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景龙,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岭南地区(现在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对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张九龄对岭南地区的贡献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张九龄的政治贡献1. 作为官员的贡献张九龄在唐朝历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其中包括刑部员外郎、刑部侍郎、中书舍人等。

他在这些职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具体来说,张九龄:•加强法律制度:他努力推行唐律,维护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

他注重司法公正,打击犯罪行为,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展教育事业:他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在岭南地区设立了许多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同时,他还改进了教育课程,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授,帮助岭南地区的人民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他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改善了岭南地区的经济环境。

他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人们加强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他还着力发展丝绸、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产业升级。

他还积极推动贸易活动,加强了岭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

2. 政治拓展岭南地区的贡献除了在官员身份上的贡献,张九龄还通过外交手段,与岭南地区的君主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展了唐朝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他积极提倡中央与地方的合作,实现政治的统一和稳定。

3. 维护岭南地区的社会和谐张九龄在任期间致力于减轻岭南地区农民的负担,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发展的政策。

他实行公平税制,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压力。

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土地的保护,防止土地遭受不必要的侵占和破坏。

这些政策维护了岭南地区的社会和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张九龄对岭南地区文化的贡献1. 文化交流张九龄作为唐代文学家,对岭南地区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与岭南地区的知名文化人士保持密切联系,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和互鉴。

关于岭南文化诗词

关于岭南文化诗词

关于岭南文化诗词
摘要:
一、岭南文化简介
二、岭南诗词的历史渊源
三、岭南诗词的代表作品
四、岭南诗词的特点与影响
正文:
一、岭南文化简介
岭南,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和海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岭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岭南文化中,诗词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二、岭南诗词的历史渊源
岭南诗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岭南地区已有诗歌创作。

汉代以后,随着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当地的文学创作逐渐繁荣。

唐代是岭南诗词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张九龄、杜牧等著名诗人。

宋代以后,岭南诗词继续发展,涌现出苏轼、区仕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诗人。

三、岭南诗词的代表作品
岭南诗词作品丰富多样,其中一些代表性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如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杜牧的《秋夕》,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和区仕衡的《岭南大雪》等。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
涵,展示了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四、岭南诗词的特点与影响
岭南诗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反映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在艺术风格上,岭南诗词既继承了中原诗词的传统,又具有独特的南方韵味。

在思想内容上,岭南诗词作品关注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此外,岭南诗词还受到了海外华人文学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跨国界的特色。

论初唐岭南诗人的人格情怀

论初唐岭南诗人的人格情怀

古代文学论初唐岭南诗人的人格情怀马青芳广东科技学院摘要:张九龄作为初唐岭南诗人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其人格情怀进行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初唐岭南诗人的人格情怀,它是初唐岭南诗人人格情怀的一个缩影。

张九龄生活在初唐和盛唐过度的历史时期,它的诗歌创作更多的是具有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它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特色也与其作为一个岭南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主要以张九龄为例,对初唐岭南诗人的人格情怀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初唐岭南诗人;人格情怀;盛唐文化;情感宣泄张九龄是开元年间著名的丞相,但是它的诗歌风格却与该时代大多数诗人的创作不同,他的诗歌更多的是对精神层面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对自己情绪的宣泄。

张九龄的诗歌当中好像存在着那么一丝丝的玄学成分,它对于人生有着各种的思考和矛盾。

他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他总是执着于某些问题,其人过于善良。

张九龄的内心常常纠结与出世和入世,所以诗歌中有着一些沉重和灰暗的调子,但是这种风格好像与盛唐的时代气息格格不入。

一、张九龄的人格理想张九龄处于社会变化之际,所以它的诗歌创作和艺术追求有着特殊的风格,张九龄的人格理想也与同一时期的诗人们不同,更加的古典雅致。

张九龄的创作风格与同一时期被贬在南岭的宋之问的轻薄猥琐,也不同于初唐四杰诗人的狂飙突进,直抒胸臆。

张九龄的治国思想是道教、儒教、佛教并立但以儒教为主,所以他是一个儒士。

张九龄不仅仅有管乐之志还有王佐之才,他讲究节操,是一个忠义、正直的君子。

所以他的诗歌更多的歌咏君子之德,如《感遇》中“江南有丹橘,经冬尤绿林。

岂伊地自暖,自有岁寒心”中君子贞、节、义的德行,所以他的追求更加的典雅,与唐人重功名利禄,追求官场的福贵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张九龄在抒情诗歌的创作上就比较的含蓄,讲求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庸之美,这与初唐四杰的直抒胸臆,热情奔放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尽管他已经官至丞相,但依然没有那种李白式的热情奔放。

在被贬到荆州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情绪起伏,它就是这种大雅的人格情怀。

张九龄岭南诗中的乡邦意识

张九龄岭南诗中的乡邦意识

张九龄岭南诗中的乡邦意识路成文【摘要】Zhang Jiuling was the most famous poet in LingNan. There are nearly 50 poems in his works describing his hometown beautiful environment, charming mountains and valleys, pleasant customs and folklores. Different from other poets of his age, Zhang Jiuling expressed specific LingNan cultural awareness. From this works, we can realize the fact that Zhang Jiuling loved his hometown very much as a native.%张九龄是唐代岭南诗人之宗,他留传下来的200余首诗中,题咏或咏及岭南的诗篇将近50首.与唐代绝大多数岭南诗不同,张九龄的岭南诗流露出明确的“岭南”乡邦意识,在他的笔下,岭南不是蛮炳瘴雨,而是环境优美,山川明秀,风物宜人.透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把握张九龄对于岭南乡邦所抱有的完全不同于非粤籍诗人的特定感情.【期刊名称】《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张九龄;岭南诗;乡邦意识【作者】路成文【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张九龄是岭南诗歌史上第1 位著名的诗人,也是第1 位有着明确“岭南”乡邦意识的诗人。

张九龄在岭南诗歌史上的隆盛地位,使明清以来岭南诗歌研究者将其视为岭南诗派的开山祖师,甚至许多学者径称岭南诗派为曲江诗派。

张九龄的诗,大多作于入京应举及入官之后,其咏及岭南乡邦的作品约50 首,约占其存诗的1/4。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岭南诗派”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岭南诗派”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岭南诗派”岭南古代诗歌的发端,显然是受中原的影响。

明代以前,诗坛虽出现过张九龄、余靖等大家,但诗人分布面不广,这个时期还只是一个接受影响和酝酿高潮的时期。

明代以后,岭南诗坛诗人辈出,诗歌创作繁荣,诗论也显成熟,岭南诗坛才进入自为阶段,并逐渐形成“岭南诗派”。

一般认为岭南最早的诗人是杨孚,他所著的《南裔异物赞》是用四言诗写成的。

杨诗颇有《诗经》风韵,比兴言志已相当圆熟。

如《鹧鸪》诗云:“鸟象雌鸡,自鸣鹧鸪。

其志怀南,不思北徂。

”汉诗多为四言诗,杨孚的创作也接受了这种形式。

南朝梁、陈时期,曲江侯安都、“岭南奇才”刘删等也以能诗著称,但诗作极少流传下来。

唐代岭南最著名的诗人是张九龄,现存《曲江集》收有他的诗作二百三十多首,《全唐诗》录为三卷。

《感遇》诗十二首是他的代表作,其一云:“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评家认为,张九龄的诗“直接汉魏,骨峻神疏,思深力遒”,为后代所推崇。

作为唐初诗坛的革新者,张九龄用他的创作实践力排梁陈宫廷诗的颓靡风气,为唐诗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他的一些抒情诗颇为清新淡雅,被认为是“清淡派”的首创者。

从张九龄的创作成就看,唐代岭南诗坛应有一定的基础,诗人也当还有一些,可惜见诸记载的却不多,晚唐岭南诗人邵谒、陈陶也有诗名,《全唐诗》录有陈陶诗二卷。

宋元岭南诗坛仍显冷清。

北宋曲江人余靖诗作沉郁峭健,“骨格清苍”,在诗坛独树一帜;南宋广州崔与之笔力老健,诗作高华壮亮,有唐人遗韵;南宋番禺人李昴英也颇成就,诗风骨力遒健,刚直之气自然不掩。

元朝新会人罗蒙正、黎贞诗作不少,前者著有《希吕集》,后人认为他的诗“圭臬盛唐,元气浑然,调高字响”;后者著有诗稿七卷,也都颇为雅正。

宋代岭南作为官宦的贬所,不少著名名文人诗客被贬南来,其时间延续之长,地域流布之广,几乎为历朝仅见。

他们在岭南的创作,既丰富了岭南诗坛,也为岭南诗坛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代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唐代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唐代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导读:本文是关于唐代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希望能帮助到您!编者按: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张九龄,是有史以来从岭南走出的第一位宰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面朝大海,遥望明月冉冉升起之际,人们总会想起张九龄的这两行诗句。

但是,我国的诗人灿若星河,吟咏明月的诗人和诗句更不胜枚举,有时竟记不清一些诗句到底是谁所写。

我与张九龄的缘分始于20xx年4月的某一天。

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女儿的同学及他们的家长,一行十多人在韶关旅游。

参观马坝人遗址的时候,邂逅了张九龄纪念馆,大为惊喜。

纪念馆不大,只有一层,门前是张九龄的雕像,身穿朝服,头戴官帽,须发飘然,双手抱掌,平放在腹部,藏于两袖之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风度翩翩。

纪念馆的门是圆形的,或许是别有深意罢。

左侧镶嵌着“张九龄纪念馆”七个字。

进门便看见墙壁上悬挂着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

诗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我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了这首诗,并让他们背诵。

如今重读,倍觉亲切。

最近一段时间,拜读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张效民院长发来的一系列有关张九龄的研究论文,颇受感触,于是欣欣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也动手写一篇有关张九龄的文章。

二张九龄(678—740),唐韶州曲江人(即今韶关曲江县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是有史以来从我们岭南走出的第一位宰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苏轼有诗为证:“江南作相何人始,岭表孤忠独我公。

岂特魏房姚宋上,直追天宝卷阿中。

”清人邱浚也曾题诗赞曰:“岭海千年第一人,一时功业迥无伦。

江南人相从公始,衮衮诸贤继后尘。

”作为岭南的广东人,真正了解张九龄的其实并不多,他至今还停留在地方品牌,还没有成为岭南的名片,甚为可惜。

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张九龄,使之成为激励岭南人奋发图强,再造辉煌的模范,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张九龄诗歌

张九龄诗歌

张九龄诗歌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张九龄的简介
2.张九龄的诗歌特点
3.张九龄的代表作品
4.张九龄诗歌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张九龄,字子寿,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广东曲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张九龄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等独特的风格著称,给唐代诗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张九龄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豪放与婉约的完美结合。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婉约的柔情。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对爱情、对自然的独特见解。

张九龄的诗歌风格,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张九龄的代表作品有《感遇》、《江南曲》、《夜泊牛渚怀古》等。

这些作品无一不体现了张九龄的诗歌特点,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诗人的情怀。

特别是他的《感遇》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批颜回,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人生短暂和时光荏苒
的感慨,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张九龄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被誉为“张派”,对唐代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也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张九龄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清代岭南张九龄诗文的刻印传播与岭南文化

清代岭南张九龄诗文的刻印传播与岭南文化

清代岭南张九龄诗文的刻印传播与岭南文化易淑琼【摘要】Zhang Jiuling,a famous poet in Tang dynasty,whose poems and essays were diffused popularly in Qing dynasty around Lingnan area.The Qujiang Ji which collected Zhang Jiuling's poems and essays was printed again and again in Lingnan area with carefully collating.The poems or essays were always found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collective worksof Lingnan authors.Besides,the poems were also diffused at the format of poems collection and essays collections.The mentality reason behind this popularity is that the Lingnan People hope to promote and exp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y praising theirgreat ancestor like Jiuling.%清代张九龄诗文在岭南广为流播,其曲江别集均由岭南翻刻,且校勘亦相对精审;岭南诗文总集的选录亦"俱首曲江";除此之外,张九龄诗文还以诗集单行本及选本等形式流传。

这种接受热潮反映了清代岭南文学及文化借推崇先正典型,力求自具面目,齐驱中原、江左,从而弘扬地域文化及文学特色的努力。

张九龄诗歌

张九龄诗歌

张九龄诗歌
摘要:
1.张九龄的简介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张九龄诗歌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3.张九龄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张九龄,字子寿,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主题丰富,风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九龄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

其中,咏史抒怀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登幽州台歌》中,他以怀古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此外,张九龄的诗歌还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

他的《江南曲》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在风格上,张九龄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抒发真情实感为主。

同时,他的诗歌还具有一种古朴、高远的韵味,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些特点使得张九龄的诗歌在初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张九龄的诗歌艺术成就极高。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美感,而且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些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
遗产。

张九龄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很大启发。

同时,他的诗歌风格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许多诗人都以他为榜样,追求诗歌的真情实感和古朴韵味。

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岭南第一人——张九龄《旧唐书》中说道,“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

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也就是说,李林甫因为张九龄的文章与德行被玄宗赏识,而嫉妒。

于是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这个人并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耿直的张九龄基于责任多次进言认为不可,引得玄宗不悦。

开元二十四年,升任尚书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

这个时候的玄宗早已不是当初的明君了,他开始沉浸在温柔乡,“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举动在此时的玄宗眼里,或许都是人间值得。

开元二十五年,杨玉环进宫。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黜。

天元年,张九龄还是一心报国,唐玄宗却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了。

被贬黜出京的张九龄,从此彻底淡出大唐的庙堂,至死再没回来。

尽管后来宰相每次推荐公卿时,皇上一定会问:“他的风度能够像张九龄吗?”被贬荆州的张九龄就这样远离庙堂,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的几年。

或许是觉得自己大限将至,开元二十八年,张九龄请旨回乡扫墓,在到达岭南后,一病不起,药石无医,最终溘然长逝。

终于,这个曾经掌握着这艘“大船”的人,再也拖不起那沉重的锚。

他去世后,唐朝一路衰败。

到了至德初年,玄宗已经变成了太上皇,他在蜀地也不知想起了什么,开始追念张九龄的先知先觉,下令褒奖、追封官职,追赠司徒,又派遣使者到韶州祭奠。

岭南第一人,就这样完成了他的人生轨迹,从岭南到长安,再到荆州,最后又回归岭南,落叶归根。

他没有看到曾经被他料中的结果,他在盛唐最后一丝残喘的繁华里,离开了人世。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而他的这首《感遇》,也被放在了《唐诗三百首》的开篇,映照着诗人如兰如桂一般的品格,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

6。

张九龄的诗词创作与文化成就

张九龄的诗词创作与文化成就

张九龄的诗词创作与文化成就张九龄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文学巨匠。

在他有生之年,他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成为了当时文坛上不可或缺的一位。

同时,他也是一位很有文化成就的人。

本文将会从他的诗词创作、文化成就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诗词创作张九龄的诗词创作,以景色描写和哲学思考为主要特点。

他的诗歌文采斐然,思想深刻,用词精准。

1.景色描写张九龄的“登高”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是最优美的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并刻画出内心的感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赋得古原草送别》)“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声酒。

残月舒轮影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登高》)这两首诗句,独具张九龄的诗歌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大自然的留恋和感慨。

2.哲学思考张九龄是一位心思敏锐的文学家。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关注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如对权力、爱情、忧患等的思考。

其中,“赋得古原草送别”一首诗,是写给同窗好友、未来大唐尚书郎的,他在题诗的人生感悟上表现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以最苍凉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时间顽强的挑战。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句字面意思表现出了送别之情,但是更深层次上带有拜别生命的哲学思考,诠释了人生奋斗的必然性。

“马蹄疾”表现出了他急急趋意的语气,而“长安花”则象征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这两句诗都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爱人之间的不舍。

二、文化成就对于张九龄来说,他的文化成就是不可忽略的,他的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

1.文学成就张九龄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诗歌,他还撰写了《吏部集议》一书。

这部里面里面收集1300多条历代的人事、制度等,为后人研究唐代官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学术成就张九龄对语言文字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曾在《述异记》中写道:“字言之母,教化之本。

清代岭南张九龄诗文的刻印传播与岭南文化

清代岭南张九龄诗文的刻印传播与岭南文化

第 2期
易 淑琼 : 清代 岭 南张 九龄诗文 的刻 印传 播 与岭 南文化
7 9
外 , 氏又 云 :而 光 绪 间 韶 州 尚 有 袖 珍本 一 种 , 徐 “ 则 平 凡无 足称 书 。 [ ‘信 氏 本张 江 由此可 知 , ”6 徐 符温 校 ‘曲 集序 ]
《 曲江集 》 清代 刊本 实为 四刻 。岑 仲勉 在 温汝 适 、 徐
Ma r. 2 0 1 2
清 代 岭 南 张 九 龄 诗 文 的 刻 印 传 播 与 岭 南 文 化
易淑 琼
( 南大 学 图书 馆 ,广 东 广 州 5 0 3 ) 暨 1 6 2
摘 要 : 清代 张 九 龄诗 文在 岭 南广 为 流播 , 曲江 别集 均 由 岭 南翻 刻 , 校 勘 亦 相 对 精 审 ; 南 诗 文 总 集 的 选 录 其 且 岭
携之南 归 , 韶 , 守苏 鞯“ 留刻 郡 斋 。 成化 九年 道 韶 请 ”
(4 3 梓 之 。 ] 谊 曲 集 今 传各 本 , 17 ) C ‘ 江 序’ 4邱 皆以邱浚 序本 为祖本 。岭 南学 者 温 汝 适 、 信 符 ( 名 徐 绍 启 ) 徐 本 、 岑 仲勉三人 曾先 后对 明代 以 来《 曲江 集 》 本 加 以 刻

刻 , 番 禺韩 朝 海 序 ,。温 适 曲 撰 证卷 。 徐 信 符 有 ,] 汝 江 考 [‘ 考《 曲江 集 》 流指 出 , 源 明成 化 以来 ,《 “ 曲江集 》 版刻
可考 , 约略有八 ” 其 中清 代 三 刻 , 次 为 : 六刻 于 , 依 “
清顺治丙 申 , 分十 二卷 , 亦 有南 韶兵 备 道周 日灿 序 ,

张九 龄 诗 文 在 清 代 岭 南 的 刊 刻 与 传

张九龄最后的呐喊,他用这首《望月怀远》开启了诗词的盛唐时代

张九龄最后的呐喊,他用这首《望月怀远》开启了诗词的盛唐时代

张九龄最后的呐喊,他用这首《望月怀远》开启了诗词的盛唐时代又是一年中秋将至,说起中秋总离不开赏月。

中国人对月亮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也许是阴晴圆缺总是情,关于月亮的诗,其实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论诗的普及度,可能没人不会背李白的《静夜思》,论诗的名气,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在争议的顶点。

但是,在中秋,最能代表月亮的,却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光看字面意思,这首诗不过就是讲月下一对情人的互相思念,之后逐渐延伸为亲人间的思念。

现如今,每年举办的中秋晚会,主持人往往也都是以这句开场,就好像在说,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你离开有多远,有多久,只要你还记得这首诗,我们就是一家人。

但这更多是今人的附会,首先中秋在唐朝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其次诗里讲的明明白白,就是情人间的思念。

那么问题来了,这类题材在唐朝又何止千百首,而这首《望月怀远》既没什么复杂的技巧,也没用到什么典故,明明只是一首“普通又简单”的诗,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呢?这次,就让我们来聊聊,张九龄和《望月怀远》背后的故事。

一、送礼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千秋节,这一天正是玄宗的生日。

文武百官,后宫嫔妃们都费尽心思为皇帝准备贺礼,这是一次表现的机会,假如能够打动圣人,加官进爵也许近在眼前。

百官的礼物都别出心裁,不是有寓意,就是有彩头,最起码都是价值连城,宦官唱到一处,停了一下,接下去的一件是一面明镜。

千奇百怪的礼物太多,这件又有何说法?打开一看,根本不是什么镜子,而是一套书,共五册,名曰《千秋金鉴录》,作者张九龄。

四座都为张九龄捏一把汗,唐玄宗立即就明白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你张九龄是在提醒我,该反省了,好,很好,非常好。

同年,张九龄左迁尚书右丞相,但原本知政事的职务被他一直反对的牛仙客顶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明升暗降。

张九龄写岭南的诗

张九龄写岭南的诗

张九龄写岭南的诗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他幼时聪明敏捷,善于属文。

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

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

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

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

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张九龄写了多首关于岭南的作品,在他的笔下,“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盛唐时期的广州在张九龄笔下是雄、壮、开阔,是千家万户生机勃勃,这首诗记录了盛唐时期广州的景观,让一幅幅独特的岭南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诗句写的则是广州江边津亭畔的秀美景色。

大约是张九龄辞职居家期间与好友同游广州时所作。

晚风悠悠,云霞移幻,江畔风景优美,诗人与友人沉醉在广州春江的美景中。

下面是其中的几首。

一、送广州周判官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二、春江晚景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张九龄具有岭南特色的诗歌创作

张九龄具有岭南特色的诗歌创作

[收稿日期]2005-07-21[作者简介]马茂军(1966 ),男,安徽滁州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第23卷 第5期 2005年10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RNAL OF JIAYING U NIVERSITY (Phil osophy &Social Sciences) V ol.23 N o.5Oct.2005张九龄具有岭南特色的诗歌创作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8000)[摘 要]张九龄能够成为初盛唐之交的一位重要诗人,源于南北文化的交融,而他政治上的失败和文学上的缺陷也同样与他是一个岭南人有关。

[关键词]儒家理想;岭南情怀;二难境地[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2X (2005)05-0046-05张九龄是盛唐名相。

而张九龄的诗歌却与盛唐时代有着反差。

他的诗歌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思考,意趣,而非似其他诗人情感的宣泄。

张九龄的诗歌有着玄言诗的成分,他的内心有着太多的矛盾,太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他又太认真太执著,太善良而缺乏勇气。

他的内心深深为仕与隐的矛盾所困惑。

他的诗歌过于沉重和灰暗,与盛唐那个时代是不相适应的。

他的诗歌过于古朴,与盛唐的气韵是不相适应的。

他的诗歌缺乏气魄,他过于耽于内心的思考。

所有的这些!落后一步∀,岭南的地域文化因素肯定是不可忽视的。

一、江南有丹橘:张九龄的人格理想张九龄正处在初唐的最后一位诗人陈子昂和盛唐全面到来的王维、李白、杜甫的中间地带,有他独特的承传价值和艺术追求。

张九龄的人格理想迥异时人,而趋于古雅。

他既不同于沈、宋的轻薄猥琐,亦不同于四杰、陈子昂狂飚突进、充满张力。

他首先是一个复古的儒者形象,他在#叙怀∃中自言!弱岁读经史,抗迹追古人,∀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经史教育。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条:!明皇于勤政楼以七宝装成山座,高七尺。

召诸学士讲议经旨及时务,胜者得升焉。

惟张九龄辩论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新路的政治文化意义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新路的政治文化意义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新路的政治文化意义
王若枫;肖红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10
【摘要】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主持开凿大庾岭新路,开凿这条新路,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对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王若枫;肖红
【作者单位】韶关市博物馆,广东,韶关,512028;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
【相关文献】
1.张九龄赴举翻越大庾岭路线考 [J], 张效民
2.《开凿大庾岭路序》作者问题析疑 [J], 林瑞生
3.张九龄在始兴的诗作和开凿大庾岭路的贡献 [J], 李玉宏
4.试论张九龄开凿大庚岭驿道的意义——从大庾岭的战略地位及广州商业外贸发展方面探讨 [J], 李玉宏
5.赣南地方文献与大庾岭梅关的文化象征意义 [J], 饶伟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研究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位宰相,有着“岭南千年第一人”的美誉。

他的出现在岭南文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岭南文化荒芜局面的结束,在扭转中原人士对岭南地区的偏见和歧视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探讨张九龄对我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分为以下三部分:探讨张九龄对岭南文化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岭南文化的背景,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先对岭南文化进行总体概述,界定古代岭南的地域范围,理顺岭南文化发展的大致历程。

了解张九龄出现之前岭南文化发展的概况,可与张九龄出现后的改变进行对比,更直观地体现他对岭南文化发展的影响,也便于接下来对这种影响进行更具体的研究论述。

第二部分从张九龄生平经历和历史地位的角度,探讨他对岭南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张九龄的传奇经历,推动着本土人士重新认识岭南文化,并让外籍人士对岭南文化刮目相看。

张九龄的行为风度,让岭南士子向往学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人气格。

大庾岭新路的开凿是张九龄在世时为岭南人民办的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件大事,它打开了岭南的屏障,增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调动了珠三角地区海外贸易的繁盛,加速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促进了岭南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的融合。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难点,结合文本作品探讨张九龄诗歌创作对后世岭南诗坛发展的影响。

诗歌作为文化的一大重要版块,往往具有代表性意义,是判断一个地区文化
发展是否繁盛的标准之一。

岭南诗派的发展史基本等同于岭南诗歌的发展史,其源头便是张九龄。

因此,此部分首先从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诗歌理论三方面大致概括其诗歌创作的特色,以便其后与后世岭南诗人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按照岭南诗歌发展的时间顺序,对不同阶段的诗人群体进行概论,例举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进行具体探析,从这些诗人的创作中可以推断出以其为代表、具有相似创作特色的整个诗人群体对张九龄诗歌风格的继承和学习。

总而言之,研究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岭南文化的影响,可以改变人们对岭南文化不兴的偏见,为当前岭南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加强当地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