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财政学(Public Finance)
2、课程编号:02582010
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4、学时:80 学分:4
5、参考教材:刘怡著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开课对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
7、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
8、内容提要: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本课程以中国公共财政的制度创新为背景,结合国际视觉,将财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重点讨论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支出增长与控制、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等内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财政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内容主要是由福利经济学基础、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支出增长与控制、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等部分构成。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整个体系结构,较为系统地掌握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导论
一、学习目标
(1)概括性的了解政府收支活动和财政次级
(2)了解财政学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二、学习内容
(一)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概览
1、收支规模及构成
2、财政级次
(二)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1、早期财政思想
2、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现代财政理论
三、建议学时:5
第二讲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帕累托效率标准的含义及实现条件;
(2)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
(3)理解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时考虑公平问题的理由
(4)理解市场失效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之间的联系;
(5)了解公共财政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
(6)了解收入分配不公的衡量及其纠正方法;
(7)了解公共财政如何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中发挥作用
二、学习内容
(一)资源配置与帕累托效率
1、消费效率
2、生产效率
3、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二)资源的帕累托有效配置与公平
1、公平的作用
2、公平的标准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1、市场失灵
2、政府作用
三、建议学时:7
第三讲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公共选择规则的特性;
(2)分析公共选择规则失效的各种可能性;
(3)理解选民、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等在公共决策工程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
(一)直接民主下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
1、公共选择规则:一致同意规则、多数投票规则、加权投票规则、否决投票规则、对投票规则的评价
2、公共选择规则的有效性:循环大多数(孔多塞悖论)、互投赞成票(选票交易)、博尔达效应、阿罗不可能定理
3、投票的理性放弃
(二)代议制下预算方案的决定
1、选民与政治家对公共预算方案的选择
2、官僚对公共预算方案的影响
3、预算方案决定中利益集团的作用
(三)公共选择中的财政幻觉
三、建议学时:6
第四讲公共产品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公共产品的特性;
(2)理解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有效供给的原因;
(3)探讨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二、学习内容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1、私人产品
2、纯公共产品
3、准公共产品
4、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有效的提供
(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1、局部均衡分析
2、一般均衡分析
3、林达尔模型
4、公共产品的提供
(三)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三、建议学时:6
第五讲公共支出分析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购买性支出的概念;
(2)了解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含义和内容;
(3)了解公共投资兴支出的含义和内容;
(4)了解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内容;
(5)掌握财政补贴标准的经济含义及效果;
(6)区分不同形式补贴的作用;
(7)了解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8)学会量化成本和效益的基本方法;
(9)掌握公共项目评估的标准;
(10)学会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公共项目进行评估;(11)了解公共支出增长趋势;
(12)了解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分析的几种观点;(13)思考控制公共支出增长的途径
二、学习内容
(一)购买性支出
1、社会消费性支出
2、公共投资支出
(二)转移性支出
1、转移性支出构成
2、转移性支出形式——以财政补贴为例
(1)补贴标准:Hicks标准和Slutsky标准
(2)补贴形式:明补与暗补、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三)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1、公共项目的效益与成本的度量
2、公共项目的评价标准
3、关于贴现率的选择
4、项目决策
(四)公共支出的增长
三、建议学时:10
第六讲税收概论
(1)了解税收的形式特征
(2)掌握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税制和新要素的内容
(3)了解古典和现代经济学中的税收原则
(4)学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来研究税收问题
(5)初步认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学习内容
(一)税收是政府获得收入的主要形式
(二)税制要素
1、税制
2、税制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税率
(三)税收原则
(四)税收分类
(五)税收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三、建议学时:6
第七讲税收归宿分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税收的经济归宿和法定归宿的区别
(2)学会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对税收归宿进行分析
(3)学会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对税收归宿进行分析
二、学习内容
(一)谁承担了税收?
1、税收归宿的定义
2、税收归宿与供求弹性
(二)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商品税的归宿
2、商品税归宿总结
3、要素税的归宿
4、税收资本化
(三)税收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四)税收筹划下的税收归宿
三、建议学时:6
第八讲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税收超额负担的概念
(2)学会使用无差异曲线和补偿需求曲线对税收超额负担进行度量(3)了解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商品和劳务税的特征
(5)了解传统流转税的弊端
(6)全面了解增值税制度
(7)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退税制度
(8)初步了解消费税和营业税制度
(一)商品税的超额负担
(二)最优商品税:拉姆齐法则The Ramsey Rule与反弹性法则
(三)增值税——商品税的现代形式
1、增值税的理论构建
2、增值税的类型
3、增值税现行税制
(四)营业税
(五)消费税
三、建议学时:8
第九讲对所得的课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所得税的超额负担
(2)了解最优所得税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了解所得税的基本制度;
(4)思考黑格-西蒙斯对收入定义得到推崇的原因;
(5)学会使用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模型对支出替代所得是的效应进行分析;
(6)了解改革公司所得是的不同主张
二、学习内容
(一)所得税的超额负担
(二)最优所得税
1、埃奇沃思模型
2、斯特恩的最优线性所得税
3、米尔利斯的“倒U型”最优所得税
(三)所得税制度
1、税收管辖权
2、个人所得税制度
3、支出税替代所得税分析
4、公司所得税:对公司所得课税的理由及制度框架、质疑公司所得税、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四)主体税种选择之个人观点
三、建议学时:10
第十讲对财产的课税
一、学习目标
(1)思考符合社会公认的公平和正义标准的财产税理想的课税范围;
(2)了解有选择的一般财产税和对财产净值征收的一般财产税的区别;
(3)区分特种财产税和一般财产税制度上的差异;
(4)讨论构成财产转让税主要内容的遗产和赠与税制度
二、学习内容
(一)财产课税概述
(二)一般财产税
(三)特种财产税
(四)财产转让税
三、建议学时:5
第十一讲公共债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区别;
(2)了解评价公债规模的基本指标;
(3)思考公债负担是否会在代际之间转移;
(4)透过李嘉图等价定理,比较公债与税收的差异;
(5)了解公债发行和还本付息的方式
二、学习内容
(一)财产课税概述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
(二)公债的特点与种类
(三)公债的代际负担
1、内债无代际负担
2、世代交叠模型
3、公债因挤出私人资本而产生代际负担
4、公债是否会产生代际负担取决于公债资金的用途和使用效果
5、外债一般被认为会产生代际负担
(四)李嘉图等价定理
(五)公债管理
三、建议学时:5
第十二讲多级财政
一、学习目标
(1)了多级财政产生的原因;
(2)讨论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
(3)掌握收入在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划分的理由;
(4)掌握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不同补助方式功能上的区别;
(5)了解中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内容
(一)财产课税概述多级财政的产生
1、地方政府供给地方性的公共产品、蒂鲍特模型
2、中央政府供给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二)财政职能在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划分
(三)财政收入在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划分
1、不同级次政府对税种的选择
2、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
(四)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补助类型:无条件补助、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有条件封顶配套补助、有条件不配套补助
2、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建议学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