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合集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高频电凝电切术是其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分析了结肠息肉治疗方法、高频电凝电切术原理以及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发现,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进一步探讨了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并强调了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重要性。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以促进延续性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结肠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延续性护理,治疗方法,患者效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原理,概念,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肠息肉是结肠腺瘤的一种,是结肠最常见的息肉病变之一。

结肠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恶性发展潜力。

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结肠息肉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通过电凝和切割的方式将息肉组织移除。

术后患者往往需要一定的护理和关怀,以确保恢复顺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中的作用和效果,以评估其在改善患者恢复情况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对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评估其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比较接受延续性护理和未接受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术后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

本研究旨在为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的患者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通过对延续性护理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块,通常通过内窥镜检查后进行治疗。

结肠息肉手术后需要哪些护理

结肠息肉手术后需要哪些护理

结肠息肉手术后需要进行哪些护理
多数结肠息肉患者检查确诊后都会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切除手术。

手术后,人体相对虚弱,加上手术本身容易复发,所以术后护理,成了一件不可忽视的重要事宜。

现在,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术后护理,都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之一、保持饮食清洁
生活当中,食用的食物要干净,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多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注意饮食卫生。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之二、有益食品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可以降低结肠息肉的风险。

另外,水果和蔬菜还含有丰富抗氧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结肠癌症的作用。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之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学认为压力过大会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酸性物质的沉积等现象,为息肉的生长创造环境。

所以面对压力,要有良好的心态,生活中尽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之四、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研究表明,保持健康体重有降低结肠患病风险的功效。

所以术后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运动。

中国息肉康复网专家张璐教授提醒:结肠息肉有害健康,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应该注意定时做身体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结肠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结肠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结肠手术是治疗结肠疾病的重要手段,如结肠癌、结肠息肉等。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结肠术后病人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一、术后一般护理1.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温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 术后6小时内,患者需禁食,以免引起呕吐。

6小时后,可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

4.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术后给予患者床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二、造口护理1.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天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擦拭。

2. 配戴造口袋,注意观察造口袋的粘贴情况,如有脱落或漏液,及时更换。

3. 每周更换造口袋2-3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4. 患者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造口,然后用消毒棉签擦拭。

5. 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面条等。

2.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如瘦肉、鱼肉、豆腐等。

3.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硬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

4.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四、心理护理1. 关心、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2. 告知患者结肠造口术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康复指导1. 术后1-2周,患者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2. 术后3-6个月,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4.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六、预防并发症1.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体会

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体会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1投稿邮箱:sjzxyx88@232·临床监护·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体会柳永妍(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 南京 210048)0 引言结肠或直肠黏膜由于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凸入于患者肠道之中的赘生物,一般被称为肠息肉,这当中发病概率最大的当属腺瘤性息肉,高达百分之七十,有着极其显著的癌变倾向,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近些年以来,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而在临床当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但是患者在施行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治疗之后,一般极其容易有出血及穿孔这两大不良状况发生,施行息肉切除手术之后息肉也有着极其高的再发率,因而对于施行息肉切除手术之后极易出现的两大出血和穿孔症状的防治,以及降低施行息肉切除手术之后的息肉再发率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本片文章研究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特对我院2016年09月到2018年08月的126例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常规性与持续性这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最终取得了极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09月到2018年08月的126例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其中有4-9个结肠息肉数。

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者划分为人数均为63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研究组63例患者中,有男29例,女34例;年龄在30-67岁。

对比组63例患者中,有男32例,女31例;年龄在33-71岁;平均(4.2±2.1)。

比较对比组以及研究组在一般性数据方面,P>0.05,说明并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1.2.1 给予对照组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常规性术后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有下述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大量的有关于结肠息肉的知识来提升患者对于结肠息肉的癌变倾向的认识程度;二是患者术后十二小时之内是不能进食的,过后可食用流质食品,术后三天之后才可食用普通饮食,但切忌勿须食用辛辣以及生硬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性,以免大便干结摩擦手术部位进而发生的出血现象;三是尽量卧床休息,以免运动使得腹部的压力过大,保持大便的畅通性,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口服缓泻药物来以免因为用力过大使得腹部压力增大;四是遵照医嘱给予术后两天之内患者的止血抗炎治疗;五是术后患者应有十二个小时的卧床时间,以免剧烈活动后使得腹部的压力过大进而引发术后出现现象,而且术后一个月之内也不能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不要过度劳累,应该尽量卧床休息,避免由于过量运动以及过度劳累影响到手术后的病情恢复程度,因而应该遵照医嘱及听从护理工作人员的嘱咐,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手术之后结肠息肉出血和穿孔这两大症状的不再复发;六是患者病情的加重有时是由于不良情绪所致,因而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让其保持平稳、愉悦的舒畅心情,进而治疗配合度也会大幅度提升,患者也可尽快的康复,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到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而在护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应忽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护理。

肠息肉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建议

肠息肉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建议

肠息肉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建议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肠息肉手术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方法。

肠息肉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非常重要,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介绍肠息肉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一、手术后的护理1. 伤口护理: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注意避免水分进入伤口,避免挤压伤口,以免感染或出血。

2. 饮食调理:手术后应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

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 饮食补充:手术后可能会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4.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或疑似复发的情况,并及时处理。

二、康复建议1. 适度运动:手术后适度的运动对康复十分重要。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恢复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避免过度用力:手术后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裂开或伤口感染。

在康复期间,要注意避免提重物和扭伤腰部。

3. 心理疏导: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建议与亲朋好友多交流,寻求心理疏导,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康复。

4. 遵循医生建议:尊重和听从医生的建议十分重要,包括用药时间和剂量的服用、定期复查等。

定期复查是为了及时发现术后复发情况并进行干预治疗。

总结:肠息肉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建议对于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准确地进行手术伤口护理,合理调整饮食,定期复查和康复性运动是促进康复的关键要素。

此外,良好的心态和遵循医生的建议也是康复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希望本文的建议能为患者提供帮助,早日恢复健康。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对术后患者的积极影响。

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在正文部分中,介绍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延续性护理在手术中的具体操作措施和意义,以及对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延续性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和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本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延续性护理,患者,运用效果,临床,康复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肠息肉是结直肠粘膜上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结直肠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结肠息肉在早期通常是无症状的,但长期积累下来容易发生癌变,因此早期的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是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可以准确、迅速地摘除结肠息肉,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的患者常常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恢复期,需要注意伤口愈合、饮食调理、疼痛管理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延续性护理的出现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照顾。

通过延续性护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理解术后护理知识,规范并贯彻落实医嘱,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重要性,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3. 研究延续性护理的具体操作措施,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实际操作指导;4. 评估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总结。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什么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什么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什么结肠息肉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结肠息肉的手术方法。

术后合理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关于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 术后休息:手术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够逐渐恢复元气。

患者一般需要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身体活动过大。

2. 饮食调理:术后的患者应当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普通饮食。

在此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刺激结肠。

3. 注意饮水:术后的患者需要适量的饮水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但是,应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复查内容包括肠道镜检查、病理检查等,以确保手术后恢复良好。

5. 防止便秘:术后的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憋便,尽量保持大便通畅。

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适量运动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

6.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运动,以免对术后的肠道造成额外的压力,影响伤口愈合。

7. 预防感染:术后患者应保持术后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术后伤口的干净,并根据医嘱进行药物预防感染的治疗。

8. 注意药物使用:术后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并注意不要滥用止痛药物。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

9. 心理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由于手术的刺激和康复的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建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10. 避免干扰:术后的患者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照顾,但是避免人群拥挤和嘈杂的环境,以免增加患者的压力和刺激。

11. 保持情绪稳定:术后的患者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前后护理体会

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前后护理体会

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前后护理体会【摘要】大肠息肉患者接受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清空肠道、停止抗凝药物等。

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中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措施包括饮食调理,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等。

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患者也要注意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

经过一定周期的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有明显改善。

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前后的护理工作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正确的护理和关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将带来快乐和舒适。

【关键词】大肠息肉、电子结肠内镜、电切除术、术前准备、观察、护理、术后护理、饮食调理、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康复、生活质量、护理体会。

1. 引言1.1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准备工作是大肠息肉患者接受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前必须严格遵守的步骤。

患者需要提前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具体内容和风险,确保自己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液、尿液、心电图等,以确保自身状况良好,可以承受手术的压力。

患者需要遵守医嘱,停止一切影响手术的药物或食物,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最重要的是,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术后的顺利恢复。

术前准备工作的细节会在手术前由医护人员进行详细讲解,患者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顺利恢复。

1.2 手术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在手术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在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中,观察和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并及时记录。

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立即向医生报告。

2. 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情况,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

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因素。

通过研究患者个人因素、医疗团队因素、护理管理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以及心理情绪因素,总结了这些因素对患者护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患者个人因素如年龄、教育程度、健康意识等,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和持续性,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情绪的稳定性都会对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产生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如何优化这些因素,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结肠镜,肠息肉切除术,延续性护理,患者个人因素,医疗团队,护理管理,社会支持,心理情绪,影响因素,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癌变风险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手术后的延续性护理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患者个人因素、医疗团队因素、护理管理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以及心理情绪因素等均可能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质量,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本文旨在对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和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影响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相关因素。

通过分析患者个人因素、医疗团队因素、护理管理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心理情绪因素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疗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促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肠息肉的术后护理措施

肠息肉的术后护理措施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已成为治疗肠息肉的主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肠息肉术后的一些关键护理措施:一、术后休息与活动1.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卧床期间应保持床位安静,避免腹部受到撞击和压迫。

2. 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微的体力锻炼,如起床、走动等,以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肠蠕动。

3. 术后3-5天内,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二、饮食调整1. 术后禁食6小时,待肠道蠕动功能恢复后,可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如小米粥、牛奶、燕麦粉等。

2. 术后1周内,患者应忌食粗糙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刺激肠道伤口。

3. 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等。

4. 术后为预防便秘,患者可适量食用番泻叶泡茶饮用,同时采用拇指按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等穴位,每日3-4次。

三、预防感染1. 术后患者需根据医生指导适量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术后伤口处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污染。

3.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四、观察病情1. 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切口疼痛、肠液渗漏、渗血、腹胀、腹痛、腹膜刺激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 术后患者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复发情况。

五、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术后患者应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误解。

六、康复指导1. 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

2.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3. 术后患者应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复发。

总之,肠息肉术后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结肠息肉电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结肠息肉电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结肠息肉电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1. 哎呀呀,术后可得好好休息呀!就像跑累了的马儿要歇一歇,你也得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恢复呢!别熬夜,别太累着自己,不然怎么能恢复得好呢?比如小周做完结肠息肉电切除术后还熬夜打游戏,这可不行哟,身体不就抗议啦!
2. 饮食方面可太重要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术后咱得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那些辛辣刺激的就先拜拜啦!就好比给车加对油它才能跑得好,你得给肠胃合适的食物呀!像小张术后就去吃麻辣火锅,那怎么行呢!
3. 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任何异常都得重视起来呀!就像海上的船要时刻留意天气变化一样。

比如出现腹痛加剧或者便血,得赶紧告诉医生呀,可别不当回事呀!
4. 心情也很关键呢!开开心心的才能更快恢复呀!想想看,心情好比阳光灿烂,身体也会跟着欢快起来呢!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要乐观面对呀!就像小李,术后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恢复得可棒啦!
5. 适当活动也是需要的哟,但别过量呀!就好像散步的节奏要恰到好处一样。

不要一直躺着不动,也别一下子就剧烈运动呀!比如小王术后慢慢走动,这样不是挺好嘛!
6. 按时复查可别忘记呀!这可不能马虎的呀!这就像给车做保养,只有定期检查才能确保一切都好呀!别总觉得没事就不去啦!你看看,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按时复查出了问题呢!
总之,结肠息肉电切除术后的护理真的很重要,每一点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呀!。

肠息肉割掉以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肠息肉割掉以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肠息肉割掉以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肠息肉割除术后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肠息肉割除术后,患者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一章:手术后的护理1. 术后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在刚刚手术后的几天内。

2. 术后饮食: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以流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最后过渡到普通饮食。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3. 术后药物: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止痛药和其他相关药物,以防止感染和减轻疼痛。

4. 伤口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每天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注意伤口的红肿、渗液和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 排尿排便: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或暂时性便秘。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排尿排便功能的恢复。

6.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评估手术效果和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同时,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等,以确保身体的健康状况。

第二章:术后饮食注意事项1. 饮食清淡:患者在术后需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

2. 小餐多餐:术后,患者需要分餐进食,每天多次进食,而不是三餐定时进食。

这样有助于减少消化道负担,促进消化和吸收。

3. 饮食均衡:患者术后饮食应搭配合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废物排泄和身体水分平衡。

4. 避免高脂肪食物:患者术后需要避免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

这样有助于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和肠道的压力。

5. 避免高纤维食物: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摄入高纤维食物,以免对伤口产生刺激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食、瘦肉等。

结肠息肉高频电、氩气刀治疗术后护理

结肠息肉高频电、氩气刀治疗术后护理

结肠息肉高频电、氩气刀治疗术后护理【护理评估】1、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有内镜检查禁忌者,如直径大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而未纠正者,密集分布,数目众多的息肉者,均不能予行电切术。

2、常规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酶原时间,对息肉大者,应做好配血准备。

3、评估患者对肠镜检查的了解程度、心理状况。

评估肠道准备情况是否彻底,禁用甘露醇口服洗肠,以免发生结肠内气体爆炸。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饮食护理:手术前一晚进易消化无渣饮食,如粥、奶。

不吃水果蔬菜等。

零点以后禁食至手术日晨。

术前晚,保证睡眠,预防着凉,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术前要应用地西泮、山莨菪碱,可以使病人精神放松,减轻术中肠道平滑肌痉挛。

(3)术前常规应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方便术中用药及治疗。

2、术后护理(1)术后禁食24小时,24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如大米汤, 50-80ml /次,避免过热,防止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2-3天,少量多餐进食无渣流质,如鸡蛋汤、菜汤、藕粉等,不宜选用奶、豆浆等易引起胀气食物;术后第4天可遵医嘱进食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纤维多的饮食。

(2)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人员,减少下床活动,防止能量消耗过多导致低血糖发生。

(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大便的色、量、性状等变化。

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当发现病人出现排血便、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明显增快,应考虑有并发出血的可能。

如出现腹痛剧烈,腹膜炎症状时,应考虑有肠穿孔的可能。

(4)对直径较大或带蒂息肉术后卧床休息2~3d,1周内忌剧烈活动,1周内忌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少量多餐,少吃高脂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生活规律,忌烟酒,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3、出院后1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2-3个月复查肠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50例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和1年期息肉再发率。

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来出现穿孔的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1例,出血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6例,出血率为24.00%。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期息肉再发率为4.00%(1/25),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期息肉再发率为28.00%(7/25)。

观察组患者1年期息肉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

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辅以延续性护理则能有效控制患者的术后出血和再发情况,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延续性护理从临床现状来看,结肠息肉属于临床上的高发疾病,并且该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癌变倾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随着内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阶段高频电凝电切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但由于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穿孔和息肉再发的情况,因而对于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

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许可后,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8±7.1)岁,平均息肉数(3.2±0.8)个;对照组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3±7.7)岁,平均息肉数(3.4±0.4)个。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8-16T15:34:09.21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作者:薛玉芬高翠芳[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病患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之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

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术后出血量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有着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延续性护理结肠息肉在临床上是属于高发疾病的,并且其有着非常明显的癌变倾向,严重威胁着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目前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手段就是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不过此种治疗技术在手术之后存在出血现象以及一年之后息肉容易再复发,因此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病患的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探讨分析了在接受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病患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其中研究组病患男29例,女11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4.26±4.29)岁;对照组病患男22例,女18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5.24±3.59)岁,对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3-29T15:03:13.70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作者:阎丽颖王孝萍[导读]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阎丽颖王孝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的58例接受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29)和延续组(n=29),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而延续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统计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护理后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

结果: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不管是定期复诊、服药还是饮食等方面的依从性调查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通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延续组患者一般健康关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行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肠镜;肠息肉切除术;延续性护理;依从性0前言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对患者健康具有较大威胁,若不及时治疗有癌变的风险[1]。

早发现早切除是防止该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当前治疗结肠息肉的理想手段[2]。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然而术后的护理不到位仍会造成患者出现出血等不良情况,并且会引起病情反复,复发率高。

患者术后护理的依从性差是临床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当前广泛应用的临床护理手段,已有研究显示出其在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3]。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特进行了此试验,报道如下。

优质化护理在无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分析

优质化护理在无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分析

优质化护理在无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行无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于其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运用优质化护理的实际价值。

方法:病例抽取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1月,地点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肠息肉,并接受无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病例数量68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4例,对照组在术后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运用优质化护理,针对2组患者术后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率为观察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在遵医用药、定时复诊、合理膳食方面的依从性均为观察组更高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8.24%,P<0.05。

结论:对于无痛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在其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中运用优质化护理可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更好地改善治疗依从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关键词:肠息肉切除术;无痛结肠镜;优质化护理;延续性护理;价值Analysis of the role of quality nursing in continuous nursingafter painless colonoscopy resection of intestinal polypsLiu Xumei, Donghai People's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2223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quality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painless colonoscopy resection of intestinal polyps. Methods: Cases of extraction time is from June 2021 to January 2022, the site for the hospital, the diagnosis results are intestinal polyps, and accept the painless colonoscopy intestinal polyps resection under treatment, number of cases 68 cases, with the help of a random number tablemethod of grouping,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are 34 cases, control group applied in the continuity of postoperative care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high-quality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transitional care, 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ion oftransitional c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ance in medical medication compliance, regular visit, reasonable diet were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the comparison of nursingsatisfa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24%,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nursing in the postoperative continuous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ainless colonoscopy intestinal polyposectomy can improve theirnursing satisfaction, better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reduce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intestinal polypectomy; Painless colonoscopy; Quality care; Continuing care; The value of肠息肉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肠黏膜表面出现突出于肠腔当中的隆起状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息肉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目的探究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经验。

方法随机选取60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结成息肉电切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不进行延续性护理。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及1年结肠息肉复发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术后出血共3例,术后出血率为30.0%。

观察组术后出血0例。

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1年后结肠息肉复发8例,复发率为26.67%。

观察组结肠息肉复发1例,复发率为3.33%。

观察组的结肠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

结论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标签:延续性护理;结肠息肉;电切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高频电切术被广泛应用于结肠息肉的治疗中,高频电切术的操作简单,微创,定位精准,术后恢复快,是治疗结肠息肉的最佳首选。

但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后容易发生腹痛,迟发性出血,穿孔,息肉再发,下腹不适等并发症,因此结肠息肉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1]。

为探究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现选取60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结成息肉电切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组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60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结成息肉电切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

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通过宣教,提高患者对结肠息肉的正确认识,让患者了解结肠息肉的相关知识及结肠息肉的癌变倾向,提高患者对结肠息肉的认知,提高对其的防治。

高频电切多发结肠息肉术后12 h后方可进食流质饮食。

术后3 d开始进食普通饮食,但忌食生硬难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大便干结摩擦术口造成术后出血,保持大便通畅。

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活动后增加腹压,为避免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给予患者口服缓泻药物,防止用力排便时增加腹压。

给予患者术后常规的抗炎止血治疗。

术后避免活动后腹压增加造成术后出血,应卧床休息12 h。

术后避免过度劳累,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因疾病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会加重患者病情,造成预后不良,医务人员应缓解患者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快的兴趣,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配合度,加快病情的恢复[2]。

观察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

具体方法为:成立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由小组为患者进行专门的延续性护理,通过1次/w的电话,短信,微信回访方式了结患者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出血,腹痛等症状以及大便性质,大便次数,脉搏,血压等指标,避免继发性穿孔。

通过延续性护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再认识,通过电话随访等让患者了解结肠息肉的发生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让患者时刻保持重视。

1次/w的电话随访指导患者按量,按时遵医嘱服药。

由于结肠息肉患者常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长期的便秘增加了息肉再发的风险,所以平时应严格遵医嘱服用调节胃肠功能药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结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的风险。

高频电切术后患者常常会感觉腹痛,此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如發现患者疼痛难忍,也与患者及时沟通,耐心讲解疼痛是术后的常见反应,可给患者听音乐,讲故事来缓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3]。

为防止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等进行检测,如发现迟发性出血应立即止血治疗。

在饮食指导方面,要在随访中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进食能够润肠通便的食物,避免过饱,告便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多食水果,新鲜蔬菜的习惯,减少息肉再发。

患者出院后叮嘱其注意休息,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结肠息肉切除后6~12个月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术后1年息肉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3.0系统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经t 检验和?字2检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均未见术后肠穿孔现象,对照组术后出血共3例,术后出血率为30.0%。

观察组术后出血0例。

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1年后结肠息肉复发8例,复发率为26.67%。

观察组结肠息肉复发1例,复发率为3.33%。

观察组的结肠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

3讨论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肠息肉是结直肠黏膜过度增生形成凸入肠道的赘生物,腺瘤性息肉的发病率约为70%,结肠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其有明显的癌变倾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临床上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长期便秘,长期腹泻,长期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

预防结肠癌的关键就是尽早发现,尽早切除。

高频结肠息肉切除术在临床获得了理想的疗效,是治疗息肉的重要手段,具有安全性高,准确到高,操作简单,微创等优点,加上术后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延续性护理保证了患者能够获得针对性和连续性的有效看护。

在住院时,出院前,及出院后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希温,李岚.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5-17.
[2]莫宗林,谭光秀.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5,(26):147-147.
[3]Arpád V,Patai,Béla,Molnár,Zsolt,Tulassay,Ferenc,Sipos.Serrated pathway:alternative route to colorectal cancer[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19(5):607-615.编辑/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