼就有六米高,全是花岗岩做的,旁边是精美的汉白玉浮雕。
墓碑有四米来高,因为老爷子还活着,所以上面还没有刻字,只雕了一对龙头。
将军坟
将军坟将军坟是高句丽第20位王长寿王的陵墓,建于公元5世纪初长寿王继位之时。
该墓早年被盗。
清同治末年,中原居民出关谋生,进入长白山封禁区,见此墓宏伟壮观,以为是镇守边关的将军之墓,就称其为“将军坟”。
将军坟位于集安市东北4.5公里的龙山脚下,西南距好太王碑1公里。
它北依龙山,西对禹山,东南面是中朝界河鸭绿江,南面是一片向阳的坡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将军坟墓高13.07米,墓底东北侧边长33.1米,西南侧边长31.8米,西北侧边长32.6米,东侧边长31 .7米。
底面积约960平方米,顶面积约270平方米,是典型的方坛阶梯石室墓,外观呈截尖方锥形,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美誉。
将军坟用精琢的花岗岩石条砌筑,由22层石条逐层内收构成,共用1100余块精细加工的石条垒砌边缘,内以鹅卵石充填,用石材近6000立方米。
为抵消因自重产生的向外张力,墓底部四面都用重约10吨的3块巨石倚护,现存11块(后面中间缺失1块)。
墓基用大石条铺垫的墓坛,与地表持平。
其上有7级阶坛。
第1级为4层石条堆砌,其中最大石条长5.7米,宽1.12米,厚1.1米。
上面6级每级由3层石条砌筑。
第一层和第2层石条上部边缘处凿有宽约7~8厘米的凸棱,层层内收相叠。
在第3级上起筑墓室,墓道口设在第5级西南面的中间部位,该墓西南向。
墓室呈正方形,边长5米,高5.5米,四壁各用6层石条砌筑,近顶端各置1个大石条为梁,使藻井成为1层迭涩,其上加1整块巨大石板覆盖,石板平面面积60余平方米,重50余吨。
墓室内有两座东西排列的棺床,棺床的周边凿有凸棱。
墓顶石外部边长13.2~13.7米,四周的石条上每边等距地排列有约20余个脚孔。
将军坟结构严谨,技艺精良,雄伟壮观,可以说是高句丽时期积石墓的突出代表。
将军坟出土文物颇多。
1964年,在墓南侧的土堆中发现铁链、板瓦和莲纹瓦当等建筑构件,推断墓上原有栏杆和亭堂一类建筑设施。
2003年,资又在墓外南壁下的土堆中出土鎏金头饰和金挡等文物。
将军坟的传说2
将军坟
凉水河张志军
相传在明万历年间,由于年年修建长城,劳民伤财,因此朝廷文武大臣对长城的修建也是各执一词,文官认为应恢复生息,稳定发展,而武官认为国家太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北方年年打仗,长城理应修建,免受外敌侵犯,文官武官争执不下,最后皇帝采纳了武官的建议认为国泰才能民安,最后选派李闯将军来监督修建长城。
这位李将军到任以后,深入实地考察,详细的了解修建长城周边的情况,先是解决了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白天和百姓一起施工,晚上研究安全的运输长城砖的路线,为工程减少了伤亡问题,李将军也经常在亲自运送砖石后,在让百姓安全的行走,在长城的工地上与百姓同甘共苦。
李将军处处为百姓着想,时刻体谅百姓疾苦的事迹,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李将军的鼓舞下,更加卖力的干活,将这位李将军当做自己的家里人,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由于修建长城条件艰苦,李将军积劳成疾,由于身体长时间得不到修养,病倒在修建的工地上,相亲们请来了各地名医前来就诊,怎奈李将军已油尽灯枯,回天乏术。
临终前李将军像前来看望的乡亲们叮嘱道:我走之后不要把我运回故里,就把我埋在长城的山梁上,我要看着你们早日修建完长城,日夜守望着我沥尽心血修建的长城,说完之后,将军遗憾的闭上了眼睛,百姓哭成一片,自发的将这位李将军埋在了不远的山梁上,让他和长城融为一体。
人们为了纪念李将军,年年添坟上土,把坟头堆成了搞搞的山包,至今住在长城脚下的人们年年清明为李将军上土,远近都把这座坟墓叫做将军坟。
将军墓读后感
将军墓读后感《将军墓》是一部描写战争年代的小说,作者通过对将军墓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毁灭。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对人性的善良和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说的背景是一个战乱频发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被战争摧毁,家园被毁,亲人被杀。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他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去做出各种牺牲和抉择。
小说中的将军墓,就是这样一个被战争摧毁的象征,它见证了无数人的牺牲和坚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多彩,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和遭遇。
将军墓的主人公是一个勇敢坚毅的将军,他在战争中屡立战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战争的残酷让他失去了妻子和孩子,也让他的身心饱受摧残。
在将军墓中,他守护着自己的家人和战友,守护着自己的信仰和尊严。
他的坚韧和勇气让人感动,也让人深思。
除了将军,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的是战友,有的是敌人,有的是平民。
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各种磨难和考验,有的选择了牺牲,有的选择了坚韧。
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感人的情节。
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种种遭遇和抉择,也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毁灭,也对人性的善良和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阅读《将军墓》,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毁灭,也让人们失去了太多的生命和希望。
然而,即使在战争的阴霾中,人性的善良和坚韧依然闪耀着光芒,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在将军墓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人们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气,也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这些都让我对人性和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希望人类能够摒弃战争,追求和平与和谐,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甘祖昌将军墓,位于莲花县玉壸山,是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的将军
甘祖昌将军墓,位于莲花县玉壸山,是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
的将军
甘祖昌墓,位于莲花县玉壸山森林公园。
龚全珍偕子女来到甘祖昌墓前,为老将军扫墓。
将军雕像。
红军老战士甘祖昌,是新中国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的将军。
回乡29年间,他和乡亲们一起,用辛勤的汗水修起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还凭借长期实践和刻苦学习积累的农林水利建设经验,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在家乡莲花县病逝,终年81岁。
有关尹吉甫传说故事参考精选
尹吉甫传说故事尹吉甫,生于公元前852年,卒于公元前775年,是周朝的大臣,曾经辅佐了三位君主,堪称功勋卓著,尹吉甫是一位文武全才,据说是一位诗人,自己写出了大量的诗篇,并且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为中华诗祖,另外尹吉甫还是一位统军将领,曾经带着部队征讨猃狁,总而言之,尹吉甫堪称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下面说一下尹吉甫传说故事,据说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继位,姬靖开始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助自己,尹吉甫被选拔成为周宣王的股肱之臣,因为尹吉甫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周宣王曾经让大臣作诗夸赞尹吉甫说“文武吉甫,天下为宪〞。
尹吉甫被封为太师,西周之后的统治者都将尹吉甫作为“忠义〞至尊的化身,后来成为了历朝历代王公大臣们做官为人的典范,在尹吉甫的家乡,人民对于尹吉甫也是充满着崇敬之情的,很多关于尹吉甫传说故事在民间流传。
在尹吉甫的家乡房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尹吉甫修建了大量的墓地,祠堂和庙宇,不仅仅为了纪念尹吉甫的出生地,更是为了纪念尹吉甫食邑房陵和采诗房陵。
尹吉甫去世之后被安葬在了房陵,据说为了防止盗墓的发生,在房陵一带修筑了真真假假的尹吉甫墓地十二处之多。
通过尹吉甫传说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对于尹吉甫的崇拜,也可以看到历代统治者对尹吉甫的推崇,尹吉甫已经成为了“忠义〞的代表性人物。
尹吉甫怎么死的尹吉甫生于公元前852年,卒于公元前775年,是西周时期的著名大臣,从周宣王时期被任命为太师开始一直辅佐了三位君主,堪称是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全才型人物,据说尹吉甫是?诗经?的采集者,而且尹吉甫自己也创作了很多的诗篇,另外尹吉甫还曾经带兵前去征讨猃狁,并且大胜而归。
但是人总是要死的,尹吉甫怎么死的呢?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是难免一死的,造物主不会因为你的功勋卓著就让你千秋万岁,人的生命不过百年,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中即使是再风光,再尊贵也都难逃死亡。
尹吉甫怎么死的呢?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句俗话“伴君如伴虎〞,这是至理名言,因为伴随着君王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如果遇到一个明君还好,对于臣子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如果遇到一个昏庸的君王,那么你的某句话就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龙满族自治县民间长城故事
将军坟的故事
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温泉村,由此再往西,沿羊肠小道上山,约两个小时后,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长城在一座山头上分叉,一段西行,一段北去。
北去之长城绕了一个半圆后与西行长城汇合,看上去就像一张弓。
当地人称北去长城为“错城”,意为这是一段修错的长城。
在“错城”中间的一个山头上有一乱石堆起的坟墓,当地人称其为将军坟,里面埋葬的就是因修错长城而被杀的将军。
据传明洪武年间,朝廷重修长城,一位将军被派到冷口负责修建长城。
刚开始,这位将军恪尽职守,日夜操劳,和修长城的民工、士兵同甘共苦。
当长城修建到冷口时,将军发现附近有温泉,于是就隔三差五去泡。
饱暖思淫欲,泡完温泉的将军又想找女人,可巧一位漂亮的村姑贪恋荣华富贵,前来投怀送抱。
从此,将军日日笙歌,夜夜燕舞,把修建长城的事忘之脑后。
见将军每日花天酒地,民工和士兵们很是愤怒,开始消极怠工,工程速度慢了下来,但这位将军却依然如故。
当长城修到“错城”处时,部将见施工图纸上设计的路线不清楚,前去请示往西修建还是往北修建,却遭到将军的一顿呵斥。
部将回去后沿着山头向北修筑。
一个月后,朝廷派人前来检查,发现这里的长城修错了,而且工程进展缓慢。
弄清这位将军的所作所为后,朝廷便将其就地斩首。
民工和士兵们吃尽千辛万苦,却白费了功夫,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就把将军的尸体用乱石埋在了“错城”上。
如今,面对着乱石堆起的将军坟,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民工和士兵们的愤怒与怨恨。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他们把将军埋葬在此,就是让他日日夜夜守望着他的错误,给后人以警示。
故事提供:肖营子长城保护员陈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