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船舶提升或下降
利用升船机的提升或下降系统, 使船舶通过三峡大坝。
船舶到达升船机
船舶通过三峡大坝上游引航道, 到达升船机入口。
闸室水位调节
通过调节闸室两侧的水位,使 船舶与闸室水位保持一致。
闸室出航
船舶离开闸室,继续下游或上 游的航程。
主要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提升系统
包括主提升塔、钢丝绳、滑轮 、平衡重等,用于实现船舶的
发展趋势与展望
大型化发展趋势
随着船舶运输需求的增加,三峡升船机将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承载 能力方向发展。
高效运行目标
追求更快速、更稳定、更安全的运行目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 需求。
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三峡升船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 效率和安全性。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货运船通过三峡升船机,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过坝过程,大大提高了运输 效率。
案例二
某旅游公司利用三峡升船机,为游客提供了一流的三峡观光体验,获得了游客的 高度评价。
应用效果与评价
应用效果
三峡升船机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长江 上游的通航条件,提高了船舶过坝的 安全性和效率。
社会评价
垂直移动。
通过平衡重的配置,平衡提升 或下降过程中产生的扭矩,保
持船舶的稳定。
利用闸室的特殊设计,调节水 位,保证船舶在提升或下降过
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3
三峡升船机的应用
使用场景与对象
使用场景
三峡升船机主要用于解决长江上游通航问题,特别是大吨位 船舶的过坝需求。
使用对象
主要服务于货运船舶、旅游船、客船等,提供快速、安全、 高效的过坝服务。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一、船闸及升船机分级与分类(一)船闸的分级与分类船闸按设计最大船舶吨级分为7级,其分级指标见表1-2-1。

随着航运业发展,目前许多船闸通过的最大船舶吨级已远超过3000t,这些通航3000t级以上船舶的船闸列入Ⅰ级船闸。

表1-2-1 船闸分级指标闸室数目、并列排列船闸数目、输水型式、结构型式、闸门型式、使用特点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现通常分类如下:1.按船闸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过闸船舶不同划分(1)内河船闸内河船闸是指建于内陆的渠化河流或人工运河上的船闸,通行内河船舶。

船闸平面尺寸相对较小,多承受单向水头作用,上闸首常设有帷墙。

少数建于两条河流交汇的河口处及受潮水位或湖水位影响河段上的内河船闸,也承受双向水头作用,且不设帷墙。

建于山区河流上的溢洪船闸,洪水时允许淹没,并参与枢纽泄洪。

(2)海船闸海船闸是指建于封闭式海港池口门,海运河及入海河口的船闸,供海船航行。

船闸平面尺寸及门槛水深均较大,多承受双向水头作用,无帷墙。

因上、下闸首难以区分,故将闸首分为内闸首和外闸首。

2.按纵向排列闸室数目划分(1)单级船闸单级船闸是指沿船闸轴线方向只有一个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单级船闸时,只需进行一次充泄水即可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

单级船闸具有过闸时间短,通过能力大,建筑物及设备集中,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但其耗水多,结构复杂,对地质条件、输水系统要求高。

单级船闸一般只有两个闸首,当过闸船队种类较多、尺度又相差较大时,为缩短船舶(队)过闸时间和减少耗水量,在闸室中设中间闸首,将闸室分为两段,称为有中间闸首的单级船闸。

(2)多级船闸多级船闸又可分上下级闸室相连和设中间渠道的两种:a)上下级闸室相连的连续多级船闸。

系指沿船闸纵向连续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此种船闸时,需进行多次充泄水才能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位于上下闸室间的中间闸首,对其上闸室来说,实际上是起下闸首的作用,而对其下闸室来说,却相当于上闸首。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一、船闸及升船机分级与分类(一)船闸的分级与分类船闸按设计最大船舶吨级分为7级,其分级指标见表1-2-1。

随着航运业发展,目前许多船闸通过的最大船舶吨级已远超过3000t,这些通航3000t级以上船舶的船闸列入Ⅰ级船闸。

表1-2-1 船闸分级指标闸室数目、并列排列船闸数目、输水型式、结构型式、闸门型式、使用特点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现通常分类如下:1.按船闸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过闸船舶不同划分(1)内河船闸内河船闸是指建于内陆的渠化河流或人工运河上的船闸,通行内河船舶。

船闸平面尺寸相对较小,多承受单向水头作用,上闸首常设有帷墙。

少数建于两条河流交汇的河口处及受潮水位或湖水位影响河段上的内河船闸,也承受双向水头作用,且不设帷墙。

建于山区河流上的溢洪船闸,洪水时允许淹没,并参与枢纽泄洪。

(2)海船闸海船闸是指建于封闭式海港池口门,海运河及入海河口的船闸,供海船航行。

船闸平面尺寸及门槛水深均较大,多承受双向水头作用,无帷墙。

因上、下闸首难以区分,故将闸首分为内闸首和外闸首。

2.按纵向排列闸室数目划分(1)单级船闸单级船闸是指沿船闸轴线方向只有一个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单级船闸时,只需进行一次充泄水即可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

单级船闸具有过闸时间短,通过能力大,建筑物及设备集中,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但其耗水多,结构复杂,对地质条件、输水系统要求高。

单级船闸一般只有两个闸首,当过闸船队种类较多、尺度又相差较大时,为缩短船舶(队)过闸时间和减少耗水量,在闸室中设中间闸首,将闸室分为两段,称为有中间闸首的单级船闸。

(2)多级船闸多级船闸又可分上下级闸室相连和设中间渠道的两种:a)上下级闸室相连的连续多级船闸。

系指沿船闸纵向连续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此种船闸时,需进行多次充泄水才能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位于上下闸室间的中间闸首,对其上闸室来说,实际上是起下闸首的作用,而对其下闸室来说,却相当于上闸首。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2016年
A
1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提纲
一、升船机工程概况 二、主要设计条件 三、总体布置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A
2
一、三峡升船机工程概况
垂直升船机是三峡水利枢纽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 客货轮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并与双线五级船闸联合运行, 加大枢纽的航运通航能力和保障枢纽通航质量。
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位于永久船闸右侧、左岸7#、8#非溢流坝 段之间。升船机工程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船厢室段、下闸首和下 游引航道等部分组成,从上游口门至下游口门全线总长约5000m。
三峡升船机为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其过船规模为3000t级, 最大提升高度113m,上游通航水位变幅30m,下游通航水位变幅 11.8m,下游水位变率+0.5m/h。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游 通航水位变幅大和下游水位变化速率快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 度和规模最大的升船机。
两侧塔柱除筒体凹槽外,其余部位布置8(组)×2(侧)平衡重井, 共16组。
中控室平台和观光平台布置在塔柱筒体凹槽的顶部,为梁板结构。 每个平台的主承载结构为2根横向主梁,支承在凹槽顶部纵向墙的深联 系梁上。
(3)顶部机房。指塔柱高层196m以上的围护结构,位于船厢室两 侧塔柱结构顶部,主要布置有平衡重组的滑轮组、平衡重及检修桥机 等。
A
7
三、总体布置
3.2 上闸首
上闸首兼有挡水坝段及升船机闸首双重功能,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适应枢纽上 游30m的水位变化。上闸首顺水流方向总长130m,垂直水流方向总宽62m, 其中航槽宽18m,航槽两侧边墩挡水部分宽为22m,其后的宽度减小3m,为 19m。
上闸首顶面高程185m,航槽底板顶面高程141m,按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分别 设有挡水门、辅助门和工作门。工作门槽设在航槽尾部,门槽长27.8m,宽 4.8m;挡水门槽、辅助门槽长20.6m,宽4m。工作门由1扇高17m并带有卧 倒式过船小门的平板闸门和7节高3.75m的叠梁组成。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32页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32页

三、总体布置
(2)塔柱。升船机塔柱对称布置在船厢室两侧,每侧由墙-筒体-墙 -筒体-墙组成,总长119m,总宽16m。塔柱与上、下闸首间距1m。
墙与筒体之间通过沿高程分布的纵向联系梁实现纵向连接,为塔柱 的开敞空间,两侧塔柱在顶部高程196m通过7根横向联系梁和2个平 台实现横向连接。
每侧塔柱有2个筒体,左右对称布置。每个筒体长40.3m,宽16m, 筒体壁厚1m,螺母柱部位和齿条部位的墙体局部加厚。筒体平面上呈 凹槽形,凹槽长19.1m、宽7m,对应船厢驱动室的4个侧翼结构,齿 条、电缆出线孔和电缆槽、疏散通道均布置在凹槽的内侧墙上,螺母 柱布置在螺母柱的凹槽内。螺母柱凹槽一侧是平衡重筒体,另一侧是 电缆竖井。凹槽外侧的筒体布置楼梯间、电梯井和电缆竖井。
三、总体布置
根据功能的不同,高程84m的平台为升船机下部的主要对外交通通 道,同时兼顾平衡重安装,船厢安装和检修的主要通道;高程185m 的平台为升船机与坝面的主要交通通道;高程175m、高程189m平台 为平衡重的安装平台;高程192.5m的为电缆层;其余平台为塔柱内部 交通。塔柱开敞区间的联系梁与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台对应连续布置。除平衡重的 安装检修平台外,筒体中每隔14m布置一层平台。
二、主要设计条件
2.2 运行时间 年平均工作天数:335天 日工作时间:22小时 平均日运转次数:18次
三、总体布置
3.1上游引航道 升船机与船闸的上游引航道共 用,处于上游隔流堤内,在汛期 被隔流堤与河床主流隔开,成为 独立的人工航道。 引航道右侧设130.6m长的支 墩式浮式导航堤,浮堤与上闸首 右边墩相连接。上游距上闸首 253m处设4个间距30m的靠船 墩,靠船墩与升船机中心线呈 25o夹角,最近端距升船机中心线 73m。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知识分享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知识分享
第十九页,共31页。
四、船厢室主体(zhǔtǐ)设备及功能
4.4安全机构 4套安全机构对称布置在船厢两侧(liǎnɡ cè),通过机械轴与驱动机构联 接。安全机构主要由旋转短螺杆、上/下导向托架、支撑杆、支撑杆上/下 支承座、上/下滑环轴承、小齿轮组件、万向轴、转向角齿轮箱、离合器以 及螺母柱及其埋件等设备组。 升船机正常工作时,螺杆在螺母柱内空转,其旋升速度与驱动机构齿轮 的爬升速度同步,螺杆与螺母柱的螺纹副上、下均保持一定的间隙,避免 船厢正常升降时螺纹副接触。当船厢发生漏水或超载等事故是,驱动机构 中的垂直液气弹簧发出停机信号,驱动机构停止工作,“长螺母-短螺杆” 安全机构螺纹副间隙随之减小以至消失。借助螺母与螺杆的自锁,由事故 引发的承船厢不平衡力通过支撑杆、旋转螺杆传至螺母柱,再经螺母柱传 到塔柱结构上,从而实现船厢的安全锁定。
第七页,共31页。
三、总体(zǒngtǐ)布置
3.2 上闸首 上闸首兼有挡水坝段及升船机闸首双重功能,在正常(zhèngcháng)运行工况下 适应枢纽上游30m的水位变化。上闸首顺水流方向总长130m,垂直水流方向总 宽62m,其中航槽宽18m,航槽两侧边墩挡水部分宽为22m,其后的宽度减小 3m,为19m。 上闸首顶面高程185m,航槽底板顶面高程141m,按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分别设 有挡水门、辅助门和工作门。工作门槽设在航槽尾部,门槽长27.8m,宽4.8m; 挡水门槽、辅助门槽长20.6m,宽4m。工作门由1扇高17m并带有卧倒式过船小 门的平板闸门和7节高3.75m的叠梁组成。 辅助门由1扇高度12.5m的平板门和8节高3.5m的叠梁组成,辅助门与工作门相 距8m。升船机投运前由挡水门挡水,挡水门和辅助门共用一套门。 工作门和辅助门分别由布置在混凝土排架上的2×2500kN和2×1500kN单向桥 机操作,2桥机共用轨道。 在上游侧顶部位还设有横跨航槽的钢结构活动公路桥,桥面宽9m。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作者:屈斌来源:《中国水运》2015年第02期摘 要:作为目前世界上提升高度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运行控制复杂特点。

为确保三峡升船机的安全运行,三峡升船机采用先进计算机监控系统并配以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实现三峡升船机的自动控制。

本文介绍了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

关键词:升船机 电气控制系统 传感器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挡水和泄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以及通航建筑物组成。

通航建筑物有双线五级船闸和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升船机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过船规模3000t,最大提升高度113m,上游通航水位变幅30m,下游通航水位变幅11.8m。

布置在三峡枢纽左岸,位于双线五级船闸右侧、左岸7#、8#非溢流坝段之间,是船舶快速过坝通道,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船厢室段、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等部分组成。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供配电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图像监控系统、通航信号及广播系统设备等组成。

三峡升船机供配电系统三峡升船机供配电系统设备由供配电工作站、塔柱供配电系统、船厢供配电系统等组成。

供配电工作站由1台工作站、1套变电控制站组成,塔柱供配电系统由2套10kV供配电系统、2套0.4kV供配电系统、1套直流电源、1套EPS电源组成。

船厢供配电系统由4套10kV 供配电系统组成、4套船厢0.4kV供配电系统、1套低压开关装置等组成。

塔柱10kV供配电系统、0.4kV供配电系统、直流电源、EPS电源布置在塔柱+196.00m高程北侧、南侧。

船厢10kV供配电系统、0.4kV供配电系统、低压开关装置分别布置在船厢1.1、2.1、3.1、4.1电气室。

三峡升船机供配电系统采用三回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一回引自左岸电厂,另两回引自坛子岭变电站。

三峡升船机供配电系统设备负责升船机上闸首工作门桥机及辅助门桥机、上/下闸首工作门、上/下厢头工作门、上/下闸首启闭机房、泄水工作阀门、集中控制室、船厢驱动机构、工作/安全制动器、充泄水系统、检测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1-6#电梯等设备供电。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一、船闸及升船机分级与分类(一)船闸的分级与分类船闸按设计最大船舶吨级分为7级,其分级指标见表1-2-1。

随着航运业发展,目前许多船闸通过的最大船舶吨级已远超过3000t,这些通航3000t级以上船舶的船闸列入Ⅰ级船闸。

表1-2-1 船闸分级指标闸室数目、并列排列船闸数目、输水型式、结构型式、闸门型式、使用特点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现通常分类如下:1.按船闸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过闸船舶不同划分(1)内河船闸内河船闸是指建于内陆的渠化河流或人工运河上的船闸,通行内河船舶。

船闸平面尺寸相对较小,多承受单向水头作用,上闸首常设有帷墙。

少数建于两条河流交汇的河口处及受潮水位或湖水位影响河段上的内河船闸,也承受双向水头作用,且不设帷墙。

建于山区河流上的溢洪船闸,洪水时允许淹没,并参与枢纽泄洪。

(2)海船闸海船闸是指建于封闭式海港池口门,海运河及入海河口的船闸,供海船航行。

船闸平面尺寸及门槛水深均较大,多承受双向水头作用,无帷墙。

因上、下闸首难以区分,故将闸首分为内闸首和外闸首。

2.按纵向排列闸室数目划分(1)单级船闸单级船闸是指沿船闸轴线方向只有一个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单级船闸时,只需进行一次充泄水即可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

单级船闸具有过闸时间短,通过能力大,建筑物及设备集中,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但其耗水多,结构复杂,对地质条件、输水系统要求高。

单级船闸一般只有两个闸首,当过闸船队种类较多、尺度又相差较大时,为缩短船舶(队)过闸时间和减少耗水量,在闸室中设中间闸首,将闸室分为两段,称为有中间闸首的单级船闸。

(2)多级船闸多级船闸又可分上下级闸室相连和设中间渠道的两种:a)上下级闸室相连的连续多级船闸。

系指沿船闸纵向连续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此种船闸时,需进行多次充泄水才能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位于上下闸室间的中间闸首,对其上闸室来说,实际上是起下闸首的作用,而对其下闸室来说,却相当于上闸首。

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斜升梯船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提升船只,使船只通过三峡大坝,实现水位不同的两侧的高差。

在升船机的运行过程中,锁定机构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船只在升降过程中的安全。

长期运行和磨损使得锁定机构性能逐渐下降,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研究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运行中,锁定机构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机械磨损、材料失效和运行维护不到位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锁定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提升三峡升船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三峡升船机的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三峡升船机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起着重要的船舶升降和过闸运输的作用。

随着升船机运行时间的增长,锁定机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升船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因素,深入探讨其中的机械磨损、材料失效和运行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以期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升船机的正常运行。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为提升三峡升船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 正文2.1 锁定机构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锁定机构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机械磨损、材料失效和运行维护不到位三个方面。

机械磨损是造成锁定机构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运行中,机械零部件之间的摩擦会导致零部件表面磨损,从而降低锁定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材料失效也会影响锁定机构的性能。

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锁定机构的零部件易损耗、开裂或断裂,进而影响锁定机构的正常工作。

运行维护不到位也是影响锁定机构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江三峡升船机简述

长江三峡升船机简述
长江 三峡 升 船 机简 述
步 超 ,郝鹏 飞,王正勇
(北 京起 重 运 输机 械 设 计 研 究院 ,北京 100007)
摘 要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 的历 史、设计 、结构 、选择布 置和参数。 关键词 :升船机 ;设计 ;布置 ;参数 中 图分 类 号 :U642 文献 标 识 码 :B DOI:10.16621 ̄.cnki.issnlO01—0599.2018.03D.82
2016年 9月 18日,“长江三峡 9号”客轮缓缓驶进 峡 升

大 的破坏作用。丝杠在这一过程中会伸长约 0.07 mm,而其总误 差应 ≤0.02 mm,所 以说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非常严重 。 3 解 决 措 施 3.1 降低外力对零件干扰
机械加工工艺的应用 ,在零件加工的过程 中主要产生两大
a) 装 内 圈
h)压装外
)同时压装 内 、外湖
图 1 滚 动轴 承 装 配 工 艺
力 :挤压力和摩擦力 。要想有效 降低外力对零件精度 的影响 ,需 对上述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一方面 ,因难以避免 的摩擦存在于机 械加 工设 备的表层 ,如零件 和机床基于零件 生产期间发生相互
度的实现 。这样 的变形会造成_T件的加_丁误差 ,破坏刀具与工件 接触 ,相应的摩擦 力便会形成 ,且摩擦力也会随着生产工作 的持
船机 ,标志着三峡升船机 正式进入试通航阶段。 1 三峡升船机设计条件和主要技术参数 1.1 三三峡升船机设 计条件
标准船型分 2类 :单船 (排水量 3000 t客货轮)845 mx172 mX 2.65 m(长×宽×吃水 );船队(排水量 1500 t货驳单船 )109.4 m× 14 m ̄2.78 m(长 >(宽 吡 水 )。 1.2 三峡升船机主要技术参数 1.2.1 船厢主要技术参数

三峡升船机和船闸1

三峡升船机和船闸1

三峡船闸和升船机【摘要】本文介绍关于三峡的通航问题,主要是介绍其双线五级船闸以及升船机。

介绍了三峡双线五级船闸的总体设计及总体布置,高水头船闸的输水问题,大型人字门,以及升船机的总体布置、结构和特点。

【关键词】三峡通航;双线五级;船闸设计;升船机前言长江是世界的第三大河,是我国第一大河,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

长江为Ⅰ级航道,常年通航,年运量约占全国内河总运量的80%。

在三峡工程修建以前,上游从宜昌至重庆长约660km河道,滩险众多,水流条件复杂,最大只能通航由800吨至1000吨驳船组成的3000吨级船队,航道年单向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吨。

三峡工程建成后,上游库区航道,通航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万吨级船队每年约有一半时间,可以从下游直达重庆九龙坡港;大坝下游航道,通过枢纽流量调节,枯水期航道的通航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长江中、上游航道的通过能力,年单向可提高到5000万吨。

由于三峡工程的特殊地理位置,保障其通航是相当重要的。

高坝通航建筑物常见有船闸和升船机两大类。

对于高中水头(40~80m)和超高水头(80m以上),往往不再考虑单级船闸而采用多级船闸或升船机方案。

目前,最高水头的单级船闸为前苏联在额尔齐斯河上修建的石山口船闸,总水头42m;最高水头的多级船闸为我国三峡五级船闸,总水头113m。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全平衡齿轮爬升式垂直升船机。

1、船闸三峡船闸是三峡水利枢纽发挥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的主要建筑物之一。

船闸在坝址左岸深切开挖的岩槽中修建,开挖边坡的最大高度达170m。

三峡船闸主要建筑物的等级为Ⅰ级,设计总水头113m,最大通航流量56700立方米每秒,闸室有效尺寸按照通过万吨级船队设计,为280m×34m×5m(长×宽×槛上最小水深)。

船闸以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以及升船机基本知识

船闸及升船机基本知识一、船闸及升船机分级与分类(一)船闸的分级与分类船闸按设计最大船舶吨级分为7级,其分级指标见表1-2-1。

随着航运业发展,目前许多船闸通过的最大船舶吨级已远超过3000t,这些通航3000t级以上船舶的船闸列入Ⅰ级船闸。

表1-2-1 船闸分级指标闸室数目、并列排列船闸数目、输水型式、结构型式、闸门型式、使用特点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现通常分类如下:1.按船闸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过闸船舶不同划分(1)内河船闸内河船闸是指建于内陆的渠化河流或人工运河上的船闸,通行内河船舶。

船闸平面尺寸相对较小,多承受单向水头作用,上闸首常设有帷墙。

少数建于两条河流交汇的河口处及受潮水位或湖水位影响河段上的内河船闸,也承受双向水头作用,且不设帷墙。

建于山区河流上的溢洪船闸,洪水时允许淹没,并参与枢纽泄洪。

(2)海船闸海船闸是指建于封闭式海港池口门,海运河及入海河口的船闸,供海船航行。

船闸平面尺寸及门槛水深均较大,多承受双向水头作用,无帷墙。

因上、下闸首难以区分,故将闸首分为内闸首和外闸首。

2.按纵向排列闸室数目划分(1)单级船闸单级船闸是指沿船闸轴线方向只有一个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单级船闸时,只需进行一次充泄水即可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

单级船闸具有过闸时间短,通过能力大,建筑物及设备集中,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但其耗水多,结构复杂,对地质条件、输水系统要求高。

单级船闸一般只有两个闸首,当过闸船队种类较多、尺度又相差较大时,为缩短船舶(队)过闸时间和减少耗水量,在闸室中设中间闸首,将闸室分为两段,称为有中间闸首的单级船闸。

(2)多级船闸多级船闸又可分上下级闸室相连和设中间渠道的两种:a)上下级闸室相连的连续多级船闸。

系指沿船闸纵向连续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闸室的船闸。

船舶通过此种船闸时,需进行多次充泄水才能克服上下游水位的全部落差,位于上下闸室间的中间闸首,对其上闸室来说,实际上是起下闸首的作用,而对其下闸室来说,却相当于上闸首。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屈斌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上半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作为目前世界上提升高度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运行控制复杂特点.为确保三峡升船机的安全运行,三峡升船机采用先进计算机监控系统并配以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实现三峡升船机的自动控制.本文介绍了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屈斌
【作者单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扬力集团JH21系列开式固定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2.UF+RO水处理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3.艾协林热处理箱式多用炉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4.MSCSurv评估系统介绍——M/OD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及航天员生存力评估系统介绍及对我国的发展启示
5.扬力集团JH21系列开式固定台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升船机,位于中国湖北宜昌市长江沿岸。

它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来实现船只在两个水平水池间升降。

在升船机运行过程中,锁定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升船机的安全稳定性和船只运输效率。

近年来一些锁定机构性能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三峡升船机的正常运行。

造成锁定机构性能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设备老化、运行不当、设计缺陷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锁定机构的失灵或失效,进而影响到升船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技术改进和管理完善。

通过对锁定机构性能影响因素和原因的分析,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保障三峡升船机的正常运行和船只运输安全。

在本文中,将对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技术改进建议,以期在提高升船机性能和安全性的为未来升船机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三峡升船机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其锁定机构是确保升船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

然而近期发现锁定机构性能存在一些问题,如锁定不牢固、锁定失效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升船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对于升船机锁定机构的性能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影响三峡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的因素,探讨性能影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解决升船机锁定机构性能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为今后的技术改进和管理完善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内容到此结束】.2. 正文2.1 锁定机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锁定机构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参数:锁定机构的设计参数直接影响其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材料的选择、工艺的精度、零部件的质量等都会对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 环境因素:锁定机构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也会对其性能造成影响。

特别是在三峡升船机这样的大型工程中,环境因素对锁定机构的影响尤为重要。

三峡升船机

三峡升船机

欧洲现代升船机
比利时斯特勒比升船机
• 建在中央运河上,用于取代4座老升 船机;
• 2001年建成; • 双线,钢丝绳卷扬平衡重式垂直升船
机; • 过船规模1350t级;提升高度73.8m。 • 船厢最大总重:8800t。
上闸首
船厢
下闸首
卷扬机
斜坡道
塔楼
法国隆库尔斜面升船机
➢ 1967年建成; ➢ 钢丝绳卷扬牵引、全平衡、纵向斜面升船机; ➢ 过船规模1350t级,提升高度67m; ➢ 船厢总重5700t,斜坡道坡比1:20。
三峡水利枢纽
三峡船闸升船机
河段内,连续横亘三峡和葛洲坝两座世界大型 水利枢纽,有葛洲坝3座船闸、三峡双线五级船 闸、1座大型升船机(待建)等通航设施 。
汇报内容
一 三峡通航局概况 二 升船机介绍 三 三峡升船机建设

升船机
是通过动力驱动船舶升降,以克服航道上的集中水位落 差的一种通航设施。 通俗讲,升船机就是建在通航河流上的为克服水位落差 供船舶乘坐的电梯或自动扶梯。

三峡升船机概况
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位于船闸与7#、8#非溢流坝段之间, 由上游引航道、主体段(上闸首、船厢室段、下闸首)、下游引 航道组成。
上游引航道
三峡船闸
下游引航道

升船机主体段
三峡升船机概况
1. 上游引航道 上游引航道布置有导航浮堤 、靠船墩和隔流堤。导航浮堤 为支墩式结构,长130.6m。 靠船墩距上闸首253m,共4 个,间距30m。隔流堤总长 度约2720m。
• 红水河岩滩升船机
钢丝绳卷扬、部分平衡(船厢 下水)、垂直升船机;
过船规模:250t级; 提升高度68.5m; 船厢总重:1430t; 2000年建成。

船舶“坐电梯”三峡升船机惊艳世界

船舶“坐电梯”三峡升船机惊艳世界

船舶“坐电梯”三峡升船机惊艳世界作者:木子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6年第10期三峡升船机为国内首次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最大提升总重量达1.55万吨,升船机承重塔柱高达146米,支撑着承船厢垂直升降最大高度113米。

升船机上游通航水位变幅30米,下游通航变幅11.8米,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升船机。

2016年9月18日下午,承船厢搭载着重3000吨的长江三峡9号客轮缓缓降落,当承船厢水位与下游引航道水位齐平后,防撞杆缓缓打开。

随后,白色承船厢的厢底没入水中,客轮缓缓驶出……三峡工程的“收官之作”、世界上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宣告试通航成功。

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的最后一个建设项目建成并开始发挥功能。

时间跨度60余年三峡工程揭开最后的“谜底”三峡升船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论证、比选和设计过程,时间跨度长达60余年。

据资料显示,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次年,升船机由于技术复杂等原因,经研究决定将三峡升船机工程缓建。

2003年,为提高升船机安全可靠性,三峡建设者们决定将原设计的钢丝绳卷扬提升方案改为现有方案。

2007年年底,三峡升船机续建工程恢复施工。

三峡升船机整体设施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承船厢、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组成。

承船厢是升船机中最重要的部分,船只就是坐在这个“大水盆”里上上下下。

作为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的最后一个建设项目,三峡升船机也被称为三峡工程最后的“谜底”。

在经历了多年的缓建和续建之后,三峡升船机于2016年5月13日和9月13日分别通过了试通航前和消防工程验收,认为具备投入试运行的条件。

至此,三峡工程揭开最后一层神秘面纱。

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自2003年三峡船闸通航以来,船舶都是经由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一级一级抬升,以“爬楼梯”的方法通过大坝,就像上下5级台阶。

三峡船闸单个闸室净宽34米、长28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闸室,可同时容纳6艘3000吨级船舶,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故有“大船爬楼梯”的比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门和辅助门分别由布置在混凝土排架上的2×2500kN和2×1500kN单向 桥机操作,2桥机共用轨道。
在上游侧顶部位还设有横跨航槽的钢结构活动公路桥,桥面宽9m。
三、总体布置
三、总体布置
3.3船厢室段 船厢室段是升船机船厢垂直升降 的区域,由船厢的承重结构塔柱和顶 部机房、船厢及机械设备、平衡重系 统,以及电气控制,通讯、消防等辅 助部分组成。 (1)船厢。船厢布置在两侧塔 柱和上、下闸首围成的船厢室内,船 厢驱动系统和安全机构布置在其两侧 的四个侧翼结构上,通过驱动小齿轮 沿齿条的运转,实现船厢的垂直升降。 船厢为钢结构,外形长132m,横 断面外形宽23m、高10m,船厢结构、 设备及厢内水体总重约15500t,由相 同重量的平衡重完全平衡。
三、总体布置
3.4下闸首
下闸首长37.15m,宽58.4m,检 修门在右侧的门库部位局部加宽 4.8m,闸面高程84m。工作门以下的 中间航槽宽18m,以上与船厢衔接, 宽25.8m,航槽底板高程58m。 下闸首设有工作门和检修门, 工作门为一带卧倒小门的下沉式平 板门,检修门由8节3.25m高的叠梁 组成。 下闸首工作大门由2×7000kN液 压启闭机操作。叠梁门由一台 2×800kN的双向桥机通过液压自动 抓脱梁操作。
(7)水位条件
上游最高通航水位:175.0m;上游最低通航水位:145.0m 上游最大涌浪高:≤+0.50m
下游最高通航水位:73.8m; 下游最低通航水位:62.0m
下游最大水位变率:约+0.50m/h
二、主要设计条件
2.2 运行时间

年平均工作天Βιβλιοθήκη :335天 日工作时间:22小时 平均日运转次数:18次
PPT主要以船厢主体机械设备为重点,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等不作 为详细介绍内容。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4.2船厢结构 船厢有效水域: 120m×18m×3.5m(长×宽×水深) 船厢外形尺寸: 132m×23m×10m(长×标准段宽 ×高) 干舷高:0.8m;护舷厚: 0.2m 船厢升降最大允许误载水深: +0.1m 船厢对接时最大误载水深: +0.6m
三、总体布置
(2)塔柱。升船机塔柱对称布置在船厢室两侧,每侧由墙-筒体墙-筒体-墙组成,总长119m,总宽16m。塔柱与上、下闸首间距1m。 墙与筒体之间通过沿高程分布的纵向联系梁实现纵向连接,为塔 柱的开敞空间,两侧塔柱在顶部高程196m通过7根横向联系梁和2个平 台实现横向连接。 每侧塔柱有2个筒体,左右对称布置。每个筒体长40.3m,宽16m, 筒体壁厚1m,螺母柱部位和齿条部位的墙体局部加厚。筒体平面上呈 凹槽形,凹槽长19.1m、宽7m,对应船厢驱动室的4个侧翼结构,齿条、 电缆出线孔和电缆槽、疏散通道均布置在凹槽的内侧墙上,螺母柱布 置在螺母柱的凹槽内。螺母柱凹槽一侧是平衡重筒体,另一侧是电缆 竖井。凹槽外侧的筒体布置楼梯间、电梯井和电缆竖井。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4.8船厢门及其启闭机
船厢工作门采用下沉式反向弧形门, 布置在船厢两端。设计水头3.5米。 船厢工作门启闭机系统由液压油缸、 驱动臂、扭矩管、滑动轴承等组成。 船厢门在挡水状态和开启状态均由 液压锁定机构锁定。在船厢对接工况, 船厢门由设置在厢头边柱空腔内的液压 启闭机通过驱动臂及扭矩管进行开启, 使厢门卧倒在厢头的门龛内,此时弧形 船厢门的背板与船厢底铺板平齐。 在厢头两侧边柱的空腔内各布置一 套液压锁定机构和一套手动锁定机构, 液压锁定机构用于船厢门在全开、全关 位置的锁定,手动锁定机构用于船厢门 检修工况下的锁定。
船队(货驳单船设计载重量1500t): 109.4m×14.0m×2.78m(长 ×宽×吃水深)
(3)通航净空:18m
(4)进、出厢允许航速:≤0.5m/s
二、主要设计条件
(5)船厢有效尺寸 船厢有效水域尺寸:120m×18m×3.5m(长×宽×水深) (6)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

在通航期内,引航道口门区及口门以外长500m、宽200m水域内的水 面流速: 纵向流速:≤2.0m/s;横向流速:≤0.3m/s;回流流速:≤0.4m/s 通航期内最大通航流量:Qmax=56700m3/s
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位于永久船闸右侧、左岸7#、8#非溢流 坝段之间。升船机工程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船厢室段、下闸首和 下游引航道等部分组成,从上游口门至下游口门全线总长约5000m。 三峡升船机为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其过船规模为3000t级, 最大提升高度113m,上游通航水位变幅30m,下游通航水位变幅11.8m, 下游水位变率+0.5m/h。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 变幅大和下游水位变化速率快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和规模 最大的升船机。
三、总体布置
3.1上游引航道 升船机与船闸的上游引航道 共用,处于上游隔流堤内,在汛 期被隔流堤与河床主流隔开,成 为独立的人工航道。 引航道右侧设130.6m长的支 墩式浮式导航堤,浮堤与上闸首 右边墩相连接。上游距上闸首 253m处设4个间距30m的靠船墩, 靠船墩与升船机中心线呈25o夹 角,最近端距升船机中心线73m。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4.5船厢对接锁定装置 4套螺杆式锁定机构装设在4套安全机构旋转螺杆的正上方,螺杆 由可开、合的上下两段锁定块构成,闭合后随安全机构螺杆旋转,张 开后将船厢锁定。 当船厢处于对接位置时,驱动机构小齿轮卸载,船厢转由对接锁 定装置进行竖向支承。当船厢对接过程完成后,锁定机构通过顶紧弹 簧将上下锁定块合成为一体,在安全机构的旋转螺杆及中心轴的驱动 下同步旋转,并保持与螺母柱的螺牙间隙。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
2016年
三峡升船机知识简介提纲

一、升船机工程概况 二、主要设计条件 三、总体布置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一、三峡升船机工程概况

垂直升船机是三峡水利枢纽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 为客货轮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并与双线五级船闸联合运行, 加大枢纽的航运通航能力和保障枢纽通航质量。
三、总体布置
3.2 上闸首
上闸首兼有挡水坝段及升船机闸首双重功能,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适应枢 纽上游30m的水位变化。上闸首顺水流方向总长130m,垂直水流方向总宽62m, 其中航槽宽18m,航槽两侧边墩挡水部分宽为22m,其后的宽度减小3m,为19m。
上闸首顶面高程185m,航槽底板顶面高程141m,按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分别 设有挡水门、辅助门和工作门。工作门槽设在航槽尾部,门槽长27.8m,宽 4.8m;挡水门槽、辅助门槽长20.6m,宽4m。工作门由1扇高17m并带有卧倒式 过船小门的平板闸门和7节高3.75m的叠梁组成。 辅助门由1扇高度12.5m的平板门和8节高3.5m的叠梁组成,辅助门与工作 门相距8m。升船机投运前由挡水门挡水,挡水门和辅助门共用一套门。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4.6船厢横导向机构 4套横导向机构对称布置在船厢两侧,位于驱动机构正下方,以齿 条作导轨。每套横向机构由双活塞杆导向油缸、支铰架、导向架、弹 性导轮组、弹性支承滑块、吊杆、补偿油缸和液压站等组成。 横导向机构的主要作用:一是在船厢升降过程中对其进行横向导 向,并承担作用于船厢的横向载荷,二是在地震工况下作为弹性支承 传递船厢的横向地震载荷。
三、总体布置
根据功能的不同,高程84m的平台为升船机下部的主要对外交通通 道,同时兼顾平衡重安装,船厢安装和检修的主要通道;高程185m的 平台为升船机与坝面的主要交通通道;高程175m、高程189m平台为平 衡重的安装平台;高程192.5m的为电缆层;其余平台为塔柱内部交通。 塔柱开敞区间的联系梁与各层平台对应连续布置。除平衡重的安装检 修平台外,筒体中每隔14m布置一层平台。 两侧塔柱除筒体凹槽外,其余部位布置8(组)×2(侧)平衡重 井,共16组。 中控室平台和观光平台布置在塔柱筒体凹槽的顶部,为梁板结构。 每个平台的主承载结构为2根横向主梁,支承在凹槽顶部纵向墙的深联 系梁上。 (3)顶部机房。指塔柱高层196m以上的围护结构,位于船厢室两 侧塔柱结构顶部,主要布置有平衡重组的滑轮组、平衡重及检修桥机 等。
三、总体布置
3.5下游引航道 下游引航道为下闸首以下航 道。总长约4400m,分为2段。从 口门至升船机与船闸引航道分叉 部位约1800m,底宽180m,口门 拓宽为200m,航道底面高程 56.5m。分叉部分往上游至升船 机下闸首约2600m,航道底宽8090m,航道底面高程58m。 下游引航道的主导墙设于左 侧,长88m,墙顶高为75.5m,靠 船建筑物设于下闸首下游约300m 以外的左侧,顶高75.5m,长100m。
四、船厢室主体设备及功能
4.4安全机构 4套安全机构对称布置在船厢两侧,通过机械轴与驱动机构联接。 安全机构主要由旋转短螺杆、上/下导向托架、支撑杆、支撑杆上/下 支承座、上/下滑环轴承、小齿轮组件、万向轴、转向角齿轮箱、离合 器以及螺母柱及其埋件等设备组。 升船机正常工作时,螺杆在螺母柱内空转,其旋升速度与驱动机 构齿轮的爬升速度同步,螺杆与螺母柱的螺纹副上、下均保持一定的 间隙,避免船厢正常升降时螺纹副接触。当船厢发生漏水或超载等事 故是,驱动机构中的垂直液气弹簧发出停机信号,驱动机构停止工作, “长螺母-短螺杆”安全机构螺纹副间隙随之减小以至消失。借助螺母 与螺杆的自锁,由事故引发的承船厢不平衡力通过支撑杆、旋转螺杆 传至螺母柱,再经螺母柱传到塔柱结构上,从而实现船厢的安全锁定。
三、总体布置
(4)平衡重系统。包括平 衡重组、滑轮组、钢丝绳和平衡 链等设备。平衡重总重量与船厢 总重相等,约为15500t。平衡重 组共16组,每组16根钢丝绳,即 用256根钢丝绳与船厢连接。 平衡链采用链板形式,12条 平衡链的单位长度重量与256根 钢丝绳的单位长度重量相等。平 衡链与空心平衡重连接,与船厢 之间通过焊接在船厢上的两块连 接板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