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4、倍数和因数: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

6、一个数倍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③没有最大的倍数。

7、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

8、一个数因数的特点: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②最小的因数是1;③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0、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1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2、4、6、8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或5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的数;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14、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2,是唯一的质数中的偶数。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四四二二三,二二三二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数量与数的认识1. 了解数的含义及数的读法数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的工具,可以用口头交流、手指比数、写数字等方式表示。

数的读法包括整数的读法和小数的读法。

2. 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数的大小比较,判断大小的方法有:相减法、整十比较法和单位比较法等。

3. 学会数的分解与合并数的分解指将一个或多个数分为若干部分,数的合并指将若干部分数合并成一个数。

例如:700 = 300 + 300 + 100。

二、整数运算1. 加法与减法加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和,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

2. 乘法与除法乘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积,除法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的商。

3. 运算与性质整数运算有着以下性质: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

三、计算方法1. 精确计算精确计算是指按照计算规则进行准确计算,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

2. 估算与调整估算是指通过简便的方法得到一个接近于标准答案的结果。

调整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长度与质量1. 长度的认识长度是指一个物体的长短,可以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厘米、米等。

2. 长度的比较长度的比较可以通过使用标尺或直接进行目测。

3. 长度的换算长度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如1米=100厘米。

4. 质量的认识质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重量,可以用天平进行测量,单位为千克和克。

五、时间1. 时刻的读法时刻的读法遵循小时读法+分钟读法的形式。

2.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周期,可以用秒、分钟、小时、日、周、月、年等单位进行表示。

3. 日期的表达日期的表达可以通过年、月、日的顺序进行表示,也可以使用星期进行表示。

六、图形与图形的认识1. 图形的名称与性质图形有不同的名称,如圆、三角形、矩形等,每个图形都有着独特的性质。

2. 图形的分类图形可以按照边数、角的数目和对称性进行分类。

3. 图形的问题图形问题可以通过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来解决。

七、统计1. 图表的认识图表是一种以图形形式表示的信息统计工具,可以通过图表来展现各种数据。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知识点总结(全)

一. 整数和自然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没有最大或最小的整数。

自然数 (包括正整数、0):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整数的分类正整数:1、2、3、4、5……整数 0负整数:……-4、-3、-2、-1二. 倍数和因数的特征1.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2.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倍数就不存在因数,没有因数就不存在倍数。

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例如:a 的最小因数是1,a 的最大因数是a ,a 的最小倍数是a ,a 没有最大的倍数,a 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a 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例:a × b = c ( a 、b 、c 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 b 就是c 的因数,c 是a 、 b 的倍数。

除法算式辨别倍数和因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自然数5.倍和倍数的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倍”可以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而倍数相对因数而言,只能适用于(不为0)的自然数。

6.口诀:因数和倍数,单独不存在。

互相来依靠,永远不分开。

枚举找因数,相乘找倍数。

因数能数清,倍数数不清。

例:(1)请找出12的全部因数。

(2)请写出20以内6的倍数。

12=1×12 1×6=612=2×6 2×6=1212=3×4 3×6=18 12的全部因数是:1,2,3,4,6,12。

2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

三.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

多边形面积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多边形面积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方法:1.重叠法(旋转、平移、轴对称)2.出入相补法(割补法)3.数格子二、1.画高的方法:1.一条直角边与底重合。

2.另一条直角边移到对应顶点或是对应的边去。

3.从顶点或对应边作一条虚线到底。

4.作小标记和h。

2.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三、1.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的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的面积÷底字母表示:s=ah2.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底或高中的一个不变,另一个扩大或缩小a倍,面积也扩大a倍。

5.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a倍,高扩大b倍,它的面积扩大ab倍。

6.如果将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则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如果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则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四、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两倍,原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字母表示:s=ah÷24.★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时,若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若底相等,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半。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时,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5.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6.三角形的底或高中的一个不变,另一个扩大或缩小a倍,面积也扩大a倍。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对应页码完整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对应页码完整版)

整理与复习小数除法(重点章节)P2---3精打细算——小数除以整数1、除法意义:已知两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方法:同整数的除法方法,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写到哪一位,数位对齐,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p2.P4---6打扫卫生——有余数,余数后面加上0继续除1、若有余数,余数末尾加上0继续除。

2、不够商1,商写0,个位不够商1,商写0。

3、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4、注意商的小数点,特别被除数是整数(整数后面就是小数点)P7---9谁打电话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除数是小数——利用商不变性质化成除数是整数——按照除数是整数方法计算。

2、利用商不变性:3、一个大于0的数÷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大于0的数÷大于等于1=商小于等于这个数。

4、图示说明原理。

P10---11练习一总结:除数是小数——转化除数是整数——按照除数是整数方法——不够商1,商写0,个位不够商1,商写0——若有余数,余数末尾加上0继续除。

P12---14人民币兑换——积、商取近似数(商取近似数应该多取一位)1、熟记各国与人民币的换率。

2、各国货币兑换人民币用乘法(日元、泰铢先除100再乘兑率);从人民币兑换各国货币除以兑率。

如:小红阿姨准备到泰国旅游,带了3800元人民币当做零用钱,可以兑换多少泰铢?已知100泰铢=19元人民币。

3800÷19×1003、结果必须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4、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0<除数<1:商>被除数。

乘数>1,积>另一个乘数;乘数=1,积=另一个乘数;0<乘数<1,积<另一个乘数。

P15---16除得尽吗?——循环小数1、循环小数的认识。

小数部分中从某一位或几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并能正确判断。

2、循环节的认识: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13.242424……,24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3、循环小数的简写。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数的世界掌握知识点:1、自然数与整数;2、倍数与因数;3、质数和合数;4、奇数和偶数;5、2,3,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整数①按照奇偶性特点,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自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②按照因数的个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自然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判断: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自然数:0、1、2、3、4、5、负数:—1、-2、-3、-4、-5、—整数自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1、3、5、7、9)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0、2、4、6、8)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有其他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3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奇数。

()4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合数。

( )5 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6 一个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填空:三个连续质数的和是87,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二、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总结(全)本文介绍了小数除法和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计算小数除法时,需要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化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需要对齐。

在人民币兑换中,可以使用外币×汇率﹦人民币或人民币÷汇率﹦外币的方法进行计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整数的运算定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等。

在求商的近似值时,可以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但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循环小数是指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循环节是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

循环小数的一般写法是写两个循环节,点上省略号,也可以使用简便写法,即写一个循环节,在首位和末位点上循环点。

小数可以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纯循环小数或混循环小数。

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多少倍;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则缩小(或扩大)多少倍。

在小数除法中比大小时,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以及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知识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知识大全,推荐文档

五年级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1、 小数除以整数 1 计算法则: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2、 一个数除以小数 > 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有余数,腹添0再除。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一位一位落数,丿不够商1就用0占位。

)3、商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结合生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限小数4、循环小数:小数* r 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彳L 无限循环小数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数除以整数一、基础操练知识点一: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 + 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写上 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 除。

知识框架:6解决问题小数除法5.6 56 4J7T44」2 2 42 0-20—2 424个十分之一 2 424个一2 4 —2-4~0除的方法和整数除法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 是在做2.4*4时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数 点对齐【练习】二、感悟与实践例题1:学校买了 13盒白粉笔和10盒彩色粉笔,共付64.5元。

每盒白粉笔2.5元,每 盒彩色粉笔多少元?变式练习: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圆珠笔价钱的 4倍。

王小东买了一支钢笔和 3支圆珠 笔,一共花了 17.5元。

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58.89 * 1396 * 15 0.465* 1516.32* 51整数部分不够除, 商0,点上小数点<除到小数部分有余 数时,添)再除。

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 算;商的小数点与被 数的小数点对齐;4 4 O2 2 2 O 2 25例题2:服装厂做校服。

原来每套服装用布2.2 米,现在每套用布节省0.2 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篇一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篇二1、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2、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3、循环小数问题:①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②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5.3、7.145145...等。

③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5.3...、3.12323...、5.7171...④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的循环节是3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⑤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⑴只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⑵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2)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2)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2)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2)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2)5、商的近似数 (2)6、循环小数问题 (3)7、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3)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3)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3)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5)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5)2,5的倍数的特征 (5)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 (7)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11)1.分数的再认识 (11)2.真分数与假分数 (11)3.分数与除法 (11)4.分数基本性质 (12)5.找最大公因数 (12)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15)1.组合图形面积 (15)2.鸡兔同笼 (16)3.点阵中的规律 (16)第七单元可能性 (16)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5、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知识点总结(全)

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1、真分数与假分数:①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

②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③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1。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15 3(如:= 3 )4 4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 2×3+1 7(如:2 = = )3 3 3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被除数 a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 (b≠0)。

除数 b2、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找最大公因数、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相同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 2和任何奇数互质。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互质。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如:3.5÷1=3.5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新课标第一网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5.3… 3.12323… 5.7171…)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 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全)
本文总结了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点。

其中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

首先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同时提供了逆运算公式:底等于面积除以高,高等于面积除以底。

需要注意的是,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底和高必须对应。

此外,平行四边形框架可以拉成长方形或者拉成面积更小的平行四边形,但周长不变。

接下来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底乘高除以二。

同样提供了逆运算公式:底等于面积乘以二除以高,高等于面积乘以二除以底。

需要注意的是,在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底和高必须对应。

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然后介绍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对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对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并且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最后介绍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

同时提供了逆运算公式:上底加下底等于面积乘以二除以高,上底等于面积乘以二除以高减去下底,下底等于面积乘以二除以高减去上底,高等于面积乘以二除以上底加下底。

整理与复习(1)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1)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8.6
= 40
96÷(15.4-12.2) 0.175÷0.25÷0.4
= 96÷3.2 = 30
= 0.7÷0.4 = 1.75
(教材P47 T10)
7.世界上最重的鸟是鸵鸟,最轻的鸟是蜂鸟。鸵鸟的平均 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请在正确答案后的 内画“√”。
平均体重约90kg
平均体重约0.0016kg
1.求积的近似值,先算出正确的积,再根据题目要 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2.求商的近似值时,先看要保留到哪一位,计算时, 根据需要保留的位数,只要多除出一位即可,用“四 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注意:求近似值时,近似值末尾的0不能舍去。如将8.796保留 两位小数是8.80,虽然末尾是0,但不能舍去。
例: 计算22.6÷4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1)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 点,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 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3)然后按照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例如: 3.75÷1.5
知识点二:求积、商的近似值
巩固练习
(教材P46 T1)
1. 先用竖式算一算,再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这是2.5kg鸡蛋,花 了24元。鸡蛋每千 克多少元?
24 ÷ 2.5 = 9.6(元)
9.6 2. 5 2 4 0
225
150
答:鸡蛋每千克9.6元。
150 0
红绳每米0.8元,买 这捆付了2.8元。你 知道它有几米吗?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1)
知识回顾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 积和商的近似值 数 除 循环小数 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知识大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知识大全

五年级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知识框架:小数除以整数一、基础操练知识点一: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写上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1、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2、一个数除以小数 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一位一位落数,不够商1就用0占位。

)空间 与图形3、商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结合生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限小数4、循环小数: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6、解决问题小数除法除。

【练习】÷13 96÷15 ÷15 ÷51二、感悟与实践例题1:学校买了13盒白粉笔和10盒彩色粉笔,共付元。

每盒白粉笔元,每盒彩色粉笔多少元变式练习: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圆珠笔价钱的4倍。

王小东买了一支钢笔和3支圆珠笔,一共花了元。

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例题2:服装厂做校服。

原来每套服装用布米,现在每套用布节省米。

原来做800套这种服装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变式练习:工程队要铺设一条长千米的地下管道,计划用1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铺设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变式练习:西平乡修一条长千米的河堤,前15天平均每天修千米。

余下的要9天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三、巩固练习练习1一、口算。

÷10=10÷4=÷3=÷2=40÷50=÷33 =二、填空。

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里面“√”÷2 ()÷20()÷8()÷11()2、()×15=()×8=90÷()=153、60时=()日84分=()时三、计算下面各题。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的认识第一节数的认识本节知识点总结:1.自然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叫自然数。

2.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3.倍数和因数:4x5=20 中,4 和5 是20 的因数,20 是4 和5 的倍数;45x2=90 中,45 和2 是的因数,90 是45 和2 的倍数。

90第二节 2 和5 的倍数特征本节知识点总结:2 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是0,2,4,6,8 的数是2 的倍数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2 和5 的倍数特点:个位上是0 或5 的数是5 的倍数:0 的数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能被个位上是0、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2 整除第三节 3 的倍数的特征本节知识点: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之和一定是3,6,9,12,15 等等是 3 的倍数.把下表中1101928 9 的倍数涂上颜色。

211202931221304132231514233261524337162534817263591827369 的倍数都是 3 的倍数。

3 的倍数一定是9 的倍数吗?第四节奇数和偶数本节知识点:1.奇数:不是 2 的倍数叫奇数2.偶数:是2 的倍数叫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练习1.把后面的数分成奇数和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4,7,9,11,12,14,16,25,34,37,52,80,1012.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 + 2004: 11387 + 131 : 268 + 1024 : 46786+25787: 6007 + 8997 :3 一本数学书放在课桌上,翻动20 次后,书的哪一面朝上?为什么?4.昨天老师也在这间教室里给其他班的同学上课,灯本来是亮着的,突然停电了,我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这个班有的还是不亮的?36 名学生,如果每人也都按了一下开关,猜猜看,来电的时候这盏灯是亮5.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知识点总结(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知识点总结(全)

一. 整数和自然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没有最大或最小的整数。

自然数 (包括正整数、0):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整数的分类正整数:1、2、3、4、5……整数 0负整数:……-4、-3、-2、-1二. 倍数和因数的特征1.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2.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倍数就不存在因数,没有因数就不存在倍数。

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例如:a 的最小因数是1,a 的最大因数是a ,a 的最小倍数是a ,a 没有最大的倍数,a 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a 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例:a × b = c ( a 、b 、c 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 b 就是c 的因数,c 是a 、 b 的倍数。

除法算式辨别倍数和因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自然数5.倍和倍数的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倍”可以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而倍数相对因数而言,只能适用于(不为0)的自然数。

6.口诀:因数和倍数,单独不存在。

互相来依靠,永远不分开。

枚举找因数,相乘找倍数。

因数能数清,倍数数不清。

例:(1)请找出12的全部因数。

(2)请写出20以内6的倍数。

12=1×12 1×6=612=2×6 2×6=1212=3×4 3×6=18 12的全部因数是:1,2,3,4,6,12。

2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

三.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数的世界知识点: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1、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1、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找因数知识点: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质数知识点: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

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

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数的奇偶性知识点:1、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2、能够运用上面发现的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比较图形的面积知识点: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3、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知识点: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1、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2、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3、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动手做知识点:1、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2、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3、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

2)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但把高画在底边延长线上在小学阶段不要求。

4、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

2)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5、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用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 和h 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翔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知识点:1、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如果用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 和h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或S =ah 212、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知识点:1、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 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 和b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 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 212、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单元《分数》分数的再认识知识点: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

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知识点:1、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21413243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

像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23334549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

像 2,1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4143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

2、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的读法: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41补充知识点:1、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2、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分数与除法知识点:被除数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除数2、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3、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5、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两种)1)把带分数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把整数化成用真分数的分母作分母的假分数,再加上原来的真分数,就可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

2)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基本性质知识点: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3、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找最大公因数知识点: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两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会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1、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

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

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3)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5)也可适当的把短除法求公因数介绍给学生。

(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2、4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4与4的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

约分知识点:1、理解约分的含义。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2、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313、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