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革命

合集下载

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进程

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进程

受不同文学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文学研究社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同年6月创造社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以“五卅运动”为界,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稍后出现了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的新月社。他们思想比较倾向自由主义,提倡新格律诗。还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学社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1924年11月由鲁迅支持成立的雨丝社、1922年成立的浅草社、1929年秋组织的沉钟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等。
再次,在创作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并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和样式。随后,鲁迅又连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显示了深切的思想和完整的现代小说特色。鲁迅的小说一出现,艺术上就很成熟,使得新文学的创作有相当高的起点。除鲁迅外,《新文学》、《新潮》、《学灯》等报刊上陆续推出一些新闻学作家及其作品。其中小说如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春雨之夜》、郁达夫的《沉沦》,等等。诗歌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等等。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给文坛带来青春气息。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 五、文学革命的特征 • 1、 理论预设,创作滞后; • 2、 功利为主,审美为辅; • 3、 反封建,重启蒙为主,文学自身本体追求为辅;
• 4、 语言、形式变革为主,文学的内涵更新相对滞
后;
• 5、具有未完成性。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目标。
• 六、文学革命的意义 • 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伟大转折点,它宣 告了承传几千年的中国旧文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 代的民族文学的开始。 • 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 • 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现代文学建立在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科学民主观 念基础之上。 •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 五、本阶段文学整体特征 • 文学发展三阶段:1917-1920:新文学萌芽期, 主要是文学革命和新文学的理论准备,创作还属于 尝试和印证新文学的理论假设。创作较贫弱。 • 1920-1926:文体大解放和创作活跃期,现代文 学的第一批作家登上文坛,新文学以创作的实绩获 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创作流派形成。创作繁 荣期。
• 三、与甲寅派的论争
• 1925年,时任北洋政府司法、教育总长的章士钊
恢复《甲寅》杂志并改为周刊,以此为阵地攻击白
话文和新文学,连续发表《答适之》、《评新文学 运动》、《评新文化运动》等文章,对新文学和白 话文进行攻击,为文言辩护摆好,提倡“读经救 国”,“废除白话”,主张文言,宣扬复古。
• 鲁迅、茅盾等人撰文对之进行了批判,在进步思想
• 1926-1927:文学创作的青年逐渐投身革命,创 作沉寂,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为30年代革命文学的 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具体风貌如下:
1、理性精神 2、感伤情调 3、个性化 4、创造性 • 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探索精神,借鉴了中 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诸多创作手法。现实主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

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

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的阶级力量有所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未能改变从鸦片战争以来逐步形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对外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不断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继续进行着他们长期以来已在进行的革命活动,但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挫折。

国内政治局面极为混乱,连“民国”的招牌也有岌岌不可保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有显著增长,无产阶级也随着壮大起来,自发性的罢工不断发生。

中国各阶级力量的对比正在起着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变化。

在这个形势推动下,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眼看到封建军阀日益倒行逆施,帝国主义又乘间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内忧外患,交相煎逼,而旧文化和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奔走呼号,致力于新的思想启蒙工作,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局面。

这个启蒙运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的条件下,转化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便是适应这一启蒙运动要求而诞生的一个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

当时袁世凯正扮演帝制丑剧,提倡尊孔读经,利用孔子学说作为麻醉人民、拥护帝制的工具。

《新青年》一开始就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旗帜。

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

“五四”文学革命,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五四”文学革命,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23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前后,中国出现了大大小小40多个文艺社团,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批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可谓群星璀璨。

新旧思潮的激烈交战,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会撞击,造成了纷繁多变的文学现象,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谈“五四”文学革命,不能不提新文化运动。

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说:“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范围太狭了。

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滑头了。

就是达到他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理想世界,那时社会的纷争恐怕更加厉害;所以现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

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运动的意思?因为新文化运动是主张教人把爱情扩充,不主张教人把爱情缩小。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变,必“五四”文学革命,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文/河西须进行思想启蒙,必须进行思想和文化的变革,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先声。

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并从1918年起改为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等人轮流编辑,鲁迅、周作人等人也给该刊撰稿。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思潮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思潮

5、莽原社:1925年4月在北京成立,因创办《莽原》 周刊而得名。 主要发起人韦素园、向培良等人,都是受到鲁迅指 导的文学青年。 6.未名社:1925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鲁迅,主要 成员有韦素园、 高长虹、李霁野等,以“率性而言,凭心而论,忠 于观世,望彼将来”为主旨。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外 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文学。
(二)文学争论 1. 与复古派的论争:文白之争、新旧文学之争。 2.与学衡派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 4.“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论争(问题与 主义之争)
三、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一)胡适的白话文学论和历史文学观 1.胡适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侧重文学语言形式 的变革。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 论》、《白话文学史》中表达了他的文学观念。认 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 一个时代的情感和工具。“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 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动工具替代死 的工具的革命。”(胡适,《逼上梁山》,《中国 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第10页)
7.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林如稷,成 员有陈祥鹤、冯志等。注重创作,侧重于内心世界 的挖掘,作品充满了苦闷、彷徨和伤感情绪。 8.沉钟社:1925年2月浅草社解散,同年秋原成员 陈祥鹤、冯志等汇集到北京重组的社团。注重翻译 和创作,广泛介绍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思潮和作 品,创作上写五四后觉醒但尚未突破个人生活圈子 的知识青年的悲凉心声,主要倾向忧郁和感伤的创 作。1934年解散。
主将: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傅斯年等 (都是学独秀:《敬告青年》,是新文化振聋发聩的宣言书。 《文学革命论》:新文学而新政治、新社会;要写平民、写实、 社会的文学,废除贵族、古典、山林的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阐释文学的进化论,提出白话文 取代文言文的号召。《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 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胡适主要侧重于 语言、形式等文学外部因素谈论文学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1.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主要内容: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双簧信》提出三大主义。

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3.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4.1921年1月,北京,文学研究会,创作,人生派或为人生文学5.语丝社,语丝文体,湖畔诗社,情诗闻名。

6.林纾,文言小说,《荆生》《妖梦》7.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8.学衡派。

提出,仓明国粹,融化新知9.章士钊《甲寅》10.《台湾日报》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

11.鲁迅,1918年5月《新青年》强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改造国民性问题。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标志者五四新文学创作伟大的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揭露了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吃人本质。

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的精神。

大胆的提出“从来如此,便对么”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呐喊。

12.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13.《野草》还对病态的社会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针砭和批判。

14.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前期的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和《而已集》15.王统照,美和爱来弥合缺陷,净化人说。

真正能够“冷静的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的卑锁的人生。

16.许钦文的《鼻涕阿二》,《惨雾》冷峻而沉重,为人民描述了一场乡村的惨酷场景。

《活鬼》嘲讽了旧中国乡村的小孩子娶打媳妇的风俗习惯。

17.蒋光赤代表作品《少年漂泊者》与《短裤党》等。

在中国文学史最早塑造了革命的形象。

18.1922年,台湾就开始出现新文学的小说创作、19.赖和,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也是称作“台湾的鲁迅”。

20.叶绍钧,《校长》《前途》《外国旗》《潘先生在难中》,表现了小市民知识分子的自私与猥琐。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历史渊源与外来影响自从鸦片战争打碎了清王朝老大帝国的沉沉昏梦之后,软弱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势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寻索富国强民的道路。

首先有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继之有戊戌变法,效法西方搞君主立宪;然后有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

但是,这些努力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1917年1月,由北大教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留美学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文章针对中国旧文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良文学的八项主张。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予以呼应。

接着,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来到《新青年》编辑部工作。

于是,一场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至此,中国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①“三界”革命的影响从1899年开始,梁启超陆续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口号,他所强调的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文学对国民精神的改造等主张对“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②“言文一致”的变革“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

实学不兴,是为无民。

”在1897年以后,裘廷梁、陈荣衮等维新人士从“启民”的角度相继提出了白话和文言统一的主张。

③“域外文学”的启迪以林纾为代表的外国文学翻译使中国作家明白了传统小说与外国小说之间在文体表达上的巨大差异,促使他们学习并思考西方文学的表现方式。

④社会结构的转型⑤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民族工业、尤其是印刷业的发展,为报刊的大量印刷、发行提供了现实的物质保障,报刊是现代文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晚清文学不仅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且在思想内容以至文学形式方面都为五四新文学的萌生做了必要的准备。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在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⑴政治方面: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识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文学主题与内容: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情绪,歌颂民主,人道,自由,表现出现代精神。

“民主,人道,自由”是当时的中心词,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方面:“个人观念”。

文学形式:语言上完全废除文言和僵化的,传统的文体,用白话写作。

文言和白话是历史的概念,各时代的文和白是不一样的。

文是写的,白是口头的。

每个时代的文和白是相对而言的。

此外白话文学不是从五四开始的。

诗经的“风”就是白话。

宋元以后,白话文学开始兴盛,宋话本小说,元曲,元杂剧更加白话化,明清演义体也用白话。

强调五四时期白语文学的功劳是强调五四将白话作为文学的正宗,排斥文言文学的正统地位。

诗和文都白话化。

结果带来文体的变化:传统诗和文是正宗,五四以后“四大文体”: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1]文学革命的意义: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新文学史1

新文学史1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填空题1、1915年由主编的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五四”文学革命发难于胡适1917年1月发表于《新青年》的一文,紧接着又在《新青年》同年2月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加以呼应。

3、1918年4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4、语丝社因《语丝》周刊而得名,年11月成立于,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和林语堂等人。

5、新月社最初是年由胡适、徐志摩等发起在成立的一个文化社交团体,后来以1926年副刊为阵地,形成了一个倡导格律体诗歌的新月诗派,以、徐志摩为主要代表。

6、年12月周作人发表,提出新文学应该以为本,而所谓人道主义则是“一种的人间本位主义”,确立了新文学的核心理念。

7、与语丝同时开展活动的还有在鲁迅指导下的,以青年作者为主要成员的、未名社,分别出版有《莽原》等刊物。

8、在五四文学革命“废文言兴白话”的洪流中,虽然之流也曾站出来发表了几篇文章,攻击白话文不过是“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却无法阻挡这一历史潮流,随着1919年400多家报刊采用白话后,北洋政府教育部也于年决定全国中小学使用白话语文教材。

9、文学研究会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

核心人物是郑振铎和。

10、创造社于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

其成员是当时的留日学生,以郭沫若、、郁达夫为核心,包括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11、文学革命倡导过程中,由化名为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汇集种种旧文人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由复信辩驳,都在《新青年》刊载出来,上演了著名的“双簧戏”,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12、“学衡派”以1922年1月在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的。

主要成员有、梅光迪和胡先骕等。

13、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还编印有《文学旬刊》和、《戏剧》月刊等。

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这要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有具体一例可观:就文学方面,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义:一曰:不作言之无物的文字;二曰:不作无病呻吟的文字;三曰:不用典;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不用套语烂调;六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七曰:不模仿古人;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文学革命的前奏: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早期进程(1)严复、林纾、裘廷梁的贡献。

严复思想解放的意义;林纾的翻译及其意义;晚清裘廷梁等人提倡白话文。

(2)梁启超等人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2,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1840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

第一次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思想“变革”成为可能。

(2)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文学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移师北京——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追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促发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其三、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3)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运动与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论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贵族文学,建立平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立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立社会文学。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将文学运动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文学革命展开的主要斗争:首先是钱玄同(王敬轩)与刘半农发表“双簧信”。

其次是批判“黑幕”、蝴蝶鸳鸯派等旧小说。

第1讲-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

第1讲-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

改版前后的《小说月报》 改版前后的《小说月报》
创造社
1921年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由留日 学生组成,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 学生组成,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 成仿吾、田汉等。创办《创造》季刊、 成仿吾、田汉等。创办《创造》季刊、《创作 周报》 创造日》 创造月刊》 洪水》 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奉行浪漫主 义,并受到当时新兴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的影 响,体现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艺术倾向 和美学追求。 和美学追求。
晚清的翻译
作为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最重要的输入 手段,晚清的翻译为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手段,晚清的翻译为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为新文化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新文化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严复致力于 西方思想著作的翻译, 西方思想著作的翻译,林纾则以翻译外国 小说闻名。 小说闻名。二者引领了晚清翻译和阅读的 风尚,成为新文化的先驱。 风尚,成为新文化的先驱。被康有为誉为 并世译才” “并世译才”。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讲 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
“文学革命”的背景—— 文学革命”的背景——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晚清白话文运动
晚清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 运动, 运动,文人作家以白话为文学创作的主 要载体,并创办大量白话报刊, 要载体,并创办大量白话报刊,实现了 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晚清白话文运动对 五四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部分主张 则在五四新文学中得到成功实践。 则在五四新文学中得到成功实践。
学衡派代表人物:胡先骕 学衡派代表人物:
),植物学 (1894-1968),植物学 ), 文学评论家。 家,文学评论家。江西新建 早年留学美国, 人。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 任教于东南大学。 任教于东南大学。1922年创 年创 学衡》杂志, 办《学衡》杂志,对新文化 运动提出不同看法, 运动提出不同看法,指责以 尝试集》 《尝试集》为代表的白话诗 仅为白话而非诗” “仅为白话而非诗”。是学 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学名词解释

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1]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

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

代表人物为当时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

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适应了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不可避免地转向了对封建文学的抨击。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了一根清晰的界碑。

它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和现代文学的开始。

这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的象征,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终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与众不同的里程碑:鲁迅。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思想统治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的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对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 *** 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第三,它打破了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与世界文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文学革命彻底改变了它对外国文化的态度。

它以极其开放的心态不断译介外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潮,形成了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潮流。

正是在这种文化引进的潮流中,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西方思想和理论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中国找到了流行的市场,不仅影响和建构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风格,也影响和建构了中国直到今天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愿景。

补充: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适应了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当前文学-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

中国当前文学-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抗战 革命历史 共和国成立 谍战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一)“历史纪实” 历史纪实” 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人物为题材进行 创作的作品 1、重大事件 、 电视剧有《井冈山》、《长征》、《雄关漫道》、 电视剧有《井冈山》 长征》 雄关漫道》 八路军》 新四军》 《八路军》、《新四军》。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一、三个概念 (二)红色经典
Company Logo

一、三个概念 (三)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 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是指20世纪 世纪90年 “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是指 世纪 年 代后期以来以崭新的观念和创作手法创作的、 代后期以来以崭新的观念和创作手法创作的、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它既是20世纪 世纪4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 它既是 世纪 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 自然延续,也是对红色经典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自然延续,也是对红色经典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三、主要类型 《我的兄弟叫顺溜》《雪豹》 我的兄弟叫顺溜》《雪豹》 》《雪豹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潜伏》(龙一)、《借枪》 (龙一) 潜伏》 龙一)、《借枪》 龙一) )、
Company Logo

三、主要类型 )、《 《风声》《风语》(麦家)、《锄奸》(石钟山) 风声》《风语》 麦家)、 锄奸》 石钟山) 》《风语

新文学革命和社团

新文学革命和社团

5.南国社 . 1922年成立于上海 , 年成立于上海, 年成立于上海 发起人田汉 《南国》半月刊 南国》 后来活动集中在戏 剧电影方面。 剧电影方面。
6.语丝社 . 1924年 11月因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 年 月因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 《语丝》周刊创刊于北京而得名。 语丝》周刊创刊于北京而得名。 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 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 孙伏园等。 孙伏园等。 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为新文学灌 注了现实关注意识, 注了现实关注意识, “语丝文体”: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 语丝文体 :
二、文学革命中的争论
双簧戏” 新文学阵营演出了一场 “双簧戏” 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 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汇集反对文学革 命的言论,写了《 命的言论,写了《给新青年编辑的一封 》,在 新青年》 卷 号 信》,在《新青年》4卷3号(1918.3) ) 上刊出 同时刊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将 同时刊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将 》, 反对文学革命的这些言论逐一驳斥。 反对文学革命的这些言论逐一驳斥。
陈独秀于1917年2月发表了《文学革命 年 月发表了 月发表了《 陈独秀于 论》,更为鲜明、坚定地提出了文学革 》,更为鲜明、 更为鲜明 命的主张。 命的主张。 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纲领,涉及了文学 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纲领, 的创作方法、平民化、 的创作方法、平民化、社会功能等同样 是本质性的问题 。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刊登在1917 胡适 《 文学改良刍议 》 刊登在 月出版的《 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5号上 月出版的 新青年》 卷 号上 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提出“一时代有 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提出“ 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论证 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 文学变革的必要性 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 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 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名词解释新文学革命

名词解释新文学革命

名词解释新文学革命
新文学革命是指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一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

这场文学革命,是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首先发起的。

陈独秀从从介绍西方文艺入手,竖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在这期间,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同时又是新文学革命的开创者。

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革命的进程相生相伴、同步进行。

在内容与形式,文学理论与创作主张、思想内核与精神气质等诸多方面也都兼具同一性。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在一批新文化人的领导变革主张中促进了中国文学的不断革新发展。

新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历史意义

新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历史意义

新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介绍外国文学。

成就:
1、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3、文学革命提出了小说,戏剧的地位,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

4、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破旧立新,在创作上显示了实绩。

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彻底反对旧文学的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
2、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3、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的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的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的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新文学革命
白话文运动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革命呈现重大发展。

首先是白话文席卷一切文化领域。

白话文创作、翻译的作品、白话文刊物大量出现,白话文学成了文学的正宗。

在此情况下,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确定白话为国语,国民学校中分期废除文言教科书。

白话文运动八十年文学革命与新思想启蒙运动
这时,社会改革、妇女解放、劳工神圣成了新文学的重要内容。

文学主张和文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如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指出,仅仅使用白话文,仅仅介绍新学说,不算是新文学,新文学应当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

随着新思潮的不断发展以及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涨,新文学革命逐步向“革命文学”变化。

共产主义文化思想对新文学运动的指导作用的进一步加强,文学主张中无产阶级思想因素也在增加。

这为创作原则、语言形式和创作实践确立了新方向,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革命意义鲁迅:革命文学革命文学的产生与倡导
新文学的创作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

诗歌从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突破了旧诗的格律限制。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1921年)是这种诗歌的奠基之作。

《女神》所显示的鲜明的时代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澎湃的感人力量,开启了一代诗风,对新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是最早出版的新诗集。

这些作品,在新诗的萌芽时期,对于打破旧诗的格律束缚,提倡用白话写诗,发生过极大的影响。

胡适诗选论胡适的尝试集胡适作品集
新文学的小说创作,最突出代表是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年)、《阿Q正传》(1921年)等。

《狂人日记》标志着新文学革命的伟大开端。

它借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悲惨事实,体现了广大人民反封建的正义要求。

《阿Q正传》描写了中国人的性格中自尊自慰自卑自欺的“精神胜利法”,深刻批判了中国国民性的某些弱点及其在中国社会前进中的消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意义鲁迅纪念馆鲁迅文集鲁迅作品目录论鲁迅
散文方面的代表是鲁迅和周作人的作品,此外瞿秋白的苏俄游记《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歌颂了十月革命,客观地介绍了苏俄各方面的情况。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革命瞿秋白作品集
新的文学流派五四后,纯文学社团纷纷涌现,产生了新的文学流派,较显著的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

文学研究会是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主张现实主义,认为文学要写实,要反映现实,反对无病呻吟的旧文学,反对颓废主义、唯美主义。

创造社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留日学生于1921年7月成立,提倡浪漫主义,主张“为艺术的艺术”,认为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反对功利主义。

1923年,郭沫若发表《我们的文学新运动》,要求在文学之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代表文学的激进要求。

新文学社团和流派复古派和新文学统一战线郁达夫与创造社
中国的戏剧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兴起了话剧运动,否定中国的旧剧,介绍西洋戏剧,探讨戏剧理论。

1921年5月,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民众戏剧社,出版了《戏剧》月刊,介绍新的戏剧理
论和艺术,对于戏剧运动的开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历史意义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