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的天堂和地狱——《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
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引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该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弗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来振兴经济。
罗斯福新政包括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就业计划和社会保障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大萧条的原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大萧条的原因大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股市崩盘、过度借贷、农业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1.股市崩盘1929年的股市崩盘被认为是大萧条的导火索。
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投机行为和融资困难,美国股市出现了一波疯狂的繁荣。
然而,这种炒作造成了股市的泡沫。
当泡沫破灭时,许多投资者破产,经济活动迅速下降。
2.过度借贷在20世纪20年代,很多美国人迅速发财,并开始大量购买股票和进口商品。
为了支持这种消费行为,许多人借贷购买。
然而,当经济开始疲软时,这些借款变得难以偿还,导致了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3.农业危机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农业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农产品价格暴跌,导致很多农民破产。
同时,农村地区的技术进步使得农业工人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失业,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衰退。
4.贸易保护主义在大萧条期间,许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
这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下降,进一步衰退了世界经济。
二、大萧条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大萧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社会不稳定。
1.经济衰退1929年股市崩盘后,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了停滞。
许多公司破产,银行倒闭,经济产出急剧下降。
193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约30%,经济陷入了衰退。
2.失业率上升大萧条导致了大量的失业。
自1929年至1933年,失业率从3.2%上升至25%,造成了数百万人失去工作。
读《罗斯福传》有感-(精选五篇)
读《罗斯福传》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读《罗斯福传》有感 -读《罗斯福传》有感读完《罗斯福》传记后,罗斯福一生的辉煌、瞩目的政绩、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韧、闪亮的人格魅力都深深的震撼着我,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他的概括会用“传奇”这个词汇。
这本书对我个人影响最为直观、深刻的应该是以下两点,这两点即是对个人生活的要求,也是对个人工作的一个指导。
一、坚定的目标:之前处于懒惰,我迟迟未读这本书,终于在8月开始正式且严谨的去了解这位“坐在轮椅上转动世界的巨人”,其实罗斯福这位领袖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但是在这本书里,最让我启发的是一个人必须要树立自己的每个阶段的目标,有自己的信仰,这就是理想!就像他用乐观的声音告诉美国民众,“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乐观、坚强,他的成功告诉了我只要你做出决定,事实再怎么艰苦,都会得到最好的转机.具有清澈的、绝对的信念你就会成功!读完罗斯福这本书以后,是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有目标和报负的人一定能够成功,终将会获得生活的满杯。
二、用罗斯福的一生简述来概括“如何运营企业”。
首先他建立了一个核心团队,其次树立共同目标、再者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显然罗斯福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坚毅顽强的性格、和对事业充满激情。
建立核心团队豪(罗斯福的左膀右臂、帮助他完成州长、总统、连任竞选):为了罗斯福去完成他的目标,建立执行团队,并有效的控制和推动整个团队按罗斯福的愿景执行。
这个人按公司的常规叫法职务为:常务副总。
埃莉诺(罗斯福妻子):这个亲民的士兵,这就让她成为罗斯福政府不可或缺的成员,为罗斯福政府赢得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
这个人按公司的常规叫法职务为:总裁主任/公关经理。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美国陆军参谋长):对于这个人物,我尤为深刻了些,即因为他坚韧、隐忍的人格,也因他在二战不凡的战场成就,这些一切都显示为“有效执行力”他在一战时协助制定作战计划,在二战时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使得罗斯福在二战赢取胜利。
残缺也是一种美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后记
残缺也是一种美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后
记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中,我们探讨了经济的残缺的现实,也意识到有些残缺是可以把它变成一种美丽的。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发生的大萧条,学会了如何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金融上的残缺,也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了解了这一时期政治上政策的变化,特别是罗斯福新政的推行,给当时的经济金融带来的改变,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经济金融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最后的反思中,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待残缺的态度,对残缺的接受与去除,了解到残缺也是一种美丽,让我们走出了困境,获得改变,而在这里,残缺是最美丽的,是我们更新观念,迈出发展步伐的动力。
让我们以这种乐观、主动的态度,把自己塑造成一种完美而又残缺的状态,以此获得更加宏伟的未来。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读完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这段历史啊,真的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起起伏伏的。
大萧条那时候,整个世界就像是突然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你想啊,工厂一家接一家地倒闭,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
工人们呢,昨天还在流水线上忙碌,今天就被赶到大街上,那失业的队伍长得看不到头。
人们的生活一下子从勉强过得去变成了吃了上顿没下顿。
银行也不靠谱了,大家辛辛苦苦存的钱,一夜之间可能就化为乌有。
感觉整个社会就像一个生了重病的人,而且是那种医生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去治的重病。
然后呢,罗斯福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闪亮登场了。
他搞的新政那可真是够新鲜的。
我就感觉他像是一个拿着各种神奇工具的修理工,哪里坏了就修哪里。
他先从救济那些可怜的老百姓开始,就像给快饿死的人先递上一块面包。
那些公共工程的建设啊,不仅让失业的人有活干了,还顺便给国家修了好多有用的东西,像公路啊,桥梁啊。
这就好比是让一个无所事事的人突然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这份工作还能让整个家变得更好看更实用了。
对银行进行整顿这一招也很厉害。
就像是给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立规矩,告诉银行们不能再乱来了。
让人们又慢慢开始相信把钱存到银行里是安全的,这就像是给社会的心脏打了一针强心剂啊。
从这个罗斯福新政里,我还看到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政府有时候就得像一个大家长一样,不能光看着老百姓受苦。
当市场这个调皮的孩子自己把事情搞砸了,政府就得站出来管管。
不过呢,也不能管得太死,不然市场又该不高兴了。
这就像是放风筝,线拉得太紧或者太松都不行。
总之呢,大萧条是一场噩梦,而罗斯福新政就像是把大家从噩梦里慢慢叫醒的闹钟。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勇气去尝试新的办法,就总有希望能把糟糕的情况变得好起来。
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麻烦事儿的时候,不能光在那儿哭鼻子,得像罗斯福一样,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才行。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读完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这段历史啊,就像是看了一场超级惊险又反转不断的大戏。
大萧条那阵儿,整个世界就像突然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黑洞里。
你想啊,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倒闭,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
银行也跟着倒霉,人们辛辛苦苦存的钱一下子就没了,那种绝望感肯定像天塌了一样。
大街上到处都是失业的人,排着老长的队等着领那点可怜的救济品,人人脸上都是愁云密布的。
这就好比是一场暴风雨,把原本繁荣的景象打得七零八落,大家都在黑暗里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这时候呢,罗斯福新政就像是一道曙光。
罗斯福就像个超级英雄一样登场了。
他搞的那些政策啊,乍一听还挺复杂的,什么整顿银行啦,让那些摇摇欲坠的金融机构重新站稳脚跟,就像把生病的大树给它治好了,让它能继续给大家遮风挡雨。
还有那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这可太有意思了。
政府出钱让大家去修公路、建大坝啥的。
这就好比是给那些没活干的人找了个大活儿,不仅让他们有了收入,能养家糊口,还让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变得更好了。
你看,就像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慢慢开始翻新了。
不过呢,罗斯福新政在当时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些守旧的势力就像一群顽固的老头子,老是在旁边指指点点,说这不行那不行。
但是罗斯福可不管他们,就硬着头皮往前冲,他心里肯定想着:“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得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好。
”这新政啊,就像是一场大胆的实验,虽然中间有磕磕绊绊的,但最后还真就把美国从大萧条的泥潭里给拽出来了。
从这里面我就觉得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得像罗斯福这样,不能干等着。
哪怕是那些从来没有试过的办法,只要有可能有用,那就得试试。
而且呢,政府在关键时候就得有担当,不能看着老百姓受苦就不管。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就像是给后来的世界上了一课,告诉大家经济这个东西很复杂,但是只要有决心、有智慧,再大的危机也能慢慢化解。
现在咱们看这一段历史,就像是从一个惊险的故事里学到了怎么在困难时候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呢。
读《罗斯福》有感
读《罗斯福》有感读《罗斯福》有感(2篇)读《罗斯福》有感1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他拯救了美国人民,拯救了美国经济,使美国成为二战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他的成就如漫天的星斗,每一项都璀璨夺目,光耀千秋。
罗斯福的辉煌不是命中注定的,也不是靠运气获得的,更不是用阴谋取得的,他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他人的鼎力相助。
最令我敬佩并值得我借鉴的便是罗斯福善于举贤任能、懂得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在这方面罗斯福不愧为大师!罗斯福出身名门望族,影响和财力首屈一指。
但罗斯福却没有富家纨绔子弟的骄奢淫逸和自负,他从不恃才傲物,他为人谦逊,从小就显示出政治家的潜质。
他在中学时期就知道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如何取悦于人。
他始终保持着绅士特有的风度,这些都为他步入政坛夯实了基础。
步入政坛的罗斯福能用各种方式协调各方关系,始终保持着关系链条的正常运转。
豪就是受到罗斯福的感染,誓死追随罗斯福,在关键时刻总能给罗斯福最大援助的人之一。
罗斯福也非常感激豪,在重大决策前总要和豪商议,俩人形影不离,其亲密程度堪比三国时期的刘关张。
我也很想搞好人际关系,但是有时候我的做法欠妥,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有时候,同学问我问题,如果在我看来是很幼稚甚至是很无聊的问题,我就时常表现出不耐烦,或以厌烦的态度敷衍了事,长此以往,使得一些朋友认为我不合群,或是认为我心高气傲,不大愿意和我交往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读完《罗斯福传》以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人是群居的动物,大家在一起生活,就不可避免要和他人交往。
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择友?如何对待不同的朋友?如何维持人际关系链条的正常运转?……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正确解决。
尤其是在自己的地位提升或影响力增大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更显出它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罗斯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囊团的鼎力相助,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
但是罗斯福并没有因自己的地位的改变而对他的朋友有任何改变,相反,他第一次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感谢他的伙伴相助并和他们共同庆祝。
听《罗斯福新政》有感
听《罗斯福新政》有感
12月15日下午,我们工作室全体老师在北蔡中学观摩了徐小刚和xxx两位老师的公开课,两位老师借班上课,以同课异构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风格迥异的课堂教学,使我受益匪浅。
徐小刚老师非常沉稳,在关注史学方法运用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
如在导入环节,徐老师播放历史视频,做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接,从而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同时徐老师特别重视对教材的讲解以及知识脉络的梳理,并出示了丰富的史料,对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加以佐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xxx老师的课激情四射,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一个“活”字,整堂课采用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自由”为线索,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加以展开,演绎自由之下经济危机的泛滥让美国该何去何从?当所提供的三种模式被一一推翻后,自然而然抛出美国需要一种新的模式,由此引出“罗斯福新政”,通过新政内容分析它是如何维护与发展美国的“自由”。
同时王老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激励性话语,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
两位老师在课尾都设计了“新政,新在何处?”的探究,显性地突出了这节课的主旨。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姜蓓。
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与观念更新
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与观念更新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它为解决20世纪30年代时期经济危机带来了希望,也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重要的创新性措施,成为全球施政改革的范例。
但是,新政体制下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经历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在改革进程中学到了什么,才为后来的经验教训和观念更新打下了基础。
首先,新政体制下的经验教训是,不应过分依赖国家干预来促进经济发展。
虽然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但是这样的短期措施不可持续,而且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过分干预有可能导致资本主义市场的失衡。
因此,今后的政府应多考虑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竞争,让市场经济活力充分释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其次,新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保护了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有助于消除社会不稳定和冲突。
然而,社会保障制度也应与时俱进。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系统的变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它更加可持续。
在经济发展方面,应更加注重有效利用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更好地运用其优势来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等社会问题。
第三,罗斯福新政对大规模公共工程项目的采纳与推广,对今天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程项目的大规模施工不仅刺激了经济活动,也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
然而,在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中,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划和公正的分配原则。
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影响,为人民群众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对今天的美国以及全球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都提供了重要启示。
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应不断改进、更新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健康持续发展,推进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以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第四,罗斯福新政对金融和银行业的监管和管制,为今天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提供了重要经验。
新政下的银行监管机制和金融管制,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读完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啊,那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大萧条这事儿,可真是把世界搅得个天翻地覆。
就像原本好好的一个大派对,突然音乐停了,灯也灭了,大家都傻了眼。
股市崩盘就像那根捅破气球的针,“噗”的一下,财富就像空气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些原本以为自己富得流油的人,一夜之间可能就流落街头。
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倒闭,工人大批大批地失业,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倒了,一连串的都跟着遭殃。
这时候的社会啊,那真是愁云惨淡,人们的脸上都看不到什么希望,感觉整个世界都掉进了一个黑暗的深渊。
不过呢,就在这个时候,罗斯福新政就像一道光照进了黑暗里。
罗斯福这个人啊,就像是个超级英雄,穿着西装革履来拯救世界了。
他搞的那些新政,那可真是脑洞大开。
你想啊,他要让政府直接插手经济,这在以前可不多见。
什么整顿银行,就像是给生病的金融系统来一场大手术,把那些坏的东西切掉,让健康的部分重新运转起来。
还有那些公共工程,修大坝、建公路啥的,这不仅给失业的人们找到了工作,还像是给国家的基础设施来了个大升级。
你看那些失业的工人,本来在家愁得不行,突然就有了工作,有了工资,又能养活家人了。
这就像给那些快要熄灭的小火苗重新添了柴,让大家又有了干劲儿。
而且啊,新政对农业的扶持也很有趣。
以前农民种了东西卖不出去,现在政府来帮忙调节,就像是给农产品的买卖搭了一座桥,让农民的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
但是呢,这罗斯福新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你在一条新路上开车,总会遇到些坑坑洼洼。
有些人觉得政府管得太多了,这不是破坏自由市场经济吗?可我觉得啊,在那种生死存亡的时候,就得有点特殊手段。
就像你生病的时候,得吃猛药才能好起来一样。
总的来说,大萧条让世界陷入了绝望的泥沼,而罗斯福新政就像是一把有力的铲子,一点点地把大家从泥沼里往外挖。
它让我明白,在面对巨大危机的时候,不能光等着市场自己恢复,政府有时候就得站出来,搞点创新的办法,即使这个办法可能会受到一些争议,但只要能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动,那就是好办法。
罗斯福新政给们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启示发生在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长达10年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大动荡。
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措施克服危机带来的损失。
其中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最显著。
不但避免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全面的社会危机,而且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修正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种种严重弊端,为其后半个世纪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被许多国家仿效。
它也为目前全世界应对日益恶化的经济衰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吸收借鉴“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民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应尽职责。
罗斯福政府从第一轮新政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贫困人口的救济,并通过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供援助。
创造了大量必要的就业岗位,使大量失业工人重新就业。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正常干预和宏观调控。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否则,便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政府的制度就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
我国现行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过去虽然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和宏观环境制约,很多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治理国家的方式,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要求。
今天,由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联系紧密,几乎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这就要求从“罗斯福新政”中吸收借鉴经验教训。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促进经济改革和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有重要启示:当前我国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增加以工代赈项目,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在增加就业、保障民生的同时,鼓励民众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读完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相关的内容啊,就像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只不过这戏是真真实实发生在历史舞台上,还让全世界都狠狠打了个寒颤。
大萧条那时候,整个世界就像是突然掉进了一个黑暗的大坑里。
想象一下啊,本来大家都开开心心上班、赚钱、消费,经济就像一辆跑得欢快的小火车。
结果呢,突然之间,企业一家接一家倒闭,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工人那叫一个惨啊,大批大批地被扔到了大街上,没了工作就没了收入,连饭都吃不上,一家人只能大眼瞪小眼。
银行也跟着凑热闹,纷纷破产,大家存在银行里的钱一下子就没了,那种绝望就像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宝贝突然被人偷走了一样。
这个时候啊,罗斯福就像个超级英雄闪亮登场了。
他搞的罗斯福新政可真是够有创意的。
就好比一个医生面对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他不是用那种老套的、按部就班的方法,而是大胆地尝试各种新“药方”。
什么整顿银行啦,让那些摇摇欲坠的银行重新站起来,让老百姓又敢把钱存进去了。
还有搞那些公共工程,这招可太妙了。
政府出钱雇人去修桥、修路、盖房子,这一下子就像给那些快要饿死的人塞了个大馒头,有工作了就有饭吃了,而且这些工程还让国家的基础设施变得更好了,就像给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一样。
我觉得罗斯福新政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让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干预经济了。
以前啊,大家都觉得经济就像一个野生动物,让它自己在草原上跑就好了,政府别瞎掺和。
可是大萧条之后才发现,这动物要是病了,没人管还真不行。
政府的手伸进来,就像给经济这匹脱缰的野马重新套上了缰绳,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让经济恢复到以前的生龙活虎,但至少让它慢慢走上正轨了。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的大萧条世界经济危机与美国变革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的大萧条世界经济危机与美国变革1930年代,全球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该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崩溃。
在这个困境中,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成为了美国新总统,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危机,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本文将探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世界经济危机和美国国内变革的影响。
一、大萧条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掀开了大萧条的序幕。
这场危机很快波及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也陷入了困境。
大萧条时期,全球经济急速衰退,商品价格暴跌,贸易放缓,失业率飙升。
特别是美国,金融机构破产,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们生活困难。
这个时期被形容为世界经济的黑暗时代。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933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上台,面对着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
为了挽救局势,罗斯福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重振美国经济,同时改善国内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政策被合称为罗斯福新政。
1. 银行业改革第一步,罗斯福采取了紧急措施来稳定破产风波中的银行业。
他宣布了银行假期,关闭了所有破产的银行,并启动了银行救助计划。
通过这些措施,罗斯福试图恢复民众对银行的信心,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2. 公共工程计划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罗斯福主张政府出资进行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
他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局(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通过修建公共建筑、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和经济的恢复。
3. 农业调整法案大萧条时期,美国农民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斯福在1933年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案。
该法案主要通过减少农业的产能,规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价格,并推行了土地保护计划,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 社会保障法案罗斯福也关注到了社会问题,他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1935年通过的社会安全法案,该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保障了退休人员、残疾人和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罗斯福新政的谎言读后感
罗斯福新政的谎言读后感《罗斯福新政的谎言》读后感《罗斯福新政的谎言》这本书以揭示美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弗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政策与行动之间的真相为主题。
这本书深入研究了罗斯福总统在上任之后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探讨了他的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并质疑了他所宣称的新政的真实性。
读完《罗斯福新政的谎言》,我对罗斯福总统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我的印象中,罗斯福总统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通过他的新政振兴了美国经济并帮助了大批贫困的美国人。
然而,这本书揭示了一些罗斯福总统的政策和行动的真相,使我对他的评价产生了质疑。
书中指出,罗斯福的新政并没有如他所宣称的那样有效地解决了大萧条的问题。
相反,这些政策只是短期的刺激措施,无法根本性地解决经济问题。
例如,尽管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的公共工程项目,但这些项目只是为了创造就业机会,而并没有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案和国家劳动关系法案也被指责为无效且不合理的政策,没有真正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
此外,书中还揭示了罗斯福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存在的不透明和欺骗的行为。
罗斯福政府对于新政的宣传和宣传活动,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政策能够解决经济问题并改善人民的生活。
然而,事实上,这些政策并没有如他们所声称的那样取得成功,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对于真实情况的报告和信息的隐瞒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使人们对政府的信任降低,并对政府的行为产生怀疑。
读完《罗斯福新政的谎言》,我开始反思我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政府的信任。
这本书揭示了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教会了我要保持对历史和政治的批判性思维。
它提醒我不要盲目相信政府的宣传和言辞,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来获得真实的信息。
尽管《罗斯福新政的谎言》对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进行了批判,但我并不认为这本书是完全客观和中立的。
每个人对历史和政治都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这本书也是如此。
然而,它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估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
罗斯福新政听后感
罗斯福新政听后感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对于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听完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介绍后,我对这个政策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政三法”:银行法、证券法和金融法。
通过这些法案的制定和执行,罗斯福政府成功地恢复了金融秩序,重建了市场信心,为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政府的有力行动,才能有效地应对经济危机,推动经济的恢复。
罗斯福新政还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著名的是社会保障法。
这个法案的出台,为美国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人群提供了基本的福利保障。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福利。
罗斯福新政在农业和工业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案,罗斯福政府成功地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整体繁荣。
这让我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要全面推进,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罗斯福新政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为美国经济的复苏
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听取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介绍,我对政府的积极干预、社会保障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未来的政府能够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读后感读完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相关的内容啊,就像看了一场超级惊险又峰回路转的大戏。
大萧条那阵儿可真够吓人的。
整个世界就像突然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黑洞里,经济是一落千丈啊。
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倒闭,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哗啦啦”倒了一大片。
工人呢,那是大批大批地失业,在街上晃悠着,一脸的茫然和绝望,感觉生活的希望都被吸干了一样。
银行也不靠谱了,好多人辛辛苦苦存的钱一下子就没了,那种从云端掉到谷底的感觉,肯定特别难受。
这时候,罗斯福新政就像超级英雄登场了。
罗斯福就像是一个拿着魔法棒的魔术师,开始对这个千疮百孔的经济世界施展魔法。
他搞的那些政策,什么整顿银行啊,就像是给病入膏肓的病人先打一针强心剂,让大家对银行又有了点信心,不再觉得把钱放银行就等于打水漂了。
还有那个以工代赈,这招可太妙了。
让那些没工作的人去修大坝、建公路,既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又给国家搞了不少基础设施建设。
那些失业的人就像找到了新的战场,重新燃起了斗志,不再是大街上无所事事的“游荡者”了。
从这个事儿里,我就觉得经济这东西就像一个特别娇贵又复杂的大机器。
一个小零件出问题了,如果不管它,那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大故障。
大萧条就是这么个情况,一个环节出岔子,整个经济体系就崩溃了。
而罗斯福新政呢,就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机械师,一点一点地把这个坏掉的机器修好,还顺便给它升级改造了一下。
这也让我想到,政府在经济里的作用可太大了。
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平时看着好像不怎么管事,但一到家里出了大危机,就得站出来,制定各种规矩,带着全家一起度过难关。
罗斯福新政就是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超棒的例子。
不过呢,这新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肯定也有很多磕磕绊绊。
就像我们自己做一件大事儿一样,哪能那么容易就把一个烂摊子收拾好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它给美国,甚至给全世界都打了一针清醒剂,让大家知道在经济危机面前,只要想办法,总能慢慢找到出路的。
反正读完这些内容啊,我对经济和政府的职能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觉像是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有感
今年5月,我开设了一节对外教学研讨课,内容是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
为了让课堂四十五分钟既充实饱满,又轻松生动;既有浓郁的历史感,又饱含时代气息,我在课前着实下了一些工夫。
例如,重点考虑历史情境的创设、相关史料的呈现、历史问题的预设等等,希望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新政”,感悟“新政”。
一节课下来,非常顺利。
老师们对我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把握、层次的厘清、内容的呈现、细节的关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几点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正是老师们的这些建议,以及课后与学生的进一步交流,引发了我更深入思考,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堂研讨课的不足和遗憾。
一、与其面面俱到,不妨以点带面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要求》,本课的重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为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该重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法,希望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在史料中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认识“新政”的措施,探究措施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探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探究意识。
在课堂操作中,我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成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四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每一项措施,我都精心准备了材料,设置了历史情境,带领学生从史料的阅读、情境的体验中,分析历史现象(说明美国正面临的社会局面)、积极采取对策(针对困境采取的措施)、阐述相应作用(措施预期达成的目的或产生的效果)。
同时我还请学生扮演罗斯福新政“智囊团”的角色,鼓励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在这一系列举措之下,学生身临其境、心感其情,兴趣被激发,思维被点燃,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中来。
加上本班学生历史基础不弱,因而围绕新政内容预设的问题都非常顺利地一一解决了。
学生的优异表现也让我在课堂中比较兴奋,“放得开却没有能够及时收回来”,学生侃侃而谈,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不知不觉地丧失了。
在回归历史中融入历史在感受真实中生成认识_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_一课的教学感悟
97
1.敞 开 学 思 之 窗 ,开 放 历 史 时 空
师引领着学生进一步思考: 罗斯福新
力量凝聚到抵御、 扭转危机乃至引领
新课程提倡教师多视角、多层次、 政“新”在哪里?
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神圣使命上来。
多类型、 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
— ——新 的 理 论 :出 现 了 不 同 于 传 统
2.创 设 历 史 情 境 ,模 拟 历 史 角 色
1.回 归 历 史 现 场 ,感 受 历 史 真 实
背景。
动去发现、获得了罗斯福当选总统,实
本课内容, 教材中的表述比较理
2.创 设 思 维 问 题 ,追 问 历 史 答 案
施新政的答案。
性,缺少对过程的描述,生动性不够。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没有问
在这里, 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从实际需要出发,创设 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 问题是思 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 而是教师遵循
在 感 受 真 实 中 生 成 历 史 认 识 , 比 较 准 性 , 同 时 也 让 学 生 深 刻 理 解 了 那 场 经 30年 代 的 美 国 公 民 ,你 会 投 谁 的 票 ? 能
确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济危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 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在教师的引导
一、回归历史、感受历史、追问历史 从而进一步理解了罗斯福实施新政的 启发下 ,学生由浅 入 深 ,层 层 深 入 ,主
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让学生理解和参 自由放任政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 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
— —— 新 的 特 点 : 尽 量 避 免 国 有 化
知识经验基础上, 体现学生学习的过 学生通过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 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步之遥的天堂和地狱
——读《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有感
这是一部重现上世纪三十年代那场波及全球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纪实性著作,作者威廉〃曼切斯特用几乎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叙事方式,自下而上地展现“大萧条”——这一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以及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无数深刻教训和历史启示,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与其他有关经济危机的著作不一样,本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没有抽象的统计学数字,只有大量的社会生活细节以及人物描写。
作者将目光对准退伍军人、棉农、流浪汉、童工、城市股票经纪人等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变化,从侧面生动再现了经济总崩溃时的美国,衬托出了经济危机的来势汹汹和残酷无情。
“夜间敲门讨饭的、站在街头出卖肉体的,可能几个月前还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又或者是你孩子的音乐老师。
”有谁能够想象,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竟然也曾经历过如此凄凉、破败,甚至不堪回首的年月呢。
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这是1929年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当赫伯特·胡佛志得意满地宣称“我们即将永久性消灭贫困”的时候,无情的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大萧条的凄风苦雨一下子席卷了社会各个角落,把城市白领、农业工人、作家、医生统统卷进冰冷的地狱,沦落为数百万流浪汉。
我还看到了危机来时资本表露无遗的丑恶本性。
柯立芝总统曾说:“建一座工厂就是盖一座圣殿,在工厂干活就是在那里做礼拜。
”但在“最惨的一年”(1932年),美国人心
目中的“圣殿”形象彻底倒塌了。
一座座“圣殿”变成了充斥着童工与强迫劳动的“血汗工厂”,以维系资本赖以生存的利润。
我更看到了一群朴实而善良的人,那就是美国普通民众,危机之中,他们受的伤害最深,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忍耐力:芝加哥的教师们因为不忍眼看50万儿童失学,于是靠搭便车前往学校上课,没有薪水也坚持工作。
在那个缺乏保障和关爱,只讲利润和效率的丛林时代,他们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诠释着无私与大爱。
尽管“忍受着农奴般的待遇”,人们依然没有失掉一贯的幽默,“我们筑一条铁路,日夜加班,让火车快通。
如今铁路筑好啦,赏一角钱可以吧?老兄!”充满黑色幽默的“赞美诗”,读之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唏嘘不已。
“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美国人民并非束手无策,在这紧要关头,他们已授权政府采取直接的、强有力的行动。
”罗斯福的就职演讲,如同阴霾之中的一声春雷,为饱受大萧条折磨的美国民众带去了经济复苏的希望。
百日新政,千般波澜、万般激荡!其间充斥着艰辛、泪水、希望和激情。
面对千疮百孔的经济,罗斯福以政府“有形之手”接替市场“无形之手”,挽救了美国!“雷厉风行、恢宏大气”就是他留给世人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与我们所理解的那个英明、睿智、救世主式的历史形象不一样,在书中,作者描写的却是一个会紧张、会迷茫,有时甚至会害怕、会自我解嘲的、有血有肉的罗斯福。
“(改革)如果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
”这是他对朋友的调侃;“我担心我干不了总统的工作。
”这是
他竞选成功后对自己儿子的倾诉。
伟人的内心竟如此脆弱!看上去不可思议,但是也许,这是伟人的本来面目。
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先知。
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相比,罗斯福总统当时面临的形势更艰难、更紧迫,也更迷茫。
如果我们算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当时罗斯福恐怕连石头都没得摸。
看完此书,我不禁设想,要是没有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样的人的出现,今天的美国是什么样子?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作为事后诸葛,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发“大萧条”的因子早在“柯立芝繁荣”时期就已产生了。
然而,品读历史,其过程与结局同等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
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往往是隐藏在过程而不是结局之中的。
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还拯救了世界。
但是,他却无法拯救资本的贪婪本性。
罗斯福与他的继任者,如同好莱坞电影里的蝙蝠侠和蜘蛛侠,虽然一次次地战胜坏人,却永远无法阻止坏人的诞生。
多么荒诞无奈的历史怪圈!
“经济危机”——这个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系的“基因病”,在“大萧条”过去之后的70多年里依然如幽灵一般,与我们如影随形。
当年开创先河一般的“新政”如今已成为最常规的手段,但问题依然存在:表面的繁荣的背后,是日渐扩大的不平衡,而我们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手段。
时至今日,“大萧条”就如一个无法醒来的梦魇,非但没有离我们远去,反而以“金融危机”这一更加复杂多变的形态,广泛影响着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百多年前,狄更斯曾经的名言:“这是个最好的时
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
我们前方什么都有,我们前方什么都没有!”狄更斯的话十分精辟地诠释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无处不在!当人们在享受一项事物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掉它的另一面;反过来,当人们在遭受一项事物带来的巨大破坏时,又自动忽略掉它积极而有价值的地方。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态度和认知亦是如此。
于是乎,“民进国退”变成了“国进民退”、“保卫华尔街”变成了“占领华尔街”。
我们无法去探究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那是经济学家的事。
更无意“清算”资本的贪婪“原罪”,没有资本的世界是我们暂时无法想象的,我们只知道,借助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反思和纠正一些不当行为,还是能够避免很多灾难和悲剧的!
当我们正身处顺境之时,不妨放慢脚步,多一点“杞人忧天”,少一些“大干快上”,因为大萧条的历史告诉我们,今日的繁荣可能培育着明日的灾难;当我们遭遇危机之时,不必焦头烂额、自乱阵脚,因为历史的经验同样也告诉我们,眼前的寒冬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