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中利息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借款费用是指企业为融资目的而从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处取得的贷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各种形式的利息、佣金、担保费用等。
它是企业融资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成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应当按照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
在发生制下,借款费用应当在取得借款时计入当期损益,且借款费用必须与借款直接相关,能够可靠计量。
首先,借款费用的计提应该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要求。
根据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包括利息费用和其他费用,企业在取得借款时,应当计提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的计提应当是根据借款利率、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等因素确定,借款费用的计提往往需要依赖于借款合同、借款审批文件等资料作为依据。
其次,借款费用的划分和分摊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常情况下,借款费用的直接发生对象是借款本金,但有时也会包括其它的相关费用。
借款费用应当按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分摊。
对于长期借款,借款费用的分摊应当结合借款期限和还款方式,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摊,确保借款费用的划分分摊合理而准确。
再次,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应当按照交易金额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实际会计处理中,借款费用通常是以费用的形式计入损益,与相关的借款金额进行对冲,从而反映了借款费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最后,借款费用的确认和披露也是准则规定的重要内容。
根据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计提相关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进行披露。
借款费用的披露通常包括借款利率、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发生的借款费用等相关信息,以便用户理解和评估企业的借款活动和借款费用。
总结起来,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企业借款活动中的费用计提、划分、分摊、会计处理和披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准则的要求,合理计提借款费用,并进行合理划分、分摊和会计处理,同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相关信息,以便用户理解和评估企业的借款活动和借款费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会计处理方法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会计处理方法分析在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借款利息的计提和确认,以及借款费用的摊销等方面。
以下将分析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借款利息计提方面,借入资金使用的期间内,应按照借款利率计提借款利息,并将借款利息确认为借款费用。
具体计提方式可以根据借款协议约定的计息方式进行,如按年付息、按季支付等。
在计提利息时,应按照借款金额和利率折算为借款利息,然后按照计提周期和计息基准进行计算,最后将计提金额确认为借款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表。
其次,在借款费用的摊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借款用于资本性支出,应当将借款费用按照相应资本化的原则进行摊销。
具体来说,借款费用应以合理的方式分摊到需要资本化的项目上,并按照资本化项目的有关规定进行摊销。
摊销期限可以根据资本化项目的使用寿命或经济效益期限确定,同时应按照摊销基准和方法进行摊销,最后将摊销金额确认为摊销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表。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对于长期借款费用,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来说,长期借款费用是指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所产生的费用。
对于长期借款费用,企业可以选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或者分期按月、按季、按年等方式摊销。
如果选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企业需要在发生借款费用时确认为当期损益,并计入当期利润表。
如果选择分期摊销,应按照摊销基准和方法进行摊销,并将摊销金额确认为摊销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表。
综上所述,在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涉及借款利息的计提和确认,以及借款费用的摊销。
具体来说,应按照借款利率计提借款利息,并将其确认为借款费用;借款费用可以根据资本化原则进行摊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或者分期摊销。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和记录。
最新18《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最新18《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借款利息是企业向金融机构或其他借款人融资所需支付的费用,也是借款人为使用借款资金而支付给出借人的报酬。
借款利息的确认时机和计量基准取决于借款的性质。
如果借款是以固定利率计算的,则根据实际利率确认利息费用。
如果借款是以浮动利率计算的,则确认利息的基准利率是一个可观察到的市场利率。
借款利息通常按照实际利率计量,但当实际利率与市场利率存在差异时,需根据市场利率计量。
借款利息应当在相关的资产或负债项目中确认。
如果借款用于获得、构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借款利息应当作为该资产的一部分进行资本化,并按照相关的资产计量规定进行确认。
如果借款用于其他非资本化用途,借款利息应当作为借款费用列支。
借款的相关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实际支付进行确认,且应当根据费用的性质进行分类列示,以便于进行日后的追溯和分析。
总之,本章内容详细介绍了借款利息的确认时机和计量基准,以及借款所产生的费用的处理方法。
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企业正确处理借款相关的会计事项,从而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8_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8_借款费用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借款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手续费、担保费等。
这些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成本,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准确计量和记录。
首先,在计量方面,企业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进行计量。
对于利息费用,根据借款利率和借款期限,按照实际利息计算出应付的借款利息。
手续费一般是在借款时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支付的,可以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
而对于担保费用,如果是一次性支付的,可以按实际支付金额计量;如果是分期支付的,需要按照借款期限进行摊销。
其次,在确认方面,借款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根据该原则,借款费用应在相关费用发生的经济利益已流入企业、相关费用额度已可以合理计量并可靠计算的时点上确认。
一般情况下,借款费用的确认和借款合同的签订日期是一致的。
此外,在会计核算方面,借款费用需要根据相关会计政策进行正确分类和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通常应当作为财务费用计入损益表,计入当期损益。
在损益表中,可以单独列示借款利息和其他借款费用,或者将其合并列示。
最后,在披露方面,企业需要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借款费用的相关信息。
披露内容包括借款费用的计量基础、计量方法、相关政策等,以便用户能够了解借款费用的性质和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费用符合与借款直接相关的资产的成本资本化的条件,企业可以选择将部分或全部借款费用资本化。
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需满足一定条件,如与获取或生产合资产或者借款所支出成本的直接关系,能够通过后续使用或处置该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等。
总之,借款费用是企业借款过程中发生的必要费用,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准确计量、正确确认、准确核算和充分披露。
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用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理解和评价。
新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第⼀章总则 第⼀条为了规范借款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条借款费⽤,是指企业因借款⽽发⽣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
借款费⽤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以及因外币借款⽽发⽣的汇兑差额等。
第三条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适⽤《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第⼆章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企业发⽣的借款费⽤,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应当在发⽣时根据其发⽣额确认为费⽤,计⼊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第五条借款费⽤同时满⾜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 (⼀)资产⽀出已经发⽣,资产⽀出包括为购建或者⽣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以⽀付现⾦、转移⾮现⾦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的⽀出; (⼆)借款费⽤已经发⽣; (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产活动已经开始。
第六条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为购建或者⽣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借⼊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的利息费⽤,减去将尚未动⽤的借款资⾦存⼊银⾏取得的利息收⼊或进⾏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额确定。
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专门借⼊的款项。
(⼆)为购建或者⽣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了⼀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额。
资本化率应当根据⼀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是中国会计准则第17号,是关于企
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
企业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借入的资金相应缴纳
的费用,主要包括登记费、手续费、利息等。
本准则规定了企业借款费用
的计量、计提与核算要求。
一、计量
1、借款费用的计量,应以实际发生的费用为基础,计量时应折算为
实际发生的金额。
2、利息费用的计量,应根据按日计息原则,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
3、登记费用的计量,应根据签订的合同约定,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
二、计提
1、借款费用在借款发放时,应一次性计提费用,作为本次借款成本
的一部分。
2、计提的借款费用,应过分计提,对期限超过一年的借款,应按其
期限分摊计提。
3、对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借款,应按固定比例计提,不得另行确定借
款费用的计提比例。
三、核算
1、核算借款费用,应当将其分账归成以“借款费用”科目,具体分账内容应当以合同约定费用为准,可分为服务费、账户管理费、处置费等子目。
2、借款费用应当以借款期限为期限,按照借款期限计提,余额结转至下一期。
新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中利息的会计处理
9月 1日 1 月 1日 O
1 1月 1日
2O O 1O 0
1O 9
10 2O 1OBiblioteka 3O19 401月 1 2 日
1O 2
1 1 6O
( ) 一 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 每 一会计 期间利息 的资本化金额 =专 门借款 应予资本 化的利 息金额 + 一般借款应予 资本 化的利息金额 1 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 . 专 专门借款应 予资本化 的利息金额 专 门借款 当期实际发 生的 利息 费用 一尚未动用 的借款 资金存八银 行取得的利息收入 ( 者 或 进 行暂 时 } 生 投资取得 的投资收益 ) 。 2一般 借款应 予资本化的利息 . 般借款应 予资本化 的利息金额 = ( 累计 资产支出 一专门借 款) 的加权平均数 X 一般借款 的资本化率 ( ) 二 累计支 出加权平均数 的计算公式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 ( 笔资产支 出金额 X 笔资 产支 每 每 出实际 占用的天数 / 会计 期间涵盖 的天数 ) ( ) 三 资本化率 的确定 1 一笔专门借款 : 资本化率为该 项借款 的利率 。
二、 实行新准则后利息资本化的公式
如 :中原公司于 20 年 1 1日正式动 工兴 建一 幢办公楼 , 02 月 工程预期 2年 , 采用出包方式 。 月 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 1。 每 表 】于 20 0 2年 1 1日发行 3年期债券 , 月 面值 10 00万元 . 票面利率 5 %, 每年年末 支付 利息 。 到期还本 , 债券发行价格为 90万元。20 年 0 02
2月 1日 3月 1日
4月 1日
每期资产支出
2 ∞
1O O 1O O
10 2
借款费用会计分录举例
借款费用会计分录举例借款费用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借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利息、手续费、担保费等。
根据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应当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会计核算,下面将以借款费用会计分录为例,列举一些常见的会计分录。
1. 借款利息支出:借:借款利息支出贷:银行存款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或个人为借款所支付的利息费用,属于费用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2. 手续费支出:借:手续费支出贷:银行存款手续费支出是企业或个人在借款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用,属于费用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3. 担保费支出:借:担保费支出贷:银行存款担保费支出是企业或个人为借款所支付的担保费用,属于费用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4. 借款手续费支出:借:借款手续费支出贷:银行存款借款手续费支出是企业或个人在借款过程中支付的借款手续费用,属于费用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5. 借款利息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借款利息收入借款利息收入是企业或个人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息收入,属于收入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6. 借款手续费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借款手续费收入借款手续费收入是企业或个人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借款手续费收入,属于收入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7. 借款担保费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借款担保费收入借款担保费收入是企业或个人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借款担保费收入,属于收入类科目,应计入损益表中,银行存款是借款的来源,属于资产类科目。
8. 借款费用预提:借:预提借款费用贷:借款费用借款费用预提是企业在借款费用尚未实际支付时,根据预计金额进行的预提会计处理,预提借款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借款费用属于费用类科目。
9. 借款费用摊销:借:借款费用贷:预提借款费用借款费用摊销是企业将预提的借款费用按照一定期限进行摊销的会计处理,借款费用属于费用类科目,预提借款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常常会选择借款来筹集所需的资金。
借款费用是企业为了使用外来资金而必须支付给借款人的成本。
借款费用是一种重要的资金成本,在资金运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借款费用的计算和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计算借款费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和按摊销法计入损益。
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适用于借款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易于确定的情况。
按摊销法计入损益的方法适用于借款费用的实际发生额难以确定的情况。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借款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计量和借款费用的核算。
首先,借款费用的确认。
借款费用应当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当企业从金融机构处借款时,应当确认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应当作为可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确认,并作为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其次,借款费用的计量。
借款费用的计量应当以实际发生额为依据。
具体计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按摊销法或其他合理的计量方法。
最后,借款费用的核算。
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借款费用的核算程序和责任。
借款费用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核算和处理。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企业借款活动产生的费用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借款费用的计算和核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应当根据准则的规定,合理计算和处理借款费用,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借款费用的准确和真实反映。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一、借款费用的定义和确认借款费用是指企业集资向金融机构借款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应在借款发生时确认为相关借款的成本,并在借款期间按照实际发生的额度和适当的方法进行确认。
借款发生时确认的借款费用主要包括:1.借款利率的安排费用:指为利率的确定、安排借款以及参与安排借款的各项费用;2.即日起生效的利率调整费用:当借款利率调整时,根据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调整情况,按照即日起生效的利率差额计算;3.参与的贷款利率翻红费用:当借款利率为浮动利率时,根据市场利率以及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参与利率计算;4.借款利息税费用:指因支付借款利息而发生的税费。
二、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1.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应当以相关借款的成本确认,并在借款期间按实际发生的额度进行确认。
2.借款费用的会计科目:借款费用应当根据其性质和用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别计入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和销售费用等科目。
3.借款费用的会计确认时点:借款费用应在相应费用产生时确认,即在借款发生时确认。
4.借款费用的组成:借款费用主要包括借款利率的安排费用、即日起生效的利率调整费用、参与的贷款利率翻红费用以及借款利息税费用等。
三、借款费用的计量和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的计量和核算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借款费用的计量:借款费用应按实际发生的额度计量,具体计算方法应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借款合同中的约定进行确定。
2.借款费用的核算方法:借款费用可以采用直接核算或间接核算的方法进行。
直接核算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相关的费用科目;间接核算是指将借款费用计入其他科目,再通过相应的核算程序计算相关费用。
四、其他注意事项在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借款费用的分摊原则:如果借款费用与项目、工程或资产的建设、生产和购置直接相关,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分摊。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是规定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法规,对于企业的记账、报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是一个重要的会计科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借款费用的概念、会计处理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相关要点。
借款费用指的是企业为了获得借款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担保费等。
在企业经营中,借款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满足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求。
然而,借款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因此,正确地计算和处理借款费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应当按照实际发生计入当期的损益。
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有两种,即摊销法和计提法。
摊销法是指将借款费用分摊到借款期间的每个会计期间,并以这种方式计入损益。
计提法是指在借款期间的每个会计期间计提借款费用的一部分,并分别计入损益和负债。
摊销法适用于借款期间较短、借款费用较低的情况。
按照摊销法处理借款费用,可以使其在借款期间内逐渐分摊,减轻当期的负债和损益压力。
计提法适用于借款期间较长、借款费用较高的情况。
按照计提法处理借款费用,可以使其在借款期间内逐年计提,确保在每个会计期间内都有相应的费用计入损益。
借款费用的计算主要取决于借款的金额、利率、使用期限以及借款人和贷款机构之间的协商。
借款费用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息费用:根据借款金额和利率计算,一般以年利率为基础,按照借款期间平均每个会计期间计算利息费用。
2.手续费:包括银行手续费、担保费等,通常是按照借款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或者按照协议规定的固定金额计算。
3.其他费用:根据具体的借款协议和业务需要,可能还会涉及其他费用,如批款费用、展期费用等。
借款费用的计算和处理有些复杂,需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此外,借款费用的计算结果和处理方式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会计准则中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
会计准则中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是指公司在进行建设项目时,为了筹集资金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费用。
根据会计准则,这些利息支出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计提。
需要明确的是,在建工程是指公司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包括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等。
为了完成这些工程项目,公司可能需要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
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则被视为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
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需要根据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应当分期摊销,并计入相关工程的成本或费用。
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应当根据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进行确认。
公司在借款期间每年支付的利息费用,应当按照年度进行确认和计提。
确认的利息支出需要根据在建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摊销。
一般情况下,公司在进行在建工程项目时,会根据工程的进度和时间节点,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完成时,应当按照该阶段所占整个工程总成本的比例,将对应的利息支出计入该阶段的工程成本中。
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利息支出的计提应当与工程的实际进度相匹配,不能提前或延后计入相关阶段的成本。
利息支出的计提应当与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相一致,不能超过实际支付的金额。
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中,应当记录清楚每个阶段的利息支出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和凭证的记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可追溯性。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在进行在建工程项目时所支付的利息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计提。
将利息支出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和工程的进度进行摊销,将其计入相关阶段的工程成本中。
这样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支持。
同时,公司在进行在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时,应当注意记录清楚每个阶段的利息支出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和凭证的记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可追溯性。
新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新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是公司融资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包括利息费用、手续费、折扣以及其他与借款相关的费用。
新会计准则第17号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借款费用的认定时机、借款费用的计量以及借款费用的会计确认等方面。
首先,根据新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的认定时机是在公司实际开始通过向债权人融资来获取借款资金时。
认定时机确定后,公司需要开始计算借款费用,并将其作为贷款的一部分,计入长期借款或短期借款的金额。
同时,公司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借款费用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分配。
其次,借款费用的计量主要是根据借款费用的性质进行衡量。
利息费用是最常见的借款费用,一般按照借款利率进行计算。
对于手续费、折扣以及其他与借款相关的费用,公司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计量。
例如,手续费可以在借款期间内按月摊销,折扣可以在发生时立即计入成本,其他与借款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进行计量。
最后,借款费用的会计确认主要是进行费用的分摊和会计处理。
根据新会计准则第17号的规定,借款费用应该按照借款期间的实际利息支出进行分摊。
具体分摊方法可以根据融资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公司需要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借款费用,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第17号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借款费用的认定时机、借款费用的计量以及借款费用的会计
确认等方面。
公司在进行借款融资活动时,应该遵守这些规定,合理计量和确认借款费用,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是指规定了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的规范性文件。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在借用资金时(借款、账户透支等)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等。
这些借款费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因此会计准则的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
一、借款费用的确认标准企业借款时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直接与借款金额相关的,如利息等;另一种是与借款用途相关的一些费用,如担保费用、审查费用等。
在确认借款费用时,需要参考以下标准:1.合理性:借款费用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超出了一般业务中合理的费用范围。
2.直接性:与借款利用的相关费用才能作为借款费用,不能将与借款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押金、保险、物业费等记为借款费用。
3.可确认性:借款费用需要满足相关会计确认条件,如与借款相关的费用需要以适当方式进行确认和核算。
二、借款费用的核算在借款期间,企业需按照资金实际的使用情况将所支付的借款费用计入资本化成本,用于计算借款的期间费用,并在相关期间内按照资本化成本进行折旧或摊销,从而被体现在当期的企业会计报表中。
三、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1.直接确认法直接确认法是指直接确认企业在借款期间所支付的利息等费用,并在当期进行贷记账户,并记入当期损益表中。
2.资本化处理法资本化处理法是指将借款费用确认为无形资产,并在借款期间在相关账户或库存表中体现。
四、借款费用的重要性借款费用是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必须要承担的资金成本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借用资金时,需要对借款费用进行认真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地控制借款成本,同时也需要关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保证正确地进行核算和报表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探究
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探究
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加入到借款成本中计入财务费用,或者加入到相关借款产生的费用中计入利润表。
第一种方法是将借款费用加入到借款成本中计入财务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借款费用
会被视为借款的一部分,并在每个会计期间按照一定比例摊销到期间的财务费用中。
借款
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给借款人的现金以及与借款有关的手续费、利息等费用。
借款费用的摊
销方法可以根据借款的期限和利率来确定,一般可以采用年金摊销法或其他合适的摊销
法。
第二种方法是将借款费用加入到相关借款产生的费用中计入利润表。
在这种情况下,
借款费用会被直接计入相关借款产生的费用项中,例如利息费用。
这种方法更加直接明确
地反映了借款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利润分配时,应将借款费用与
借款本金一起考虑,避免重复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借款费用的性质和规模,以及企业的会
计政策和管理需求。
一般来说,如果借款费用规模较小或借款期限较短,将其计入财务费
用中可能更为简便和合理。
如果借款费用较大或需要更加明确地反映其对利润的影响,可
以选择将其单独列示或计入利息费用等相关费用中。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借款费用的计入时点和金额,以准
确反映借款费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企业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对借款费用进行充分的披露和说明,以便用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有清晰的了
解。
《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2)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3)借款溢价或者折价的摊销采用实际利率法;(4)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暂停。
一、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根据本准则规定,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包括: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用于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机械制造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
这些存货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要的时间,通常为1 年以上。
如果由于人为或者故意等非正常因素导致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时间较长的,不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存货。
二、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一)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本准则第六条(一)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金额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费用,在资本化期间内,应当全部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不计算借款资本化率。
专门借款应当有明确的专门用途,即为购建或者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通常签订有标明该用途的借款合同。
(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本准则第六条(二)规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
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例如,某公司于20×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为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7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500万元、3000万元和1000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解读(一)主讲老师佟志强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包括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相关辅助费用)因外币借款所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折价或者溢价主要是指发行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发行债券中的折价或者溢价,其实质是对债券票面利息的调整(即将债券票面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属于借款费用的范畴。
辅助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手续费、佣金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因安排借款而发生的,也属于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是借款费用的构成部分。
承租人根据租赁准则所确认的融资租赁发生的融资费用也属于借款费用,其是否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应按借款费用准则处理。
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的确认如下图所示: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案例1】甲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于2014年1月4日作出决议,决定建造厂房。
为此,甲公司于3月5日向银行专门借款5 000万元,年利率为6%,款项于当日划入甲公司银行存款账户。
3月15日,厂房正式动工兴建。
3月16日,甲公司购入建造厂房用水泥和钢材一批,价款500万元,当日用银行存款支付。
3月31日,计提当月专门借款利息。
甲公司在3月份没有发生其他与厂房购建有关的支出。
则甲公司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应开始资本化的时间是:3月16日。
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时间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中利息的会计处理
【摘要】本文就新旧制度下利息、折价或者溢价摊销的计算进行比较,并对新制度下利息的会计处理提出看法。
借款费用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企业会计制度对这四部分内容资本化的计算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条件最严格的是利息、折价或溢价摊销,笔者就新制度下这两部分的会计处理分析如下:
一、新准则与旧准则在计算利息方面的差异
(一)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
旧准则规定,应予资本化的资产是固定资产。
而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
(二)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变大
旧准则规定,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为专门借款,不包括流动资金借款等。
根据新准则,应予资本化的借款不仅包括专门借款,还包括一般借款。
(三)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变简
旧准则中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要与发生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挂钩。
新准则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扣减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利息的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不再与发生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挂钩,也无需通过公式来计算。
专门借款的利息的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相对简单。
而且,新准则增加了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规定。
(四)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方法统一
旧准则规定,如果专门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
新准则规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二、实行新准则后利息资本化的公式
(一)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
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一般
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1.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
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2.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
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累计资产支出-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数×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二)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三)资本化率的确定
1.一笔专门借款:资本化率为该项借款的利率。
2.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资本化率为这些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
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100%
其中,“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每笔专门借款本金×每笔专门借款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3.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四)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得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三、举例说明
如:中原公司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程预期2年,采用出包方式,每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表1)。
于2002年1月1日发行3年期债券,面值1000万元,票面利率5%,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格为900万元。
2002年4月1日向银行借入专门借款500万元,期限3年,
年利率8%,一次还本付息。
公司在2002年还有流动资金借款800万元,年利率6%。
计算2002年资本化金额。
表1建造办公楼的支出单位:万元
2002年资本化金额的计算过程如下:
(一)计算专用借款资本化金额
(1)债券的实际利率i的计算
50×(P/A,i,3)+1000×(P/F,i,3)=900
使用内插法,计算出i=8.95%
(2)债券利息的计算(表2)
(3)2002年专用借款利息
专用借款500万的利息=500×8%×9/12
=30(万元)
2002年专用借款利息总额=债券利息+银行借款利息
=80.55+30
=110.55(万元)
(二)2002年建造固定资产总共发生资产支出1610万元,而专门借款共有1400万元(债券900+专用借款500),到11月开始超出专门借款,应考虑占用一般借款。
表3一般借款累计支出计算表单位:万元
2002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5×6%=1.50(万元)
(三)2002年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10.55+1.50 =112.05(万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