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语境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新发展(一)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全域旅游背景下要实现文化旅游强省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要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一个地方的文化旅游发展,首先要有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各地要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传统工艺、民俗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严禁破坏和滥用。
要加强对这些资源的传承和利用,通过挖掘和发展特色文化项目,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要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创新。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的有机结合。
全域旅游背景下,各地要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文化旅游领域。
要注重创新,开发出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各地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积极引进文化旅游领域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到该地从事文化旅游工作,推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第四,要加强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
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广泛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各地要加大对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要注重创意,结合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打造精美的宣传材料和互动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进来。
要加强文化旅游的规划和管理。
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
各地要制定健全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统筹协调各方利益。
要加强对文化旅游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文旅融合
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文旅融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全域旅游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强调在一定区域内将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体验,促使旅游与文化、生态、社区等多元要素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下就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文旅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文化内涵挖掘与旅游产品创新全域旅游模式下,文旅融合首要任务是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创意转化,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例如,开发主题公园、文化节庆、演艺体验、非遗互动工坊等,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二、旅游空间布局与文化场景营造全域旅游强调空间的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应将文化元素自然融入旅游空间设计之中,构建一系列富有文化意蕴的旅游场景。
这包括利用古村落、老街区改造为文化旅游区,或是结合自然景观打造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旅游线路上设置文化解说牌、艺术装置等,营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氛围,使游客在游历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
三、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VR、AR、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复原历史场景、再现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虚拟现实的文化体验。
同时,数字化平台能够整合文化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旅游服务,如在线预订、智能导览、文化故事推送等,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四、促进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文旅融合的推进需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受益,形成政府、企业、社区和游客多方共赢的机制。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中,如手工艺品销售、民宿经营、乡土美食体验等,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又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居民增收。
全域旅游视野下昌吉州旅游创新区发展思路
(一)打破季节局限发展全时旅游 昌吉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特点,旅游业呈现出明显的 季节性特点,旺季为每年的6月-10月份,11月-2月属于淡季,3 月-5月进入平季。旺季昌吉州旅游业主要以天山天池、奇台江 布拉克等观光旅游为主,淡季和平季昌吉州旅游业几乎进入休 眠期。如何挖掘旅游资源,培育打造“ 全年候”旅游产品,实 现旺季与淡季均衡发展,构建全时旅游成为昌吉乃至新疆旅游 规划的重点。创新和丰富旅游业态,提供和增加昌吉州多样化 的全年候旅游产品。一是着力打造无季节性产品,如加大昌吉 回民小吃街、恐龙馆和新疆大剧院功能开发,打造昌吉一日游 旅游产品;二是整合资源、设计淡季旅游产品。重点利用游客 赏雪滑冰的圣地天山天池;疗养保健休闲度假地古海温泉和卡 拉麦里野生动植物观赏园和野生动植物博物馆,设计冬季旅游 精品线路。 (二)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强力推动旅游业和三产的互动融合发展,丰富昌吉州旅游载
1.旅游+农业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促进“农业园区化、园区 景区化”。2002年昌吉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 立,是全国38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 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的优势,创新设 计,将农业与自然、农业与城市、农业与健康、农业与休闲、农 业与文化、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打造主题特色体验馆,如: “农产品科普体验”、“有机果蔬采摘体验”“农产品电商交易 互动体验”等,针对不同植物生长周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游园赏花 季活动、婚纱摄影创意文化活动,同时发挥区位优势,举办亚欧 国际农产品展销会来开展农业旅游。 2.旅游+工业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工业的融合;按照“厂区就是景区、企业 就是景点”的开发原则,培育和打造工业文化旅游产品。发挥昌 吉工业发展特点,开展“特变电工工业文化旅游园”“葡萄酒庄 园”工业旅游。昌吉州境内有昌吉市的重力酒庄、华兴酒庄、印 象戈壁葡萄酒庄、玛纳斯县葡萄酒公园、玛纳斯中信国安酒业等 多家葡萄酒厂,各大葡萄酒庄园都有酿葡萄酒的生产基地,有着 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特点,在哪里既能提供葡萄种植葡萄酒品鉴、 采摘、红酒文化传播等多样化娱乐活动,又能满足游客就近体验 乡村风情的需求。因此政府牵头打造葡萄酒长廊文化体验专线, 必将成为乡村旅游业态的新宠,带动昌吉市、玛纳斯县、阜康市 等地的工业旅游发展。 3.旅游+文化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重点发展少数民族饮 食、服饰、娱乐、建筑、艺术文化,形成以昌吉市回民小吃街为 主的美食文化旅游项目、木垒哈萨克族刺绣园为中心的哈萨克族 文化风情园和新疆大剧院、屯河景观带为主的文化旅游。其中回 民小吃一条街,重点通过政府牵头,举办“美食节”引客的同时 开发清真食品旅游商品,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木垒哈萨克民族刺 绣园,通过产品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商品,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新疆大剧院,在《千回西域》精品剧 目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剧院功能,通过多元化的不同节目来满足 不同游客需求。在丝绸之路印象城综合项目竣工后,将其作为新 疆旅游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将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特色 商贸、景观建筑于一体的融合性产业。
全域旅游背景下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邢台市应如何发展文旅融合,提升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呢?该如何制定发展路径,促进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当前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文旅资源整合不够充分。
目前,邢台市的文旅资源还处于分散状态,各个景点和景区之间缺乏联动合作,导致文旅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游客体验感不佳。
文旅产品开发不够突出。
很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差异化,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文旅产业链条不够健全。
文旅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升邢台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邢台市应该全面梳理本地的文旅资源,整合城市内外的旅游景点和乡村风光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加强与周边城市及景区的合作,形成大旅游格局,将多个景点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2.创新文旅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邢台市需要加大对文旅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开发主题明确、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和体验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吸引力。
3.完善文旅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邢台市应该优化文旅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文旅产业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4.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感邢台市需要加大对文旅服务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感。
可以通过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为游客营造更为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永州市零陵区为例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永州市零陵区为例发布时间:2021-10-20T07:01:39.35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9期作者:陈思言[导读] 中国最早34处古地名之一(沿用至今的全国少有)。
现有文物古迹330余处,古碑刻400余方,古遗址70余处,库藏文物1200余件(珍贵文物150件),陈思言零陵区委党校一、零陵区旅游资源现状及市场分析1、旅游资源现状中国最早34处古地名之一(沿用至今的全国少有)。
现有文物古迹330余处,古碑刻400余方,古遗址70余处,库藏文物1200余件(珍贵文物150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多个。
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7处,其中国保单位7处,省保单位4处、市保单位27处,零陵花鼓戏被列入省“非遗”名录(正申报国家级),“望子岗遗址”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区位交通状况零陵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地级永州市中心,区域位置十分优越。
零陵南界双牌县、东毗祁阳县、西与东安县、广西全州县接壤,上联珠江水系,下通长江流域,南接九嶷,北临衡岳,西控百粤,东接五岭,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是全市交通、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和湘南交通枢纽,是湖南直达两广、大西南、海南和港澳的主要通道,对湘、粤、桂三省区150余个相邻县市有直接的辐射作用。
3.零陵旅游市场分析2020年零陵接待游客619万人次旅游收入51.6亿元。
据统计,从 2010 年至 2018 年的数据来看,两项指标可分别保持 20%和 25%左右的年均增幅,发展迅速,但人均旅游消费增长相对缓慢。
二、零陵区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1.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俱佳,相互融合零陵区是湖湘地区通往西南桂粤少数民族地区的门户性节点,商贸往来,名宦贬谪、好学之风,给零陵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人文类旅游资源占比大,自然山水类旅游资源拥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总体上看可谓是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俱佳。
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方案
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方案一、旅游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旅游文化的传承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与延续。
它不仅能够让后人了解先辈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智慧,还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通过传承旅游文化,可以保护和弘扬地域特色,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和流失。
二、当前旅游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一)商业化过度一些旅游景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商业化开发,导致旅游文化的原真性受到破坏,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
(二)文化传承人才短缺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民俗技艺等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缺乏专业的传承人才。
(三)游客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文化缺乏尊重和理解,随意破坏文物和环境。
三、旅游文化创新发展的思路(一)科技与旅游文化融合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例如,通过 VR 技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古代的生活场景。
(二)开发创意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旅游文化特色,设计开发具有创意的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等。
比如,将传统的刺绣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制作出时尚又具有文化内涵的服饰和饰品。
(三)打造主题旅游活动根据不同的节日、季节和文化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如举办民俗文化节、音乐节、美食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四、具体的实施策略(一)加强旅游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旅游文化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
(二)建立旅游文化传承基地设立专门的场所,用于传承和展示传统的手工艺、民俗文化等。
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和表演,让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鼓励社区参与发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他们成为旅游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
例如,支持居民开办民宿,展示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
(四)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旅游文化传承和创新项目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
(五)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同时将本地的旅游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政策与发展课件
目录01020304全域旅游产业融合营销宣传可持续发展01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业全时全景全程全民全域旅游02产业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14、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整合资源,部门联动,统筹推进,加快乡村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等领域深度融合6,培育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
到2025年,旅游演艺市场繁荣有序,发展布局更为优化,涌现一批有示范价值的旅游演艺品牌,形成一批运营规范、信誉度高、竞争力强的经营主体。
旅游演艺产业链更加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5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彰显,对相关产业行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持续发挥。
旅游农业工业文化艺术零售保健医疗养老教育宗教体育健康旅游+产业融合产品体系以核心品牌为引领,结合目标市场消费需求、空间布局以及资源特色分别策划和推出系列子品牌或延伸品牌,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产品体系。
多层次,多类型,子品牌: 非凡英国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旅游区产品体系标志性产品重要产品配套产品代表的目的地主要吸引力的产品,能够展现和强化目的地形象旅游产品体系的支撑,是目的地的主要产品丰富产品结构,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大连标志性产品重要产品配套产品在总人口只有6757万的英国,仅英超在2018/19赛季的现场观众就超过了1450 万。
文化旅游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种融合了文化、历史、艺术和旅游的全新体验,它不仅让人们享受美景,更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旅游正在经历一场创新与发展的变革。
首先,文化旅游的创新体现在旅游目的地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上。
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是一些著名景点或历史遗迹,游客们往往在这些地方只是简单地观光拍照,缺乏深度的文化体验。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开始注重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推出一些个性化的文化体验项目,如文化漫步、手工艺品制作等,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
其次,文化旅游的创新还体现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升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文化旅游中,使得游客可以通过虚拟体验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增强了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一些旅游企业也开始注重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服务,如专业的讲解员、舒适的住宿环境等,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
另外,文化旅游的创新还体现在文化活动和节庆的丰富多彩上。
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文化讲座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与其中,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更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文化旅游的创新与发展正在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通过多元化的目的地、提升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和文化体验的新选择。
同时,文化旅游的创新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
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景区旅游发展的思考
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景区旅游发展的思考2023-10-27•全域旅游概述•景区旅游现状及问题•全域旅游对景区旅游的影响目录•全域旅游视野下景区旅游的发展策略•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全域旅游概述定义与特点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具有旅游资源全域化、旅游产业全域化、旅游功能全域化、旅游服务全域化、旅游市场全域化、旅游治理全域化等特征。
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2008年,浙江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2015年,国家旅游局将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标志着全域旅游从战略理念转向具体实践。
全域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全域旅游有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全域旅游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全域旅游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全域旅游有利于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02景区旅游现状及问题景区旅游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景区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旅游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游客满意度提高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010203景区旅游存在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过度,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景区旅游的瓶颈与挑战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监管存在漏洞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游客需求03全域旅游对景区旅游的影响推动景区旅游转型升级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探险等多元化旅游转变实现从单一景点开发向综合旅游目的地发展从区域性旅游向国际化、全球化旅游发展促进景区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景区之间、景区与周边区域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创新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010203提升景区旅游品质与服务水平注重游客体验,提高景区旅游设施与服务水平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高景区旅游的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010302加强网络营销,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开展定制化旅游服务,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机构、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模式创新景区旅游营销模式04全域旅游视野下景区旅游的发展策略从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转向全域旅游视野下的综合开发,注重景区的整体性、联动性和可持续性。
全域旅游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与探索——以湖北赤壁为例
2019年11月下半月刊全域旅游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与探索——以湖北赤壁为例范维苇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丰富的茶资源和茶俗、茶艺、茶事等茶文化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高追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以及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茶文化为中心的旅游模式盛行。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茶叶主产区利用自身的优势,将旅游业与茶产业相结合,形成了茶旅产业互动的发展模式。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湖北省赤壁市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期实现湖北砖茶主产地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引言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旅游的发源地。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闲暇时间增多,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体验化旅游转变,旅游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和文化性,这也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董葆营认为茶文化旅游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旅游主题、动机、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
茶文化旅游,是旅游产品分类中主题文化旅游的一种,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开发,是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能够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一、湖北赤壁茶旅游现状(一)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湖北是茶叶生产和销售大省,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曾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
湖北赤壁砖茶早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产品曾远销欧美市场,茶产业基础雄厚,茶文化氛围浓郁,茶文化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在赤壁乃至整个湖北省,各大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中,专门以茶为主题或者与茶相关的项目较少,绝大部分旅游线路仅仅是到茶园采茶、买茶和品茶,仅仅只是作为旅游行程中的某一组成部分存在,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线路设计体现的当地茶文化内涵非常薄弱,而且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
全域旅游视阈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552018年9月下半月刊全域旅游视阈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裴爱香一、全域旅游的内涵我国最早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是在2008年,这一概念源于基层实践的探索,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导方向。
目前,关于全域旅游较有指导意义的理解是李金早的观点:全域旅游强调从单一景点景区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旅游成果全民共建共享。
由此可见,全域旅游强调“全”,包括全景、全业、全民等。
二、全域旅游对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全域旅游的提出,助推了全民旅游、自助旅游、自驾旅游,为我国未来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战略指导,各地积极实践探索发展模式。
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振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全域旅游对县域乡村旅游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我国的旅游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发展到现在,时代与旅游者都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传统的景点式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全域旅游理念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突破瓶颈的战略指导,甚至很多地区的旅游发展意识经历了从无直接到全域旅游的跨度。
(二)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推动力乡村旅游一直被视为乡村扶贫的路径,如何让农民参与,更大力度上发挥旅游扶贫的作用是一直困扰的问题。
而全域旅游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扩展了思路,提供了理念指导。
同时,国家宏观政策陆续颁布实施,各地、各部门的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到2020年全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多项工作部署对县域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策上提供了更大的推动力。
(三)利于产业链条延伸全域旅游理念下,各地探索出各种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旅游+”模式,不仅扩展了旅游业的范畴,同时扩展了其他产业的产业链条,许多产业融合后换发新的生机。
全域视角下,乡村旅游与农村特色产业融合,不仅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同时利于相关产业链的延伸。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随着全球交通和通信的迅速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全域旅游是指通过整合多种资源,打破行政和地理边界,将旅游资源和产品融入到广泛的区域内,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提升旅游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发展“旅游+”模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旅游+”模式是指将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相结合,通过创新、整合和升级,开发出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附加值。
发展“旅游+”模式可以带来多种好处。
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选择。
将旅游与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健康养生、康体养生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旅游康养、度假休闲、农家乐等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发展“旅游+”模式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和价值链。
将旅游与文化、体育、演艺等相关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演艺旅游等产品,实现产业的互动和融合。
发展“旅游+”模式可以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创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加旅游的附加值。
将旅游与高科技相结合,开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拍摄等科技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创新和科技含量。
要实现有效发展“旅游+”模式还需面临一些挑战。
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和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协调。
要实现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游客对“旅游+”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选择,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发展“旅游+”模式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域旅游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 引言1.1 全域旅游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逐渐兴起,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全域旅游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整体规划和开发中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考虑,将城乡、景区、景点以及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互动和协同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乡村文化传承不足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借助全域旅游视角,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定义、意义、推动作用、存在问题、启示以及发展策略和路径,有助于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推动我国乡村旅游迈向新的高度。
2. 正文2.1 乡村旅游的定义和意义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乡村地区进行休闲度假、参观观光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通过游客的参与和体验,可以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乡村历史建筑、民俗风情等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带动了乡村产业的繁荣。
乡村旅游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
乡村旅游是一种多赢的旅游方式,既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2 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全域旅游是一种将城市、乡村、景区、文化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全链条的有机衔接和全方位的旅游体验的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在当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全域旅游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发展模式。
而文化旅游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驱动力,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旅游,顾名思义,是以文化为核心吸引力,将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不仅仅是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或者欣赏传统文化表演,更是一种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深入感受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
文化旅游为全域旅游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民俗、艺术、宗教等文化元素,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比如,一些古老的城镇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貌和生活方式,成为游客探寻过去的窗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手工艺品吸引着众多游客。
通过挖掘和整合这些文化资源,能够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文化旅游能够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内涵。
相比于单纯的自然风光观赏,文化旅游更能让游客在旅行中获得知识、感悟和心灵的触动。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文化遗址了解历史的变迁,通过参与民俗活动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领略人类的创造力。
这种深度的体验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满意度,还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长。
同时,文化旅游有助于塑造全域旅游的品牌形象。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是其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标识。
通过突出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可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西安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塑造了“千年古都”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丽江凭借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成为了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文化旅游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在全域旅游的框架下,文化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创意产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
一方面,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和均衡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振兴。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全域旅游是指旅游产业走向全域开发,将全域资源纳入旅游业发展中,以全域资源包容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模式。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渐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
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成为了各省积极推进的重要战略,以文化为引领,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域旅游带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正是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
文化旅游是指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文化遗产等为内容,以文化为主题,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深度化的旅游体验。
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各省纷纷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形成了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推广模式。
通过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旅游强省建设,需要各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各省要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原创性和代表性,加大对文化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名山名水等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各省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全域旅游的战略布局下,各省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促进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挖掘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企业,推动文化旅游与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产业生态。
各省还要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身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力。
为了推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各省还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
各省还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留用力度,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为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全域旅游是指旅游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景区和城市,而是将整个地区的资源和特色进行整合,推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文化旅游则是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以文化为基础,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相结合,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将文化旅游发展作为省级政府重点推进的战略,通过整合和创新资源,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每个省份都有独特的文化遗产,比如历史建筑、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可以将这些文化遗产打造成旅游景点,通过修复和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设立学院、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和传授传统文化的相关技艺和知识。
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核心,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省级政府可以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结合旅游需求,设计出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比如可以开展文化主题旅游节、文化体验活动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要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是支撑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有了先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保证游客的便利和安全。
省级政府可以提高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对交通、通信、公共设施等的建设,提升旅游环境和旅游质量。
要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
文化旅游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要想推进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必须加强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省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能。
可以引进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文化旅游的顾问或教授。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够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旅游业在全域旅游中的地位。
文化旅游发展汇报: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文旅极核
文化旅游发展汇报: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文旅极核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关键核心,通过旅游活动来传播和推广文化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和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文化旅游发展成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我国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致力于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造文旅极核,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强调以整个地域为发展单元,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内的一切资源,打破传统的景区观念,突破旅游发展的瓶颈。
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观念的转变:人们旅游观念从简单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变为体验旅游、文化旅游的需求增加。
2. 经济转型的需求: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有助于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3. 文化遗产的价值: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二、全域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1. 动态发展:全域旅游打破了传统的景区观念,整合了不同地域的资源,在旅游需求的引导下动态发展。
2. 产业融合:全域旅游鼓励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旅游业的升级和发展。
3. 文化传承:全域旅游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案例在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1. 桂林全域旅游发展: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桂林通过整合周边的村落、田园、历史古迹等资源,将全域旅游作为发展战略,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2. 扬州全域旅游发展:扬州作为历史名城,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扬州通过以“文化扬州”为核心理念,发展全域旅游,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 洱海全域旅游发展:洱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周边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全域旅游是指以全域为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基本单元,将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保护与治理相统一,实现从“旅游为主导,全域发展”到“全域旅游发展”的转变。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意味着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驱动,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省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线路和旅游集群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要做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
全域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各级政府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加强对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维修,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
要加强文化旅游企业的培育和扶持,鼓励创新创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政府部门要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为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加强全省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建设。
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政府要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才工作,提高他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全域旅游背景下,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旅游特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
要加强对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向游客宣传省份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特色,增加游客的关注度和选择度。
全域旅游理念下的文化旅游融合
全域旅游理念下的文化旅游融合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
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有利于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表示,《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大众旅游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一次新提升。
当前要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一、全域旅游引导文旅发展进入新阶段1.文化旅游体验深度达到新高度生生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变成旅游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乡村山居变成民宿;传统民俗变成旅游新体验……当下,文化旅游正在拓宽旅游点当地居民居家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门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南到北,从山村到城市,从观光到体验,旅游业已成为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并且,旅游业正在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供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既成就了“顶天立地”的旅游骨干企业,也培育了“铺天盖地”的中小旅游企业和自主创业者。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文化旅游强省建设还能够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形象。
文化旅游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提升目的地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
游客来到目的地,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文化景观,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认知和认同感,从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文化旅游强省建设还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通过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文化旅游的需求促使目的地有效保护和恢复文化遗产,使其得以永久保存和展示。
文化旅游还可以激发文化创新,鼓励当地艺术家和文化创作者创作更多具有当地特色和独特魅力的作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
要实现文化旅游强省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
目的地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制定并执行有效的保护措施,如修缮古建筑、整治文化遗址、举办文化艺术展览等。
还需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增加旅游业的收入,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形象,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各地政府应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支持和推动力度,共同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强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部分:判断题
(共5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专项产品,泛指以了解、感受和体验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
0.0
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
(5.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2、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业,在新经
0.0
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它已经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
(5.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3、民族文化旅游与其所在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经济发展、居民的社会生活丝缕相连,
0.0
具有内容、功能和收益方面的综合性。
(5.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4、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旅行。
(5.0分) 得
0.0
分:
正确
错误
5、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
(5.0分) 得分:0.0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5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0.0
1、2000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以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活动主题年是()。
(5.0分) 得分:
中国文物古迹游
中国民俗风情游
2000年神州世纪游
中国民间艺术游
2、2015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把旅游及相关产业分为
0.0
()个大类。
(5.0分) 得分:
11
12
13
14
0.0
3、2002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以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活动主题是()。
(5.0分) 得分:
中国文物古迹游
中国民俗风情游
神州世纪游
中国民间艺术游
4、据2012年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新疆、广西等八个民族省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达()。
0.0
(5.0分) 得分:
23.68%
24.97%
25.10%
26.32%
0.0 5、1994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以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活动主题年是()。
(5.0分) 得分:
中国文物古迹游
中国民俗风情游
2000年神州世纪游
中国民间艺术游
第3部分:多选题
(共5题,共50.0分; 默认单题0.0分)
0.0
1、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特征除了民族性之外,还包括()。
(10.0分) 得分:
0.0
2、文化旅游资源中静态吸引物主要包括的类型为()。
(10.0分) 得分:
0.0
3、以下属于文化旅游资源动态吸引物的是()。
(10.0分) 得分:
0.0
4、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物)的类型主要有()。
(10.0分) 得分:
0.0 5、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10.0分)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