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冷源设计

合集下载

弱电机房空调制冷系统技术要求,含计算方法

弱电机房空调制冷系统技术要求,含计算方法

制冷系统设计环境设计参数空调系统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数据中心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YD/T2061-2009 及《核心机房节能热管理技术规范》QB-H-001-2009 等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作为设计依据,总体把握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同时兼顾施工方便快捷、维护简便易行。

1.1气流组织设计按照现行《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标准,设备布局与气流组织设计原则:机房设备规划布局以“先冷设备、后冷环境”为指导原则,贯彻“冷热通道独立设置”的要求,机房内划分出间隔的冷热通道。

机柜布置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排列方式,相邻两列设备的吸风面(正面)安装在冷通道上,排风面(背面)安装在热通道上,实现分隔冷热气流,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

封闭系统可以用来隔离热通道(hot aisle)和冷通道(cold aisle),防止热空气和冷空气混合。

封闭系统像一个物理屏障一样,将热通道与冷通道分开。

封闭冷通道就是对机房的冷通道进行隔离,以便于更好地控制气流,阻止冷热气流的混合,不会导致冷却资源的浪费。

数据中心空调负荷计算通过统计各类服务器设备的数量及比例我们就能进行整体数据中心设备冷负荷的计算。

本次项目的设备布置采用业界主流实用的冷热通道分离,微模块采用密闭热通道方案。

采用行间级精密空调,采用前送风,后回风模式IT设备显冷负荷在本项目中,我们把数据中心区域根据不同的设备细分为2类:网络机柜--2KW/Rack;标准服务器机柜--3~4KW/Rack;精密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如下1、机房面积S=100m²,每台IT设备柜按3Kw、网络柜按2KW负载量进行估算,设备总功率为32KW,冷通道空调总制冷量=设备热负荷(设备总功率*热量转换系数)=32*0.9=35.6KW,为确保精密空调系统的效率和尽可能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最佳负载功率应为空调制冷量的80%左右,则精密空调的最小制冷量可估算为35.6/0.8=44.4KW。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对于一个工程设计,所选择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的优劣,是工程设计的关键;而方案的选择可以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如冷热源方案,空调方式方案、送风与回风方案、系统运行控制方案等。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可能都有多个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是要通过经济技术的比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最好的设计方案。

一、冷热源方案在选择冷热源方案时,首先要确定冷热源的类型,是压缩式制冷还是吸收式制冷,地热泵式机组还是单冷机组加锅炉等,需要根据设备性能,建筑情况、能源政策与价格、投资及运行费用情况等决定。

其次要根据负荷大小和运行调节情况配备冷热源数量。

二、空调系统方式与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形式选择空调方式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室外气象条件及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目前集中空调的空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可分为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

全空调系统适用面积较大,空间较高,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噪声要求较严格的空调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所选用的空气处理设备一般是组合式空调器,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所担负的空调面积也大。

因此,全空气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过滤,消声及房间温、湿度控制都比较容易处理。

另外,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新风调节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新、回风比。

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送风,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可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

但是,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组合式空调器占地面积比较大,风管占据空间较多,投资和运行费一般比较高。

因此,在舒适性空调中使用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全空气空调系统,一个系统不宜供多个房间的空调,因为回风系统可能造成房间之间空气污染,另外调节也比较困难。

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较多,面积较小,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

建筑层高较低,且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完整版)空调系统冷热源

(完整版)空调系统冷热源
高温下不分解,对人体无害; i.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j.对人类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 氟利昂和烷烃类 ➢ 无机物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1.制冷剂

空调方案设计说明

空调方案设计说明
2.毒式通风:战时遭受核爆、生化武器或细菌战袭击,室外遭到污染,室外空气经竖井、防爆波活门进入扩散室,由油网过滤器初过滤,经过滤吸收器滤毒,再由电动脚踏两用离心风机送入人员掩蔽所。排风是经超压排气活门进入洗消间、防毒通道进入排风管、扩散室及防爆波活门排至室外。
3.隔绝式通风:战时遭袭击后,室外空气严重污染,污染物浓度已超过进入过滤吸收器的允许值或发现新的不明污染物,或过滤吸收器已失效等,用电动或电动脚踏两用风机将人员掩蔽所内部空气不断循环的通风方式,此时掩蔽所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
市档案馆独立之中央制冷系统的冷冻水输配系统采用一次泵系统。
(三)空气调节系统:
大堂、办事大厅、大会议室及档案室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根据室内回风温度控制空调处理机冷冻水流量,维持室内设计温度的同时又实现了各系统的变流量运行。同时,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运行,既能满足室内温度,又节约了中央制冷系统运行的费用。
各职能局办公楼内较大空间的厅、堂采用数码涡旋中央空调,面积较小的办公室设分体空调,满足其独立温度控制的要求。
(二)冷冻水输配系统:
市委、市政府合用之中央制冷系统及市人大、市政协合用之中央制冷系统的冷冻水输配系统均采用二次泵系统。各系统采用变流量输配方式,按输配系统中最不利环路的压力值,控制水泵的转速变频运行,已达到节能运行之目的。
办公室、小会议室及文印室小空间等采用两管制风机盘管加预处理中央新风系统,以实现各房间独立温度控制的要求。
五、机械通风系统
所有的机电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卫生间、垃圾房等均设有机械通风系统。
各区域之通风系统设计参数
区域
每小时换气次数
备注
地下停车库
6
设有送/排风系统或利用车道自然补风
卫生间
15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总结篇】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2015-03-17 10:25 专业分类:暖通空调浏览数:567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目录: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二、冰蓄冷空调系统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电蓄热空调系统五、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六、溴化锂空调系统七、VRV空调系统八、热泵空调系统九、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二、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的结合十三、水蓄冷系统十四、温湿独控空调系统系统正文: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高层智能化建筑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高层智能化建筑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高层智能化建筑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是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与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

因此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应对设计方案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

文章主要介绍了暖通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智能型建筑;暖通空调;冷却水设计;通风设计;消声减振一、暖通空调冷热源设计本工程为一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九层的一类高层建筑。

夏季空调设计总冷负荷为19596kW,冬季供暖、空调设计总热负荷为14231kW。

由于有市政热网供应,所以热源考虑为市政热网提供的高温热水。

经设在地下二层换热机房内的板式换热器交换出80℃/60℃的二次水供供暖、空调系统使用。

冷源选用性能系数高的水冷式离心机组。

由设在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内的六台3516kW(10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冷水供回水温度为5℃/10℃,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却塔设在主楼的屋顶。

二、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1.一~五层的大堂、商业用房、餐厅等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

在满足室内人员所需的新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采用回风以节省能源。

2.地下一层快餐厅、商业用房及标准办公层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

各空调系统设回风/排风机,过渡季均可全新风运行。

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单风道定静压控制,送、回风机均可变频运行。

地上层每层空调机房靠外墙设置,新风引入口、排风口可直通室外,以满足进风、排风百叶风口面积要求。

设计中需注意新风引入口与排风口的间距要求。

3.标准办公层进深较大,人员、灯光及办公设备发热量较大,存在内区。

冬季内区需要供冷,而外区需要供热,所以变风量空调系统按内、外区分别设置。

将外窗墙线至进深4.6m的区域为外区,其余区域为内区。

内区采用V A V变风量末端装置,全年供冷;外区采用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与散热器组合的方式,在外窗处设冬季供暖用铜制串片散热器。

苏州大剧院空调系统冷源方案设计

苏州大剧院空调系统冷源方案设计

第19卷第3期2 0 1 9年3月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51-54收稿日期:2018-06-05;修回日期:2018-09-06作者简介:廖健敏,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大空间空调、冰蓄冷系统设计。

苏州大剧院空调系统冷源方案设计廖健敏 何光莹 冯启辉(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 针对有大量配套商业作为辅助业态的苏州大剧院,非演出时段的空调负荷远低于尖峰负荷、空调尖峰负荷出现于剧场演出时段的特点,确定采用双工况冷水机组+基载冷水机组的冷源方案。

对冷源配置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并给出冰蓄冷系统(双工况冷水机组)运行策略及经济性分析。

结果表明,相对采用单一冷源的剧场项目,本项目冰蓄冷系统后期的利用率显著提高,投资回收期约6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研究可为同类型项目冷源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调;冷源;冰蓄冷;运行能耗Design of cold source scheme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Suzhou Grand TheatreLiao Jianmin He Guangying Feng Qihui(ARTS Group Co.,Ltd.)ABSTRACT For the Suzhou Grand Theatr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uxiliary businesses,the air-conditioning load during non-show time is much lower than the peak load,and thepeak load appears in the theatre show time.Based on that,the cold source solution withdoube mode chiller and base load chiller is adopted.The cold source scheme is designed,and the operation strategy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ice storage system(double mode chil-ler)are given.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heatre using single cold source,the utilization rate of ice storage system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later stage,and theinvestment recovery period is about 6 years,which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cold source scheme for the same type of project.KEY WORDS air-conditioning;cold source;ice storage;oper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新建了大量服务大众的文化娱乐综合体建筑,包括规模不等的剧院。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空调已经变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设计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冷热源方案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运行、能耗以及周边环境等。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空调冷热源的作用,并分析了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提出了确定方案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在设计项目方案阶段,业主与设计人员就十分重视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冷热源的形式决定了初投资及能耗,所以,有关人员应多次进行调研与咨询。

如何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已经变为设计人员与用户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还影响着工程投资与运行能耗等。

1 简述空调冷热源的具体作用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建筑,建筑密切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的居住、娱乐及办公等都离不开建筑。

空调主要用于调节室温与改善生活环境,它的出现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与舒适。

在建筑中引入空调,实现了对室内气温的随时调节,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冷热源的组合使空调实现了对温度的调节。

冬季的热源为城市热网及锅炉等供热系统;夏季的冷源以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应用最广,该过程需要空调的制冷系统来完成,其能耗很大。

2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依据2.1 冷热源的形式对于空调系统,冷热源十分重要,必须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现代空调系统主要以热力或电力驱动的冷水机组来作为冷源,而它们又有许多形式。

空调系统的主要热源有锅炉、热泵、热电厂及城市热网供热等。

以上的冷源与热源通过组合,可以形成很多空调冷热源方案。

所以,在设计空调时,设计人员可选用多种空调冷热源形式,同时也应重视选择冷热源方案的环节。

2.2 分析冷热源的特点(1)从技术角度来看,冷源制冷的能耗较大,进行充分考虑后发现,在技术上,电冷水机组的制冷方式优于溴化锂吸热方式,而且后期的操作和养护也很方便;热源主要采用燃气锅炉来提供热源,该技术也较成熟。

室内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房冷源及制冷设备(建筑设备)

室内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房冷源及制冷设备(建筑设备)

• 因为空调系统不同,图纸内容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常用的空调系统 施工图中的图纸内容。
• 1.平面图 • 平面图是通风空调施工图的重要图纸之一,它包括各层空调平面图,
空调机房平面图等。 • 系统平面图主要表明通风空调设备、系统风道、水管道的平面布置,
其内容如下: • 1) 以双线绘出的风道、异径管、弯头、检查口、测定孔、调节阀、
• 1.冷冻水循环水泵及其作用
• 冷冻水循环水泵主要是在空调系统中完成冷冻水经空调设备将冷量 交换出去,冷冻水吸热升温后,将其送至冷水机组再冷却的动力循 环过程。冷冻水在全部空调系统中的循环动力就是冷冻水循环泵。
• 冷冻水循环泵一般采用离心水泵,根据循环水量选择多台水泵并 联,为了便于运转及调节系统中的负荷变化,可采用每台冷水机组 设置独立的循环水泵。水泵宜设减振装置,水泵进出口设金属或橡 胶软接头以减少管道振动,水泵应设有备用泵。
• 7) 风机盘管与空调水管的连接方法多为下进上出的接管方式,当采 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时,其与空调水管连接见图4.36。因风机盘管 的电机为三速电机,可调节送风速度(即调节风量),它由三速开关 控制(高、中、低速),可为手动或温控自动调节流量、风速。
• 图4.36中示出风机盘管的进出口管可连接一根旁通管,在系统初运 行时可关闭风机盘管的进出口阀,打开旁通阀,进行机外循环过 滤,避免污物进入堵塞盘管。当确定无杂物时,可关闭旁通阀,打 开进出水阀门进行正常运行。
图4.35 圆形冷却塔构造示意图 1.冷却塔外壳;2.电机;3.轴流风机;
4.喷水管及喷嘴;5.填料; 6.进风网;7.接水槽
• 冷却塔可有圆形及矩形两种类型,对工业区需大量的冷却水量 时,则采用现浇框架混凝土的凉水塔,可根据冷却水流量组合成 多间凉水塔,其组成与成品冷却塔基本相同。

国林宾馆空调冷_热源系统设计与节能效果_米泉龄

国林宾馆空调冷_热源系统设计与节能效果_米泉龄
·98 · 暖通空调 HV &A C 2009 年第 39 卷第 12 期
工程实例 国林宾馆空调冷/热源 系统设计与节能效果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米泉龄 ☆ 陈 昀
摘要 介绍了该宾馆空调冷/ 热源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通过 3 个蓄热水罐与电动两通阀和 温控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相互关联动作可实现电热锅炉直接供热 、蓄热水罐供热 、电热锅炉同时 供热和蓄热三种运行工况 。系统运行后的耗电量和电费统计结果表明 ,利用北京市分时电价 政策 ,可以大幅减少运行费用 ,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
By Mi Quanling ★ and Chen Yun
A bs t r a ct Prese nts t he design of t he syste m i n t he t h ree modes of direct heati ng by t he elect ric boile r , heati ng by t he heat st orage wate r t a n k a nd si mult a ne ously heati ng a nd heat st ori ng of t he elect ric boiler t h r ough t he i nte r dep e nde nce move me nt a mong t hree heat st orage water t a nks , mot orize d t w o2way valve a nd te mp e rat ure cont r olled mot orize d t h ree2way valve . The st atistic result of p owe r consump tion a nd cost of t he h otel i ndicates t hat t his design ca n largely save op e rati ng exp e nse a nd bri ng a bout obvious economic eff icie ncy i n t he p rese nce of t he ti me s ha ri ng elect ric p owe r p rici ng p r ogra m me i n Beiji ng.

空调冷热源的方案选择对比

空调冷热源的方案选择对比

空调冷热源的方案选择一、影响空调冷热源方案决策的因素很多,要选择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选择冷热源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初投资。

不同冷热源方案的初投资有较大差别,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

2.运行费用。

其中包括运行能耗,运行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

空调运行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故障维修费等都是应该在冷热源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3.环境影响。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程度、使用寿命。

5.机房面积,燃煤锅炉房要求的储煤、渣面积,储油条件等。

6.增容费。

各城市根据其发展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对不同能源设定不同的增容费,而且数量一般也是比较大,因此也是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冷热源的选择依据不仅包括系统自身的要求,而且还涉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价格、政策导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物用途、规模、冷热负荷、初投资、运行费用以及消防、安全和维护管理等许多问题。

因此,这是一个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过程,必须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原则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在进行冷热源选择论证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

高度集中的热源能效高,便于管理,有利于环保。

2.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3.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4.当地供电紧张,且有燃气供应,尤其是在实行分季计价而价格比较低廉的地区,可选用燃气锅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燃料消耗少,安全性好,可直接供冷或供热,初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夏季有廉价天然气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GB50736-2012冷热源一般规定

GB50736-2012冷热源一般规定

8.1 一般规定8.1.1 供暖空调冷源与热源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途、建设地点的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等,通过综合论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可供利用的废热或工业余热的区域,热源宜采用废热或工业余热。

当废热或工业余热的温度较高、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冷源宜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2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当采用可再生能源受到气候等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3不具备本条第1、2款的条件,但有城市或区域热网的地区,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供热热源宜优先采用城市或区域热网;4不具备本条第1、2款的条件,但城市电网夏季供电充足的地区,空调系统的冷源宜采用电动压缩式机组;5不具备本条第1款~4款的条件,但城市燃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宜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供热或燃气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6不具备本条第1款~5款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燃煤锅炉、燃油锅炉供热,蒸汽吸收式冷水机组或燃油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7夏季室外空气设计露点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8天然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当建筑的电力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能较好的匹配、能充分发挥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并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宜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9全年进行空气调节,且各房间或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要长时间地向建筑物同时供冷和供热,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供冷、供热;10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低谷电价能够明显起到对电网“削峰填谷”和节省运行费用时,宜采用蓄能系统供冷供热;11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干旱缺水地区中中、小型建筑宜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12有天然地表水等资源可供利用、或者有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且保证100%回灌时,可采用地表水或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13具有多种能源的地区,可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

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设计与配置

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设计与配置

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设计与配置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筑事业也呈现出一片蓬勃繁荣的景象,中央空调系统在宾馆﹑办公大楼﹑商业中心﹑医院及其他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不但涉及到高额的资金初投入,同时也是建筑的耗能大户。

大多数工程设计中,最关心的是空调冷源方案的经济性以及运行耗能的比较。

但是我们知道,选择理想的冷源方案只是良好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对于空调冷水系统有效运行管理和节能降耗是远远不够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降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调冷水系统有效的运行,设计对策合理﹑调试完善﹑管理技术措施到位的中央空调冷水系统才是其最有力的保障。

二.机房侧的设计配置2.1 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的容量合理配置冷水机组容量偏大的问题是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大容量的闲置无疑是最大的浪费,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建设初投资,另一方面又加剧了系统的运行能耗。

冷水机组的容量偏大又影响决定了冷冻﹑冷却水泵的容量,如果对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同时又缺乏详细的计算,设计工程师心中无数,那么水泵选型扬程难免偏大,也进一步增加水泵的功耗(N与Q*H 成正比),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对空调冷负荷没有进行仔细的计算,取而代之为“拍脑袋”,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方面是设计工程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繁琐的计算工作,另一方面是业界缺乏对空调系统效果好与坏的评判准则,我们知道空调系统的"发挥能力"取决于很多方面,除了设计的因素其中还包括施工质量的好坏﹑竣工调试水平的高低,这些往往由于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监控,便能形成影响空调系统效能充分发挥决定性的因素。

特别是在设计总冷量配置不太富裕的情况下,如果系统缺乏仔细的调试,很容易造成客观上贫富不均,进而引起产生空调效果不好或总制冷量不足的误解。

基于这种的忧虑,设计工程师便加大保险系数,层层加码,便造成冷水机组容量偏大的后果,投资浪费﹑建筑耗能大便在所难免。

集中式空调冷源系统节能改造设计之案例探析

集中式空调冷源系统节能改造设计之案例探析

由变频调速水泵功率与负荷率 的关系能够计算出变频模式下的冷水泵 降低的功率输出。连通改造设计后 ,该工程空调系统全年的节电量如表3 所
示。其中 , 七、 八月为夏季最热月份 , 办公楼对供冷需求量较大 , 需要切断连 通, 恢复两栋楼 的独立冷源系统供冷功能, 因此 , 七、 八月份 的用电量与改造 将节 能效 果 发挥 到 最大 。 设 计前 一 样 。其 他 月份 的节 电量 为 ( 3 1 9 k W6 + 2 5 1 k W2 + 5 9 k W2 ) 连 通设 计 改造 方 案 有效 地 解 决 了空 调 冷 源 系统 冷 量 过 剩造 成 的 浪 费 问 3 0 d 2 4 h / d = 1 7 8 3 4 4 0 千瓦时, 年均 节 电7 . 9 %。根据 l 元/ 千瓦 时 的电 价计 算 , 该 办 题 , 不仅可以满足 目前两栋楼的冷源系统节能 , 而且适用于两栋楼各 自独立 公楼 工节 约 费用 1 8 5 万元 。 建成 该 项 目的成 本 为5 5 万, 4 / i - 月便 可 手绘 , 投资 回 的燃气锅炉的热水系统的节能。热水系统同样存在热量过剩的问题 , 在热量 报率 为4 7 1 %。 过剩的月份只需要开启一栋楼中的一台锅炉即可满足两栋楼的供热需求。 总 之, 连 通设 计 改造 方案 不 仅能 够节 约 电量 , 而且 能够 有 效 降低 燃 气消 耗 量 , 实 表3 连 通 改造 设 计后 全年 节电统 计k W 现空 调 系统 的 全面 节能 。

4 结 语
该 工程 项 目的空调 冷 源 系统改 造 设计 方案 具 有 十分 明显 的优 势 , 主 要 体
现在:
I 1 X4 3 2 8 I 2 X 3 3 1 2 l 2 X4 3 2 8 或3 3 1 2 +4 3 2 8

中央空调冷热源的选型原则及建议方案

中央空调冷热源的选型原则及建议方案

中央空调冷热源的选型原则及建议方案中央空调冷热源的选型原则及建议方案一、冷、热源系统设计选型的原则空调冷、热源系统的设计需遵循一个统一、两个选择和三个原则。

所谓一个统一,是指能源的终端用户利益与社会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所谓两个选择是指能源形式的选择和能源利用方式(即设备类型)的选择;所谓三个原则,是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原则、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原则和技术经济合理可行的原则。

进行方案选择,首先应考虑空调工程的使用性质和具体使用要求,然后因地制宜,全面分析,按初投资、年运行费、能源供应、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能源结构合理、能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方案。

方案比较是一项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强且复杂的工作。

方案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和运用诸多方面的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国家的能源资源状况,国家的能源政策、法规和能源建设方针;相关设计标准、规范;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的技术措施;各种冷、热源形式,各种能源转换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适用场合;冷、热源设计方案比较中采用的评价准则和指标;能源利用及冷热源设备的运行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的设计措施;冷、热源系统设计和冷、热源设备开发的新思路、新成果等。

二、冷、热源系统的投资及运费用系统的投资费用,不仅取决于产品的报价,还与具体项目的能源增容费、配套设施费、水电气入网费、机房建设费、职业安全与卫生设施费、环境保护设施投资等有关,对于贷款建设项目,好要考虑贷款利息和还贷期限等动态因素,应具体分析计算。

仅就单位冷量设备比价而言,几种冷(热)源设备的排序(从大到小)如下:风冷式冷(热)机组>地源制冷机组>水冷螺杆机组+锅炉(能效比水冷大于风冷)仅就单位冷量设备运行费用比价而言,几种冷(热)源设备的排序(从大到小)如下:风冷式冷(热)机组(约40元/㎡)>水冷螺杆机组+锅炉(入网)(约32元/㎡)>水源制冷机组(约30元/㎡)(办公室,年运行费用)三、可用于本程的几种冷、热源特点1电动冷水机组供冷、锅炉(或入网)供热这是传统的冷热源组合方式,夏季用电动冷水机组供冷、冬季用锅炉或入网供热。

冷热源及空调系统介绍

冷热源及空调系统介绍

溴化锂制冷机组空调系统
优点: ① 系统的能源主要为热能,因此配电容量小(约为常规电制冷的1/3,冰蓄冷系统的1/2),运行耗电量小。(但在停电 时仍然不能运行) ② (直燃型)冷热一体,不需要另外配置采暖设备(采暖时就是一台燃气锅炉,但热效率比单独的燃气锅炉低一些)。 机房占地面积比冰蓄冷稍小。 缺点: ① 由于溴化锂机组的特性,制冷量存在衰减(年衰减约为3%~8%),因此溴化锂机组的容量设计时按15%的余量配置。 ②溴化锂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卸载能力差,如果只有部分区域冷负荷较小时机组甚至无法启动(低于机组的40%负荷即 无法运行); ③冷却水系统大于常规电制冷系统,冷却塔是冰蓄冷系统的2倍,补水量大,在屋顶的布置更难以处理;冷却水管大, 管道井也大。 ④由于溴化锂机组的特殊性,运行维护复杂;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特别重要,如果保养不好,制冷量的衰减更快,因此 日常的维护管理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费用远高于电制冷系统。 ⑤ 溴化锂溶液必须每年保养更换,费用大;现场更换容易造成系统不洁制冷效果下降。 ⑥ 机组尺寸大,需要更大的检修空间和通道。 ⑦ 油、气的价格持续走高且供应紧张,运行费用很高。油、气必须考虑消防因素,管理不方便。
空气源热泵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原理 吸收式机组
喷气增焓原理
喷气增焓压缩机是采用两级节流中间喷气技术,采用闪蒸器进行气液分离,实现增焓效果。它通过中低压时边 压缩边喷气混合冷却,然后高压时正常压缩,提高压缩机排气量,达到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系统
冷热源系统
集中能源站
风冷空调系统
优点: 1、安装在室外,如屋顶、阳台等处, 不占有有效建筑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2、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省去了锅炉 房,对城市建设有利。 3、省去了冷却水系统和冷却塔、冷却 水泵、管网及其水处理设备,节省了这 部份投资和运行费用。 4、独立完整的机组,安装方便,可缩 短施工周期。 缺点: 1、机组较贵,夏季能效较低(相对水 冷机组); 2、冬季制热有衰减。

实验楼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分析

实验楼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分析

实验楼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分析实验楼是一个实训教育机构,为学生和工程师提供技术实训和实践环境。

在实验楼内,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和能耗水平。

本文将对实验楼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1.冷源方案分析:实验楼空调系统的冷源方案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集中供冷的方式,通过冷却水(或制冷剂)从中央冷水机组传输到各个空调末端,并通过风机盘管将冷凝器散热给室外环境。

分散式空调系统采用单独的空调机组,将冷凝器直接安装在室内或室外,通过风机盘管将冷热交换给空气。

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中央空调系统的优点是系统运行稳定、维护方便,能够满足大范围的冷量需求;缺点是建设投资较高,需要敷设冷却水管道,如果冷却水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分散式空调系统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维护方便,适用于局部空间的冷却需求;缺点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不能实现整体的冷热平衡调节,可能会导致能耗的浪费。

综合考虑实验楼的冷量需求、投资预算和维护成本,建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冷源方案。

2.热源方案分析:实验楼的热源方案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电加热器、锅炉、燃气热泵等。

不同的热源方案具有不同的优劣:电加热器的优点是运行可靠,安装方便,对环境无污染;缺点是能耗较高,运行成本较高。

锅炉的优点是建设投资低,运行成本较低;缺点是能耗较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燃气热泵的优点是能耗低,环保节能;缺点是建设投资较高,维护成本较高。

综合考虑实验楼的热量需求、投资预算和维护成本,建议采用燃气热泵作为热源方案。

燃气热泵能够提供高效的供热效果,同时能够实现冷热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虽然燃气热泵的建设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但在长期运行中可以通过能耗的降低来实现成本的回收和节约。

综上所述,实验楼的冷热源方案应选择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冷源方案,选择燃气热泵作为热源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
• 4.定水量和变水量系统 • 按适应空调负荷变化采用的调节方式不同,可分为定水量系统和变水
量系统.定水量系统中的水量是不变的,通过改变供回水温差来适应负 荷的变化.这种系统各空调末端装置采用受感温器控制的电动三通阀 调节;变水量系统则保持供回水温度不变,通过改变水流量来适应负荷 的变化.这种系统各空调末端装置采用受感温器控制的电动二通阀调 节,如图 10-2 所示. • 5.单式泵和复式泵系统 • 若空调负荷侧不设水泵,只在冷源侧设水泵,这种系统称为单式泵系统 [图 10-3 ( a )];若冷源侧和负荷侧分别设置水泵,这种系统称为复式 泵系统[图 10-3 ( b )].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
• 一、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 (一)冷冻水系统 • 1.双管制和四管制系统 • 对于空调末端装置,只设一根供水管和一根回水管,夏季供冷水,冬季供
热水,这种系统称为双管制系统;若设有两根供水管和两根回水管.其中, 一组用于供冷水;另一组用于供热水,这种系统称为四管制系统. • 四管制系统的初投资高,但若采用利用建筑物内部热源的热泵供热时, 运行很经济,并且容易满足不同房间的空调要求(如有些房间要求供冷, 而另一些房间要求供热).舒适性要求很高的建筑物可采用四管制系统, 一般建筑物宜采用双管制系统.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8 )尽可能选用国产机组.我国制冷设备产业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发 展,绝大多数的产品性能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中小型冷水机 组,完全可以和进口产品媲美,且价格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同 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国产冷水机组.
• (9 )根据制冷系统的制冷量选择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包括用 户需要的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和供冷系统的冷损失.供冷损失可按冷 量损耗系数计算确定,对于间接制冷系统,附加系数为 1.07~1.1 5.
第十章 空调系统冷源设计
•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第二节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 • 第三节 制冷机房的布置
返回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一、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
• (1 )制冷运行工况.运行工况一般以冷冻水和冷却水的进出口水温来 表示.标准制冷运行工况通常标定为:冷冻水进出口水温为 12 / 7℃ , 冷却水进出口水温为 32 / 37℃ .
大型可选用 3 台,特大型可选用 4 台.机组之间要考虑其互为备用和 切换使用的可能性.同一站房内可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机组搭配 的组合式方案,以节约能耗.并联运行的机组中至少应选择一台自动化 程度较高、调节性能较好、能保证部分负荷下高效运行的机组.选择 活塞式冷水机组时,宜优先选用多机头自动联控的冷水机组.
• (2 )制冷量.制冷量是指冷水机组在标准工况下运行的满额冷量输出. 其是衡量冷水机组容量大小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制冷工质及充注量. • (4 )冷量调节范围.冷量调节范围是指冷水机组冷量输出的调节能力.
一般用标准工况制冷量的百分率表示,无级调节则表示为有效调节范 围. • (5 )机组输入功率.压缩式制冷是指压缩机电机功率,吸收式制冷则是 机内各类泵的电机功率总和.
• (6 )选择冷水机组时,应考虑其对环境的污染.一是噪声和振动,要满足 周围环境的要求;二是对大气臭氧层的危害程度和其所产生的温室效 应,特别要注意 CFCS 的禁用时间表.在防止污染方面,吸收式冷水机组 有着明显的优势.
• (7 )无专用机房位置或空调改造加装工程可考虑选用模块化冷水机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6 )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是指在标准工况下流 经冷水机组的冷冻水量和冷却水量.
• (7 )水路压头损失.水路压头损失是指冷冻水和冷却水分别流经冷水 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时的阻力.
• (8 )接管尺寸.接管尺寸是指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与冷水机组连 接管的管径.
• (9 )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是指机组的长 × 宽 × 高;重量一般指 其运行重量.
• (10 )噪声.噪声是指冷水机组在标准工况下稳定运行时产生的声音 大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二、 冷水机组的选择
• 1.冷水机组选择的考虑因素 • (1 )建筑物的用途. • (2 )各类冷水机组的性能和特征. • (3 )当地水源、电源和热源. • (4 )建筑物全年空调冷负荷的分布规律. • (5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 (6 )对氟利昂类制冷剂的限用期限及使用替代制冷剂的可能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4 )选择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当单机制冷量 φ >1163kW 时,宜选 用离心式; φ =582~1163kW 时,宜选用离心式或螺杆式; φ < 582kW 时,宜选用活塞式.
• (5 )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制冷系数比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热力系数高,前 者为后者的三倍以上.能耗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 式、吸收式(国外机组螺杆式排在离心式之前).但各类机组各有特点, 应用其所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冷水机组的技术参数和选择
• 2.冷水机组选择的注意事项 • (1 )对大型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源,宜选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整
体式冷水机组. • (2 )对有合适热源的场所,特别是有余热或废热或电力缺乏的场所,宜
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 • (3 )冷水机组一般以选用 2~4 台为宜,中小型规模宜选用 2 台,较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
• 2.闭式和开式系统 • 闭式系统的水循环管路中无开口处,而开式系统的末端水管是与大气
相通的.开式系统的水泵除要克服管路阻力损失外,还需要把水提升到 某一高度,因此所需扬程较大,能耗也较大;闭式系统的水泵所需扬程仅 由管路阻力损失决定,因此所需扬程较开式小,能耗也小,并且管路和设 备受空气腐蚀的可能性也较小.一般建筑物应采用闭式系统. • 3.异程式和同程式系统 • 按各并联环路的供回水总长是否相等,可分为异程式系统和同程式系 统,如图 10-1 所示.异程式系统管路配难以均衡;同程式系统各并联环路管长 相等,阻力大致相等,流量分配较均衡,但初投资相对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