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对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探索优化绩效管理的途径:明确绩效管理的战略管理功能;员工参与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前期的准备;重视沟通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80年代末期时发展成熟,并且演变为一种全面评价企业效率、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方法,其对企业战略落实和未来发展的意义被国内外企业所认可。

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都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纷纷想通过绩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绩效。

但是多数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些浅尝辄止,有些流于形式,有些则不了了之。

对此,笔者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原因,并对如何优化绩效管理的途径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绩效管理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在增强其竞争能力方面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就其现状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

归结我国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绩效考核仍然被认为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一般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结果应用,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并且绩效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而绩效考核则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但在实践中的绩效管理往往走了形,许多企业不能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难以将绩效管理融合于管理过程。

2、绩效管理过程仍然被机械的套用一些企业看到别人在进行绩效管理取得了不错的绩效,自己企业也将别人的绩效管理体系拿来套用。

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不但没有提高企业的绩效,反而造成企业员工士气挫伤等一些问题,然后将绩效管理体系抛到九霄云外,以后只要提起绩效管理就会“谈虎色变”。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主要还是企业在运用绩效管理的时候没能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是机械式的照搬照抄别人的体系,这种模仿式的绩效管理不但难以提高企业绩效,反而成为考核人和被考核人的负担。

民营企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民营企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民营企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解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营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公司绩效1 研究背景中国的民营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由“家族企业”而来,在初创阶段,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极富竞争力和开创精神,对于各种机会的运用和把握也恰到好处。

然而,很多民营企业在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时却逐渐迷失了方向,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从此逐渐跌入发展的低谷,有的甚至销声匿迹了。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企业没有认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公司治理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民营企业该选择什么样的途径继续走下去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何克服民营企业内外交困的制约因素,特别是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是关系民营企业前途命运的问题。

其中,如何通过构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很多学者关心的问题。

2 研究设计2.1 研究假设(1) 股权集中度;在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往往表现为个人或者一个家族。

实际控制人往往在公司中担任重要职位,这样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利益就趋于民营上市公司的利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减少了委托代理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H1:民营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2:民营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2) 董事会结构;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是家族控制模式,监视会的功能往往被弱化,这样董事会的治理就显的尤为重要,增加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提升公司的绩效。

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医院每天 的现金 流量达 百万 元 , 流动 比率 、 动比率 均较高 , 其 速 此 时医院负债率可 以适 当高 些。●
【 主要参考文献 】
[ ] 秀荚 , 金 玲 . 国 西部 地 区 乡镇 负债 问题 研 究 [ 1张 刘 中 Mj北 京 : 人
民 出版 社 , (). 2)4 (
[ ]刘伟华 风险管理[ 北京 : 2 M] 中信 出版社 ,() 2)2 ( [ ] 慧敏 论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风险及 其控 制[_ 3马 1. 武汉理工大学学
报 ( 会 科 学版 )2 0 ( )7 — 1 社 ,0 1 6 :9 8
[ ] 慧敏 试论 负债 筹资风险及其防 范[]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 4马 1 院学报 ,03,7 4 :2 4 20 1 ( )4 — 4 [] 5 许仙 忠 现代 医院财务管理 的创新 思路 [ 中国卫生事 业管理 ,
雪பைடு நூலகம்
金 属非金 属类 2 9家、医药 生物 制 品类 3 4家 、电子 类 1 7
金在 医院资 金总额 中所 占比重过大而 给医院带来 的相应 的财 务风 险。 同时,医院实施负债经 营策略 时应 合理制定 出一个 负债 警戒 线 。企业 负债 是有限度 的, 根据不 同企业 的性质 , 对其资产 负债率 有不同的控制线。 由于 医院是卫 生事业 单位 , 对医院资产负债率更 应 严格控制 , 该比企业要低 一些 。并且 , 应 考虑到 我国 医院正 处于

2相关性分析 T b ’Q作 为被解释 变量 ;本文选 择 了公 司经营 涉及 的 ois n 通过 对表 2的分析 可 以得 出以下几 个结 论 ( ) : 1 我匡 行业 数 目作 为解释 变量衡量企 业多元化程 度 , 根据 国民经 民营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多元化程度负相关 其中 T bns o i'C

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研究作者:张聪波余佳琳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逐渐上升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与核心。

与此同时,企业不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科学进行指责分析、考核标准制定、合理选择考核信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一、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实行绩效考核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2/3,还有近1/3的中小企业未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考核的首要内容上,大概有3/4 的企业考核的内容是业绩; 13%的企业是态度; 9.6%的企业是技能;其余 2.1%的企业是劳动纪律。

在考核周期方面,根据调查显示,进行年度考核的企业占58.8%,进行半年考核的企业占27%,进行季度考核的企业占35.7%,进行月度考核的企业占63.1%,仅有一小部分企业进行日考核及周考核。

根据调查显示,有72.2%的企业建立了定期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只有67.3%的企业实行人员绩效考核,这其中大约还有一半的企业在执行上不严谨。

除此之外,考核结果也让人不敢恭维,据调查1044家实施人员绩效考核企业中,仅有18家企业认为考核效果“非常好”。

这说明对于企业而言,还需要在人员绩效考核工作上多下功夫。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企业还没有把人员绩效考核列为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且在实行这一制度的企业中还存在着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切实执行等问题存在。

二、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企业在资产总额、年销售额、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我国实行绩效考核的企业比例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我国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的经验较少,而且企业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我国企业绩效考核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重视程度不高、考核指标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缺乏对工作岗位职责分析的重视。

民营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绩 效评 价 是对 员工 的 个性 、习 惯 、资质 和态 度 ,以及 对企 业 的 和 培训 ,另一方 面企 业从 战略 目标 出 发 ,以企业 战 略为 导 向 ,制 定 出科 学 、规 范 、合理 的工 作任 务作 为企 业绩 效评 价 的依据 ,建立 绩
相 对 价值进 行 有组 织地 、系统地 实 事求 是 的评 价 。绩 效评 价作 为一 种 有效 的企业 人力 资源 管理 手段 ,在进行 评 价与 激励 员工 ,增 强企 业 活力 和 竞争 力 ,促进 企业 快速 发展和 提高 企业 市场 竞争 能力 等方 面发挥 着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是企 业 人力 资源 管理 的核 心所 在 。对 于 民营企 业 ,要 获得 人力 资 源管理 方 面的 优势 ,首先 必 须顺应 现 代人 力 资 源管理 的发展 趋势 ,利 用 自身 的优势 并 采取 相应 的有效 措 施加 强 人力 资 源管 理 。而 人力 资源 管理 的核 心是对 绩效 评 价进行 有 效管 理 ,从 而提 高 员工 的工 作积 极性 ,以达 到提 高企业 的绩效 的 目的 。 本 文 重点分 析 民 营企业 绩效 评价 管 理 中存在 的问题 ,并提 出相 应 的
工 的最终 评价 的方法 。在 企业 绩效评 价 具体操 作 时, 将 关键 事 件法 、 三维 评估 法 、因 素级评 法 、行 为锚定 等级 评 价法 要科 学合 理地 运 用
其 中 。而 绩效 评 价的 可靠性 是 指评 价方 法保 证收 集到 的员 工绩 效评 价数 据信 息 的稳定 性 和一致 性 。 因此 设计 与 实施 一个 科学 、有 效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管理智库 ・
民营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研究

Ab 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t h e ma r k e t e c o n o my , he t p e r f o r ma n c e ma n a g e me n t i s t h e c o r e l i n k o f t h e mo d e m e n t e r p i r s e h u ma n r e s o u r c e s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i s k e y t o i mp r o v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f o r t h e e n t e pr r is e . B u t a t p r e s e n t , he t s ma l l a n d me d i u m・ s i z e d p r i v te a e te n r p is r e i s n o t g o o d i n u s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ma n a g e me n t . T h e r e a r e ma n y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 By he t a n a l y s i s o f p iv r a t e e n t e pr r i s e s ’ c u r r e n t s i ua t t i o n a n d a c ua t l s u r v e y ,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 f o r wa r d h o w b e t t e r t o p l a n t h e s ma l l a n d me d i u m- s i z e d p r i v a t e e te n pr r i s e ’ S p e r f o r ma n c e ma n a g e me n t : t a k e c o r r e c t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b o u t he t p e r f o r ma n c e ma n a g e me t, n ma k e c l e a r g o a l o f p e r f o m a r n c e ma n a g e me n t , e s t a b l i s h a p e r f e c t s y s t e m o f i t , c u l t i v a t e t a l e n t s , nd a ma k e c o mf o r t a b l e a t mo s p h e r e .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绩效的比较研究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绩效的比较研究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绩效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数量不断扩大,企业类型也愈来愈多样化。

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最为突出。

这两种企业的绩效如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一、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企业绩效的基础。

以2018年数据为例,国内民营企业的税收贡献占全国比例达到了60.2%,而国有企业的税收贡献占比约为25%。

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税收贡献方面表现突出。

此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民营企业在创造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也优于国有企业。

二、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出效果。

民营企业通常采用相对灵活、快捷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变化调整管理策略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因此能够实现更好的经营绩效。

而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相对保守,因为存在政策层面的控制和限制,思维模式不够开放和灵活,缺乏创新性。

因此,在适应市场和创新方面不如民营企业。

三、技术创新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民营企业通常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技术资本,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而国有企业通常偏重资本运营,技术投入及技术研发的效率低下是问题,这也导致在技术方面不能与民营企业相比。

四、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占据重要位置。

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形象上都较弱,需要在市场竞争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成功。

国有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和形象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国有品牌在国家层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也因为领导者不能自由、独立地制定市场策略,难以提高销售和利润,其品牌效应的发挥程度受到较大限制,品牌推广的力度不如民营企业大。

总的来说,从经济效益、管理模式、技术创新和品牌效应四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各有长短,在不同角度下取得了不同的发展成果。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促进两种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吸取双方的长处,共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市场更加公平、公正、有序、规范发展的未来。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二 、我 国 中小 民营企 业 绩效 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
中小 民营 企业是 指有利于 满足社 会需要 ,增 加就业 ,符合 国家 产业政策 ,生产 经营规模属于 中小型 的私营企业 或 以私营 企业 为主体 的企业 ,在 我 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生活 中 占有 重要地 位 。其 规模相对 较小 ,因此常常 出现管理不 规范或不彻底 的情 况 。虽然越来 越多的 中小 民营企业 都注重于 绩效管理 并开始运 用 , 但从具体 实施的过程 及结果上 来看 ,其 绩效管理仍 存在许 . 多 问题 。 1 对 绩效 管理 的认 识不 足 许多 民营 中小 企业对 绩效管理 的认识 不足 ,单纯的认为 绩 三 改进 绩效 管 理的对 策 和建 议 效 管 理就 是 绩效 考 核 ,只要 绩 效考 核达 标 ,那 绩效 管理 就 相 绩 效管理 的 目的是提 高员 工的工 作积极 性 ,进 而有效 地 应 完成 。殊不知 ,绩效管理 是一个全面 的过程 ,其 内容应该 包 工作 ,促 进个人与企 业共 同的成 长 ,是一个双 赢的过程 。因此 括 绩效计 划制定 、绩效辅导 沟通、绩效 考核评价 、绩效结果 应 正确的管理手段和 方法十分必要 的。 用 、绩效 目标提升 等诸多环节 。考核只 是其实 的一 个环节 ,是 1 、正 确认 识绩 效考 核 与绩 效管 理 绩 效管理 问题 的结 果。而绩效 管理更多 关注 的是 整个过程 ,在 绩效考 核只是 绩效管理 的一 个环节 ,而绩效 管理 是一个 整 体。 民营企 业应充分认 识到绩效 管理 的整体性 ,把单一的企业 实施 的过程 中运用各种 方法手段 来激励员 工 ,提升全 员素质 , 共 同完成组织 目标 。 绩效考核转 变为对企业 整体 的绩效 管理 ,从增强企 业核心竞争 2 没有 清 晰 的关键 指 标 力 、实现 发展 战略 的高 度上来认 识绩效管理 ,通 过了解和检验 关 键绩效指标 ,又称KP Ke efr n e Idc tr 员工的绩效 、组织 的绩 效和考核结果 的反馈 ,提升 员工和企业 I( y P ro ma c n iao , KP ) ,是 通过对 组织 内部流程 的输入 端、输 出端的 关键参数 的整体绩效 ,以完成组 织 目标。 I 进 行设 置 、取 样 、计 算 、分 析 ,衡量 流程 绩 效 的一 种 目标 式 2 建 立一 套全 面 的绩效 管 理体 系 量化管理 指标 ,是把企 业的战略 目标分解为 可操作 的工作 目标 ( ) 管 理层 次方 面 。首先 ,以基层 为起 点 ,由基 层 部 门 1在 的工 具 ,是企 业 绩效 管理 的基 础 。管理 学 中存在着 “ 二八 定 的领导对其直 属下级进行 绩效考核 。其次 ,基层考核 之后则对 理” ,即8 %的价值是 由2 %的人 所创造 的 ,所 以在 企业 的绩 中层 部门继续 考核 。将 公司的管理层 到基层员工全面 纳入 公司 0 0 效管理 中 ,必须分 清主 次 ,抓住业 绩评 价这个 中心 ,分析 和衡 的整体考核体 系 ,做到公平 、公正 ,确保 公司的每一个 人力资 量 2 %的 关键性行 为指 标 。许多企 业并 没有对 这2 %的关 键性 源 组成要素都受 到监督和控 制 ,每个 工作岗位都受到 约束和规 0 0 指 标进行 归纳 、总 结 、研究 ,也就是说 其 中心指 标不 明确 ,因 范 ,每个员工 的行 为都受到 调整个激励 ,有 助于公司 的 良性发 而 管理 的方 向不 明确 ,导致 本末倒置 、事倍功半情 况 出现 。更 展 。 ( )在 管理 内容 方 面 。首 先 ,要 有 合适 的考 核 方 法 ,如 2 有 甚者把 一些非 关键的 因素 等 同于 关键 因素一样 看待 。例 如 , I 6 度考核法 等 ,根据其来衡量员工 的绩效效 果。 对企 业的安 全事故 ,售 后服务 与迟到早退 ,卫生达 标等情 况一 KP 指标法 、3 0 样 看待 ,这必 然会造 成绩效管理 的效果 不理想 ,而产生结果 的 其次是 要科学 的设置 考核指标 ,指标必须是客观 的、公正 的、 偏差 。 可衡量 的。通过考 核使企业管理 者更加认清被考 核者知识 、技 3 、绩效 管 理的 目标 认 识不 清

2024年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对策

2024年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对策

2024年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

然而,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民营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知不足,往往将其视为简单的奖惩制度,而忽略了绩效管理在提升组织效率、激发员工潜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

最后,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机制,使得员工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理解不足,难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提升工作效率。

二、绩效管理体系构建针对绩效管理现状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构建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首先,要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原则,强调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紧密结合,确保绩效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制定绩效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与沟通、绩效评价与反馈等环节,确保绩效管理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协同作战的局面。

三、目标设定与指标选择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目标设定与指标选择是关键环节。

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环境,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这些目标应具有挑战性、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绩效指标,以量化或定性的方式反映员工在各个工作领域的表现。

指标的选择应注重全面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四、绩效沟通与反馈机制绩效沟通与反馈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改进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绩效沟通渠道,确保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信息畅通。

这包括定期的绩效面谈、员工座谈会等形式,以便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问题和需求。

其次,要重视绩效反馈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及时将评价结果告知员工,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通过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激发其工作动力,提高绩效水平。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 民营企 业 绩效 管理存 在 的 问题
法 实 现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的 人 员 信 息 反 馈 机 制 和 人 员 行 为 的激 励 机 制 ,最 终 导 致 绩 效 管 理 工 作 的失 败 。
足 、 才 匮乏 等 。 而从 目前 情 况 来 看 , 人 民营 21 对 绩 效 管 理 实 施 目的 不 明 确 . 企 业 的绩 效 管 理 不 完 善 是制 约 企 业 发 展 的
营企 业 绩 效 管理 存 在 的 问题 及 民营 企 业 绩 效 管 理 中应 注 意 问题 做 了相 关探 讨 。
关 键 词 民营 企 业 绩 效管 理 激 励
中 图分 类 号 F 7 .4 2 92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改 革 开放 以来 . 我 国 民 营 企 业 得 到 了 总 之 .绩 效 管理 的最 终 目标是 充 分 开 发 和 未 来 的 发 展 和 变 化 。这 种 考 核 方 法 大 多 表 长 足 的 发 展 . 我 国 经 济 的发 展 、 民生 活 利 用 每 个 员 工 的 资 源 来 提 高 组 织 绩 效 , 现 为 静 态 的 .而 不 是 根 据 新 形 式 需 要 而 动 为 人 即

企业 管 理者 不清 楚 通 过 这 个 管 理 T具 24 绩 效 管 理 随意 性 强 . 受 到 家 长 式 领 导 风格 影 响 .在 具 体 的
个 重 大 问 题 。 因此 , 我 国民 营企业绩 效 想 得 到 什 么 , 心 思 想 与 目的 不 明 确 。 多 对 核 大
冲击 。 实践 证 明 . 高 企 业 绩 效 的有 效 途 径 22 高 层 管 理 者 素 质 不 高 。 响 了 绩 效 管 果 不 满 或 是 对 评 估 系 统有 意 见 .也 都 不 大 提 . 影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比较研究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比较研究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比较研究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两个重要的经济主体,它们在市场中拥有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围绕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比较研究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差异在中国的市场中,国有企业通常是政府部门负责的企业,其管理层次较为复杂,不利于快速决策和行动。

而民营企业通常是由私人或私人企业家创办的,其管理层次相对简单,可以实现快速决策和灵活运营。

因此,从企业的管理层面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异很大。

另外,在企业经济方面,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追求规模化经营,以求稳定发展;而民营企业更注重经营效益,更容易迅速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因此,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在经营策略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比较从经济指标来看,民营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一般要比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更好。

然而,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济指标差异不是非常大,有的经济指标甚至是相似的。

例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近几年的趋势上也较为相似。

然而,在具体经营实践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差异却非常明显。

研究表明,在战略经营方面,民营企业更加勇于尝试新业务模式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而国有企业则更多地注重稳定性与长期战略。

在企业管理方面,民营企业更加灵活和自由,能够快速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并且可以更好地运用市场营销技巧,而国有企业则更加注重政策的支持和扶持。

三、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互补性从中国的市场环境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着必需的互补性。

一方面,国有企业在资源、资金、高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其品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也较大,对于国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城市化和服务业方面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也是目前中国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制造业等领域的主角,对于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民生事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建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角色。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绩效考核是对企业目标完成情况和员工工作业绩的评价,是对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及员工个体能力的衡量。

既能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竞争力。

二、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绩效考核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一致,确保员工的工作聚焦于企业的核心任务和关键业绩。

2. 公平公正原则:考核标准应公平、公正、透明,避免主观评价和任意扣分,确保员工的权益和公平竞争机会。

3. 多元评价原则:绩效考核不宜仅以业绩为唯一标准,还应考量员工的潜力、能力和行为等因素,促进全员素质的提升。

4. 激励导向原则:考核结果应与薪酬、晋升、培训等激励机制相衔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1. 业绩指标(1)财务指标:如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2)质量指标:如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等,体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3)创新指标:如新产品研发数量、专利申请数等,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能力指标(1)岗位能力指标: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岗位能力指标,如销售额完成率、客户拓展率等。

(2)团队合作指标:考核员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项目组协作效果、团队沟通协作等。

(3)学习能力指标:反映员工学习和适应新知识的能力,如参加培训的次数、培训成绩等。

四、绩效考核的执行过程1. 设定考核周期: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和业务周期,设置适当的考核周期,一般以年度为主,可以结合季度或月度进行中期评估。

2. 阶段性评估:根据设定的绩效指标和权重,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目标。

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科技信息
莪 国民营企 业绩效管理 巾存在昀相 关问题及对策
石 家庄 经济 民营企业推行绩 效管理 对于提 高企 业的管理 水平 , 实现企业 的整 体 目标有 着极 其重要 的意义。 当前我 国民营企业 的绩 效管理 尚处于稳 定发展 阶段 , 存在 着许 多问题 , 严重影 响 了企业的 经济效益。本 文通过 对我 国民营企业绩效 管理存 在问题的分析 , 结合 当前 实际提 出了完善 民营企业绩 效管理 的相 关对策。 [ 关键词 ] 民营企业 绩效管理 绩效体 系


引 言
2 O 世纪 8 0 年代 以来 , 绩效 管理作为一种先进 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 法在我 国逐渐 成为一 个非常 流行 的概念 , 被应用 到机关 团体 、 事业单 位、 企业 等的管理 中。 自绩效管理 在我 国大 中型企业 中推 行以来 已取 得 了一定 的成绩 , 但在 民营企业 的管理运用 中仍 存在一定 问题 。为适 应 国际社会发展水平 , 提高企业 的整体实力 , 促进 民营企业在资 源约束 条件下更 好的发展 , 绩 效管理需 要在 民营企业 的管理 中推行并不断 的 完善 。 二、 绩效 管理 的相关概念 对 于绩效管 理的研究 自2 0 世纪 8 O 年代 以来经历 了三个 阶段 , 随着 时间的发展 , 对绩 效管理关 注度不断提升 , 对此研究 的学者逐步 增多 , 使得绩效 管理 的研究 由起步 阶段发展 到了理论 总结 阶段 。 关 于绩 效 管理 的研究 层 出不 穷 , 因而 关 于绩效 管理 的定 义有 很 多。付亚和认 为 , 绩效管 理是一种方法 , 是提高组织 、 团 队和个 人潜能 进 而使组织成 功的管理方法 ; 方振邦认 为是一种 手段及过程 , 是确保 员工工作与组织 目标保持一致 的手段及过程0 。综 合上述学者的观点 , 结合 自己的理解和研 究 , 本文认 为民营企业 的绩效管理 是一种不 同于 其他企业 的员工评估 制度 , 通过计 划绩效 、 评 价绩效 、 反 馈绩效三个 要 素, 引导 组织 、 团体 、 个人不断完 善 自己的行 为 , 以提升工 作效能 , 实 现 高校战略 目标 。 三、 我 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 中存在的 问题 l 、 计划绩效有待改善 , 绩 效管理 目标不 明确 , 相关人 员对绩 效管理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民营企 业绩效管 理的根本 目标是为 了通 过采取一些 措施 , 提高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 , 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 进而实现整体 目标。绩效管理 的 目的不在 于考核 的结果 , 而在于绩 效考核评价 的过程及考 核后的激 励 作用 。部分 民营企业把 绩效管理等 同于绩效考 核 , 使得绩 效考核流 于形式 , 未能起 到监督 激励作 用。 2 、 绩效评价机 制不完善 , 考核主体单 一 、 周期设 置不合 理 、 方法不 完善 绩效考核的主体是指对员工进行考 核的人。为实现考核结果 的客 观、 科学 , 考 核的主体应 多元化 , 要 包括企业直接 管理者 、 同事 、 员工本 人、 客户 等。然而 , 当前 我 国民营企业偏重 于以企业直接 管理者 、 客户 为主体 , 而忽视 同事 及员工本 人的评价 。这就 使得员 工的绩效评 价过 于片 面 , 主观性过强 。直接管 理者 由于工作 的繁忙对 员工的 了解 不够 全面 , 一些员工 为了获得较高 的评价 , 一 味的迎合客 户的要求 , 影响了 考核 的效果 。 目 前 我国部分企业 的绩效考 核一般为 一年一次 , 考核 的时间基本 固定 。而从绩效 考核作用来看 , 不 同的考 核需要 的时间不 同。对 于任 务绩效 , 在任务完成后考核能够起到更好地效果 。 3 、 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不健全 ,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合理 绩 效考核结果 的反馈和应 用是绩效管 理成功 的环节之一 。然而 , 当前我 国许 多民营企业不 注重对绩效 考核结果 的反馈和利用 , 考核结 果仅停 留在 与员工 的工 资薪金挂钩 的层面 。对员 工的激励 内容单一 , 缺乏层次性 , 资质深 的员工与年轻 的员工 的奖励 机制相 同, 对考核结果 不理想 的员 工缺乏发展 指导及培训 等。这些现象 的存在 , 导致 民营企 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四、 完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对策 1 、 明确绩效管理的 目标 , 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人”的因素联系得越发紧密。

现代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竞争。

因此,人们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日益重视,许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国外研究者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八十年代后半期和九十年代早期,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绩效管理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

近年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们也越来越重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开始构建适合本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

然而实施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具体实践中,反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严重地妨碍和削弱了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

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企业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又不清楚如何实施正确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在中国却犹如一座围城,城外的企业如饥似渴地祈求这幅灵丹妙药,而城内的企业却对药效信心渐失。

根据对国内众多企业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绩效管理确实会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由于企业基础和文化氛围的不同,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

如上所述,对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到底要不要实施绩效管理体系、如何摆脱历史原因对中小民营企业管理的影响、如何实施绩效管理、如何解决在实施绩效管理时的种种问题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

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及对策

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及对策
进 入 我 国 和 企 业 国 际 化 战 略 的 实 施 , 文化 成为企业管理中 不 可 忽 视 的 问 题 , 面对这样一个宏 沟通问题日益显现 , 解决之道还 在 于 更 加 开 放 的 企 业 文 化 体 系 的 建 立 。 管 理 人 观的问题 , 员跨文化沟通技巧的提 高 , 开放的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学习和创新 开放必然要求宽 容 地 对 待 外 来 事 物 和 新 事 物 , 要求 的持续倡导和支持 , 不 断 更 新 观 念, 建 立 符 合 企 业 特 色 的 文 化, 企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 识 , 所以民营企业要向持续学习型组织转化 。 制定出适 合 企 业 的 考 核 方 法 。 绩 效 考 核 的 方 法 包 括 平 衡 计 分 2. 、 关键指标法 、 量表考绩法 、 交替排序法 、 全视 角 考 核 法 ) 卡、 3 6 0 度考核 ( 强制分布法 、 关键事件法等 。 这些方 法 各 有 优 点 和 缺 点 , 要结合企业自 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 或单一或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进行考核 。 明白沟通是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特点 。 沟通对绩效考核的作 用 3. 十分重要 。 在设定绩效目标时 , 管理 者 需 要 同 员 工 沟 通 , 双方就目标达 绩效目标制定以后 , 管理者要 做 的 工 作 是 如 何 帮 助 员 工 实 现 目 成一致 ; 标的问题 。 管理者要发挥 自 己 的 作 用 和 影 响 力 , 努力帮助员工排除障 不断辅导员工改进和提高业绩, 帮助 碍和提供帮助 。 与员工做好沟通 、 经验和技能, 使绩效目标朝积极的方 员工获得完成工作所必须的知识 、 向发展 ; 在绩效考核结束 后 , 管 理 者 还 需 要 同 员 工 进 行 一 次 沟 通, 通过 长处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 短 沟通让员工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 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克服 。 这样不 但 使 员 工 在 以 后 的 工 作 中 更 有 目 的性 , 而且可以有效的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 完善考核流程和注重考核后的工作 。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在 人 4. 是绩效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力资源管理运行层面上的具体实施 , 绩效考核的效果直接关系着绩效 管 理 的 成 败 。 目 前 在 相 当 多 的 企 业 中 但 对 考 核 后 得 到 的 数 据、 信息缺乏研 普遍存在只重 视 考 核 工 作 本 身 , 究 。 与员工之间针对考核 的 结 果 缺 乏 有 效 沟 通 , 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 的效果 , 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 要解决 这 个 问 题 , 必须要重构整个绩效考 转变考核者与考 核 对 象 的 观 念 。 绩 效 考 核 重 心 不 在 “ 考” 而在 核流程 , , 于“ 核” 即考核工作完 成 之 后 如 何 对 待 和 利 用 考 核 得 到 的 信 息 。 绩 效 考核流程是一 个 不 断 反 馈 、 循 环 的 过 程, 整个过程均需不断调试和修 确保考核的信度和维度 , 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 正, 考核周期系统化 。 日常考核与月度 、 季度 、 年度考核有机结合 起 5. 来 。 注意加强平时考核 , 不能忽视平时绩效考核对企业员工工作评价 的作用 。 为了切实发挥目 标 管 理 导 向 的 绩 效 考 核 制 度 的 效 果 , 年度总 评除了给予员工合理的 绩 效 评 价 之 外 , 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员工的工作 建议其应接受的训练及发展目标 , 以便有效地提高 其 成果与工作能力 , 工作能力与发展潜能 。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 6. 6. 1 制定完善的岗位说 明 书 。 员 工 需 要 得 到 一 种 科 学 合 理 公 正 的 评价和认可 , 否则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很 难 得 到 维 持 和 提 高 , 优胜略汰的 竞争环境也形成不了 。 因 此 , 企 业 应 通 过 用 调 查 问 卷、 访 谈 等 方 法, 加 强与各主管和员工之间 的 沟 通 和 理 解 , 在企业中为每一个员工作出岗 位说明书 , 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 与 职 责 有 十 分 明 确 的 认 识 , 也使员 工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 , 从而接受考核 。 6. 2 要提炼出关键指标进行考核 。 一个岗位的考核指 标 可 能 很 多 , 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工作 分 析 的 结 果 进 行 判 断 , 哪些是关键的指标和哪 些是一般的指标 。 所以在对考核指标的把握上 ( 上转第 6 8页)

民营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的问题研究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在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对战略性绩效管理认识不足、战略性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战略性绩效管理指标设置不科学和缺乏畅通的绩效沟通和反馈渠道等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在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结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绩效沟通和反馈机制的健全上做出努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pdca理论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021-01随着企业管理向战略管理阶段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战略性绩效管理日益成为连接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这一企业战略性资源的纽带,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实现效益和效率两个有效性的关键。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先天性缺陷,在战略性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措施,以促进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战略性绩效管理理论概述(一)战略性绩效管理涵义战略性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闭合式循环。

通过这个良性循环过程,管理者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不断改进员工、团队和组织绩效水平,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与绩效管理相比,战略性绩效管理更着重于团队绩效与组织绩效一体化导向,着重于长期绩效导向和竞争优势导向,关注焦点集中在组织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上。

(二)战略性绩效管理作用一是有利于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

它能让管理者将最明确的信息和责任传递给员工,有利于员工充分体会到战略性绩效管理对自己的近期和长远发展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有利于管理者了解员工情况。

它能让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层级员工的工作绩效,发现实际工作与期望目标的差距。

三是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

它能将员工的工作目标同部门的目标、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绩效管理

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绩效管理
人 。最后是对公 司解散后 的法律后果应该 一并作 出裁决 ,因为 危机 ,所 以应在公司解散判决 的同时一并作 出特别清算 的裁决 ,
从而加强法律对此规定 的可操作性 。
【 黄 权伟 .化解 公 司僵 局的有 效途径探 析卟 2 】
商业时代 ,
益相关 ,因此在解散诉讼 中应该将其他 股东或者董 事列 为第三 2 0 。 (2 . 0 6 2 ) [ 郭文婧 .我 国新公 司法 中的公 司僵局 处理 制度评析U. 3 】 】 [傅 明.如何破解公 司僵局 口.上海 国资 ,2 0 . 4 】 ] 06
( )人才引进机制不合理 二
大部分 民营企业是劳 动密集型 的企业 ,吸纳 了大量 的劳动
年子女2 . 0 %在本企业做管理 工作 ,1 .%负责购销 。家族企业 力资源 , 静态 的角度来 看 ,劳动力 资源数量多 , 3 38 从 但是素质却 “ 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 ” ,公 司治理结构在一段 时问内显得 不高 ,没有 真正达到企业 发展所必须 的要求 ;民营企业招一般 简单 ,但也埋 下了隐患 。在企业做大 后 ,原先靠亲情 维系起来 员工时存在着 只讲求忠诚 而非表现 的现象 ,只要你在企业 中对 的不 明晰的产权 如果处 理不 当,有可 能引发 内部争权 夺利 ,不 老板忠诚 , 对企 业忠诚 , 就得到任用 ,至 于你有没有才 ,工 你 少家族企业 内部人 才缺 乏却 又不愿意 管理 权旁落 ,因此 民营企 作能力怎么样 ,则是次要 问题 ;在 民营企业 中,普遍存在着狭
20 126期 0 8年第 3 ) ( 总第 1 期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ODERN ENTERP S RI E CU【TURE l
NO_6. 0 3 2 08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兴起和壮大对于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绩效评价标准不清晰在民营企业中,绩效评价标准通常不够明确,导致员工对于自身的绩效要求不清晰,也不知道如何去衡量自己的绩效。

这样一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绩效表现。

2. 绩效考核不公平在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很容易出现人情和关系的影响,导致绩效考核不公平。

一些员工可能因为个人关系或者其他原因而获得不公平的评价,这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士气,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

3. 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一些民营企业中,绩效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相关的规定和流程都未能完善,导致绩效管理无法有效地开展。

这样一来,企业就很难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激励,也会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和竞争力。

4. 绩效管理与员工薪酬挂钩不明在一些民营企业中,绩效管理与员工的薪酬挂钩并不明确,员工可能无法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绩效表现是否与薪酬挂钩,这就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也影响企业整体的绩效表现。

5. 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激励机制一些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员工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这就会削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

二、解决建议1. 明确绩效评价标准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应该明确绩效评价标准,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要求,以便能够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减少人情和关系的影响,让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下获得应有的绩效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需要重视绩效管理问题,不断完善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

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

产经 济与城市商业 地产 。
5 9
山东 财政 学 院学报
21 0 1年
机 制 、 立 了所有权 与 经营权 分 离 的产 权 明晰 的现代企 业 制度 、 建 以高 年薪 的方式 聘 用具 有 专 业 能力 的职 业 经 理人 、 四委会 及各 专 门委员会 设立 和运 转完 善 的有 效 制约 的 内部 治理 结构 的 民营企业 绩效 也越 高 。于健 南 和 石本 仁 以 20 06年沪 深两 市 15家上 市家族 企业 为研 究样 本 , 1 运用 因子 回归 分 析 法研 究 了上 市家 族 企 业公 司治 理 与绩效 的关 系 , 现家 族控 制力 、 发 高管 薪酬 、 总经 理控 制力 与上 市家族 公 司业绩 之 间存 在 着显 著 的正相 关关 系 , 不存 在最 优 的家族 持股 比例 。 陈凌和鲁 莉 劫 利 用浙 江 省制 造业 民营 企业 调研 数 据 , 非 上 市的 且 对 中小 型家 族企 业与 非家族 企业 的绩 效进 行 了 比较 , 研究 发 现在 控制 了其他 变 量后 , 家族 企业 的绩 效 高 于非 家 族企 业 , 而在 家族企业 中 , 裙带 关 系对绩 效有 显著 的损 害 , 并且 一把 手 的受教 育水 平与 绩效 正相 关 。杨 龙 志和 朱世 平 根 据对 浙江地 区家族企 业 的抽样 调查 实证研 究 , 出一 系列 结 沦 : 得 家族 企 业 融人 外 部资 本 和管 理 资 源都存 在一 个追 求短 期销 售绩 效 的倾 向 ; 非上 市 中小 家族 企 业 并不 存 在 “ 股 独 大 ” 一 问题 , 而是 具 有 “ 股 独 一 大” 势 ; 族企 业股权 分 割清 晰能显 著提 高企 业 绩 效 ; 优 家 家族 企 业外 部 顾 问 的 “ 正性 效 率 ” 公 的提 高显 著 大 于 “ 用 性效 率” 适 的降低 , 家族 企业 的治 理效率 将得 到改 善 。汤小华 的研 究 则 表 明 , 族企 业 中契约 治理 强 度 家 与公 司绩效 呈显 著 的正相关 , 系治 理强 度与公 司绩 效呈 显著 负相 关 , 司规 模与 经营绩 效呈 显著 正相 关 , 关 公 家 族 持股 比例 与公 司绩 效呈 正相关 , 不显 著 。 但 新 阶段 研究 民营企业 治理结 构 与企业 绩效关 系对于 民营企业 合 理 选择 治 理 模式 仍 然 具 有必 要 性 。尽 管 国 内许 多研 究者 基于 中 国现实研 究 了 民营企业 治理结 构 与企 业 绩效 的关 系 , 出 了许 多 有 益 的结 论 , 是 仍 得 但 然 存在 着 民营企业 样 本较小 、 盖范 围较 窄和企 业治 理模 式 分类 不 清 的情 况 , 文 试 图在 这 些 方 面有 所 突 破 覆 本 和创新 , 首先 在 大样本 情况 下根 据 民营企业 治理 特点 对企 业模 式 进行 分 类 , 在此 基 础 上探 讨 不 同类 型 民营 企 业 治理模 式 对企业 绩效 的影 响 , 以期 为 民营企业 合理 选择 治理模 式提 供有 益 的借鉴 。

民营煤矿绩效管理方案

民营煤矿绩效管理方案

民营煤矿绩效管理方案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煤矿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煤矿绩效成为了煤矿经营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就民营煤矿绩效管理方案进行探讨。

1. 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目标、确定绩效指标、开展评估、提高绩效为目的进行的管理活动。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及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良好的绩效管理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生产效率,更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绩效。

2. 民营煤矿绩效管理的现状民营煤矿是指非国有企业的煤矿,是当前我国煤炭市场的主要经营主体。

但由于民营煤矿的特殊性,在管理方面常常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销售管理不善导致产销不衡,人工成本过高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绩效和发展。

3. 民营煤矿绩效管理的对策3.1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要想有效地管理民营煤矿的绩效,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包括目标制定、绩效指标设定、绩效评估及考核、绩效改进四个阶段。

通过制定目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开展全员绩效评估,及时调整绩效计划和管理策略等方式来提高绩效。

3.2 加强销售管理销售是煤炭行业最关键的环节。

民营煤矿要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必须要提高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

要针对性地对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销售方案,在销售合同上进行约束,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等方法来提高销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更好的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产销不衡情况的出现。

3.3 控制人工成本煤矿生产关键之一是要控制人工成本,优化生产流程。

针对目前人力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通过提高员工技能培训、强化工作分配和流程,缩短生产周期等方式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员工福利,保障员工权益。

3.4 引进先进技术煤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要引进和应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张佑林(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摘 要]目前困扰民营企业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产品,也不是市场,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许多民营企业都在探索提高和改善其绩效的有效途径,因此,绩效管理成为一个倍受管理学家关注的课题。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是进行绩效管理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如何设计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系统,对很多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重大的课题。

据此笔者就绩效管理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一、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一)企业的愿望、战略目标不具有可行性企业的愿望和战略是企业前进的方向盘和发动机。

如果企业没有凝聚员工的愿望,战略不够明晰并且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也就无法建立。

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都把经营的着眼点放在企业的短期目标上,没有完善的、稳定的发展战略,缺少长期计划目标,即便是短期目标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从绩效管理的持续性上看,绩效计划很难建立,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也难以确定,许多民营企业只能以出勤率等简单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二)业主或经营者缺乏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由于民营企业业主或经营者管理理念和知识视野的限制,有些人认为绩效管理是耗时费力,甚至有人认为绩效管理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是一种无效劳动,搞不好还会影响组织氛围,所以有些企业干脆就不搞绩效管理,需要强调的是,民营企业要想从经验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必须实施绩效管理。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是企业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绩效管理是保证战略的实施、评价、反馈的最有效的工具。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要想长寿,就必须具有抵御风险、防止衰老的能力,但是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却未老先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业主或经营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

(三)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脱节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强调的是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并以实现企业战略为终极目标。

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短期的绩效水平,而且还考虑赢得未来的非财务指标。

从整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还仅仅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

企业的绩效测评是围绕企业的年度预算和运营建立的,鼓励是短期的、局部的和战术性的行为,而且民营企业的绩效评价侧重于单一企业或单个职能部门的评价,不注重供应链之间整体绩效衡量。

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民营企业缺乏工作分析,或工作分析没有能够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些根本的特征,如民营企业主“创业家精神”的发挥;环境变迁的应变能力强;活用外部技术资源;充分运用网络关系,调节所需要经营资源;把握各种投资机会以分散风险;引入了大量现代化管理理论的经验,如柔性管理、弹性管理、全球战略、知识管理、跨文化管理、企业再造工程等。

由于传统思维定势没从根本清除,使制度的执行不伦不类,思想跟不上去了,管理不利,甚至增加的管理成本远远高于带来的效益,非系统、非业绩、非因地制宜、非人本、金钱激励思维等问题突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拿来主义现象突出企业的管理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发展阶段、战略目标、员工知识、技能、能力等。

不顾企业自身特点,盲目模仿、沿用其他企业管理实践只能导致水土不服。

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可能帮助该企业创造价值,但却不一定能帮助另一个企业创造价值。

即使两家企业生产同一产品或提供同一服务、处于同一区域内、员工说同一语言或方言,两家企业肯定会存在差别。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实行“拿来主义”,如把别的企业(尤其是绩效优秀的跨国公司)的绩效管理表格和绩效评估打分方法拿来,或稍做修改、或原本照搬,即在本企业推行。

尤其是目前流行的所谓“最佳实践”大行其道,加之不少咨询公司推波助澜,使不少急于提高企业绩效而又不知从何入手的管理者们纷纷仿效,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殊不知,在管理中没有“最佳的实践”,只有“最契合”的实践。

同样,在绩效管理中,只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战略和经营目标、价值观、企业文化等进行充分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能解决本企业绩效问题的千金妙方。

(二)重员工个人绩效管理,忽视企业整体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主旨是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达成,其手段是通过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从而带动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

然而,在管理的现实中,管理者们往往是本末倒置。

他们多关注于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轻视、甚至忽视企业整体绩效的管理。

其实,企业整体绩效管理才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员工的绩效管理是工具和过程。

某饮料企业原仅考核员工的个人业绩,没有从企业整体业绩方面入手,结果显而易见:员工绩效好不能带来企业绩效优异。

高绩效的企业往往设有绩效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亲自领导,其成员包括企划、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他们的任务是确保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能层层分解到员工个人,使员工的工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不仅管理员工的绩效,而且使团队、部门、企业整体的绩效有机地联系起来,得到很好地管理。

(三)片面追求考核指标量化绩效衡量的指标最好要可量化,避免评估者主观的偏差,本来是好事。

然而,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不走极端。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去,对于企业和员工的绩效没有评估,或即使有评估,也是依据主观判断为主,人为因素占很大份量。

在西方管理理念引入中国后,企业管理者们认识到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的弊端,转而追求一切衡量指标皆可量・55・化。

实际上,并非一切绩效衡量指标都需量化,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切皆要可衡量的想法最多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想法。

一味追求衡量指标量化暴露了中国企业中管理人员因为文化的因素不愿直面员工,尤其是绩差员工,不愿提供负面反馈意见的思想。

同时,一味追求所有指标可量化还反映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对中层管理人员执行绩效考核的能力的不信任的心态。

不少民营企业老总对下属缺乏信心,有的甚至怀疑主管人员的判断能力。

所以,他们希望所有衡量指标都能量化,最好通过系统软件即可生成考核结果。

(四)忽略绩效反馈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因此,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绩效反馈相对是一更重要的一环。

忽略绩效反馈环节,把绩效管理静止化地对待的思维和实践对企业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杀伤力极大。

员工个人绩效好坏决定了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

并非在员工绩效出现问题时才需要绩效反馈。

员工有清楚的绩效目标并经常收到反馈时才能做得最好。

只有持续地提高和改进员工的个人绩效,才能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按造既定的工作目标和标准执行日常工作,有无偏离预订轨道?管理人员有责任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对此进行跟踪,发现绩效问题应立即向员工提出,同员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为改进员工的绩效水平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及时、具体、频繁的反馈能帮助员工保持良好的绩效水准并改进绩效以达到企业的要求。

如改善影响员工发挥个人才能的环境、提供培训和辅导、提供工作设备支持等,以协助员工克服绩效障碍、提高工作技能、增强工作信心,从而最终达成或超越既定工作目标。

如上所述,在不少企业中,有效的绩效反馈不仅被忽视,而且是被有意的忽视或避开。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面子,人们多愿当面说好话,提供负面的反馈意见对于提供者和接受者来说都是件尴尬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一方面建立开放、坦诚、对事不对人的绩效文化,还应该给管理人员提供有关绩效反馈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提供绩效反馈意见的技能,更好地面对绩效有问题的员工。

(五)考核过于频繁既然绩效如此重要,管理人员关注绩效考核本不应该受到指责。

但是,事物往往过犹不及。

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希望每月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

其实,无论绩效管理抑或绩效考核,管理人员都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时间是最宝贵、最稀缺的管理资源。

过于频繁的考核弊大于利。

第一,如若严格执行,势必加大管理成本;第二,在管理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过于频繁的考核必定导致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

其最好的结果是没有带来任何正面的结果,其最坏的结果是使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变成管理人员不愿从事、员工认为毫无意义的管理官僚主义和管理笑话。

(六)考核过程缺失公平,极易造成内部动荡人际关系的复杂,使更多的实施考核者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公平性显得很难保证,毕竟企业内部掌控的资源远远大于外来者,所以在考核利益上更倾向于企业内部。

同工不同酬,同职不同薪的现象太普遍了,本来在薪资体系上的设计就不合理,加之绩效考核又不公平,岂有不动荡之理。

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绩效考核的难度更大,如果盲目想当然地去实施绩效考核,可能以身试火的灾难会降临到实施者身上。

我们只是夸大了绩效考核的难度而已,把它比拟成外表似火般不可接近。

但从企业最高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如果民营企业内部要实现加速发展,就要大力激发员工的内驱力,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激引爆内激,实施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三、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改进措施的建议建议之一:首先,管理者要帮助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和策略,并将自己的绩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等结合。

在设定目标时,要将企业的愿望与战略转播到组织中,让公司的员工都了解到自己所处于职位的责任和目标。

同时,就工作任务、绩效目标等前瞻性的问题各方进行提前沟通,在双方充分理解和认同公司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员工的年度绩效目标其次,选定合适的评估方法。

绩效管理体系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是一个关键而有敏感的问题。

各国学者和管理人员开发的有:员工比较评价法、行为对照表法、关键事件法、等级鉴定法、目标管理评价法以及纵向考评、横向考评、360度考评、自我考评等方法。

但作为管理比较薄弱且刚刚导入绩效管理体系的民营企业来说,机械地套用上述方法,容易使绩效评估成为考评双方的博弈游戏,轻则不能提高绩效,重则产生内部矛盾,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因此选择和组合考评技术和方法,要慎重考虑企业的文化、管理者的素质等因素,最好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能保证员工的充分参与,使员工在绩效沟通中已经明确其绩效目标,并认可考评方法。

建议之二:规划及设定合理的可量化的指标。

绩效管理最困难的是绩效指标的选择。

绩效指标是用来评估员工、团队或小组工作绩效的标准,亦是组织为达成战略目标,对团队或个人所作的要求。

所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管理的实力、组织文化和员工的素质等各方面因素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