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物理课本章程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鲁教版)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鲁教版)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鲁教版)上册教学计划导言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系统研究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上册教学,学生将掌握物理基础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掌握物理量、单位和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3. 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

4. 掌握力学中的力和力的效果、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以及简谐运动等知识。

5. 了解压强的概念、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6. 理解功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7. 掌握静电和电流的基本概念以及电流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探究:组织一定数量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评估1. 日常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小测验: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总结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整体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物理(鲁教版)上册》。

2. 实验器材和设备:根据不同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器材和设备。

3. 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等。

参考书籍1. 《物理学教程》2. 《高中物理》3. 《量子物理学》以上为九年级物理(鲁教版)上册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希望学生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掌握物理下册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2.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光学基础- 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和光的传播规律。

第二单元:电学基础- 知识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探究,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和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力和运动- 知识点包括力的作用、力的合成、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牛顿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第四单元:热与能- 知识点包括热传递、温度、热量、功和能、能量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热传递方式和温度的测量,理解热量和能量的概念。

第五单元:声学基础- 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力保护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和练,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特点,研究如何保护听力。

3. 教学方法教学将采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示范演示、练巩固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评估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小测、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

评估旨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发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指导。

5. 教学资源教学将使用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技术等资源。

教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的准备和选择,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研究和复使用。

6. 总结通过本教学计划,学生将全面了解物理下册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生成绩的提升。

以上是《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安排,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指导和帮助。

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章3节

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章3节

第三节测量电阻练教材·盘点新知1.实验原理: R=。

2.实验器材: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4.进行实验:(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阻值处于最大位置。

(2)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电压、电流值算出待测电阻阻值。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重复上述实验,求出电阻阻值的平均值。

5.伏安法:用电压表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阻。

微点拨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电阻的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不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大小发生改变,温度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

练基础·提升技能1.如图是实验室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其中a、b电表应分别为 (C)A.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2.(2020·烟台期中)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B.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移动到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位置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试触法选取合适的量程D.测量时只要测量一组数据即可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10 Ω,则连接电路时,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B)A.0~3 AB.0~0.6 AC.任意一个均可D.无法判断4.小红在做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C)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B.开关接触不良C.小灯泡两端短路D.灯泡的钨丝断了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图象,如图甲、乙所示。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鲁教版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学习目标1、通过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4、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二、学习内容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预习形成一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表示,表示。

2、的等效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3、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写成公式是。

4、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的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5、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写成公式是。

合作展示一.1、课本例题:p982、电阻的串联①将一个定值电阻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写成公式是。

接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②将两个同样的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

实验现象表明,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路中接入一个定值电阻时,灯泡亮些;而接入2个同样的定值电阻时,灯泡暗些。

实验现象说明,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结论3电阻的并联将两个同样的阻值的电阻R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表明,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路中接入并联的两个电阻时,灯泡比接入一个电阻时更亮些。

结论3、理解: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

画出示意图。

三、检测反馈1、已知两个电阻的数值R1=R2=10欧姆,则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欧姆,这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阻值是______欧姆。

2.过某导体的电流是2A,此时它两端的电压是4V,当电压增大到12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

3. 一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如果电压为6V,能否用量程是0.6A的电流表来测这个电阻的电流?()4、将电阻值为6欧姆和3欧姆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为______欧姆。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上册14.3电功率教学设计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上册14.3电功率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师将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
在九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特别是在电学方面,他们已经学习了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电压等概念,这些都为学习电功率打下了基础。然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还要求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区分这两个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应用。
-教学设想:设计生活化的场景,如家庭用电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讨论,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3.电功率测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是实践操作中的难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14.3节后的习题1、2、3,这些题目涵盖了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家庭调查作业: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家中使用的电器,记录下电器的功率和日常使用时间,并计算出每个电器的日耗电量。通过这个调查,让学生将电功率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节能意识。
6.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7.课后延伸:布置相关的课后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思考电功率相关的现象,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电功率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三物理课程纲要

初三物理课程纲要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八年级物理下册(五四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开发人员:吕彦珍马建平授课时间:50—60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一、课程目标制定依据:根据课程标准,参考鲁教版教科书。

学生情况:经过半年的物理课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基础差别大,两极分化特别厉害,学习能力也有差别,但是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

教材情况:新编八年级教材的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丰富生动并且与上学期学习内容联系较少,新课新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资源分析:原有教材和教师用书,增加电子白板后,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可以直接从网上查找。

学习目标(学期总目标):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测量力的大小,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5、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理解机械效率。

二、课程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1课时)第六章:力和运动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会测量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初三物理知识点(鲁教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鲁教版)

物理初三上下复习提纲(山东科学版)课本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光现象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第七章压强第八章浮力第九章简单的机械、功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图1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

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

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

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

3N1/N2 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可以用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鲁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提纲

鲁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提纲

鲁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提纲物理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科目,学好物理能够提高我们的总成果。

如何学好物理呢?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鲁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提纲,盼望能够帮助大家,欢送阅读!鲁教版初三上册物理提纲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⑴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⑴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一样,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一样,叫负电荷。

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⑴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运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⑴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限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⑴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干脆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猛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试验时,必须要幸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留意防止短路。

⑴画的电路图说明留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⑴连线要横平竖直;⑴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⑴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运用电器进展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⑴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分(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⑴撤除法⑴支点法) 3、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⑴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需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稿

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稿
3.优化板书设计,使之更加清晰、简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激励评价: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成果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趣味拓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2.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板书风格将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效果。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将:
1.在课前准备好板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2.在课堂上边讲边写,适时擦除不必要的细节;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PPT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电路的连接特点,并提问:“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如何分布的?”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已有知识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进行预测,并在黑板上展示各组的预测结果。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规律;
(2)运用电流表进行测量,分析实验数据;
(3)将电流规律应用于实际电路问题的解决。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和动手操作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预习、复习习惯,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上册14.5《焦耳定律》说课稿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上册14.5《焦耳定律》说课稿
2.对于热机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我将通过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还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质量。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包括以下要素:
1.布局:板书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分为标题、主要知识点、示例和练习四个部分。标题将放在最上方,用以概括本节课的主题;主要知识点部分将列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公式;示例部分将通过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际应用;练习部分将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供学生现场练习。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学生需要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热机效率的深入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需要能够理解热机效率与热量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有着较高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原理。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是焦耳定律的推导过程和热机效率的深入理解。
对于焦耳定律的理解,学生需要掌热量、功和能量转换的关系,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焦耳定律。在应用方面,学生需要能够将焦耳定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热机效率的计算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是: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

3、温度计的分类:根据膨胀液体分;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根据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分度值1℃)寒暑表(-30…50℃分度值1℃)体温计(35…42℃分度值0.1℃)4、体温计:玻璃泡大,内管细小------灵敏度高,测量准确玻璃泡上端有缩口--------液柱可自动上升,不能自动下降,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前要用力将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内柱体做成三棱柱形,并有一边是圆弧形------起放大液柱的作用,要正对弧形面读数(不需要估读)5、如何使用温度计(三要三不要)(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量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与容器器壁、容器底部接触,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吸热过程)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放热过程)4、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如海波,萘冰等)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和熔点.(如玻璃、塑料、蜡、松香、沥青)6、注意: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鲁教版初三物理课本章程[整理版]

鲁教版初三物理课本章程[整理版]

鲁教版初三物理课本章程[整理版] 上学期物理:
导入篇:走进物理:一、有趣有用的物理
二、走进实验室
三、像科学家一样探究
第一张:机械运动一、运动和静止二、运动的快慢三、测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声音的特性三、声的利用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
二、透镜成像规律三、生活中的透镜四、眼睛和眼镜第五章:质量和密度一、质量及其测量二、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四、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六章:力和运动一、力及其作用效果二、弹力、弹簧测力计三、重力
四、摩擦力
五、二力平衡六、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七章:压强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三、连通器
四、大气压强五、流体压强第八章:浮力
一、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三、浮力的利用第九章:简单机械功一、杠杆
二、滑轮
三、功
四、功率
五、功的原理六、机械效率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一、动能
二、势能
三、机械能及其转化四、水能和风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压和电阻第三节 电阻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压和电阻第三节   电阻教案鲁教版

word1 / 1第三节 电阻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阻。

3、通过观察、试验,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点六、电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二、学习内容电阻预习形成一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

2、一切导体都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导体的,通常用字母表示,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

常用单位还有 , 。

换算关系:1Mn=kn =n.合作展示.1、学生演示课本86页试验2、填电阻值⑴实验室用的导线 。

⑵实验用的小灯泡。

⑶人的双手间(干燥) 。

⑷人的双手间(潮湿) 。

3、几种长1m 、横着面积1mm 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⑴铜,⑵锰铜,⑶镍铬合金。

⑷铝⑸铁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预习形成二1、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电阻是的一种性质。

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还跟有关系。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

合作展示二1、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叫,如:,。

2、某些物质在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称为现象。

3、学生到讲台演示,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注意控制变量)⑴给电路接入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

重复前面试验 现象:接入的灯泡亮,接入的灯泡暗。

实验结果表明:。

这说明:⑵给电路接入两根镍铬合金丝,它们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重复前面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 。

这说明:⑶给电路接入两根镍铬合金丝,它们的长度相同、粗细不同,重复前面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

这说明:三、检测反馈1.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B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 C .导体的电功率D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B .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 .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D .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四、学习小结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很多,写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吧!。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版.doc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版.doc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走进物理第一节有趣有用的物理第二节走进实验室第三节向科学家一样探究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运动和静止第二节运动的快慢第三节测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三节声的利用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第六节看不见的光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极其测量第二节密度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六章力和运动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三节重力第四节二力平衡第五节摩擦力第六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七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第三节连通器第四节大气压强第五节流体压强第八章浮力第一节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浮力的利用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节滑轮第三节功第四节功率第五节功的原理第六节机械效率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一节动能第二节势能第三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四节水能和风能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二章电压和电阻第一节电压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三节电阻第四节变阻器第十三章欧姆定律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三节测量电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第十四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第二节电功第三节电功率第四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五节焦耳定律第十五章安全用电第一节家庭电路第二节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三节防止触电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十六章物理与社会发展第一节磁现象第二节电生磁第三节电磁铁第四节电动机第五节磁生电第六节发电机第十七章电磁波第一节电话第二节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第三节无线电通信第四节现代通信第十八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第十九章热和能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第二节分子热运动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第四节比热容第五节热机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第二节核能第三节太阳能第四节能源革命第五节能源与环境。

鲁科版(五四学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

鲁科版(五四学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
3.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理论推导等方式,主动探索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电流的形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等,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电流的定义、单位、方向规定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分布规律。
-欧姆定律的推导、应用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4.设计实际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学习电流和电路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电路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利用图示法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实验操作等方面,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与目标本学期的物理课程将依据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教学。

教材内容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基础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科的基本框架,理解物理定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力学基础,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摩擦力等。

2.电学基础,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磁感应等。

3.光学基础,包括光的折射、反射、成像等。

教学难点:1.复杂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3.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4.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物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同时,合理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五、实验教学与活动1.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定律和原理。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物理活动:组织物理竞赛、科普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六、评价与反馈机制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作业评价:定期布置和检查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3.实验评价: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估他们的实验能力。

4.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5.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在学习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五四制) 14.3 电功率 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五四制) 14.3 电功率 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五四制)14.3 电功率说课稿息的能力。

但电能的消耗不比喝水,用实物,它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将消耗电能的多少和消耗电能的快慢区别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把对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电炉(1000W),电熨斗(500W),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仪。

教学流程:演示,引入新课。

——谈话讲解,形成概念。

——资料阅读,理解概念。

——单位比较,明确概念。

——例题讲解,巩固概念——解读铭牌,应用概念。

教学方法:教法: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辅之以演示法。

学法:观察法,谈话法,练习法。

具体过程:第一环节: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把家庭电路示教板接入电路,接通100W灯泡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是否转动转动意味着什么再分别接入500W电熨斗,1000W电炉,再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情况。

问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再分别接入100W,25W的电灯,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情况。

当学生发现铝盘转动变化后,再实物投影两个电灯,电熨斗的电炉的铭牌,学生注意到100W,25W,500W,1000W的字样。

于是问:这些量的意义是什么它和电能表显示的耗电快慢有什么关系在这个环节,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让学生对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两个灯泡的比较及各铭牌的对比,引出课题。

从直观的情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活动的体验性又体现了促进教学发展的问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的观察,使学生体验更丰富,印象更深刻。

本环节教学需要5分钟。

第二环节:谈话讲解,形成概念。

问题1: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不同说明了什么(认识意义:电能消耗的快慢。

)问题2:怎样比较电能消耗的快慢(类比速度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形成概念: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初中物理-鲁教版九级物理上《比热容》

初中物理-鲁教版九级物理上《比热容》

初中物理-鲁教版九级物理上《比热容》初中物理说课稿-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比热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p :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拟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根底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表达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按照新课标要求,表达物理知识来于生活。

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根底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拟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p 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

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比照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二).说学情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物理:
导入篇:走进物理:一、有趣有用的物理
二、走进实验室
三、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第一张:机械运动
一、运动和静止
二、运动的快慢
三、测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
三、声的利用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第三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透镜成像规律
三、生活中的透镜
四、眼睛和眼镜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及其测量
二、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力和运动
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三、重力
四、摩擦力
五、二力平衡
六、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七章:压强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连通器
四、大气压强
五、流体压强
第八章:浮力
一、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三、浮力的利用
第九章:简单机械功
一、杠杆
二、滑轮
三、功
四、功率
五、功的原理
六、机械效率
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动能
二、势能
三、机械能及其转化
四、水能和风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