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oc
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截至2015.12.31)
2002-06-01
8
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2002-04-08
2002-06-01
9
GBZ 11-2014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
2014-10-13
2015-03-01
10
GBZ 12-2014
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
2014-10-13
2015-03-01
35
GBZ37-2015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
2015-12-15
2016-05-01
36
GBZ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2007-01-04
2007-07-01
37
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
2002-04-08
2002-06-01
38
GBZ40-2002
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备注
1
GBZ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2006-03-13
2006-10-01
2
GBZ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002-04-08
2002-06-01
3
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2002-04-08
2002-06-01
2010-03-10
2010-10-01
90
GBZ94-2014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
2014-10-13
2015-03-01
91
GBZ/T157-2009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目录(GBZ1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目录(GBZ1-234)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通告文号代替标准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10-01-22 2010-08-01 卫通[2010]2号GBZ1-2002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 /T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 /T2-2002GBZ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3-2002 GBZ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1-2006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21-2002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4-2006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24-2002 GBZ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26-2002GBZ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28-2002GBZ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5-2010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35-2002 GBZ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7-01-04 2007-07-01 卫通[2007]1号GBZ38-2002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 GBZ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5-2010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45-2002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1-2009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51-2002GBZ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 GBZ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57-2002 GBZ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9-2010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59-2002GBZ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3-2002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4GBZ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8-2008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68-2002 GBZ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0-2009 尘肺病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70-2002GBZ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73-2002GBZ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74-2002GBZ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75-2002GBZ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78-2002GBZ79-2002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7GBZ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89-2002 GBZ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1-2008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91-2002GBZ92-2008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92-2002 GBZ93-2010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93-2002GBZ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7-2007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2009-07-13 2010-02-01 卫通[2009]14号GBZ97-2002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0-2010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2010-09-19 2011-03-01 卫通[2010]22号GBZ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2-2007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102-2002 GBZ103-2007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103-2002 GBZ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7-2002 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3-2006 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3-2002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GBZ/T153-2002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GBZ114-2006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4-2002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35-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GBZ115-2002 χ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7-200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7-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T150-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9-2006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9-2002GBZ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20-2002GBZ121-2002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2-2006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22-2002GBZ123-2006 汽车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23-2002GBZ124-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5-2009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2009-10-26 2010-02-01 卫通[2009]17号GBZ125-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137-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9-2002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1-2002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2008-03-12 2008-10-01 卫通[2008]7号GBZ132-2002GBZ133-2009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2009-10-26 2010-02-01 卫通[2009]17号GBZ133-2002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5GBZ136-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7GBZ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9-2002 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0-2002 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1-2002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4-2002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5-2002 个人胶片剂量计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6-2002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7-2002 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8-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9-2002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50GBZ/T151-2002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52-2002 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53GBZ/T154-2006 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54-2002 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GBZ/T155-2002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56-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57-2009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T157-2002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06-03 2003-12-01 卫通[2003]10号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通[2004]7号GBZ/T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38-2004GBZ/T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39-2004GBZ/T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卫通[2004]7号GBZ/T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42-2004GBZ/T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45-2004GBZ/T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48-2004GBZ/T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1-2004GBZ/T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2-2004GBZ/T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4-2004GBZ/T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5-2004GBZ/T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63-2004GBZ/T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68-2004GBZ/T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拟除虫菊脂农药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7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醚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161-2004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162-2004 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3-20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4-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165-2005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5-03-17 2005-10-01 卫通[2005]3号GBZ166-2005 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2005-03-17 2005-10-01 卫通[2005]3号GBZ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2005-03-17 2005-10-01 卫通[2005]3号GBZ168-2005 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5-06-21 2006-01-01 卫通[2005]9号GBZ169-2006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0-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2-2006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174-2006 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5-2006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6-2006 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7-2006 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8-2006 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9-2006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0-2006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1-200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2-2006 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3-2006 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4-2006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 185-2006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2007-01-04 2007-07-01 卫通[2007]1号GBZ 186-2007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7-03-16 2007-10-01 卫通[2007]6号GBZ 187-2007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7-03-16 2007-10-01 卫通[2007]6号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07-03-16 2007-10-01 卫通[2007]6号GBZ/T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190-2007 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T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T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9-2007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200.1-2007 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1部分:体格参数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0.2-2007 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2部分:主要组织器官质量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0.4-2009 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4部分:膳食组成和元素摄入量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5号GBZ/T201.1-2007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2-2007 用于中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T16139-1995GBZ/T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Z/T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Z/T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Z207-2008 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2008-03-12 2008-10-01 卫通[2008]7号GBZ/T208-2008 基于危险指数的放射源分类2008-03-12 2008-10-01 卫通[2008]7号GBZ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T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3-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3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5-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 211-2008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2008-11-20 2009-05-15 卫通[2008]23号GBZ/T 212-2008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2008-11-20 2009-05-15 卫通[2008]23号GBZ/T 213-2008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009-03-02 2009-09-01 卫通[2009]4号GBZ 214-2009 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 215-2009 过量照射人员医学检查与处理原则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T 216-2009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T 217-2009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护理规范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T 218-2009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T 16854.1-1997职业病诊断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Z219-2009 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2009-07-13 2010-02-01 卫通[2009]14号GBZ/T220.2 -200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2009-10-26 2010-02-01 卫通[2009]17号GBZ221-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2009-10-26 2010-04-15 卫通[2009]16号GBZ/T222-2009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2009-11-18 2010-06-01 卫通[2009]18号GBZ/T22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2009-11-18 2010-06-01 卫通[2009]18号GBZ/T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2010-01-22 2010-08-01 卫通[2010]2号GBZ/T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2010-01-22 2010-08-01 卫通[2010]2号GBZ226-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 64-2002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87-2002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227-2010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T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2010-04-12 2010-11-01 卫通[2010]9号GBZ/T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10-04-12 2010-11-01 卫通[2010]9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T 231-201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2010-04-12 2010-11-01 卫通[2010]9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 232-2010 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2010-06-04 2010-12-01 卫通[2010]16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T 233-2010 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10-06-04 2010-12-01 卫通[2010]16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T 234-2010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2010-09-14 2011-03-01 卫通[2010]21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本文来自“职业病网”: 原文地址:/zybzd/2010/10/11/14063420665.shtml。
(完整word版)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一)国际公约类1.《在工作场所保护工人健康建议书》(1953-6-25)2.第139号公约《预防和控制致癌物质和制剂导致职业危害公约》(1974-6-24)3.第155号公约《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3-8-11)4.第171号建议书《职业卫生设施建议书》(1985-6-26)5.第161号公约《职业卫生设施公约》(1985-6-26)6.第170号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7.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2001-4-27)二)法规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第60号主席令)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44号)3.《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52号)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108号)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63号)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1号)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卫生部长令第49号)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63号)9.《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3号)10.《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4号)11.《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5号)1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0号)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31号)1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三)强制性标准1.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 GBZ 3-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4. GBZ 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5. GBZ 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6. GBZ 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7. GBZ 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8. GBZ 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9. GZB 9-2002 职业性电工性眼炎(紫外线角结膜炎)诊断标准10. GBZ 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11. GBZ 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12.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13. GBZ 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14. GBZ 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15. 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16. GBZ 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17. GBZ 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18. GBZ 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20. GBZ 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1. 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22. GBZ 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23. 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4. GBZ 24-2002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25. GBZ 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26. GBZ 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27. GBZ 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28. GBZ 28-2002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29. GBZ 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30. GBZ 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31. GBZ 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32. GBZ 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33. GBZ 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34. GBZ 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35. GBZ 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36. GBZ 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37. 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38. GBZ 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39. GBZ 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一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40. GBZ 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41.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42. GBZ 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43. 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44. GBZ 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45. GBZ 45-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46. GBZ 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47. GBZ 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48. GBZ 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49. GBZ 49-2002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50. GBZ 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51. GBZ 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52.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53. GBZ 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54. GBZ 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55. GBZ 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56. GBZ 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57. GBZ 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58. GBZ 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59. GBZ 59-2002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60. GBZ 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61. 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62. 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64. GBZ 64-2002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65. GBZ 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66. GBZ 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67. GBZ 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68. GBZ 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69. GBZ 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70. GBZ 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71. GBZ 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72. GBZ 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73. GBZ 73-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4. GBZ 74-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75. GBZ 75-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6. 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7. GBZ 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症诊断标准78. GBZ 78-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79. GBZ 79-2002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80. 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81. GBZ 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82. 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83. GBZ 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84. GBZ 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85. GBZ 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86. GBZ 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87. GBZ 87-2002 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88. GBZ 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89. GBZ 89-2002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90. 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91. GBZ 91-2002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92. GBZ 92-2002 职业性高原性诊断标准93. GBZ 93-2002 职业性急性航空病诊断标准94. GBZ 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95. GBZ 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96. GBZ 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97. GBZ 97-2002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98. GBZ 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99. 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0. 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101. GBZ 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102. GBZ 102-2002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103. GBZ 103-2002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104. 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5. GBZ 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6. 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病诊断标准107. GBZ 107-2002 放射性性腺诊断标准108. GBZ 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109. GBZ 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110. GBZ 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111. GBZ 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112. GBZ 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113. GBZ 113-2002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114. GBZ 114-2002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15. GBZ 115-2002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116. GBZ 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117. GBZ 117-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18. GBZ 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119. GBZ 119-2002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120. 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121. GBZ 121-2002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22. GBZ 122-2002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123. GBZ 123-2002 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距离124. GBZ 124-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距离125. GBZ 125-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126. GBZ 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127. 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128.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29. GBZ 129-2002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30. 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131. GBZ 131-2002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32. GBZ 132-2002 工业用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33. GBZ 133-2002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距离134. GBZ 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35. GBZ 135-2002 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136. GBZ 136-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137. GBZ 137-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38. GBZ 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39. GBZ 139-2002 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40. GBZ 140-2002 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141. GBZ 141-2002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142. 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43. GBZ 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四)推荐性标准144. GBZ/T 144-2002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145. GBZ/T 145-2002 个人胶片剂量剂146. GBZ/T 146-2002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147. GBZ/T 147-2002 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148. GBZ/T 148-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剂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49. GBZ/T 149-2002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150. GBZ/T 150-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51. GBZ/T 151-2002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152. GBZ/T 152-2002 γ远距离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153. GBZ/T 153-2002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154. GBZ/T 154-2002 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155. GBZ/T 155-2002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156. GBZ/T 156-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157. GBZ/T 157-2002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职业病目录与诊断标准、分类目录对照表
钒及其化合物
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47-2002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
9
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黄磷皮肤灼伤GBZ51
GBZ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
10
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5.9砷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8
氮氧化合物
5.32氮氧化物
氮氧化合物中毒
GBZ15-2002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19
一氧化碳
5.37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
GBZ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0
二硫化碳
5.20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中毒
GBZ4-2002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1
硫化氢
5.38硫化氢
硫化氢中毒
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及腈类化合物(氰化氢)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二硫化碳、四氮化碳、正已烷、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急性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 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
溶血性毒物:酚、砷化氢、磷化氢;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热裂解气):有机氯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氯乙烯;氰及腈类化合物(丙烯腈);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酲类农药;金属类金属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
GBZ83-2002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11
铀
铀中毒
职业卫生诊断标准目录2016新版
职业卫生诊断标准目录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GBZ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3-2002GBZ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GBZ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7-201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7-2002GBZ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11-2014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11-2002GBZ12-2002GBZ12-2014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GBZ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GBZ14-2015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GBZ14-2002GBZ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16-2014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16-2002GBZ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18-2013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GBZ18-2002GBZ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1-2006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1-2002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GBZ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4-2006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GBZ24-2002GBZ25-2014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25-2002GBZ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GBZ26-2002GBZ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02GBZ29-2011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GBZ29-2002GBZ30-2015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30-2002GBZ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32-2015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2-2002 GBZ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GBZ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GBZ35-2010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35-2002 GBZ36-2015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6-2002 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8-2002 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GBZ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45-2010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5-2002 GBZ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GBZ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GBZ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 GBZ50-2015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50-2002 GBZ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已废止)GBZ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GBZ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GBZ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7-2002GBZ58-2014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GBZ58-2002GBZ59-2002 GBZ59-2010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60-2002 GBZ60-2014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GBZ61-2015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GBZ61-2002 GBZ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63-2002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GBZ64-2002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已废止)GBZ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67-2015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67-2002 GBZ68-2008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8-2002GBZ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已废止)2011版本探讨中GBZ70-2009 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 GBZ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GBZ71-2002 GBZ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GBZ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3-2002 GBZ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74-2002 GBZ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5-2002 GBZ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诊断标准GBZ7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78-2002 GBZ79-2013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GBZ79-2002GBZ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83-2013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83-2002GBZ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GBZ85-2014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85-2002GBZ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87-2002 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已废止)GBZ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89-2002GBZ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91-2008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91-2002GBZ92-2008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92-2002GBZ93-2010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93-2002GBZ94-201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4-2002 GBZ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96-2002 GBZ96-2011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97-2009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7-2002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GBZ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0-2010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100-2002 GBZ101-2011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1-2002 GBZ102-2007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102-2002 GBZ103-2007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103-2002 GBZ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107-2002 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T157-2002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162-2004 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GBZ169-2006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GBZ 185-2006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90-2007 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GBZ/T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GBZ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214-2009 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T218-2009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GB/T 16854.1-1997 GBZ219-2009 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GBZ226-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64-2002,GBZ87-2002GBZ227-2010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GBZ/T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GBZ235-201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6-2011 职业性白斑的诊断GBZ/T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GBZ/T238-2011 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239-2011 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GBZ241-2012 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GBZ242-2013 放射性肝病诊断GBZ245-2013 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GBZ246-2013 职业性急性百草枯的诊断GBZ/T247-2013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GBZ258-2014 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GBZ/T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GBZ/T265-2014 职业病诊断通则。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本标准的第4.1条为举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372-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职业活动中可发生急性中毒。
为爱护接触者的躯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曾公布GB 16372-1996。
本标准是修订版本。
鉴于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起病急,复原,决,病情相对较轻,故不设观看对象。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操纵所负责起草,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江苏省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徐州市卫生防疫站、镇江市卫生防疫站和无锡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讲明。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Carbamate Insecticides Pois oningGBZ52-2002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是短时刻紧密接触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后,因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按照短时刻接触大量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职业史,迅速显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及时测定结果,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后,方可诊断。
3 诊断及分级标准3.1 轻度中毒短期紧密接触氨基甲酸酯后,显现较轻的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流涎、多汗、瞳孔缩小等,有的可伴有肌束震颤等烟碱样症状,一样在24h以内复原正常。
职业病诊断实用实用标准.doc
实用标准文案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为了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及鉴定工作,卫生部颁布了新的职业病诊断标准,计110 项。
GBZ3 — 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4 — 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GBZ6 –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7 — 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8 — 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9 — 2002 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 (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11 — 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GBZ13 — 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GBZ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GBZ15 — 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17 — 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18 — 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GBZ19 — 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2 — 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GBZ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4-2002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GBZ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GBZ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02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GBZ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GBZ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GBZ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 1 , 2 —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GBZ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45-2002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GBZ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GBZ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49-2002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GBZ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GBZ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GBZ59-2002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GBZ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GBZ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63-2002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GBZ64-2002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GBZ73-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4-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75-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7-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GBZ78-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79-2002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GBZ80-2002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82-200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83-2002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GBZ85-2002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86-2002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87-2002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88-2002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89-2002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91-2002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92-2002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93-2002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94-2002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5-200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97-2002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101-2002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2-2002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103-2002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6-200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107-2002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职业卫生标准大全
职业卫生标准大全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正式版) 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正式版)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 3-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 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 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GBZ 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 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9-2002 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GBZ 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GBZ 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GBZ 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 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 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GBZ 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21-2006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24-2002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GBZ 24-2006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GBZ 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 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GBZ 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GBZ 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GBZ 28-2002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 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GBZ 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GBZ 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 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45-2002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GBZ 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GBZ 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 49-2002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 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正式版)GBZ 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 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 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GBZ 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GBZ 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 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GBZ 59-2002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 63-2002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GBZ 64-2002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 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 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GBZ 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 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 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GBZ 73-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4-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 75-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GBZ 78-2002 职血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 79-2002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 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 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 87-2002 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 89-2002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91-2002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 92-2002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 93-2002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 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 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97-2002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 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 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2-2002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3-2002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 107-2002 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 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 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 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 113-2002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GBZ 113-2006 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GBZ 114-2002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 114-2006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 115-2002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 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7-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 117-2006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 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 119-2002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1-2002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22-2002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23-2002 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4-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5-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9-2002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 131-2002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2-2002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 133-2002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 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5-2002 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36-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GBZ 137-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39-2002 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40-2002 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GBZ 141-2002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 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44-2002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 145-2002 个人胶片剂量计GBZ 146-2002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GBZ 147-2002 χ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GBZ 148-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Z 149-2002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Z 150-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51-2002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GBZ 152-2002 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标准GBZ 153-2002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GBZ 154-2002 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GBZ 155-2002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GBZ 156-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GBZ 157-2002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Z/T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GBZ/T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Z/T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GBZ/T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GBZ/T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160 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160.3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160.4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GBZ/T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160.6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160.6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胺类化合物GBZ/T160.7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7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160.7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160.7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160.77—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160.7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GBZ/T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GBZ/T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GBZ/T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GBZ/T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醚类化合物GBZ/T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GBZ/T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GBZ/T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GBZ/T160 汇总GBZ 161-2004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 162-20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 163-20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 164-2004 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GBZ 165-2005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6-2005 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Z 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GBZ 168-2005 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9-2006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GBZ 170-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172-2006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GBZ 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 174-2006 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5-2006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6-2006 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 177-2006 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8-2006 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79-2006 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 180-2006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 181-200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GBZ/T 182-2006 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T 183-2006 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GBZ/T 184-2006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GBZ 185-2006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GBZ 186-2006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7-2007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正式版)图片版本:word版本:PDF版本:GBZ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超高频辐射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频电磁场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频电场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激光辐射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紫外辐射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手传振动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体力劳动时的心率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89.2-189.11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标准WORD版本(正式版)GBZ/T 189.1-2007 作业场所物理因素测第一部分:超高频辐射(正式版) GBZ/T 192.1-2007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一部分:总粉尘浓度(正式版) 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二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三部分:粉尘分散度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四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五部分:石棉纤维浓度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正式版)GBZ/T 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正式版)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97-2007 职业病危害控评导则(正式版)图片版本:word版本:GBZ/T 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正式版) GBZ/T 199-2007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正式版)GBZ/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图片版本:GBZ/T 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图片版本: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图片版本:GBZ/T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 207-2008 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T208-2008基于危险指数的放射源分类富不贵只能是土豪,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
gbz 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doc
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木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370-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长期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活动中,可发生慢性丙烯酰胺中毒。
为保护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慢性丙烯酰胺中毒,曾发布了GB16370-1996。
本标准突出了丙烯酰胺对神经系统损害,并依据其损害程度进行诊断分级。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和山东齐鲁石化公司职防所负责起草,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ronic Acrylamide PoisoningGBZ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因密切接触丙烯酰胺所致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疾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3 诊断原则根据密切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史,具有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及神经-肌电图改变或小脑功能障碍的症状、体征,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列为观察对象:a.接触丙烯酰胺的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b.出现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嗜睡等症状;c.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神经源性损害。
农药中毒国家标准
中 间 期 肌 无 力 综 合 征
在急性重度和中度中毒后1~4天左右,胆碱能危象基本消失且意识清楚,出现屈颈肌和四肢近端肌肉、脑神经支配的肌肉以及呼吸肌的肌力减弱或麻痹;高频重复刺激周围神经的肌电图检查,可引出肌诱发电位波幅呈进行性递减。全血 或红细胞ChE活性多在 30 %以下。
轻 型 IMS
3
2
1
4
下 述 状 况 可 影 响 血 液 ChE 活 性
氯 喹 和 其 他 抗 疟 疾 药 物 可 抑 制 AChE 和 PChE 活 性
咖 啡 因、 黄 嘌 呤 有 关 化 合 物 和 麻 醉 性 止 痛 药 以 及 有 机 汞 化 合 物、 二 硫 化 碳 和 苄 烷 铵 盐 类 可 抑 制 PChE 活 性
添加标题
我国急性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中毒的诊断标准中,依据急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与血液ChE活性受抑制的关系分别提出了 诊断分级的参考值。
添加标题
中毒临床表现与血ChE 活性变化不一致的原因
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神经组织中 AChE活性抑制的程度,外周血液ChE活性并不能完全反映神经组织AChE活性,两者并不等同;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人急性毒性作用机制都是抑制体内ChE活性。
氨基甲酸酯与有机磷抑制ChE活性的不同点
01
作用快 :氨基甲酸酯进入体内后多不需经代谢转化直接抑制ChE,即以整个分子与酶形成疏松的复合物;而有机磷多需先经代谢转化成中间产物再与酶结合。
1
个体间血液ChE活性变异较大,临床诊 断时缺乏个体接触前的本底值,而与当地正常人群相比,难免有偏差;
2
举 例 说 明
当地全血ChE活性正常参比值范围2.8~4.2 U/ml,均数3.6 U/ml 中毒患者出院时,全血ChE活性为1.8 U/ml (50%),一月后复查为2.5 U/ml(70%),一年后为3.0 U/ml(83%),三年后为3.0 U/ml (83%),该患者中毒三年ChE 活性尚未恢复?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本标准的第4.1条为举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372-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职业活动中可发生急性中毒。
为爱护接触者的躯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曾公布GB 16372-1996。
本标准是修订版本。
鉴于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起病急,复原,决,病情相对较轻,故不设观看对象。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操纵所负责起草,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江苏省疾病预防操纵中心、徐州市卫生防疫站、镇江市卫生防疫站和无锡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讲明。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Carbamate Insecticides Pois oningGBZ52-2002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是短时刻紧密接触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后,因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按照短时刻接触大量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职业史,迅速显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及时测定结果,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后,方可诊断。
3 诊断及分级标准3.1 轻度中毒短期紧密接触氨基甲酸酯后,显现较轻的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流涎、多汗、瞳孔缩小等,有的可伴有肌束震颤等烟碱样症状,一样在24h以内复原正常。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Chemicals Poisoning(GeneralRules)GBZ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收大剂量职业性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毒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在非职业性活动中由于一般性毒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也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Z7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3 诊断原则根据有确切的职业史,包括接触职业性毒物的品种、接触方式以及导致短期内大量吸收的原因等,并出现相应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短期内接触较大剂量毒物,或接触致病潜伏期较长的毒物后,当时虽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有轻度症状而未能确诊急性中毒者,须作进一步医学监护,列为观察对象。
5 诊断及分级标准5.1 轻度中毒出现接触毒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轻度中毒损害的临床表现者。
5.2 中度中毒中毒严重程度介于轻、重度中毒之间者。
5.3 重度中毒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出现吸收毒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者;b)出现吸收毒物所致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者。
c)急性中毒留有较重的后遗症者。
6 处理原则6.1 现场抢救a)救出现场,至安全地带。
b)采取紧急措施,维持生命体征。
c)眼部污染应及时、充分以清水冲洗。
d)脱去污染衣着,立即以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对工人健康影响—单体
常见毒物 石油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等; 苯系化合物等 使用单体: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稀、丙烯 腈等
毒性及防护不仅涉及生产工人的健康, 而且几乎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卫生问题.
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等在食品工业中经常使用 的塑料.聚氯乙烯制品在接触酸和油脂时易分解并析出氯化氢和氯,其 中的稳定剂铅化合物中的铅的析出量也增高.聚乙烯塑料制品中不含 有增塑剂和稳定剂,是较理想的食品工业用品,但接触脂肪后可分解成 有害的低分子化合物而污染食品,因此仅适用于非脂肪性食品的盛放 和包装,规定用于接触食品的塑料制品中单体和填写剂的最高含量及 在腐蚀、热和各种溶剂作用下分解产物的容许量,是塑料食具和包装 材料毒性评价的主要任务.
cys S CH2 CH2OH
S-(2-羟乙基)-半胱氨酸
N Ac cys S CH2 CH2OH
N-乙酰HOOC CH2 S CH2 CH2OH
硫代二乙酸 ( 由尿排出 )
氯乙烯在体内的代谢
(二)毒性
1、急性毒性 主要为麻醉作用;小鼠最低麻醉浓度为 199.7~286.7g/m3, 人体的麻醉阈为182g/m3,
2、慢性毒性 长期吸入可致大,小鼠肝、肾、肺、乳腺等, 肿瘤,特别是肝血管肉瘤.
氧化氯乙烯与DNA、RNA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引起 DNA碱基配对错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引发 肿瘤.
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
氯乙烯急性毒性的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性的靶 器官为肝脏. 江泉观教授实验:氯乙烯可诱导体内、体外大鼠肝脂质过 氧化,过氧化部位主要为微粒体.大鼠连续吸入5%氯乙烯6h, 可诱导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微粒体酶如细胞色素P-450和葡 萄糖-6-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两者下降的程度与脂质过氧 化密切相关;细胞色素b5仅呈一时性下降;NAPH-细胞色 素C还原酶似有升高趋势.诱导大鼠肝微粒酶活性,可大大 增加氯乙烯的毒性.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GBZ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
ICS 13.100C60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Fluorohydrocarbon Poisoning2002-04-08发布 200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4867-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从事有机氟材料生产、加工、使用等职业活动过程中可吸入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和氟聚合物热解气引起急性中毒。
本标准突出了急性有机氟中毒的特点。
根据有机氟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呼吸系统损害程度进行了诊断分级修改,将中毒性心肌损害列入中度中毒,使本标准的诊断更明确、合理、便于应用。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是指工人在生产环境中,短时吸入过量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或热解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氟材料生产、加工、使用等过程中,吸入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单体;二氟-氯甲烷等裂解气、残液气;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氟聚合物热解气所致的急性中毒。
急性有机氟农药中毒及氟醚中毒不属本标准范围之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大全
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一览表GBZ 39-2002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40-2002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2-2002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3-2002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44-2002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45-2002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46-2002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GBZ 47-2002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GBZ 48-2002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51-2009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 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5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 55-2002职业性座疮诊断标准GBZ 56-2002棉尘病诊断标准GBZ 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 58-2002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GBZ 59-2002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60-2002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GBZ 61-2002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GBZ 62-2002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 63-2002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GBZ 64-2002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65-2002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 67-2002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 68-200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GBZ 69-2002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 72-2002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GBZ 73-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 75-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7-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GBZ 78-2002职血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 79-2002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GBZ 80-2002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 82-200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 83-2002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86-2002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 87-2002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88-2002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 89-2007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91-2008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 92-2008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 93-2002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 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 95-200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97-2009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 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 101-2002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2-2007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3-2007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6-200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 107-2002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 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 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 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 113-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GBZ 114-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5-2002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 116-200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8-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 119-2006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1-2002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22-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护标准GBZ 123-2006汽车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4-2002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5-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6-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9-2002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 131-2002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33-2009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 134-200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5-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GBZ 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39-2002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40-2002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GBZ 141-2002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2-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 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T 144-2002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T 145-2002个人胶片剂量计GBZ/T 146-2002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GBZ/T 147-2002χ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GBZ/T 148-2002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Z/T 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Z/T 150-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T 151-2002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GBZ/T 152-2002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GBZ/T 153-2002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GBZ/T 154-2006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GBZ/T 155-2002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GBZ/T 156-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GBZ/T 157-2009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Z/T 160.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GBZ/T 160.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Z/T 160.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GBZ/T 160.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 160.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GBZ/T 160.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Z/T 160.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GBZ/T 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 160.1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 160.1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 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 160.1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 160.1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 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 160.1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 160.1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 160.1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 160.2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 160.2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 160.2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 160.2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 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 160.2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 160.2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 160.2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 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 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 160.3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 160.3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 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 160.3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 160.3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 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 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 160.3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39-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 160.4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 160.4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 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 160.4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4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 160.4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 160.5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 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 160.5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 160.5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 160.5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 160.5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 160.5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 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 160.5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 160.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 160.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 160.6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 160.6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 160.6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 160.6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 160.6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 160.7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GBZ/T 160.7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 160.7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 160.7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7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 160.7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 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 160.7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 160.7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拟除虫菊脂类农药GBZ/T 160.7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GBZ/T 160.8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GBZ/T 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GBZ/T 160.8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醚类化合物GBZ/T 160.8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GBZ/T 160.8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GBZ/T 160.8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GBZ/T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162-2004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GBZ/T163-20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164-2004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GBZ 165-2005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Z 167-2005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GBZ 168-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9-200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GBZ/T 170-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 172-2006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GBZ/T 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 174-2006 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5-2006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6-2006 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 177-2006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8-2006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79-2006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 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2-2006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T 183-2006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GBZ/T 184-2006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GBZ 185-2006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GBZ 186-2007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7-200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 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1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 190-2007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GBZ/T 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5-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GBZ/T 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中毒
处理原则
急性中毒 及早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通畅,换去污染衣服. 及早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通畅,换去污染衣服.呼吸 停止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并给予对症处理, 停止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并给予对症处理, 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眼或皮肤污染的, 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眼或皮肤污染的, 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慢性中毒 可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 可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可行 脾脏切除术.肢端溶骨症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 脾脏切除术.肢端溶骨症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 其它处理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中毒
定义及特点
由一种或者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 由一种或者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分子量达 数千至数百万的化合物,通称高分子化合物,又名聚 数千至数百万的化合物,通称高分子化合物, 合物或共聚物. 合物或共聚物.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 橡胶以及粘胶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橡胶以及粘胶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特点: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无毒或毒性低. 特点: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无毒或毒性低. 应用广泛. 应用广泛.
生殖影响
氯乙烯作业男工的配偶或氯乙烯作业女工流产率上 并且胎儿中枢畸形的发生率亦有增高,提示氯 升,并且胎儿中枢畸形的发生率亦有增高,提示氯 乙烯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乙烯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国内对12城市13个聚氯乙稀制造厂2736 12城市13个聚氯乙稀制造厂2736名氯乙烯接 国内对12城市13个聚氯乙稀制造厂2736名氯乙烯接 触工人调查发现, 触工人调查发现,女工氯乙烯接触组妊娠并发症的 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氯乙烯对女工妊娠过 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氯乙烯对女工妊娠过 程有一定的影响. 程有一定的影响.
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6-2-16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各种职业活动中,可能在短时期内接触一些高浓度且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而发生急性中毒。
这些化学物,有的是已知品种;也有的是在已发生中毒后,时尚不明确的致病品种;有的品种所致中毒已列入职业病名单中,有的则尚未列入;有的已有独立的诊断标准,有的则尚未研制出单独的诊断标准。
但所有急性中毒疾病都有共同的发病规律,可以制定也有必要制定诊断急性中毒时应共同遵守的规则。
本系列标准规定的各项规则,涉及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这些规则用来保证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体系的统-,不论是病因已知或隐匿的情况,也不论是中毒后所造成的哪个靶器官的损害,都可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作诊断。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包括以下若干个部分,每部分所界定的范围将在各个部分的前言及引言中说明:第1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第2部分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规则;第3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第4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第5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6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7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第8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第10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
参加起草的单位有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及四川大学华西职业病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Neurotoxic Diseases Caused by ChemicalsGBZ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所致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oc
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卫生部标准《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同时废止。
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塑料的主要原料。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接触氯乙烯后可引起多种职业危害。
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地防治职业性氯乙烯中毒,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大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化工厂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loroethylene PoisoningGBZ90-2002急性氯乙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大剂量氯乙烯气体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慢性氯乙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氯乙烯气体引起的以肝脾损害为主要表现,以及肢端溶骨症、肝血管肉瘤等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乙烯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氯乙烯引起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氯乙烯所引起的氯乙烯中毒的诊断,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18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3 诊断原则3.1 急性氯乙烯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大剂量氯乙烯气体,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病因,方可诊断为急性氯乙烯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卫生部标准《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同时废止。
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塑料的主要原料。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接触氯乙烯后可引起多种职业危害。
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地防治职业性氯乙烯中毒,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大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化工厂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loroethylene Poisoning
GBZ90-2002
急性氯乙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大剂量氯乙烯气体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慢性氯乙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氯乙烯气体引起的以肝脾损害为主要表现,以及肢端溶骨症、肝血管肉瘤等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乙烯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氯乙烯引起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氯乙烯所引起的氯乙烯中毒的诊断,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18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3 诊断原则
3.1 急性氯乙烯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大剂量氯乙烯气体,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病因,方可诊断为急性氯乙烯中毒。
3.2 慢性氯乙烯中毒
有长期接触氯乙烯的职业史,主要有肝脏和/或脾脏损害、肢端溶骨症及肝血管肉瘤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类似损害,方可诊断为慢性氯乙烯中毒。
4 接触反应和观察对象
4.1多或少接触反应: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氯乙烯气体后出现头晕、恶心、胸闷、乏力而无意识障碍。
4.2 观察对象:长期接触氯乙烯的人员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等脑衰弱综合征及恶心、食欲减退、肝区胀痛等消化功能障碍,但肝功能试验正常者。
5 诊断分级标准
5.1 急性氯乙烯中毒
5.1.1 轻度中毒
出现轻度意识障碍。
5.1.2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表现之-者:
a)中度以上意识障碍;
b)呼吸、循环衰竭。
5.2 慢性氯乙烯中毒
5.2.1 轻度中毒
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且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肝脏胀痛、肿大;
b)肝功能试验轻度异常;
c)雷诺氏症;
5.2.2 中度中毒
前述全身症状加重,且具下列表现之一者:
a)肢端溶骨症;
b)肝脏进行性肿大;
c)肝功能试验持续异常;
d)脾脏肿大。
5.2.3 重度中毒
肝硬化;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惊则
6.1.1 急性中毒
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卧床休息。
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
6.1.2 慢性中毒
可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
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可行脾脏切除术。
肢端溶骨症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
6.2 其它处理
6.2.1 急性中毒
a)轻度中毒者治愈后,可返回原岗位工作;
b)重度中毒者治愈后,应调离有毒作业岗位。
6.2.2 慢性中毒
a)轻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治愈后,一般应调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b)重度中毒者应调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应予以适当的治疗和长期休息,如需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按GB/T16180处理。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关于观察对象
慢性氯乙烯中毒病程进展较缓慢,有计划的动态观察,对尽早明确诊断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观察对象应定期复查。
A.2 关于鉴别诊断
应注意氯乙烯中毒对肝脏的影响与病毒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参见
GBZ59),特别要考虑两种病因交叉作用的可能性。
临床上应全面分析,不要单凭病毒性肝病血清学指标阳性即排除氯乙烯中毒对肝脏的影响。
A.3 关于肢端溶骨症
肢端溶骨症是氯乙烯作业人员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指骨末端溶解性病变。
可有雷诺氏症表现。
参见GBZ8早期X射线检查可见一指或数指末节指骨粗隆的边缘性缺损,进而骨折线形成,逐渐缺损增宽,使粗隆逐渐与骨干分离,也可伴有骨皮质硬化。
最后导致指骨变短变粗,呈杵状指。
个别也可见趾骨病损。
A.4 关于肝血管肉瘤
参见GBZ94-2002
A.5 关于肝功能试验
氯乙烯是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的主要毒物之一。
肝脏损害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问题在慢性氯乙烯中毒的诊断中非常重要,其原则和方法参见GBZ59中的附录B: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和附录C: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
A.6 关于职业接触氯乙烯所致的皮肤损害
职业接触氯乙烯所致的皮肤病,其诊断和处理参见GBZ18及GBZ20。
本标准不包括接触液态氯乙烯所引起的皮肤冻伤,其诊断和处理与一般皮肤冻伤相同。