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达主义Dada
特点
与传统和理性对立,宣称与美学无缘。通过暗房、拼接等技巧构筑作品。“达达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想。“达达”,原为法国儿童语言中“小马”或“玩具马”的不连贯语汇。因为达达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宣称艺术和美学无缘,主张“弃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崇尚虚无,使创作近乎戏谑,因而人们把该艺术流派称之为“达达派”。在这种艺术思潮影响下,摄影艺术领域中也产生了“达达派”。著名摄影家哈尔斯曼创作过一幅蒙娜丽莎,她那双丰满的手在这里不仅变成了青筋暴突,汁毛丛生,而且还塞满了钞票。真可谓荒诞无稽,不伦不类。 达达派摄影艺术家的创作,大都是利用暗房技术进行剪辑加工,创造某种虚幻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意念。例如LM纳基的勒达和天鹅,把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处理成某种晦涩怪诞、不可捉摸的图象与线条的组合。在画面中,可视形象已不再以其自身的意义存在,而只是某种意念的构成元素。还有人用翦辑的手段,使尼亚加拉大瀑布涌向纽约,制造了一个荒廖的世界末日的姜闵景象。 由于达达派摄影艺术作品不符合人们一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1924年以后就逐渐受到有较明确、完整的艺术纲领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冲击。但其影响仍可在以后出现的现代派摄影艺术中窥见。
“达达主义”原本是二十世纪初,在瑞士苏黎世兴起的一种激进的、带有强烈虚无主义色彩的现代文艺思潮。
“达达”原来是法语中婴儿说话中发出Da-Da的音节,没有含意。作为文艺流派的用语,最先出现在文学领域中的诗歌创作。它的思想特征是:厌恶战争,反对战争;叛逆阶级统治;无政府主义倾向。其艺术观念的本质是:崇尚虚无,蔑视理性和传统;鄙弃美学规律,主张“废除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信奉巴枯宁的“破坏就是创造”的思想;崇尚非物质的非客观的“真实”,实质是倡导主观抽象。于是诗人们用破碎的艺术形象、零乱的艺术语言创作,使诗作象梦呓,令人不可解读。“达达主义”的冠名即由此而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乱使一些厌恶战争,悲观愤世,但无法又无力改变现实的画家苦闷、彷徨,于是文学中的达达主义思潮自然在美术领域得到共鸣和响应。这些美术家将艺术创造视同游戏,将一些被人废弃的毫不相干的零碎物件作为构成元素和某种意象符号拼构成画面视若作品、当作创造。于是艺术史家也把它们称作“达达主义美术”。
1918年,摄影领域中也相继出现了“达达主义摄影”流派。倡导者是摄影家
曼瑞(MAN RAY)和L.M.纳吉两人,但其思想启蒙可溯源到1915年A.斯蒂格里茨和E.J.斯泰肯在达达主义画家M.杜桑(M.DUcHAMP)协助下创办名为《291》刊物上对达达主义美术的介绍。“达达主义摄影”的首次摄影作品展览于1919年在美国举办。这一摄影流派的创作方法大都将印刷品(如报刊)碎片和其他实物影象拼凑粘贴在一起再翻拍而成的。由于这些作品内容晦涩、含义不清,画面结构怪诞,不符合大众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加之又没有形成自已的理论支持,故而从1924年开始不到三十年代就被“超现实主义摄影”所取代。
“达达主义摄影”的代表性摄影家有:P.哈尔斯曼(P.HALSMAN)、L.M.纳吉(L.M.NAGY)、H.霍希(H.HOXI)、K.波特沙德克(K.PODSADECKI)等人。
该流派的代表作品有《达达——M E R I K A》(1919)、《花花公子》(1919)、《塔特林之家》(1920)、《丽达和天鹅》(1925)、《宇宙》(1925)、《城市?生命被研磨》(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